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但不限于什么意思授权征信是什么意思

征信及信息披露授权书
征信及信息披露授权书
尊敬的客户:为了维护您的权益,请在签署本授权书前,仔细阅读本授权书各条款,关注您在授权书中的权利、义务。您在授权人处签名或盖章的行为,即视为您已经认真阅读并充分理解本授权书的全部内容。
授权方(下称“本人”):曾梓鑫,身份证号: 14185X
被授权方:沈阳明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统称“明尚”)
第一条 采集授权
1.1本人同意并不可撤销地授权明尚采集、保存本人与其业务往来中提供或产生的个人信息,并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或其他经批准成立的征信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中诚信等)及/或与被授权方具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为方便表述,上述机构以下统称“征信机构”,与被授权方具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以下可单独称为“明尚合作方”)提供本人个人信息和包括信贷信息在内的信用信息(含不良信用信息)。
1.2 本人特别授权明尚在向征信机构提供不良信用信息前,无需另行通知本人。本人知悉明尚向征信机构提供不良信用信息前,可以选择以电子邮件、短信、纸质信件等任一方式通知本人。本人知悉,当本人联系信息变更时,需要及时更新,确保及时收到通知。若本人未及时更新,本人留存的联系方式视为有效联系方式,通过该联系方式通知本人时,视为有效送达本人。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不良信息除外。
1.3本人已经知悉在信息安全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对外提供个人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的信息和纳税数额信息可能产生信息泄漏等不良影响。所以,在明尚及征信机构承诺保障本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本人同意授权明尚向征信机构提供前述财产性信息。
第二条 使用授权及信息披露
2.1 本人同意授权征信机构在保证本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保存、整理、加工第一条中所述的、通过合法途径采集的本人个人信息,并向中国境内的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
2.2 本人同意授权明尚向征信机构查询、打印、保存本人被征信机构合法采集、整理或加工产生的其他信息提供方提供的本人个人信息和包括信贷信息在内的信用信息。
2.3 本人同意授权明尚通过征信机构向其他拥有合法资质的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其他拥有合法资质的征信机构、运营商及其代理商等)查询或核实本人信息,并同意明尚及征信机构将查询获取的信息进行打印、保存、整理、加工,并用于评价本人信用情况或核实本人信息的真实性。但法律、法规、监管政策禁止查询的除外。
2.4 本人因与明尚及明尚合作方处申请相关业务或存在某种服务关系,明尚合作方可使用、保存、整理、加工明尚向其提供的本人征信及信用信息,并可自行通过征信机构向其他拥有合法资质的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其他拥有合法资质的征信机构、运营商及其代理商等)查询或核实本人信息,并将该等信息与明尚进行共享。本人同意明尚合作方与明尚同等授权范围内进行上述信息采集、使用、披露行为且该行为已征得本人同意,无须另行书面授权。
2.5 本人同意授权明尚及征信机构将合法获取的本人信息披露或运用于为本人提供的下述业务中,包括:
①对本人或配偶提出的【贷款、租赁、赊购、投保、理赔、担保、投资】等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情况进行审查;
②对本人担任法定代表人、出资人或主要经营负责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贷款或该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担保人,需要查询本人信用状况的;
③对本人提出的异议申请进行核查;
④向本人推荐产品及服务;
⑤依法或经有权部门要求的(包括但不限于公检法机关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机构进行测评认证等)
⑥其他经过本人同意的合法用途。
2.6如本人决定选择或接受明尚、明尚合作方的相关产品及服务时,本人即不可撤销同意明尚对本人的相关信息在明尚平台(该平台包括但不限于明尚官方网站及其他移动客户端、app、微信公众号等明尚拥有经营及发布信息权利的平台)或明尚合作方平台向相应出借人或投资人进行合法披露,披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①本人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年收入、主要财产、主要债务、信用报告);
②本人选择的产品项目或服务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或服务名称、类型、主要内容、审批文件、还款来源、借款用途、借款金额、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及利率);
③明尚及/或合作方根据本人基本信息、征信包括、财产状况等综合评定的信用评级或者信用评分;
④在产品或服务履行期限内本人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还款能力变化情况等;
⑤其他因服务需要明尚合法获取的信息、数据等。
2.7本人不可撤销地授权明尚及/或明尚合作方将本人自行提供或明尚及/或明尚合作方采集的基本信息、征信信息、融资信息、交易记录以及其他信息向监管机关、行业协会(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进行数据共享、披露。监管机关、行业协会可依据本授权将上述信息用于行业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使用以及其他合法用途。
第三条 信息保密
&&明尚将对本授权书中涉及的授权人相关信息及资料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未经授权人同意不得用于本授权书约定用途之外的其他用途。
&&本人已经详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授权书的全部内容,同意按照本授权书约定执行。本人承诺本授权书授权事项为不可撤销之授权,自本人签字或以其他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在明尚相关网站、页面点击“同意”“确认”“知悉”等)确认之日起即生效。
授权人签字: 曾梓鑫
授权时间:日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119
熟悉权威文献资料的检索编辑,立足网络,服务大众
 下载此文档
征信电子授权法律效力分析及监管建议
下载积分:586
内容提示:征信电子授权法律效力分析及监管建议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93|
上传日期: 14:59:2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86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征信电子授权法律效力分析及监管建议
关注微信公众号联系电话:400-010--18:00)
个人征信查询授权书(通用)
重要提示:本次授权文件包含《个人征信授权书》、《用户信息授权书》(统称&授权书&),为了保障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授权书条款内容,特别是您在授权书范围内的权利和义务。
您的点击确认及业务申请使用等行为即视为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签署《个人征信授权书》、《用户信息授权书》。您认可电子签名签署授权书的法律效力,并受签署的授权书约束。如授权书包含至相应业务协议中,对相应业务协议接受同意即视为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授权书内容。
个人征信授权书
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本人,身份证号码,本人同意与贵公司在办理如下业务或事项中:1、保前审核(包括本人作为直接投保人、直接被保险人或底层资产业务中实际投保人,以及保险标的的履约义务人);2、保后管理;3、处理本人征信异议,就本人的个人征信信息作出以下授权并清楚理解其含义:
(一)本人同意授权贵公司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其他依法成立的征信机构查询、打印、留存、使用本人的个人信息、信用信息及上述机构留存的本人其他全部信息。
贵公司超出授权查询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贵公司自行承担。
(二)本人同意授权贵公司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其他依法成立的征信机构提供因本业务或事项产生的本人全部信息(包括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中产生的不良信息等),且无须另行告知本人。上述机构可依法整理、保存、加工、使用、提供,并出具个人模型结果。本人已清楚知悉提供上述信息可能会给本人带来财产或信用损失,以及其他可能的不利后果,包括但不限于:采集这些信息对本人的信用评级(评分)、信用报告等结果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该等信息被信息使用者依法提供给第三方后被他人不当利用的风险。
(三)以上授权的期限为本人作出本授权承诺之日起至本人在贵公司办理的所有业务或事项终结之日止。若本人在贵公司处办理的业务未获批准,本人同意贵公司继续保留此查询授权书原件和身份证复印件或影印件。
&&& 若本人与被授权人发生因本授权书而产生的任何纠纷或争议,首先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本人同意将纠纷或争议提交至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本授权书的成立、生效、履行、解释及纠纷解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法律。
本人承诺本授权书生效后即不可撤销且具有独立性,不因相关业务合同或条款无效或被撤销而无效或失效。
本人已知悉本授权书全部内容(特别是加粗字体内容)的含义及因此产生的法律效力,自愿做出以上授权。本授权是本人真实意思表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法律后果。
特此授权!
用户信息授权书
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本人,身份证号码,本人同意与贵公司在办理如下业务或事项中:1、保前审核(包括本人作为直接投保人、直接被保险人或底层资产业务中实际投保人,以及保险标的的履约义务人);2、保后管理;3、依法或经有权部门要求或相关业务协议约定等,就本人个人信息作出以下授权并清楚理解其含义:
(一)本人同意贵公司有权搜集、保留、使用、加工本人与贵公司办理上述业务或事项过程中提供的全部信息。为满足办理相关业务的需要,本人同意【深圳市赢众通金融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关联方将本人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本人身份证明复印件或影印件等)共享、传输至贵司,并以办理相关业务之目的进行使用、加工与保存。
(二)本人同意授权贵公司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向如下机构查询、打印、留存、使用本人的基本、信用、通讯、交易、公共事业、缴税、借贷、财产信息及如下机构留存的本人其他全部信息:
1.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司法机关、监管部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等有权部门、行业自律组织等;
2.有资质的数据服务公司;
3.其他有权留存本人信息的机构等。
(三)以上授权的期限为本人作出本授权承诺之日起至本人在贵公司办理的所有业务或事项终结之日止。若本人在贵公司处办理的业务未获批准,本人同意贵公司继续保留此查询授权书原件和身份证复印件或影印件。
若本人与被授权人发生因本授权书而产生的任何纠纷或争议,首先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本人同意将纠纷或争议提交至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本授权书的成立、生效、履行、解释及纠纷解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法律。
本人承诺本授权书生效后即不可撤销且具有独立性,不因相关业务合同或条款无效或被撤销而无效或失效。
本人已知悉本授权书全部内容(特别是加粗字体内容)的含义及因此产生的法律效力,自愿做出以上授权。本授权是本人真实意思表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法律后果。
特此授权!
微信扫一扫联系小赢客服
下载APP,享受高收益
为您提供可靠、便捷的投资理财服务
投资干货+红包福利+金融热点
小赢理财客服热线
400 010 0788
客服工作时间:9:00-18:00个人征信查询、使用授权书
《个人征信查询、使用授权书》
本授权是在蚂蚁白领合作机构购买特定产品或服务、且符合相应条件可以使用信用付款服务的用户(以下简称“用户”)就用户购买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务,并就购买该商品或使用该服务的对价选择进行信用付款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查询、使用及授信、贷后管理相关事宜与信用服务提供方所订立的授权契约。请用户仔细阅读本授权书,点击“同意并继续”(或其他类似意思表示)按钮后,本授权书即构成对双方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在接受本协议之前,请您仔细阅读本协议的全部内容。如果您对本协议的条款有疑问的,不同意本协议的任意内容,或者无法准确理解信用服务提供方对条款的解释,请不要进行后续操作。
1、合作机构
在本授权及系列协议中指为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的有限公司,包括有分支机构或无分支机构的培训机构。
2、信用服务提供方
在本授权及系列协议中指蚂蚁白领(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白领”)及关联公司。
二、用户应明确对信用服务提供方进行如下查询、使用授权
1、授权信用服务提供方或由信用服务提供方委托的第三方通过合法渠道了解、咨询、分析、审查用户的资信状况、财务状况和其他与评定用户信用付款额度及付款能力有关的信息。
上述信息包括并不限于用户个人信息(包含用户的身份信息、教育信息、联系人信息、车辆信息、驾照信息、出行信息、消费信息和消费行为、工作信息、社交信息等),用户的通讯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固话、手机、宽带网络等)及通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通话纪录、套餐使用情况、浏览网页情况等)。
2、授权信用服务提供方或由信用服务提供方指定的第三方向中国人民银行个人或企业信息信用基础数据库、监管部门或其指定的信用征集机构、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提供用户的个人基本信息,就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征信(征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个人信息、财产情况、资信情况等)并获取用户的个人信用报告,并在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用途范围内留存、审核、分析、报送和使用用户的个人信用报告。
3、授权信用服务提供方或由信用服务提供方指定的第三方向信用服务的相关方披露与用户相关的任何信息,就用户的不良信息及不良信用记录向依法设定的征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个人或企业信息信用基础数据库、监管部门或其指定的信用征集机构、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进行提供。
4、信用服务提供方或由信用服务提供方指定的第三方根据用户的授权,取得用户相关个人信息的查询结果,包含用户的身份信息查询结果、教育信息查询结果、联系人信息查询结果、车辆及驾照信息查询结果、出行信息查询结果、消费信息和消费行为的查询结果(经用户的授权,获取用户邮箱中的银行账单等信息进行分析)、工作和社交信息的查询结果等。
5、用户的服务或产品消费机构或信用服务提供方的账户、密码和(或)数字证书是信用服务提供方识别用户身份及指令的唯一标志,所有使用用户账户、密码和(或)数字证书的操作即为用户的(授权)操作行为,任何使用用户的教育培训机构或信用服务提供方的账户、密码和(或)数字证书发送至信用服务提供方及信用服务提供方委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使用“信用付款服务”或“支付”的指令构成用户不可撤销的授权指示,信用服务提供方对于依照该指示进行的操作行为及其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承诺,如因征信机构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加工、制作、开发和使用而与用户产生任何纠纷和争议,均与信用服务提供方及信用服务提供方指定的第三方无关。
三、用户应明确对信用服务提供方进行如下授信授权
用户应明确授权信用服务提供方或由信用服务提供方指定的第三方,有权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及其在教育培训机构或其他单位的消费记录与履约状况及通过查询所获得的信息查询结果,通过综合评估判断给予符合条件的用户提供分期付款授信额度和信用服务,以便给予用户最大限度的信用付款额度,为用户使用信用付款服务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但该授信额度不是贷款承诺。用户应根据信用服务提供方或由信用服务提供方指定的第三方要求完成身份认证,并确认同意本协议以及信用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分期付款服务的全部规则和流程后,即可取得分期付款额度,并按照服务规则进行使用。信用服务提供方或由信用服务提供方指定的第三方有权根据自身及用户的情况自行决定授予用户分期付款额度金额,并适时自行或据用户申请对授予用户的分期付款额度进行调整或中(终)止。关于用户的分期额度的查询、使用、和调整等情况,具体由信用服务提供方公布或授权合作机构公布的信息为准。
信用服务提供方及信用服务提供方指定的第三方依据本授权书对用户的个人征信进行查询、使用及授信的期限自本协议生效时起至全部分期付款款项清偿完毕时止。信用服务提供方及信用服务提供方指定的第三方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通过查询掌握的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予以保密。您确认对本授权书的条款含义及相应的法律后果已全部通晓并充分理解。被授权人可查询和使用信用报告期间,不应超过本授权书授权期限结束之日。征信管理条例_百度知道
征信管理条例
简述《征信管理条例》中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信息收集的个人信息范围:收集程序个人信息保存个人信用信息的提供
我有更好的答案
编辑本段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征信活动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征信机构的行为,促进征信业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征信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征信业务,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征信业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分、信用评级等的业务活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收集、整理、保存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信用信息,或对外提供本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依法应当公开的信息的活动除外。
本条例所称的征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从事前款规定的征信业务的法人。
本条例所称的信用信息是指能够反映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信用状况的信息,包括:
(一)基本信息,即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身份识别、职业和居住地址等信息;
(二)信用交易信息,即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贷款、使用贷记卡或准贷记卡、赊销、担保、合同履行等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与信用有关的交易记录;
(三)其他信息,即与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信用状况密切相关的行政处罚信息、法院强制执行信息、企业环境保护信息等社会公共信息。第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征信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在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授权范围内,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征信机构有关业务接受其他监管部门监督管理的,依照其规定。第四条
国家依法保障征信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和从事法人及其他组织征信业务实行区别管理。第五条
征信机构应当依法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第六条
征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第七条
征信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第八条
征信机构可以依法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实行自律管理。编辑本段第二章 征信机构的设立第九条
设立征信机构,应当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征信业务。
经批准设立的征信机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经营许可证,并凭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征信机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使用经营许可证。禁止伪造、变造、转让、出租、出借经营许可证。
征信机构变更业务范围、组织形式,分立、合并,设立、收购或者撤销分支机构及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重大事项,应当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征信机构开展有关业务应接受其他监管部门批准的,征信机构应及时将批准情况报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第十条
设立征信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实缴注册资本不少于五百万元人民币,征信机构从事信用报告业务的,实缴注册资本不少于五千万元人民币;
(二)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三)有具备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任职资格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四)股东、实际控制人应满足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条件;
(五)有健全的信息档案管理制度、保密措施和安全防范措施;
(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技术设施;
(七)有完善的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
(八)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征信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考虑征信市场发展和公平竞争的需要。第十一条
设立征信机构,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申请书,载明拟设立的征信机构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组织机构设置等;
(二)章程草案;
(三)拟任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
(四)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五)股东名册及其出资额、股份;
(六)持有注册资本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的资信证明和有关资料;
(七)经营方针和计划;
(八)营业场所、信用信息数据库、信息档案管理、保密措施、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的资料;
(九)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征信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应当向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申请书,载明拟设立的分支机构的名称、运营资金、业务范围、总公司及分支机构住所等;
(二)申请人最近3年的财务会计报告;
(三)拟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
(四)经营方针和计划;
(五)营业场所、信用信息数据库、技术措施及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的资料;
(六)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第十二条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个工作日依照上述规定进行审查,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6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征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董事、监事:
(一)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
(二)担任或曾经担任因违法被撤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并负有个人责任或直接领导责任,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
(三)担任或曾经担任破产清算公司、企业的董事或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
(四)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五)在其他征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及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工作期间有故意出具虚假评估咨询报告等法律文件行为的;
(六)信用报告中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第十四条
征信机构解散的,应当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销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规定妥善处理其收集的信用信息。
征信机构依法破产的,应当注销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规定妥善处理其收集的信用信息。编辑本段第三章 征信业务的一般规则第十五条
征信机构应当依法收集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息,不得通过欺诈、窃取、贿赂、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收集信息。第十六条
除下列信息外,征信机构收集、保存、加工个人信息应当直接取得信息主体的同意:
(一)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已经依法公开的信息;
(二)其他已经依法公开的个人信息。第十七条
征信机构对所收集的信息应当客观、及时进行整理、保存和加工,不得歪曲、篡改,并应当采取必要、合理的措施以确保信息的及时更新。第十八条
征信机构从事信息的保存、整理、加工和分析只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
征信机构对境外机构或个人提供任何形式的信用信息,均应符合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程序。第十九条
征信机构应当向信息主体本人或经其授权的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提供信息主体的信用信息,但法律规定可以不经同意提供个人信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不经同意提供法人及其他组织信息的除外。第二十条
征信机构、金融机构基于模型开发、系统测试等目的使用或对外提供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信息的,可以不经信息主体的同意,但所使用或提供的信息不得包含个人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住宅电话、企业名称、住址及其他可以识别信息主体身份的信息。第二十一条
征信机构不得披露、使用自不良信用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已超过5年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以及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超过7年的个人犯罪记录。第二十二条
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信用评分、信用评级等信用产品对信用信息使用人、投资者的交易判断和决策只具有参考作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二十三条
征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征信信息保密管理制度,建立信息查询内部分级管理制度,在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确保信用信息不被泄露。
征信机构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擅自查询或越权查询该机构拥有的信息,不得泄露在业务工作中获悉的信息。第二十四条
征信机构应当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下列事项,并确保及时更新:
(一)信息处理操作的目的、收集信息类别及用途;
(二)信息的收集规范和披露时限;
(三)信息披露的接收者或接收者的种类;
(四)获得信用报告、信用评分和信用评级等的方式及收费标准;
(五)异议处理程序;
(六)依法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
征信机构从事信用评分业务、信用评级业务的,还应当公开其信用分数或等级的划分及含义、评分和评级程序、方法等事项。编辑本段第四章 信用评级第二十五条
征信机构从事信用评级业务,应当按照科学、公正的原则制定信用评级标准和评级方法,独立、客观、公正、审慎和透明地开展评级活动。第二十六条
征信机构不得以恶性竞争、评级诈骗、以级定价或以价定级等方式开展信用评级业务。第二十七条
征信机构从事信用评级业务,应当建立下列防范利益冲突的机制:
(一)征信机构与法人或其他组织存在资产关联或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评级公正性的,不得提供有关该法人或其他组织信用状况、债券偿付能力等的征信服务;
(二)征信机构应当建立专业的评级队伍,评级人员不得从事信用咨询或顾问业务、不得参与评级价格谈判及其他可能影响评级公正的业务活动、不得兼职从事与评级业务有利益冲突的工作。征信机构应建立内部防火墙制度,并报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三)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机制。第二十八条
征信机构从事评级业务时,应当适用统一的信用评级标识,不得随意改变信用评级标识及其含义。第二十九条
征信机构从事评级业务的,应当每年公开发布关于其内部运作情况的报告,公开披露其1年、3年和10年的业务表现统计,并按照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向社会公开有关事项。第三十条
征信机构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应当建立信息质量审核与责任制度。评级人员在信用评级活动中应当履行尽职调查义务,保证有充分的理由确认信用评级报告客观、准确、及时和公正。第三十一条
征信机构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应当建立评级质量内部审议机制,成立评审委员会,明确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运行程序、议事制度、表决机制等,并报送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第三十二条
征信机构在开展评级业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出具信用评级报告:
(一)评级对象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示意征信机构作不实或不当信用评级报告的;
(二)评级对象故意不提供或提供虚假报表和资料的;
(三)因评级对象或其他利益相关方有其他不合理要求,可能导致征信机构不能出具客观、完整的信用评级报告的;
(四)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三十三条
征信机构从事评级业务的,应当建立跟踪评级制度,应当在对评级对象出具的首次信用评级报告中,明确规定跟踪评级事项。
在评级对象有效存续期间,征信机构应当持续跟踪评级对象的政策环境、行业风险、经营策略、财务状况等因素的重大变化,及时分析该变化对评级对象信用等级的影响,出具定期或者不定期跟踪评级报告。跟踪评级报告与前次评级报告在评级结论或者其他重大事项方面出现差异的,应当做出特别说明。第三十四条
征信机构开展评级业务的,应为每一评级对象建立并保存完备的评级档案资料。评级档案资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委托协议;
(二)评级对象提供的原始资料;
(三)历次尽职调查记录;
(四)信用评级报告;
(五)评审委员会的表决情况;
(六)跟踪评级资料;
(七)其他相关资料。第三十五条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监管部门或监管机构应当建立评级结果检验制度,并共享评级检验结果信息。编辑本段第五章 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第三十六条
下列个人信息,征信机构不得收集:
(一)民族、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所属党派;
(二)身体形态、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
(三)收入数额、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
(四)纳税数额;
(五)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收集的其他信息。
在明确告知信息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信息主体特别书面授权后,征信机构可以收集第(三)项、第(四)项信息。第三十七条
金融机构不得向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具有向金融机构收集信用信息资格的征信机构提供信息主体的信用信息。
金融机构对外提供信用信息的,应当告知信息主体该信息特定的提供对象和提供该信息所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信息主体的书面同意。第三十八条
信用信息使用人获得的信用信息不能用作与信息主体或征信机构约定之外的其他用途,不得未经授权向第三方提供。第三十九条
信息主体有权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向征信机构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信用报告应包括信用信息、信用信息来源和信用信息查询记录。
个人每年有一次免费获取其信用报告的权利。第四十条
信息主体认为其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征信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受理异议申请,并在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异议信息的核查和处理,书面答复异议申请人。
个人提出异议申请,征信机构未按照前款规定办理的,该信息主体有权以书面方式要求该征信机构一次性删除其全部信息。第四十一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信用信息提供者和信用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投诉。编辑本段第六章 中国征信中心第四十二条
中国征信中心是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征信机构,负责全国统一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中国征信中心是独立的法人,依法对外提供有偿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第四十三条
中国征信中心应当依法制定章程。
中国征信中心章程的制定、修改、业务范围以及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应当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第四十四条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准确、完整、及时地向中国征信中心报送其客户的信用信息。
金融机构将信息主体的信息提供给中国征信中心的,可以不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取得信息主体的书面同意,但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向其告知提供情况。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金融机构执行前款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四十五条
中国征信中心可以依法向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金融机构之外的企事业单位等收集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相关信用信息。第四十六条
经信息主体授权,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可以向中国征信中心查询该信息主体的信息。
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向中国征信中心查询个人信息,可以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询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息。中国征信中心应当予以配合。第四十七条
中国征信中心可以依法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开展信息共享。第四十八条
中国征信中心适用本条例除第二章、第十六条和第四十条第三款外的全部规定。编辑本段第七章 监督管理第四十九条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履行下列征信管理职责:
(一)依法制定征信业发展规划、规章制度;
(二)依法拟定有关行业标准和信用风险评价准则;
(三)依法行使批准权;
(四)依法监督检查征信业务活动情况;
(五)依法对违反征信业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六)依法对征信业行业自律组织进行指导和监督;
(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第五十条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履行征信管理职责的需要,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行现场检查:
(一)进入征信机构进行检查;
(二)询问征信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作出说明;
(三)查阅、复制征信机构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对可能被转移、销毁、隐匿或篡改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四)检查征信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的系统。
进行现场检查,应当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检查人员少于2人或未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的,征信机构有权拒绝检查。第五十一条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受理信息主体的投诉后,应当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发现征信机构、信用信息提供者和信用信息使用人违反本条例及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有关管理规定的,有权责令其改正,并按照本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第五十二条
征信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制定有关征信业务的内部管理制度、业务操作规程等文件,并报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征信机构的名称、注册资本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报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征信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报送有关资料。第五十三条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可以与征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谈话,要求其就有关重大事项作出说明。第五十四条
征信机构发生解散、破产等终止事项时,征信机构、清算人、破产管理人等应当在保护信息主体相关权利的基础上按照以下方式之一处理征信机构的信用信息数据库:
(一)移交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征信机构;
(二)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同意,按照商业原则转让给其他征信机构;
(三)在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销毁。编辑本段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五十五条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从事征信管理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审查批准征信机构的设立、合并、分立和业务变更的;
(二)违反规定对征信机构监督检查的;
(三)泄露信息主体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
(四)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其他行为。第五十六条
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和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有关管理规定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逾期不改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七条
征信机构在其业务活动中因过错给信息主体或信息主体以外的其他主体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五十八条
金融机构违反本条例和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有关管理规定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九条
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征信机构或经营征信业务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非法经营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条
信用信息使用者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对信息主体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编辑本段第九章 附则第六十一条
本条例实施前已经从事征信业务的,应当在本条例实施之日起6个月内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经营许可证。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不得继续从事有关征信业务。第六十二条
征信机构在本条例实施前已经收集个人信用信息的,应当在本条例实施之日起3个月内执行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第六十三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编辑本段个人征信记录最长保留7年
据悉,2006年央行组建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只要是在银行办过卡、贷过款,都会自动在该系统中生成一份属于自己的“信用报告”。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个人信用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和使用者,也是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最多的机构。很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在招聘过程中,也都要求个人提交一份自己的信用报告做参考。”据银行人士介绍,目前各商业银行在贷款审核中,均将个人信用报告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
7年保留期参照国际惯例
此前,关于信用报告中的“负面信息”保留期的问题,一直没有一个明确说法。
“负面记录的保留期是从该笔贷款还清之日开始计算,保留一定的期限。但之前确实没有一个确切说法。因此,从数据库建立开始到现在的负面信息都一直保存着。”昨日,省内一银行业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国际上一般的做法是保留7年。对于信用卡逾期记录,如果打印信用报告,仅显示过去两年的还款信息。按照美国的做法,一般的负面信息保留7年,破产的、特别严重和明显恶意的负面信息保留10年。超过保留期限,负面信息就将在个人信用报告中被删除。
13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首度提及“负面记录保留期”问题:“征信机构不得披露、使用自不良信用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已超过5年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以及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超过7年的个人犯罪记录。”银行人士表示,这一规定,跟国际惯例差不多,也比较切合实际。如果保留期太短,不足以对失信行为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但对于那些并非主观意愿导致的失信行为又显得过于严厉。
采纳率: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征信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授权期限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