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CPU处可以华硕飞行堡垒加硅脂脂吗

手机CPU加硅脂辅助散热 - 为程序员服务
手机CPU加硅脂辅助散热
声明:散热效果纯属个人YY,未经实际验证。
到夏天了,天那个热啊,本人的渣渣中兴北斗小旋风U950刷了MIUI以后当真应验了“为发烧而生”,可谓热的飞起。
偶尔看到拆机图,发现CPU和屏蔽罩中间是空的,大家都知道,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热量积累在CPU上容易虚焊和烧毁,于是自己YY了一出给手机加硅脂的“高级”玩法。
下面是全套工具:
关机,先打开后盖,去下内存卡和SIM卡。
一共两颗螺丝要拿掉,3C认证标志旁边一个,SIM卡槽旁边一个,盖在一个小圆片贴纸下面,撕掉估计保修就没了,不过我这是京东货,售后什么想多了。小心翼翼揭下来,弄完在贴回去。
然后把大后盖拆下来,具体过程就不说了,比较惨烈,个人觉得从电源键下手比较好拆,但要注意别不小心开机了。
打开后图中摄像头左下方是CPU屏蔽罩(黑色导热胶布贴着)。
这次的动作比较小,到这已经基本快完了,撬开屏蔽罩能看到里面是空的(此图手电打光)。
勇敢上吧,孩子,499块的手机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用棒棒把一丢丢白色的东西(导热硅脂)抹上去。
(忘记保修吧,已经不可能了)
我这白色的渣渣硅脂,随便抹吧,不导电的,如果你用的灰色的那种高大上硅脂,就要小心一些,里面是含银粉的,导热性要好一些,可能稍稍会有一点导电,不过可以忽略啦。
装回去啦。
PS:装回去貌似悲剧,SIM卡没信号了。
PSS:重启插拔SIM好了,虚惊一场。
不去在乎结果,热情地付出过,就好了.
原文地址:, 感谢原作者分享。
您可能感兴趣的代码【图片】手机CPU上散热硅胶有用吗??【显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31,607贴子:
手机CPU上散热硅胶有用吗??收藏
硅胶一般用于隆胸
饺子沾酱油,何不来荔枝沾酱油
涂了也没效果的。话说 你涂的也不是CPU吧。
我觉得如果是金属手机壳的话应该有效,塑料的就不要费事了
你散热铜管和热鳍片呢还有风扇呢
加钱换z2有热管散热
涂硅脂上大霜塔
水饺好评——来自 爱贴吧 Windows Phone 客户端
导热不是散热
手机用的是石墨散热片
没用上散热片
=_=没散热器。。。加个绝对好
饺子沾硅脂 绝配
涂了硅胶上水10.8
就手机的温度还需要散热?
好吃不过饺子✎﹍﹍﹍﹍﹍﹍﹍﹍﹍﹍﹍﹍﹍﹍﹍﹍﹍预备…唱!:别等到一千年以后,曹操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五行大山压不住你,蹦出个葫芦娃,葫芦娃,一棵藤上七个瓜,风吹雨打都不怕,啊~啊,啊啊啊黑猫警长,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
首先你有了硅脂,他的作用就是传热,按你的情况,那他把热量传到机壳上,如果是防水机,在水里跑风是最好的,真水冷
吃饺子,450一个!                    时间转瞬即逝,只有现在相对爱因斯坦抱怨一番,喂冈部,时间会随着人的感觉而变长或变短,相对论还真是十分浪漫却又十分悲伤的东西呢!
点亮12星座印记,
   --这是条小尾巴……
四热管和水塔还有八风扇呢
登录百度帐号给i7开盖换硅脂又换纯铜盖居然是瞎折腾?
  【pconline 作死】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话说PConline以手残著称的兽王为大家直播了CPU开盖绝活,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只是演示了一下开盖换硅脂的过程,换了之后CPU还能亮机吗?散热效果怎么样?相信大家都好想知道!恩,没错CPU仍活着,能亮机!但为这货开盖换硅脂意义不大,因为换硅脂的CPU只是一个四代的奔腾小弟G3420,既不能超频,本身发热又不大,所以上回的开盖纯粹过过手瘾而已。  要玩就得作死得玩!要开就得挑个&睾跪&的来开!于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此处应有一万字)后,我们决定选择Intel最新六代酷睿Core i7 6700K来作为开盖对象!为什么要选它?  1、价值2K多的i7让大伙看得过瘾!想必有很多人都诅咒小编开挂它,每一个开盖的玩家都应该做好开挂的心理准备!  2、六代酷睿Skylake系列的CPU的PCB基板都比之前的每一代都要薄!更脆弱!所以开盖的风险更高!这样能更好考验到这款所谓的开盖神器的安全性!  3、Core i7 6700K能超频,配合Z170主板超频获得性能的提升,但超频后发热量大增,开盖换硅脂给它降温才更有价值(冒险作死也要有一个值得的理由嘛)。  明白了为何要作死之后,我们准备开始开盖作死!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给大家对于目前某宝上开卖的国产开盖神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开盖&&换液态金属硅脂&&换上纯铜顶盖这作死三部曲又是否真的能改善CPU散热能力?在开盖前,我们先拿上回的试作品来解剖,看看兽王的手艺。  同样我们用开盖神器依样画葫芦地打开了G3420,这回打开相当轻松(开过苞就是不一样),没有&啪&的一声信号声,只要看到CPU顶盖移位,就可以将CPU从手术台上下来了,稍微用点力就能把顶盖掀起来。  掀起来果真发现,涂抹在Die上的液态金属硅脂溢出到周边的电子元件上,幸好事先做了密封处理,不至于漏电短路,这里再一次提醒我们涂抹硅脂一定要适量,切记贪多!同时给Die周边电子元件做好密封处理!&接下来正式作死开盖!  全程耗时大概25分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快进过程。先来说说开盖作死的感受  手残胆小者千万别尝试!这款国产开盖神器需要大力才能出&奇迹&(开盖),在这次开盖的过程中至少尝试了3次才能开到,前2次都感觉把螺丝扭到头了,不管你怎么使劲都扭不动!心里一紧张手汗都出来了,最后卸下来将CPU换个方向,在纸巾君的帮助下使出吃奶的劲力才扭开。开的一瞬间其实并没有像介绍那样啪的一声,而是无声无息突然传来的手感告诉你开了......  其实开盖只是前戏,涂抹金属硅脂才是闹心的事情!小编其实也不是第一次涂抹这种金属硅脂,这次涂抹的是祖国版的金属硅脂(Made in 云南),难度系数堪比10★,金属硅脂非常难附着在Die上,溢出到基板上的金属硅脂也很难搽干净(纸巾君也表示相当难做)。这时就是最考验你的耐性的时候。&上机看看效果  折腾这一大轮其实无非就是为了纠正Intel用普通硅脂作为导热介质这种不厚度的行为,同时CPU的热量能快速传递到散热器上,特别是超频的时候,所以这次我们加入超频后的数据来对比。技嘉Z170X-UD3 ULTRA 周年纪念版+酷冷TPC812散热器作为超频平台  由于祖国版的金属硅脂没办法涂抹在CPU顶盖和散热器之间,压根涂不上,金属硅脂像水滴一样不能附着上,压上散热器会溢出,出于安全的考虑,这里我们改用了九州风神Z9硅脂。&  开盖前先锁定CPU电压烤拷机记录一组没开盖的温度数据作为对比,结果让人有点失望...开盖前后温度对比(CPU风扇转速锁定在1900rpm)&开盖前开盖、换硅脂、换铜盖后温度差距自动电压待机温度<font color="#℃25℃4℃自动电压满载温度(10分钟)58℃56℃2℃锁定1.28V电压超频4.5GHz待机温度(10分钟)31℃30℃1℃锁定1.28V电压超频4.5GHz满载温度(10分钟)<font color="#℃60℃1℃  除了自动电压待机相差有4℃之外,其他的测试项目仅只有1-2℃的差距,说好的降温呢?让玩家冒着开盖损坏CPU的风险,换来几乎没有差别的效果,这种瞎折腾的结果是最最最不能接受的!还记得我们曾经试过给二代i5的老笔记本上换金属硅脂的文章吗?当时降温非常明显,为何这次降温又会不明显?我们推测原因可能在于硅脂上。  由于祖国版的金属硅脂附着力差,导致CPU顶盖和散热器之间使用了普通硅脂来顶替,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散热方案。而上回我们给笔记本用的金属硅脂并非祖国版,而是酷冷博,两者导热能力相差多少我们不知道,但附着力酷冷博的相比之下会好一点,最起码能涂得上。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推测,实际上是否如此,日后继续探讨。&PConline评测室总结:  最后,怎么评价这个开盖神器组合呢?说它不好,但它确实能帮你大大提高开盖成功率,操作难度低(前提你要够力)!说它好,但用了它开盖--换硅脂--换盖之后,又达不到理想的降温效果,感觉瞎折腾了一回。不过整个折腾的过程确实能感觉到DIY的满足感。  所以对于这个开盖神器组合,仅适合喜欢折腾的朋友。囧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消除误区 手把手教您如何正确涂抹硅脂
消除误区 手把手教您如何正确涂抹硅脂硬派网
责任编辑:向中 【转载】
涂抹误区!对散热影响极大
&&&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的功耗也在不断的增大,虽然现在由于改进了工艺使得在功耗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由于近年来性能的不断增强,也开始走上了功耗性能成正比的老路,功耗依然还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地方,功耗大,直接产生的破坏效果就是温度的升高,由于心悸过奔腾D那高的离谱的发热量洗礼,现在大多数的朋友对于散热已经有了很高的关注程度,然而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散热只是简单的认为购买强大的CPU,散热问题就可以不用担心。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因为CPU的散热除了CPU和散热器这两个明显的关键词外,还有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名词——导热硅脂。
&&& 导热硅脂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可能并不是十分的引人注目的物件,但是它却是CPU和散热器传输热量的一个纽带。如果在安装涂抹过程中不得其法,很可能就会让CPU的温度居高不下,更甚者导致烧毁。所以,硅脂的涂抹正确与否是非常重要的。
&&& ◆ 硅脂涂抹厚薄对散热的影响
&&& 理论上来说,在保证能填充CPU/GPU和散热器表面缝隙的前提下,导热硅脂层是越薄越好,毕竟从导热性能上来讲,再好的硅脂也比不过铜铝这些金属材料。前面在讲导热系数这个参数时说过,铜的导热系数是高档导热硅脂的百倍左右。
实际上很多人唯恐硅脂不够,涂抺N多硅脂,结果会如何呢?
&&& 我们做个简单测试,使用Arctic Alumina硅脂(北极铝),一次涂适量,一次故意涂的比较多,测试两种情况下CPU温度的情况(室温28度,EMHz),Zalman CNPS9700LED散热器,Foxconn MARS P35,CPU电压1.55V)。
&&& 用EVEREST软件的System Stability Test来测试,它能让CPU高负荷运作,记录温度变化曲线。
『测试后CPU表面硅脂情况(适量硅脂)』
『适量的硅脂情况下,CPU温度在61-62℃间浮动』
『测试后CPU表面硅脂情况(较多硅脂)』
『大量的硅脂情况下,CPU温度在63-64℃间浮动』
&&& 可以发现,硅脂层的厚薄对散热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从这个测试来看,两者间有2℃的差距,这样的差距比我们想像中还要大。
涂抹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
&&& 导热硅脂应该怎么涂抹,还没有一个非常标准的说法,我们曾经就这个问题在论坛上发起过讨论(参见这儿),但是有条准则,涂抹的关键在于要均匀、无气泡、无杂质、尽可能薄。
&&& 现在涂抹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在/GPU等表面中心挤上一点硅脂,然后靠的压力将硅脂挤压均匀,另一种方式是均匀将硅脂涂抹在/GPU等表面。显然第一种方法适合表面积较小的热源,第二种方法更适合表面积较大的CPU/GPU,如英特尔Core 2系列,但是第二种方法涂抹时容易弄上杂质,也可能产生气泡,很多导热硅脂都附送了刮刀或胶套来方便涂抹。
&&& 参考一下厂家推荐的涂抹方法:
&&& ZEROtherm推荐涂抹方法:在CPU表面中心挤上硅脂,然后给手指戴上胶套(防杂质,胶套是附送的),将硅脂涂抹均匀
&&& arctic-cooling推荐的涂抹方法:在CPU表面中心挤上一点硅脂,然后压上散热器,按箭头指示方向旋转,确保硅脂均匀扩展和无气泡。
&&& arctic-cooling和ZEROtherm两家硅脂厂家官方推荐的涂抹方法不尽相同,正是兵无常势,水无定形,能涂到均匀无杂质无气泡就基本OK了。
&&& 此外,大多数普通导热硅脂在使用半年或更长时间后,会出现“干化”或“硬化”现象,大大影响散热效果。因此,要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地工作,定期清理并重新涂抹硅脂也是必要的。
&&& 结语:相信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您也可以对硅脂的涂抹方法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我们的初衷也是希望大家能够消除不太合理的散热误区,使CPU的散热能够更加高效。
&相关阅读:
·PC除尘不求人 编辑手把手教你电脑降温
&&·超频N大纪律 编辑手把手教你超频SNB
&&·省电还得要性能 手把手教你装32nm配置
&&·资深版主手把手教您超频K10架构处理器
&&·小细节大学问 四种硅脂涂抹法详尽测试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频道热词:&&&&&&
CPU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商家报价:
27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7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6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7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27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刚才把手机主板打开了,发现cpu上面有粉红色的硅脂,这是散热用的吗,请问电脑用的硅脂手机可以用吗_百度知道
刚才把手机主板打开了,发现cpu上面有粉红色的硅脂,这是散热用的吗,请问电脑用的硅脂手机可以用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那个是硅脂贴,通用的。
硅脂一般灰色,白色,居多,确实是散热用的,手机不能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加硅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