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桥式lc正弦波振荡器器中正反馈太强而引起出现矩形波怎么修改

rc振荡电路实验报告
rc振荡电路实验报告
发布时间: &(来源:www.dazhihui008.cn)
实验七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桥式RC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构成及工作...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变化,同时进行测量。 六、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
3.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误差的能力,能写出符合工程要求的实验报告。 4.具有正... 模拟电子电路 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3 选做 操作 验证 掌握RC正弦波振荡电路构成及工...
第5周 周一 1、2节第6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自激振荡;R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小结 电... 1、2节 总复习与习题课 11.10 预约时间 设计型实验1: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3学时 实验报告...
方式: 平时成绩+实验抽考成绩。平时成绩根据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成效及实验报告得出... 应用3选做 本科生1~2 6 RC串联电路的过度过程及RC微分、积分电路 学习使用双踪示波... 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正弦波振荡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晶闸管及其应用、门...
要求你能够使一个懂得电子电路原理但没有看过本实验指导书的人可以看懂你的实验报告,并相信你实验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实验五 RC正弦波振荡器 试验目的 了解双T网络振荡器...
五、实验报告内容 1. 实验目的、内容。 2.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测到的现象。 3. 比较实验原始数据和理论计算值。 4. 比较RC振荡电路和晶体震荡电路的优、缺点。
西勒振荡电路 RC正弦波振荡器 差分调幅电路 乘法器调幅电路 调幅信号的解调 & 二极管... 学生:选课、选择实验、开展实验、接受实验指导、在线提交实验报告、保存和提交实验...
六、实验报告要求 绘出实验线路图,记录波形。 分析各实验结果的波形,验证有关的结... 3. 带RC电路的环形振荡器 图16-3 带RC电路的环形振荡器 电路如图16-3所示。其中G4用...
2.计算实验电路中555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RC值与脉冲波形的关系理论值(设C=0.01μF,RW=0和RW=100K两种情况)。 3.掌握555定时器的管脚排列。 六、实验报告要求 ...
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振荡原理。 2)掌握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 能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并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4)能够查阅电子...
课前做好预习,课后能独立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二、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常... 差动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算的基本应用、RC和LC振荡电路、集成稳压电路...
实验内容: 1、工作点调整与测试; 2、单级及多级电路AV、的测量; 4、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八 串并联RC网络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学时:2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
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合乎要求的实验报告。
2.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用电技术能力的培养 ... 正弦波振荡电路;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和幅度条件,LC振荡电路及RC 振荡电路的选频特...
3.完成预习报告。 三、实验项目: 1.RC串并联网络测试。 测试其频率特性,并绘制曲线... (1)设计并组装正弦波发生器电路。 (2)测试负反馈对振荡器的影响。 (3)测量振荡平衡条件...
实验八 积分与微分电路 实验九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实验十 电压比较器 实验时间:从第7... 葛广英 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8 实验报告:每次实验后一周内完成. 六、成绩...
4.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规程。正负电源千万不能接反。 3.2.8实训报告要求 1.实训名... 1.3.2.1为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其中RC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作选频网...
数据记录与整理1分) 考题9:设计一个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并运用仿真软件进行仿... 评分标准:仪器仪表使用1分,实验结果1分,实验操作1分,电路原理图设计1分,报告及...
(2学时); ② 实验二:《单极低频电压放大电路》(3学时);③实验四:《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2学时)④实验八:《RC正弦波振荡电路》(3学时)。 5. 注意:实验报告由学习...
③暂稳态是一个不能长久保持的状态,由于电路中RC延时环节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 拟好实验用的数据、表格等。 六、实验报告要求 绘出实验线路图,记录波形。 分析各实... 应用实例 a. 实现脉冲延时,如下图所示: 图17-8 脉冲延时 b. 实现多谐振荡,如下图所示...
7.正弦波振荡电路 1)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振荡原理。 2)掌握RC桥式正弦波振... 能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并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与要...
图5 方波转三角波原理图 实验测试内容 参考下图6设计RC正弦波振荡电路,图中R w1采... 三角波输出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设计报告要求 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方案设计和比...
③ 安装测试 模电实训室/实际安装测试/测试报告撰写 5 RC桥振荡电路 ① 正弦信号产生电... 3、电工电子实验实习基地的扩建,本校项目,2006年; 4、&汽车故障自诊断辅助系统...
信号产生电路 1.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的条件,RC、LC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 学会电子电路测试的基本方法及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 ...
以及LC振荡器和R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开关稳压... 采取综合成绩的评定方式,即平时(含作业、考勤、实验报告)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
并联电路,如图17-1所示。该电路 结构简单,被广泛地用于低频振荡电 路中作为选频环... 2. 推导RC串并联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 七、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数据,...
2.复习实验中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写预习报告,设计运算电路、实验步骤并估算实验结... 2. Multisim 2001 软件. 三、实验原理 原理可参阅教材RC振荡电路部分内容,实验电路如...
波形产生电路: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方波发生器 整流、滤波与集成稳压电源 方案二:每... 滤波与集成稳压电源 注:每个实验的目的要求、使用仪表、实验项目和实验报告等见实验...
调角信号解调电路、混频和反馈控制电路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操作,掌握本课程... 正弦波振荡器 1 反馈式振荡的基本原理,分析 8 2 ,分析LC正弦波振荡器、RC正弦振荡...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整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前,需知道RB、RC的值): 式中:RB = R1 + RW 为减小测量误差... 干扰和自激振荡的消除:参看附录。 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先画出装配图,... (型号或3DG6); 电位器(可变电阻)2MΩ; 电阻、电解电容器。 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1(1)观测结果,绘出RC&阶电路充、放电时UC与激励信号对应... 零状态响应的规律和特点,了解电路参数对响应的影响; 2.学习二阶电路衰减系数、振荡...
相关阅读: & & & & &
读了《rc振荡电路实验报告》的人还读了:
1、2、3、4、5、6、7、8、9、10、浙江慈溪市职业高级中学& 胡薇薇
〔摘要〕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在文献中也称之为RC 文氏电桥式振荡器,由选频、反馈、放大和稳幅四个部分组成。在实用电路中往往将选频网络和正反馈网络合二为一,并采用两级放大,目的不仅是满足了振荡所需要的相位条件,而且还具有放大和稳幅的作用。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是一个输出外供信号的信号源,上电后就能输出一定频率的正弦波电压信号,但振荡信号频率较低,一般在1MHz 以下。
〔关键词〕选频网络 反馈网络 深度负反馈 相移
&&&&&&& 1 电路原理图
&&&&&&& 该电路最早见于《电子技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编第161 页),至于其它的教材、资料中出现的均是大同小异。电阻、电容的具体参数不足以影响电路本身的振荡条件,但三极管的型号早期多用3DG4C 等,而当前往往多用9013,区别在于放大倍数前者较小,而后者较大。
&&&&&&& 2.4 理论上分析,任何满足放大倍数AV&3 的放大电路与RC 串并联选频网络都可组成正弦波振荡器,但实际上,所选用的放大电路应具有尽可能大的输入电阻和尽可能小的输出电阻,以减小放大电路对选频特性的影响,使振荡频率几乎仅仅决定于选频网络;此外,若AV 过高时,易使振荡波形产生严重失真,因此通常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的放大电路,如本电路中的Rp。
&&&&&&& 2.5 起振信号。上电是一个瞬变过程,这时电路中有丰富的交流谐波,即各种频率成分的波形,而由于电路中存在着谐振回路,只对谐振频率的信号加以放大,对其它频率的信号迅速衰减,选出的谐振频率信号经过反馈回路加到输入端,再经过放大,就逐渐地被建立起来。在振荡初期因为粤灾云&1,使振荡越来越强,但又不能无限制地增强下去。由于三极管是非线性元件,当输入信号过强时,超过了三极管线性放大区,就会进入饱和区或截止区,A灾将变小,使粤灾云越员,其幅值将被限制,从而进入自动平衡状态。若有某种干扰,使输出电压偏离原来的值,根据放大特性和反馈特性,最终又会自动稳定在某一幅值,条件是Vi=Vf,这样就可保持输出幅值的恒定。
&&&&&&& 3 操作实践
&&&&&&& 3.2 调试电路的静态。先断开RC 串并联选频网络与后级放大器的连接,使电路停振,调整Rp 使电路工作在放大状态,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各个管脚电压,具体数据见上表。
&&&&&&& 3.3 调试电路的增益:在电路起振之前,先测量并调整好放大器的增益。在前级输入端接入信号发生器,后级输出端接入晶体管毫伏表,调整Rp 并做好标记,使电路AVF抑3。此时第一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0.2,第二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15。
&&&&&&& 3.4 观察动态现象:把RC 选频网络接通,振荡器输出端接上示波器观察振荡波形(此时电路是停振的),微调Rp(增加Rp 的有效值,调节速度要慢,幅度要小),使电路起振,此时波形多为饱和失真,再回调至输出波形不失真。
&&&&&&& 3.5 示波器观察VT1 集电极或VT2 的基极波形,可观察到波形下半周严重失真,继续调小Rp 的值,可以改变波形使之
&&&&&&& 4.2 放大器的第一级采用固定式共射极偏置放大,而不采用如第二级那样稳定性能更好的分压式放大器?这是因为第一级采用固定式放大器可获得较大的输入电阻,减小对选频网络的影响。此外,对信号放大的初级晶体三极管中,偏置电流应尽可能取得小一些,防止杂音的产生。若采用射极跟随器来获得较大的输入电阻则不能满足振荡器的相位条件。
&&&&&&& 4.3 在空载时振荡器能正常工作,那么输出端接上负载(如几千欧姆的电阻),会发现电路停振,而无输出。那是因为接入负载后,第二级放大器的增益随负载的加入而降低,不能满足电路AVF&3 的起振条件。当然重调Rp,电路能再次起振。在振荡器与负载间加入隔离缓冲作用的电路(如射极跟随器),屏蔽负载的影响,使负载在一定的范围内,振荡器仍能维持稳定的工作。
&&&&&&& 4.4 在振荡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用示波器观察VT1 基极的波形或晶体管毫伏表测量输入交流电压时,振荡器可能会出现停振现象。这是因为RC 串并联选频网络中R1 与R2、C1与C2 有较大的差别,而仪器的探头又具有电阻电容的属性,使Vi 减小,且还破坏Vi=员猿 V0,而AVF=3,导致振荡幅度减小最后停振。如果R1 与R2、C1 与C2 有较好的相同性,则由于探头的分流作用,使Vi 减小,但Vi=员猿 V0,振荡能继续,但输出会明显减小。
&&&&&&& 4.5 众所周知,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电压Vce 取值为电源电压Vcc 的一半,可以在负载电阻上取得最大的输出,但实际的电路中,第一级放大器只要能倒相,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就可以了,第二级放大器有足够的放大倍数来满足振荡的幅度条件。
&&&&&&& 4.6 电路振荡工作,示波器观察VT1 的集电极波形,可发现波形的峰值比Vi 小很多,这是因为初级放大器引入了深度负反馈,且负反馈数为员猿 ,使得放大器的净输入量很小,故初级放大后的波形幅值很小。
&&&&&&& 4.7 调整负反馈电阻砸p,输出波形仍失真,这是因为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太大,使三极管始终处于非线性工作状态(多为饱和状态),改进办法除更换放大倍数较小的三极管外,更为通行、方便的是调整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即增大Rb1 的值,便工作点下移。
&&&&&&& 4.8 为方便调试,观察实践的现象,建议Rb1 为750K赘电阻与4.7M赘微调电阻串联。RP 为1.8K赘五环精密电阻与680赘微调电阻(可增加调节行程,方便调试)串联,R1 与R2为五环精密电阻,C1 与C2 为聚酯涤纶电容。
&&&&&&& 4.9 附加相移问题:如果在选频网络中,采用较大的电容(0.1uF 以上)来获得较低的频率,那么在电路中就会出现附加相移,且为滞后相移,但对最后输出波形无影响。如下图所示:
&&&&&&& 4.10 放大器内部失真:虽然放大器设置了合适的静态工件点,但由于三极管是非线性器件,当输入信号较大时,也会产生波形失真(非线性失真),但通过下一级放大器的电流串联负反馈(RE2)而得到一定的改善,负反馈放大器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使放大电路内的失真变小。波形如下图所示。
&&&&&&& 总之,对于晶体管电路,由于晶体三极管本身有较大的分散性,在设计实际电路时,需要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实践对有关元件的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王朝模拟电路学习--信号产生电路
熟练掌握:(1)产生及维持正弦振荡的条件。(2)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正确理解:(1)LC正弦波振产生电路;(2)比较电路的基本特性。
一般了解:(1)石英晶体振荡电路;(2)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注意比较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波形产生电路中自激条件的异同。对每一类波形产生电路,都要从产生振荡的条件出发,分析其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1.振荡平衡条件:AF=1
  幅度平衡条件:|AF|=1;相位平衡条件:φA+φF=2nπ(n=0,1,2......)
2.起振条件:AF&1&&
  幅度起振条件:|AF|&1;相位平衡条件:φA+φF=2nπ(n=0,1,2......)
二、正弦波产生电路
  其组成包括放大、反馈、选频、稳幅等基本部分。以保证产生单一频率和幅值稳定的正弦波。根据选频网络的不同,要求掌握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振荡频率计算;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电路结构和振荡频率计算。
三、电压比较器
  集成运放一般为开环或正反馈应用,处于非线性工作状态,输入与输出间不是线性关系。其输入量是模拟量,输出量一般是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稳定状态的电压。可用于把各种周期性信号转换成矩形波。要求掌握各种电压比较器的电路结构、传输特性及阈值电压的计算。
<FONT COLOR="#.1正弦波发生电路的一般问题
一、的自激条件
二、正弦波发生电路的组成:
1.;2.;3.
三、正弦波产生电路分类:
  根据正弦波产生电路中使用的选频网络不同,正弦波产生电路有多种电路形式。具体分类,请。
四、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分析方法:
1.分析电路的组成是否满足正弦波发生电路的。
2.分析放大电路。
3.检查电路是否满足自激条件:
(2)相位条件(、)
4.估算振荡频率fo,它取决于选频网络的参数。
9.2 RC正弦波产生电路
一、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
1.电路组成:
Av=1+Rf/R2 ,相角为0度
当频率为 ωo=1/(RC)相角为0度,F=1/3
<FONT COLOR="#.电路分析:
(1)振荡条件和起振条件:
  满足振荡条件,构成正反馈电路。配合适当的电路参数,电路振荡的建立要经历“起振--增幅--等幅”的振幅稳定过程。即保证从幅值起振条件过渡至幅值平衡条件,电路振荡幅度逐渐趋于稳定。
(2)措施:随着振荡的建立来改变同相放大电路的增益。
  方法一:使用。方法二:用二极管或场效应管做稳幅元件。
(3)振荡频率:1/(2πRC)
<FONT COLOR="#.优缺点:输出波形好,fo易调,但要求电路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因为选频网络参数,本电路用于产生低频振荡(1HZ--1MHZ)。
二、其它RC正弦波产生电路
<FONT COLOR="#.移相式正弦波产生电路
  输出波形差,不稳定,fo不易调。适用fo固定、要求不高的场合。
由反相放大器和由三级基本RC移相器(超前型或滞后型)构成的选频网络组成。
<FONT COLOR="#.双T式正弦波产生电路
输出频率稳定,但不易调。适用fo固定场合。由反相放大器和由RC双T电路构成的选频网络组成。
<FONT COLOR="#.3 LC正弦波发生电路
一、的分类:
  LC正弦波发生电路采用LC并联谐振回路作为选频网络,有时也兼作反馈网络。选频性能取决于品质因素Q,Q越大,选频性能越好,LC谐振回路的Q值一般为几十--几百。谐振频率由LC并联谐振回路决定。
二、变压器反馈式正弦波发生电路:
  通常用多绕组的变压器组成谐振回路和反馈网络。分析时,应注意各绕组间的相位关系,即绕组同名端的位置。一般变压器原边和副边绕组都有一端为交流地,若其余两端互为同名端,则相位相同,否则相反。且谐振时,LC回路是一个电阻,可用瞬时极性法来判断电路的相位关系。
  变压器反馈式正弦发生电路频率易调,范围宽,使用灵活,但频率稳定性差,绕组分布电容限制频率,只用于中短波。
三、三点式正弦波产生电路:
<FONT COLOR="#. 分类:、
<FONT COLOR="#.
相位条件的一般判别方法:凡与双极型三极管发射极(或集成运放的同名端或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的两个谐振回路元件,其电抗性质必须相同(同为电感或电容),其余两端相连的谐振回路元件电抗性质必须相异。
四、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用石英晶体取代LC振荡电路中的L、C器件所组成的正弦波振荡电路,其品质因数Q可达10,振荡频率决定于石英晶体的固有频率,可产生频率稳定性的正弦波输出信号。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基本电路只有两类: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串联型晶体振荡。
<FONT COLOR="#.4
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张驰振荡电路)
一、电压比较器:
  单门限与迟滞比较器性能比较,请。
二、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张驰振荡电路):用于产生方波、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等。
<FONT COLOR="#.电路组成:比较器、反馈网络、积分环节。
<FONT COLOR="#.性能指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反馈振荡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