心理学与生活:还在纠结是做全职妈妈,还是出去工作么

到底该去工作还是继续当全职妈妈_百度知道
到底该去工作还是继续当全职妈妈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个人觉得还是工作好,现在的社会风气不比从前了,在社会上有一个体现自我价值的圈子可以提升自己的魅力,这对自己的婚姻还有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很重要的,而全职妈妈很多都与社会脱节,对婚姻是不利的,
采纳率:90%
来自团队:
你的想法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一个全职妈妈走上心理学的“不归路”
点击上方“我和你”,获取心灵营养↑↑↑↑
世间让人“上瘾”的事物有两种,一是“毒品”,二是“心理学”。前者不用说,大家都懂得;后者让你在温暖中迷恋成长,并“越陷越深”。
初识心理学
2002年对我来说是一个从虚幻走向现实的一个转折点,多亏高考失利,让我彻底的摆脱了“唯一一所坐落在农村的重点高中的优先选拔生”所带来的虚幻。没能考上重点大学这一事实对我家来说,是一件隐藏在心里的痛,而复读更是一件让我父母不能接受的事。
最后我毅然决然的自个儿选择了复读,带着两百块钱自个儿找个所复读的学校。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高四生活对我来说,是我高中生涯中最踏实、最平静、最舒心的一年。最后如愿考进了重点大学。
也正是复读那一年的生活,让我感受到了“心理作用”的奇妙之处。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脑子里总是冒出各种“胡思乱想”,于是我就坚定的告诉自己“会好起来的”,一旦消极想法入侵,我嘴里立马念叨“会好起来的”。同时,把注意力强行集中到所看的课本里,把心思都放如何解题上。慢慢发现数理化很有意思,逐渐找到一通百通的感觉;而英语和语文感觉就像一个朋友一样,得经常陪聊,及时复习,用心了自然就熟悉起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各门考试分数飞速上涨,信心倍增。
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的语文老师提到心理学。报志愿时,我就不假思索的选择了当时没有人知道的这个专业——心理学专业。
走进心理学课堂
2004年,带着对心理学的各种憧憬,进入大学学习心理学理论,感觉她神秘而又神奇。只是在学习普通心理学知识时,发现对于同一现象,心理学会有五六种不同的解释,越学越觉得迷糊,慢慢地感觉“心理学枯燥又复杂”,很难懂。
当时一个很有资历的老师讲课时说,自己当年学了四年心理学,还觉得自己站在心理学大门的门口。当时无从理解。
熬过了四年大学生活,学习了一百来门有关心理学的课程,毕业时,我觉得自己学习了好多知识,但似乎又什么技能也没有掌握。如果让我讲讲心理学中的各种理论,讲两三个小时都没问题,但如果你问我“如何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我会顿时语塞。
正式进入心理咨询工作
毕业应聘时,考官问我“对于这份工作,你最看重什么?”,我的回答是“成就感”。是的,对于初出茅庐的大部分心理学人来说,都非常热衷于助人后的成就感,我也不例外。各种拐弯后,我终于如愿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心理医生。然而真正进入心理咨询行业后,体验最多的不是成就感,而是挫败感,深深的挫败感。当初怀着一颗助人的心,结果差点把自己都搭进去。
比如,关于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我在看了一些书、听了一些讲座后,会形成“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家长导致的”认知,会怀着一颗好心去严厉批评来找我解决孩子问题的家长,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去跟我的母亲进行“恨”的表达。
结果,我的来访者总是无法听进去我的任何建议,我的母亲更是伤心欲绝。我觉得他们简直不可理喻,我那么努力得想要帮助他们,而他们却完全感觉不到我的一片苦心。
如今,我才认识到:当初的我是披着“帮助”的幌子,做着“改造”他人的事。 人一旦意识到别人想要“改造”自己,本能的反应就是“反抗”。是的,在一场一场的“改造”与“反抗”的斗争中,我被折磨得精疲力尽。
顺理成章的,我被淘汰了,那一刻有不甘心,但也有窃喜,我终于可以休息了。同时,我也心生质疑:“我适合做心理咨询这个职业吗?”,“心理咨询真的有用吗?”
修整与再学习
在心理咨询界混了近三年,就已经被挫败至职业倦怠,于是我选择暂停修整,一心一意地投入对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中,继续完成硕士研究生阶段的相关课程。
研究生阶段,我的主要学习方向是婚姻与家庭。这期间,我接触到了家庭系统理论。这个理论告诉我: 家庭是一个系统,我们需要从家庭关系背景中去理解个人行为及问题,孩子的问题是在家庭成员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维持的。也就是说,孩子有问题了,我们需要跟家长一起去探索家庭互动模式及规则是如何制造、维持、表达孩子的问题的,以及孩子的问题又是如何参与建构特定的家庭互动模式的。
瞬间觉得,当初那些被我“训导”的家长有多无辜和不容易。孩子出了问题,家长是首当其冲的受连累者。作为她们的心理咨询师,需要给予的是理解、陪伴和守护,协助她们在治疗过程中进入自我知觉的状态。而当时的我,做的更多的是在将孩子的问题归罪于她们。想来心生惭愧。
心理学对我生活的影响
在修整阶段,我进入了婚姻生活,有了自己的孩子。妻子和母亲的角色让我对生活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会。
01/疗愈和母亲的关系
因为有了孩子,老人自然就来到了我一家三口的生活中。跟母亲相处的日子,逐渐激发了我童年时代各种被尘封的记忆和情绪。于是我进入了“疗愈和父母的关系”的议题。
九个多月的自我成长团体和各类心理书籍的阅读,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诸多以前不曾了解的部分,让我知道了作为一个来访者是何种体验。第一次带着客观的眼光去审视我的母亲——一个不像她自己所说得那般完美,也不是我曾经吐槽的那般“恶”的典型的中国农村女人,一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母亲。
历经三年的疗愈后,我不再死抓着母亲的缺点不放,把所有精力放在硬逼着她承认她曾经对我造成的伤害上,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该如何更好地生活上,认真地思考我想要的生活该如何才能得到。对于母亲,我的心里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多的愧疚和憎恨,或许是内心的恨已经表达得差不多了吧,爱开始流淌出来。我开始能发现自己身上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优点,而面对自身那些被遗传下来的缺点,我不再那么绝望和无力。
我开始慢慢的喜欢上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或许就如一些经典电影中所描述的:当世界拥有一个足够能抗衡坏人的好人时,人们就没有必要非得把坏人置于死地。当我感觉到自身的力量时,对于生活中的坏和人身上的坏不再那么恐惧,逐渐变得能够意识到和敢于去正视。就如我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对孩子除了爱也有偶尔的讨厌和不耐烦,接纳我的孩子对我除了依赖也有敌对的事实。
02/重新认识婚姻关系中的自己
跟所有人的婚姻故事一样,我的婚姻经过两年的浪漫期开始进入矛盾冲突期。我们逐渐对对方心生厌烦和不满,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大开杀戒”。各种挣扎后,我不得不放弃了改变对方的意图,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自我成长上,去修复自我的痛点。
随着治疗的进展,我发现了自己是依赖型的人格,而我老公刚好是控制型人格,简直绝配。难怪我们会一见钟情,相识相恋,非常顺理成章的结婚。最初那几年,我们总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婚姻竟然那般美好。老公常常疑惑这是否是在做梦,身边夫妻各种矛盾和争吵,而我们却总是极其稀罕对方,总觉得爱还来不及哪有时间去吵架呢?
孩子出生后一年,我们开始各种矛盾、各种埋怨。失望、绝望、诅咒都无法表达我内心的伤。在最痛苦的时刻,我再次拾起心理学,去做个人体验,去参加培训,去阅读那些被我“珍藏”了好几年的心理学书籍。
逐渐的,我内心的小孩开始长大,开始不再对我老公有着婴儿般的依赖,开始能自己照顾自己,开始在育儿的间隙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兼职工作。
我的老公大人不再对我各种贬低、奚落和想要逃离,而是慢慢投来好奇、惊讶、欣赏的目光,愿意靠近我、听我分享内心的变化和感悟。
我逐渐从怨妇状态走向开始拥有“雄心壮志”的半职妈妈状态。
心理学让我“越陷越深”
当我真正走进心理治疗中,感受到心理学的效用后,我发现自己还有那么多那么多需要成长的地方,切身体会到成长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我也终于能够放心的相信“心理咨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句话,不是为了忽悠来访者而说的。如今,我在选择团体治疗时,只愿意选择那种至少能持续进行一两年的团体。开始一段关系不易,结束一段关系更不易,所以我更喜欢谨慎的选择一段关系的开始,然后在这段关系里慢慢的磨合和成长。
越成长越感觉到自己的不足,越发迷恋上成长,如今心理学已经让我“越陷越深”了。
心理学能给我带来什么利益呢?
除了喜欢运用阅读、参加团体的方式去疗愈自我,我也喜欢通过文字去书写自我,整理自我和分享自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我生怕漏下那些瞬间的顿悟和培训时听到的那些醍醐灌顶的经典语句。我悄悄的,迫不及待地把它们记录在我的QQ空间。没有想到这一方式给我带来了不少粉丝,而且还有人因为看了我写的东西而找我做咨询。
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但是这一次出于对来访者和我自己负责的态度,对于再次从业,我的心态更加平静而谨慎。
另外一些工作时认识的前辈和领导看了我写的自我成长方面的文章后,陆续给我递来在家就能做的兼职工作,真是雪中送炭。
有了兼职工作,我不再为参加心理学的培训、接受个人体验和个人成长的费用发愁。
心理学不仅给我带来了粉丝和兼职工作,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我的心理健康度,改变了我内心的格局,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内在的“穷人”思维模式,让我有了在自己身上投资的意识,懂得了如何爱自己和激励自己。
何时重出江湖?
现在的我更喜欢“不慌不忙”地成长。有朋友替我的职业发展着急,怕我因为在家养孩子而耽误自己的事业。但我内心更清楚,我是为了自己而选择在家,我是在借养育孩子的机会去做一次全身心的自我成长的蜕变。
我深信只有对自我、对生活、对人性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后,才能胜任“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这是一个非常耗竭能量的危险工作,光凭热情和善良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除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不断的自我成长和参加培训外,更重要的是实践。目前我的实践,主要集中在自我的家庭生活,拿自己、孩子、爱人当练习对象。把后方建设好了,对将来的全身心投入工作应该是有好处的。
另外就是“业余”时间逐渐开展正式的咨询活动,寻找一个稳定的地点、稳定的时间去开展一段有督导的咨询生涯。
最后我特别想对自己的亲人和好友说声感谢,感谢他们不知不觉中就当了我的说教对象后依然没有“抛弃”我。我对依然改变不了“好为人师”的秉性深感遗憾,常常一不小心就容易犯病,在没有征求对方的允许和同意的情况下就开始自作主张给建议和评论。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尤其是那种非常信任我的,常常“深受我害”,在此道个歉。
? 作者:宁丽,心理咨询师,现为全职妈妈,主要致力于自我成长、疗愈和父母的关系、育儿、夫妻相处等方面的研究,长期进行亚隆团体心理咨询的系统培训。
? 原题:如果未曾好好活过,当然不愿死去
? 本文属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置顶我和你微信公众号,
所有的消息一个也不错过!
1、打开“我和你”的公众账号,点击右上角橙色框标记的人像
2、选择接收消息、置顶公众号
爱我就置顶我吧!
ID:woheni_725
用心,成为更好的自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欢迎投稿:woheni_
文章都看完了,还不点个赞
阅读原文阅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纠结,我是该辞职做全职妈妈,还是继续上班做职_百度知道
纠结,我是该辞职做全职妈妈,还是继续上班做职
我有更好的答案
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工作,当然了也要照顾到孩子,找长辈过来帮忙,你下班后重点在孩子身上。
采纳率:61%
如果想自己教育好孩子,就做全职妈妈
继续做职,要不你会后悔
看看孩子多大了,孩子小还是兼职吧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图文】在家能做什么工作挣钱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在家能做什么工作挣钱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全职妈妈,一份困境重重的新工作
  小时候父母和老人不能照顾自己,身边的保姆总在频繁更换的生活,让孙文 中国论文网 /6/view-4897895.htm  鑫一直留着不愉快的记忆,这也是她最终决定当全职妈妈、每天24小时陪伴女   儿的重要原因。“我觉得我的这个决定,坦白地说不是为了孩子,至少不全是为   了孩子,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弥补自己成长过程中受到的亏欠。因此我不觉得我   这个全职妈妈有多伟大,就和别人挑工作一样,我只是选了这样一份我需要的   工作。”这样的心态让孙文鑫虽然辛苦,却很少抱怨。只是面对全职妈妈这份新   “工作”时,她和职场上的所有新手一样会遇到不少困境,这些困境似乎比其他   职场上的困境更让人痛苦和焦虑。   恰好,心理咨询师陈双红是6岁孩子的妈妈,经历了4年全职妈妈的生活,她   从自己的经历中分享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许能对孙文鑫这位“职场新人”和更   多的全职妈妈有所帮助和启发。   困境1   我不会把“工作”干歪了吧?   孙文鑫认为让全职妈妈感觉最困难的事,就是没有办法在24小时里持续保持   饱满的情绪,所以有时候会对宝宝发脾气,会不耐烦。但是当情绪过去之后,又   有愧疚感,很担心这样对孩子不好。另外,虽说全职妈妈带孩子自己说了算,但   孙文鑫也很怕把孩子带歪了,把自己的一些性格弱点传递给了孩子。怎么能知道   自己是否把这份“工作”做对了呢?   陈双红的分享:   自己正了,“工作方向”就正了   全职妈妈这份工作,很难像其他职场上一样,有能完全照搬的成功宝典,因   为每个孩子不一样,养育的方式肯定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我们   必须得和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就像镜子,全职妈妈的感觉就更像是时刻对着镜子,所以很容易地就照出   了自己原来都不曾意识过的问题。所以,其实在陪着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全职妈妈自己来说,也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是对自我性格的重塑。那么,重新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完成自我的安全感满足等,都是全职妈妈需要面对的很重要的命题。当你有勇气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的时候,恰巧就是使自己变得完整、强大的过程。自己有所成长,孩子也就能健康成长,全职妈妈这份“工作”就算是做对了。   困境2   我的“晋升空间”在哪里?   每个人在职场上都有一定的职业规划,有晋升的空间。而全职妈妈的未来在哪里?每次想起这些,孙文鑫就会顿生焦虑。当时她做全职妈妈的决定就被身边的很多人反对,带几年孩子之后,还能被社会接受吗?   陈双红的分享:   意外就在生活里   当年的我因为是全职妈妈,所以花了更多精力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因为毫无经验,看了特别多的书,偶然和心理学结缘,上了心理学的课,了解养育其实更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为此我开始踏上了心理学深造之旅。学习不仅让我有了更多育儿知识,自身的觉察力和敏感度也不断提高,慢慢可以带动身边的人产生良性沟通循环,了解了边界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表达情感,这让我的家庭更和睦,亲子关系更好。当我把这些感受和经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时,发现很多人都能受益其中。这让我在结束全职妈妈的生涯后,不再考虑回归原来的国有企业圈子,而是去做一个既能助己又助人的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谈及这样的转变,总是特别感慨,若不是全职妈妈的经历,我可能还在本来的行业里苦苦撑着,为了工作而工作。全职妈妈生涯,却让我意外地找到了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业,能在这个意外来到的舞台上开始后半生精彩的演绎。   书 :《妈妈值多少钱?》。   点评专家   陈双红   心融集团心理咨询师   女儿 6 岁   沟通循环,了解了边界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表达情感,这让我的家庭更和睦,亲子关系更好。当我把这些感受和经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时,发现很多人都能受益其中。这让我在结束全职妈妈的生涯后,不再考虑回归原来的国有企业圈子,而是去做一个既能助己又助人的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谈   及这样的转变,总是特别感慨,若不是全职妈妈的经历,我可能还在本来的行业里苦苦撑着,为了工作而工作。全职妈妈生涯,却让我意外地找到了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业,能在这个意外来到的舞台上开始后半生精彩的演绎。   困境3   我好像无法把握这份“工作”要多努力。因为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带孩子身上,孙文鑫有时会感觉自己用力过度,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在这方面,全职妈妈的努力还真是和其他职场上需要打拼的感觉很不一样。   陈双红的分享:   陪伴就是最好的度。   全职妈妈确实需要注意用力过猛的问题,太关注孩子会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以爱的名义绑架了孩子成长的空间,同时也容易迷失自我,忽略家人。其实,因为全职妈妈能全身心地陪伴孩子,能给孩子的需求以及时的回应,能和孩子自然、快乐地相处,这就已经是最好的教育了。这样的陪伴能给孩子明确的安全感,这才是将来孩子能自由飞翔的翅膀,是孩子能从容面对纷杂世界的重要基石。这一点我感受颇深,记得入园第一天,是家长开放日。   女儿主动和小朋友打招呼、做游戏,喝牛奶、打饭、送碗等环节都由自己完成的,我则悠闲地拿着一本书坐在女儿看得见的地方,偶尔和她对视笑笑。而其他很多孩子都是在紧张不安中由家长陪着做这做那,家长忙不迭地连哄带训斥着孩   子。女儿的表现招来一片艳羡,那一刻,我觉得自己4年来的陪伴都是值得的。   在新职场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有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   选择。   没错,其实无论你是打算产假后正常回归职场,还是陪孩子一段时间后重新找工作,抑或是干脆挑战全职妈妈这个新职场,都是一种选择。即使我们碍于生活的无奈,被迫处于某种状态时,依然也有选择,比如是选择主动应对还是被动接受,是选择稳定还是选择尝试,是选择焦虑还是选择放松。   当我们成为一个能把握选择的主动权的妈妈时,就会发现,生活在变得容易,无论身处哪个职场,我们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育儿也成为了一种快乐的体验。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苏沐秋还在的全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