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能治疗脑外伤后遗症能自愈吗激动健忘症吗?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颅脑外伤的康复课件.ppt 6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容 一、概述 二、临床特点 三、康复评定 四、康复机制 五、康复治疗 六、康复结局 一.概
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 TBI) 指头颅部、特别是脑受到外来暴力打击所造成的脑部损伤,可导致意识障碍、记忆缺失及神经功能障碍。 患病率:783.3 / 10万人口 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约为2:1。 死亡率:老年人高于青壮年,男性3~4倍于女性。 可以发生在各年龄组,但青少年、老年人居多 常见原因: 交通事故、工伤事故、意外坠落、运动损伤、失足跌倒、难产和手术产伤等 自然灾害、战时如枪伤、炸伤等火器伤等
暴力作用于头部的方式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按外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 闭合性脑外伤 开放性脑外伤
头皮、颅骨和硬脑膜三者均有破损 原发性脑损伤 暴力作用于头部时直接造成的脑损害 局部脑损伤: 如脑震荡、脑挫裂伤 弥漫性脑损伤: 如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在受伤一定时间后在原发性损伤基础上出现的脑部病变 主要有脑水肿、颅内血肿、脑压增高、脑移位和脑疝 二.临 床 特 点
头痛、呕吐
生命体征的改变
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与体征
大脑解剖、功能与症状的关系
主要类型的脑外伤 (1)
伤后立即发生短暂的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清醒后多数患者有近事性遗忘而不能叙述当时的受伤经过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特征 CT检查颅内无异常发现 一般认为是最轻微的一种脑外伤
主要类型的脑外伤 (2)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与损伤部位相关的局灶症状和体征:偏瘫与失语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 CT检查可了解损伤部位、范围、脑水肿程度及
中线结构移位情况
主要类型的脑外伤 (3)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实质的弥漫性损伤 主要表现为广泛的脑挫裂伤,伴以点、片状出血灶 伤后通常立即昏迷,而且昏迷程度深、持续时间长,一般无中间意识清醒(或好转)期 CT或MRI检查显示弥漫性脑肿胀,灰质和白质界限不清,脑室脑池受压,但占位效应常轻微,中线移位不明显 所引起的病理改变常难以恢复,死亡率高,常导致脑外伤患者伤后植物生存状态和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主要类型的脑外伤(4)
原发性脑干损伤
脑干表面挫裂伤和脑干内点、片状出血 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特点是昏迷程度深,持续时间长和恢复过程慢,甚至终生昏迷不醒 早期出现脑干损伤的症状与体征:如呼吸、循环功能紊乱,严重者可迅速导致死亡
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了解损伤部位与范围
主要类型的脑外伤(5)
按血肿来源和部位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以硬膜外和硬膜下者为常见 按伤后血肿症状出现的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以急性者为常见 意识障碍的演变三个阶段 外伤后原发性昏迷 中间意识清醒(或好转)期 继发性昏迷
病情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
特殊检查:头颅CT或MRI扫描、ICP监测及EEG、脑EP检查 脑水肿治疗:脱水药物
对症治疗与并发症的处理
三.康 复 评 定 严重程度的评定 运动功能障碍评定
肌力、肌张力、随意性、
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步行能力等
手法肌力测定(MMT)
Ashworth肌张力(痉挛)分级
指鼻试验和跟-膝-胫试验
定量平衡能力评定
临床步态分析
认知功能的评定 认知属于大脑皮层的高级活动范畴,它包括感觉、知觉、注意力、记忆理解和智能等。 认知功能障碍包括意识的改变、记忆障碍、听力理解异常、空间辨别障碍等。 常用的认知评定量表
Rancho Los Amigos认知障碍分级(RLA)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
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 (NCSE)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
Rancho Los Amigos 认知功能评定
--- 描述脑损伤恢复过程中认知行为变化? Ⅰ级:没有反应
病人处于深睡眠,对任何刺激完全无反应 Ⅱ级:一般反应
病人对无特定方式的刺激呈现不协调和无目的反应,与出现的刺激无关 Ⅲ级:局部反应
病人对特殊刺激起反应,但与刺激不协调,反应直接与刺激的类型有关,以不协调延迟方式(如闭着眼睛或握着手)执行简单命令 Ⅳ级:烦躁反应
病人处于躁动状态,行为古怪,毫无目的,不能辨别人与物,不能配合治疗,词语常与环境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健忘老翁每天在医院寻亡妻,有健忘症该怎么调理?[多图]_优优健康网
&&&&&&&&&&&&&&&健忘老翁每天在医院寻亡妻,有健忘症该怎么调理?
健忘老翁每天在医院寻亡妻,有健忘症该怎么调理?[多图]
 10:52:58
大中小
  长久祥和的让人羡慕,一起风风雨雨走过大半辈子,其中的幸福甜蜜只有自己能懂,而当一直陪伴自己的老伴去世后,许多人也会因此而接受不了。在安徽合肥就有一个80岁的老大爷,他患有,更不幸的是他的老伴在今年五月去世了,但他仍以为她没有去世,每天都会风雨无阻的去医院寻找亡妻。
1、老翁在医院寻亡妻
  80岁的郑寿天不幸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他的老伴已在今年5月离世,但他自老伴离世后,每天都会出现在医院四号楼寻找她的爱人,风雨无阻。
  五个月来,合肥市二院的医护人员不忍戳穿真相,天天配合着老人默默地上演着“寻妻记”。
  10月3日中午,郑寿天又一次出现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的门口,“你好,请问万达云(化名)在哪?”对于这样的问话,护士路鹤娟再熟悉不过了,他知道郑老又来“寻妻”了。
  二话没说,她起身对老人说:“老爷子,万达云不在我们这,我带你去找找。”因为老人年岁大了,加上患有老年痴呆症,他每次寻妻到高压氧科,护士们都会抽空陪他一起来到二楼的血液肿瘤科。
  而血液肿瘤科的护士们几乎人人也都认得眼前的这位老人。他的爱人万达云生前曾两次在该病区治疗。
  “今年三月和四月,万达云都在我们这接受过治疗,重度贫血、肺炎、心脏病,还伴有颅脑损伤。”该科护士长周兰兰介绍道。“最后一次患者出院是4月17日,此后就再也没见过她了。”
  据了解,万达云在出院后不久,就因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也就是从那时起,郑老就频繁地出现在医院。
  “起先一两次我们都没有太在意,后来几乎每天都能看见他,我们猜测一定是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病人。”
  直到有一天,郑老的弟弟证实了他的病情。那天,路鹤娟陪老人在医院里寻人时,恰巧碰见郑老的弟弟,他告诉老人,万达云早在五月份就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老人沉默良久。然而第二天,郑老依然出现在医院,重复着那句:“你好,请问万达云在哪?”
  得知老人的这一情况,医护人员被老人深深感动,更不愿去戳穿老伴离世的消息了,“每次他来,我们就陪着他一起演戏,帮他隐瞒,实在不忍心打破心存的美好。”
  据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朱求庚介绍,老年痴呆,国际上通称阿尔兹海默症,医学上称为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该病最为人所知的信号之一就是健忘,起初患者可能只记住梗概记不住细节,发展至后期就会完全遗忘,甚至几分钟前刚发生的事情也会不记得。
  “虽然老年痴呆症目前无法得到很好的根治,但是早预防,早治疗的效果还是明显要好的。”他提醒,一旦老人出现记忆力下降,不断重复同样的话和事,想不起常用的物品放在哪,对熟悉的人和物想不起来时,就一定要引起关注,别等老人记不住、认不得了再来治疗。
2、怎么调理
  1、多吃绿色食物
  绿色食物,主要是叶菜类,能帮助你抵御认知障碍症,降低记忆力丧失的风险。此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发现,鱼肉、坚果和也有同样的功效。
  2、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主动打招呼不但有助于人际互动,降低忧郁症的风险,而且为了主动打招呼,需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与外貌特征,因此有助于提高脑力。美国病学家加里博士认为,散步时和朋友聊天也有同样的功效。
  3、晒太阳
  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记忆增强计划执行主任史威尔医师建议,多外出走走晒太阳。因为阳光能促进生长因子,使神经纤维增长。现在已有专家研究晒太阳的量是否与认知障碍症的发展有关,虽暂无定论,但每天接受阳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较好的模式,不容易忧郁。
  4、健走
  可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动作需要协调四肢,能活化小脑,促进思考,提高认知和信息处理的速度。有氧运动很简单,健走即可。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发现,只要每周健走3次、每次50分钟就能使思维敏捷。
  5、冥想
  减少,改善脑部血流量。美国清晰大脑网站提供一个冥想法:闭上、大拇指按小拇指,想象运动后美好的感觉,深呼吸30秒。然后大拇指按无名指,想象任何喜欢的事物30秒,然后再按中指回想一个受关爱的时刻30秒,最后按食指回想一个美丽的地方30秒。
  6、挑战自己
  尝试记住新闻台早中晚不同的新闻播报员的名字,或者记住你喜欢的球队中除了核心球员以外其他人的名字。
3、夫妻晚年如何相处
  1、双方要互相谅解
  人进入老年期以后,男性变得容易失眠、健忘、发火,而女性变得急躁、情绪不稳定、焦虑不安、忧郁、疑虑重重等。这就需要双方互相体贴、互相谅解。特别是身体较好的一方,对另一方要耐心、体谅,另一方也要控制自己,不要为了区区小事而喋喋不休。要做侣伴的热心听众,富有同情心地听其(她)抱怨,这也是一种爱。
  2、双方要克服自身缺点
  婚姻就像是两只刺猬过冬,靠近了就会互相伤害对方,不靠紧又冷,非得彼此拔了一边的刺才能靠近好好过日子。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性格越来越犟,听不进别人的话。这样的老年人往往闹得夫妻关系不和。因此,每对老年夫妻都应珍视自己从年轻时培养起来的爱情。性子急、脾气犟的人要注意克服自己的毛病,想要发火时,不婉想想自己的固执暴躁可能给对方带来的伤害,想想夫妻恩爱时的情景,想想对方往日对自己的关心和体贴。
  3、双方要相互关爱
  步入老年的老人企求朝夕厮守的老伴能给予精神依托和生活照料,这是其他亲属所不能替代的。当一方因生理变化或发生某些意外而产生烦恼和苦闷时,另一方的心理“搀扶”和生活护理,都会使对方从精神上得到慰藉。在对方患病时,不仅要用关怀的语言去询问病情,鼓舞对方战胜疾病的信心,尽量减轻对方的心理压力,还要及时携其就医。
  4、双方要坚持对感情的培养
  幸福的婚姻不仅需要交流思想,也要感情交流,把感情关在自己心里,也就把对方推到自己的生活之外了。老年夫妻在感情培养方面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过分求实,而缺乏想象力,每日被柴米油盐之类的琐事所淹没,过分淳朴而缺乏风趣,常常被呆板和沉闷所窒息。应该经常坚持感情的不断培养。人生至高的幸福,便是感到自己有人爱。
  5、双方要多参加集体活动
  有的老年人由于身体不太好,不愿意到外面去,老两口整天厮守在家里,时间长了,难免要发生口角。实际上,老两口可以到外面走一走,活动活动身体,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不仅对身体有利,还可以解除心头的郁闷,使心情豁然开朗,这样老两口出现冲突的机会也就少了。
  6、双方要多赞美对方
  老年夫妻在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中容易趋向过分求实而缺乏浪漫,满足现状而保持平淡,正所谓“老来情比少时淡”。因此,双方要不断创造魅力,以持续吸引对方,相互满足情爱和同房的需要。日常生活中多赞美、多欣赏对方。
  7、双方要懂得自我批评
  夫妻之间不用所有事情都分清谁对谁错,也不要总想明确谁是谁非,老两口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分出谁胜谁负也没有意义。双方都不应斤斤计较,应当在冲突中主动妥协退让,大度一些,宽容一点。事实上,一旦有一方表现出大度,另一方也不会纠缠不休,这样,老两口之间妁紧张气氛旃会烟消云散了。
  8、双方多培养共同的兴趣
  有些老人比较清闲,每日无事可做,因此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运动、练书法、画画之类。因此这时要给对方自己的空间,尊重对方的兴趣和爱好,尽可能的使对方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可以将自己融入到对方生活圈子对方的生活中去,一起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只有有了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生活方式才能幸福长久。
  9、双方要互相尊重
  古人说夫妻之间应该相敬如宾,这一点在新婚时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到了老年,很多夫妻往往忽视了这点。年轻时代的夫妻吵架是爱情的纠葛,而老年夫妻吵架则令人心灰意冷。造成婚姻破裂的四大恶魔:批评、蔑视、自我保护意识太浓、难以沟通。从上面几点,我们可以看出,不平等、不尊重是造成蔑视的主要原因。家庭生活中,难免有不同意见和争执。这时,要懂得让步。如果为非原则性问题,应互相谦让。想一想既然是几十年的老夫老妻了,就要多想对方的好处,多看对方的优点,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注意尊重对方的意见,不要双方固执己见、争吵不休。只有这样,夫妻感情才能融洽。如果不注意尊重对方,什么事都自己说了算,对方难免会觉得自己临到老年还要受气,许多纠纷就由此产生。
上一篇:下一篇:
脑外科老年人家庭伤心
这里拥有海量与脑外科相关的知识内容,能够为你解答各种与脑外科有关的问题,还能为你提供脑外科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方法,更有需对健康的生活知识为你提供帮助,帮助你
421427
266055
190261
164676
网名(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回复[]取消回复医界人才网-中国医疗求职招聘平台
我们拥有医疗界最专业的人才,最及时的医院招聘信息
您的位置:
& 临床医学
高薪职位 :
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的诊治进展
14:44:35 作者:华夏医界网 来源: 浏览次数:0
【关键词】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诊治进展  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为脑损伤的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是精神活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和意识)异常的一组疾病。有研究报道交通事故伤有脑损伤的患者中77%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1],脑损伤后一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为18.3%,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16.4%)[2]。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工作质量、生活质量和家庭关系受到严重损害,对其本人、家庭、社会也造成负担,现就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一、发病机理及诊断  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较差,脑损伤或血肿压迫脑组织时,脑细胞一过性或长久缺血缺氧,脑干网状结构以及皮层各部位神经突触联接的完整性和彼此之间联系受到破坏等多种因素所致,从而造成相应部位脑功能的障碍,临床上病人表现为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精神障碍。目前诊断主要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进行[3],包括由各种脑损伤导致的精神障碍和后遗综合征,即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脑震荡后综合征及脑挫裂伤后综合征等。而陈大普等[4]对脑损伤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作详细的表述:①有明显的头部外伤史,伤前无精神障碍病史;②伤后躁狂不安,狂喊,毁物,欲伤他人,拒绝治疗;③伤后语言紊乱,智能减退,具有远近期健忘症;④易激惹,幻觉,表现正常人际适应差,社会适应差;⑤思维迟缓,淡漠、抑郁、孤僻、爆破性语言伴强迫动作或体位;⑥失眠多梦,易怒、易喜,离奇动作。具有①及②~⑥中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精神障碍。张延平等[5]对359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研究,伤后均行CT扫描证实额前区及颞前区脑实质损伤占70%,其他脑叶占10%,临床表现的症状、体征与脑实质损伤基本一致,无明显脑叶形态损伤者占20%,而无明显脑形态损伤者其精神表现更显著且持续时间长。  二、临床类型  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人格改变:颅脑损伤后最常见的人格改变为易疲乏,注意力集中困难,焦虑,失眠,主观感觉不良,抑郁,严重的出现淡漠,缺乏进取心,不能坚持劳动和正常工作等。另一类人格改变是情绪障碍和自我控制能力受损,表现容易激惹,举止粗鲁,情绪不稳定,道德感及羞耻感下降,并可出现攻击行为、异常性行为和病理性激情发作等。Max[6]研究发现,人格改变以稳定型人格改变最常见,其次为攻击型、淡漠型和偏执型。②情感障碍:颅脑损伤后情感障碍与原发性情感障碍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其中继发的躁狂症以易激惹、冲动为主要特征,而缺乏内源性情感障碍的典型过程。继发的抑郁除有抑郁症状外,还多伴有头疼、头晕、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激惹性增高、记忆减退、思维迟缓、情绪不稳等症状。万海涛[7]报告颅脑损伤早期的精神障碍,以躁狂型为多见,其次为抑郁型、痴呆型和精神分裂型。LeonCarrion[8]的研究结果显示,有48.6%的患者达到了抑郁的分类标准,在这些抑郁患者中,65%有自杀危险。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患者对周围的事虽能够理解和认识,而且有自己的想法,但却因外伤遗留的行为和认知缺陷而无法去克服,从而使自己陷人悲观情绪之中。③智能和记忆障碍:颅脑损伤后可出现脑皮层萎缩、脑室扩大、脑沟加宽或形成疤痕和粘连,破坏了脑结构的完整性,临床上就会出现痴呆综合征。痴呆的程度与脑损伤的程度成正比,轻度智能损害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不佳、构音障碍、语言表达能力差;严重痴呆者智力衰退、表情茫然、思维贫乏、呆滞、少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胡泽卿等[1]发现,有34.8%的患者智商低于正常,45.5%处于边缘状态,智力正常的仅占1 /5;记忆商<51的占59.6%。高北陵等[9]报道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77.6%有智力障碍,且以边缘智力损伤和轻度智力损伤为多,11.l%的有遗忘综合征的表现。④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 Achte KA[10]指出,颅脑损伤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并不比一般人群高,但是SLP的发生率较高,达8.9%。万海涛等[7]报道SLP的发生率为7%,以幻听最常见。Sachdev[11]研究发现,颅脑损伤后SLP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6.3岁,平均潜伏期为外伤后54.7个月,通常缓慢起病,病程进展缓慢,前驱期常存在抑郁表现,主要表现为类偏执狂妄想和听幻觉,伴有思维形式障碍,紧张症状和阴性症状罕见。⑤神经症样症状:颅脑损伤后神经症样症状多见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率为40%~65%,以神经衰弱症状、焦虑和情绪不稳多见,少数可出现转换性障碍和躯体化障碍。高北陵[9]报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19.7%的出现了神经症样症状,且与颅脑损伤的性质、范围和损伤部位无关,其临床症状与神经系统损伤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不符,故考虑为非器质性因素的可能性大。  三、 影响因素  1.脑损伤部位  脑损伤部位不同其精神异常表现亦不同。Levin[12]对颅脑损伤患者的MRI征象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损伤病灶有40%在额叶,用回归分析发现,MRI显示的额叶损伤灶的大小与GCS分级及由心理测验发现的认知功能异常之间呈正相关,左侧额叶损伤与认知功能的可塑性有联系,而右侧额叶损伤灶大小与记忆障碍有关。不仅如此,额叶损伤还会带来严重的人格改变、情绪和行为问题。Robinton[13]研究发现,有脑损伤的躁狂患者,主要累及右颜底部或眶额皮层或右侧丘脑或尾状核。这些区域均为边缘系统部分或同边缘系统紧密相连。创伤后抑郁,其损伤部位主要累及左侧尾状核头部、左前岛叶皮层和左颜底部皮层。虽然损伤也累及边缘系统,但与抑郁相关的损伤比较,躁狂相关的损伤范围更为广泛,且不累及边缘结构区域。神经生理学也发现左半球更多地与积极情绪有关,而右半球与消极情绪关系更为密切。左侧颞叶损伤多伴发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而右侧颞叶损伤则多伴发情感障碍,颞叶损害的患者多出现癫痫发作。多叶联合损害时更易发生人格改变和智能缺损[14]。万海涛[7]发现,在脑受伤部位中,精神障碍以继发于颞叶损伤为常见,其次为额叶,其他部位少见。Berthier[15]发现,额颞叶皮层的局部挫伤容易引起强迫症状,并出现了罕见的强迫性迟缓和强迫性练习症状,同时还出现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焦虑、情感爆发等。 Borek[16]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2年的损伤定位与神经精神症状之间关系研究时发现,幻觉与右侧脑损伤相关,而虚构和自知力缺如与左侧脑损伤相关。虽然这些研究都只局限于小样本,但都暗示了脑不同部位损伤与精神异常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杨金福等[17]报道额颞部损伤致精神障碍发生率最高,症状较重,多以躁狂型和抑郁型为主。  2.脑损伤程度  脑损伤是本病的直接病因,外伤后早期精神障碍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GCS≤8分的患者发生率较高,占所有精神障碍患者总数的74.5%[9]。但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不成比例关系,相反在某些情况下,轻度脑损伤患者可出现严重精神障碍的比例还相对较多[18]。Levin[12]在对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半年后进行综合分析时发现,严重损伤组(GCS评分在3~8分)比轻度损伤组的病人表现出更明显的概念紊乱、不准确的自我洞察力、主动性下降和计划性差。Max等[13]在对有严重颅脑损伤年龄在5~14岁的孩子观察14年后发现,严重颅脑损伤与存在明显精神障碍的高发生率之间明显相关,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达63%,而同龄的轻度颅脑损伤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仅为21%。Max在研究颅脑损伤后人格改变时发现,严重颅脑损伤者人格改变的发生率为59%,而轻~中度者为5%[6]。 Kurihara[20]在研究儿童颅脑损伤的预后时发现,GCS<8分或意识丧失超过2周,几乎都有某种程度的精神异常,且预后不良,有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以上这些研究结果显示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出现精神障碍呈正相关,但有些研究却显示了相反的结果。因此,颅脑损伤导致的精神方面的后果由多因素共同影响造成,器质性和心因性的致病因素很复杂,两者不能截然分开。  四、治疗  1.早期药物治疗  脑损伤后到脑震荡后综合征之间尚有一段时间,其间可通过预防性心理治疗加以防止。伤后不久即开始康复治疗是明智的,此时患者不仅焦虑而且有高度的暗示性,应向患者讲清损伤的本质并对疾病的预后予以解释。病情允许,应有计划安排患者活动,活动量宜采用渐进式,以不增加患者智力、体力和情绪的负荷为度。中型及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的精神障碍患者,应早期应用适当的抗精神药物、中医药、脑血管扩张药等综合治疗,而不是等症状明显才进行。陈大普等[4]使用中医药、抗精神药物等早期干预性治疗脑损伤并发的精神障碍患者,结果发现治疗组在伤后6个月内发病率为11.3%,而对照组在没有采取正规的治疗情况下随诊6个月的发生率竟高达68.5%。韩洵等[21]早期应用奈呋胺脂、川芎嗪等血管扩张药物治疗该类病人也取得较好的效果。邹定辉等[22]经过研究发现脑损伤后的精神障碍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尤其强调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2.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对治疗颅脑损伤及其所并发的精神障碍的效果是肯定的,其作用机理为:①高压氧下血液和组织中氧分压明显升高,增加了氧向脑细胞的弥散。②抑制脑组织中氧自由基的产生,保护细胞膜,减轻脑水肿。③高压氧下阻断钙通道异常开放,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利于精神障碍的改善。④增加了脑干和网状激活系统的供血量,刺激上行网状系统,利于精神障碍的改善。王志明等[23]研究发现在应用高压氧治疗时不但加快颅脑损伤的好转,也可以使精神障碍症状明显改善。而董世节等[24]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发现在高压氧上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味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3.心理及综合康复治疗   心理治疗是外伤性精神病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而对慢性外伤性精神病患者除安排参加治疗及体育话动外,最主要的是通过心理疏导恢复患者的自信心。刘清梅[25]根据患者绝望感、恐惧感、焦虑、自责、依赖性和自尊心等心理行为改变,将其分为不同的心理行为反应类型,实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阮清锋等[26]通过对100例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后,认为对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一旦诊断明确要早期及时治疗,常规治疗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能积极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将会取得更明显而确切的疗效,尤其近期疗效是满意的。  总之,脑损伤后出现精神障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颅脑损伤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后果比较严重,但是随着临床上对脑损伤性精神障碍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临床实验的不断深入发展,只要神经外科医生在治疗脑器质性损伤的同时,也要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合理治疗,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将会大大地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因此,随着科技进步及药物的改进,我们相信脑损伤性精神障碍的治疗一定有光明的前景。【参考文献】  [1]胡泽卿,黄思庆,张钦远,等.道路交通伤患者的智力和记忆研究[J].法律与医学杂志,):165-167.  [2]Deb S,Lyons I,Koutzoukis C,et al.Rate of psychiatric illness 1 year after traumaci brain injury[J].Am J Psychiatry,.  [3]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4]陈大普,王国超.早期干预预防外伤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366-368.  [5]张延平,张继芬,吴福增,等.颅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的机制研究与临床治疗[J].中华医学全科杂志,):35-37.  [6]Max JE.The phenomenology of personality change due to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1.  [7]万海涛,徐 涛,宋 雷,等.急性闭合性脑损伤康复早期精神障碍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47.  [8]Leon-Carrion J.Neuro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profile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s at risk for depression and suicide[J].Brain Inj,5.  [9]高北陵,陆亚文,胡赤怡,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215-218.  [10]Achte KA.TBI引起的精神病[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  [11]Sachdev P.Schiwphrenia-like psychosis following traumaticbrain injury:a chart-based descriptive and case-amtrol study[J].Psychol Med,.  [12]Levin HS. Cognition in relation to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head-injur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Arch Neurology,.  [13]Robinton RG, Boston JD,Starkstein SE,et al.Comparison of mania and depression after brain injury:causal factors[J].Am J Psychiatry,2.  [14]杨雄里.脑科学的现代进展[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5]Berthier ML.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an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behavioral,cognitive,and neuroimaging findings[J].Neuropsychiatry Neuropsychol Behav Neurol,.  [16]Borek LL.Are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evidence of right brain injury in referrals to a neuropsychiatric brain injury unit[J]? Brain Inj,.  [17]杨金福,廖达光,张天一,等.365例颅脑创伤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713-714.  [18]唐宏宇.头部创伤后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J].法律与医学,):10.  [19]Max JE,Koele SL,Smith WL Jr,et al.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a controlled study[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  [20]Kurihara M.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children[J].No-To-Hattatsu, 0-115.  [21]韩 洵,牛祥军,关永清,等.早期应用脑血管扩张药治疗脑损伤后精神障碍[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89.  [22]邹定辉,王君宇,霍 雷,等.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精神障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96-97.  [23]王志明,李春坡,韩树生,等.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精神障碍临床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112.  [24]董世节,魏建功,刘道斌,等.高压氧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外伤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5]刘青梅.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的心理护理[J].山东医药,):53.  [26]阮清锋,邓元央,梁树恒,等.颅脑外伤性精神障碍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508-509.
相关阅读: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闽)-非经营性-
特别申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对根据网站信息作出的任何交易或投资决策负责或承担任何责任。
@ www.hxyjw.com 华夏医界网 闽ICP备号-1 技术支持:福建豪创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400-608-9408 (免长途话费) 统一客服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祸脑外伤后遗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