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调节器转速用PI调节器调节后还有静差是因为什么?

如果要改变双闭环有静差v-m系统的转速,可调节什么参数_百度知道
如果要改变双闭环有静差v-m系统的转速,可调节什么参数
我有更好的答案
3-1 在恒流起动过程中,电枢电流能否达到最大值 Idm?为什么?答:不能达到最大值,因为在恒流升速阶段,电流闭环调节的扰动是电动机的反电动势,它正是一个线性渐增的斜坡扰动量,所以系统做不到无静差,而是Id 略低于Idm 。 3-2 由于机械原因,造成转轴堵死,分析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状态。答:转轴堵死,则n=0,比较大,导致 比较大,也比较大,然后输出电压 较大,最终可能导致电机烧坏。 3-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给定电压 Un*不变,增加转速负反馈系数 α,系统稳定后转速反馈电压 Un 和实际转速 n 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答:反馈系数增加使得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输出电压 减小,转速n减小,然后 会有所减小,但是由于α增大了,总体还是增大的。 3-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试时,遇到下列情况会出现什么现象?答:(1)转速一直上升,ASR不会饱和,转速调节有静差。(2)转速上升时,电流不能维持恒值,有静差。 3-5某双闭环调速系统,ASR、 均采用 PI 调节器,ACR 调试中怎样才能做到 Uim*=6V时,Idm=20A;如欲使 Un*=10V 时,n=1000rpm,应调什么参数?答:前者应调节,后者应调节。 3-6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若要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应调节什么参数?改变转速调节器的放大倍数Kn行不行?改变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放大倍数 Ks 行不行?改变转速反馈系数α行不行?若要改变电动机的堵转电流,应调节系统中的什么参数?答:转速n是由给定电压决定的,若要改变电动机转速,应调节给定电压。改变Kn和Ks不行。改变转速反馈系数α行。若要改变电动机的堵转电流,应调节或者。 3-7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稳态运行时,两个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和输出电压各是多少?为什么?答:均为零。因为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中,当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时,PI调节器工作在线性调节状态,作用是使输入偏差电压在稳态时为零。各变量之间关系如下: 3-8 在双闭环系统中,若速度调节器改为比例调节器,或电流调节器改为比例调节器,对系统的稳态性能影响如何?答:稳态运行时有静差,不能实现无静差。稳定性能没有比例积分调节器作用时好。 3-9 从下述五个方面来比较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转速单闭 环直流调速系统:(1)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2)动态限流性能。(3)起动的快速性。(4)抗负载扰动的性能。 5)抗电源电压波动的性能。 答: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限流性能,起动的快速性,抗负载扰动的性能,抗电源电压波动的性能均优于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3-10 根据速度调节器ASR、电流调节器ACR的作用,回答下面问题(设ASR、ACR均采用PI调节器):1双闭环系统在稳定运行中,如果电流反馈信号线断开,系统仍能正常工作吗?2双闭环系统在额定负载下稳定运行时,若电动机突然失磁,最终电动机会飞车吗?答:1系统仍能正常工作,但是如果有扰动的话,系统就不能稳定工作了。2电动机突然失磁,转子在原有转速下只能产生较小的感应电动势,直流电机转子电流急剧增加,可能飞车。 4-1分析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不可逆和可逆电路的区别。 答:直流PWM调速系统的不可逆电路电流、转速不能够反向,直流PWM调速系统的可逆电路电流、转速能反向。 4-2 晶闸管电路的逆变状态在可逆系统中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答:晶闸管电路处于逆变状态时,电动机处于反转制动状态,成为受重物拖动的发电机,将重物的位能转化成电能,通过晶闸管装置回馈给电网。 4-3 V-M系统需要快速回馈制动时,为什么必须采用可逆线路。答:由于晶闸管的单向导电性,对于需要电流反向的直流电动机可逆系统,必须使用两组晶闸管整流装置反并联线路来实现可逆调速。快速回馈制动时,电流反向,所以需要采用可逆线路。 4-5晶闸管可逆系统中的环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抑制的方法?答:原因:两组晶闸管整流装置同时工作时,便会产生不流过负载而直接在两组晶闸管之间流通的短路电流。抑制的方法:1. 消除直流平均环流可采用α=β配合控制,采用α≥β能更可靠地消除直流平均环流。2. 抑制瞬时脉动环流可在环流回路中串入电抗器(叫做环流电抗器,或称均衡电抗器)。 4-6 试从电动机与电网的能量交换,机电能量转换关系及电动机工作状态和电动机电枢电流是否改变方向等方面对本组逆变和反组回馈制动列表作一比较。答:本组逆变:大部分能量通过本组回馈电网。电动机正向电流衰减阶段,VF组工作,VF组是工作在整流状态。电动机电枢电流不改变方向。反组回馈制动:电动机在恒减速条件下回馈制动,把属于机械能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其中大部分通过VR逆变回馈电网。电动机恒值电流制动阶段,VR组工作。电动机电枢电流改变方向。 4-7 试分析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系统正向制动过程中各阶段的能量转换关系,以及正、反组晶闸管所处的状态。答:在制动时,当发出信号改变控制角后,同时降低了ud0f和ud0r的幅值,一旦电机反电动势E&|ud0f|=|ud0r|,整流组电流将被截止,逆变组才真正投入逆变工作,使电机产生回馈制动,将电能通过逆变组回馈电网。当逆变组工作时,另一组也是在等待着整流,可称作处于“待整流状态”。即正组晶闸管处于整流状态,反组晶闸管处于逆变状态。 4-8逻辑无环流系统从高速制动到低速时需经过几个象限?相应电动机与晶闸管状态如何?答:逻辑无环流系统从高速制动到低速时需经过一,二两个象限。 相应电动机与晶闸管状态:正组逆变状态:电动机正转减速,VF组晶闸管工作在逆变状态,电枢电流正向开始衰减至零;反组制动状态:电动机继续减速,VR组晶闸管工作在逆变状态,电枢电流由零升至反向最大并保持恒定。 4-9从系统组成、功用、工作原理、特性等方面比较直流PWM可逆调速系统与晶闸管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异同点。答:系统组成:直流PWM可逆调速系统:六个二极管组成的整流器,大电容滤波,桥式PWM变换器。晶闸管直流可逆调速系统:两组晶闸管整流装置反向并联。功用:直流PWM可逆调速系统:电流一定连续,可使电动机四象限运行晶闸管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能灵活地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制动和升、降速。工作原理:直流PWM可逆调速系统:六个二极管构成的不可控整流器负责把电网提供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再经过PWM变换器调节直流电压,能够实现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晶闸管直流可逆调速系统:当正组晶闸管VF供电,能量从电网通过VF输入电动机,此时工作在第I象限的正组整流电动运行状态;当电机需要回馈制动时,反组晶闸管装置VR工作在逆变状态,此时为第II象限运行;如果电动机原先在第III象限反转运行,那么它是利用反组晶闸管VR实现整流电动运行,利用反组晶闸管VF实现逆变回馈制动。特性:直流PWM可逆调速系统1.电流一定连续2.可使电动机四象限运行3.电动机停止时有微震电流,能消除静摩擦死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作用
我的图书馆
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作用
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分别归纳如下:&&&&1. ASR的作用&&&&(1)转速调节器是调速系统的主导调节器,它使转速 n 很快地跟随给定电压变化,稳态时可减小转速误差,如果采用PI调节器,则可实现无静差。&&&&(2)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3)其输出限幅值决定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4)变结构,实现非线性控制。&&&&2. ACR的作用&&&&(1)对电网电压的波动起及时抗扰的作用。&&&&(2)在外环转速的调节过程中,使电流紧紧跟随其U i*快速变化,并无静差。&&&&(3)在转速动态过程中,保证获得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从而加快动态过程,实现准时间最优控制。&&&&(4)当电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起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一旦故障消失,系统立即自动恢复正常。这个作用对系统的可靠运行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文档分类:
运动控制系统习题集解(直流部分)2.doc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运动控制系统习题集解(直流部分)2.doc
文档介绍:
习题二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2-1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若要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应调节什么参数?改变转速调节器的放大倍数Kn行不行? 改变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放大倍数Ks行不行? 改变转速反馈系数α行不行?若要改变电动机的堵转电流,应调节系统中的哪些参数?
答:①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若要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应调节的参数有:转速给定电压U*n,因为转速反馈系统的转速输出服从给定。
②改变转速调节器的放大倍数Kn,只是加快过渡过程,但转速调节器的放大倍数Kn的影响在转速负反馈环内的前向通道上,它引起的转速变化,系统有调节和抑制能力。因此,不能通过改变转速调节器的放大倍数Kn,来改变转速
③改变改变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放大倍数Ks,只是加快过渡过程,但转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放大倍数Ks的影响在转速负反馈环内的前向通道上,它引起的转速变化,系统有调节和抑制能力。因此,不能通过改变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放大倍数Ks,来改变转速
④改变转速反馈系数α,能改变转速。转速反馈系数α的影响不在转速负反馈环内的前向通道上,它引起的转速变化,系统没有调节和抑制能力。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转速反馈系数α来改变转速,但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稳定运行最终的转速还是服从给定。
⑤若要改变电动机的堵转电流,应调节系统中的参数有:转速的给定U*n、转速调节器的放大倍数Kn、转速调节器的限幅值、转速反馈系数α等,因为它们都在电流环之外。
2-2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稳态运行时,两个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和输出电压各是多少?为什么?
答: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稳定运行时,转速调节器退饱和,PI的作用使得转速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为0,转速调节器的输出电压由于维持在U*im(n*)。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稳定运行时,电流调节器不饱和,PI的作用使得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为0,形成一个电流随动子系统,力图使Id尽快跟随其给定U*i. 电流调节器的输出电压UC又后面的环节决定。
2-3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转速调节器不是PI调节器,而是P调节器,对系统的静、动态性能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采用P调节器,整个系统成为一个有静差的系统。
转速调节器不饱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电流调节器不饱和,形成一个电流随动子系统,无法形成在最大电流下在最短时间内使速度上升/下降最快,动态响应较慢。
2-4 试从下述五个方面来比较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和带电流截止环节的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
①调速系统的静态性能; ②动态限流性能; ③启动的快速性
④抗负载扰动的性能;⑤抗电源波动的性能
①调速系统的静态性能: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采用PI调节器,整个系统成为一个无静差的系统。
带电流截止环节的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采用PI调节器,整个系统成为一个无静差的系统。
②动态限流性能: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调节器采用PI调节器,将电流限制在Idm内。
带电流截止环节的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中,将电流限制在Idcr-Idbl内。
③启动的快速性: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在启动/制动过程中,转速调节器饱和,电流调节器在最大电流Idm附近进行PI调节,时间最短,提高了启动/制动的快速性。
带电流截止环节的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中,在启动/制动过程中,当电流大于截止电流Idcr时,电流调节器起作用,并不是在最大电流附近进行调节,启动/制动的快速性较差。
④抗负载扰动的性能: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负载扰动在转速外环中,负载扰动作用在电流环之后,因此只能靠转速调节器ASR来产生抗负载扰动的作用。在设计ASR时,应要求有较好的抗扰性能指标。
带电流截止环节的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中,负载扰动立即引起电流变化,当电流大于截止电流Idcr时,电流调节器起作用,可以进行调节。
⑤抗电源波动的性能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由于增设了电流内环,电压波动可以通过电流反馈得到比较及时的调节,不必等它影响到转速以后才能反馈回来,抗电源波动的性能大有改善。
在电流截止环节的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中,电网电压扰动的作用点离被调量较远,调节作用受到多个环节的延滞,因此单闭环调速系统抵抗电源电压扰动的性能要差一些。
2-5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两个调节器均采用PI调节器。当系统带额定负载运行时,转速反馈线突然断线,当系统重新进入稳定运行时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偏差信号DUi是否为零?
答: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两个调节器均采用PI调节器。当系统带额定负载运行时,转速反馈线突然断线,转速调节器反馈电压突变为为0,转速调节器输入偏差突变为最大,转速调节器(PI调节器)饱和,转速开环,系统变为电流单闭环调节。转速调节器的输出突变为正极限值U*im,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偏差变大,电流调节器为PI调节器作用,直至进入新的稳定状态,电流无静差。当重新进入稳定运行时,电流调节器(PI调节器)的输入偏差信号DUi为零。
2-6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给定信号U*n未变,增加转速反馈系数a,系统稳定后转速反馈电压Un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答: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给定信号U*n未变,增加转速反馈系数a,转速调节器反馈电压增加,转速调节器输入偏差变大,转速调节器输出变大即电流调节器给定变大,电流调节器输入偏差变大,电流调节器输出变大即电机电流变大,进入重新调节阶段。系统稳定后,转速、电流无静差。转速调节器输入偏差为0,转速反馈电压Un等于转速给定信号U*n,不变。
2-7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两个调节器均采用PI调节器。已知电动机参数为:PN=3.7KW,UN=220V,IN=20A,nN=1000r/min,电枢绕组总电阻Ra=1. 5W,U*nm =U*im=U*cm=8V,电枢回路最大电流Idm=40A, 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放大倍数Ks=40,试求:
①电流反馈系数b和转速反馈系数a
②当电动机在最高转速发生堵转时的Ud0、U*I、Ui、Uc值.
解:①稳态运行时,转速调节器不饱和,输入偏差为0,α==8/6
稳态运行时,电流调节器不饱和,输入偏差为0,β===8/40=0.2
②当电动机在最高转速发生堵转时, 电枢回路最大电流Idm=40A,
电流调节器反馈电压最大U*im=8V,
电流调节器输入偏差最大大,电流调节器饱和, 输出最大U*cm=8V, 电流开环.
经过电力电子变换器后的Ud0= Ks*Uc =40*8=320V.,
电机转速很小;几乎为0, 转速反馈电压很小, 转速调节器输入偏差很大, 转速调节器饱和,转速开环,转速调节器输出U*im=8V.
2-8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ASR、ACR两个调节器均采用PI调节器。当ASR的输出达到U*im=8V时,主电
内容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件大小:0 KB
下载次数: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 1、 电力拖动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能量转换,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的任务是通过控制电动机电压、电流、频率等输入量,来改变工作机械的转矩、速度、位移等机械量。P1 2、 运动控制系统由电动机、功率放大与变换装置、控制器及相应的传感器等构成。P1 3、 运动控制系统的任务就是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转角,对于直线电动机来说是控制速度和位移。要控制转速和转角,唯一的途径是控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e,转矩控制是运动控制的根本问题。P5 4、 有三种调节电机转速的方法: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U;2)减弱励磁磁通Φ;3)改变电枢回路电阻R。P7 5、 P11 整流电路 Um m Ud0 单相全波 U2 2 0.9U2cosα 三相半波 U2 3 1.17U2cosα 三相桥式全波 U2 6 2.34U2cosα
6、 在动态过程中,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看成是一个纯滞后环节,其滞后效应是由晶闸管的失控时间引起的。P14 7、 一个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是指在最低速时还能满足系统所需的静差率的转速可调范围。P23 8、 调速范围和静差率是一对互相制约的性能指标,如果既要提高调速范围,又要降低静差率,唯一的办法是减少负载所引起的转速降落ΔnN。P25 9、 反馈控制规律: 1)比例控制的反馈控制系统是被调量有静差的控制系统。 2)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 3)系统的精度依赖于给定的反馈检测精度。P31 10、 反馈控制系统对它们都有抑制作用,但是有一种扰动除外,如果在反馈通道上的测速反馈系数α受到某种影响而发生变化,它非但不会能够得到反馈控制系统的抑制,反而会造成被调量的误差。P31 11、 信号的离散化是微机数字控制系统的第一个特点。信号的数字化是微机数字系统的第二个特点。P41 12、 M法和T法测速特点与适用范围。M法测速是在一定时间内测取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个数来计算转速;M法测速适用与高速段。T法测试是测出旋转编码器两个编码器输出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来计算转速;T法测速适用与低速段。M/T法测速无论是在高速还是在低速都有较强的分辨能力。P43-45 13、 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为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作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简称为双闭环调速系统。P60 14、 15、 为什么在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启动过程中,电流Id略低于Idm?P64 当转速调节器ASR采用PI调节器时,转速必然有超调。P64 16、 转速调节器的作用: 1)转速调节器是调速系统的主导调节器,它使转速n很快地跟随给定电压Un*变化,稳态时可以减小转速误差,如果采用PI调节器,则可以实现无静差。 2)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 3)其输出限幅值决定电动机允许的最大电流。P65 17、 电流调节器的作用: 1)作为内环的调节器,在转速外环的调节过程中,它的作用使电流紧紧跟随其给定电压Ui*(即外环调节器的输出量)变化。 2)对电网电压波动起及时抗扰的作用。 3)在转速动态过程中,保证获得电动机允许的最大电流,从而加快动态过程。 4)当电动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起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一旦故障消失,系统立即自动恢复正常。这个作用对系统的可靠运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P65 18、 典型I型系统的跟随性能超调小,但抗扰性能稍差,而典型II型系统的超调量相对较大,抗干扰性能比较好。这是设计时选择典型系统的重要依据。P77 19、 用工程设计方法来设计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原则是先内环后外环。步骤是:先从电流环(内环)开始,对其进行必要的变换和处理,然后根据电流环的控制要求确定把它矫正成哪一种典型系统,再按照控制对象确定电流调节器的类型,最后按动态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电流调节器的参数。电流环设计完成后,把电流环等效成转速环(外环)中的一个环节,再用同样的方法设计转速环。P79 20、 为了更可靠的消除直流平均环流,可采用αr≤βr;为了实现α=β配合控制,可将两组晶闸管装置的触发脉冲零位都定在90°。P103 21、 移相时如果一组晶闸管整流装置处于整流状态,另一组便处于逆变状态,这是指触发延迟角的工作状态而言的。实际上,这时逆变组除环流外并未流过负载电流,也就是没有电能回馈电网,确切地说,它只是处于“待逆变状态”,表示该组晶闸管装置是在逆变角控制下等待工作。P105 22、 应该根据什么来指挥逻辑控制环节的切换动作呢?ASR的输出信号Ui*可以胜任这项工作,反转运行和正转制动都需要电机产生负的转矩,反正,正转运行可反转制动都需要电机产生正的转矩,Ui*的极性恰好反映了电机的电磁转矩(电枢电流)方向的变化。Ui*极性的变化只是逻辑切换的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在Ui*改变极性以后,还需要等到电流真正到零时,再发出“零电流检测”信号Ui0,才能发出正、反组切换指令,这就是逻辑控制环节的第二个输入信号。P107 23、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出发,可以把异步电动机的调速系统分为三类: 1)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 2)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 3)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P114 24、 带恒转矩负载的降压调速就是靠增大转差功率、减小输出功率来换取转速的降低。所增加的转差功率全部消耗在转子电阻上,这就是转差功率消耗型的由来。高转子电阻电动机降压调速的机械特性的缺点是机械特性较软。P119 25、 异步电动机闭环调压调速系统不同于直流电动机闭环调压调速系统之处为:静特性左右两边都有极限,他们是额定电压UsN下的机械特性的最小输出电压Usmin下的机械特性。当负载变化时,如果电压调节到极限值,闭环系统便失去控制能力,系统的工作点只能沿着极限的开环特性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P120 26、 如何保持定子磁通Φms、气隙磁通Φm和转子磁通Φmr恒定?按照Us=RsIs+Es补偿定子电阻压降,以保持Es/f1=常值,就能够得到恒定子磁通。只要维持Eg/ω1为恒值,即可保持气隙磁通Φm恒定。只要维持Er/ω1恒定,即可以保持转子磁通Φmr恒定。P125-127 27、 电流跟踪控制的精度与滞环的宽度有关,同时还受到功率开关器件允许开关频率的制约。当环宽2h选得较大时,开关频率低,但电流波形失真较多,谐波分量高;如果环宽小,电流跟踪性能好,但开关频率增大了。实际使用中,应在器件开关频率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小的环宽。P132 28、 零矢量的插入有效的解决了定子磁链矢量幅值与旋转速度的矛盾。P139 29、
最大转差率的计算公式。P152 30、 不同坐标系中电动机模型等效的原则是:在不同坐标系下绕组所产生的合成磁动势相等。P162 31、 按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坐标变换,在按转子磁链定向同步旋转正交坐标系中,得到等效的直流电动机模型,仿照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控制电磁转矩与磁链,然后将转子磁链定向坐标系中的控制量反变换得到三相坐标系的对应量,以实施控制。P179 32、 转子磁链计算的两种模型:电流模型和电压模型。P185 33、 利用给定值间接计算转子磁链的位置,可简化系统结构,这种方法称为间接定向。P188 34、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定子磁链幅值偏差的正负符号和电磁转矩偏差的正负符号,再依据当前定子磁链矢量所在的位置,直接选取合适的电压空间矢量,减小定子磁链幅值的偏差和电磁转矩的偏差,实现电磁转矩与定子磁链的控制。P192 35、 把电压矢量分解为usd和usq分量,显然usd决定着定子磁链幅值的增减,而usd决定定子磁链矢量的旋转角速度,从而决定转差频率和电磁转矩。P193 36、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的五中工况转差功率的方向: 1)电动机在次同步转速下作电动运行。由于电动机作电动运行,转差率为0<s<1,从定子侧输入功率,轴上输出机械功率,而转差功率在扣除转子损耗后由附加电动势吸收从转子侧馈送到电网。 2)电动机在反转时作倒拉制动运行。由电网输入电动机定子的功率和由负载输入电动机轴的功率两部分合成转差功率,由附加电动势吸收从转子侧馈送给电网。 3)电动机在超同步转速下作回馈制动运行。由于电动机处在发电状态工作,由负载通过电动机轴输入机械功率,经过机电能量变换分别从电动机定子侧与转子侧馈送至电网。 4)电动机在超同步转速下作电动运行。电动机轴上输出机械功率由定子侧和转子侧两部分输入电功率合成,电动机处于定、转子双输入状态。 5)电动机在次同步转速下作回馈制动运行。回馈电网的功率一部分由负载的机械功率转换而成,另一部分由转子提供。P208 37、 进入倒拉制动运行的必要条件:设异步电动机在转子侧已接入一定数值+Eadd的情况下作电动运行,其轴上带有位能性恒转矩负载。P207 38、 为什么这类机械串级调速系统属于恒功率调速? 从功率传递的角度看,如果忽略调速系统中所有的电气与机械损耗,认为异步电动机的转差功率全部为直流电动机所接受,并以机械功率PMD的形式轴上输出给负载。则负载轴上所得到的机械功率PL应是异步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两者轴上输出功率之和,并恒等于电动机定子输入功率P1,而与电动机运行的转速无关。P211 39、 串级调速时的异步电动机转子整流电路有两种正常工作状态。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特征是0≤r≤60°,ap=0,此时转子整流电路处于正常的不可控整流工作状态,可称之为第一工作区。第二种工作状态的特征是r=60°、 0<ap<30°,这时,由于强迫延迟换相的作用,使得整流电路好似处于可控的整流工作状态,ap角相当于整流器件的触发延迟角,这一状态称作第二工作区。P213 40、 上式说明,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时能够产生的最大力矩比正常接线时减少了17.3%,这在选用电动机时必须注意。 P217 41、 对于宽调速的串级调速系统,随着转差率的增大系统的功率因数还要下降,这是串级调速系统能否被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P219 42、 串级调速系统的起动和停车总的原则:在起动时必须使逆变器先电动机而接上电网,停车时则比电动机后脱离电网,以防止逆变器交流侧断电,使晶闸管无法关断,而造成逆变器的短路事故。P221 43、 串级调速装置的容量可以选择比电动机小得多。为了使串级调速装置不受过电压损坏,需采用间接起动方式,即将电动机转子先接入电阻或频敏变阻器起动,待转速升高到串级调速系统的设计最低转速时,再把串级调速装置投入运行。P221 44、 当风速较低时,发电机转速n小于定子旋转磁场同步转速n1,电网侧变频器处于整流工作状态而转子侧变频器处于逆变状态,电网通过变频器向转子提供转差功率Ps=sP1,若转子轴上输出机械功率为pmech,则发电机定子输出电功率P1=pmech+Ps=pmech+sP1=(1-s)P1+sP1。转子轴上输入机械功率和转子绕组输入的电功率通过定子绕组馈送回电网。 当风速较高、发电机转速n大于定子旋转磁场同步转速n1时,转子侧变频器处于整流工作状态而电网侧变频器处于逆变状态,此时发电机转子输出转差功率Ps=sP1,其中s<0,转子轴上输入机械功率为pmech,发电机定子输出电功率P1=pmech+Ps=pmech-|Ps|=pmech-|sPs|。转子轴上输入机械功率通过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馈送到电网。P222 45、 同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方法有两种:用独立的变压变频装置给同步电动机供电的称做他控变频调速系统,根据转子位置直接控制变压变频装置的称做自控变频调速系统。P229 46、 实际的转矩波形每隔π/3出现一个缺口,而用PWM调压调速又使平顶部分出现波纹。P232 47、 如果需要基速以上的弱磁调速,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电枢反应削弱励磁,使定子电流的直轴分量isd<0,其励磁方向与转子磁动势Fr相反,起去磁作用。P24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电机调节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