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板瑚琳管区社区流动人口管理!!!,,,,,,,,,,,,,,,,,,,,,,,,,,,,!!!!!!!!!!

传播祝氏望族文化
湛江徐闻祝氏
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海安镇文部村的大祝家,因崇文而定村名为文部。文部祝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条文武双全的“状元”村。据有关族谱和地方史志等资料记载,文部祝氏先祖来自南京,宋元时期入粤,先后迁徙广东东莞、广东吴川樟铺实业岭村等地定居。清代初年因朝廷开放海禁而奉旨移民到徐闻戍边,广植桑田,躬耕陇亩,祖训严明,故子孙文韬武略,人才辈出。
在当代,抗日名将祝夏年就是出生在这里。祝夏年有兄弟6人,他排行第六,因而故乡人又叫其为祝六。
祝夏年于1920年入广东省立广州中学,1924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炮科毕业。国民党中将,曾率部痛击华中日军,收复武汉,并在武昌接受日军的投降,国民党国防部高级参议。其儿子祝开景,华裔美籍电脑软件专家、数理博士,现旅居美国;祝开景子祝成宁及祝成寰都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建国后,人才辈出、出仕不断。祝开儒,任湖南株洲军分区某师副师长,南海东部石油公司党委书记。祝为豪,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某处处长。祝智芬,任武汉大学教授。文部村人祝开波,1956年被评为广东省农民劳动模范,1964年4月代表广东省上北京参加全国农业代表大会,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据《徐闻史志》、《徐闻文史》中记载,徐闻县文部村祝氏在清朝年间有进士1人,举人、拔贡及文武秀才7人,民国时期,考进军校7人;建国后,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留学的有6人,其中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2人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全村大学(含大专)57人,中专生50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研究生3人,大学教授3人。
如今,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海安镇文部村的祝氏故居已经成为湛江市有名的旅游景点,欢迎广大族亲去那里旅游观光。
临沂费县祝氏
在中国,有很多同名村落和地址,祝家庄,也是其中一例。其中位于山东临沂市费县的祝家庄因在古代费县地区为祝国而闻名。
山东临沂费县岩坡乡祝家庄,历史悠久,最闻名原因就是这里在古代曾为诸侯国。总所周知,祝姓是一个来源主要与黄帝有关的姓氏。相传黄帝有裔孙祝融,在高辛氏时担任管理火种的官员。祝融的后代中有昌、远等人,在夏代以后被分封为诸侯。周武王灭周后,为尊崇黄帝,又从远的裔孙中选出一人分封于祝(今山东长清东),建祝国,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至春秋时,祝国被齐国吞并,原祝国公族为纪念故国和远祖祝融,便以国名或人名为姓氏,姓祝。
我们专程来采访古祝国的后裔,来到这里受到热情的接待。这个祝家庄傍山而建,气势磅礴。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风景秀丽,是山东有名的风景旅游区。村内有造纸厂、蓄电池厂、电熔耐火材料厂等民营企业;主要农产品有橙子,脆甜,杨桃,甜菜,香菜等经济作物,这里的祝氏宗亲物质相对丰富,是费县著名的幸福村!
祝家庄的民风淳朴,族亲热情好客,每年阴历6月六日,祝家庄的父老乡亲全部到场举行的祭祀活动,场面盛大壮观。
浙江上虞祝氏
浙江上虞市丰惠镇祝家庄村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祝英台的故乡,位于上虞市东南部,祝氏人口众多,居住历史悠久。中国英台之乡——祝家庄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资源,村内有保存完好的祝氏祖堂、古井‘玉水河、井空泉、药师寺等古迹。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故事片《梁祝》曾在此拍摄外景,中央电视台也在玉水河边拍摄电视专题片《英台故里》。目前,该村正积极筹划开发旅游资源,进一步打响“中国英台之乡”的品牌。
据考古发现,最迟在二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有我们的族亲在这一带活动,一直以祝姓世居。这里地处半山区,南、西、北三面环山,南北两缘,分别被二条清澈的小溪缠绵夹持,南溪前50米即为“玉水河”,河呈南北长条形,前面不远与开凿于西晋的四十里河贯通,玉水河既是庄的内河,同时又是连接外界的主要交通河道。庄之北溪有一眼千年不枯的古井,当地人称“井空洞”。祝家庄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宅院,面积约500平方米,还有一座700平方米的花园遗址,当地百姓俗称“花地”,有假山、池塘、石榴、云柏等景物。
这里至今有一处保留完整的祝氏祖堂,它是英台故里在现实中的一个依附点,是贯穿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是上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祝氏祖堂建于道光六年(1826)。祝氏一族原籍山西太原,汉代南迁到此定居,其祖先原在
虞城教授为业,生三子,移居上虞各地,此支系其次子贵宗公。这些史实至今尚刻在祖堂碑上。祖堂内有“纯嘏堂”横匾一块,是清代文科状元梁国治所题。
祝家庄还有一对“夫妻树”,树高10米左右,胸径约30厘米,在离地1米左右的地方,树枝连在一起,仿佛是一对手牵手的情人,当地百姓称之为“连理树”。其实此树名叫“枫香树”,一到秋天,红叶似火,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景点。
&祝家庄附近的洪山湖,前年发现了距今1700多年的历史古墓;该墓系东晋时代的墓葬,古墓长5米、高2米多、宽1.8米,整个古墓宽敞,内部结构十分讲究。砖块上的花纹精致,做工考究。据史料记载,东晋时期的百姓生活普遍贫困萧条,一般墓葬不呈显贵。据文物部门鉴定,从发掘的古墓看,这样精致的古墓极有可能是一处贵族子弟的墓葬,这墓很可能是祝英台上代的墓葬。
祝氏祠堂有一块祠堂碑,从斑驳的碑面上可以看出,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全村地域面积7.9平方公里,总人口2584人,现有耕地1800亩,山林3500亩,水面200亩。2006年实现工农业产值15亿元,人均收入达11164元。该村被评为上虞市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
山东阳谷祝氏
在山东阳谷县祝家庄,位于阳谷县城西南12公里处。这里跨鲁豫两省交界,镇政府驻地南的祝口是《水浒》所传祝家庄旧址,至今村中有盘陀路、凤凰台和盗鸡塔等古迹遗址。相传北宋时这里是繁华之地,右傍大溪,左临官道,为济州到大名府必经之地。庄前林木葱郁,庄后石塔耸立,庄内盘陀路布局奇特,是一军事阵地天然地势。《水浒》从第四十六回至五十回写祝家庄富户因与梁山有矛盾,所以招致草寇头头领兵来打。祝家英雄儿女最后寡不敌众,第三次大战时导致失败,给我们整个家族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当地的族亲忌说,后改称祝家庄为竹口或祝口。
  清初寿张县令曹玉珂《过梁山记》载:“祝家庄者,邑西之竹口也。关口者,李庄也。”这关口现在叫关门口。
  传说,祝口西北湖沙窝村即是扈家庄;东面的关门口是祝家庄的东大门;北面的莲花池村是祝府的后花园;西南的炉里村是祝家庄锻造兵器的地方;附近的大寺村遗迹是祝家庄内的一座寺院,寺院旁有一座十三层的八角铁塔……
祝口村原有一座十八层八角砖塔,每角挂一铜铃,塔每层有节呈灰褐色,活像古时兵器中的大钢鞭。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尉迟敬德的显赫战功,按他手执的钢鞭形式建造此塔以作纪念。塔后被拆除,现仅存遗址。
在今山东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孙家庄内有一石碑,上书此村北宋年间为祝家庄,在西至今有李家庄,扈家庄消失。
往事不堪回首,时时激励我们祝氏宗亲人人当自强!采访当地的老族长时,他向我们说出了这样的感言。
山东莱州祝氏
前不久,笔者因公差来到山东莱州沙河镇祝家村,探访那里的祝氏家人。这个祝家村位于莱州城西南45里,明洪武二年(1369)祝姓始祖祝宇由四川迁此立村,今村民中祝姓居多。村中修建有“督军府”、圩子墙、“古有泉”和石板路等,今部分尚存。村西现存东西走向的土圩子墙遗址,长达几十米,仍十分结实。据文史学者张宙星先生研究,这种三合土制成的圩子墙,在莱州境内很多,其中尤以祝家庄的土圩子最为雄伟。早期的修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民初,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又有一批乡绅为应对匪患,倡导族人共保村闾。这里的祝氏族亲成立保卫团,配备武器,并出重资于村四周筑起高高的土圩子,方圆可达数里,一般筑有大门、炮台、岗楼,大多数在1946年前后被拆毁。
祝家村村西,有一座完整的“督军府”门楼、五间南厢房和三间西厢房,保存基本完好,现为村委所在地。其中过间门楼,台阶很高,气势不凡,大门上用隶书写着一副对联:“千祥丑献瑞,万福子成龙”,横批是“金石有声”。第二进的正屋也已经坍塌,只有当街西山墙还依然壁立。旁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全部用大块的长方形白石条铺成,有点古香古色的韵味。
祝家村以东,有一眼充满古韵的八角井,系1928年重修,上面刻着:“经修人祝宝兴”、“中华民国十七年古历闰二月二日吉旦仝立”。
国时期,祝家村多有官位显赫者,如:祝祥本曾任胶东防守司令兼青岛市市长,中将军衔;祝占俊曾任陆军军需总监,中将军衔;祝祥祯曾任山东省警察厅厅长;祝修德曾任山东省武定道道尹(武定道治所在今惠民县),其他中低级军官数不胜数,大多被收录在《四续掖县志·民国将材》里面,足矣显示当年的祝氏望族名人辈出。
山东莱州沙河镇祝家村居住了2300位祝氏宗亲,每年的清明节大家一起祭祖、联谊,让周围外姓的乡亲们称赞不已!
上饶铅山祝氏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篁碧畲族乡祝家村,地处赣闽边界,武夷山北麓,海拔700米,全乡总人口3728人,篁碧祝家始祖仁霸公,字德卿,浙江江山人,受姓祖光公73世孙,北宋景德丁未年以明经授司户参军,庆历壬未年迁居铅山,取妻余氏,生5子,长子世昌,次子世康居本县石塘镇开族仁霸公随往,现有人口约5000多,三子世良返浙江,四子开本县六都虹桥族,现有人口约1000多人,余氏祖母随五子世善定居篁碧开族,现有人口约1000多人,余氏祖母的坟墓现在保存完好,墓碑上字迹清晰可辨,这离不开历代族人的维护,可说功不可没。在明朝洪武年间,篁碧设立十甲制,祝姓分占一甲,五甲,九甲,十甲,就目前如你说是以上四个甲人,基本上可确定你是祝家人,现今约占全乡人口三分之一。鹰潭瑶池祝家“全国眼镜企业之王”是从石塘那支迁去,现约8000人。
这届篁碧祝氏宗祠理事会设立理事长祝先忠,光公后102世孙《十甲族人》。副理事长两人:祝先华兼任会计《九甲族人》,祝水龙
一甲族人》。理事七人:祝建林《五甲族人》、祝先跃《九甲族人》、祝建新兼任秘书、祝先英兼任出纳、祝金旺、祝先亮。祝德陆以上几位是《十甲族人&,理事会处理族内一些小事务,管理祠堂楼院的日常维护。清明节安排对古墓的清扫修复,冬至进行座谈,对晚辈言传身教,开展祭祖活动。撰修宗谱。与当地其他望族进行必要的沟通。联系,出访,接待外地族人,资金来源多为本家族人赞助。
铅山祝氏,精英多多!老英雄祝思舜,参加了著名的抗美援朝战争并多次立功受奖。
革命军人祝思球、祝先春,两位前辈都参加炮击金门战役,战功赫赫。
中年才俊祝德辉,早年毕业于上海空军政治学院,40出头已是正团干部,现转业留任佛山市某局任局长。
江西吉安市税务局离休干部祝志峰,1940年父母双亡,当时的宗族理事会人员把他家中的那份田产卖掉供他读书,他不负众望,果真在1949年考上大学,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踏上了人生的坦途。他今年94岁,身体健康,家庭美满幸福。
当今,上饶市铅山县篁碧祝氏宗祠理事会设立理事长祝先忠,秘书祝建新等族亲积极参与华南各地联谊,为组织上饶广丰龙溪祝氏宗亲大聚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成武祝氏
众所周知,山东是我祝氏家族的主要发源地,特别是鲁西南地区及苏鲁豫皖部分地区,目前居住着10余万的祝氏子孙,这部分祝氏家族基本同属于一个支系,始祖惟岳公。
据《成武县志》介绍:祝惟岳,字同甫,成武县伯乐集镇白店村人,宋威平年间中明法科进士,出任陵州司理参军,后任秦州观察推官,大理寺丞龙门县知县,为一代名吏。去世后被皇帝赠封为银青荣禄大夫户部尚书。祝惟岳的四个儿子祝谏、祝诰、祝许、祝谘也相继中了进士,分别官拜屯田员外郎、蔡州与令、并州军事观察推官、大常寺少卿,世称“父子五进士”。
据山东成武县的家族热心人祝明先生说:而这一支祝氏的后裔分别居住于山东省成武县、定陶县、曹县、单县、东明县、滕县、金乡县(部分)、微山县、河南省商丘、民权县、兰考县、虞城县、太康县、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沛县、铜山县、安徽省太和县等地。据老谱记载河南固始县部分祝氏也属于这一支。
在山东省成武县伯乐集镇白店村西黄楼村南,现存宋熙宁七年(1074)所立维岳公墓前神道碑一座。碑堂内存有清雍正四年(1726)所立公墓碑一座,另有民国十四年(1925)所立谏公、诰公、许公、谘公墓碑。这里的家谱以惟岳公为始祖,以下谏公为长门、诰公为二门、许公为三门、谘公为四门。一、二、三门在本地都有延续,唯四门谘公之后一直没有联系。
据网络族亲寻宗问祖的信息,有的说:祝谘丘由单州城武(今山东成武)徙居滑州韦城(今河南长垣),也有的说是徙居河南固始。这里所知的祝谘丘很可能就是祝谘。
这些年,祝明先生自告奋勇担起成武县祝氏族亲对外联络人。他常年研究华夏祝氏文化发展史,积极参与网络联谊群的建设,为我们的家族文化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安徽安庆祝氏
据安徽安庆宿松祝氏族谱记载:1135年,我们的先祖因为兵灾由山西太原一路南迁,最后定址江西浮梁县景德镇。
1372年(洪武5年),当时的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鄱阳湖一带大战半年,血流成河,留下一片荒凉。最后朝廷强行将江西北部各地的居民集合在“瓦屑壩”,并从此大量移民北上。浮梁祝氏7兄弟有4支(有一公、四公、六公、七公渡江北上,几经选址而确定在湖北黄梅县丘陵地带开荒拓土;而其余3支(二公、三公、五公)留在江西。
  江西瓦屑壩和广东珠玑巷一样,都是移民迁徙中转站。安徽安庆的祝氏祖宗堂号也是太原堂。家谱只有600年的记载,江西瓦屑壩之前的祖宗世谱暂时无从考究。
1392年,湖北黄梅的4支祝氏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冲突,受到朝廷捕缉,最后只得逃到山区隐居。一公逃到安徽宿松西源山、四公逃到湖北黄梅五祖山、六公逃至安徽岳西明堂山、七公逃至安徽太湖弥陀山,为了能够活命,四兄弟只好勤于劈山种地、养禽畜牧,强身健体,习文练武,广衍子孙。
  安徽安庆岳西的那一支族亲,人数最多。在上世纪80年代岳西的族亲来宿松修谱,由于当年宿松的宗亲人口比例相对较小,接待能力有限,所以无奈放弃,错过了一次大好机会!现在,只有我们安徽安庆宿松、安徽安庆太湖和湖北黄梅三地的祝氏族亲的字辈是统一的。
安庆地区宿松县凉亭镇三德祝家庄是当地有名的文武大庄,历代精英辈出。当代有海军上校和空军上校哥一名;安徽大学教授祝太和、祝吉太;美的集团经销部总经理祝大川;河南洛阳拖拉机厂领导祝健保;深圳打工明星祝日升等等家族名人。其中,祝日升自告奋勇劳心劳力主编、出版祝氏家族文化丛书系列,组织皖、赣、浙、粤、桂华南五省祝氏家族联谊聚会10余次,赞助经费10000多元;祝大川夫妇专程参加深圳《当代祝氏名人谱》新书首发式,并曾经赞助善款1000元!
湖北红安祝氏
黄帝的后裔主要是姬姓部落,在迁徙和定居过程中,所到之处建立过不少方国部落。氏族的纷争,方国的兴起,集团的形成,促进了奴隶制社会的更替和建立,华夏大地上先后出现了夏朝、商朝和周朝三个奴隶制大国。尤其是周武王、周成王在灭商和建立周室之后,为了巩固周王朝,行大举分封诸侯之措,使努力制国家更趋完善。当时除分封周王室世系之后,为了巩固周王朝,还分封了一些远古部落的首领的后代,其中封黄帝之后于祝(又称铸,金山东太安西南,另说山东临沂东南),即祝国,后来,国君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其姓氏,当可看是祝姓的起源。(注)此时约是公元前十一世纪末。
湖北省红安县华家河镇祝家村坐北向南,依山傍水,东西两侧群山环抱。
整个山村的建筑布局为3条平行巷道构成,每条巷道住有居民5到7户,共有大小院落30多座,房屋300多间,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这里的祝氏宗亲民居以巷道为单元,既相对独立,又户户相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关系在建筑布局上的反映。黑与白是其主色,屋顶为高耸的马头墙,古宅中的开井,保证了屋内的采光和空气流通,特色的木雕与石雕点缀在门、墙、窗、橼、宗祠牌坊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
据祝氏族谱记载,明清时期,祝家楼村第一代祖先从江西南昌迁到湖北红安,至今已有21代。明清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
洪武四年,祝氏始祖从西过籍来到这里,先后经历了明朝的276年,清朝的267年,中华民国的38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60年,近700年历史。先后出举人6人,进士3人,解放后考入大学的高材生30余名,是个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它的发现为研究鄂东民居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浙江衢宗祝氏
据目前所知,华夏祝氏中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宗应该是浙江衢宗祝氏。其始祖为晋护国上将军、武卫节度使、信安候、祝巡,五胡乱华之即卫驾晋帝,由祝氏发源地山东祝国迁至浙江信安(即今衢州)。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祝巡的后代主要分两部分,即世居本地的衢宗祝氏,迁往他地的衢宗祝氏。巡公原配秦氏,敌军围祝国时跳井自尽。生一子瑞,今天的郎峰祝氏既是其后裔。继娶葛氏,扬州人,生一子端,今天的衢州祝氏多为其后裔。侧室卢氏生三子:泓之、旷之、淮之。后裔遍及浙闽赣。
衢宗祝氏祝巡之后,尚有许多祝氏重要的祖先。如:祝其岱字东山,唐银青光禄大夫,巡公十四世孙,为郎峰祝氏始祖,其子孙遍及今天的浙闽赣交界的衢州、上饶、浦城等地区总人数达十万以上。祝实,宋处州(丽水莲都区)判官,生四子坦、纑、缜、献。今天的浙江丽水、龙游锦里、海宁海昌、兰溪、括苍,江西上饶,江苏苏州,上海均有其后裔聚居,总人数达数万。祝谏,宋庆历间进士敷文阁学士,其后裔分布于浙江的绍兴、嵊州、萧山、兰溪、浦江,安徽歙县、徽州,以及江西、天津、山东也均有聚居。总人数也有数万。祝鸣凤宋镇江知府,后裔分布于浙江兰溪、山东金乡等地。祝仁霸宋司户参军,后裔发布于江西铅山石塘、篁碧、虹桥、汪二等地。
这些地方的祝氏又不断向其他地方分迁,远迁至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因此衢宗祝氏后裔远多于现在能统计的人数。
2010年5月1日至4日,衢宗祝氏在江山与上饶交界的广丰祝氏宗祠召开了全国性的祝氏家族聚会!网络祝氏宗亲会会长祝忠勇、广丰龙溪祝氏族长祝仕君、广丰祝氏宗祠负责人祝孝海等当地族亲热心人接待了全国过来的100多名爱族代表,拉开了华夏祝氏族亲联谊的序幕。
& 广东吴川祝姓
据《吴川祝氏家族世谱》记载:公元1537年,吴川始祖祝明洁带着五名祝姓人,随300余人逃难队伍进入吴川。
初来乍到,不知道火炉共灶,条件非常艰苦,常常吃野菜野果填腹。
他们5人组合成一个家庭,也在瑚琳岭住了好几年。由于当地一个风水先生叫杨霞侣,年纪已七十好几,对风水颇有研究。祝明洁请教杨老:我们祝氏迁徙到何处肇基时,杨老行动不便,只是告诉他们:从瑚琳岭向东数到第十二个岭,就是“鲤鱼打坳”的阳宅。杨霞侣所说的“十二岭”不包括瑚琳岭,向东数到第十二个岭。
殊不知祝家人把瑚琳岭算在内少数了一个岭。所以就在樟铺西面七八里的“十二岭”住下来。比祝姓早住在“鲤鱼打坳”岭的东南方向的李姓居民,好似雨后春笋一般发展,很快把“鲤鱼打坳”岭也住上了。今天,这一支樟铺塘口村的三柏李姓有五六千人,而祝姓发展得相当缓慢。
祝姓所住的“十二岭”,解放后改称为“实业岭”。这支在吴川有472年历史的祝姓在塘缀有祝屋村,在樟铺有实业岭村、斗门村,共有1000多人。
但愿好风水轮流转!在此,我们衷心祝愿居住在广东吴川“十二岭”祝氏宗亲早日得到好风水庇佑,将会更加兴旺发达!
广西藤县祝氏
  春秋、秦汉以来,随着民族的融合,疆域的拓展,生产力的进步,祝姓氏人亦随之不断扩散和迁徙,几乎遍及中华大地,尤其是中原和黄河之滨以及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其中不少文人雅士在朝廷及地方官府充任过官职。例如:周朝大夫祝跪,汉朝郎中祝午和九真太守祝良,唐朝画家祝丘和鐃洲刺史祝钦明,宋朝大理寺祝梦熊和画家、书法家祝次仲,元朝平江路总管祝峋,明朝书法家、文学家应天府通判祝允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两淮转运使祝弘舒、刑部主事祝淇,浙江郎中祝挺、山西参政祝咏,山西参政祝颢、保定知府祝玲和南昌知府祝瀚,以及清朝内阁中书祝维浩、山西巡抚祝世昌、画家祝昌河祝新等,都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祝姓族人移居藤县约是十四世纪末到十五世纪初之际,当时先祖天禄、拾吉、祝缉、宗囿和宗甫自粤地(粤北南雄珠玑巷,另说山西太原府)宦游桂郡,到达藤邑,随卜居禤洲头角,历数百载,繁衍发展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后裔遍及全县各乡镇,及苍梧、岑溪、平南、桂平、蒙山、瑶山、宜山、昭平、平乐、梧州及柳州等县市,元如湖南、江西、四川等省均有先祖宗囿和宗甫后裔的祝姓族人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我祝姓族人散居东南西北,天各一方,虽无惊天动地之举,但亦不乏艰苦奋斗只业绩。数百年来,生生息息,形成今天的人口规模,可见祝姓族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但可惜的是还没有一部较为完整的族谱予以记载。虽然族人有识之士对自己所属支脉有所记述,但囿于支系多,地域分散,缺少联系,又没有人策划,始终局限于小范围之内。鉴于此,吾先辈曾于1944年和1947年(即民国三十三年和三十六年)着人撰编族谱,经过无数人的努力,总算完成了,并筹备了必要的款,打算送印刷厂印刷,但终因当时形势变化,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忆及此事,今人无不惋惜,如果不继续做好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消逝,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将散失殆尽,将愧对前辈及子孙后代。
  我们努力之事,意在祝氏人有一部较为完整的《族谱》,以便世代相传,不忘血系,辈分清楚,尊卑有序,兄弟见面,相敬如宾,尊贤敬祖,缅怀先人,铭记族史,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现在《祝氏族谱》已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沿着前辈的足迹,开拓灿烂的前程!
&&&&&&&&&&&&&&&&&&&&&&&&&&&&&&&&
——祝鸣凤摘录自广西藤县祝氏族谱
鹰潭瑶池祝氏&&
祝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其起源当可追溯到离现在约五千年的一位有熊氏首领(姬姓,诞生在河南新郑县,另说曲阜城东寿丘),后人称黄帝,而黄帝族的发源地则在陕西北部地区,后来向东迁徙沿着洛水,南下陕西南部,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边,逐步向东北走,到达今天山西南部黄河之滨,再继续迁徙,遂定居于河北逐鹿附近。
江西鹰潭瑶池祝氏始祖是浙江江山迁至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篁碧畲族乡祝家村,受姓祖光公73世孙,北宋景德丁未年以明经授司户参军,庆历壬未年迁居铅山,取妻余氏,生5子,长子世昌,次子世康居铅山县石塘镇开族,然后由阳山石塘前往鹰潭瑶池定居。
据了解,如今瑶池祝氏一脉,已达7000人之众。近年来,随着瑶池祝氏人的商业涉足日益广播,远至海外,近至周边各县市乡村,都能有瑶池宗亲活跃的身影,瑶池祝氏,在整个鹰潭地区的经济领域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悉,仅瑶池一隅,便拥轿车达二百六十余辆。
2010年5月31日的鹰潭瑶池祝氏谱成典庆中,来贺亲族的车辆更是从祠堂门口排起了一条数里长龙。瑶池祝氏宗谱的由瑶池宗亲耗巨资请鹰潭市儒家研究会编撰续修,本地对宗谱熟谙的族人参于编审和协助所有工作。成谱一改传统苏欧两式谱格,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将宗谱格式作了个大刀阔斧的改革,使一种枯燥的谱牒形式转换成了一部通俗易懂的家族史籍。这也是2010年祝氏家族中的一大盛事!
在那次谱成庆典的现场,热闹非凡。鹰潭祝氏邀请了江西大部分地区代表参加,上饶铅山祝氏宗亲理事会会长祝先忠也带领众多族亲参加,并拍摄了许多宝贵的相片。
山东安丘祝氏
  山东安丘市柘山镇祝家庄村位于镇区以北5公里处,全村共80户,同姓祝有260口人,耕地面积630亩。2006年经济总收入26万元,人均纯收入1000元。
  该村交通方便,柏油路穿村而过,该村四面环山,山沟里泉水叮咚,哗哗流淌,无任何污染,山清水秀,主产花生,祝家庄最有名的数小磨坊生产的花生油柘山花生油、青山沟花生油。
2006年,安丘市柘山镇的花生被国家农业部审批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据介绍,柘山镇所产出的花生以其绿色、无公害、口味纯正、出油率高、香脆可口等特点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近年来,柘山镇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农民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程序和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的要求进行科学种植和管理,严禁使用高毒、剧毒和高残留的农药。同时大力推广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配方施肥技术,从而保证了花生的质量安全。
2007年,山东安丘市柘山镇祝家庄村生产的花生油,顺利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安全认证”,逐步畅销中国。
2008年,该地的特产花生油又被审批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该镇所产花生除供应北京、上海等国内市场外,还远销东南亚、欧洲、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里的族亲邻里和睦,亲如一家。这里的族亲物质富裕,热情好客,他们盼望着在这里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家族聚会。
浙江新昌祝家
祝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其起源当可追溯到离现在约五千年的一位有熊氏首领(姬姓,诞生在河南新郑县,另说曲阜城东寿丘),后人称黄帝,而黄帝族的发源地则在陕西北部地区,后来向东迁徙沿着洛水,南下陕西南部,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边,逐步向东北走,到达今天山西南部黄河之滨,再继续迁徙,遂定居于河北逐鹿附近。
浙江新昌祝家庄村位于绍兴市新昌县新林乡,是该县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又属于非库区村,在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改路、改水、改厕、改房和拆旧为主要内容的“四改一拆”工作为村庄环境整治突破口,全面铺开新农村建设工作,眼下各项工作已逐步展开。
祝家庄村坐落于新林乡东部,大坪头岗上,由祝家庙、东庄、柘树湾、新庄、吴家五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617户,1703人,祝氏宗亲人数差不多占了一半。
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57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616元。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358亩,园地1153亩(其中桑园438亩,茶园295亩,板栗240亩,水果180亩),林地面积3193亩。该村严格按照“四改一拆”要求,相关工作有序开展,群众热情参与,极大地改善了该村生产生活环境。在2007年总投资60万元完成庵庙前水库千库保安工程,成为全县样板工程;又投资20万元完成5个自然村的自来水改造工程;共完成道路硬化面积7800平方米(祝家庙、柘树湾、新庄),2007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可谓成绩显著。
这里的祝家村、祝家庙,都是祝氏宗亲聚居地,祝氏在这里是人人尊重的大姓!
山东青岛祝家
  山东青岛祝家庄村坐落于胶南市办事处西部6.5公里。村域东西2.5公里,南北2.0 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38亩。祝家庄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北距泰薛路4.5公里,东距同三高速公路出入口仅6公里。南距204国道仅8公里。村庄东头有汉朝遗址,村西有古汉墓一处。
  祝家庄历史上以农为主。1949年以后,兴办了工、副业。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苗木种植、梅花鹿养殖、建筑、农贸市场等支柱产业,尤其是2000年在胶南市政府的支持下建设了以种植凯特杏、草莓为主的精品园,共建设蔬菜大棚115个。1990年在村南兴建了15000平方米的集市贸易场地,年商业贸易额达1500万元。该生猪交易市场辐射周边5个乡镇,是周边生猪交易最好的集市之一。全村个体手工业户20家,苗木、养殖业基地120余亩,年收入100万余元。2004年,村民人均收入4700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也得到全面发展。投资83万元,建成了一所配套设施齐全的小学,并配备了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等,被评为胶南市规范化学校和胶南市精品学校,幼儿园也被评为胶南市农村一类幼儿园;村庄全面推行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对独生子女由村集体统一交纳备用保险金;广泛开展了评选“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使村民素质不断提高。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五个好先进党支部”、“社会主义文明村庄”等荣誉称号。
据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祝姓人氏自云南迁入,取名祝家庄。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年间至民国时称祝家庄。村东750米处有汉代遗址一处,曾出土多种陶器、铜器、瓷器等文物。1984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575户,人口1935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松江区外来人口管理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