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物,粉色的,丝带状,貌似片状氢氧化钠有毒吗,与别的鱼放在一起其他鱼都死了……

鱼类人工繁殖与增殖技术 - 东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中心网络课程
&&&鱼类的人工繁殖
鱼类的人工繁殖
 1.鱼类繁殖生物学基础
  一、性腺的形态结构和分期
  (一)雄鱼的性腺&&精巢
  大多数鱼类有一对精巢,位于鳔的腹面两侧。未成熟的精巢呈淡红色、细线状;成熟的精巢呈乳白色,体积增大为长扁形块状,精巢内充满精子及部分不同发育阶段的精细胞。
  1.精子的发生 鱼类精子的发生是在精巢中经过增殖、生长、成熟和变态几个连续的时期进行的。首先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成精原细胞。精原细胞圆形,体积较大,直径为9~15微米,具有分裂能力,使其数量增多。精原细胞停止分裂后生长发育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比精原细胞小,平均为4~5.5微米。初级精母细胞经第一次成熟分裂成为次级精母细胞,呈圆形,较小,直径为3.5~4微米。次级精母细胞在发生中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紧接着进入第二次成熟分裂成为精子细胞,该细胞小,核大,细胞质少,直径为2.5微米。精子细胞经过复杂的变态期,发育成为精子。精子是精巢中最小的一种细胞,多数鱼类精子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头部直径一般为1~2.5微米。
  2.精巢的分期 根据精巢在发育过程中,精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精巢本身的组织特点,可将精巢分为六期。
  第I期 精巢细线状,半透明,肉眼不能辨别雌雄,精巢中存在分散的精原细胞。此期精巢在鱼类一生中只有一次。
  第Ⅱ期 精巢细带状,半透明,肉眼可以分辨雌雄,精巢内精原细胞增多,排列成群。
  第Ⅲ期 精巢圆柱形,粉红色,精巢内主要存在大量初级精母细胞。鱼类排精后一般就退回到此期。
  第Ⅳ期 精巢袋状,乳白色,精巢中有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
  第V期 精巢块状,丰满,乳白色,其中充满大量精子及部分变态期的精子细胞。轻压腹部,有大量乳白色精液流出。
  第Ⅵ期 精巢枯萎缩小,细带状,淡红色,挤不出精液,精子已排出,精巢中仅有少量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原细胞及残留的精子。
  (二)雌鱼的性腺&&卵巢
  大多数鱼类有一对卵巢,位于鳔的腹面两侧。未成熟的卵巢呈条状,成熟的卵巢里充满卵粒,并随卵粒的长大而逐渐膨大,最后可占据体腔的大部分。
  1.卵子的发生 鱼类卵子的发生一般要经过增殖、生长和成熟几个时期。首先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成卵原细胞,卵原细胞大小约15~22微米,具有分裂能力,是产生大量卵子的基础。卵原细胞停止分裂开始长大成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由多角形逐渐变为圆形,细胞体积不断增大,直径可达900~1050微米。初级卵母细胞的生长期可分为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不断增长,使细胞的体积显著增大。大生长期是初级卵母细胞积累营养物质的阶段,卵黄在细胞内不断积累增多,直至充满整个细胞质部分,此时初级卵母细胞长到最终大小。进入成熟期初级卵母细胞体积不再增大,细胞核极化由中央开始偏移,卵黄互相融合成块状。接着初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一次成熟分裂向次级卵母细胞过渡,随后进入第二次成熟分裂,达到中期,至此发育为成熟的卵子。
  2.卵巢的分期  根据卵巢在发育过程中,卵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卵巢本身的组织特点,可将卵巢分为六期。
  第I期 卵巢为透明的细线状,肉眼不能区分雌雄,卵巢中以卵细胞为主。鱼类I期卵巢终生只出现一次。
  第Ⅱ期 卵巢扁带状,肉红色,肉眼看不到卵粒,卵巢中以处于小生长期的卵母细胞为主体。Ⅱ期卵巢即可以是直接发育而来,也可以是产过卵或退化到第Ⅱ期的卵巢。
  第Ⅲ期 卵巢块状,淡青灰色,约占腹腔1/2,肉眼可见到卵粒,卵巢中以处于大生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为主。只有性成熟后的鱼,卵巢才能发育到这一期。
  第Ⅳ期 卵巢长囊状,青灰色,约占腹腔的2/3左右,卵粒大而明显,卵巢中以处于大生长末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为主,此时细胞内已充满卵黄颗粒。家鱼此期可维持1月左右,若不能成熟排卵,卵子将生理死亡,卵巢也将退化。
  第V期 卵巢青灰色,松软,卵巢内充满成熟卵子,卵粒大而饱满,呈游离状态,极易被挤出或自行流卵,大量卵子进入卵巢腔,完成排卵过程。从第Ⅳ期末过渡到第V期,一般只需数小时,如果排卵后,卵子不能马上产出,便会过熟而失去受精能力。
  第Ⅵ期 产过卵不久或退化吸收的卵巢,卵巢缩小,呈深红色,其中有许多残卵。
  (三)性成熟与性周期
  各种鱼类都必须生长到一定年龄才能达到性成熟,此年龄称为性成熟年龄。当性成熟的鱼第一次产卵或排精后,性腺即定期的按季节周期性地发生变化,称为性周期。在池养条件下,四大家鱼的性周期基本上是相同的,一般每年只有一个性周期。第一周龄的鱼性腺一般属于第I期,在未达性成熟年龄之前,性腺只能发育到第Ⅱ期。开始性周期变化的鱼类(在长江流域),冬季(11月到翌年1月)卵巢处于Ⅱ~Ⅲ期,精巢处于Ⅲ期。春季(2~4月),卵巢处于Ⅲ~Ⅳ期,精巢处于Ⅳ期。4月上、中旬(清明前后)是性腺发育的一个转折点,卵巢中卵母细胞迅速积累卵黄而很快生长、增大,精巢中已形成大量精子细胞并开始发育成精子。夏季(5~7月),卵巢进入V期,充满大量成熟的卵子,雌鱼腹部膨大,能挤出卵子。精巢也进入V期,轻压腹部能流出大量精液,此时是人工催产的及好时机。秋季(8~10月),卵巢显著萎缩,进入Ⅵ期,老一代卵子已经退化吸收,逐渐出现新生一代的卵子。精巢也显著缩小进入Ⅵ期,精巢中残余的精子已经退化吸收,再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性循环。
  (四)性腺成熟系数与怀卵量(表为池塘饲养家鱼怀卵量)
  种类 体重(公斤)卵巢重(公斤)怀卵量(万粒)成熟系数(%)
  草鱼13.0 2.11 148.0 16.2
  鲢鱼 4.5 0.90 62.7 20.1
  鳙鱼 8.6 1.54 107.8 17.8
  青鱼 18~25.9 0.92~5.97 65~417.8 14.1
  1.性腺成熟系数 性腺成熟系数是指性腺重占鱼体重的百分数,可用来衡量性腺发育的程度。性腺成熟系数大,表明亲鱼的怀卵量越多。性腺成熟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性腺成熟系数=性腺重/鱼体重X100%
  性腺成熟系数=性腺重/去内脏鱼体重X100%
  一般多采用第一种公式。四大家鱼卵巢的成熟系数,一般第Ⅱ期为1%~2%;第Ⅲ期约3%~6%;第Ⅳ期约为14%~22%,最高可达30%以上。精巢成熟系数要小得多,第Ⅳ期一般只有1%~1.5%。
  2.怀卵量 怀卵量的多少直接决定鱼的繁殖力大小。家鱼怀卵量较大,成熟系数一般在20%左右。
  二、神经-内分泌系统与鱼类繁殖的关系
  鱼类生殖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主要受制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中的脑垂体形成和释放的激素控制性腺的发育及相关的生殖过程,而脑垂体分泌作用又受神经活动特别是下丘脑的调节。鱼类下丘脑-脑垂体-性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繁殖。
  (一)脑垂体的构造及功能
  1.脑垂体的构造 鱼类脑垂体位于间脑的腹面,与下丘脑相连。整个垂体可分为神经部及腺体部两部分。神经部与下丘脑直接相连,其神经纤维深入腺体部,传递由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部分对腺体分泌机能的调节控制。腺体部又分成前叶、间叶、后叶三部分,其中间叶与性腺的发育成熟和排卵有密切关系。
  2.脑垂体的生理机能 脑垂体间叶中的分泌细胞产生促性腺激素(GTH),促性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性腺后,引起性腺分泌雌激素或雄激素,从而诱导性腺发育成熟和产卵。脑垂体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包含有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一般认为促黄体激素的作用主要是引起排卵,促卵泡激素能促使精子和卵子发育成熟。
  3.脑垂体的摘取和保存 用于取脑垂体的鱼通常是达到性成熟的新鲜鲤鱼。摘取的时间最好是在冬季和春季鲤鱼产卵之前,此时垂体中促性腺激素的含量最高。摘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鳃盖的侧面摘取,即先将鱼的鳃盖掀起,用自制摘取刀(将一段8号铁丝一端锤扁略弯曲成铲形)剥去鳃后,插入蝶骨缝内,将蝶骨挑起,便可露出乳白色的垂体,用摘取刀轻轻挑出完整无损的垂体。此法取垂体操作容易,速度快,特别是不会损伤鱼体外形,不至影响其商品价值,故生产单位多用此法。另一种是用刀剖开鱼两眼上缘的颅顶骨,除去脂肪,露出鱼脑,在其前下方可见一小白点即为脑垂体,用镊子将垂体轻轻挑出,垂体应完好无损。
  将摘取的垂体除去血污和脂肪等组织,放人体积为垂体20倍的丙酮(或无水酒精)中,脱脂,脱水,浸泡8~12小时后换一次丙酮,连续处理2~3次。将垂体取出,放在干净的白纸上,经20~30分钟晾干后立即装入干燥、清洁的小瓶中,用蜡封口存放在阴凉处。也可在换过一次丙酮后,连同浸液一起密封保存。
  (二)下丘脑的构造及神经分泌活动
  1.下丘脑的构造与机能 下丘脑位于间脑腹面,通过垂体茎紧连脑垂体。下丘脑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核团,其中的视前核和侧结核含有神经分泌细胞能够产生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即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抑制激素(GRIH)。这两种神经分泌激素对脑垂体中的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有直接的影响,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促使该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GT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抑制激素(GRIH)则是抑制其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GTH)。
  2.下丘脑-脑垂体-性腺的关系 鱼类在性腺发育、成熟、排卵和产卵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外感受器官&视觉、触觉和侧线器官等接受来自外界(如光线、温度、异性等)的刺激并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受激发产生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LRH进入脑垂体分泌细胞后使其分泌促性腺激素(GTH)。GTH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性腺,刺激性腺分泌性激素。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鱼类表现出第二性征及繁殖行为,促进性腺生长发育,卵母细胞成熟、排卵或精子生成。
  三、环境因素对鱼类繁殖的影响
  鱼类是变温动物、其繁殖活动即要受体内激素诱导对性腺发育的制约,也要受外界环境包括营养、温度、光照、水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一)营养
  鱼类在性腺发育过程中,卵巢增重约占鱼体重的20%左右,因此需要从外界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以提供卵子生长所要积累的大量卵黄。充分的优质食物是保证鱼类肥育和性腺发育的基本条件,因此应重视夏秋季节亲鱼的培育,为处于生长期的卵母细胞提供原料。春季亲鱼卵巢进入大生长期,必须强化培育投喂富含蛋白质的饲料。但若只给予丰富的饲料而忽略了其他生活条件时,则亲鱼虽可长得很肥,性腺发育却受到抑制,反而不利于繁殖。
  (二)温度
  温度对鱼类性腺的发育、成熟具有显著影响。由于同种鱼达到性腺成熟期的积温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在我国南方或温热水培育的亲鱼,持续水温高,性腺发育成熟早,就可提前产卵。温度对鱼类繁殖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鱼类产卵的温度阈值,每种鱼在某一地区开始产卵的温度是一定的,一般低于这一温度就不能产卵。如长江流域家鱼产卵水温为18℃。正在产卵的鱼,遇到水温突然下降,往往发生停产现象。所以家鱼人工繁殖时,特别要注意天气变化,催产后能有几天时间保持适宜水温,才可能使产卵、孵化成功。
  (三)光照
  光照时间的长短与鱼类性腺的发育和成熟有关,光线刺激鱼类的视觉器官,通过中枢神经,引起脑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影响性腺的发育。鱼类的生殖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受光照时间长短的调节。在春季产卵的鱼,只要延长光照期,就能促进性腺发育,使亲鱼提早成熟产卵,而对秋冬季产卵的鱼类,需要缩短光照期才能促进性腺发育和提前产卵。
  (四)水流
  流水对某些鱼类的性腺发育成熟及产卵显得特别重要。流水除对亲鱼有刺激作用外,还提高了水中的溶氧。江河中的家鱼所选择的天然产卵场,往往在产卵季节,因降暴雨使水位猛涨,水流湍急,经数小时亲鱼即可完成从Ⅳ期卵巢向V期的过渡而立即产卵。鱼类的侧线器官接受流水的刺激,通过中枢神经使下丘脑LRH的大量合成和释放,再触发脑垂体分泌GTH,随后诱导它们发情产卵。
  2.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
  (请点击这里可观看家鱼的人工繁殖录像资料)
  一、亲鱼培育
  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可以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培育出成熟率高的优质亲鱼,这是家鱼人工繁殖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人工繁殖的效果。
  (一)亲鱼的来源及选择
  1.亲鱼的来源 亲鱼可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中选留性成熟或接近性成熟的个体,也可以从鱼苗开始专池培育并不断选择最终留下优秀个体。为了防止近亲繁殖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好在不同来源的群体中对雌雄亲鱼分别进行选留,同时注意选用性成熟个体时年龄不能太大。此外从养殖水体或天然水域捕捞商品鱼时选留的种用亲鱼,有必要在亲鱼培育池中专池培育一段时间,至第二年再催产效果较好。
  2.亲鱼的选择
  (1)雌雄鉴别 鉴别四大家鱼雌雄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是从胸鳍上来区别。
  (2)成熟年龄和体重 我国南北各地家鱼成熟年龄有较大差异,一般规律是:南方成熟较早,个体较小;北方成熟较迟,个体较大;雄鱼较雌鱼早熟一年。
  (3)雌雄搭配比例 选留亲鱼的雌雄搭配比例一般应在 1:1~1.5,即雄鱼略多于雌鱼。
  (青、草鲢、鳙雌雄特征比较)
   鲢鱼 鳙鱼 草鱼 青鱼
  雄鱼特征 1.在胸鳍前面的几根鳍条上,特别在第一鳍条上明显的生有一排骨质的细小栉齿,用手抚摸,有粗糙、刺手感觉。这些栉齿生成后,不会消失。 2.腹部较小,性成熟时轻压精巢部位有精液从生殖孔流出。
  1.在胸鳍前面的几根鳍条上缘各生有向后倾斜的锋口,用手向前抚摸有割手感觉。
  2.腹部较小,性成熟时轻压精巢部位有精液从生殖孔流出。
3.胸鳍鳍条较粗大而狭长,自然张开呈尖刀形。
4.在生殖季节性腺发育良好时,胸鳍内侧及鳃盖上出现追星,用手抚摸有粗糙感觉。
5.性成熟时轻压精巢部位有精液从生殖孔流出。 基本同草鱼。在生殖季节性腺发育良好时除胸鳍内侧及鳃盖上出现追星外,头部也明显出现迫星
雌鱼特征 1.只在胸鳍末梢很小部分才有这些栉齿,其余部分比较光滑。
2.腹部大而柔软,泄殖孔常稍突出,有时微带红润。
2.胸鳍光滑,无割手感觉。
3.腹部膨大柔软,泄殖孔常稍突出,有时稍带红润。
4.胸鳍鳍条较细短,自然张开略呈扇形。
5.一般无追星,或在胸鳍上有少量追星。
6.腹部比雄体膨大而柔软,但比鲢、鳙雌体一般较小。
7 胸鳍光滑,无追星。
  池养鲢、鳙、青、草鱼成熟的年龄和体重种类
  华南(广东、广西)
  华东、华中(江、浙、两湖)
  东北(黑龙江)
  体重(公斤)
  鲢 2~3 2左右 3~4 3左右 5~6 5左右
  鳙 3~4 5左右 4~5 7左右 6~7 10左右
  草 3~4 4左右 4~5 5左右 6~7 6左右
  青 - - 5~7 15左右 8以上 20左右
  (二)亲鱼培育池
  1.亲鱼培育池的条件 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水质清新,不能有工业污染。阳光充足,距产卵池、孵化场不能太远。鱼池面积一般3~4亩,水深1.5~2米,长方形为好,池底平坦,以便管理和捕捞。草、青鱼亲鱼池的池底最好无淤泥。
  2.亲鱼培育池的清整 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按常规方法处理即可,主要是清除过多的淤泥,平整加固池坎,清除野杂鱼,鱼池消毒杀灭病原体等。
  (三)亲鱼放养的密度
  亲鱼放养的密度不宜过大,以重量计算,亩放养100~125公斤。一般主养一种亲鱼,搭配少量其它亲鱼,以充分利用池塘的食料生物,草鱼和鳊、鲂鱼类有清除杂草,使水质肥沃的作用。任何一种亲鱼池中不宜搭养鱼种,否则会互相争夺饲料和氧气,影响亲鱼性腺发育。(四大家鱼亲鱼的放养密度)
  亲鱼种类 每亩放养数
  每亩搭养其他鱼类数
  青鱼 10~15尾(总重200~250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8~10尾或鳙亲鱼4~5尾
  草鱼 15~20尾(总重125公斤左右) 可搭养鲢亲鱼5~10尾鳙亲鱼1~2尾,池内螺蛳多时,搭养青鱼2~3尾
  鲢鱼 15~25尾(总重60~100公斤) 可搭养鳙亲鱼2~3尾,池内水草多时可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草鱼10~15尾
  鳙鱼 10~15尾(总重75~125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1~2尾(或不搭养),池内水草多
  时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亲鱼10&15尾
  (四)亲鱼培育的方法
  1.鲢、鳙亲鱼的培育 鲢、鳙鱼都是食浮游生物的鱼类,如何保持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的含量是鲢、鳙亲鱼培育的关键。鲢鱼主要吃浮游植物,人粪尿的合理施放能有效地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而鳙鱼是主食浮游动物的鱼类,施肥应以牛粪为主,因为牛粪对浮游动物的繁殖十分有利。
  在亲鱼下池前可根据底泥多少,水质肥瘦及肥料浓淡等情况施300~500公斤/亩的底肥,当浮游生物大量产生时放入亲鱼。以后根据水质情况一般每月施4~6次追肥,总量为400~600公斤/亩。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
  秋冬季节是亲鱼育肥和性腺发育积累物质的关键时期。入冬前注意让亲鱼吃好吃饱,尽可能育肥,因此要加强施肥,使水质较浓。入冬后水位可加深些。以保持水温,少量施肥以保持水的肥度,天气晴暖时还可按鱼体重1%~2%的量投喂些精饲料。
  春季是亲鱼性腺发育最迅速的时期,除了施肥量应适当增加外,还需投喂精饲料。催产前半个月到20天可经常冲注新水,以促进性腺发育,并可同时降低施肥量。
  产后的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由于亲鱼体质较弱,易感染疾病,耐氧能力降低,再加上水温较高,容易浮头死亡,因此应多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施肥应量少次多,适量加喂精饲料。
  2.草亲鱼的培育 草鱼喜欢清瘦水质,水质不宜过肥,因此草亲鱼的培育关键是饲料投喂技术及定期冲水保持水质清新。
  秋冬季节主要任务是让亲鱼育肥和冬季保膘,前期投喂以青饲料为主,配以少量精饲料。日投喂量,青饲料约占体重的30%~50%,精饲料约占体重的2%~3%。入冬前随着水温降低,草源枯竭,则以喂精饲料为主,投喂量逐渐减少。南方地区在整个冬季,尤其是天气晴朗时,应适量投喂些精饲料和青饲料。北方地区水温较低可不投喂,但要注意封冻引起池水溶氧降低。
  进入春季,应加大换水量,经常冲注新水,水位降低到1米左右,以提高水温。水温回升后,鱼类摄食日渐旺盛,性腺处在大生长发育时期,应投足食物。3月份可投喂少量豆饼、麦芽、谷芽,投喂量约为体重的1%~2%,并逐渐转为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投喂方式。青饲料的日投喂量约为体重的40%~60%,喂一些莴苣叶之类的青饲料对性腺发育有利,精饲料日投喂量约为体重的2%~3%。产前一个半月左右,过渡到全部投喂青饲料,以防止积累过多脂肪,影响催产效果。冲注水次数可由每周一次开始,逐渐过渡到了3~5天一次,到临产前可每天冲一次水,每次冲水3~5小时,以促使性腺发育成熟。如果草亲鱼摄食量明显减少或停食,则显示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可以人工催产了。产后的一个月左右是草亲鱼体质恢复期,这时应保持清新的池水,并经常加注新水。刚催产完的亲鱼可投喂少量新鲜嫩草和精饲料,以后再根据亲鱼摄食情况逐渐增加投饵量,并适当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
  3.青亲鱼的培育 青亲鱼一般搭养在其他亲鱼池中,青鱼的投喂注意以螺、蚬、蚌肉为主,辅以配合饲料,豆粕等精饲料。投喂量以当天吃完为度,不宜多喂,吃剩的饲料要捞出,防止水质败坏。青鱼也喜清新水质,故要注意经常冲水,以保持水质良好,促使性腺发育,产前一个月可每天冲水2~3小时。
  二、产卵孵化设施
  (一)产卵池
  1.地址选择 应靠近水源和亲鱼及孵化设施,最好能利用水位高低落差取水,以节省动力和防止断水事故。另外交通要方便,排水口不被洪水淹没。
  2.产卵池的设计 家鱼产卵池主要摸拟江河天然产卵场的流水条件,包括产卵池,集卵池和排灌设施。产卵池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用得最多的一般为圆形产卵池。产卵池面积 50~100平方米,一般为砖水泥结构。
  圆形产卵池直径8~10米,池底由四周向中心倾斜,一般中心较四周低10~15厘米。池深1.5~2米左右,池底中心设方形或圆形出卵口一个,上盖拦鱼栅,出卵由暗道引入集卵池。墙顶每隔1.5米设稍向内倾斜的挂网杆插孔一个。集卵池一般为长2.5米,宽2米的长方形,其底一般较产卵池底低25~30厘米。在集卵池尾部设溢水口一个,底部设排水口一个,最好由阀门控制排水。集卵池墙一边设阶梯3~4级,每一级阶梯设排水洞一个,可采用阶梯式排水。集卵网与出卵暗管相联,放置在集卵池内,以收集鱼卵。进水管一个,直径15~20厘米,与池壁切线成40度角左右,进水口距墙上缘40~50厘米。进水设有可调节水流量的阀门以便调节流速等,要求冲水形成的水流不能有死角,同时池壁要光滑,便于冲卵。
  (二)孵化设施
  孵化设施和种类很多,生产上常用的有孵化桶(缸)、孵化环道及孵化槽等。孵化工具的基本原理是造成均匀的流水条件,使鱼卵悬浮于流水中,在溶氧充足、水质良好的水流中翻动孵化,因而孵化率均较高(80%左右)。一般要求壁光滑,没有死角,不会积卵和鱼苗。每立方水可容卵100~200万粒。
  1.孵化环道 分圆形和椭圆形两种,是一种大型孵化设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使用,按环数又可分为单环型、双环型、三环型等几种。一般认为椭圆形环道比圆型好,因其减少了水流循环时的离心力,从而减少了环道的内壁死角。整个环道孵化系统由蓄水池、环道、过滤窗、进水管道、排水管道、集苗池组成。(见下图左侧)
  (1)蓄水池 主要为了保证孵化用水的流量、流速及水质,因此与孵化环道要有1米以上的水位落差,孵化用水需过滤(70目筛绢),使得无剑水蚤等敌害生物。
  (2)环道 每环的宽度一般为80厘米,深1~1.2米,底部呈弧形。
  (3)过滤窗 是为了防止卵和苗溢出及保持环道水位之用。过滤窗为长方形,装有50目过滤筛绢,窗向外倾斜,以便洗刷。过滤窗的总面积与放卵密度、流量、筛绢孔径大小等因素有关,一般应大于0.06平方米每立方米环道水体积。常见的圆形环道用50厘米X30厘米的过滤窗,内环8个,外环14个;椭圆形环道用120厘米X70厘米的过滤窗每环4个。
  (4)进水管道 全部为埋在地下的暗管,半径100~150毫米,用瓷管或镀锌钢管。管道按各环走向每隔1.5~2米设一鸭嘴形的喷头,喷水管田为25毫米左右,安装时离池底地面5~10厘米,向环道内壁切线方向喷水,使水环流,不形成死角。
  (5)排水管道 田比进水管道大一些,也是埋在地下的暗管。孵化水由过滤窗、溢水口。暗沟和跌水孔进入排水管。排水管同时与每环的出苗口相联,并直接通集苗池。
  (6)集苗池 主要是排水和集苗的过水池,可挂设集苗网。
  2.孵化桶 适用于小批量的鱼卵孵化,一般由白铁皮或塑料制成。可容200~400公斤水,每100公斤水可孵20万粒卵。具有放卵密度大、孵化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见下图右侧)
  3.孵化缸 是小规模人工繁殖鱼苗最普遍使用的一种孵化工具。一般用普通水缸改制而成,要求缸形圆整,内壁光滑。以容水量200公斤左右为宜。可按每100公斤水放卵10万粒孵化。
  三、人工催产
  (一)常见催产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催产剂主要有三种,即鱼类脑垂体(简称垂体或PO),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绒膜激素或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类似物或LRH~A),此外,还有一些提高催产效果的辅助剂,如多巴胺排除剂(RES)、多巴胺拮抗物(DOM)。
  1.脑垂体(PG) 一般为自制,多用鲤鱼脑垂体。其作用机理是利用性成熟鱼类脑垂体中含有的促性腺激素,主要为促黄体素(LH)和促滤泡激素(FSH)。将它的悬浊液注入鱼体后,其中的滤泡激素可促使精卵进一步发育成熟,促黄体素进一步促使鱼发情产卵。用脑垂体催产有显著的催熟作用。在水温较低的催产早期,或亲鱼一年催产两次时,催产效果比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好,但若使用不当常易出现难产。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一般为市售成品,商品名称为&鱼用(或兽用)促性腺激素&。为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遇热易失活,使用时现配现用。它是从孕妇尿中提取的,主要成份是促黄体激素(LH),主要作用是促进亲鱼排卵,也有一定的促性腺发育作用。这种激素催熟作用不及垂体和释放激素类似物,对鲢、鳙催产效果与脑垂体相同,催产草鱼时,单独使用效果不佳。
  3.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为市售成品,是人工合成的,目前市售的商品名称叫鱼用促排卵素2号 (LRH-A2)和鱼用促排卵素3号(LRH&A3)。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阳光直射会使其变性。它不象垂体和绒毛膜激素那样直接作用于性腺,而是作用于鱼类脑垂体使其分泌促性腺激素,进一步促使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并排卵。它对主要养殖鱼类的催熟催产效果都很好,草鱼效果最好。对已催产过几次的鲢、鳙鱼效果不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脑垂体,对鲤、鲫、鲂、鳊等鱼类的有效剂量也较草鱼大。它还具有副作用小,可人工合成,药源丰富等优点,现已成为主要的催产剂。
  (二)常用催产用具
  1.亲鱼网 用于在亲鱼池捕亲鱼,要求网目不能太大,2~3厘米即可,且材料要柔软较粗,以免伤鱼。网的宽度一般为6~7米,长度一般为亲鱼池宽的1.4倍左右,设有浮子和沉子。用于产卵池的亲鱼网可不设浮子和沉子。
  2.亲鱼夹和采卵夹 亲鱼夹是提送及注射亲鱼时用的,采卵夹为人工授精时提鱼用的。两种夹规格完全相同,只是采卵夹在夹的后端开了一个洞,使亲鱼的生殖孔露出来,以使3.其他工具 注射器(1毫升、5毫升、10毫升)、注射针头(6、7、8号)、消毒锅、镊子、研钵、量筒、温度计、秤、托盘天平、解剖盘、面盆、毛巾、纱布、药棉等。(左为亲鱼夹,右为采卵夹)
  (三)催产期的确定
  亲鱼的性腺发育是随着季节、水温变化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从性腺成熟到开始退化之前的这段时间就是亲鱼的催产期,这一时期之前或之后催产都不能成功。
  决定催产期的主要因素是水温,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变化差异较大,所以催产期也不同。长江中下游一般在5月初到6月中旬,华南约早一个月,华北约迟一个月左右,东北地区则更晚。同一地区,也会因地理环境、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海拔高的地方比海拔低的地方晚一些,水库中的亲鱼比池塘培育的亲鱼晚一些。
  由于最佳催产期持续的时间都不长,过了这个时期,性腺就开始退化。水温过高和多次拉网都能加速鱼的性腺退化,因此最佳催产期需准确把握。在实践中可结合下列因素来进行判断:
  (1)气候及水温变化:天气睛好,气温回升就快,当早晨最低水温能持续稳定在18℃以上,就预示催产期到来。
  (2)亲鱼食量明显减退,甚至不吃东西,便是性腺成熟的表现。
  (3)有选择地拉网检查亲鱼性腺发育情况,如雄鱼有精液,雌鱼腹部饱满,水温适宜时即可催产了。
  四大家鱼中一般鲢、草鱼催产期稍早,鳙鱼次之,青鱼最晚。此外,已多次成熟的鱼,催产期可能提前,初产鱼催产期则较晚。
  (四)催产亲鱼的选择
  1.催产用雄亲鱼的选择标准 从头向尾方向轻挤腹部即有精液流出,若精液浓稠,呈乳白色,入水后能很快散开,为性成熟的优质亲鱼;若精液量少,入水后呈线状不散开,则表明尚未完全成熟,若精液呈淡黄色近似膏状,表明性腺已过熟。
  2.催产用雌亲鱼的选择标准 鱼腹部明显膨大,后腹部生殖孔附近饱满、松软且有弹性,生殖孔红润。使鱼腹朝上并托出水面,可见到腹部两侧卵巢轮廓明显。在鲢、鳙亲鱼能隐约见其肋骨,如此时将尾部抬起,则可见到卵巢轮廓隐约向前滑动;在草亲鱼可见到体侧有卵巢下垂的轮廓,腹中线处呈凹陷状。
  采用挖卵观察,可更准确地判断亲鱼成熟的程度。将挖卵器轻轻插入亲鱼生殖孔,然后偏向左侧或右侧,旋转几圈抽出,便可得到少量卵粒。若挖卵器在靠近生殖孔就能得到卵粒,且卵粒大小整齐、饱满、光泽好、易分散,大多数卵核已极化或偏位,则表明雌亲鱼性腺发育进入最佳催产期。若亲鱼后腹部小而硬,卵巢轮廓不明显,生殖孔不红润,卵粒不易挖出,且大小不整齐,不易分散,则表明性腺成熟度不够。反之,若亲鱼腹部过于松软,无弹性,卵粒扁塌或呈糊状,则表明亲鱼性腺已退化。这里需说明的是青鱼雌鱼往往腹部膨大不明显,只要略感膨大,有柔软感即可。还要注意检查草亲鱼时,需停食2&3天,以免过食后形成假象。
  3.亲鱼选择与雌雄配比 生产上,一般早期选择比较有把握的亲鱼催产。中期水温等条件适宜了,只要一般具有催产条件的亲鱼都可进行催产。接近繁殖季节结束时,只要是未催产而腹部有膨大者,均可催产。同时,雌雄比的选择应为雄鱼略多于雌鱼。生产上在同时催产几组亲鱼时,可按1:1配好后再多加一条雄亲鱼,以提高催产效果及受精率。
  (五)注射催产剂
  注射催产剂可分为一次注射、二次注射,青亲鱼催产甚至还有采用三次注射的。亲鱼成熟很好,水温适宜时通常可采用一次注射,但一般来讲两次注射法效果较一次注射法为好,其产卵率、产卵量和受精率都较高,亲鱼发情时间较一致,特别适用于早期催产或亲鱼成熟度不够的情况催产,因为第一针有催熟的作用。两次注射时第一次只注射少量的催产剂,若干小时后再注射余下的全部剂量。两次注射的间隔时间为6~24小时,一般来讲,水温低或亲鱼成熟不够好时,间隔时间长些,反之则应短些。
  1.注射剂量(见表常用催产激素的剂量)
  品种 单一使用剂量 混合使用剂量
  PG(毫克) HGG(国际单位) LRH-A(微克) LRH-A3(微克) A型(鱼用单位) B型(鱼用单位) 高效1号(毫克/微克)
   高效2号(毫克/微克) PG(毫克) HGG(国际单位) LRH-A(微克) LRH-A3(微克)
  草鱼 4~5 10~15 10~15 RES:5+
  LRH-A:10 DOM:3~5+
  LRH-A:10 1~2 10
  200~500 10
  鲢鱼 4~5
1~2 RES:5+
  LRH-A:10~20 DOM:3~5+
  LRH-A:10~20 1 10~20
  10~20
  500~600 10~20
  10~20
  鳙鱼 4~6
1~2 RES:5+
  LRH-A:10~20 DOM:3~5+
  LRH-A:10 1.5 10~20
  10~20
  500~600 15~20
  15~20
  青鱼 5~6 3~4 15~30
  15~30
  15~20
  在使用表中剂量催产时需注意下面几点:
  (1)对成熟较好的亲鱼第一针剂不能随意加大,否则易导致早产;
  (2)雄鱼若成熟较好也可不打第一针;
  (3)一般来讲,一次注射与两次注射剂量相同;
  (4)早期水温较低时催产,或亲鱼成熟不太充分时,剂量可稍稍加大;
  (5)经多次注射催产剂催产,或以前用剂量一直较高,或亲鱼年龄较大,应适当增加剂量;
  (6)不同种类的亲鱼对催产剂的敏感性有差异,一般草鱼、鲢鱼较敏感,用量较少,鳙鱼次之,青鱼在四大家鱼中剂量用量最大;
  (7)绒毛膜激素用量过大会引起鱼双目失明、难产死亡等副作用,因此需加以注意;
  (8)用释放激素类似物或绒毛膜激素催产时,加适量的垂体,催产效果更好。
  2.配制注射液
  注射用水一般用生理盐水(0.7%的氯化钠液),医用注射用水,蒸馏水,也可用清洁的冷开水配制。释放激素类似物和绒毛膜激素均为易溶于水的商品制剂,只需注人少量注射用水,摇匀充分溶解后再将药物完全吸出并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即可。垂体注射液配制前应取出垂体放干,再在干净的研钵内充分研磨,研磨时加几滴注射用水,磨成浆糊状,再分次用少量注射用水稀释并同时吸人注射器,直至研钵内不留激素为止,最后将注射液稀释到所需浓度。
  配制注射液时还需注意:
  (1)一般即配即用,以防失效,若一个小时以上不用应放入4℃冰箱保存。
  (2)注射液需略多于总用量,以弥补注射时和配制时的损耗。
  (3)稀释剂量以便于注射时换算为好,但一般应控制在每尾亲鱼注射剂量不超过5毫升为准。
  3.注射 
  注射前用鱼夹子提取亲鱼称重,然后算出实际需注射的剂量,就可进行注射。注射时,一人拿鱼夹子,使鱼侧卧,露出注射部位,另一人注射。注射器用5毫升或10毫升或兽用连续注射器,针头6号~8号均可,用前需煮沸消毒。注射部位有下列几种:
  (1)胸腔注射 注射鱼胸鳍基部的无鳞凹陷处,注射高度以针头朝鱼体前方与体轴呈45~60度角刺入,深度,一般为1厘米左右,不宜过深,否则会伤及内脏。
  (2)腹腔注射 注射腹鳍基部,注射角度为30~45度左右,深度为1~2厘米。
  (3)肌肉注射 一般在背鳍下方肌肉丰满处,用针顺着鳞片向前刺人肌肉1~2厘米进行注射。
  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并用碘酒涂擦注射口消毒,以防感染。注射中若亲鱼挣扎骚动,应将针快速拔出;以免伤鱼。
  4.注射时间
  生产上,为了控制鱼在早上产卵,以利工作,应根据天气,水温和效应时间,确定注射时间。一般一次性注射多在下午进行,次日清晨产卵。两次注射时,则根据第二次注射的时间,一般第一针在早上9时左右进行,第二针在当日下午6&8时进行。日温差较大的地区可向后移1&3小时,以便产卵时水温较高。
  (六)效应时间
  亲鱼注射完催产剂后(两次或三次注射从最后一次注射完成算起)到开始发情所需的时间叫效应时间。效应时间根;据不同情况从几小时到20几小时不等。效应时间的长短主要由水温决定,水温高效应时间就短,反之则较长。一般两次注射比一次注射效应时间短。水温和注射次数与效应时间的天系。一般垂体效应时间比绒毛膜激素短,绒毛膜激素又比类似物短。通常鳙鱼效应时间最长,草鱼效应时间最短,鲢鱼和青鱼效应时间相近。
  水温(℃) 第一针注射到第二针注射相隔时间(时) 第二针注射到开始发情的间隔时间(时) 第二针注射到产卵和适宜人工授精的时间(时)
  20~21
  22~23
  24~25
  26~27
  28~29 10
  6 10~11
  5~6 11~12
  10~11
  (七)发情、产卵和鱼卵收集
  亲鱼注射催产剂后在激素的作用下,经过一定的效应时间,产生性兴奋现象,雄鱼追逐雌鱼,这即是发情。开始时不激烈,比较缓慢,以后逐渐加快,使水面形成明显的波纹和漩涡,激烈时甚至能跃离水面。一般草、鲢鱼较青、鳙鱼明显。亲鱼注射催产剂后,必须有专人值班,密切注意鱼的动态。一般在发情前2小时开始冲水,发情约半小时后便可产卵,若产卵顺利,一般可持续2小时左右。受精卵在水流的冲动下,很快进入集卵箱,当集卵箱中出现大量鱼卵时,应及时捞取鱼卵,经计数后放入孵化工具中孵化,以免鱼卵在集卵箱中沉积导致窒息死亡。产卵结束,可捕出亲鱼,放干池水,冲放池底余卵。
  亲鱼产卵中常见的几种情况如下:
  1.全产 雌鱼腹部已空瘪,轻压腹部仅有少量卵粒及卵巢液流出。这是最正常的结果。
  2.半产 雌鱼腹部稍许缩小,但未空瘪。若此时轻压腹部有较多卵了流出,过说明雌鱼卵已完全成熟,未产原因可能是雌鱼成熟度差或个体太小,或亲鱼受伤较重,或水温太低等原因所致。若轻压鱼腹只有少量卵子流出,这说明鱼卵尚有相当部分未成熟,这可能是雌鱼成熟度较差,或催产剂量不足,遇此情况可将亲鱼放回产卵池,过一会它可能会再产。
  3.难产 一般又可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1)雌鱼腹部变化不大,轻挤鱼腹无卵粒流出。原因可能是催产剂有问题或未将催产剂注入鱼体,遇此情况可再另行催产。也可能是亲鱼成熟度太差,遇此情况可再送回亲鱼池重新培育后催产。还可能是性腺过熟后严重退化,遇此情况应放人产后亲鱼池中与产后亲鱼一起培养。
  (2)雌鱼腹部明显膨大,轻挤鱼腹无卵粒,但有混浊液体或血水流出。取卵检查,可见卵无光泽,无弹性,易与容器粘连。这可能是卵巢组织已退化,并由于催产剂的影响而吸水膨胀。这种鱼很易发生死亡,需放人清新水体精心护理。
  (3)卵子在腹内过熟并糜烂,这可能是由于雌鱼生殖孔不肛或亲鱼严重受伤,也可能是雄鱼太差或环境条件不适所致。
  (八)人工授精
  用人工方法采取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将它们混合后使之完成受精过程即叫人工授精。进行人工授精需密切注意观察发情鱼的动态,当亲鱼发情至高潮即将产卵之际,迅速捕起亲鱼采卵采精,并立即进行人工授精。 1.干法人工授精 将普通脸盆擦干,然后用毛巾将捕起的亲鱼和鱼夹上的水擦干。将鱼卵挤入盆中,并马上挤入雄鱼的精液,用羽毛搅动,使精卵混匀,再加少量清水拌和,静置2~3分钟,慢慢加入半盆清水,继续搅动,使其充分受精,然后倒去浑浊水,再用清水洗3~4次,待卵膜吸水膨胀后移人孵化器中孵化。2.湿法人工授精 脸盆内装少量清水,由两人分别同时将卵和精液挤入盆内,并由另一人同时用羽毛轻轻搅动或摇动,使精卵充分混匀,其他同干法人工授精。 3.半干法人工授精 将精液先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与挤出的卵混合的授精方法。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干法人工授精,值得注意的是亲鱼精子在淡水中存活的时间极短,一般在半分钟左右,所以需尽快完成全过程。
  (九)鱼卵计数法 1.体积法 用容器量出鱼卵的总体积,再测出单位体积的鱼卵数,用总体积乘以单位体积的鱼卵数即可。此法注意:防止水不均匀引起的鱼卵密度的变化,若卵已开始吸水,则应待充分吸水膨胀后再测定。
  2.重量法 用雌鱼产卵前后的重量之差作为雌鱼的产卵量,再乘以单位重量的卵粒数。一般按草、鲢鱼未吸水卵700~750粒/克,鳙鱼未吸水卵600~650粒碗计算。
  (十)产后亲鱼的护理
  亲鱼产卵后体质十分虚弱,再力口上催产过程中极易受伤,稍不注意便会导致亲鱼死亡,因此对产后亲鱼的护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产后亲鱼应放入水质良好,溶氧充早的池塘精心饲养,使它们尽快恢复体质。若是受伤亲鱼可用各种抗生素或磺胺类软膏涂抹伤口,也可用1%孔雀石绿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涂抹。伤情较重的,可同时注射脊霉素(剂量为1万国际单位/公斤体重)或10%的磺胺噻唑钠(剂量为0.2克/尾)。
  四、孵化
  受精卵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过胚胎发育最后孵出鱼苗的全过程叫孵化。人工孵化就是要创造合适的孵化条件,使胚胎正常发育成鱼苗。
  (一)孵化条件
  1.水流 因家鱼卵均为半浮性卵,在静水条件下会逐渐下沉,落底堆积,导致溶氧不足,胚胎发育迟缓,甚至窒息死亡。而在水流的作用下受精卵漂浮在水中,此外流水可提供充足的溶氧,及时带走胚胎排出的废物,保持水质清新,达到孵化的目的。水流的流速一般约为0.3~0.6米/秒,以鱼卵能均匀随水流分布漂浮为原则。
  2.溶氧 鱼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因新陈代谢旺盛需要大量的氧气。要求孵化期内溶解氧不能低于4毫克/升,最好保持在5~8毫克/升。实践证明当水体中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就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受阻甚至出现死亡。
  3.水温 家鱼胚胎正常孵化需要的水温为17~31℃,最适温度为22~28℃,正常孵化出膜时间为1天左右。温度愈低胚胎发育愈慢,温度愈高胚胎发育愈快。水温低于17℃或高于31℃都会对胚胎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死亡。温差过大尤其是水温的突然变化(&3~5℃时),就会影响正常胚胎发育,造成停滞发育,或产生畸形及死亡。
  4.水质 孵化用水不能被污染,受工业污染和农药污染的水不能用作孵化用水。水的pH一般要求7.5左右,偏酸性水会使卵膜软化,失去弹性,易于损坏;而偏碱性水卵膜也会提早溶解。
  5.敌害生物 水体中会对鱼胚胎孵化造成危害的敌害生物有桡足类、枝角类、小鱼、小虾及蝌蚪等。前两类不但会消耗大量氧气,同时还能用其附肢刺破卵膜或直接咬伤仔鱼及胚胎,造成大批死亡;后三类可直接吞食鱼卵,因此均必须彻底清除。常用的办法是将孵化用水经60~70目筛绢过滤。
  (二)孵化的管理
  1.催产前必须对孵化设施进行&次彻底的检查、试用若有不符合要求的就及时修复,特别是进出水系统,水流情况,进水水源情况,排水滤水窗纱有无损坏,进水过滤网布是否完好,所用工具是否备齐等。然后将有关工具及设施清洗干净或消毒后备用。
  2.孵化容器的流速调节:使流速大致控制在不使卵粒、仔鱼下沉堆集为度,鱼苗平游后应适量减低流速。
  3.随时清洗排出水过滤窗纱,以保证排水畅通。
  4.注意防止早脱膜现象,因为提前破膜往往会导致胚胎的大量死亡。导致早脱膜的原因常见有:①不同批产的鱼卵在同一环道内套孵,早批卵正常出膜时生成的孵化酶引起后一批鱼卵的溶膜;②循环使用孵化用水致使孵化酶在水体中浓度增大而导致早脱膜;③孵化水溶氧太低或pH较低(pH值低于6.5)从而使孵化酶活性提高产生早脱膜;④孵化密度太大,使孵化酶浓度提高引起早脱膜;⑤卵粒质量太差有时也会出现早脱膜。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预防或解决。当出现少量脱膜现象时,可从孵化工具底部缓缓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使卵膜变为黄色可抑制早脱膜。
  5.若孵化水体中剑水蚤量较大时,可用0.1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水溶液泼洒。
  6.注意防止水霉病:导致水霉病发生的原因一般有下面几种:①水温较低;②鱼卵、鱼苗质量较差,受精率较低,从而使水体中死卵、死苗较多,大量感染水霉;③水质较差。若孵化中出现水霉严重现象,可用孔雀石绿溶液泼洒,使水体呈深绿色,维持该浓度15分钟左右,连用两次。
  7.预防气泡病:气泡病是在鱼卵或仔鱼身上形成若干个气泡,使其漂浮于水面不能下沉。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水中浮游植物较多,导致水中溶氧过饱和,因此可从改善水质方面予以解决,如立即改用较清洁的瘦水或冲注部分井水等。
  8.计算受精率和孵化率 通常在胚胎发育至原肠中期 (即胚盘下包2小时)计算鱼卵的受精率。在水温20℃~25℃时,约需8小时。
  受精率=受精卵数/检查卵的总数X100%
  孵化率是指受精卵中能孵出鱼苗的百分率,一般在出膜完成后进行计算。 孵化率=受精卵数出苗总数/受精卵总数x100%
  (三)孵化方法
  鱼受精卵的人工孵化,可以用静水充氧孵化法,也可采用流水孵化法。
  (1)静水充氧孵化法 这种方法需要的器具有空气压缩机(充氧泵)、通气总管、岔管、支管、气泡石和脸盆、木桶或玻璃缸、水族箱等。1台空气压缩机连接上通气总管和岔管,总管分出十几条支管,每支管装有1个气泡石,气泡石沉到脸盆、木桶或玻璃缸、水族箱的底部,将鳜鱼受精卵均匀、稀疏地洒在这些容器底部,不要堆积,容器中倒人15厘米深的水。打开气泵,持续不断地向容器中充氧。每天早、中、晚、夜4次换水,每次换掉容器中水的1/4~1/3,换水后还要用吸管吸出死卵、未受精卵和染了水霉病的卵。这些卵若不吸出,会传染其他好卵。正常的受精卵晶莹透明,呈黄色;死卵、未受精卵和染了水霉病的卵,颜色是乳白色,不透明。静水充氧孵化法操作简单,搬动方便、用水量小,只是孵化率要比流水孵化法低。
  (2)流水孵化法 流水孵化法用家鱼孵化用的孵化环道、孵化桶、孵化缸孵化。孵化环道用砖和水泥砌成,有单层环道和双层环道,原理是一样的。环道中安装一圈鸭嘴喷头,持续向环道内注水,形成环道内流水环境。环道内壁是一圈滤水纱网,环道中心是出水管,上有许多直径4~5厘米的出水口。水流通过滤水纱网,进入环道中央,通过出水口排出。受精卵放在环道中,被流水冲起,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有充足的溶氧进行孵化。孵化桶和孵化缸结构相同。孵化桶是专门定做的塑料桶,上面是一个口径大的倒置的圆锥塔形,下面是1个口径小的倒放的圆锥,连接在一起后,在连接处粘上1圈倒八字形滤水纱网,底部圆锥尖处安装进水口,上部桶体安装出水口,孵化缸可以用大一点的普通瓦缸自己制作,先在缸底中央凿一个直径2厘米左右的圆口子,安上l根外径2厘米、内径约:l 5厘米、长15厘米的塑料管,缸外露5厘米,缸内约10厘米,然后在缸内底部用水泥抹约10厘米厚,让塑料管刚露出水泥面就行。然后用水泥把缸内壁抹成倒放的圆锥形,锥底距缸口15厘米。在这个地方安装倒八字滤水纱网,纱网上面的缸壁上要安装出水口。孵化时,受精卵放在桶、缸内,水流从桶、缸底冲入,将卵冲起孵化,溢满的水通过滤水纱网,从桶、缸上部流出。
  3.其它鱼类的人工繁殖
  一、鲤鱼的人工繁殖
  鲤鱼在流水或静水中都能自然产卵繁殖,但人工繁殖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卵、孵化效果。
  (一)亲鱼培育
  性别 体形 胸 腹 鳍 腹部 生殖孔
  雌 背高、体宽、头小 光滑(没有或很少追星) 成熟时膨大松软、外观饱满 较大、略红肿,凸出
  雄 体狭长、头较大 生殖季节胸、腹鳍及鳃盖有追星 狭小而略硬、成熟时轻压后腹部有精液流出 较小、略向内凹
  1.性成熟和性周期 长江流域的雌鲤一般2龄,雄鲤1龄以上达性成熟。一般3~5月为其性腺成熟和产卵的时期。产卵后的第Ⅵ期卵巢到7月份吸收退化到第Ⅱ期,此后逐渐发育到11月份进入第Ⅳ期,并以此期越冬,第二年3~4月份,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卵巢即迅速成熟很快由第Ⅳ期发展到第V期。性成熟的雄鲤繁殖后精巢退化到第Ⅲ期,8~9月进入第Ⅳ期,12月进入第V期,并以此期越冬 .产卵季节在南北各地有所不同,南方地区产卵盛期为2~3月;长江流域为3~4月;黄河流域为4~5月;东北地区为5~6月。产卵期一般可持续2个月左右。
  2.亲鱼的选择和饲养 雌鲤鱼应选择2龄以上、体重1公斤以上,雄鲤鱼略小体重为0.5公斤左右。选择的亲鱼应体高、背厚,身体健康、强壮,体形好,活动力强而无伤。来源以池塘饲养的为好。亲鱼池面积一般为1~3亩,水深1.5米左右,每年要清塘一次。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100&150公斤/亩,也可以混养少数鲢、鳙鱼,以控制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在越冬后产卵前雌雄亲鲤必须分开饲养,以免温度突然升高时鲤鱼自然繁殖而零星产卵,平时则可以雌雄分养或混养一塘。鲤鱼为杂食性,食量较大,饲养期间应给予足够的食物,同时也可适当施肥使水质肥沃,天然饵料充足。注意产卵前10~15天用优质饲料进行强化培育,以利于性腺的发育。
  (二)自然产卵受精
  1.产卵、孵化池的选择 产卵池以0.5~1亩较好,水深1~1.5米。应选避风、向阳、淤泥少,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的池塘。放鱼前7~10天用生石灰等清塘,注水时严密过滤,水质清新,含氧量高。一般是用鱼苗饲养池兼作孵化池,鱼苗在其中孵出后,就地进行饲养。要求池塘面积1~2亩,水深0.7~1米,放鱼前要清塘。
  2.鱼巢的制作和设置 鲤鱼是产粘性卵,需要有附着物,以便受精卵粘附在上面发育。通常将人工设置的供卵附着物称为鱼巢。扎制鱼巢的天然材料,只要质地柔软,纤细须多,在水中易散开不易腐烂的均可应用。生产上常用水草(聚草、金鱼藻等)、杨柳根须、棕榈皮、蕨类植物等,现在又发展了人造纤维制作的鱼巢,更加经久耐用。鱼巢材料经消毒处理后,扎制成束,大小合适,不疏不密,然后将其绑在细竹竿或树条上。常见的设置方式有悬吊式和平列式。一般鱼巢布置在离岸边1米左右的浅水处,将竹竿沉入水下10~15厘米,使鱼巢呈漂浮状态。管理时根据着卵情况注意鱼巢的及时换取。
  3.配组产卵 鲤鱼在一般江湖、池塘中均能自然产卵,当春季水温升高到18℃左右时,即开始产卵繁殖。雌雄分养的亲鱼需要并池配组,宜在晴暖无风,或雨后初晴的天气,选择成熟较好的雌雄亲鱼,按1:1比例配对,并人产卵池产卵。一般午夜开始到翌日早晨6~8时产卵最盛,到中午停止。
  (三)人工授精
  当自然产卵因天气影响,产卵不多,拖的时间太长时,通过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可以促使卵子成熟,产卵多,出苗整齐。鲤鱼对催产激素的剂量要求不很严格,脑垂体、绒毛膜激素和类似物对鲤鱼的催产都是有效的。雌鱼的注射剂量垂体4~10毫克公斤或绒毛膜激素国际单位公斤或释放激素类似物35~100微克/公斤,也可任取两种激素混合使用,效果更好。雄鱼的剂量为雌鱼的一半,均采用一次注射法。注射液的配制和注射方法与四大家鱼相同。注射一般在下午4~5时进行,注射完后将亲鱼放人产卵池,冲水1~2小时,放人鱼巢等,一般当晚或次日清晨就能产卵。催产后也可进行人工授精,鲤鱼卵未遇水不呈粘性,一般采用干法授精。先将亲鱼体表擦干,挤卵人盆,随即将精液挤于卵子上面,用羽毛轻轻搅拌,使精卵充分接触,加水使其受精,将受精卵均匀地撤在预先放在浅水中的鱼巢上孵化。
  (四)孵化
  1.池塘孵化 目前生产上多直接使用鱼苗培育池进行孵化,以减少鱼苗转塘的麻烦和损失。将粘有鱼卵的鱼巢放人池中水面下10厘米并固定,每亩水面可放25~30万粒卵左右,若以60%的成活率计算,每亩鱼苗的密度为15~18万尾。鱼苗刚孵出时,不可立即将鱼巢取出,此时鱼苗大部分时间附着在鱼巢上,靠卵黄囊提供营养,为鱼苗能主动游泳觅食时,才能去掉鱼巢。
  2.淋水孵化 将着卵的鱼巢放在室内悬吊或平铺在架子上,用淋水的方法使鱼巢保持湿润。此法能人为控制孵化时室内温度、湿度,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具有孵化速度一致,减少水霉危害,孵化不受气象变化影响等优点。当胚胎发育到发眼期时应立即将鱼巢移到孵化池内孵化,注意室内与水池温度相差不超过5℃。
  3.脱粘流水孵化 鲤鱼产的粘性卵在人工授精后,将其粘性除掉,再用家鱼的孵化设备进行流水孵化。采用此法可以避免敌害的侵袭,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适于大规模生产,不用制作鱼巢,节约材料和人工。
  (1)泥浆脱粘法 先用黄泥土合成稀泥浆水,一般5公斤水加0.5~1公斤黄泥,经40目网布过滤。将受精卵缓慢倒入泥浆水中,不停地翻动泥浆水2~3分钟,将脱粘后的卵移入网箱中洗去泥浆,即可放入孵化器中流水孵化。
  (2)滑石粉脱粘法 将1.00克滑石粉即硅酸镁再加20~25克食盐溶于10升水中,搅拌成混合悬浮液,即可用来脱粘鲤卵1~1.5公斤。操作时一面向悬浮液中慢慢倒卵,一面用羽毛轻轻搅动,经半小时后,受精卵呈分散颗粒状,漂洗后放入孵化器中进行流水孵化。
  二、鳜鱼的人工繁殖
  (一)鳜鱼的繁殖习性
  人工繁殖是人为地创造鱼类繁殖的条件,让鱼在其中产卵、授精、孵化。因此,进行人工繁殖,必须先详细、具体地搞清楚鱼在自然环境下是怎样繁殖的,需要哪些繁殖条件。
  翘嘴鳜从出生到能产卵孵化,雄性需要1年的时间,雌鱼需要两年的时间。达到性成熟的亲鱼每年在5~7月间进行繁殖,以农历立夏到端午是产卵盛期。各地的繁殖时间不同,是因为水温的原因。21℃~23'C是鳜鱼产卵的适宜水温。产卵季节,亲鱼喜欢选择那些有一定水流的湖泊入水口、出水口或是湖岸浅滩而且水草丛生、水流平缓的坚硬底质处产卵。繁殖期间,亲鱼吃食明显减少,也不具有婚姻色和追星等明显的副性征。产卵一般在雨后湖水猛涨的夜晚或黎明之前,分多次产卵,一般能持续4~8小时。翘嘴鳜的卵黄色,里面有1个油球,能浮在流水中,在静水中沉底。大眼鳜每年的繁殖时间比翘嘴鳜稍晚,因为它生活的江河上游,水温低。鳜鱼卵孵化依水温的不同,一般经43~62小时孵出。孵出的翘嘴鳜和大眼鳜鱼苗有明显不同:翘嘴鳜身上是墨绿色斑块,大眼鳜身上是黄褐色斑块。
  1.亲鱼的雌雄鉴别
  部位 雌鳜
  下颌 圆弧形、超过上颌不多 尖角形、超过上颌很多
  生殖孔 腹部3孔,生殖孔位于中间,呈&一&字形 腹部2孔,生殖孔和排屎孔合2为1,在肛门后
  腹部 膨大,柔软,轻压有卵粒流出 不膨大,轻压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鳜鱼的雌雄在幼体时较难辨别。性成熟以后,尤其在繁殖时期雌雄个体较容易区分。雌鱼下颌前端呈圆弧形,超过上颌不多;生殖孔外观呈&一&字形,在肛门与排尿孔之间,呈桃红色;腹部膨大,柔软而富有弹性,提起尾部,两侧卵块明显可见,用手轻压腹部,有少许胶状卵液和浅黄色卵粒流出。雄鱼下颌呈尖角形,超过上颌很多;腹部有2孔,生殖孔和排尿孔合为1孔,在肛门之后,叫泄殖孔;轻压成熟雄鱼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后能自然散开。
  2.亲鱼的挑选
  亲鱼是指用来繁殖的、性成熟的鱼。亲鱼挑选要在繁殖前,8~9个月进行,即繁殖前1年的秋天。亲鱼可以从湖泊中用单层胶丝网捕捞,水库中捕捞要用单层尼龙刺网,也可以从人工饲养鳜鱼的池塘或网箱中挑选,还可以从本单位专池精心培育中挑选。最好不要长期使用同一鱼场中的雌雄鱼配组繁殖,以免引起近亲繁殖,使鱼的抗病力、生长速度等性状退化。选择亲鱼时,要注意以下5点:
  (1)体形 翘嘴鳜的躯体呈菱形,选择亲鱼时,要挑选从背部到腹部的垂直距离大的,并且这个距离越大越好。
  (2)体色 翘嘴鳜体色是黄绿色,大眼鳜体色是古铜色(黄褐色),因此选择亲鱼时要选黄绿色的翘嘴鳜,而不要选古铜色的大眼鳜,即使一群鱼中大眼鳜的个体最大,也不要选。
  (3)体质 要求无伤、无残、无病、体表没有寄生虫寄生,而且要挑选身体胖大的,越胖越好。
  (4)体重 翘嘴鳜生长速度快,当年鱼苗一般年底能长到0.5千克左右,个别大的个体能长到1千克以上。因此,选择雌性亲鱼要选2千克以上的个体,选择雄性亲鱼也要选1.5千克以上的。当然,最好是雌雄亲鱼体重体长相差不大。挑选亲鱼时,也可以通过挤压鱼腹鉴别雌雄,有精液的是雄鱼,没有精液流出的是雌鱼,体很重而没有精液的一定是雌鱼。
  (5)雌雄比例 挑选出的亲鱼中,雄鱼要多于雌鱼,雌、雄比例最好要达到1:2。如果供挑选的鱼中,雄鱼达不到要求数量,雌雄比也可降至2:3,最少也不能低于1:1。
  3.亲鱼专池培育 挑选出的亲鱼在越冬后一开春,要加强投喂,进行强化培育,使它们的性腺发育得更好,成熟得更早,产更多的卵。亲鱼培育池不宜太大或太小,最好在平方米。培育池应具备如下条件:水深1.5米,池底淤泥少或没有,临近水源、产卵池或孵化环道,排灌方便,配套增氧机,平时最好有长流水入池,保持水质清新无污染,透明度(正对阳光,五指并拢,伸直手掌,垂直插入水面以下,刚刚看不到中指尖时,中指尖到水面的垂直距离)高,溶氧充足,池边生长着眼子莱、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亲鱼入池前半个月,清整池塘,挖出过多淤泥,疏通进、排水口,加固池埂,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按带水清塘,每667平方米(1亩,下同)水深1米用生石灰150千克,用水化开后立即趁热全池泼洒;或者进行干池清塘,将池水排至5厘米深,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75千克,堆在池的四角和中央,一边用铁锹撩水溶化,一边用铁锹撩起石灰浆均匀泼洒。清塘后7~8天,放入小鲫鱼试水,或者舀出1盆水放入小鲫鱼,1昼夜小鲫鱼活动正常,说明毒性已消失,就可以放鱼了。放鳜鱼亲鱼前,每667平方米水面放尾重150~200克的健康体壮的大鲫鱼500~700尾,每天投喂颗粒饲料,让鲫鱼产卵,孵出小鱼后供鳜鱼亲鱼摄食。鲫鱼只要温度适宜,一年中春、夏、秋3季都可产卵,十分适合作饵料鱼用。鲫鱼放入后几天,按每667平方米池塘70千克左右放入挑选好的鳜鱼亲鱼。如果池塘内保持长流水,放养密度可以适当增加至100千克左右。在鳜鱼亲鱼培育期间,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投饵、冲水和巡塘3项。亲鱼的饵料鱼以小鲤鱼、小鲫鱼等底层鱼最好,如果没有小鲤鱼、小鲫鱼,也可以用麦穗鱼、缎虎鱼、鲭皱等野杂鱼代替。用鲢、鳙鱼种喂鳜鱼不如用底层鱼喂养的效果好。在大鲫鱼孵出小鲫鱼之前,适当投喂一些小活鱼,当发现池中小鲫鱼增多时,可以停止喂小活鱼,但在产卵前,要追加喂两次饵料鱼,每次每667平方米投喂100千克。流水的刺激对鳜鱼性腺发育十分重要。静水池塘在开春后,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排掉部分老水,然后灌进一部分新水,换水后水位要低于原水位,保持60厘米左右浅水,以便阳光暴晒使水温升高。以后每周这样冲水1次,当水温升到20℃以上时,要增大换水频率,每2~3天换水1次,每次要求使池水水位提高10厘米。当然,流水池塘培育更好。
  培育期间还要坚持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观察水质情况,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观察饵料鱼多少和鳜鱼亲鱼摄食情况,随时补充饵料鱼,或者捞出过多的饵料鱼;如果发现有鳜鱼患病或活动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防病治病;还要经常观察鱼群活动情况,防止浮头。一般鱼池早晨出现浮头,太阳出来后就沉下去了,属正常现象;如果:太阳出来后还不下沉,有人过来也不下沉,说明缺氧严重,要赶快开增氧机或冲水。水温在20℃以上时,半夜也要巡塘1次,如发现浮头,要及时开增氧机。尤其是阴雨天、闷热天,更要多加注意。设有增氧机的池塘最好充分利用增氧机。开增氧机的规律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天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天气炎热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开机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鱼池大开机时间长,鱼池小开机时间短。
  4.亲鱼套养
  鳜鱼亲鱼单独培育成本偏高,生产中常采用家鱼亲鱼池套养鳜鱼亲鱼。家鱼亲鱼一般都较大,不会受到鳜鱼亲鱼的伤害。家鱼亲鱼池的载鱼量较低,而且池中有一定数量的野杂鱼,可以供鳜鱼摄食。套养时,每667平方米放40~50尾挑选好的鳜鱼亲鱼,并要投放10千克的饵料鱼,再加上池中原有的野杂鱼,就基本上够鳜鱼吃的了。平时巡塘要注意观察小鱼数量,如发现数量不足,应适当追加投喂,饵料鱼一般用鲢、鳙鱼的仔口鱼种。套养期间,要定时冲水,1天1~2次,每次1小时左右,冲水时进水和排水量要一致。盛夏炎热季节,要常巡塘,防止浮头,尤其在半夜和黎明前,发现缺氧,立即开增氧机。因为鳜鱼亲鱼喜欢活水,所以水源充足的地方最好保持微流水。
  5.繁殖前的准备
  繁殖前,要先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和物品。
  (1)产卵池和孵化设备 产卵池和孵化设备的准备要根据繁殖规模的大小来决定。大规模繁殖要有专门的产卵池和孵化环道、孵化缸、孵化桶,要刷洗、消毒,疏通进排水口,堵塞池壁漏洞,准备好几套消过毒的环道滤网和收卵网箱等;小规模繁殖可以用小水泥池产卵,用脸盆、水桶、水族箱、玻璃缸等孵化。所有用具事先都要刷洗干净,用84消毒液消毒,清水冲洗后备用。
  (2)孵化用水 孵化用水最好用井水,使用前要暴晒。河水、池塘水中有敌害生物和病原微生物,使用前1周每立方米水体要用20克漂白粉彻底消毒,使用时用筛绢过滤。自来水也可以,但必须暴晒5~7天。所以最好要建两个平方米的蓄水池,事先蓄满水,处理后轮流使用。
  (3)催产药物 鳜鱼催产用3种药物--鲤鱼或鲫鱼的脑垂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HCG)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LRH-A)。可以单独用,也可以混合使用,混合使用催产效果更好。常用混合剂量是:雌鱼每千克体重注射脑垂体1.5-3毫克+HCG 800~1000单位,或者脑垂体5-8毫克+LRH-A 50~100微克,或者脑垂体5毫克+HCG 500单位+LRH-A 50微克,或者HCGl500~2500单位+LRA-A 200-400微克等;雄鱼剂量减半。脑垂体要从新鲜活鱼体内采。取两年以上的鲤鱼或鲫鱼,用刀劈去鱼的头盖骨,用水冲去头骨下组织,露出脑,将脑用镊子翻过来,可以看见脑下有1个乳白色小球,这就是脑垂体。可以直接用,也可以在丙酮里浸洗12小时,洗脱脑垂体里的水分和脂肪,然后放在滤纸上晾干。晾干后放在棕色玻璃瓶中,阴凉处可以保存2年仍然有效。用时,用研钵研磨成粉,加入林格氏液,配成悬浊液,离心或静置后取上清液备用。使用激素时,按每尾鱼注射1毫升液量,将药物溶解在林格氏液中备用。林格氏液是用1 000毫升蒸馏水、7.5克氯化钠、0.2克氯化钾、0.4克氯化钙充分溶解后配制而成。
  (4)繁殖用具 包括运送亲鱼和注射时用的担架、脸盆、手巾、注射器、针头、研钵、羽毛、量筒、烧杯、温度计等。这些用具该刷的刷,该洗的洗,该消毒灭菌的要消毒灭菌。
  6.人工催产
   当水温稳定在21℃~23℃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人工催产时,两个人合作进行。一个人把亲鱼放在布担架上,用毛巾包住,露出注射部位,另一个人注射药物。注射方法有肌内注射和体腔注射两种。肌内注射部位在侧线和背鳍之间的肌肉,用针头挑开鳞片后刺入肌内;体腔注射部位在胸鳍基部,针头朝向鱼头部方向,与鱼体约呈45&角刺人,缓缓推入药液,拔出针头后,用手轻轻按住针眼,以防止药物流出。一般生产中常用体腔注射法。生产上常用两次注射法,就是雌鱼的催产药物要分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全剂量的20%~30%,8~14小时后,注射剩余剂量,而雄鱼则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一次注射完全部剂量。对一些性成熟较差的雌亲鱼,则采用三次注射法,即提前1周对雌鱼进行第一次注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LRH-A 20~50微克或脑垂体0.5~o.8毫克;第二、三次注射的剂量和时间与两次注射法相同。注射后的亲鱼按雌雄1:2或2:3的比例放入产卵池。
  7.产卵授精
  人工催产后的鳜鱼亲鱼,可以进行自然产卵授精,也可以进行人工授精。
  (1)自然产卵 鳜鱼的自然产卵可以在家鱼产卵池里进行,也可以把亲鱼直接放到孵化环道里产卵。产卵池保持30~50厘米深的水,最好是微流水。每3平方米放1组亲鱼(1雌2雄或2雌3雄)。亲鱼从第二次注射后到雄鱼追逐雌鱼,发情产卵,有十几个小时的时间,这段时间叫效应时间。十几个小时以后,亲鱼开始浮上水面,雄鱼紧跟在雌鱼后面,沿池壁顶水游动,有时雄鱼会钻到水下用嘴猛烈顶撞雌鱼腹部。发情达到高潮时,雌雄亲鱼并排着游动,相互纠缠交尾,交尾时常翻起阵阵水花,响声很大。这样完成一次产卵后,亲鱼沉到水下休息,不久又重复追逐交尾产卵,往往好几次才行,持续时间长达3~6小时。在微流水情况下,亲鱼产的卵都沉到水底,待亲鱼产完卵安静以后,将亲鱼从产卵池捞出,加大水流,将卵冲起,随水流流出产卵池,进入收卵网箱。在产卵期间要派专人看管,观察亲鱼动静,维护环境安静,避免老鼠、水蛇、翠鸟等敌害动物靠近。要注意调节产卵池水流,流速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亲鱼顶着逆流水,消耗大量体力,不利于产卵;太小,卵易沉积,会缺氧。一般估计发情前2~3个小时,就是第二次注射激素后12~16个小时,加快水流,使水流速达到每秒20厘米,既增加对亲鱼刺激的力度,又能在亲鱼产卵后将卵刚刚冲起漂浮。
  (2)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是用人为措施使成熟的精、卵结合而使卵受精。注射催情激素后的鳜鱼亲鱼暂养在网箱或产卵池里。10小时后,每隔半小时检查1次。检查的方法是捞出雌鱼,轻压腹部,若有一粒粒的卵产出,应赶忙用手捂住生殖孔,准备好雄亲鱼,进行人工授精。如果挤出的是成团的黄色液体,说明还未成熟,要等一段时间再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时,应由两个人操作。1个人把雌鱼用毛巾擦干,把卵挤在干净的盆内,另1个人马上把雄鱼的精液挤入,用羽毛轻轻搅拌1分钟,加少量的水,再搅拌几下,静置1分钟。再把60克孔雀石绿溶解在1立方米水中,用捞海盛卵,浸入该溶液3秒后,提起捞海,用清水漂洗几遍,将卵倒入孵化环道或孵化缸(桶)内孵化。
  8.人工孵化
  鳜鱼受精卵的人工孵化,可以用静水充氧孵化法,也可采用流水孵化法。
  (1)静水充氧孵化法 这种方法需要的器具有空气压缩机(充氧泵)、通气总管、岔管、支管、气泡石和脸盆、木桶或玻璃缸、水族箱等。1台空气压缩机连接上通气总管和岔管,总管分出十几条支管,每支管装有1个气泡石,气泡石沉到脸盆、木桶或玻璃缸、水族箱的底部,将鳜鱼受精卵均匀、稀疏地洒在这些容器底部,不要堆积,容器中倒入15厘米深的水。打开气泵,持续不断地向容器中充氧。每天早、中、晚、夜4次换水,每次换掉容器中水的1/4~1/3,换水后还要用吸管吸出死卵、未受精卵和染了水霉病的卵。这些卵若不吸出,会传染其他好卵。正常的受精卵晶莹透明,呈黄色;死卵、未受精卵和染了水霉病的卵,颜色是乳白色,不透明。静水充氧孵化法操作简单,搬动方便、用水量小,只是孵化率要比流水孵化法低。
  (2)流水孵化法 流水孵化法用家鱼孵化用的孵化环道、孵化桶、孵化缸孵化。孵化环道用砖和水泥砌成,有单层环道和双层环道,原理是一样的。环道中安装一圈鸭嘴喷头,持续向环道内注水,形成环道内流水环境。环道内壁是一圈滤水纱网,环道中心是出水管,上有许多直径4~5厘米的出水口。水流通过滤水纱网,进入环道中央,通过出水口排出。受精卵放在环道中,被流水冲起,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有充足的溶氧进行孵化。孵化桶和孵化缸结构相同。孵化桶是专门定做的塑料桶,上面是1个口径大的倒置的圆锥塔形,下面是1个口径小的倒放的圆锥,连接在一起后,在连接处粘上1圈倒八字形滤水纱网,底部圆锥尖处安装进水口,上部桶体安装出水口。孵化缸可以用大一点的普通瓦缸自己制作,先在缸底中央凿1个直径2厘米左右的圆口子,安上1根外径2厘米、内径约1.5厘米、长15厘米的塑料管,缸外露5厘米,缸内约10厘米,然后在缸内底部用水泥抹约10厘米厚,让塑料管刚露出水泥面就行。然后用水泥把缸内壁抹成倒放的圆锥形,锥底距缸口15厘米。在这个地方安装倒八字滤水纱网,纱网上面的缸壁上要安装出水口。孵化时,受精卵放在桶、缸内,水流从桶、缸底冲入,将卵冲起孵化,溢满的水通过滤水纱网,从桶、缸上部流出。
  (3)孵化期间要注意的事项
  ①水质 孵化用水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污染,无敌害。符合这些条件的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的水和井水、自来水都能用,但在用之前要处理一下。要建两个大的蓄水池,面积为平方米。自来水和井水要在池中暴晒5~7天后使用,以除去自来水中的氯,给井水增氧、调温。来自湖泊、河流、水库、池塘的水要用密眼网布过滤,滤去水中的剑水蚤、蝌蚪等敌害生物,也可以先抽到蓄水池中,用孔雀石绿或硫酸铜消毒,1周后,待毒性消失再使用。两个蓄水池消毒时间要错开,以便轮流使用,绝不能断水。孔雀石绿消毒浓度是每立方米水加10克孔雀石绿,硫酸铜消毒浓度是每立方米水加1克硫酸铜。
  ②水流速度 流水孵化过程中水流速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流速小了,卵容易沉底堆积,缺氧憋死;流速大了,影响受精卵孵化率。合适的流速应该是将卵冲起,接近水面时又下沉。如果卵还没到水面就沉下去了,说明流速小了;如果卵始终在水面滚动翻腾,说明流速大了。环道中水流可以每秒20厘米的流速来调节。鱼苗刚孵出时,还要稍微加快一些流速。因为鱼苗刚出来的时候不会游泳,必须借助于水流漂浮起来,才不至于沉底闷死。等到鱼苗的卵黄囊吸收干净了(孵出后3~4天),再降低流速,让鱼苗自由游动。
  ⑧水温 鳜鱼正常的孵化温度范围是20℃~32℃,最适25℃左右。在这个范围内,水温越高,孵化越快。因此,在孵化期间要注意保温,昼夜温差绝不能超过3℃,如果遇到寒流、冷雨,要想方设法加温或保暖。
  ④溶氧 鳜鱼受精卵孵化期间和鱼苗出膜后需要溶氧都很高。静水孵化中最好要自备小型发电机组,一旦发生停电现象,要启动发电机供充氧泵使用,不能使充氧泵停转。流水孵化中,除孵化用水要充分暴晒增氧外,也要用叶轮式增氧机在蓄水池中充气增氧。
  ⑤放卵密度 无论是静水孵化,还是流水孵化,放卵密度都要适宜。静水孵化中每平方米放卵2万粒左右,流水孵化中,孵化环道放卵密度应稀,控制在每立方米水体放卵30万粒左右,孵化缸每100升水体放卵5万粒左右。
  ⑥日常管理 鳜鱼受精卵孵化期间,工作人员要排好班,轮流值班,日夜有专人看守,不能有偷懒溜号现象发生。工作人员要做的工作如下:一是防止停水。一旦遇有停水事故,一面用木板、桨叶划水,使鱼卵或鱼苗继续翻动;一面启动应急设备,抽水供应。二是防止停电。电的供应在孵化期间尤其重要,既需要它抽水,又需要它增氧,所以不能有断电现象。要事先备有发电机,一旦断电,马上启动,自己发电抽水、增氧。三是防止逃苗。尤其孵化环道、孵化缸(桶)中,常常因为水中的大量杂物和有害生物聚积在滤水纱网上,堵塞纱网,使水无法通过,进入出水管,致使环道和缸(桶)内水位上涨,溢出,造成损失。尤其是在鱼苗破膜后,卵膜难以溶解,更易堵塞纱网。所以工作人员对纱网要勤观察,勤洗刷,未破膜时每隔1小时刷1次,估计快破膜时每隔半小时刷1次,发现有鱼苗破膜后,每10~15分钟刷1次;鱼苗出膜高峰期除要随时刷洗外,还要用小捞海捞出过多的卵膜。四是防止卵膜早破。过熟或者还没有成熟的卵子弹性差、卵膜薄,受外力作用易引起破裂。当胚胎发育到尾芽期以后,就会有一些卵子的卵膜出现皱褶现象,这些卵膜皱褶的卵子,易粘附在滤水纱网上,常常因为洗刷纱网时操作不慎或水流过大,而引起卵膜早破,胚胎提前出膜。这些早出膜的胚胎,由于失去了卵膜的保护,而发育成畸形怪胎。生产上常用5~10克/米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卵。经过高锰酸钾处理的鱼卵卵膜较为牢固,不易破损,能有效地防止提前脱膜。五是调整喷头。有的时候由于孵化设施制作不够理想,造成局部有鱼卵或鱼苗堆积。这时应该有专人用桨叶或水瓢对积压鱼卵或鱼苗的地方进行搅动,或对喷头鸭嘴的偏角进行调整,以解决压卵和压苗的问题。有时会看见油花浮出水面,这是由于局部摩擦而把胚胎磨破,释放油球的结果,可以用调节流速和调整喷头鸭嘴偏角的办法来解决。六是防治病害。鳜鱼卵易患水霉病,因此在鱼卵进入孵化器前,用60~100克/米3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鱼卵3~5分钟来预防。在低温(20℃以下)发现病情,马上用孔雀石绿溶液在环道中泼洒,使水呈微绿色,待绿色消失后,再连续泼1~2次。静水孵化器中泼洒1~3克/米3的漂白粉,1小时后更换新水。对敌害生物的预防则通过消毒蓄水池中孵化用水和两遍过滤孵化用水的方法进行。
  9.出膜
  在20℃~25℃水温下,受精卵需要43~60小时开始出膜。刚出膜的鱼苗游动能力差,拖着大大的卵黄囊,不摄食。这时要加快水流,以免其沉积缺氧。3天后,鱼苗的卵黄囊基本消失,能平游了,也长出了锋利的牙齿,可以摄食了,这时开始鱼苗培育。
1.鱼类繁殖生物学基础
一、性腺的形态结构和分期
(一)雄鱼的性腺&&精巢
大多数鱼类有一对精巢,位于鳔的腹面两侧。未成熟的精巢呈淡红色、细线状;成熟的精巢呈乳白色,体积增大为长扁形块状,精巢内充满精子及部分不同发育阶段的精细胞。
1.精子的发生鱼类精子的发生是在精巢中经过增殖、生长、成熟和变态几个连续的时期进行的。首先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成精原细胞。精原细胞圆形,体积较大,直径为9~15微米,具有分裂能力,使其数量增多。精原细胞停止分裂后生长发育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比精原细胞小,平均为4~5.5微米。初级精母细胞经第一次成熟分裂成为次级精母细胞,呈圆形,较小,直径为3.5~4微米。次级精母细胞在发生中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紧接着进入第二次成熟分裂成为精子细胞,该细胞小,核大,细胞质少,直径为2.5微米。精子细胞经过复杂的变态期,发育成为精子。精子是精巢中最小的一种细胞,多数鱼类精子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头部直径一般为1~2.5微米。
2.精巢的分期根据精巢在发育过程中,精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精巢本身的组织特点,可将精巢分为六期。
第I期 精巢细线状,半透明,肉眼不能辨别雌雄,精巢中存在分散的精原细胞。此期精巢在鱼类一生中只有一次。
第Ⅱ期精巢细带状,半透明,肉眼可以分辨雌雄,精巢内精原细胞增多,排列成群。
第Ⅲ期精巢圆柱形,粉红色,精巢内主要存在大量初级精母细胞。鱼类排精后一般就退回到此期。
第Ⅳ期精巢袋状,乳白色,精巢中有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
第V期 精巢块状,丰满,乳白色,其中充满大量精子及部分变态期的精子细胞。轻压腹部,有大量乳白色精液流出。
第Ⅵ期精巢枯萎缩小,细带状,淡红色,挤不出精液,精子已排出,精巢中仅有少量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原细胞及残留的精子。
(二)雌鱼的性腺&&卵巢
大多数鱼类有一对卵巢,位于鳔的腹面两侧。未成熟的卵巢呈条状,成熟的卵巢里充满卵粒,并随卵粒的长大而逐渐膨大,最后可占据体腔的大部分。
1.卵子的发生鱼类卵子的发生一般要经过增殖、生长和成熟几个时期。首先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成卵原细胞,卵原细胞大小约15~22微米,具有分裂能力,是产生大量卵子的基础。卵原细胞停止分裂开始长大成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由多角形逐渐变为圆形,细胞体积不断增大,直径可达900~1050微米。初级卵母细胞的生长期可分为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不断增长,使细胞的体积显著增大。大生长期是初级卵母细胞积累营养物质的阶段,卵黄在细胞内不断积累增多,直至充满整个细胞质部分,此时初级卵母细胞长到最终大小。进入成熟期初级卵母细胞体积不再增大,细胞核极化由中央开始偏移,卵黄互相融合成块状。接着初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一次成熟分裂向次级卵母细胞过渡,随后进入第二次成熟分裂,达到中期,至此发育为成熟的卵子。
2.卵巢的分期 根据卵巢在发育过程中,卵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卵巢本身的组织特点,可将卵巢分为六期。
第I期 卵巢为透明的细线状,肉眼不能区分雌雄,卵巢中以卵细胞为主。鱼类I期卵巢终生只出现一次。
第Ⅱ期卵巢扁带状,肉红色,肉眼看不到卵粒,卵巢中以处于小生长期的卵母细胞为主体。Ⅱ期卵巢即可以是直接发育而来,也可以是产过卵或退化到第Ⅱ期的卵巢。
第Ⅲ期卵巢块状,淡青灰色,约占腹腔1/2,肉眼可见到卵粒,卵巢中以处于大生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为主。只有性成熟后的鱼,卵巢才能发育到这一期。
第Ⅳ期卵巢长囊状,青灰色,约占腹腔的2/3左右,卵粒大而明显,卵巢中以处于大生长末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为主,此时细胞内已充满卵黄颗粒。家鱼此期可维持1月左右,若不能成熟排卵,卵子将生理死亡,卵巢也将退化。
第V期 卵巢青灰色,松软,卵巢内充满成熟卵子,卵粒大而饱满,呈游离状态,极易被挤出或自行流卵,大量卵子进入卵巢腔,完成排卵过程。从第Ⅳ期末过渡到第V期,一般只需数小时,如果排卵后,卵子不能马上产出,便会过熟而失去受精能力。
第Ⅵ期产过卵不久或退化吸收的卵巢,卵巢缩小,呈深红色,其中有许多残卵。
(三)性成熟与性周期
各种鱼类都必须生长到一定年龄才能达到性成熟,此年龄称为性成熟年龄。当性成熟的鱼第一次产卵或排精后,性腺即定期的按季节周期性地发生变化,称为性周期。在池养条件下,四大家鱼的性周期基本上是相同的,一般每年只有一个性周期。第一周龄的鱼性腺一般属于第I期,在未达性成熟年龄之前,性腺只能发育到第Ⅱ期。开始性周期变化的鱼类(在长江流域),冬季(11月到翌年1月)卵巢处于Ⅱ~Ⅲ期,精巢处于Ⅲ期。春季(2~4月),卵巢处于Ⅲ~Ⅳ期,精巢处于Ⅳ期。4月上、中旬(清明前后)是性腺发育的一个转折点,卵巢中卵母细胞迅速积累卵黄而很快生长、增大,精巢中已形成大量精子细胞并开始发育成精子。夏季(5~7月),卵巢进入V期,充满大量成熟的卵子,雌鱼腹部膨大,能挤出卵子。精巢也进入V期,轻压腹部能流出大量精液,此时是人工催产的及好时机。秋季(8~10月),卵巢显著萎缩,进入Ⅵ期,老一代卵子已经退化吸收,逐渐出现新生一代的卵子。精巢也显著缩小进入Ⅵ期,精巢中残余的精子已经退化吸收,再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性循环。
(四)性腺成熟系数与怀卵量(表为池塘饲养家鱼怀卵量)
种类 体重(公斤)
卵巢重(公斤)
怀卵量(万粒)
成熟系数(%)
13.0 2.11 148.0 16.2
鲢鱼 4.5 0.90 62.7 20.1
鳙鱼 8.6 1.54 107.8 17.8
青鱼 18~25.9 0.92~5.97 65~417.8 14.1
1.性腺成熟系数性腺成熟系数是指性腺重占鱼体重的百分数,可用来衡量性腺发育的程度。性腺成熟系数大,表明亲鱼的怀卵量越多。性腺成熟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性腺成熟系数=性腺重/鱼体重X100%
性腺成熟系数=性腺重/去内脏鱼体重X100%
一般多采用第一种公式。四大家鱼卵巢的成熟系数,一般第Ⅱ期为1%~2%;第Ⅲ期约3%~6%;第Ⅳ期约为14%~22%,最高可达30%以上。精巢成熟系数要小得多,第Ⅳ期一般只有1%~1.5%。
2.怀卵量 怀卵量的多少直接决定鱼的繁殖力大小。家鱼怀卵量较大,成熟系数一般在20%左右。
二、神经-内分泌系统与鱼类繁殖的关系
鱼类生殖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主要受制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中的脑垂体形成和释放的激素控制性腺的发育及相关的生殖过程,而脑垂体分泌作用又受神经活动特别是下丘脑的调节。鱼类下丘脑-脑垂体-性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繁殖。
(一)脑垂体的构造及功能
1.脑垂体的构造鱼类脑垂体位于间脑的腹面,与下丘脑相连。整个垂体可分为神经部及腺体部两部分。神经部与下丘脑直接相连,其神经纤维深入腺体部,传递由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部分对腺体分泌机能的调节控制。腺体部又分成前叶、间叶、后叶三部分,其中间叶与性腺的发育成熟和排卵有密切关系。
2.脑垂体的生理机能脑垂体间叶中的分泌细胞产生促性腺激素(GTH),促性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性腺后,引起性腺分泌雌激素或雄激素,从而诱导性腺发育成熟和产卵。脑垂体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包含有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一般认为促黄体激素的作用主要是引起排卵,促卵泡激素能促使精子和卵子发育成熟。
3.脑垂体的摘取和保存用于取脑垂体的鱼通常是达到性成熟的新鲜鲤鱼。摘取的时间最好是在冬季和春季鲤鱼产卵之前,此时垂体中促性腺激素的含量最高。摘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鳃盖的侧面摘取,即先将鱼的鳃盖掀起,用自制摘取刀(将一段8号铁丝一端锤扁略弯曲成铲形)剥去鳃后,插入蝶骨缝内,将蝶骨挑起,便可露出乳白色的垂体,用摘取刀轻轻挑出完整无损的垂体。此法取垂体操作容易,速度快,特别是不会损伤鱼体外形,不至影响其商品价值,故生产单位多用此法。另一种是用刀剖开鱼两眼上缘的颅顶骨,除去脂肪,露出鱼脑,在其前下方可见一小白点即为脑垂体,用镊子将垂体轻轻挑出,垂体应完好无损。
将摘取的垂体除去血污和脂肪等组织,放人体积为垂体20倍的丙酮(或无水酒精)中,脱脂,脱水,浸泡8~12小时后换一次丙酮,连续处理2~3次。将垂体取出,放在干净的白纸上,经20~30分钟晾干后立即装入干燥、清洁的小瓶中,用蜡封口存放在阴凉处。也可在换过一次丙酮后,连同浸液一起密封保存。
(二)下丘脑的构造及神经分泌活动
1.下丘脑的构造与机能下丘脑位于间脑腹面,通过垂体茎紧连脑垂体。下丘脑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核团,其中的视前核和侧结核含有神经分泌细胞能够产生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即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抑制激素(GRIH)。这两种神经分泌激素对脑垂体中的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有直接的影响,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促使该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GT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抑制激素(GRIH)则是抑制其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GTH)。
2.下丘脑-脑垂体-性腺的关系鱼类在性腺发育、成熟、排卵和产卵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外感受器官&视觉、触觉和侧线器官等接受来自外界(如光线、温度、异性等)的刺激并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受激发产生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LRH进入脑垂体分泌细胞后使其分泌促性腺激素(GTH)。GTH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性腺,刺激性腺分泌性激素。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鱼类表现出第二性征及繁殖行为,促进性腺生长发育,卵母细胞成熟、排卵或精子生成。
三、环境因素对鱼类繁殖的影响
鱼类是变温动物、其繁殖活动即要受体内激素诱导对性腺发育的制约,也要受外界环境包括营养、温度、光照、水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鱼类在性腺发育过程中,卵巢增重约占鱼体重的20%左右,因此需要从外界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以提供卵子生长所要积累的大量卵黄。充分的优质食物是保证鱼类肥育和性腺发育的基本条件,因此应重视夏秋季节亲鱼的培育,为处于生长期的卵母细胞提供原料。春季亲鱼卵巢进入大生长期,必须强化培育投喂富含蛋白质的饲料。但若只给予丰富的饲料而忽略了其他生活条件时,则亲鱼虽可长得很肥,性腺发育却受到抑制,反而不利于繁殖。
温度对鱼类性腺的发育、成熟具有显著影响。由于同种鱼达到性腺成熟期的积温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在我国南方或温热水培育的亲鱼,持续水温高,性腺发育成熟早,就可提前产卵。温度对鱼类繁殖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鱼类产卵的温度阈值,每种鱼在某一地区开始产卵的温度是一定的,一般低于这一温度就不能产卵。如长江流域家鱼产卵水温为18℃。正在产卵的鱼,遇到水温突然下降,往往发生停产现象。所以家鱼人工繁殖时,特别要注意天气变化,催产后能有几天时间保持适宜水温,才可能使产卵、孵化成功。
光照时间的长短与鱼类性腺的发育和成熟有关,光线刺激鱼类的视觉器官,通过中枢神经,引起脑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影响性腺的发育。鱼类的生殖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受光照时间长短的调节。在春季产卵的鱼,只要延长光照期,就能促进性腺发育,使亲鱼提早成熟产卵,而对秋冬季产卵的鱼类,需要缩短光照期才能促进性腺发育和提前产卵。
+流水对某些鱼类的性腺发育成熟及产卵显得特别重要。流水除对亲鱼有刺激作用外,还提高了水中的溶氧。江河中的家鱼所选择的天然产卵场,往往在产卵季节,因降暴雨使水位猛涨,水流湍急,经数小时亲鱼即可完成从Ⅳ期卵巢向V期的过渡而立即产卵。鱼类的侧线器官接受流水的刺激,通过中枢神经使下丘脑LRH的大量合成和释放,再触发脑垂体分泌GTH,随后诱导它们发情产卵。
2.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
(请点击这里可观看家鱼的人工繁殖录像资料)
一、亲鱼培育
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可以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培育出成熟率高的优质亲鱼,这是家鱼人工繁殖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人工繁殖的效果。
(一)亲鱼的来源及选择
1.亲鱼的来源亲鱼可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中选留性成熟或接近性成熟的个体,也可以从鱼苗开始专池培育并不断选择最终留下优秀个体。为了防止近亲繁殖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好在不同来源的群体中对雌雄亲鱼分别进行选留,同时注意选用性成熟个体时年龄不能太大。此外从养殖水体或天然水域捕捞商品鱼时选留的种用亲鱼,有必要在亲鱼培育池中专池培育一段时间,至第二年再催产效果较好。
2.亲鱼的选择
(1)雌雄鉴别 鉴别四大家鱼雌雄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是从胸鳍上来区别。
(2)成熟年龄和体重我国南北各地家鱼成熟年龄有较大差异,一般规律是:南方成熟较早,个体较小;北方成熟较迟,个体较大;雄鱼较雌鱼早熟一年。
(3)雌雄搭配比例选留亲鱼的雌雄搭配比例一般应在 1:1~1.5,即雄鱼略多于雌鱼。
(青、草鲢、鳙雌雄特征比较)
鲢鱼 鳙鱼草鱼 青鱼
雄鱼特征 1.在胸鳍前面的几根鳍条上,特别在第一鳍条上明显的生有一排骨质的细小栉齿,用手抚摸,有粗糙、刺手感觉。这些栉齿生成后,不会消失。 2.腹部较小,性成熟时轻压精巢部位有精液从生殖孔流出。
1.在胸鳍前面的几根鳍条上缘各生有向后倾斜的锋口,用手向前抚摸有割手感觉。
2.腹部较小,性成熟时轻压精巢部位有精液从生殖孔流出。
1.胸鳍鳍条较粗大而狭长,自
然张开呈尖刀形。 2.在生殖季节性腺发育良好时,胸
鳍内侧及鳃盖上出现追星,用手抚摸有粗糙感觉。 3.性成熟时轻压精巢部位有精液从生殖孔流出。 基本同草鱼。在生殖季节性腺发育良好时除胸鳍内侧及鳃盖上出现追星外,头部也明显出现迫星雌鱼特征
1.只在胸鳍末梢很小部分才有这些栉齿,其余部分比较光滑。
2.腹部大而柔软,泄殖孔常稍突出,有时微带红润。 1.胸鳍光滑,无割手感觉。 2.腹部膨大柔软,泄殖孔常稍突出,有时稍带红润。 1.胸鳍鳍条较细短,自然张开略呈扇形。 2.一般无追星,或在胸鳍上有少量追星。 3.腹部比雄体膨大而柔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怎么做波浪状的丝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