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如何确诊?

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家长该怎么去判断
核心提示:脑瘫在新生儿的早期症状是不明显的,很多家长都不能发现。特别是孩子出生后不满一岁的这一年里面。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去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那么,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家长该怎么去判断呢? 
  正确认识新生儿脑瘫
  新生儿脑瘫是指新生儿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新生儿脑瘫不仅是新生儿特有的,早产儿和儿童也会出现脑瘫的情况。新生儿脑瘫这种疾病没有传染性,主要的病因有大脑发育不全、早产、脑损伤和产后婴儿或者儿童患有小儿黄疸病导致的等。
  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身体发硬。婴儿出生一个月内我们可以摸摸婴儿的身体,或者帮他们按摩时可以发现身体是否发硬,如出现发硬的问题,家长比较担心,可以询问医生的意见。如果婴儿的身体发硬持续了四个月,那么家长这时才带婴儿去确诊就迟了,因为身体发硬持续四个月可确诊为脑瘫。
  2.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如果婴儿在出生后的一个月,不能抬头和翻身,在一岁的时候还不会坐,平时眼神和父母没有交流,这些都是肌张力低下的表现。如果不能抬头和翻身持续4个月以上,那么婴儿可确诊为重症脑损伤或者肌肉系统疾病。
  3.婴儿出生后的一个月出现眼睛斜视、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头围异常等都很有可能会出现脑瘫。
  新生儿脑瘫的类型
  根据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我们可以将新生儿脑瘫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痉挛型脑瘫、肌张力不全型脑瘫、手足徐动型脑瘫和共济失调型脑瘫。痉挛型脑瘫是最常见和最典型的,而共济失调型脑瘫比较少见,而且还可以再分为强直型脑瘫和震颤型脑瘫。相信大家都对这些专业名词比较陌生,但是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新生儿脑瘫疾病,他们的症状都是相似的。
  以上这些都是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和主要类型。一个称职的家长应该时刻关注着孩子的成长,尽早发现异常,尽早检查和配合治疗。
  想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生病了吃什么好?生病了怎么护理吗?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马上知道!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小儿脑瘫相关资讯
疾病精彩推荐
您最近浏览的疾病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请升级。
如何确诊宝宝是不是脑瘫?
参与医生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刘长青 副主任医师
脑瘫多在儿童时期发病,症状包括发育减弱、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眼睛无法追随物体、颈部疲软甚至抬不起头等,需通过检查确诊。导致脑瘫的原因包括:1、备孕期父母长期酗酒、抽烟、吸毒等;2、母孕期母亲感冒感染病毒、高血压、糖尿病等;3、出生时难产、脐带绕颈、体位不正、黄疸、缺氧、发热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穆晓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穆晓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穆晓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穆晓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穆晓红
2.66万次播放
4.59万次播放
2.23万次播放
2.95万次播放
4.43万次播放
3.29万次播放
4.58万次播放
4.55万次播放
2.99万次播放
3.28万次播放
3.19万次播放
4.78万次播放
4.62万次播放
3.01万次播放
3.15万次播放
4.41万次播放
2.46万次播放
4.28万次播放
2.72万次播放
4.25万次播放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玲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如何在早期确诊小儿脑瘫
如何在早期确诊小儿脑瘫
&&&&&一般来说,正常宝宝发育中能达到2(个月)抬(头)、4翻(身)、6坐、8爬、10站、周(一周岁)走这些标准,如果出生时有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难产、早产、窒息、黄疸等情况)的宝宝在运动中的某个项目落后1~2个月就应疑为异常;如果落后2~3个月或多项落后,常是脑瘫或其他类型脑功能障碍的重要表现。&&&&&& 此外正常宝宝在2~3个月应能常引出微笑,4-5个月可认识亲人、认生,10个月能听懂1~2句话,1岁可有意识发音等。从以上这些方面我们不仅可判断脑瘫儿是否伴有智力低下,还可早期发现以智力损伤为主的其他脑功能障碍。总之,家有脑瘫高危儿的家长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即应早日就诊。&&&&&& 如果能早日及时发现小儿脑瘫的种种异常,就能为有效治疗赢得宝贵的时机。经验证明,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使受损脑组织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得到改善或完全代偿,即虽然脑部病灶尚存在,但患儿的肌张力、异常姿势和反射等均趋于正常。&&&&&&&更重要的是因运动功能的改善,使患儿能广泛的接触外界,又促进了患儿智力的开发,十分有利于以后的发育成长。虽然小儿脑瘫不能彻底的治愈或者康复,但是通过我们的治疗是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让不能走的患儿可以行走,让需要辅助工具的患儿走路可以独立行走,让姿势障碍的患儿可以恢复接近正常人。&&&&&& 根据目前欧洲最新的脑瘫分型理念,以脑瘫儿童的临床特点,分为痉挛型脑瘫、动运障碍型脑瘫及共济失调型脑瘫。从长期的临床诊治证实,这些脑瘫儿童中的大多数人是完全可以接受手术治疗的。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同时,一旦患儿年满2岁半至6岁的话就可以配合外科手术,可以为康复训练创造更好的条件。&&&&&& 目前临床上,对痉挛型脑瘫常用FSPR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进行治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患儿异常肌张力、解决肢体痉挛,如果患儿在解痉手术后还存在肢体畸形的话,还以再通过脑瘫二期手术(脑瘫矫形手术)改善肢体形态。对运动障碍型脑瘫可以运用CCA手术进行治疗,大多数患儿感觉肢体痉挛减轻、肢体痉挛及综合功能得到改善,同时对语言功能、流涎、步态等方面也有明显改善,术后总有效率可有效提高。&&&&&& 需要记住的是,脑瘫术后康复训练绝非一朝一夕可完成的,需要慢慢来,家长需要长时间忍耐,不能怕麻烦,叱责,使其不安,应及时予之鼓励。另外,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脑瘫患儿不同的年龄与个体差异,对不同健康状况的小儿选择锻炼的方法,时间、强度时应有所区别。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09:08
李玲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李玲大夫
李玲的咨询范围:
儿童脑瘫、孤独症的诊断以及康复治疗
康复医学科好评科室小儿脑瘫应该如何确诊
小儿脑瘫的发病率这么高,我们大家都很关注这个问题了,此病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影响很严重,特别是对家庭和社会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那么要怎么诊断是不是患得小儿脑瘫呢?
小儿脑瘫的诊断方法:
家长用手按压在端坐小孩的背后,正常婴儿较稳定,仍可坐稳。脑瘫婴儿则不稳定,很轻易低下头向前倾,伸开双手上下摆动。
家长双手握住小孩两腋下,让其双足着地,正常婴儿呈现足底着地的正常站立姿势。脑瘫婴儿则出现足尖着地,足跟悬空,两腿交叉的独特姿势。
家长用手捉住小孩一条腿从卧位倒提起来,正常婴儿会屈起另一条腿以对抗。脑瘫婴儿则伸直双腿任您倒提,无明显的对抗反应。
此外,脑瘫患儿还有喂哺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等明显的异常表现以及患儿动作不协调、不对称、随意运动很少,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和动作模式异常。
另外,脑瘫患儿在出生不久常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或多哭、易激惹、易惊吓或反复出现肉跳可能就是脑瘫的表现。婴儿期出现的非进行性中枢性瘫痪,表现为运动障碍或姿势异常。婴儿期是指1岁以内的小儿,非进行性是指患儿的临床表现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甚至死亡,中枢性瘫痪是指神经系统检查时显示出脑损伤的阳性体征,包括肌张力、异常姿势、腱反射及病理征等。换句话说,如果症状在1岁以后出现,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恶化,或者不具备中枢性瘫痪神经系统体征者,就不能诊断为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的诊断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身体健健康康的,就算是有了疾病,但是还是可以医治的,不能因为有疾病就放弃孩子,这样不管对自己还是对宝贝都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脑瘫征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