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大巷应裤裆巷风流记量大,喷浆效果不好,有没有好的办法?

当前位置:>>
>>正文内容
喷浆安全技术措施
一、& & & & 工程概况
皮带大巷(拉紧硐室)现已由红夏方掘出,按照筹建处的要求由我方进行喷浆。工程量41.63m,巷道坡度为40,断面为拱型断面,实际掘进中巷道规格超出了。实际情况将由筹建处、监理公司、施工单位来定。
二、施工方案
(一)& & & & 施工前的准备
1、& & & & 喷浆前必须挂设线,挂线数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2、& & & & 清理施工场地,将风、水管线接好,打开供风、供水阀门,检查风压、水压,并检查风水管路是否漏风、漏水、畅通,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3、& & & & 喷浆机的稳设位置:喷浆机安设在控制硐室口。
4、& & & & 供风系统:风管已拆除在喷浆之前要进行恢复工作。路线为地面压风机房&主斜井&集中皮带运输巷&拉紧硐室&变电所。
5、供水系统:水源采用变电所中的沉淀池中的水,采用潜水泵抽出。路线为沉淀池&变电所&控制硐室&迎头。
6、供电系统:电源由主斜井底的水仓引出。路线为水仓&集中皮带运输巷&拉紧硐室&变电所&控制硐室。
7、运料系统:料在地面拌好后由副提运至主斜井底,在由人工推到5度坡头后由小绞车下放到坡底,在由人工推至变电所内。下料前要把轨道向前接到控制硐室口。
8、信号系统:运料过程中采用对讲机和电话联系
(二)& & & & 施工方法
1、& & & & 作业方式采用三八制作业。
2、& & & & 由于巷道较高,喷浆前要搭设工作台。
搭设脚手架采用2寸钢管,成&井&字形搭设,每个立柱下面必须穿长&宽&厚=300&300&80mm木板制作的鞋。每交叉两跟钢管之间的连接采用双股8#铁丝绑牢,钢管的排距为1200mm,垂直巷道两帮的钢管要顶到墙上,顺巷道方向上要打斜撑,斜撑与地面夹角成450并且深进底板下不低于100mm,搭设高度以距顶板3米为宜。
脚手架搭好后,在最上层钢管上铺设长&宽&厚=mm的木大板,大板与大板之间用耙钩连接,大板与钢管用8#铁丝绑牢。大板铺设面积不小于16平方米。
三、质量及要求
1、& & & & 净宽:中线至任一帮的距离不超过设计的0-150mm。
2、& & & & 净高:腰线至顶、底板的距离不超过设计的0-150mm。
3、& & & & 喷层厚度不小于设计的90%。
4、& & & & 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0。
5、& & & & 喷射混凝土使用必须用标号不低于425#的普硅水泥,沙为纯净的河沙,石子粒直径小于20mm,将粒径大于15mm的石子控制在20%以下,配比为水泥:黄砂:石硝:水=1: 2.0:2.0:0.58;速凝剂掺入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2~3.5%,喷拱取上限,喷淋水区时,可酌情加大速凝剂掺入量,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
四、操作注意事项
1、喷砼前,首先处理网兜、锚杆松动、锚盘不贴岩面处,将网兜剪开放落碎矸后,重新将网联结好。将松动的螺母拧紧,使锚盘紧贴岩面,锚杆不起作用的要重新补打,缺网片的地点要补齐网片。
2、喷浆前要用高压风水冲洗受喷面,保证喷体与受喷面结合严密。喷射手控制好水灰比,以喷出料不发白、不流淌、表面有光泽为宜。喷浆前,要用高压风水冲洗受喷面,保证喷体与受喷面结合严密。喷浆采用转V型喷浆机。
3、喷射砼操作一般由2人进行,施工过程中两人要密切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喷射手要控制好水灰比,以喷出料不发白、流淌、表面有光泽为宜。喷浆时,要掌握& & 好喷射角度和喷射距离,喷嘴力求垂直岩面。喷射顺序一般自下而上、由后向前,先填凹补坑找平后再按正规操作,做一次性喷射到底。
4、喷射砼工作要严格按&三到底、一拉线、四无&的要求执行。即:喷射清理到底、喷射时喷到硬底、喷后两帮回弹料清理到底;按优良尺寸拉线喷浆;无积水、无失脚、无穿裙、无筋。
5、喷浆机启动前,要将机内大块矸石、杂物取出,以防堵管。喂料停止后,要待料腔、料管内余料全部吹净后再停机,并将机器内外清扫干净。喷浆机的操作顺序:1开机:开水---开风---送电---喂料---喷射。 2停机:停止喂料---停电---停风---停水。如遇特殊情况时要先停电。
6、& & & & 喷浆机送风时,一定要固定好喷头,防止喷头摆动伤人。处理堵管时,不准带风或加大风压处理,要停电、停风打开放风阀敲打堵管处,然后关闭放风阀送风、送电处理。采用敲击法不通时,要拆开管进行处理。喷头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着人。
7、& & & & 喷浆前,各种高压风水管路必须连接牢固,并外加10#铁丝连在一起的保护连接 ,防止断开伤人。
8、& & & & 喷浆时必须使用水幕,拌料地点下风口、喷浆地点回风处各安设一道水幕。
9、& & & & 实行潮料喷浆:喷浆拌料要加入适量的水,使拌出的料手握成团,松开即散,嘴吹无灰。
10、加强个体防护,喷浆时必须佩戴口罩,无设施不得开工,工作面的各种设施要灵敏可靠。坚持正常使用。施工人员要保护好各种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进行维修,确保正常使用。
11、喷浆施工时必须有专人进行监护。
12、喷喷浆前前必须将巷道找够喷前尺寸,进行拉线喷浆,喷后保证巷道净尺寸,密实无漏网、漏筋现象,平整度符合要求,巷道净尺寸设计符合要求。
13、处理巷道尺寸不够的地方时必须在有可靠支护地点进行一次处理范围不得超过1平方米。
14、严禁人员将身体的任何部位探入喷浆机喂料口内处理堵塞。
15、处理喷浆管堵塞时,必须缓慢加大风压,并严禁喷头对准人员。
16、施工时必须做好个体防护。
17、喷浆工作结束后,要将回弹料清理干净,用手镐切齐墙脚,把凸出部位铲平,清除管线设备上的回弹料。
18、喷浆支护后按规定时间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19、高度大于3米的巷道应搭工作台,保持喷枪口距受喷面为0.8-1.0米。
【】【】【】
本月排行TOP20
协办: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投稿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
备案号:苏ICP备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诚信自律同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井下所有煤仓和溜煤眼都应保持一定的存煤
时间: 21:15:58
综合防尘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矿井综合防尘方面的有关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我矿井下综合防尘管理技术方面的各项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006 煤矿安全规程 AQ 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 晋煤集生字【 号 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 晋煤集通字【 号 “一通三防”管理规定 3 矿井综合防尘系统 3.1 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绘制符合井下实际情况的《综合防尘系 统图》 ,图中要标明管径及支管、阀门、洒水点等的位置、编号,在发生变化时 要及时填图。 3.1.1 主要运输巷、带式输送机斜井与平巷、上山与下山、盘区运输巷与回风巷、 采煤工作面进风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 等地点都必须敷设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防尘管路(跨巷拐弯及 采掘面管路末端 50m 除外)必须使用铁管并且刷为绿色。 3.1.2 胶带机运输巷道每隔 50m 安设一个三通及阀门,其它巷道每隔 100m 安设 一个三通及阀门,在巷道拐弯、分叉等处必须预留三通阀门。所有阀门必须设 在方便人员操作的地点,手轮、手把齐全可靠,便于开启。 3.1.3 供水管路的停水报告必须征求通风、机电、安监、生产调度部门的同意后 方可实施。矿井消防防尘管路未经通风部门许可不得随意转做它用。&&&&3.2 矿井及采掘面防尘供水管路系统中,必须安装过滤装置,保证水的清洁,水 中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 150mg/L,粒径不大于 0.3mm,水的 PH 值应在 6-9 的范 围内。 3. 井下煤仓放煤口、熘煤眼放煤口、输送机转载点, (以及地面筛分厂、破碎车 间、带式输送机走廊、 )和其它转载地点,必须有完善的自动(手动)喷雾装置 或设置除尘器,保证雾化好,灵敏可靠,正常使用。 井下所有转载点的落差不得大于 0.5m,否则应采用溜槽导向板转输。 井下所有转载点必须设防尘罩,喷雾必须雾化良好,罩住落煤点,且供水压力 不得小于 0.7Mpa。 3.3.1 转载点喷雾必须使用支架固定于转载点前上方 0.5-1m 处,作业时进行喷雾 降尘。 3.3.2 防尘设施的控制开关必须设置在人行侧,便于操作。 3.3.3 各转载点附近应配备 20m 的软皮管, 经常清扫积尘冲洗转载点附近 20m 内 的巷道。 3.4 井下巷道中不得有积尘(厚度超过 2mm,连续长度超过 5m 的煤尘或岩尘堆 积) 。 3.5 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新安装的采掘工作面在开工验收 时,必须进行综合防尘项目的验收,凡防尘系统设施不完善,不符合防尘有关 标准,不予验收,采掘面不准开工或投用。 3.6 溜煤眼不得兼做风眼使用。井下所有煤仓和溜煤眼都应保持一定的存煤,不 得放空。无法保留存煤时溜煤眼下口必须设置挡风皮带,挡风皮带应能够完全 挡住放煤口。&&&&3.7 粉尘地点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防尘口罩。 3.8 井下巷道及采掘工作面净化水幕必须覆盖全断面, 悬挂位置距巷道顶板 (梁) 及两帮均不得大于 300mm。 4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 4.1 综采工作面防尘 4.1.1 进、回风巷 4.1.1.1 皮带运输巷内各转载点、破碎机及溜煤眼上、下口处必须安装喷雾防尘 装置。 4.1.1.2 采掘工作面进、 回风巷距工作面不超过 30m 必须安装两道净化风流水幕, 要求水幕必须覆盖全断面,且喷嘴间距不大于 300mm,并确保正常使用。 4.1.1.3进回风巷必须定期清扫或冲洗煤尘,并清除堆积的浮煤。洗巷周期为进 回风巷超前支护段每班冲洗一次,进、回风巷每周至少冲洗一次。 4.1.2 煤层注水 采煤工作面要合理利用原工作面顺层抽放钻孔进行煤体注水,若不具备瓦斯抽 放钻孔注水条件时要重新进行煤层打孔注水。 采用长钻孔注水的钻孔长度应为工作面长度减去 20m 左右为宜。 煤层注水钻孔间距一般为 15~25m。 注水钻孔封孔深度要求:煤层被湿润的范围未达到合理的湿润直径以前不应从 巷道渗水。 封孔深度要超过沿巷道边缘煤体的卸压带宽度。 注水压力小于 2.5Mpa 时,封孔长度应不小于 5m;大于 2.5Mpa 时,封孔长度应为 5~15m。 注水孔超前回采工作面的距离应为 40~100m,保证注水在正常的地压区段内进 行。&&&&实行煤层注水的工作面每个钻孔必须配备完好的压力表和流量表。 每个注水钻孔的孔口必须悬挂钻孔参数说明牌,内容包括:成孔时间、注水开 始时间、钻孔直径、钻孔长度、封孔深度、管理负责人等 4.1.3 采煤机 4.1.3.1 采煤机割煤必须采取喷雾降尘,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内喷 雾压力不得小于 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 4MPa,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 使用,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 8MPa。喷雾系统应与采煤机联动,工作面的高压胶 管应有安全防护措施。高压胶管的耐压强度应大于喷雾泵站额定压力的 1.5 倍。 喷雾流量要与机型相匹配,要找出牵引速度与滚筒转速之间的最佳匹配值并写 入作业规程。 进入采煤机喷雾及冷却系统的水必须经过过滤器净化,确保水质清洁。 采煤机内外喷雾必须雾化良好,能够覆盖滚筒。 4.1.3.2 采煤机截齿必须锋利,对磨损的截齿,在前角减到零之前必须更换新截 齿。 4.1.3.4 加强喷雾系统的管理和维修,除检修班必须对喷雾系统进行全面维修外, 在割煤过程中必须及时更换损坏的喷嘴和疏通被堵塞的喷嘴。 4.1.3.4 在静压供水的水压达不到喷雾要求时,必须设置加压泵,其供水压力及 流量必须与采煤机或包括液压支架的喷雾参数相匹配。 4.1.3.5 泵站必须备两台喷雾泵,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4.1.4 液压支架 4.1.4.1 支架喷雾配置要求: 放顶煤支架:放煤口处和支架架间每架必须安装一组自动喷雾,放煤口喷雾要&&&&求在收插板、放煤过程中、升紧插板之前实现自动喷雾,其余情况下自动关闭 喷雾。架间喷雾要求支架在降短梁、移架、升紧支架前实现自动喷雾,其余情 况下自动关闭喷雾。 分层采支架:支架架间每架必须安装一组自动喷雾,要求支架在降短梁、移架、 升紧支架前实现自动喷雾,其余情况下自动关闭喷雾。 4.1.4.2 喷雾系统各部件的设置,应能避免损坏,并便于从工作面一侧进行安装 和维修。 4.1.4.3 喷雾压力不得小于 1.5MPa。液压支架和放顶煤工作面放煤口必须安装使 用喷雾装置,降柱、移架或放煤时同步喷雾,喷雾压力不得小于 1.5MPa。破碎 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或除尘器。 4.1.4.4 自动喷雾装置不得影响支架原有工作状况,不得串漏液。进入喷雾系统 的水必须经过有效的过滤净化。 4.1.5 采煤工作面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 破碎机原喷雾不能使用的, 必须在入料口和出料口各安装一道净化水幕(每道喷嘴数量不得少于 3 个) 。破 碎机的入料口和出料口必须用挡帘封闭,尽量减少粉尘扩散。 4.1.6 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皮带机头溜煤眼入口转载点必须采取封闭除尘措施。 4.1.7 采煤工作面转载机转载部必须采取封闭除尘措施。 4.2 掘进工作面防尘 4.2.1 机掘作业防尘 4.2.1.1 机掘巷道的转载点、溜煤眼上下口处必须安装喷雾等防尘装置。 4.2.1.2 机掘巷道在距工作面 50m 以内安装两道净化风流水幕,要求喷雾必须覆 盖全断面。&&&&4.2.1.3 机掘巷道须定期清扫或冲洗煤尘,并清除堆积的浮煤。洗巷周期为距工 作面 50m 以内每班一次,距 50m 以外每班一次,巷道掘进超过 1000m 时,每周 至少冲洗两次。 4.2.1.4 巷道中的风速不得低于 0.25m/s,风筒口到工作面的距离,要保持符合规 程(或措施)的要求,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排尘风量。 4.2.1.5 掘进机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 3.0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 1.5MPa,如果 内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小于 3MPa 或无内喷雾装置,则使用外喷雾装置和除尘 器,否则不得开机割煤。如果综掘工作面的供水压力达不到要求,必须使用加 压泵进行加压。 4.2.1.6 机掘工作面必须在防尘管路距工作面 50m 范围内安设压力表。 4.2.1.7 进入掘进机喷雾系统的水必须先经过净化。 4.2.1.8 打锚杆眼必须实施湿式作业。 4.2.1.9 掘进巷道开口或双巷横川贯通后掘进过程中,掘进巷道不足 30m 时,风 流净化水幕或爆破喷雾可设置在掘进回风下风侧距离工作面不超 50m 混合风流 段。 4.2.1.10 综掘掘进巷道掘进过程中,工作面除尘器(除尘风机)一般距工作面迎 头不超 50 米,使用应提前掘进机开启、滞后掘进机关闭,且除尘风流必须顺工 作面风流排放。 4.2.1.11 综掘掘进巷道开口掘进 50m 前,工作面不具备除尘风机安放条件时, 除尘风机可暂时放置于工作面下风侧混合风流中, 但距离工作面不得超出 100m。 4.2.2 炮掘作业防尘 4.2.2.1 打眼工序必须采取湿式作业,供水压力以 0.3Mpa 左右为宜,但应低于风&&&&压 0.1—0.2Mpa,钻孔流出的污水应呈乳状。 4.2.2.2 封眼采用水炮泥,工作面必须安设水炮泥注水器。 4.2.2.3 炮掘工作面距迎头 20-30m 安装放炮自动喷雾装置,实施放炮喷雾,水幕 应覆盖全断面,并在放炮后连续喷雾 10—15min。 4.2.2.4 放炮前、放炮后、装岩前,必须对距工作面 30m 范围内的巷道周边和岩 堆洒水,在装岩过程中,边装岩、边洒水。采用扒岩机作业时,装岩点必须安 装自动或手动喷雾系统,实施装岩喷雾。 4.2.2.5 用风镐维修巷道时,必须实施湿式作业。 4.2.2.6 炮掘巷道须定期清扫或冲洗煤尘,并清除堆积的浮煤。距工作面 50m 范 围内的巷道,每班应冲洗一次;50m 以外至少每周清洗一次。 4.2.2.7 炮掘巷道在距巷口全风压 30m 以内安装两道净化风流水幕,要求喷雾必 须覆盖全断面,并确保正常使用。 4.2.3 锚喷支护的防尘 4.2.3.1 锚杆打眼必须实施湿式作业。 4.2.3.2 采用潮料喷浆,拌好的料应手捏成团,打开即散,嘴吹无灰。 4.2.3.3 使用锚喷机时,应在装料矿车与喷射机之间,安放接料盘,上料时,使 灰溜进喷射扒斗内,减少粉尘飞扬。 4.2.3.4 锚喷机上料口必须有喷雾或除尘装置,减少粉尘扩散。下风侧必须安装 净化水幕,覆盖巷道全断面。 4.2.3.5 为避免喷射机上料口及排气口的粉尘逸出,应配捕尘除尘装置。 4.2.3.6 喷射混凝土应采用产尘量低的喷射机及回弹率低的喷头。 5 主要大巷防尘&&&&5.1 矿井主要大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刷白。 5.2 盘区大巷每周进行一次巷道冲洗。 5.3 矿井主要进、回风大巷和盘区进、回风巷必须安装一道能够封闭全断面的风 流净化水幕。 5.4 盘区皮带巷各煤仓下口必须安装放煤喷雾,喷雾要正对并罩住落煤点。放煤 必须开喷雾。 5.5 运输大巷中应安设自控式净化风流的常开水幕,以实现有行人通过时能自动 停止喷雾,过后能自动恢复喷雾。 5.6 矿井各类自动水幕的使用单位每周必须对自动喷雾检查一次。 6 自动喷雾的使用 6.1 电子触控自动喷雾 6.2 电子触控自动喷雾一般使用单咀喷雾,单嘴喷雾罩不全落煤点时可以适当增 加喷嘴数目,喷嘴居中固定悬挂于皮带或溜子转载点正前方 0.5-1.0m 处(根据 出煤高度适当调整) 。 6.3 电子触控自动喷雾的触控传感器使用 7#铁丝触控传导触发信号, 铁丝垂直悬 挂于皮带或溜子转载点正前方,底端距皮带中心平面 50-100mm。 6.4 电子触控自动喷雾每月检修一次,并及时检查调整铁丝距转载点(皮带)距 离。 6.5 各类自动喷雾电磁阀固定安装在巷道壁距地板 1.5-2m 高度,并设置保护箱。 电磁阀每月至少检修清理一次。 6.6 供水线路在进入电磁阀前必须安装净水过滤器,净水过滤器每半月检查清理 一次。&&&&6.7 自动喷雾主机按机电设备进行管理,杜绝失爆。 7 个体防护 接尘人员必须佩戴个体防尘用具。 8 矿井粉尘检测 8.1 根据生产情况配备足够数量且经培训合格的测尘人员;每个采区至少一人。 8.2 井下产尘点粉尘浓度每半月全面测定一次。原煤车间、洗煤车间、地面装车 站每月在主要产尘点测定一次。 8.3 粉尘分散度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由相关具备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 每半 年检测一次,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一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 样品数不少于 4 个。测尘时间与测尘次数:每个测尘点,每月测二次。 8.4 粉尘检测仪器必须经具有资质的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9 粉尘测定 9.1 测尘点的选择和布置 把测尘点布置在尘源的回风测,粉尘扩散得较均匀地区的呼吸带,呼吸带是指 作业场所距巷道地板高 1.5m 作业人员呼吸的地带。 在薄煤层及其它特殊情况下, 呼吸带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随之改变。 9.2 井下作业场所测点的选择和布置如下: 9.2.1 采煤工作面测点的选择和布置 生产工艺 采煤机落煤 司机操作采煤机 液压支架司机移架 测尘点位置 采煤机回风侧10~15 m 司机工作地点 司机工作地点&&&&煤电钻打眼 工作面放炮作业作业人员回风侧3~5m 放炮后工人在工作面开始作业 前在工人作业地点回柱放顶移运输机 工作面多工序同时作业 人工攉煤 带式输送机作业 工作面回风巷 9.2.2 掘进工作面测点的选择和布置 9.2.2掘进工作面测点的选择和布置 生产 工艺 掘进机作业 司机操作掘进机 风钻、煤电钻打眼 工作面放炮作业作业人员工作范围 回风巷距工作面端头10~15m 回风侧3~5m 转载点回风侧5~10m 距工作面20m处测尘点位置机后4~5m处的回风侧 司机工作地点 距作业地点4~5m处的巷道中部 放炮后工人开始作业前工作面 工人作业地点打眼与装岩同时作业 机械装岩装岩机回风侧3~5m处巷道中部 在未安风筒的巷道一侧距装岩 机4~5m处的回风流中人工装岩在未安风筒的巷道一侧距装岩 机4~5m处的回风流中除尘风机产尘点与除尘器吸尘罩间粉尘&&&&扩散较均匀地区的呼吸带内 刷帮 挑顶 拉底 砌碹 打锚杆(锚索)眼 喷浆 搅拌上料 装卸料 带式输送机 9.2.3 转载点及井下其它场所测点的选择和布置 生产工艺 带式输送机作业 装煤(岩)点及翻罐笼 翻罐和放煤工人作业 人工装卸材料 地质刻槽 维修巷道 测尘点位置 转载点回风侧5—10m处 转载点回风侧5—10m处 尘源回风侧3—5m处 作业人员工作地点 作业地点回风侧3—5m处 作业地点回风侧3—5m处 距作业地点回风侧4~5m处 距作业地点回风侧 4~5m 处 距作业地点回风侧 4~5m 处 在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 工人作业地点回风侧 5~10m 处 工人作业地点回风侧 5~10m 处 工人作业地点回风侧 5~10m 处 工人作业地点回风侧 5~10m 处 转载点回风侧 5~10m材料库、配电室、水泵房、机修室等处工人作 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 业10 矿井综合防尘达标标准的计算方法&&&&10.1.测点的计算方法 10.1.1 采煤工作面和掘进迎头按以下工序计算测点。 10.1.1.1 机采面:落煤、司机操作采煤机、液压支架司机移架和其它工序(浓度 取其平均值)4 个测点。 10.1.1.2 炮采面:打眼、放炮、回柱放顶、多工序作业、其它工序(取其平均值) 5 个测点。 10.1.1.3 机掘面:掘进机作业、司机操作掘进机、抽出式通风、装岩、其它工序 (取其平均值)5 个测点。 10.1.1.4 炮掘面:打眼、放炮、多工序作业、装岩(机械或人装) 、其它工序(取 其平均值)5 个测点。 10.1.2 巷道维护:根据支护方式可取砌碹、打锚杆眼、打锚杆、喷浆、搅拌上料、 装卸料等测点中的几个。 10.1.3 转载点测尘点:按巷道长度计算不足 1000m 的巷道,取各转载点粉尘浓 度的平均值作为一个测点,大于 1000m 的巷道作为两个测点。 10.1.4 主要硐室包括: 材料库、 配电室、 水泵房、 机修室等都作为单独一个测点。 按以上原则计算全矿井测点数,并将测量值汇总成表。 10.2 矿井综合防尘达标标准计算方法 按规定的测尘点和测尘时间测定粉尘浓度。以粉尘合格点数占全部测点数的百 分比为标准来评定等级。 计算公式如下:X=M×100%/N 式中:N—实测粉尘点数(个) M—合格粉尘测点数(个)测点粉尘浓度合格标准按国家卫生标准衡量。当粉尘&&&&中含 SiO2<10%,最大允许浓度为 10mg/m3;当粉尘中含 SiO2>10%,最大允 许浓度为 2mg/m3。 以下式计算 K=L/3×(Y/2N1+M/10N2+S/6N3) 式中:Y—岩尘的粉尘浓度之和(mg/m3) ; M—煤尘的粉尘浓度之和(mg/m3) ; S—水泥的粉尘浓度之和(mg/m3) ; N1—岩尘的测点数(个) ; N2—岩尘的测点数(个) ; N3—岩尘的测点数(个) ; L—当只测岩、煤尘、水泥一种时取 3;当三种都测时取 1;当只测二种时取 1.5; 2、6、10—国家卫生标准(mg/m3) 。 注:当煤尘中游离 SiO2 含量>10%时按岩尘计算;当煤尘中游离 SiO2 含量< 10%时按煤尘计算。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井下巷道喷浆安全技术措施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井下巷道喷浆安全技术措施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回风大巷喷浆措施.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煤矿井下喷浆_煤矿井下喷浆价格_优质煤矿井下喷浆批发/采购 - 阿里巴巴
您是不是在找: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月均发货速度:
阿里巴巴为您找到78条煤矿井下喷浆产品的详细参数,实时报价,价格行情,优质批发/供应等信息。您还可以找煤矿物资,煤矿安全仪器等产品信息。
感兴趣的产品
感兴趣的厂家
感兴趣的内容
48小时发货
48小时发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井下巷道喷浆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