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走路人边读书边走路是怎么走的

古代人读书为什么要摇头晃脑? - 知乎12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古代九大读书人的读书方法
我的图书馆
古代九大读书人的读书方法
1.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谋”。诸葛亮的读书法,对今人亦有裨益。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石广元、徐庶、孟公威三人读书学习“务于精熟”。曾经“走马荐诸葛”的徐庶则折节学问,“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目的为求得“义理精熟”。而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是“独观其大略”。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诸葛亮读书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他对好友们说:“你们几位从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仕途”如何,诸葛亮“笑而不答”。后来事实证明,读书务求“精熟”的石广元、徐庶、孟公威等人,也的确只做到刺史、郡守,而读书务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诸葛亮则成为一代贤相。2.陶渊明:“会意”读书法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他在《无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3.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4.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也就是说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文学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说,思想被书本束缚住,成了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出入读书法,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要活读书,而不能死读书。既要读书认真钻研,消化吸收书中营养,又要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5.郑板桥:“精当”读书法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与“研”,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意“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6.欧阳修:“计字日诵”读书法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的确,这样日积月累,一部部的书籍就被他背熟了。这种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在欧阳修的亲身实践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7.董遇“三余”读书法  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很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哪“三余”呢?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抓住这三种空余时间用来读书,肯定会有收效。当然,董遇所处的汉代,与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节奏有很大的差别,但他那种善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的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适用的。  8.张溥:“七焚”读书法  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  张溥藉此苦读成名,给自己书斋取名为“七焚斋”,也叫“七录斋”。9.顾炎武:“三读”读书法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很会读书,也很讲究读书方法。他的“三读”读书法即“复读法”、“抄读法”、“游戏法”。他给自己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在每次复习时,他面前放一本书,请别人也朗读同样一本书,他边听边默记。如果发现自己默记的同朗读的有出入,马上查书,立即纠正,再复读几遍。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这种学习时既动口,又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读书效率。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告诉你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去做。读《象与骑象人》
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傲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这两个分裂的部份,造成人们常陷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幸福其实是来自对人生的投入,而不是与之脱离。幸福不是一种假设,是真实存在的,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本书能够引导我们把每一天过得更好,它的观点新颖、严谨、令人鼓舞。从狗之尾到骑象人文/迟毓凯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道德判断,是由感性直觉主导,还是理性推衍结果?历来的研究者们对这一问题莫衷一是,当年我对此亦颇感兴趣,在阅读文献时突然看到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小故事:茱莉和马克是一对亲兄妹。大学放暑假,两人一起到法国旅行。一天晚上,他们独自待在海滩边的小木屋里。他们觉得,如果做爱一定会非常有趣,至少这对他们而言是一全新的经历。茱莉已经吃了避孕药,马克也戴了安全套,应该是安全的。他们一起享受了性爱,但是决定仅此一次,下不为例。那一晚也成了两人之间的秘密,他们的关系也因此更亲密了。兄妹做爱,这种事情你能接受吗?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o海特认为,当人们听到诸如“亲兄妹做爱”之类的故事时,一般很少会有人是经过复杂的道德推理,然后得出结论说亲兄妹做爱不妥的。相反,大多数人会立即说,亲兄妹之间做爱是不对的,然后他们开始寻找出各种理由来支持这一判断。例如,人们指出兄妹之间做爱会有怀孕的危险,虽然两人采用了避孕形式,但没有哪种避孕方式是有百分之一百的成功率的。他们还可能认为,这对亲兄妹也许在以后的情感上会受到伤害,即使故事中明确指出这种伤害是不会发生的。海特认为,道德判断主要由直觉引发,理性加工随后为之辩护。如果说道德判断中人的感性像条狗,理性就像那狗之尾,随狗而动。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海特的研究,案例生动,观点鲜明,论证严谨,比喻贴切。当读到乔纳森o海特的《象与骑象人》时,这种感觉又再次呈现,不过,这次海特不是谈论道德,娓娓道来的,是他的另一个研究方向——幸福。在道德的研究中,海特认为,“情”是狗,“理”是尾,理性所为有限,更多的是听凭感性的支配。而在这本关于幸福的著作中,“心”是一头大象,而“智”则成了骑象人。象与骑象人,就不再是“狗与尾”那种简单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了,而更多应该体现为协调和合作。由比喻的变换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海特的观念里,幸福的获得不是任“情”驰骋,也不是以“情”“理”相争,而是“心”与“智”相协调,“情”与“理”相合作,最后以“理”驭“情”,骑象人驾象而去,终达幸福彼岸。在当下的中国,“幸福”可以说是一门显学,专家学者在谈,平民百姓在议,坊间的相关著述也让人眼花缭乱。这本海特的《象与骑象人》又有何特别之处?从内容上看,似乎和一般的“心灵鸡汤”类图书没什么区别。海特亦在谈幸福,谈理性,谈爱,谈逆境,谈美德……然而,这本书又绝非一般的“心灵鸡汤”图书所能比肩。“鸡汤”类的图书,往往“小故事大道理”,讲一段迷离的故事,然后就宣导人们去爱,去幸福,看似清高,实则浅薄,毫无营养。而海特的这本《象与骑象人》,在每一则话题的论述中,有观点,有故事,更有各种各样基于科学的研究。换言之,“鸡汤”类的图书只是告诉你“想幸福,就要学会爱”,至于为什么,不知道。而这本书,不仅让你“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书中的各种幸福建议背后都有最新的心理学研究的支撑,告诉你是什么,也告诉你为什么,还告诉你如何做。你会看到更多的研究者关于“幸福与快乐”的科学探索,并从中得到真正的人生启示。通俗的笔法,专业的视角,回答大众感兴趣的问题,正是本书的魅力所在。我认为,也应该成为更多研究者追求的目标。个人视角终有局限,如有非虚构类好书新书推荐,还望投稿或微博私信读点:积极心理学的另一种答案文/&(豆瓣网友)
我喜欢读点书,但有两类书我却避之惟恐不及,一类是励志书,一类是智谋书。它们其实是一类,给我的印象都是用夸夸其谈、激动人心的教诲兜售一些伎俩,去蛊惑人们追逐唯一的目标——成功,其神秘兮兮的味道有点类似于武林秘籍……印得连篇累牍,卖得如火如荼。我对这些宝典敬而远之,倒不是我不想做成功人士,我怕自己画虎不成反类犬——做不了成功人士事小,成了神经兮兮的半瓶醋麻烦就大了。&不过,我最近却读起了心理学。朋友们别担心,我心理并没有出现问题,心理学书其实是给心理健康的人读的;心理不健康的人应该看心理医生而不是读心理学。心理学的书乍一看也很像成功学,它也大谈人格的健全、心理的健康……连书名都很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的大作就叫《影响力》。但心理学和成功学还是有大大的不同,前者应该属于科学的范畴(原因我后面还要谈到)。它不像哲学是纯思辨的,也不像宗教单纯依赖信仰,更不像成功学靠的是激情澎湃。读过一本心理学书就敢做这种跨学科类比,你不说我也知道有些狂妄,但这本来就是“杂读乱谈”,我姑妄言之,你就姑妄听之吧。&我也不完全是姑妄言之,我有一些体会;我的体会来自一本刚刚读过的书: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写的《象与骑象人》。&据我所知,成功学最响亮的口号是:战胜自我。好像只要战胜了自我,我们就可以无往而不胜。这当然很美妙;但恰恰在“什么是自我”这个关键问题上,它却语焉不详。这正是我所不能原谅的——你要战胜它,最起码你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如果你连战胜的东西都不清楚,谈什么战胜呀?我读的这本心理学书,作者乔纳森教授则先撇开“如何战胜”不说,首先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是自我”。&关于什么是自我,答案有很多,哲学,科学,宗教都有各自的说辞。作为心理学教授,乔纳森的看法有些独特。他提出了一个比喻——骑象人与大象。&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比喻的灵感来自于作者骑马的经验。有一次作者骑马郊游,开始,他觉得马是由自己控制的,很洋洋自得;突然,峰回路转,来到悬崖边上的时候,他吓傻了,忘了怎么驾驭,而他的马却在他什么也没有做的情况下,继续前行,并没有失控而掉下深渊。作者一身冷汗之后,忽然有了顿悟:你坐在马背上,似乎动动缰绳就能指挥马转弯,行走,前进后退,但只是马愿意听你的时候这样做才有效;如果马有自己的想法,你根本没办法。实际上,马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你的指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作者顿悟之后马上又有了联想:人类的自我形象不就是一个骑在马上的骑马人吗?&接下来,作者从联想回到了思辨,他用科学的语言对此进行了阐述。从心理学角度说,人是复合体。人不仅是心灵肉体、左脑右脑、情感理智的复合体,最重要的还是自动化系统和控制化系统的复合体。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心理受控制化和自动化两套系统的双重控制。是理智的,也是情感的;是有意识的,也是无意识的。也许在作者看来,人在某种程度上,不可控的倾向更为突出,于是他把马换成了大象——控制化系统就是一名骑在大象背上的骑象人,指的就是理智,有意识、控制后的思考;除此以外的,包括内心感觉、本能反应、情绪、直觉……等等就是大象。作者的结论是:所谓的自我就是骑象人与大象的组合体。&在这里,作者最重要的提醒是,骑象人并不能控制大象。骑象人和大象的关系并不是亲如家人,总是状况百出。骑象人不可能完全驾驭大象。情绪并不是理智的仆人,决心,意志,往往是靠不住的——说的直截了当一点就是:我们无法自制。&这个结论意义非凡,它不仅和我们习惯不一样,也对传统的智慧提出了挑战。我们的习惯和传统智慧总是过于看重“骑象人”——有意识的思想。大多数圣贤的教导都是告诫我们要依靠理性的指引,控制欲望,达到自由。成功学更是如此,他们信誓旦旦地保证,一旦运用自己的理性力量,我们就会排除一切干扰阔步走向成功。对于这些乐天的说教,作者明确地说,错了!我们不能完全指望骑象人。人类的自我既然是组合体,任何一半都不是全部。所谓的战胜,驾驭,超越,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一厢情愿。自我和我纠缠在一起,都是我们整个心理的一部分。要“我”战胜“自我”就像揪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起来一样困难。&那么,我们人类只能由大象为所欲为了吗?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作者当然不会这么消极。&在这里,我必须贩卖一下,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以往的心理学都把关注点放在“异常病症和人性黑暗面上”。佛洛伊德研究的对象都是病人。而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反其道而行之,把重点放在人性的优点上,创立了积极心理学。本书的作者正是积极心理学的一员主将。积极的意思就是看到正面。积极心理学有一些很有趣的主张,比如,与其吃力不讨好地改正缺点,不如发挥本来就有的优点。人不可能每样都比别人强,你能把优点发挥好就很不错了。说得真好,我深有体会。缺点你其实很难改掉,我抽烟这个坏习惯就是改不掉,发毒誓也不管用。&就凭这一点,我就喜欢上积极心理学;当然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的还不止这个,回到骑象人与大象的话题上,它的观点是希望我们找准用力点。单是针对骑象人,或者大象用功夫都是错误的。人生不是选好目的地,然后一直走过去——骑象人没有这么大能耐;人生也不能信马由缰——大象是盲目的,它可能夜半临深池。在作者看来,唯一的办法是大象与骑象人要合作才有出路。虽然这非常困难,但也不是无法可想。&我读书有一个经验,不管你读的是多么伟大的书,只要涉及人类自身的问题,你都别指望会得到一个激动人心的答案。骑象人与大象到底该怎样?本书作者提供给我们的答案一点不新奇,就两个字:合作。其实,答案的好坏,不在于是否新奇,而在于它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个有启发的提示。这个提示不仅仅是一个结论,而是能够告诉我为什么可以相信它。对答案的不同态度,可以区分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为什么积极心理学是理性科学,而成功学就不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依靠激情,讲究的是实验,证明。科学的可信赖之处就在于,不是苦思冥想出一个伟大的理论来教育人,而是把观点作为一种假设,利用资料、实验来说服人。不管你有多么伟大的发现,你都要证明给人看——说到验证,这正是外国人的长处。&外国人好奇心非常严重,对世界上任何一种现象都进行实证研究。本书的作者就专门研究过“流言”“恶心”这些古怪的问题,还得出过一些很有趣的结论,比如他说“流言是社会的粘合剂”。这些实证研究可不是书斋中的正襟危坐,我读过简·古尔多的书,这位女士为了研究黑猩猩,居然在非洲丛林里生活了十九年。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这样的傻话,有一个中国人干过这样的事情吗?看看《动物世界》就知道,如果没有外国人,我们连丛林里有什么动物都不知道。真的要感谢外国这些不辞劳苦的人们,没有他们我们将失去一大半知识——唔,好像有点离题了,还是回到大象身上来吧。&在得到验证之前,骑象人与大象不过是一个有趣的比喻。只有当它得到验证之后,才值得我们相信。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外国的心理学家们精心设计了许多妙趣横生、古里八怪的实验,书中的例子随处可见。&根据实验表明,大象是一种自动程序,是一种本能,大象使用的语言最主要的字眼就是:喜欢,不喜欢。我们对人生的想法都是在无意识中快速形成的,没有什么道理,就是喜欢不喜欢。道德判断,审美判断都是如此。你为什么喜欢一个女人或者一幅画?你其实是马上就有结论,并没有进行推理;如果有人要问为什么,我们会给出一些很有说服力的理由,但这些理由其实是现编出来的——我们自己不一定意识到。骑象人有一个特长就是很会编理由。我们对某件事的看法,几乎都是先确定立场,然后找理由。夫妻吵架、同事辩论,经常脸红脖子粗,但总是谁也不可能说服谁,原因就在这里。你即使驳倒对方的理由,对方也不会服气。因为他的理由都是他随便找出来的,不是他的真正原因。他真正的原因只有一条:喜欢,不喜欢。知道了这个,你以后再也不会傻乎乎地问对方为什么喜欢你了。在此,为了节省篇幅,我直接说出了结论,在书中,每一个推论后面都有一连串的心理实验支持;这些实验不仅科学,而且有趣。&在我看来,心理实验最大的用处,是为古老的智慧补上说明。古代的圣贤对重大的问题的看法都自信满满,但他们依靠的是经验,不是逻辑,没有给出证明。它可以让善者更善,却不能为不善者或怀疑者指点迷津。比如,要我相信金钱是粪土,我就不容易接受。即使金钱真的像粪土,你也需要证明给我看,只是举几个君子固穷的例子是不够的。像我这样愚钝的人每个时代都不少,现代社会就更多。如果要把古代智慧拿到现在来用,必须补充点什么才行。作者做的正是这种工作。他的做法是:汲取古代智慧,借助现代心理学。&来看一个例子。人生怎样才能快乐?作者的答案是:爱与工作。这其实是前人的智慧。佛洛伊德一百年前就说过;托尔斯泰也说过差不多的话:“只要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爱人,人就可以在世界上过一个精彩的人生”。作者对此做了补充,他分析说,大部分人对工作有三种态度:差事,事业,天职。但这种划分和工作本身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个公司的高管可以把工作当差事,一个医院的勤杂工却可以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天职。关键在于:你认为工作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在现实中,把工作当着差事的人很多。我特别不理解,为什么有人那么不喜欢认真地工作,生怕来早了一点,一心巴望快点下班,就好像手头的这份工作完全就是负担,哪怕略微花点时间精力都是浪费。实际上呢,这些人除了上班之外什么正事也没有,他们也不是准备离开另谋高就,但他们就是打算到退休都这样厌恶现在的工作——他们把退休的日子提前来过,他们没有想过:现代人退休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长,延年益寿延的益的都是退休以后的日子;你即使活100岁,上班的时间依然截止于60岁。&我喜欢自己的工作。我原来想的比较简单,我不好好干,也还是要干,我也没有别的工作可干。但这本书,给了我更好的理由。积极心理学的忠告是:全情投入。如果你全情投入,你就能把自己的工作从差事变成天职,从中获得巨大的快乐,以及人生的意义。&也许这本书并没有我认为的这么好,但有一点我必须承认,它给我的教益比任何一本成功宝典都要多。&&/26中文版序:从远古智慧到现代科学这本书,在积极心理学领域里独树一帜。每位作者都想说自己的书与众不同,但至少我可以说,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与其他科学家通常的写作目的不同,不是为了向大众介绍自己所研究领域中的最新发现。事实上,我一开始根本就没想写一本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书。我的初衷是写一本有关人类曾经有过的最伟大的心理学观点的书。在最终,这本书呈现出了很多关于如何有效地与他人交往、如何获得平和,以及如何拥有蓬勃丰盈人生的见解。我们来自于地球的各个不同角落,我们都彼此心怀感激,感激2500年来,我们最富冒险精神的祖先所做的诸多交流。很多西方人都知道,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创造,很多美国人也越来越多地了解,现代繁荣依赖于中国劳动者的工作以及中国投资者的资本。作为学者,我写这本书的最大乐趣,就是发现这些交流一直在人类远亲之间展开。虽然世界各地的古人们种植的作物不同、崇拜的神不同、创造的语言不同,但是他们都开始了相同的发现之旅。他们都问:要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能做些什么?怎样才能驯服这个环境以及每个人,使大家一起生活在和平与幸福之中?当农业生产过剩之后,艺术、科学及哲学得以迅速发展,每个伟大的文明中心都养育了一群思想家,他们殚精竭虑探索那些仍然困扰我们的伟大的神秘事物:宇宙、城邦及心理的运行方式。在中国以及地中海世界(还有印度),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得出了很多相同的结论。他们关于“心”的共同洞悉正是本书的主题。孔子和耶稣都强调互惠的力量,并以此帮助人们好好地生活下去。孟子和莎士比亚都美好地刻画情感的力量,并以此激励我们的思考与道德。在读中国古代哲学时,我有这种感觉,即我才华横溢的“叔叔”为后代写了一箱子的信,而且虽然他与我相隔100多代,却依然是我们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人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得出的结论,与我们在以色列、希腊及罗马的文化“父母”并非如此不同。我中国的“叔叔”和“婶婶”也有他们自己独一无二的洞悉。所有时期最伟大的观点,即我用来结束本书的观点,就是“阴阳观”。诚然,我们在西方也能找到这样的痕迹,但是只有在中国,这种关于生命、矛盾和社会的透视才达到了它发展历程的最高峰。而在我一神论的“父母”那里,绝对的“善”对抗绝对的“恶”这样的观念要更加盛行,也因此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从1999年开始,我就活跃在积极心理学领域中,当时马丁o塞利格曼邀请了18位年轻的研究人员到墨西哥的旅游胜地艾库玛尔(Akumal)探讨这个领域的未来。我见证了积极心理学的成长与繁荣,它目前囊括了几十个国家中的数千名研究者与实践者。自2008年这本书的中文版首次在中国出版发行以来,积极心理学发生了一些改变。一个重大的理论改变是,我们对“何为蓬勃繁荣”的思考得到了扩展。在马丁o塞利格曼的早期著作中,他描述了三种生活:愉悦的生活(充满了积极体验)、美好的生活(利用个人优势与他人建立联系)以及有意义的生活(利用个人优势投身于比自我更宏大、更持久的事情)。然而,在他最近出版的著作《持续的幸福》(Fliurish)中,塞利格曼又进行了细分,采用首字母缩略词PERMA分别代表积极情绪(Positiveemotions)、投入(Engagement)、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和目标(Meaningandpurpose)以及成就(Accomplishments)。其中唯一新增加的内容是“成就”,积极心理学家对此探讨得不多。我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一旦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在美国,大约是年收入7万美元),金钱便买不到幸福了。然而,目前一些研究者发现,幸福与收入之间的相关性比我们过去认为的要大。尽管收入的绝对水平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声望以及其他人眼中流露出来的尊重的增加却很重要,因此成功也是重要的,无论它是否能带给你财富。最后,财富本身存在多种相互矛盾的效应:它有时会破坏人际关系,而通过辛勤劳动获得财富的人(相对于中彩票)会得到周围人的尊重,由此带来更大的幸福感(正如强烈支持资本主义政策的专家亚瑟o布鲁克斯[ArthurBrooks]在他的著作《国民幸福总值》[GrossNationalHappiness]中所写)。就我个人而言,我的生活在2005年完成《象与骑象人》之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之后带来改变的事件有2006年初为人父,以及2009年第二个孩子的出生,这带给我关于爱的全新视角。我现在更加清楚地看到,浪漫爱情的基础更多的是有关亲子依恋的古老心理学。在我看来,孩子就是打开心灵房间的钥匙,而你以前都不知道有这样的房间存在。同时,我的事业也发生了改变。我离开了曾经工作生活了16年的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最近搬到了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theSternSchoolofBusinessatNewYorkUniversity)。我的目标是在组织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及道德心理学。我希望积极心理学能帮助企业繁荣兴旺,这不仅对企业股票持有人、企业员工是有利的,也有利于我们这个日益复杂、日益全球化的社会。当现代世界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贸易、旅行以及我们伟大“父母”想不到的融合时,我们也更加注意血缘关系、你我的不同以及相互学习的能力。非常高兴《象与骑象人》一书已经译成中文,所以我会与你一起分享我倾听所有祖先而学到的知识与心得。乔纳森o海特前言:10个幸福假设[10个古老观念]01我们的“心”,是头放任的大象;我们的“智”,是具备掌控能力的骑象人,它们往往意见相左,各行其是。02都是人的思想在作祟,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过我们自己对事件的诠释才能影响我们。03互惠是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准则,让人类走出“牺牲自我以利家族”的限制,开启我们与陌生人互助的合作契机。04我们每个人的本性都很虚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难忠实地遵照为人准则行事的原因。05幸福不只来自内心,也来自外在。06一个只关心自己,凡事都问是否合乎自己利益者是不可能活得快乐的,我们的生命需要爱和依恋。07那些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08努力培养自身的美德,美德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09人会在别人身上或大自然中感受到神圣、庄严或那种难以形容的善。10智慧之语只是智慧之语,除非我们用心欣赏、花时间去了解、质问,把它和生活联结起来。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过日子,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许多人都曾这样自问过。活在如此便利的现代世界里,无须上山下海,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现在,智慧如此廉价泛滥,日历、茶包、瓶盖或好心的朋友转寄过来的大量电子邮件等,处处可见智慧之语。我们就像阿根廷小说家家尔赫o博尔赫斯(JorgeLuisBorges)在《巴别塔图书馆》(TheLibraryofBabel)中描写的那样:“一座广大无边的图书馆里藏着所有文字记载,在图书馆某处藏着一本书,这本书解释了这座图书馆存在的原因以及使用须知。然而,图书管理员却怀疑自己永远都无法从一大堆无意义的书中找到这本书。”我们的前景要比博尔赫斯小说中的人物好得多。很多智慧之语确实都掷地有声,而且许多都完全为真,绝非虚言。然而,我们的图书馆实在是太大了,每个人都只看过一小部分藏书,所以我们正为藏书丰富的矛盾而烦恼:书籍越多,阅读品质反而变得越低。面对浩瀚书海,通常我们不是囫囵吞枣,就是只看书评。我们很可能已看过一些有价值的观念,如果我们当时仔细欣赏、用心体会,并用于生活之中,或许我们的人生早已得到改变。本书将讨论10个观念。每一章会针对世界文明的某个重要观念,以科学研究的角度深入剖析,并从中汲取可应用到现代生活的元素。我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我做过许多实验想了解人类社会生活的某个面向,我研究的面向就是道德及道德情绪。除了做研究之外,我也教书,我在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入门的课程。这是一个大班的课程,我得利用24堂课向学生介绍心理学整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从介绍视网膜结构到爱的运作过程,我得提出1000个研究结果以作为佐证,希望学生能充分了解,铭记在心。经历第一年的教书经验之后,我意识到有好几个观念一直重复出现,而以前的思想家也常针对这些观念发表高见。因为人是通过心理滤除(mentalfilter)指关于自身、他人和世界的信条可以使我们对自身经历的感知出现偏差。——编者注来看这个世界的,所以我们会出现某些情绪,会对事件有反应,且出现某些心理疾病。莎士比亚以下这句话刚好简要地说明了这种现象:“事情没有好坏,是人的思想在作祟。”我开始用这些引言来帮助我的学生记住心理学的重要观念,同时,我也开始思考类似的观念还有哪些。为了一探究竟,我看了不少古代的智慧杰作,其中以世界三大古典思想领域为主:印度的如《奥义书》(Upanishads)、古印度道德文本《薄伽梵歌》(BhagavadGita),中国的《论语》、《道德经》及孟子等其他哲学家的著作,还有地中海文明的《圣经》、希腊及罗马时代的哲学家、伊斯兰教圣洁书《古兰经》(Koran)。此外,过去500年来的哲学及文学作品我也看了不少。每当我发现一个跟心理学有关的主张——有关人性的说明,或心理或内心如何运作时,我就会写下来。只要我发现有某个观念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重复出现,我便把它列为重要观念。不过,我并没有机械地把人类十大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观念列出来,我的选择标准是连贯性重于出现频率。我想探讨的观念不仅彼此间相融相符、互为表里,还可让我们了解人类如何找到快乐及人生的意义。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大家找到快乐及意义。我在积极心理学这个领域向来活跃,所以本书也可说是运用古代智慧来找寻积极心理学的源头,并探讨现今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本书大部分涵盖的研究,都不是由积极心理学家所做,而是由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来完成的。我将在本书引用10个古老的观念,再援引许多现代研究成果,来告诉大家人类繁盛发展的原因,以及我们自己在迈向幸福之路上为自己设置的障碍。本书第1章旨在说明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当然,这不是非常详尽的说明,而是在我们运用现代心理学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之前,必须了解的两个古老真理。第一个真理是本书的最基本观念:人类的心理分成若干部分,有时彼此还会互相冲突。一部分就像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骑象人,有自觉、懂得推理思考的心理,但没办法完全控制大象的行为。现在,我们知道心理为何有这样的分类,也知道某些方法可以帮助骑象人与大象相互协调合作。第二个观念就是莎士比亚所说的:“都是人的思想在作祟。”或如佛陀严格来讲,“佛陀”(theBuddha)是指开悟的佛陀(theawakenedone),就像有些人说“基督”是指“受膏者”(theAnointedone)。不过,我是以一般的用法来讲佛陀和基督。——作者注所言:“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现在我们已能解释为何大部分人面对威胁时都怀有偏见,而且老是为此烦忧不已。只要我们能运用三项技巧来提升内心的幸福感,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偏见。本书接着要讨论的是人类的群体生活——同样,也不是巨细靡遗式的说明,而是仅探讨两个众人皆知但却不甚了解的古老真理。第一个就是“黄金规则”黄金规则(goldenrule)是心理学中的一种人际交往规则,指“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就要那样去对待别人”。——编者注。互惠是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准则。我将告诉大家如何善用互惠之道来解决自己的人生问题,并避免让人借互惠之道来利用我们。互惠不只是与人相处之道,它还能告诉我们人的本质及需要,这也是本书后续众多观念的线索所在。第二个真理是:我们每个人的本性都很虚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难忠实地遵照为人准则行事的原因。近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已发现人的心理有一种机制,这种机制会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到邻人眼中的刺,但却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如果你知道自己心里之所喜,也了解自己为何会透过扭曲的镜片来看这个世界的善与恶,那么你就不会再那么自以为是。如此一来,你跟那些同样也很自以为是的人之间的冲突,就会大大地降低。到这个阶段,我们准备好要提出以下问题:幸福来自何处?关于幸福,有几个不同的“假设”,其中一个假设为:幸福来自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我们都知道(研究也证实)这种快乐维持不了多久。另一个假设则是:幸福来自人的内心,但强求世界符合自己内心的想法,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古时候很盛行这种观念:印度的佛陀和古希腊及罗马时代的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无不劝大家断除自己对外在的人和事的情感依恋,因为外在的人事变幻莫测,难以掌控,还不如自己学会接受现实。古代这种想法有其值得尊敬之处。面对挫折,改变自己的内心确实要比改变外在世界来得容易。但是我会提出证据证明,第二个有关快乐的假设是错误的。最近的研究已指出,有些事物是值得我们努力追求的,某些外在生活条件能让我们更快乐。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关系,即我们跟别人之间形成的必要联结。我会提出相关研究来证明爱来自何处,为何激情很快就消退,以及哪一种爱才是“真”爱。我也建议将佛陀及斯多葛学派所提出的快乐假设修正如下:幸福不只来自我们的内心,也来自外在。我们需要古老的智慧及现代科学的引导,以获得两者间的平衡。接下来,我将探讨人类的成长及发展需要哪些条件。尼采说过:“那些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不过,这个说法恐怕有过度简化的危险。很多事情虽打不倒我们,但却会对我们造成一辈子的伤害。“创伤后的成长”告诉我们,人会在何时、又为何能从逆境中成长,我们又如何为创伤做好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如何面对创伤。我们也常听到,要大家努力培养自身的美德,因为美德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不过,这种说法同样也有过度简化之嫌。我会说明几个世纪以来,有关美德及道德的观念已有所改变,且越来越狭隘,但古代关于美德及道德的观念对现代人而言仍具深义。我也会说明积极心理学如何为大家提出新的愿景,让大家“诊断”且发展自己的优点及美德。本书的结尾,将提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并实现,而有些人却做不到?一开始我会探讨一个很普遍的观念:人的存在有一种精神层面的垂直维度。你称之为“高贵、美德或神性”也好,你信不信上帝也无所谓,人真的会在别人身上或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神圣、庄严或那种难以形容的善。我会提出我个人关于厌恶(恶心)、提升、敬畏等道德情绪的研究,以此解释这种垂直维度如何运作,又为何该维度是了解原教旨主义、政治文化论战及人类渴求意义的一大关键。我还会探讨当人们提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时,到底其心中所指的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也会提出答案——这个答案源自古老的观念,但却用现代的研究来超越古代观念的局限和任何既有的观念。与此同时,我将最后一次修正幸福的假设。我可以在此用简单的几个字告诉大家答案,但是简短的前言实在无法解释得清楚,而且也会贬低其价值。智慧之语、人生意义,甚至是博尔赫斯的图书管理员所追求的答案——每天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但是除非我们用心欣赏,花时间去了解、质问、改进,把它跟自己的生活联结起来,否则智慧之语仍只是智慧之语,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分裂的自我,使你产生心理冲突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而这两个是彼此相敌,因此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做的。圣徒保罗激情为辔,理性为轭。本杰明o富兰克林我这辈子第一次骑马,是在1991年到北卡罗来纳州的国家公园旅游时。小时候我骑过马,但当时有一名少年用短绳牵着马走,这回是我第一次自己骑马,没人用绳子拉。我并非单独骑马,同行的还有其他8个人,其中一位还是国家公园的管理员,所以这趟路骑来并不算太难。不过,路上一度出现惊险状况。我们是两两并排沿着陡峭的山边往前骑。我的马走外侧,离山崖边大约一米左右。后来,山路突然向左急转,我骑的马却一直朝山崖边走。我整个人都吓僵了。我心里知道必须叫马左转,但我左边还有另一匹马,我不希望撞到它。当时我应该大声呼救或惊声尖叫“小心”,但脑中却有另一个声音在怂恿自己:何不冒险走到山崖边,看看自己会做出什么蠢事。最后我便杵在那里。在千钧一发之际,我其实什么都没做,而后我骑的马和我左边的马便镇定地左转继续往前走。惊魂甫定,我不禁嘲笑起自己先前那莫名的恐惧。我骑的那匹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这条路它已经走过数百回,它比我更不想跌下山崖。它其实并不需要我的指挥,事实上,有时候我想对它发号施令,它似乎还不太理我。我之所以会对马产生这种错觉,是因为过去10年我都是开车,而不是骑马。开车时,除非你给汽车输入停止的指令,否则它便会一路冲过山崖。人类需要用比喻来思考。我们对新事物或复杂事物的理解,是借助于已知的事物与前者间的关联。譬如,一般来说,我们很难用空泛的角度思考人生,但如果用“人生有如一段旅程”这样的比喻,我们就能得出一些结论:走这段旅程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地形,选好方向,找几位好旅伴,如此才能好好享受这段旅程,因为走到旅途的尽头,可能什么都没有。同样,我们也很难思考何谓“心理”,但是一旦我们找到适当的比喻,顿时就会豁然开朗。翻开历史,人类一直和动物生活在一起,也一直想操控动物,于是,古代人便拿动物来做种种比喻。例如,佛陀便将人的“心理”比喻为野生大象:“我此过去心——任意随所欲,随爱好游行。我今悉调伏,如象师持钩,(制御)泌液象。”他把自我“心灵”(soul)比喻成一辆马车,而由“心理”的冷静、理性的那一面来驾驭马车,柏拉图的马夫必须驾驭两匹马:“右边这匹马气宇轩昂,体形挺拔强健,脖子长又直,鼻子有贵相……这匹马很自爱,也知谦虚自制;重视荣誉感,所以无须鞭打,只要下口令即可。但另一匹马却四肢弯曲,关节粗大……动作粗野无礼,耳朵四周毛发杂乱,聋得像根柱子似的,只有用马鞭抽它,用马刺刺它,才能让它就范。”柏拉图认为,人类的某些情绪及热情是好的(比如荣誉感),因为它们可以将自我导向正途;有些情绪却是有害的(比如欲望及贪念)。柏拉图式的教育目标旨在帮助马夫,让他得以完全驯服这两匹马。2300年以后,弗洛伊德提出相关的模型。他指出,人格分成三个部分:自我(ego,即有意识、理性的自我)、超我(superego,即道德良心,有时会过于拘泥于社会规范)以及本我(id,即享乐的欲望,各种欲望,总想及时行乐)。每每我讲课说到弗洛伊德时,我就会以马和马车来比喻人的心理,马车夫(自我)为了驾驭饥饿、贪婪又不听话的马儿(本我),总得经过一场激烈奋战。同时,马车夫那坐在后座的父亲(超我)却还一路对他说教。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强化自我,让自我能更好地控制本我,并摆脱超我的束缚。在弗洛伊德、柏拉图和释迦牟尼的时代,生活中有许多驯化后的动物。人类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有办法将个人意志施加在这些身形庞大的动物身上,个中艰苦,他们知之甚详。然而进入20世纪后,汽车逐渐取代马,科技的进步也让人类对外在世界获得了更大的控制力。所以现代人在寻找比喻时,开始把心理比喻为汽车驾驶,或是驱动电脑的程序。而弗洛伊德所说的那些潜意识,早被大家忘得一干二净,于是现代人只研究思考及决策机制。近3/4个世纪以来,社会科学家就是朝这样的方向在迈进:社会心理学家们创造出“信息加工理论”(informationprocessingtheory),用来解释所有从偏见到友谊等种种人类生活形态;经济学家创造出“理性选择模式”(rationalchoicemodels),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所有社会科学口径一致地主张:人类是理性的个体,会利用手边所能掌握到的信息及资源,恰当地设定目标,达成目标。然而,为什么人类还是会控制不了自己,老是做出自知会对自己不利的事呢?就以我自己为例,面对菜单上出现的甜点我绝不会动心,但看到放在桌上的甜点我却无法抗拒。我能下定决心,在手边工作完成前绝不起身离座,但是我却发现自己会跑进厨房,或一再借故拖延,无法专心做事。我也可以下决心,一定要在清晨6点起床写作,但等我关掉闹钟之后,我对自己所下的起床指令最后还是失效。我可以体会为何柏拉图会把不乖的马形容成“聋得像根柱子似的”。面对生活中一些重大的决定,我真的开始对有些事感到无力。我明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甚至也告诉朋友我会这么做,但我自己却隐约知道我不会这么做。罪恶感、贪欲或恐惧通常会战胜理智。(相反地,类似情况发生在朋友身上时,我就会讲出一番大道理,告诉他们怎么做才对。)对我上面这样的处境,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有一段非常传神的描述。在《变形记》(Metamorphoses)里,女主角美狄亚夹在自己对杰森的爱与对父亲的责任之间,左右为难,痛苦万分。她哀叹道:“一股奇妙的力量牵引着我向前。情欲及理性各自朝不同的方向拉扯着我。我很清楚哪一条是正确的路,心里也很认同,但我却踏上错误的路。”现代的理性选择理论及信息加工理论并不足以解释人类意志的软弱。古代人驾驭动物的比喻则十分有用。当我在思考自己为何老是那么软弱时,我联想到的自我形象就是我是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人。我手里握着缰绳,只要动动缰绳,我就可以指挥大象转弯、停止或往前走。不过,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我才指挥得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我就根本斗不过它。4种分裂的自我10年来,我都以这种比喻来引导自己思考。动手写这本书时,我认为坐在象背上的骑象人的形象很适合用在第1章——分裂的自我。最后我发现,这个比喻其实适用于本书每一章。想了解心理学最重要的概念,就得先了解人类的“心理”究竟分成几个部分,不同的部分为什么还会互相冲突。我们认为,每副躯体里都住着一个人,但从某些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像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是为了执行工作硬被凑在一起运作的,所以总是发现彼此意见相左,各行其是。对人的“心理”的划分有四种方式,分别是心灵和身体、左脑和右脑、理性和感性、控制化和自动化。第四种最重要,因为它最符合骑象人及大象的比喻,不过前面三种划分方式也能解释我们在面对诱惑、软弱及内在冲突时的一些经验。自我分裂1:心灵和身体法国哲学家蒙田指出,身体每个部位都有它自己的情绪及主张。阴茎的独立性最让他迷惑:“大家都注意到那‘玩意儿’有多么放肆、不听指挥,我们不想要它勃起,它就自顾自地勃起;但最需要它表现时,它却又时机不当地让我们泄气。它根本就是气焰高涨地在和我们的意志争夺主控权。”蒙田也提到我们的脸部表情如何泄露了我们内心的秘密;我们的毛发竖起、心跳加速、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肠和肛门括约肌的扩张或收缩,都不受我们控制,甚至我们不要它们扩张或收缩,它们还会唱反调。现在我们了解,某些生理反应是由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nervoussystem)引起。自主神经系统掌控我们身体的器官和腺体,完全自主,不受意志控制。不过,蒙田所列的最后一项——肠,则反映出第二个脑的运作。我们的肠是由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排列而成,该神经网络包含一亿多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处理消化作用和从食物摄取营养的所有运算。这个肠脑犹如一个区域行政中心,负责处理不需头脑处理的运作。你可能会以为肠脑会接收到头脑发出的指令,并依指令行事。事实上,肠脑拥有高度自主权,即便连接它和头脑之间的迷走神经断裂,肠脑仍可照常运作。肠脑在许多方面都显现出独立性:当它“决定”要排便时,它就会制造出刺激肠子蠕动的症状。当它侦测到肠道受感染时,它就会引发脑部产生焦虑感,让你在生病时行为更谨慎。对所有会影响到其主要神经传导系统的物质,像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和血清素(serotomin),肠脑都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反应。改善头脑的运作,也会直接干扰到肠脑的运作。肠脑的独立性,加上生殖器变硬变软的自主性,可能就此形成了古老的印度理论——腹部分成三个“轮”(chakras),这些能量中心分别对应着结肠/肛门、性器官和肠。甚至有一说,肠轮是一些如预感及直觉,也就是一些来自心理以外想法的来源之处。当圣徒保罗在哀叹情欲和圣灵之战时,其言下之意必然与蒙田体验到的挫折及心理划分相符合。自我分裂2:左脑和右脑第二种划分方式则是外科医生乔o伯根(JoeBogen)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病人做脑手术时意外发现的。他做这项手术的理由非常正当:为了帮助生活饱受经常性及严重的癫痫发作之苦的病人。人脑有两个大脑半球,连接左右两大半脑的神经纤维称做胼胝体(corpuscallosum)。癫痫发作时,都是从脑部某个点扩散到附近的脑细胞组织。一旦癫痫发作跨越胼胝体,就会扩散到整个脑部,导致病人失去意识、跌倒,还会不受控制地抽动身体。就如同军事将领把桥炸掉以阻挡敌军过桥,伯根医生希望借着切断胼胝体来阻止癫痫发作的扩散。乍看之下,动这种手术简直就是疯了,因为胼胝体是人体最大的神经纤维,它必然具有重要功能。事实也是如此,它是左右两个大脑半球之间沟通和协调的桥梁。然而,我们从动物实验的研究发现,这项脑手术进行几周之后,动物大致都恢复正常。所以,伯根决定冒险为病人开刀,结果成功了。病人癫痫发作次数在手术后大幅减少。不过,这项手术真的不会让病人丧失任何功能吗?为了找出答案,手术小组外聘了年轻的心理学家迈克尔o加扎尼加(MichaelGazzaniga),由他来研究这项分裂脑部手术产生的后遗症。加扎尼加充分利用“人脑分左右大脑半球来处理外在信息”这个事实来展开这次的研究。左半球接收来自人体右半边的信息(即左半球接受来自右手、右脚和右耳的神经传导),并发出命令以移动右手右脚。在这方面,右半球与左半球呈镜像对比,即右半球接收来自人体左侧的信息,并控制左侧身体的动作。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所有脊椎动物的信息接收都是左右交叉传递,但事实就是如此。不过在其他方面,左右大脑则是各司其职。左半球专司语言处理及分析,也比较善于观察细微之处。右半球则比较善于处理立体图形,包括最重要的立体图形——脸。(那个普遍且过于简化的观念——艺术家属于“右脑发达者”,科学家属于“左脑发达者”即源于此。)加扎尼加利用大脑的分工来观察信息如何分别流向大脑左右半球。他要病人注视着屏幕上的某个点,然后让某个词或某物体的图片快速出现在这个点的右边或左边,闪现的速度快到病人连移动视线的时间都来不及。如果这个点的右边闪过一张帽子的图片,这个影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左半边上(在影像通过角膜并颠倒后),之后视网膜会将这个神经信息送回到左半球的视觉处理区。加扎尼加接着会问病人:“你看到了什么?”因为左半球拥有完整的语言能力,所以这位病人会立即轻松地答道:“一顶帽子。”如果帽子的影像是闪在这个点的左边,那么这个信息就只会被送回到非掌管语言的右大脑半球。此时,加扎尼加问病人“你看到了什么”,病人就会回答:“什么都没看到。”不过,当加扎尼加要病人用左手从一张有好几个图像的卡片中指出正确的图像时,病人却会指这顶帽子。虽然右半球确实看到了这顶帽子,但它却无法用语言回答,因为它没有拿到进入左半球语言中枢的通行证。这就像是有另一种独立的智慧被困在右半球,而唯一的输出装置就是左手。在加扎尼加对左右半球闪现不同图片后,情况变得更为“诡异”。有一次,加扎尼加对右半球闪现一张鸡爪图片,对左半球则闪示一张一个屋子和一辆车子埋在雪堆中的图片。接着,加扎尼加拿出一堆图片摆在这名病人面前,要他指出哪一张图片和他之前看到的图片可以“配得起来”。病人的右手指着一张鸡的图片(这张和左半球之前看到的鸡爪有关),但他的左手却指着一张铲子的图片(这张图片和右半球所看到的雪景有关联)。当加扎尼加要病人解释他自己的反应时,他不是回答“我不清楚为什么我的左手会指铲子”,而是左大脑半球立即编出一个很精彩的故事。这位病人毫不犹豫地说:“啊!简单。鸡脚配鸡,所以你需要一把铲子来清理鸡舍。”这种动不动就杜撰各种理由来解释自己行为的病症被称为“虚构症”(confabulation)。动过裂脑手术的病人以及其他脑部受过伤的病人都常表现出“虚构症”的症状,加扎尼加称左脑的语言中枢为大脑的诠释模块,它的作用是针对自我所做的一切,马上做出评论,即使它根本无从得知“自我行为”的真正原因或动机,也还是会做出反应。举例来说,如果对右半球闪现“走”这个字,病人可能就会站起来走掉。不过问他为何站起来,他也许会回答:“我要去拿可乐。”左脑的语言中枢非常擅长编出各种解释,但却不知道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科学领域甚至还有更怪异的发现。有些做过裂脑手术,或胼胝体受过伤的病人,其大脑右半球似乎会跟左半球作对,形成一种名为“异手症”(alienhandsyndrome)的症状。有异手症的病人,会有一只手——通常是左手,会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做出反应,似乎自有主张。这只手可能会拿起正在响铃的话筒,但却拒绝将话筒交给另一只手或放在耳边。这只手会拒绝主人做的选择。例如,它会把另一只手刚从衣架上取出的衬衫又挂回去。它会抓住另一只手的手腕,以阻止主人执行自己的计划。有时候,这只手还真的会抓住主人的脖子,想把主人给勒死。以上出现的这些戏剧化的心理分歧现象,都是因罕见的裂脑手术造成的。正常人并非如此。不过,裂脑研究对心理学的研究相当重要,因为它以一种怪异的方式显示出:人的心理是由独立运作的部分联合组成的,有时候,它们意见相左、各行其是。裂脑研究对本书也很重要,因为它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告诉我们,在这些模块中有一组很擅长为我们的行为编出各种颇具说服力的解释,即使它对导致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一无所知。加扎尼加的“诠释模块”本质上就是骑象人。本书的后几章会告诉你骑象人是如何胡诌下去的。自我分裂3:理性和感性如果你住的是郊区房子,那么你的房子可能刚盖好不到一年,房子内的房间则是建筑师为满足住户需要而规划设计的。我住的那条街上的房子都是1900年左右盖的,房子盖好后,房主就把房子延伸到后院。阳台加盖不说,还用围墙围起来,然后跟厨房连在一起。这些加盖部分的楼上还盖了好几个卧室,卧室后来还加盖了浴室。脊椎动物的大脑也出现过类似的“加盖”现象,只不过加盖的方向是向前,不是向后。脊椎动物的大脑原先只有三个房间,也就是三大团神经元:后脑(跟脊柱相联结)、中脑以及前脑(跟动物前半部感觉器官相联结)。一段时间过后,脊椎动物进化出更复杂的身体构造及行为,大脑也不断地向前扩大,脱离脊柱,其中又以前脑的扩张最为明显。最早期哺乳动物的前脑已发展出新的外壳,这个外壳包括有下丘脑(hypothalamus,专司协调基本冲动及动机)、海马(hippocampus,专司记忆)以及杏仁核(amygdala,专司情绪学习及反应)。有时候我们称这些组织为“边缘系统”(limbicsystem),因为这些组织将大脑其他部分包裹起来,形成一道边界。随着哺乳动物的体型越来越大,行为也越来越趋向于变化(恐龙灭绝后),大脑改造仍持续进行。社会化行为比较高的哺乳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其大脑则发展出一层新的神经组织,这层新的神经组织绕着边缘系统一路延展。这个新的大脑皮层前半部特别有趣,因为它有一部分似乎并未专司特定任务(如移动手指或处理声音)。相反,它是用来制造新的联结,以用于思考、计划及决策——即让有机体摆脱只能针对眼前情况做出反应的命运,以便进行更复杂的运作。额叶皮层(frontalcortex)也可译为额叶皮质。——译者注的出现似乎可以解释我们现在所体验到的心理分歧。或许,额叶皮层乃理性之所在——它是柏拉图所说的马车夫,是圣保罗所称的圣灵。额叶皮层已从原始的边缘系统——柏拉图口中的劣马、圣保罗所称的情欲的手中拿下控制权。我们可以称这种解释为普罗米修斯版的人类进化故事,因为普罗米修斯这个希腊神话中的角色从众神手中偷了火种,然后把火种交给人类。依据普罗米修斯版的人类进化故事,人类祖先的行为原本受原始情欲及边缘系统的冲动所主宰,一直到他们收到天神所赐予的理性时——这理性就安装在新长出来的新大脑皮层上,人类才终于摆脱了本能的控制。普罗米修斯版的人类进化故事听来颇让人心动,它使人类的地位高于其他动物,而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人类有理性。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注意到,人类还不是神——理性之火对人类来说还是个新玩意儿,人类尚未完全掌握理性的运用。普罗米修斯版的人类进化故事,也相当符合我们对边缘系统及额叶皮层的一些重要的早期研究结果。例如,当下丘脑部分区域直接受到细小电流的刺激时,老鼠、猫等其他哺乳动物会变得贪吃、狼吞虎咽或性欲高涨,由此我们可看出,边缘系统隐藏着许多基本的动物本能。相反,当人的额叶皮层受到伤害时,人的性欲及攻击行为有时会明显增强,因为额叶皮层是压抑或抑制冲动反应的要害。弗吉尼亚大学附属医院最近就出现一个类似的病例。一位40多岁的男老师突然开始跑去找妓女,逛儿童色情网站,还对年轻女孩子提出猥亵要求。他很快就遭到警察逮捕,被判猥亵儿童罪。被判刑的前一天,他头痛欲裂,便跑到急诊室挂急诊,之前他还一时兴起想强暴他的房东太太(他太太早在几个月前就将他赶出家门)。他在跟医生说话的时候,居然还问经过的护士想不想跟他睡觉。医生扫描过他的脑部后发现,他的额叶皮层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严重压迫脑部其他部位,让他的额叶皮层无法发挥原有功能——抑制不当行为及思考可能后果。动过肿瘤手术后,他这种性欲过度的行为消失了,但是第二年,他的脑部又长出一颗肿瘤,于是同样的症状又出现了,直到又动了手术拿掉肿瘤之后,他性欲过度的症状才再度消失。不过,普罗米修斯版的人类进化故事有一个缺点:它假设理性是安置在额叶皮层的,而情绪则隐身于边缘系统中,并由理性来主导。事实上,额叶皮层让人类感情与情绪的发展变得更丰富。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cortex)的下侧第三部位称为眼窝前额皮层(orbitofrontalcortex)也可译为“前额叶眶回”、“前额脑区底部”或“眶额皮层”。——译者注,因为大脑这个部位刚好位于眼睛上方。人类及其他灵长类动物在这个部位的大脑皮层长得特别大,每当人类及其他灵长类动物情绪有所反应时,该部位皮层亦是大脑出现明显活动的区域之一。当我们在评估种种利弊得失的可能性时,眼窝前额皮层在此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只要大脑感觉到眼前有享乐、疼痛或得失的可能时,这个部位的大脑皮层马上就会反应。每当我们受美食、美景或魅力人士吸引,或对死掉的动物、难听的歌曲、相亲对象感到反感时,眼窝前额皮层就在强力放送让我们产生“想要接近”或“想要跑掉”的情绪。看来,眼窝前额皮层的功能比较接近“本我”或圣保罗口中的“情欲”,而非“超我”或圣保罗口中的“圣灵”。以下一份关于脑部伤害的研究,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眼窝前额皮层对人类情绪反应的重要性。神经学家安东尼奥o达马西奥(AntonioDamasio)曾研究过因脑卒中、肿瘤或脑部遭到重击以致额叶皮层部分功能受损的病例。20世纪90年代,达马西奥发现,当眼窝前额皮层某些部位受到损害时,病人会丧失大部分的情绪功能。这些病人告诉达马西奥,他们应该感觉到自己的情绪,但他们却什么感觉也没有。针对这些病人的自主反应所做的研究也证实,这些病人没有产生一般正常人在面对可怕景象或美景时会有的正常身体反应。不过他们分析推理及逻辑思考的能力并未受到影响,在智力测验及对社会规则与道德规范等知识的测试中的表现也很正常。这样的病人接触外在世界时会发生什么事?现在,他们已不受情绪干扰,那么他们是否会变得非常讲求逻辑,能看穿蒙蔽我们其他人的感情迷雾,走向完全理性之路?情况刚好相反,他们会发现自己连简单的决定或目标都没办法做主,整个生活分崩离析。当他们看着外在世界时,他们会心想:“我现在该干什么?”摆在他们眼前有好几十种选择,但他们的内心没有喜恶。因此,每项选择他们都必须用理性一一去分析对错,但是因为他们内心没有任何感觉,所以他们也找不到选择的理由。而我们其他人面对这个世界时,我们那充满各种情绪的大脑会立即、自动地评估种种可能性,大脑通常会做出最佳选择。只有在两三个选择都不错的情况下,我们才需要用理性衡量不同选择的利弊得失。人类的理性其实非常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当充满情绪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柏拉图把理性比喻为控制桀骜不驯的马匹的马夫,但这可能有过度强调智慧及马夫力量之嫌。我认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的比喻更贴近达马西奥的研究结果:理性与情感必须携手合作,人才会表现出聪慧的行为,但是情绪(大象)仍负责绝大部分的工作。一直到大脑出现新的大脑皮层,骑象人才开始活跃起来,大象也因此变得更加聪明。自我分裂4:控制化和自动化20世纪90年代,当我逐渐发展出大象和骑象人的比喻时,社会心理学界也开始对人的心理采取类似观点。曾经长期醉心于信息加工模式及电脑程序这类比喻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开始发现,人的心理一直有两套处理系统在运作——控制化处理过程和自动化处理过程。假设你自愿成为以下实验的被试。首先,实验人员会给你几个跟文字有关的问题,告诉你答完后就过去找她。这些问题很简单:有几组各含5个词的词组,你可利用其中4个词随意造句。比如,用“他们/她/打扰/探望/经常”来造句,变成“他们经常探望她”或者“他们经常打扰她”。几分钟以后,你做完了测验,并依照指示从实验室出来到走道上。这时,实验人员就站在那里,但她正和某人聊天,看都不看你一眼。你想你会怎么做?嗯,如果你造的句子中有一半的句子有粗鲁之意(比如,打扰/厚脸皮的/侵略地),你可能会在一两分钟内打断她的谈话,并对她说:“嗨,我做完了。现在我该做什么?”可是,如果你拼凑的句子中用到跟礼貌有关的词(他们/她/尊重/看见/通常),那么你很可能就会乖乖地待在原地,等实验人员发现你,而且一等就等了10分钟。同样的道理,接触到与“年老”有关的词,我们走路会变慢;接触与“教授”有关的词,会让人玩棋盘游戏时变得更聪明;接触到跟“足球流氓”有关的词,人则会变笨。这些效应不是因为我们有意识地阅读这些词所产生,而是当这些词出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这种效应就会发生。也就是说,这些词是以几百分之一秒的速度闪现在屏幕上,速度快到连我们的意识都捕捉不了。不过,我们心理的某个部分真的会看到这些词,并设定出后续动作,而心理学家检测的就是这些后续动作。约翰o巴奇(JohnBargh)是上述研究的先驱。巴奇的实验显示,大部分的心理历程都是自动发生,根本无须我们有意识地去注意或控制它。大部分的自动化处理过程均属完全无意识状态,尽管某些部分显示出有自觉。比如,我们会觉察到似乎有流动的“意识流”,它遵循自己的联想规则,无须“自我”花任何感情在上面,或费力去引导。巴奇指出,和自动化处理过程相对的就是控制化处理过程,这种思考相当费神,一切得按步骤来,所以往往占掉我们大部分的意识。举例来说,为了搭乘6点26分到伦敦的班机,你得在什么时候出门?这种事你得自觉地去思考,先选好到机场的交通工具,然后要考虑到高峰时间会堵车,天气状况,还有严格的安检。你不能凭直觉出门。不过,如果你是开车到机场,那么你在路上所做的每件事都属于自动化处理:呼吸、眨眼、移动座位、做白日梦,和前车保持适当距离,甚至蹙眉咒骂那些急速驾驶的司机。控制化处理有其局限性,我们一次只能有意识地思考一件事,但是自动化处理却能多轨同时进行,且立即处理许多任务。控制化处理和自动化处理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控制化处理是能处理最重要问题,并为比较愚笨的自动化处理制定出具前瞻性政策的明智老板、国王或总裁吗?不,这会让我们又回到普罗米修斯版的人类进化论和神圣理性的结论。为了一劳永逸地驱散普罗米修斯式的神话,我们应追溯人类进化的过程,好好研究我们的心理为何会有这两种处理过程,为何我们会有个瘦小的骑象人跟硕大的大象。6亿多年以前,最初的团状神经元形成最初的大脑,之后,大脑的体积一直增大,可见这些团状物必然赋予大脑机制某种优势。大脑因为能整合动物身体不同部位所传来的信息,以便迅速自动地对周遭的威胁和机会做出反应,所以具有很强的适应力。300万年前,地球已充满各种拥有复杂自动化能力的动物,其中,鸟类有靠星星定位的飞行能力,蚂蚁能同心协力作战并开垦出菌田,而具人类特征的动物则已开始制作工具。这当中许多生物已拥有沟通能力,但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发展出了语言。控制化处理需要语言。你可以通过影像产生千丝万缕的想法,可是要有语言才能周详地规划事情,衡量不同方法的利弊得失,分析过往成败的原因。没人知道人类是在多久以前发展出语言的,但大多估计产生于200万~400万年前之间。200万年前,类人动物的大脑已变大许多。4万年前的洞窟壁画和其他手工制品则已显露出现代人类的心理。不论你是赞成200万年前还是4万年前,语言、推理与规划能力都是在进化中瞬间出现的。它们就像一种新软件,一种可称为“骑象人版本1?0”的软件。虽然人类语言的部分运作良好,但在推理和计划程序方面仍有许多问题。相反,自动化处理在经过数千次产品周期的考验后已接近完美状态。自动化处理和控制化处理的成熟度不同,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便宜的电脑解决逻辑、数学、下棋等问题的能力,胜过任何人类(大多数人做这些事都很吃力)。然而,无论造价多昂贵的机器人,要它走路穿越树林,一定都会输给6岁大的小孩(人类的知觉和运动系统是一流的)。进化从不向前看。它没有能力规划出从A点到B点的最佳路线。相反,当现有形态的细小改变(通过基因突变)扩展到整个物种一定数量时,就能帮助有机物更有效地对现状做出反应。语言进化时,人类的大脑并未重新设计好将主控权交给骑象人(有意识的语言思考)。一切运作相当顺畅,语言能力大幅进展,使得大象能用更好的方式来处理更重要的事。依进化来看,骑象人应该是大象的仆人。一旦有了语言,不管其起源为何,语言就会变成一种威力强大的工具,且用途多多。以进化的角度来看,最能善用语言者便是优胜者。语言的用途之一是让人类能局部地摆脱“刺激性控制”。像斯金纳(B?F?Skinner)这类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便将许多的动物行为解释为刺激和反应间的连接关系。有些连接是天生的,比如当动物看到或闻到其所吃的食物时,就会引发体内的饥饿和进食反应。有些连接则是后天学来的,以狗为例,早在食物送达前,在狗听到铃响的那一刻,狗就开始分泌唾液。行为学派将动物视为环境的奴隶,其学习过程为:不管得到什么奖赏,都只会盲目做出反应。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没什么两样。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也许可将圣保罗的感叹改写如下:“我的情欲受制于刺激。”所以我们会发现肉体的欢愉真的很值得,也就不足为奇了。人类大脑的通信线路跟老鼠一样,食物及性的刺激能让我们分泌出少量的多巴胺,而这种脑部神经递质,能让我们充分享受有利于基因生存的活动。柏拉图口中的“劣”马在食与性上扮演着重要的推动角色,我们的祖先也是靠着食、色两种反应才得以生存下来。不过,行为主义者对人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控制化系统可让人思索长远目标,免得老是只着眼于此时此地,一看到诱人的事物就立刻自动上钩。人能想出眼前以外的其他不同抉择,眼前的快乐跟长期的健康风险到底孰轻孰重,人也知道要先衡量一下。此外,人还能通过聊天学会趋吉避凶之道,以期名利双收。然而,行为主义者对人的观点也非完全错误。虽然控制化系统没有完全符合行为主义学派的说法,但它对人的行为也几乎使不上力。通过物竞天择所形成的自动化系统会让人做出快速、可靠的行动反应,大脑中会让我们感到欢愉及痛苦的部分(如眼窝前额皮层),以及大脑中会启动与生存有关的机制(如下丘脑)都包含在自动化系统中。自动化系统可称为启动多巴胺的按钮。相反,控制化系统的功能则比较像一名顾问,它就像是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骑象人,可帮助大象做出更好的选择。骑象人看得远也想得远,只要跟其他骑象人交谈一下,或研究一下地图,他就能学到宝贵信息。但是,骑象人无法在违背大象本身意愿的情况下命令大象。苏格兰哲学家大卫o休谟(DavidHume)曾说道:“理性,应该只是激情的奴隶,除了服从之外,没有其他可能。”我相信休谟这句话比柏拉图的话更接近真理。总的来说,骑象人扮演的是顾问的角色,也是一位仆人,他不是国王、总裁,也不是能紧控缰绳的马夫。骑象人是加扎尼加所称的“诠释模块”,它是有意识的、控制后的思考。相反,大象则是骑象人以外的一切。大象包含我们内心的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这些都是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要件。大象和骑象人各自拥有聪明才智,只要配合良好,便可造就出杰出的人类,但是两者的合作关系总是状况百出。以下就举出三个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怪现象,来说明骑象人和大象之间的复杂关系。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最多15字哦
后参与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女子走路礼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