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获取显示器物理尺寸可以获取数字图像吗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8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拒绝访问 | www.ggdoc.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gdoc.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aae643d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单片机、电路板
连接器、接插件
其他元器件
立体液晶显示器的图像获取及显示
立体液晶显示器的图像获取及显示
立体液晶显示器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它真实地再现场景的三维信息,显示具有纵深感的图像。其最大特点就是观察者无需使用任何附加设备,直接用肉眼就可看到屏幕上显示的立体图像。观测者可以更容易、更快速地理解真实的景深信息,更全面、更直观地洞察图像空间位置的实际分布状况。目前,国内外的自由立体液晶显示方式通常采用计算机采集图像并存储,处理后输出到液晶屏驱动电路板,然后通过板载模数转换模块等处理后
立体液晶显示器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它真实地再现场景的三维信息,显示具有纵深感的图像。其最大特点就是观察者无需使用任何附加设备,直接用肉眼就可看到屏幕上显示的立体图像。观测者可以更容易、更快速地理解真实的景深信息,更全面、更直观地洞察图像空间位置的实际分布状况。目前,国内外的自由立体液晶显示方式通常采用计算机采集图像并存储,处理后输出到液晶屏驱动电路板,然后通过板载模数转换模块等处理后在液晶屏显示立体图像。这种方式主要由计算机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其开发周期短,但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且需要液晶屏厂商提供驱动电路板。因此,本文以FPGA为核心,设计并开发了一套专用于立体液晶显示的图像采集和显示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立体显微、测绘领域、工程设计、军事指挥等各个方面,有望形成产业规模。1 方案设计人们通常是两眼同时观看物体。由于两只眼睛视轴的间距(约65mm)及同一物体在两眼的构像不一致形成的生理视差,使得左眼和右眼所接收到的视觉图像不同。而大脑通过眼球的运动、调整,综合这两幅图像的信息,产生立体感。本设计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摄像机,使两个图像平面位于同一平面Q,两机坐标轴平行,水平轴重合。通过两摄像头模拟人眼视差来恢复物体的深度信息。视差越大说明物体离透镜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越远[1]。立体图像获取及显示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CMOS双摄像头严格水平放置,获取立体图像对。数字图像数据并行进入FPGA,利用片上RAM作帧缓存,然后由FPGA中的图像处理模块模拟大脑对两眼图像的综合处理,按照VGA时序输出到液晶屏显示。&采用松下10.4英寸工控液晶屏EDTCB03Q2F,其接口为TTL电平,可用FPGA直接驱动,分辨率为640×480像素,色彩为262K(6bit/color),工作电压3.3V。以OmniVision公司的OV9620这一较为典型的彩色1/2英寸CMOS图像传感器模块作为核心,实现双芯片成像系统。该芯片采用Bayer模式滤波,其中有1 310 720个有效像素,其他像素用于黑电平补偿和内插。它支持SXGA和VGA两种模式,支持摄像和快拍,带有光学黑电平校正、可编程/自动曝光和增益控制、可编程白平衡控制、水平和垂直次采样(4:2和4:2),可编程设定成像窗口和帧传输速率。内部集成了SCCB控制接口便于访问其57个片内寄存器,以实现对图像传感器芯片各种工作状态参数的设定[2]。采用FPGA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及作为液晶屏的显示接口。相对普通微处理器,FPGA时钟频率高、接口多,满足高速数据传输需要;相对DSP而言,用户I/O较多,不需扩展即可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输出,且便于实现外加存储器扩展。采用Xilinx公司的spartan3系列XC3S1000,系统门级为1000K,片上分布式RAM为120Kbit,分块RAM为432Kbit。用户I/O共391个,片上锁相环(DCM)4个[3]。它输出红、绿、蓝各6位信号,时钟信号、行/场同步信号以及复合消隐信号在液晶屏显示。2 系统实现2.1 双摄像头成像系统设计该成像系统主要由两个CMOS图像传感器、外围控制电路和光学镜头组成。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1)通过对管脚信号的控制设置成像系统的工作状态,输出VGA模式;(2)提供系统的工作时钟信号,保证两个摄像头工作时钟严格同步;(3)为系统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和电平设置;(4)光学镜头的设计。CMOS芯片为TTL电平接口,与FPGA兼容,其输出数据格式如表1所示。它输出10位并行红、绿、蓝信号,行、场同步信号,时钟信号供FPGA采集。2.2 FPGA设计FPGA作为整个图像系统的控制核心,实现数据采集接口及立体图像合成的功能。采用Top-down设计方法,首先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用VHDL语言进行行为级设计,然后采用原理图进行顶层设计,经过编程、综合、仿真和实现,最后在电路板上进行验证。2.2.1 VGA控制信号的产生模块参照VESA VGA标准,像素时钟频率为25.175MHz,行频为31.469kHz,每行包括800点,其中有效显示640点,行同步时间96点,行消隐前肩16点,行消隐后肩48点,共160点行消隐期;场频(刷新率)为59.94Hz,每场有525行,其中有效显示480行,场同步时间2行,场消隐前肩11行,场消隐后肩32行,共45行[4]。像素时钟由FPGA外接50MHz晶振二分频得到,作为液晶屏驱动控制信号发生的基准,行频和场频相与得到数据有效信号(DE)。2.2.2 脉冲噪声处理数字图像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图像的获取和传输过程。在成像阶段,因为成像系统的散焦、成像中的短暂停留、成像器材的固有缺陷等带来传感器噪声;在传输过程中的噪声主要因为电子电路噪声以及数据传输环境的不理想。这样,造成图像退化的主要因素为脉冲噪声(椒盐噪声),在数字传输结束后,总是以最大值表现出来。即负脉冲以黑点(胡椒点)出现,正脉冲以白点(盐点)出现,且具有小面积的特点。由于FPGA片上存储资源有限,以及视频流固有的限制,只能参考当前像素之前的像素进行处理。考虑到距离较远的像素相关性较小,如图2所示:以像素5为当前像素,选取1,2,3,4像素作为参考。标定后,脉冲噪声总是以数字化最大值表现出来,即黑椒点为0,盐点为255。当色彩数据进入FPGA时,首先判断其数值:如果是椒盐点,则该数据取1,2,3,4像素的该色彩分量平均值;如果不是椒盐点,则送入色彩识别模块。2.2.3 色彩识别模块如表1所示,CMOS摄像头输出格式为:第一行BGBGBG……,第二行GRGRGR……,即RGB信号按此顺序串行输出,而液晶屏接收RGB信号并行输入,必须识别出输入数据属于何种色彩分量,经组合后输出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采用ModelSim对色彩识别模块进行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摄像头帧频(vsIn)输出一个脉冲表示一帧到来时,若行频(hsIn)有效,则第一行开始,数据端口(dataIn)中的数据依次输出到蓝色分量端口(bOut)、绿色分量端口(gOut);若行频无效,则无数据输出;第二行依次按照绿色分量端口(gOut)、红色分量端口(rOut)……如此循环,使得相邻四个像素共享蓝色和红色分量,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共享绿色分量。数据经过判断组合后,RGB信号并行存储到片上RAM,加快处理速度,便于实时输出至液晶屏。2.2.4 图像合成模块液晶屏上采用光栅对图像进行空分处理,实现双眼视差,只需对其输入相应数据即可实现立体显示。两个摄像头的图像数据并行读入(由于液晶屏接收RGB各6位进行显示,故只读入摄像头的高6位),经噪声处理及色彩识别并组合后放入片上RAM进行缓存。在VGA控制信号中的行、场频控制下,计算RAM地址,从片上RAM中读出数据并输出至液晶屏,输出效果如图4。其中黑色表示左摄像头数据,白色表示右摄像头数据,以像素为单位交替出现,即奇数列为左摄像头数据,偶数列为右摄像头数据。本设计采用双CMOS摄像头模拟人眼获取图像。以FPGA为核心设计了图像采集、处理和显示接口,其图像数据可直接输出到TTL接口的液晶屏显示。对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LVDS接口的液晶屏,只需修改FPGA的I/O属性即可,无需液晶屏厂家提供驱动电路板,实现了立体液晶显示图像采集和显示系统的最小化设计,目前已成功运用于实时图像的立体液晶显示。整个系统结构紧凑,扩展性强,生产成本低。此外,该系统只需对FPGA进行重新编程即可用于其他多路视频采集、处理及显示方案。参考文献[1] 谭 军,陆 波,余桂丰.立体电视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基本原理[J].中国有线电视,2004,(12):25-27.[2]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OV9620 CMOS SXGA(1.3&MPixel) CamerachipTM datasheet Version 2.5.2003,9.[3] Xilinx Inc.The Spartan-3 Family Data Sheet.DS099,2005,8.[4] 徐 欣,于红旗,易 凡等.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本课题受国家“863计划”()和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BG2004031)资助
立体液晶显示器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它真实地再现场景的三维信息,显示具有纵深感的图像。其最大特点就是观察者无需使用任何附加设备,直接用肉眼就可看到屏幕上显示的立体图像。观测者可以更容易、更快速地理解真实的景深信息,更全面、更直观地洞察图像空间位置的实际分布状况。目前,国内外的自由立体液晶显示方式通常采用计算机采集图像并存储,处理后输出到液晶屏驱动电路板,然后通过板载模数转换模块等处理后在液晶屏显示立体图像。这种方式主要由计算机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其开发周期短,但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且需要液晶屏厂商提供驱动电路板。因此,本文以FPGA为核心,设计并开发了一套专用于立体液晶显示的图像采集和显示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立体显微、测绘领域、工程设计、军事指挥等各个方面,有望形成产业规模。1 方案设计人们通常是两眼同时观看物体。由于两只眼睛视轴的间距(约65mm)及同一物体在两眼的构像不一致形成的生理视差,使得左眼和右眼所接收到的视觉图像不同。而大脑通过眼球的运动、调整,综合这两幅图像的信息,产生立体感。本设计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摄像机,使两个图像平面位于同一平面Q,两机坐标轴平行,水平轴重合。通过两摄像头模拟人眼视差来恢复物体的深度信息。视差越大说明物体离透镜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越远[1]。立体图像获取及显示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CMOS双摄像头严格水平放置,获取立体图像对。数字图像数据并行进入FPGA,利用片上RAM作帧缓存,然后由FPGA中的图像处理模块模拟大脑对两眼图像的综合处理,按照VGA时序输出到液晶屏显示。&采用松下10.4英寸工控液晶屏EDTCB03Q2F,其接口为TTL电平,可用FPGA直接驱动,分辨率为640×480像素,色彩为262K(6bit/color),工作电压3.3V。以OmniVision公司的OV9620这一较为典型的彩色1/2英寸CMOS图像传感器模块作为核心,实现双芯片成像系统。该芯片采用Bayer模式滤波,其中有1 310 720个有效像素,其他像素用于黑电平补偿和内插。它支持SXGA和VGA两种模式,支持摄像和快拍,带有光学黑电平校正、可编程/自动曝光和增益控制、可编程白平衡控制、水平和垂直次采样(4:2和4:2),可编程设定成像窗口和帧传输速率。内部集成了SCCB控制接口便于访问其57个片内寄存器,以实现对图像传感器芯片各种工作状态参数的设定[2]。采用FPGA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及作为液晶屏的显示接口。相对普通微处理器,FPGA时钟频率高、接口多,满足高速数据传输需要;相对DSP而言,用户I/O较多,不需扩展即可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输出,且便于实现外加存储器扩展。采用Xilinx公司的spartan3系列XC3S1000,系统门级为1000K,片上分布式RAM为120Kbit,分块RAM为432Kbit。用户I/O共391个,片上锁相环(DCM)4个[3]。它输出红、绿、蓝各6位信号,时钟信号、行/场同步信号以及复合消隐信号在液晶屏显示。2 系统实现2.1 双摄像头成像系统设计该成像系统主要由两个CMOS图像传感器、外围控制电路和光学镜头组成。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1)通过对管脚信号的控制设置成像系统的工作状态,输出VGA模式;(2)提供系统的工作时钟信号,保证两个摄像头工作时钟严格同步;(3)为系统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和电平设置;(4)光学镜头的设计。CMOS芯片为TTL电平接口,与FPGA兼容,其输出数据格式如表1所示。它输出10位并行红、绿、蓝信号,行、场同步信号,时钟信号供FPGA采集。2.2 FPGA设计FPGA作为整个图像系统的控制核心,实现数据采集接口及立体图像合成的功能。采用Top-down设计方法,首先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用VHDL语言进行行为级设计,然后采用原理图进行顶层设计,经过编程、综合、仿真和实现,最后在电路板上进行验证。2.2.1 VGA控制信号的产生模块参照VESA VGA标准,像素时钟频率为25.175MHz,行频为31.469kHz,每行包括800点,其中有效显示640点,行同步时间96点,行消隐前肩16点,行消隐后肩48点,共160点行消隐期;场频(刷新率)为59.94Hz,每场有525行,其中有效显示480行,场同步时间2行,场消隐前肩11行,场消隐后肩32行,共45行[4]。像素时钟由FPGA外接50MHz晶振二分频得到,作为液晶屏驱动控制信号发生的基准,行频和场频相与得到数据有效信号(DE)。2.2.2 脉冲噪声处理数字图像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图像的获取和传输过程。在成像阶段,因为成像系统的散焦、成像中的短暂停留、成像器材的固有缺陷等带来传感器噪声;在传输过程中的噪声主要因为电子电路噪声以及数据传输环境的不理想。这样,造成图像退化的主要因素为脉冲噪声(椒盐噪声),在数字传输结束后,总是以最大值表现出来。即负脉冲以黑点(胡椒点)出现,正脉冲以白点(盐点)出现,且具有小面积的特点。由于FPGA片上存储资源有限,以及视频流固有的限制,只能参考当前像素之前的像素进行处理。考虑到距离较远的像素相关性较小,如图2所示:以像素5为当前像素,选取1,2,3,4像素作为参考。标定后,脉冲噪声总是以数字化最大值表现出来,即黑椒点为0,盐点为255。当色彩数据进入FPGA时,首先判断其数值:如果是椒盐点,则该数据取1,2,3,4像素的该色彩分量平均值;如果不是椒盐点,则送入色彩识别模块。2.2.3 色彩识别模块如表1所示,CMOS摄像头输出格式为:第一行BGBGBG……,第二行GRGRGR……,即RGB信号按此顺序串行输出,而液晶屏接收RGB信号并行输入,必须识别出输入数据属于何种色彩分量,经组合后输出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采用ModelSim对色彩识别模块进行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摄像头帧频(vsIn)输出一个脉冲表示一帧到来时,若行频(hsIn)有效,则第一行开始,数据端口(dataIn)中的数据依次输出到蓝色分量端口(bOut)、绿色分量端口(gOut);若行频无效,则无数据输出;第二行依次按照绿色分量端口(gOut)、红色分量端口(rOut)……如此循环,使得相邻四个像素共享蓝色和红色分量,横向相邻的两个像素共享绿色分量。数据经过判断组合后,RGB信号并行存储到片上RAM,加快处理速度,便于实时输出至液晶屏。2.2.4 图像合成模块液晶屏上采用光栅对图像进行空分处理,实现双眼视差,只需对其输入相应数据即可实现立体显示。两个摄像头的图像数据并行读入(由于液晶屏接收RGB各6位进行显示,故只读入摄像头的高6位),经噪声处理及色彩识别并组合后放入片上RAM进行缓存。在VGA控制信号中的行、场频控制下,计算RAM地址,从片上RAM中读出数据并输出至液晶屏,输出效果如图4。其中黑色表示左摄像头数据,白色表示右摄像头数据,以像素为单位交替出现,即奇数列为左摄像头数据,偶数列为右摄像头数据。本设计采用双CMOS摄像头模拟人眼获取图像。以FPGA为核心设计了图像采集、处理和显示接口,其图像数据可直接输出到TTL接口的液晶屏显示。对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LVDS接口的液晶屏,只需修改FPGA的I/O属性即可,无需液晶屏厂家提供驱动电路板,实现了立体液晶显示图像采集和显示系统的最小化设计,目前已成功运用于实时图像的立体液晶显示。整个系统结构紧凑,扩展性强,生产成本低。此外,该系统只需对FPGA进行重新编程即可用于其他多路视频采集、处理及显示方案。参考文献[1] 谭 军,陆 波,余桂丰.立体电视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基本原理[J].中国有线电视,2004,(12):25-27.[2]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OV9620 CMOS SXGA(1.3&MPixel) CamerachipTM datasheet Version 2.5.2003,9.[3] Xilinx Inc.The Spartan-3 Family Data Sheet.DS099,2005,8.[4] 徐 欣,于红旗,易 凡等.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本课题受国家“863计划”()和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BG2004031)资助
型号/产品名
苏州普佳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金鹏沅电子商行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辉信达电子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图像分辨率是指()A.屏幕上能够显示的像素数目B.用像素表示的数字化图像的实际大小C.用厘米表示的图像的实际尺寸大小D.图像包含的颜色数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图像分辨率是指图像中存储的信息量,是每英寸图像内有多少个像素点,分辨率的单位为PPI(Pixels Per Inch),通常叫做:像素每英寸。  图像分辨率原理  数码图像有两大类,一类是矢量图,也叫向量图;另一类是点阵图,也叫位图。矢量图比较简单,它是由大量数学方程式创建的,其图形是由线条和填充颜色的块面构成的,而不是由像素组成的,对这种图形进行放大和缩小,不会引起图形失真。  点阵图很复杂,是通过摄像机、数码相机和扫描仪等设备,利用扫描的方法获得,由像素组成的,是以每英寸的像素数(PPI)来衡量。点阵图具有精细的图像结构、丰富的灰度层次和广阔的颜色阶调。当然,矢量图经过图像软件的处理,也可以转换成点阵图。家庭影院所使用的图像,动画片的原图属于矢量图一类,但经过制作中的转化,已经和其他电影片一样,也属于点阵图一类了。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文档分类:
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等离子体显示器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based on matlab in plasma display panel.pdf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等离子体显示器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based on matlab in plasma display panel.pdf
文档介绍:
基于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等离子体显示器中的应用应用实践江丽辖煌üこ讨耙导际跹г海虾庋1山西电子技术20096文章编号:———摘要:彩色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采用了子场技术来实现灰度的显示,希望用较少的子场进行显示高灰度级的图像.这样可以减少用于寻址的时间.增加维持显示的时间。用较少子场或灰度级显示高灰度等级图像时,如果不采用图像增强技术会出现明显的假轮廓现象,基于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动态误差扩散算法。经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应用于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嚣中,不仅能够减少因较少子场引起的假轮廓,同时还可以较好地避免轮廓细节的损失。关键词:等离子显示嚣;数字图像处理;AO等离子体显示屏是一种基于气体放电的显示屏。在充有一定压强的某种气体的容器内有二个电极.当施加一定的电压时就会产生放电。在放电间隙的某些区域内会有发光,一个是靠近阴极的辉光区域,发出的可见光的波长依赖于所充气体的种类,含氖气体混合物的发光为橙色,另一个区域为阳极正柱区,那里的辐射以紫外线为主,可用来激发发光。[1的平板玻璃组成,中间一块称为孔板。上面开有排成矩阵形式的许多小孔。孔板紧贴着夹在两侧的二块玻璃中同。图中为了便于看清屏的结构。把三块玻璃板分开画了。孔板中()极。一块玻璃上的电极与另一块上的电极相垂直,并且都正好盖在小孔上面。因而每个充气小孔与两边的电极一起构成一个放电单元。在这种结构的屏里。电极与气体被玻璃隔开·互相绝缘.因而只能用交流供彩色等离子体电视机。彩色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采用了子场技术来实现灰度的显示,希望用较少的子场进行显示,这样可以减少用于寻[2]示高灰度等级图像时,如果不采用图像增强技术会出现明显的假轮廓现象.尤其在大面积均匀区域,通常采用误差扩散方法。可以用较少的子场数显示较高的灰度等级图像。将数字图像处理的技术应用于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采用基于误差扩散算法的边缘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用较少的灰度级显示高灰度级图像.减少了用于寻址的在进入图像处理之前,我们首先对图像做一个概略性的讨论。所谓“图像”泛指所有实际存在含有某种信息的信号,如含有人事物等的照片,而红外线摄影所获得的信号,则表示某些物体的温度分布。数字图像是物体图像的数字表示,数字图像信息可看成f(xy)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的一种图像的表示形式。因此它是离散单元、量化的灰度一像素的集合。数字图像是一个被采样和量化后的二维函数,因此,一副数字图像是一个被量化的采样数值的二维矩阵.所谓图像数字化是将一剐图像从原来的模拟图像转换为数字形式的处理过程.一般的图像都是模拟图像,即图像上的信息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对于这种模拟图像只能采用模拟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对于这类连续图像,即空间分布和亮度取值均连续的图像。计算机无法接受和处理.只有将连续的模拟信号变为离散的数字信号。或者说将模拟图像变换为数字图像方能接受。图像的数字化表达实际就是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在计算机对其处理之前.首先用图像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成与其成比例的电信号,再经过疍转换器.量化为离散的数字信号,即将电信号转换成一个整数,这一过程称为图像的采集。修回日期:一一作者简介:江丽.女,湖南邵阳人,助教。研究方向:电子技术.TP3914l等离子显示器基本构造原理圈时问。增加维持显示的时间。收稿日期:一—1
山西电子技术23MATLAB年这样我们将模拟图像经过采样,分层,量化,编码等步骤变成[3]图像处理称为数字图像处理。在前面介绍了等离子体的物理工作原理,采用了隮向寻址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利用等离子体显示器25616度。这样可以用较少的子场来实现高灰度级图像,这样可以减少用于寻址的时间。增加维持显示的时间。如图、荆级灰度图像不经过任何处理技术直接转换成级灰度的图像,由图所示,出现了明显的假轮廓。为解决这一问题.引用了一种误差扩散算法,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可以用于改善和增强图像的显示质量,不仅能够减少因较少子场引起的假轮廓,同时还可以较好地避免轮廓细节的损失。图为采用误差扩散算后转换而成的级图像,图效果明显好于图。检测技术是所有基于边界分割的图像分析方法的基础,首先检测出图像局部特性的不连续性,再将它们连成边界,这些边界把图像分成不同的区域。检测出边缘的图像就可以进行特征提取和形状分析。我们对边缘检测图像中的每一点周围的小领域内的像素进行特征分析。并采用一定的边缘检测算法来对一副数字图像各点的灰度值进行处理。误差扩散算法是在数据处理中经常碰到的。尤其是用于图像处理中,误差扩散.就是将色彩深度降低时,将像素颜色的变化误差。扩散开去。这使得肉眼在观察图片的时候,相邻的像素点集合整体的误差变
内容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件大小:163 KB
下载次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获取显示器分辨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