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刘罗锅和博士是不是也有可能加入了

查看: 2693|回复: 20
锺茂森博士: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01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论语》的精华。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在此地刚刚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习过一遍,《论语》从二OO九年十月开始讲到上一个月,总共头尾讲了十八个月。我们将《论语》这样详细的学习一遍之后,发现《论语》确实它里面所涵盖的学问是极其的精深,要透彻掌握是不容易的事情。我们讲解了有二百八十二个小时,这让我想到,现代人时间都比较紧张,能不能够用讲解精华的方式,把《论语》提纲挈领的为大家讲解一遍?这样能够使大家在最短的时间把《论语》的精神、《论语》的主线都能够掌握得住,而能够落实到自己的修身、齐家,乃至于治国、平天下。所以,我就想了一个主题,叫做「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因为我们看整部《论语》,讲君子讲得非常多,我初步计算了一下,一部《论语》,「君子」二字曾经出现过一百零六次。《论语》有一万五千字,总共四百九十二章,我讲解的时候为了方便开讲,把它分成四百九十八章,将近五百章里面,竟然出现一百一十九次,差不多是每五章就出现过一次。所以,这是《论语》一个主要的精神。《论语》最终的导归是让我们能够成圣成贤,而在成圣成贤之前,先得做君子。君子是正在修学的人,还没有完全成就,但是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了。
  我们在学习《弟子规》,以此为修身的一个基础科目。在《弟子规》的修学基础上,我们又能够学习《论语》关于君子如何修身的学问,这样在儒家的修学上可以说就比较的圆满了。《论语》的基础在《弟子规》,如果没有《弟子规》,《论语》就会落空。所以我们这次的题目讲到的君子修身,必须先从《弟子规》开始,而以《论语》为我们主要修行的一个科目。《论语》最后导归到「治国平天下」,都是以修身为本的。做为中国人的文化圣经,《论语》是从古到今,所有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看的。但是很多人读《论语》,只是读到皮毛,只是了解一些常识,而未能够真正的去落实和践行,原因是什么?对《论语》理解上还是不够透彻,或者是理解上有偏颇。所以我们这次讲《论语》,跟一般其它人讲法上可能有不同,就是我们《论语》着重在践行部分,着重说明如何来落实的这个学问,而且处处结合《弟子规》,体现出《弟子规》和《论语》是不二的,是一个整体。《弟子规》是根,《论语》是成熟的花果。
  所以我们这次讲《论语》,不是按照《论语》原文从开始到最后这么讲,我们已经讲过一遍了,这次我们的讲法是用一条主线贯穿整部《论语》。用什么主线?就是用《弟子规》的「总叙」所讲到的七科,实际上《弟子规》的「总叙」也是来自于《论语》。我们知道,《弟子规》是清朝李毓秀夫子编辑的,他就是以《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做为纲目。这一章《论语》我们都很熟悉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就是以这一章《论语》做为总纲领的。这里讲到的七科,第一是孝,第二是悌,第三是谨,第四是信,第五爱众,第六亲仁,第七学文。所以,一部《弟子规》就是在这七科方面进行开解,以三字为一句,总共有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可以说详细的把《论语》这一章开解出来。自清朝以来到现在,做为童蒙的一部主修的教材,非常的明了,是一个很好的童蒙养正的内容。
  我们这次的讲座,也将以《论语.学而篇》的第六章做为总纲领,把《论语》将近五百章抽取精华归纳,分这七科,按照七科来分类,来详细说明君子如何修身立德。《弟子规》这个「弟子」不是说小孩,孔子在这里说弟子是讲的孔门弟子,孔门弟子首先要做君子,然后要做贤人,然后要做圣人。圣人是智慧、德行都圆满的人,他对宇宙人生真相完全明了;弟子是正在学习的人,是学生。圣人是老师,孔子是圣人,贤人比圣人稍微差一点,还没有完全圆满,但是也能够做为我们的老师。我们想要这一生成圣成贤,这个根本一定要落实,就是孔老夫子在这里开出来的做弟子的标准。所以我们将《论语》分为七项,七个科目,来进行详细的开解如何做君子、如何做圣人。
  《大学》里面讲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圣人是能够完全将自己的明德显明出来的人。明德这个明是智慧,德是德能,智慧、德能人人本有,本性中本来具足,并不是你从外面学来的,也不是你修来的,因为你本来就有,只需要把它显明出来就可以了。圣人是已经显明了明德的人,我们做为凡人,还没有显明明德,因此要明明德。所以这第一个「明」字它是动词,显明我们自己的明德。显明明德了还要亲民,亲民就是也要帮助天下人一同来显明明德,这叫亲民,所谓自觉觉他。自己觉悟,自己显明了明德,要觉他,也要帮助别人,帮助他们也明其明德。最后自觉、觉他都圆满了,那叫止于至善,这是圣人的事业。我们今天所修学的就是这个明明德的一个阶梯,怎么样去显明自己的明德。真正显明明德之后,就达到了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天下平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世界和谐了,不仅世界和谐,说句老实话,整个宇宙都和谐了。因为宇宙本来和谐,正因为我们明德不明,所以我们看到的宇宙不和谐,放下那些障碍我们明德的东西,我们就能够看到宇宙本来和谐,而且自己原本跟圣人无二无别。
  我们今天就正式开始用《弟子规》的七科来讲解《论语》。首先,我们要讲一个《论语》的概要。这部一万五千多字的《论语》,内容包括的范围很广泛,我们首先要进行「捆扎」一下,到底《论语》讲了些什么。讲概要,在佛家有一种诠释的方法,我觉得非常好,是天台宗研习经典的一种方法,叫五重玄义,我们就用这个方法对《论语》进行研究、分析。五重玄义的意思就是五种方式来研究这部书、这本经。这五种,第一释名,第二辨体,第三明宗,第四论用,第五判教,这叫五重玄义。我们具体说明,首先释名,就是解释本经的题目;辨体,就是辨明本经所依据的原理,它根据什么说的;第三明宗,是明了修学的方法,这个宗就是宗旨,修行的要径;第四是论用,论述修学本经的利益、作用,到底学了有什么用;第五是判教,判定这本书、这部经典在我们修学的课程当中是属于哪一类的,哪一部分的课程,这叫判教,就好像你上大学,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课程,它是属于哪一年级的课程。
  我们先说第一个,释名。这本经叫《论语》,它是儒家四书之一,也是十三经之一,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这部书所记述的是孔老夫子跟弟子们讲学的一些语录,他注重修身学道,以立人格、知天命为学道之根本。里头也反应了孔老夫子的学术思想、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孔老夫子我们也相当熟悉,他是我们中国的至圣先师,为了讲学完整,我们也有必要稍微介绍一下孔子其人,因为《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于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逝世于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也就是距今大约是二千五百年,当时是东周末年春秋时代。他在鲁国出生,鲁国就是我们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他是商朝后裔,商朝那个时候的诸侯国叫宋国,他是宋国的后裔,也属于贵族,但是到春秋时期,家族已经没落。孔子长大以后,他热爱学习,很有学问,曾经在鲁国也做过官,最大做过司寇,司寇就相当于整个国家的总理、宰相这样的职位。因为当时他对于鲁国的三家专权严重的违礼现象非常不满,尤其是季桓子季氏家族,完全是僭越天子之礼,孔子于是就离开了鲁国,周游列国。周游了十四年,希望能够在哪一个国家可以能得到任用,然后将他的政治抱负、将他的教育思想能够运用。可惜哪一个国家都不能够用他,最后他只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开班教学。
  他教学的成就非常大,教了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他在教学的同时有著书立述,他编辑、整理了《诗经》、《书经》、《易经》、《礼经》、《乐经》和《春秋》,这所谓的儒家六经。他对于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一个贡献最大的人。在后人的评价当中,认为孔子一生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的这些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这些圣王。到了周朝,文王、武王是一个归纳总结,尤其是周公,制礼作乐,留下了很完整的政治的哲学,还有治国的方略。做为周朝末年的人,孔老夫子继承并发扬了这些古圣先王的政治、哲学、教育方面的思想,所以称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理想是希望能够恢复大同之治。
  大同之治曾经在中国上古时代出现过,那就是尧、舜、禹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帝王没有私心,真正是天下为公,所以他们的王位都是禅让。所谓禅让,不是传给自己儿子的,而是找真正贤能的人,请他们出来做王。所以在那个时代,自天子到一般平民老百姓,都是有着大公无私的思想,因此称为大同之治。在《礼记.礼运大同篇》上是这样描述,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大同盛世的情景,人不仅对自己的父母亲孝敬,也孝敬全天下的老人;不光是对自己的儿女爱护,也爱护全天下的少年儿童,没有私心。所有的老人都能够颐养天年,所有的年轻人、壮年人都能够发挥他们的作用,为社会造福,所有的幼年的人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成长。乃至于鳏寡孤独废疾者,就是我们说的孤苦伶仃的人,或者是残疾的人,这个社会上不幸的人,都能够得到安乐,都有所养。这个社会就好像现在我们说的共产主义社会一样,在中国历史上真的出现过,这不是神话,这是真的事实。
  所以,孔老夫子他一生就为了这个目标在奋斗。尧、舜、禹这是大同时代,到禹的儿子启,就开创了夏朝,那就不是大同了。为什么?这是变成父传子的家天下,夏、商、周三代叫小康,小康之治。到了孔子春秋时期是周朝的末年,那个小康之治都没有了,变成了乱世,所谓礼崩乐坏。所以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当中,孔老夫子行人之所不能行,忍人之所不能忍,显示出一代圣贤救世的风范,真是可歌可泣。因此,古人这样评价孔老夫子,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上天没有生孔子的话,那我们华夏大地上真的像漫漫长夜,没有光明了。正因为夫子的出现,能够为天下万世垂留下圣贤的教诲,让中华文化的道统得以继承、发扬,乃至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有幸学习到这些古圣先王的思想,都有可能在这一生做君子、做圣贤,这是我们要感恩孔老夫子。孔子介绍到这里。
  下面我们回归到《论语》这个名题,这个名题怎么来的,自古以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汉朝的班固在他的《汉书.艺文志》当中是这样说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根据班固这个说法,这个论字应该念第四声,论语,不是念论(音伦)语,因为这个是孔子跟他的弟子们问答,而被弟子们记录下来的这些言语。孔老夫子在世的时候,他自己没有写日记,都是弟子们有心,听了老师的教诲把它记录下来,等到孔子去世以后,大家都拿出自己的日记来,互相对照一下,然后把大家都认可的部分合在一起,编辑成这一部书,所以叫《论语》。这个论就有议论的意思,所以念论语,这是名题的来源第一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东汉,还没到三国时代,东汉时期一位经学家叫刘熙,他有一部书叫《释名.释典艺》,里面是这样说的,「《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言也」。根据刘熙的这个说法,跟班固所说的一样,《论语》也是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所讲的话,但是这个「论」有伦理的「伦」字的意思。伦理的伦就是讲关系。朱熹朱夫子曾经说过,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中,没有在这个关系以外的人。像人必须面对的五伦关系,所谓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天生下来就有这五种关系,离不开的。这个关系当中,我们如何去尽到自己的本分,去处理好这些关系,使得关系和谐,这就讲究伦理了,《论语》也不离开这个伦理的内容。
  第三种说法,是三国时代的经学家何晏,他有一部《论语集解》,是非常权威的一部《论语》的注释。他在序文当中是这样说到,这个序文由北宋的邢昺,这也是一位经学家,做了注疏,注疏就是一个批注,是这样说到的,「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他这个《论语》的论字引申为很多的意思,第一个是纶也,经纶的纶,是说「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你学了这部书,就能够懂得世间的很多道理和学问。「圆转无穷,故曰轮也」,第二个轮字是车轮的轮,车轮是不断的在运转,运转无穷,这是讲真理是超越时空,古今中外都适用的,《论语》讲的都是真理,所以可以运转无穷。「蕴含万理,故曰理也」,这个理它包括的是,在空间上讲,蕴含着一切的空间都适用,这也是讲真理的意思。「轮」字从时间上讲,「理」字从空间上讲。「篇章有序,故曰次也」,次是很有次序,你看《论语》当中每一章都有很好的逻辑结构。最后一个是讲撰,「群贤集定,故曰撰也」,撰是撰写,群贤是孔子的弟子们一起来结集的,就跟佛经一样,是佛的弟子们将佛所说的这些话,把它结集成经典,是撰写出来的。《论语》也不例外,是孔子的弟子将孔子所说的话集结起来。这是讲论。
  语,根据郑玄《周礼》的注疏,「答述曰语」,这就是说孔子和弟子们的问答,这些话语。因为刘熙和何晏他们的这种看法,认为这个论字有引申的意思,所以这个论字就不念论,念成轮,念成第二声,这是因为这两个人他们的主张,所以到现在我们都念论(音轮)语。
  《论语》它的成书,很多人认为是在战国初期,书的编辑者当然主要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当时《论语》在西汉年间曾经有三个不同的版本,第一个是《鲁论语》,有二十篇,这是鲁国学者记录下来的。第二个是《齐论语》,是齐国的学者记录下来的,有二十二篇,齐国跟鲁国接壤,齐、鲁都在山东,现在的山东省。还有一个是《古文论语》,被发现在孔子住宅的墙壁当中,是用古文字写的,有二十一篇。这是最原始的三种版本。可是到后来渐渐就失传了,为什么?这有两次重大的会集,第一次是西汉的末年,有一位经学家叫张禹,他将《鲁论语》和《齐论语》进行会集,做了一个会集本。你看佛经有会集本,《论语》其实也是会集本。把两部《论语》就以《鲁论语》为主要的内容,就定为二十篇,当时称为叫《张侯论》,就是张禹的《论语》。然后又到了东汉末年,大文学家郑玄(郑康成),他又以《张侯论》为底本,参考了《齐论语》和《古论语》,又编了一个新的会集本,就是我们现在通行的《论语》的版本。
  所以我们现在读的《论语》实际上是出自于郑康成之手,是他会集的。他会集之后,因为会集得很好,所以古本,像《齐论语》和《古论语》也就失传了。现今的这个版本,我们看到总共是二十篇,每一篇以篇首的两个字或者三个字做为篇名,这个篇名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完全就是为了鉴别之用,把每一篇第一章头几个字放进来。在古时候有人曾经计算过,《论语》总共四百九十二章,其中记录孔子和弟子,以及当时人谈论的话有四百四十四章,而记录孔子弟子之间相互谈论的有四十八章。我讲的时候依据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总共分为四百九十八章。这是简单的将《论语》名题给大家做一个解释。
  五重玄义第二部分我们来辨体,辨体就是辨别这部经所依据的原理。这本《论语》以什么为体?是以道为体。根据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先生《论语讲要》所说的,整部《论语》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总纲领,可以用《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七」里面第六章这一章来说明。这一章是这样说的,「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这里可以看到,孔老夫子所提倡的学文志向,就是学习的目标在道,因为道是整个宇宙的本体,《论语》当然也是以此为本体的。这个道到底是什么?你要去问老子,老子会告诉你,「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说不出来,如果能说出来的就不叫常道了。
  所以道很难说,说出来的往往就跟真的道相偏离了。但是不说,我们就永远不知道,怎么办?也得说。可是说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执着一个语言文字,因为语言文字不是道,我们只能从语言文字当中去体会道。打个比方,这是中国禅门里面常用的比喻,叫「指月之指」,如果有人问你,月亮在哪里,你可以拿手指一指,在这天上,你看天上就是月亮。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月亮,你把这手指当作月亮;你要顺着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你就能看到月亮。月亮好比是道,我们自己没办法看到道,那就需要别人去指示,但是指示又不能够执着指示的言语,你说这就是月亮,你把这个手指当作这就是月亮,那你就永远见不到月亮。同理,一部《论语》,乃至中国文化所有的经典,都是指示你见道、证道,但是你可不能执着于这个经典的文字,如果你执着了经典文字,那你可能永远也见不到道。
  道是什么?勉强的说来,道是我们的本心,我们的真心。整个宇宙都是我们自己真心所变现的。所以,宇宙的本体是真心,真心寂然不动,但是它又有能现的功能,它能现出一个宇宙。怎么现出宇宙的?因为它有动,道是本体,本不动摇、本自清净,但是动的时候就叫德。什么动?念头在动,我们说心动了。心一动就产生相,现相发生了,现象就叫德,所以志于道,据于德。这个道德,道是体,德是相,而仁、艺是用,体、相、用讲的都是一个东西。就好比一棵树,道好比是根,德好比是枝干,仁义好比是枝末花果。
  现在的量子力学给我们说明了宇宙万物怎么来的。你看量子力学家普朗克博士就这样说,他是物理学诺贝尔得奖主,他说他几十年的研究发现,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物质怎么来的?物质最基础的一个微粒我们叫基本粒子,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里面有中子、有质子,中子和质子又是由夸克组成的,夸克和电子是最基本的、最细小的物质微粒。夸克和电子这些基本粒子又是怎么构成的?科学家们发现,是由振动产生的。这种振动已经不是物质,纯粹就是振动,科学家用琴弦做比喻,说是弦一样的振动,像我们一拨弄琴弦,它发出音符,这一动就发出音符。物质也是一样,一动就产生基本粒子,就好像音符一样。原来整个宇宙一切万物最基本的构成就是这种振动,什么动?普朗克博士说,这是一种意识的动,就是心动。因为心有一动,所以产生了基本粒子、产生了物质现象,宇宙是这样发生的。
  所以,这里道和德,道是讲那个不动的本体,德就是讲因动而产生的现象。我们学圣学贤目的是什么?回归到这个不动的本体上,所谓明心见性,见自己的本心,明自己的本性,这是宇宙的本体。《中庸》上讲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就是讲本体,这是叫性,我们的本性,也是宇宙的本性。率性,循着本性来修行,率性之谓道,这个道是修的道,实际上也是讲这个德的意思。圣人已经是证道之人,所以他们所教导的叫做,修道之谓教,这就是圣人的教育。所以《论语》教我们什么?教我们修道、率性,而最后知天命,就是知本体,明明德。具体来怎么做?要依据德,依据德是依据道而行,随顺自性的性德。
  依于仁,这个仁是讲仁厚的心,仁爱的心,为什么?因为整个宇宙都是我们本心所变现的,因此是一体的。正因为是一体,所以我们对一切万物,不仅是人,都要爱,这就是仁,仁者爱人、爱物。爱人、爱物就是爱自己,因为自己跟万物是一体,这就是仁。你看仁字是人字旁一个二,二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以外所有的人和物,跟自己是一体的,这个境界叫仁的境界。孔老夫子一生所追求的正是这个境界,依于仁。
  游于艺,这个艺是才能,儒家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当然也包括百工技能。一切的这些才能,你专精于一样,而能够不断的深入,来彰显你的仁心,最后回归到性德,回归到本体。所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儒家学问,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总纲领。这也说明《论语》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原理说出来的。
  今天第一堂课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等一下马上我们再进行第二堂课的讲解。说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02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讲解「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刚才我们讲到《论语》名题,以及它所依据的原理是以道为本体。接下来我们讲五重玄义第三个方面,叫做明宗,就是明了学习这部《论语》的修学方法。这个方法我们概括起来,四个字,以「博学约礼」为宗。这个是出自于《论语》第六篇,「雍也第六」,第二十七章讲到,「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这种话在《论语》当中出现过两次,一模一样的字出现过两次,第二次是在「颜渊第十二」。
  这个「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正是教我们如何成就君子之道,就是我们怎么修学。讲博学,简单的来说要多念书,多从圣贤的经典当中来得到学问,因为真正的学问,古人记载下来,形成文字,这叫经典。我们不能够亲身跟随圣贤人学习,也可以从经典当中来学习。这个博学,不是说你学得很杂、很多、很乱,那个只能叫杂学、乱学,不是博学。这个博我们要知道,学问要有次第,要一门一门的学,不能够学得很多、不按照次第,这个只能够增长一些皮毛常识,但是未必能够真正得到修身的效用。
  所以,君子的博学是学完一门再一门,一门一门的学,这叫博学,愈学愈博、愈学愈广。最初的学先得从《弟子规》开始,《弟子规》没学好,一下跳到《论语》当中,那可能掌握不了纲领,学上就会有困难。所以这个学文得要由浅入深、由基础到高级,慢慢的学。正如《弟子规》上讲的,要「宽为限,紧用功」,「此未终,彼勿起」,要慢慢的学,不能够同时学习很多门。像我自己跟随恩师学习圣贤经典,包括我在这里讲圣贤经典,都是怎么样?讲完一部再一部,学完一部再一部。如果同时开很多部,讲的人也很辛苦,而且讲不出真正的味道,听的人也听得一头雾水,脑子里像浆糊一样,乱七八糟,这不是学习的方法。
  所以学一定要懂得一门深入,学完一门毕业了才能学第二门,这一门要学透。学透是什么?真正做到就叫透。好比说《弟子规》,你真正做到了,那就是学毕业、学圆满了;你没做到,先不要急着学新的科目。《弟子规》学完了再去学《论语》。你看《三字经》里面就教我们这个方法,叫「小学终,至四书」,四书包括《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所以《弟子规》是小学,小孩要学的,
是爱心的原点,我们体会得了这个爱,要把这个爱心展开延伸出去,要仁民。民就是人,仁民,这个仁是爱的意思,爱一切人。不仅爱一切人,再展开,爱一切物,物的范围比人的范围要广,这里讲的泛爱众,这个众应该可以理解为众生。什么叫众生?众缘和合而产生的现象叫众生。所有的一切万物,哪一个不是众缘和合而生?这个缘是条件,不同的条件产生的万物。你像这个桌子,桌子是由木板、由钉子、由油漆组合而成,那叫众缘和合。你仔细想想,哪一个东西不是众缘和合?所以一切众生都要爱,这叫泛爱众。乃至把我们的心量扩展到虚空法界,整个宇宙一切众生、一切星球我都爱,这个心量就广大无边,这是圣人的心量。
  「而亲仁」,这个亲仁是亲近仁德的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可以做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要亲近他,亲近他就能够提升。从他那里能够学习到道德,学习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让我们明了了,我们会境界愈来愈提升、愈来愈没有烦恼、愈来愈幸福快乐,所以「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爱众,这里讲的泛爱众,一切众生我们都爱,这个爱心是平等的。但是亲仁是有选择的,我们选择众生当中真正有智慧、有仁德的人我们亲近;那些没有德行的人,我们尊敬他、爱护他,但是不跟他学习,敬而远之。
  最后一个是讲「学文」,这个学文的文就是讲古圣先贤的经典,所谓文以载道。经典记载的是道,虽然经典本身不是道,但是我们看了经典,从中可以体会「道」。昨天讲到的学习圣贤学问没有别的,就是为了悟道、行道、证道,与道合而为一。离开了经典,我们怎么可能证道?
  道,昨天我们也讲过,道本不可说,但是勉强而说,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本性。我们如何能够回归到真心本性上来?《弟子规》就是一个基础入门的科目。而《弟子规》的「总叙」就是提纲挈领的告诉我们,「首孝弟」,要从孝悌入手,因为孝让我们最能够体会道。你看这个「孝」字,中国的文字是智能的符号,上面是个老字头,下面是个子字底,它表示老和子是一体的,父母跟自己是一体的。父母之上又有父母,一直追溯上去,尧舜禹汤,乃至黄帝、炎帝、伏羲,都是跟我们一体,都是我们的祖先。伏羲再往上已经没有记载了,但我们相信肯定还有,跟我们是一体的。所以他们传承下来的教导,我们要认真的学习,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古圣先贤的道脉传下去,这叫尽孝。再往下,儿子、女儿,儿女底下又有儿女,一直延伸下去是未来无终。过去无始,未来无终,都是一体的,这个孝的含义就太深了!所以孝本身就表示道,道的相就是一体。
  昨天我们讲的,道是本体,无相的,但是它能现相,能现相就叫德。那所现的相当然都是一体,无不是道,因此《中庸》上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离不开的,道无处不在,它是宇宙的本体、源头。随拈一物,哪里不是道?那你如何见道?你要随顺着道而修,这叫「据于德」,率性而修,随顺着本性而修,修的是性德。什么是性德?孝就是性德,悌也是性德,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统统都是性德,我们都要修。所以依据圣贤的教诲我们这样修才能见道。而德之本就是孝。《中庸》上讲的「修道之谓教」,孝是教之所由生也,一切圣贤教育都要从学孝开始。
  在《论语.学而篇》第二章说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是孔子的弟子有若,他在这里说的话也是传述孔子的教诲。他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孝悌,他就有道德的根本,这样的人好犯上的就少了。什么叫犯上?干犯上位的人,冒犯领导,冒犯父亲、母亲、长辈、老人,这都是叫犯上。鲜矣,这个鲜是少的意思。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孝悌,很少会犯上作乱。什么叫孝悌?朱熹《四书集注》的解释很简单,「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这都是讲敬上。有敬上的心,哪里会犯上?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的人,没有听说过,未之有也,就是没有这样的人。什么叫作乱?悖逆争斗,忤逆谋反,这些都叫作乱。不好犯上怎么可能好作乱?所以君子要务本,什么是根本?孝悌是根本,本要是立了,道也就能生。就像一棵树,它的根很深就很稳了,这个树就能立得很好,枝叶花果就能生长得很繁茂。一个人他想在这一生德行、学问、事业上有成就,把这个根本要稳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刚才我们讲到的,就是一体,从孝入仁很自然,所以孝悌是为仁之本。我们要行仁,这个为仁是在修行仁,行仁之根本在哪里?就是孝悌。古人讲的百善孝为先,孝心一开,百善皆开,仁心也自然就开了,这个效果非常的快速。我记得过去,在二OO七、二OO八年,到过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学习,我们的恩师在那里建了一个文化教育中心,推动《弟子规》的教学,对汤池镇四万八千人口进行全民《弟子规》的教育,天天有老师开班教学,很多的镇民、村民听到了《弟子规》,听到了孝道,立刻就能够回头。
  像当时有一位汤池镇第二中学的初一女学生,她是一个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不喜欢跟同学在一起。她在家里非常不孝,对母亲总是不满意,常常跟母亲吵架。结果在一个星期六下午的时候,她跟母亲吵过一架出来走走,经过当时希望小学的课室,听到我们中心的老师在那里讲《弟子规》,她就进去,很好奇,就去听了一课。正好讲到孝道,听了以后她突然明白,实际上妈妈是爱我的,我怎么可以跟母亲吵架、顶嘴?这《弟子规》上讲,「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怎么可以做出不孝母亲的事情?所以她自己忏悔。
  结果回家就改正,后来她写给中心的老师一封感谢信,她是这样说到,这封信我给大家念一念其中的片段,她说:「我太不孝顺了。我每天只想着自己,从没想到去体贴父母,关心别人。那一天回家,我就去买菜、做饭,因为我要让妈妈也知道我变了。我做好了饭菜等妈妈回来。妈妈一进门,我就对妈妈说:晚上好!妈妈您辛苦了!妈妈看到满桌子的饭菜,笑了。吃完饭,我还帮妈妈洗了脚。妈妈流泪了,我马上扑向妈妈,哭着说:妈妈,我是一个坏孩子,我不明白怎样爱您,以前我都太任性了,以后我再也不会让您生气了。到了学校我主动向同学问好,同学们都说我懂礼貌,所以他们也都和我在一起玩了。是《弟子规》让我找回了母爱,找回了友情,让我找回了快乐,所以我要用心灵对它说一句:《弟子规》,我爱你!」
  这是一个初一女孩子写的一封信。她是真正体悟到学《弟子规》的快乐,真正回头了,所以才能写出这样真挚感人的话语。你看就听了一座《弟子规》的课,就能够有这样的转变,真正让我们产生无比的信心,人是非常好教的,看你用什么教他。如果你让他看着电视里面的杀盗淫妄这些不健康的内容,他就会学坏,他就会变成坏人;如果你用孝悌忠信、用《弟子规》、用圣贤之道去教他,他就能变成好人。一个人要从不好变成好,也很快,只要你用孝道来教他,这是爱心的原点,最能够启发他的仁爱之心。而她的心一换过来的时候,孝心发起了,仁爱的心发起了,她发现她的环境都跟着变了,她发现原来母亲是这么爱我的,原来自己的这些同学朋友对她也是这样友爱的,为什么过去没发现?过去用的心不一样,现在心改了,境界就跟着改,境随心转。
  所以我们昨天讲到孔子对颜回说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你有了仁心,你再看外面的世界,那就是天下归仁的世界,哪一个人不是仁人?你如果用不仁的心看外面的境界,即使是最爱你的父母都好像变得不仁了,不是外面的境界、外面的人物有什么好坏,完全是你自己的这颗心。所以夫子讲,「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说的,孝悌之道,是成圣人之道,「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所以孝意思是很深广的,概括起来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身,是对父母衣食奉养,不一定说富有的人才能做到,贫穷的人用粗茶淡饭尽心竭力的奉养,也是一样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是让父母生欢喜、快乐,得到安慰、得到满意。养父母之志,是父母对我们的志向,我们要努力去实现。如果父母对我们没有志向,我们自己要确立起志向,志在圣贤,有志这一生做君子、做圣贤,光耀门楣,这也是养父母之志。
  我记得我自己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之下,还算是有了一些传统文化的根基。我的父母早年离异,我又是独生子,父亲另外组织了家庭,我就跟母亲相依为命。从小母亲就教导我要立下人生远大的志向,我记得她曾经教我读《朱子治家格言》,劝导我「读书志在圣贤」。后来我上了大学,在广州中山大学念书,她鼓励我出国留学,要学本事,将来为国、为世界服务。我舍不得母亲,她一个人,可是母亲鼓励我说,「我将来要做博士的妈妈,要做教授的母亲」。母亲为了成就我的前程,她毅然决定送我出去美国留学,自己忍受着寂寞。于是我在一九九五年二十二岁出国留学,当时考取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理工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紧接着读完硕士就读博士。当时我在美国没有什么亲友,拜别母亲的时候也很心酸,我跟母亲说,「妈妈,请您等我七年,我要完成硕士和博士,满您老人家的愿」。因为在美国一般读硕士二到三年,读博士要四到五年,加在一起差不多七年时间,我准备七年寒窗苦读。
  所以到了美国,那是从早到晚都非常的用功,没有休息日,没有星期天,天天都是工作日,生活非常的简朴。我约了几个同学一起租了最便宜的房子,离学校比较远,八个同学一起租一个房子,冬天我们不开暖气,夏天不开空调,就为了省电。冬天有时候很冷,从大陆带过去的一张毛毯不够用,又不舍得买棉被,所以把所有的衣服都盖着,不够的时候连书本都压在上面来过夜。我记得当时有一位师兄毕业的时候,他有一个高压锅已经不高压了,那个限压阀已经不见了,他要把它扔掉,我就把它捡回来,就用这个不高压的高压锅,用来炒菜、做饭、煮汤,一用就用了四年。每周搭同学的便车去买菜,我买菜不看菜的好坏,只是看那个菜牌子,哪种菜最便宜我就买哪一种。所以天天吃的是包心菜加胡萝卜,或者是胡萝卜加包心菜,因为这两样菜是最便宜的,后来知道这两样菜其实很健康,很有营养。
  我自己因为成绩还算比较好,所以有全额的奖学金,一个月八百美金的收入,自己省吃俭用,我能够给自己的父母每个月寄三百美元。剩下的五百美元,我再省一点,可以每年省下一张机票费,可以回国探亲一次。每个礼拜自己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学习的闲暇给自己的父母写家信,或者是给父母打电话。我是每个礼拜给自己母亲打一次电话,每两个礼拜写一封家信。写的信很多,每一次我写信给我父母,他们都给我回信,所以这些信积攒起来,现在已经有一个箱子这么多,我母亲保留下来,叫做「家庭文化箱」。现在把这些信拿出来读一读,也都很有味道。我想抽出一段给大家分享,这是我在一九九六年一月七号给我母亲写的一封信当中的片段,一九九六年是我到美国过的第一个冬天,那一年。我的信是这样写到:
  「冬天的路易斯安那州挺冷。我们这儿晚上一般都在零度以下。有一天早上起床,竟发现天上飘落许多雪花。目前是最冷的时候,我可以挺过来,便可省些钱,无需买棉被了。尽管冷,我仍然保持每周一、二次的冷水浴。我目前的学习、生活都较单调,每日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菜饭,走同样的路,读同样的书。我尽量让自己在单调中求单调,使躁动的心息灭。我每日早晚警示自己,安住单调的生活,直至获得博士学位为止。因为我深深懂得,我来美国不是享受的,而是在欠着父母的恩德,花着父母的血汗钱,若不努力读书,天理难容!所以我突然很喜欢寒冷的冬夜,因为在冬夜里我才能体会『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才能享受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清净。这个星期五晚上下了一场冻雨,格外的冷,然而我的进取心却比任何时候都强,我要以优秀的成绩供养父母。妈妈,请您放心,您的儿子向您保证,向您发誓,我一定会孝顺您,把孝顺放在第一位,把事业放在第二位。」
  当母亲接到我这一封来函,您猜猜她是怎么个想法?她会怎么样做?大概有的人说,如果我是你母亲,我可能马上得给你寄点钱,得买张棉被,得换个好的锅,不能老吃包心菜加胡萝卜,得加强一下营养。可是我母亲没有这样做,她在给我的回信当中她是这样写到:「寒冷能使人如此理智和坚强,感谢路易斯安那州的冬天,感谢清苦无欲的生活,它使人恢复性德之光!人的本性里什么都具有,具有智慧、福德等等,只是人们长久以来被贪、瞋、痴的尘土封盖了,使其不能显露。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开启人性的宝藏?用孝。这是第一把钥匙。孝养父母,扩而大之,孝养一切众生。茂森,你先做一个榜样给青年们看看。」这就是我母亲给我的回信,没有给我寄钱,没有让我买棉被,反而是「感谢路易斯安那州的冬天」。
  在母亲的鼓励下,我就立定目标,尽快的完成学业。所以周末的时候,同学们可能出去玩,出去party,出去旅游,我都婉言谢绝了,一味的读书。我给自己设定了七条戒律,这是我自己的规定,这七条戒律,第一不看电影电视,第二不逛商场,第三不留长头发,第四不穿奇装异服,第五不乱花钱,第六不乱交朋友玩乐,第七不谈恋爱。因为这「七不」防身,所以学业进展得很顺利,几乎每一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本来预计七年完成的学业,结果四年就全部完成,提早了。在一九九九年,我博士毕业。当然在博士毕业后我最希望找到的工作是在大学里教书,做教授,可是这个行业的竞争很强,我们要顺利找到工作,最重要的是自己博士导师的推荐函。结果,我请我的博士导师写了推荐信,他是美国比较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信中这样的称赞我,让我感觉到受宠若惊,他说「茂森是我二十五年学术生涯中最优秀的学生」。
  由于他的有力的推荐,所以我一毕业就立刻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到德州大学教书。后来,没有毕业之前,我就赶紧飞回广州,就是我的家乡,给我母亲办理签证,邀请我母亲去参加我的博士毕业典礼。后来我母亲顺利获得了签证,参加完我的博士毕业典礼之后,跟我一起到德州大学赴任。从此,因为有了比较好的收入了,我就开始用我的收入赡养父母,还有我在乡下的爷爷奶奶。
  当时走上美国大学的讲坛,我才二十六岁,很多我的学生当中,因为我直接在大学里就教硕士班,在硕士班当中很多同学年纪都比我大,最大的一个学生有七十岁。所以我现在在讲课看到底下的听众男女老少都有,我也不觉得奇怪了,因为我早已经习惯了。那一年我给我母亲写的一个感谢的贺卡,里面写到:「我原本是一块粗劣的碑石,而您正是一位智慧的雕塑家。」我感觉到我从小到大,之所以能够健康的成长,能够成人,母亲的教导最关键。所以立志报效母恩,养母亲之身,养母亲之心,养母亲之志。母亲希望我做到博士,当教授,我都实现了。当然现在母亲希望我做圣贤,我要更加努力去做,尽此一生来实现母亲的志向。所以,这个孝的内涵是十分的深广。而成圣成贤,不外乎也是将孝做到圆满而已。
  孔老夫子立教,他的教育,在《论语.述而第七篇》有这么一句话,「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老夫子立下四教,就是四种教育,这四种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行、忠、信这四种,什么意思?根据皇侃的《论语义疏》,这是一位南北朝时代的经学家,他引了李充的话说,「其典籍辞义谓之文,孝悌恭睦谓之行。为人臣则忠,与朋友交则信」。这四教先说文,文就是说典籍,就是经典,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要学习。学了文之后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这个行是从孝悌开始,孝悌恭睦,恭是恭敬,睦是和睦。你看这种排列的方式跟《弟子规》是刚好倒过来。《弟子规》先说「孝弟、谨信、爱众、亲仁」,这是行,然后再讲学文。这里孔子的四教先讲学文,然后用文指导行,证明文行是合一的,缺一不可的,不是说先行后文,也不能够只学文而不力行,这都不符合孔子的原意。
  忠和信也是行,是行之根本。忠是心没有偏邪,怎么才能没有偏邪?没有自私自利就不会偏邪。这里皇侃《义疏》里面特别举出人臣,做部属的、做下属的要忠。其实做上位的人也要忠,忠是性德。跟朋友交往要讲求诚信,跟一切人交往都要讲求诚信。这个忠和信单提出来做为行的两个特别的法门,实际上忠信也是修行,所以你看孔子的教学是文行并重,跟《弟子规》七科讲的是一致的道理。学文不能离开忠信的根本,而忠信又不能离开孝悌的根本,「孝悌忠信、仁义礼智、诚敬谦和」,这十二个字可以说是中华传统价值观。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价值观,十二个字,孝悌忠信、仁义礼智、诚敬谦和。
  第一堂课的时间到了,我们先学到此地,一会儿我们休息两分钟再进行第二堂课。谢谢大家。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四集)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04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刚才我们讲到《论语.学而篇》里面的第六章,做为我们整个《论语》研习的总纲,这也是《弟子规》的总叙。前面六条,总叙里面有七科,前面六科都是行门,孝、悌、谨、信、爱众、亲仁,都是讲我们如何修行的,后面学文就讲我们解门。从学经典那里得到智慧,得到启发,然后指导我们的修行。
  刚才我们讲到孔子的四教,文、行、忠、信,经典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方向性的指导,不能离开学文而去修行。《弟子规》上讲的「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当然更不能够只学文,不力行,那就变成「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了。做人的基础是孝、悌、忠、信,这是德行。
  孔子在「先进第十一篇」里面第二章就谈到他有四科,孔门教学四科,跟这四教我们可以合起来看。孔子讲,「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就是跟随我到过陈蔡之地,就是周游列国的,孔子在陈蔡的地方曾经绝粮七日,这些弟子们跟着孔老夫子也共过患难。这些弟子当中,孔老夫子就有一个评价,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德行这一科目,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四个人是第一的;「言语:宰我、子贡」,他们二位是能言善道;政事是冉有、季路,季路是子路,冉有也就是冉求,他们在办理政治方面是最优胜的;文学是子游、子夏。
  这里讲到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各有代表性的人物。这四种也是将孔子的学问做另外一种分类,根据宋朝的大儒,王伯厚,也叫王应麟,这个人相传就是写《三字经》的作者,他有一个《困学纪闻》的书,里面就说到,「四教以文为先,自博而约」。刚才讲到的四教,文、行、忠、信,以文为先。文要博学,到忠信,这就是愈来愈专精了,约就是简约,由广博到简约。「四科以文为后,自本而末」,本是德行,四科首重德行,最后讲文学,文学是枝末。这个枝末就好像一棵树它的枝叶花果,不能离开根本。如果没有了根本的枝叶花果就好像插在花瓶里的花一样,即使是很好看,也不会很长久,没几天就枯萎了。所以文学要能够长盛不衰、不枯萎,它要有根本,根本是德行。所以孔子四科里面把文学放在最后,自本而末。这两种方法是不同的排列,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对照、说明。
  《弟子规》实际上它也是自本而末的,根本的根本。我们讲德行是根本,那德行的根本是什么?孝悌,孝悌是德行之根本,所以孝、悌、谨、信,然后到爱众、亲仁,这都是德行。然后到学文,那个文才有根本,所立的言、立的文才能够传到后世。否则,没有根本的文学,不可能传得很久。孔子为什么他的言语、文字传得这么久,到现在二千五百年还是这样受到世人的重视和学习?就是因为孔子的德行深厚,这个根本深!所以枝叶花果年年都能够长得出来,年年发新枝,年年开新花,可以长盛不衰的。
  蕅益大师有一个《四书解》,当中说到,「直教一切时,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后文,盖文是道统所寄,孝弟忠信等,即是文之实处」。这给我们说得很清楚,力行和学文要并重。所以虽然我们看到《论语》当中经文上讲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不是说先行后文,你先全部做到了,你再去学经典,不是这样的,是一切时一切处文行合一而修。我们学文的目的是指导我们的行为,而修行正是为了契入经文里面的境界,所以文行要合一,这样来修,修到最后,入境界了。入境界了之后,你发现原来经典里所说的一切全是自己的生活,就是自己的境界,你就成圣人了。在我们还没有成圣人之前,不能离开经典,它是方向,它是指路明灯,不是先行后文。所以经要天天读、天天学、天天听。听了之后最重要的依教奉行,要真干,要文行合一。如果不合一,往往是什么?变成浮华,「长浮华,成何人?」那你只是拿经典做为学术研究,没有真正得到实际的受用。
  文是道统所寄,圣贤的道统就寄托在文字里面,所谓文以载道。孝悌忠信这些德行是文之实处,圣贤说出来的这些经典,不离开孝悌忠信;离开孝悌忠信,这些经文就没有根,就随风飘落了。所以我们学习《论语》一定要注重践行,这是脚踏实处,不能够只做一些表面的文章,学了这些经文给自己脸上贴贴金,你看我这《论语》都能够讲出一道道一条条,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很有文化,这错误。这只是把《论语》当作消遣而已,说老实话,是有罪过的。为什么?把圣贤这种学问拿做消遣,大不敬!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生活当中、在待人处事接物当中去运用、去力行。真正力行的时候你会发现,《论语》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它就是我们的生活。孔子当时就是这样生活的,你把它记录下来,那就是《论语》。他在生活当中说的话,他的行为,这就是《论语》。我们重要的是把孔子的生活变成自己的生活,把孔子的心态变成自己的心态,这叫真学,真学问。
  《弟子规.总叙》部分,我们就讲到此地。我们也是把它当作《论语》的总叙。然后我们底下分成七科来开解,就是用《论语》讲解《弟子规》。首先我们讲「入则孝」,这是七科当中第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先总说。「入则孝」,怎么才能够叫行孝?刚才我们讲了,知道孝很重要,尧舜之道也是孝悌而已矣。孝能够帮助我们成圣成贤。《孝经》上讲,「以孝治天下」,能使天下太平。这是古圣先王的「至德要道」,可以和谐世界,能够令天下和顺,「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要说孝的作用、孝的利益,是无量无边的。《弟子规》着重在行门,我们怎么去行孝。
  我们用《论语》当中「为政第二篇」第五章里面的话来做为一个总说。这是「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是行孝的总纲领。
  孟懿子问孝,根据孔安国的批注,孔安国是西汉的大儒,也是孔子的后裔。他说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姓仲孙,名何忌,
并且给我终身教职。当我拿到终身教职的时候,可以说母亲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可是在那一年母亲给我写了一个生日贺卡,又对我提出了新的要求。贺卡是这样写的:「茂森儿,做母亲的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希望儿子做君子、做圣贤,你能满我的愿吗?」母亲不仅是希望儿子做教授了,要做君子、要做圣贤。「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那也得再接再厉。怎么做圣贤?我在之后我母亲生日的时候,我写给母亲的贺卡当中回答了母亲的问题。我的贺卡这样写到:
  「亲爱的妈妈,韶光飞逝,妈妈已到了耳顺之年。而您教养儿子已三十多个寒暑,我在这三十多个寒暑中,愈来愈体会到,世上最伟大的是母爱。母爱,能在寒冬中为儿女带来温暖,在酷暑中带来清凉……您对我三十多年的养育中,含辛茹苦,毫无保留,不求回报。所以古德教导我们孝养父母,说『天地是孝德结成,日月是孝光发亮』,父母恩德无边,而『孝亲乃天地第一德』。《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因此,大孝者应以德济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目前世界圣教衰危,天灾人祸频繁。我们庆幸得蒙恩师教诲,得遇正法,获益无穷。我愿继承恩师之志,为挽救世运人心,为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努力修学。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开始,尽形寿为人演说圣贤之道,弘法利生,以报父母、恩师、天地、祖先、古圣先贤之德。」
  母亲接到我这封贺卡,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母亲跟我有共同的愿望,共同的觉悟,就是希望能够将中华传统圣贤教育弘遍全世界。只有把圣贤教育弘扬开来,才能够令世界和谐。我们母子虽然是一介平民老百姓,可是古人讲,「位卑不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做为一个平民老百姓,都要有这样的使命和责任,为和谐世界做添砖加瓦的工作。因此母亲这样对我说,「能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孝敬天下的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大孝;能成就圣贤、普利众生,使千秋万代的人获益无穷,是至孝。我支持儿子走上大孝,奔向至孝!」
  所以母亲支持我、鼓励我。我于是就决定向我的大学提出了辞职,舍弃了终身的教职,重新做一名圣贤教育的学生,跟随恩师来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儒释道的教育。并且自二OO七年一月份开始,就开始学习每天讲课,到现在头尾已经五年了,一直都没有间断过。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经这样说过,「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因为中国的孔孟学说讲究的是「仁义忠恕」,大乘佛法讲究的是「真诚慈悲」。现在的社会最缺乏这些东西,所以有种种的乱象,人们为了自私自利的企图,可以造出损人利己的行为;国家也是如此,像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随意出兵去征服小国。人心不仁义了,没有忠恕、没有真诚、没有慈悲,自然就招感天灾人祸。孔老夫子跟颜回说,如何使天下归仁?你自己从「克己复礼」开始做起。你自己克己复礼了,克服自己的毛病习气,回归到性德了,自然依礼而行,然后你去教化社会的大众,必能够使天下归仁。所以我就抱着这一种梦想走上了圣贤教育之路。这是我母亲的愿望,也是我恩师的愿望。「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别看这简单的几句话,可是你要真做到,也可以成为圣贤。
  实在讲,「父母呼」,难道就是指我们眼前的父母?这个「父母」是代表,其实老师呼,我们要不要应勿缓?你出去工作的时候,领导呼,你要不要应勿缓?社会大众现在的需要,大众呼,你要不要应勿缓?乃至现在地球这么多的灾难,地球母亲也在呼唤,呼唤我们不要再破坏环境了,不要再人为的去改变大自然,不要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去滥杀生物了,这些都是众生呼唤,我们也要应勿缓。真正的「应」最好方式,就是推动圣贤教育。真正的行,行勿懒,这个行也是从自己自身上落实圣贤的教导,然后把这个圣贤教育弘扬开来,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自觉觉他。我们在这种修学上不能懒,要精进,要勇猛。只要你真正去做,圣贤的境界你这一生决定能达得到。
  圣贤的境界离我们遥远吗?你看在《论语.述而第七篇》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个仁的境界就是圣贤的境界。前面我们有汇报过,仁是二人,一个是自己,另一个是自己以外的一切众生。这二者是一不是二,如果你能够归一了,这就是仁。所以仁字,人字旁一个二,合成一体。如果你把这个本来一体的境界一分为二,搞人我的对立,甚至自私自利、损人利己,那就破坏了仁的境界,那就不仁了。
  仁的境界,难不难得到?仁远乎哉?不远,就在你眼前。说句老实话,本来就是仁的境界,这个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就是因为我们迷失了本性,生起了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才把这个一体的境界隔离开来。因此要回归仁的境界不难,「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个「欲」就是我的念头,我这个念头,第一,觉悟了,认识到了宇宙本来一体,这是觉悟。觉悟之后要修行,修行是什么?放下自私自利的念头。你能放下自私自利了,就叫我欲仁。那你觉悟了,你放下了,立刻斯仁至矣,仁的境界就在眼前,它没有变化,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够觉悟,能不能够放下自私自利。
  所以《弟子规》头八句讲起来要用很多的时间,因为它的境界也可以说是无限的深广。真正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他成圣贤有余了。谁是真正的父母?在相上讲,一切圣贤人都是我们的父母,圣贤人的呼唤,圣贤人的教诲,我们要应勿缓,我们要依教奉行。在理上讲,圣贤人都是证得自性的人,实在是「自性呼,应勿缓」,我们要回归自性。你能回归自性,你就成为圣人了。回归自性不是说你从外面得到什么,只是要你放下原来没有的这些妄想习气。哪些习气?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贪瞋痴慢。这些习气本来没有,现在你把它放下就行。它们好像乌云障蔽着太阳,不是说阴天没有太阳,其实在阴天太阳都出来,还是高挂在空中。那我们为什么见不到?就是被乌云挡住了,你能够把乌云拨开,就能见到太阳了。我们的妄想、烦恼、习气就是乌云,把这些拨开、去除了,自性的太阳就现前。所以说《弟子规》不能把它看成是简单的童蒙教材,虽然它是从小就要念的,从小就要做的,可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随着我们的认识不断的提升,我们发现《弟子规》也是一部可以终身奉行的修身宝典,它跟《论语》不二。
  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新时代了,孩子如果还学传统文化,变得太老实、太善良了,会不会将来长大了在社会上受人欺负?俗话也讲,「好马被人骑,好人被人欺」,你学了《弟子规》做好人,被人欺负怎么办?其实这是一种误导,真正的好人,其实不会被人欺负,反而被人尊重。我就是在传统文化教育当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我自小到大好像很少被人欺负过,倒是很多人挺尊重我的。反过来,如果不学习传统文化,不听话、不老实,反而会出现很多的危险。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十多年前,有一个中学生,跟孩子们有个约会,同班同学约会一起去玩乐,搞party,大家喝酒。结果那个礼拜六,他母亲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带这个孩子去澡堂洗澡。北方人都是喜欢到澡堂,可是这个孩子已经跟同学们约好了,那一天要去party。他妈妈又叫他去,他觉得很为难,这边是母亲的呼唤,我是不是能够应勿缓?可是那边又很想跟这些孩子们一起玩乐,毕竟是同年人,大家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但是他还是比较有孝心,最后还是决定放弃玩乐的机会,跟他母亲一起,陪他母亲去澡堂。这是个男孩子。结果那天之后,他回到学校就听到,原来他的同学们在那天party的时候出事了。出什么事?原来那些男同学、女同学在一起,他们喝酒,喝得醉醺醺的,结果男同学就奸污了女同学。后来这个事情被派出所追查,把那几位男同学都抓起来,关进了少年劳教所,一关就是关了十多年,情节很严重。结果他自己也非常庆幸,这个孩子跟他母亲去澡堂,就没有到这个party去,自己很庆幸,而且想想都后怕,如果自己那天去了,也跟着喝酒,那肯定也是闹出事来,说不定自己也就被关到劳教所里头了。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后来出来工作,一路都非常顺利。回到自己家乡的时候,看到了以前同班的同学,那几个犯了罪的,后来从劳教所里出来,但是因为已经错过了学习机会,没有完成学业,也没有什么工作,一天到晚就是这样无所事事在混日子,看到了他这位很有出息的同学,大家都很羡慕,但又不好意思跟他说话。结果这个同学看了之后非常感慨,当年幸亏听了他母亲的话,父母呼唤他,他应勿缓,他行勿懒,才避免了自己的灾难。
  所以一个听话、老实的孩子,听父母的话,其实往往无形中就得到很多益处。我自己思惟从小到大,还算是听话的孩子。其实听话对父母未必有什么好处,可是自己得到的好处就大了。可能无形中避免了许许多多的灾难和危险,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在父母的福德庇荫下很顺利的过关了。所以我们能够顺利的成长,真的要感谢自己的父母。
  有的人说,中西方的教育理念不一样,中国传统的教育就是教人顺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没有任何的个性,是不是会扼杀少年儿童的创造力?西方教育很崇尚个人的那种思惟,培养孩子从小就培养他的创造力、他的独立性,我们用《弟子规》来教育孩子,是不是在扼杀孩子的人格?你看现在西方,在美国引起了一场争论,关于虎妈的争论,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样的一个报导,是讲一个华裔的女教授,她培养自己的女儿学小提琴,用高压的政策,让她的女儿非常的听话。当然完全用高压的政策来培养孩子学一门技艺,这并不是古圣先贤所主张的。因为技艺只是枝末,根本在德行,应该从德行这个根本上开始培养。西方的教育,因为我曾经在西方世界也住过不少年,在美国待过八年,在澳洲待过四年,我非常了解,尤其是美国,孩子从小他就有一种个人主义的倾向,所以什么他都会为自己想,很少去考虑别人。
  现在这些西方的教育理念传到中国,也多多少少对中国人有了影响。我们中国人也逐渐淡忘了老祖宗的教学理念,就想着用功利的思想来培养孩子。其实这种思想我们随处可见。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一个街头,也许你会看到这么一幕,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自己的儿子,儿子只有三四岁大,儿子在地上打滚,玩,不肯回家,母亲在叫他回家吃饭了,但是小孩子在地上继续玩,对他母亲的呼唤置之不理。结果母亲叫得没法子了,就想出了一条妙计,从她的口袋里摸出了一件法宝,什么法宝?是一块很漂亮的巧克力糖,她用这个巧克力糖在这孩子面前扬了一下,立刻就吸引她这个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眼睛就紧紧盯着这巧克力糖,于是母亲做了一个很奇妙的动作,拿这个巧克力糖在他面前慢慢的拉起来,结果这孩子也就一下子跟着把身子直立起来了。这一幕让我们想到好像马戏团训练野兽的那种方式。然后他妈妈就问,「孩子,你要不要吃巧克力糖?」这个孩子点了点头。妈妈又说,「你要吃巧克力糖,那你就跟着我回家吃饭」,说着就往前走,孩子就乖乖的跟着母亲后头走。
  我想这种情景大概很多地方随时可以见到。但是很多人看了这幕情景,也许没有留意、没有深思这意味着什么。你看这个孩子只有三四岁大,他的母亲在旁边一直叫唤他回家吃饭,他竟然置之不理;可是当这个巧克力糖一出现的时候,他就服服贴贴的听这巧克力糖的摆布。现在只有三四岁大,糖果呼,就应勿缓了。在他的心目中,他母亲的比重竟然没有一个糖果重。那么等到他慢慢的长大,他上了小学,可能一个巧克力糖对他已经无济于事了,这个时候也许他母亲要他做什么,必须要给他一个更高价的东西,譬如说一部手机,他才会动,手机呼,应勿缓。等到上了中学,他觉得手机已经不行了,不足以吸引他的注意力了,可能要给他买一部手提电脑,才能够动弹。等上了大学,手提电脑都不管用了,或许母亲只能花钱买部小汽车给他,才能够让他做事情。
  这个孩子就在这样功利主义思想的教育下成长,他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的人?心里完全没有孝敬父母的观念。没有孝敬父母的观念,他出来工作,怎能能够尊重领导,怎么能够忠于职守,怎么能够热爱人民、热爱祖国?这种人很可能将来在高名厚利的诱惑之下,会做出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很多的高官贪污受贿、堕落,或者是在美色之前失足,本来是很有出息的人,但是在这些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欲望的勾引之下就堕落。其实他堕落是有个源头的,你去细细想想,他的源头在哪里?从小,母亲的教育理念错误,所以导致孩子长大之后变成唯利是图。所以想想,现在西方的功利主义教育理念,跟中华古老的传统道德教育理念,哪个更好?是「父母呼,应勿缓」好,还是这些「功利呼,应勿缓」好?我们细细想想,不难得到证明。
  所以古圣先贤教我们,先在孝道上扎根。夫子讲,孝,最重要的是敬。由心里头对自己的父母真正有一种敬意、有一种感恩,常常怀着这样的心情,他自然就能够做正人君子。一个人有诚敬心,他在这个社会上是无往而不利。古德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凡是事业有成,在社会上有成就的人,他都是对这个事业有诚敬。而诚敬心的培养都是从家里开始,从小开始对父母有诚敬心,慢慢形成了诚敬的理念,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用这颗诚敬心。诚敬到极处的时候,他也能够成圣成贤。所以由对父母的诚敬,扩展到对人民、对一切事业的诚敬,敬事而爱民,这就是君子。
  我记得我出国留学的时候,在我的博士导师指导之下学习和做研究。我的导师是一位很敬业的人,他一个人发表的学术论文,超过了他的那个学院所有其它老师论文的总和。他自己也很忙,所以我做他的助理研究就非常的辛苦。一般他的助理研究的工作,同学们都不爱干,因为他要求很严格,工作量很大,只有我自己所谓初生之犊不怕虎,我勇于承受这样的挑战。他对人的要求严格在哪里?我举一个例子,像我每个礼拜规定是为他工作二十个小时,做一些数据的整理、搜集工作。一般来讲,我们接到工作之后,首先问他,您这个工作什么时候完成?他总是这样回答,「我昨天就要了」。换句话说,交代给你的时候已经晚了,你就不要再问了,赶紧去做。他的工作量,每周二十小时是完不成的。一开始我要用四十个小时才能完成,结果我就老老实实的用四十个小时去做。后来,慢慢熟能生巧,我三十个小时就能完成了,到后来我二十个小时就能完成。一直到最后,我能十个小时完成他一个礼拜所有的工作量。所以有多余的时间,我就跟他一起合作做研究、写论文,在我博士毕业前就已经发表了八篇论文,这对我后来在学术领域上的成长是大有裨益。
  所以感觉到其实你能够诚敬的工作,得益的还是自己。这种理念,实际上从小母亲就培养,培养自己能够忍辱负重,能够接受严格的指导。我记得我在幼儿园,是我母亲告诉我的,我都淡忘了。我在幼儿园上学的时候,因为母亲送我在幼儿园全托,礼拜一送我去,礼拜六才把我接回家,中间六天在幼儿园度过。每个礼拜一,我母亲就拉着我的小手,要翻过一座小山,走四十分钟的路程到幼儿园。我母亲让我自己背着书包,书包里装着一个礼拜用的书本、用品、衣物等等,书包比较大,我是孩子,个头小,走这么长的路,所以路上遇到我母亲的一个朋友,她看见了,不忍心,就批评我母亲说,「妳怎么能够让这么小的孩子背这么大书包,走这么远的路?」我母亲一看,这教育理念不一样,也不要辩论了,就在她面前从我的身上把书包接过来,然后等那个人走了以后,又把这书包还给我,让我继续背。所以从小我就炼就了好身体,小腿就特别粗,练出来了。不仅炼好了身体,也炼出了负重的心态和能力,到最后在美国留学读书的时候,这种心态管用。「父母命,行勿懒」,其实最后得益的还是自己。
  「居则致其敬」,这一节我们就讲到此地,谢谢大家。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六集)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06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刚才我们讲到《弟子规.入则孝》的前八句,属于事亲当中的「居则致其敬」,底下我们来讲「养则致其乐」。这是《弟子规》当中从「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一直往后,到「悦复谏」为止,「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在《论语》当中有一句这样的经文,是在「为政第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是子夏问如何行孝,孔老夫子答了两个字,叫「色难」。什么叫色难?根据《朱熹集注》当中的解释说,「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这个色就是讲脸色,在奉侍父母的时候,惟色为难,色能够做到和悦,和颜悦色,这是最难的。
  底下孔老夫子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事,弟子服其劳」。这个「弟子」是对老师而言,弟子对老师其实是就像儿子对父母一样,要做到尊重奉养。孔子对子夏这样讲,因为子夏是孔子的弟子,大概子夏也能够做到「有事,弟子服其劳」,老师需要的时候,有事情要弟子帮忙的时候,弟子能够代劳,为老师服务。「有酒食,先生馔」,有饮食可以先让老师享用。「曾是以为孝乎?」只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说上孝吗?这是个反问,实际上不能算是孝。为什么?因为只是在外形上能做到「服劳」,能够供养,但是没有真正内心当中的尊重、恭敬和外形颜色上的和悦,这不能算是孝,所以孔子说「色难」。有和颜悦色是孝心的表现,这是最不容易的。因此孝养不光只是在物质上,更重要的要养父母之心。对老师如此,对父母更要和颜悦色来侍奉,这才叫孝。所以古人讲究尊师重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在家能够孝事父母,在学校才能够奉事师长。如果没有孝道了,就不可能有师道。
  蕅益大师在批注这章经文时这样说到,「根于心而生于色。孝在心,而不独在事也」,所以孝重在心地。虽然在外表上能够服其劳,能够酒食供养父母、供养老师,但是如果没有真正从心地上生起敬爱父母、老师的心,不能叫做孝,孝是植根于心。有了这样的心,自然有这样的色,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它是内心自然的表现。内心有对父母深爱之意,自然就有一股和气,这样的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绝对不会跟父母吵架、闹矛盾,更不会顶嘴,更不会说动不动就离家出走。他自然有和气,有和气自然有悦色,他的行为举止在他父母面前非常和顺,而且对父母总是笑容可掬,这叫悦色婉容。这样的奉养才叫做孝敬,才养父母之心,「养则致其乐」。所以孝是重在心地,不能光看事上,事不能没有,但是心更重要。
  《弟子规》上对应的经句,说到「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都是讲的事,冬天能够给父母以温暖,夏天给父母以清凉。这是在汉朝时候有这么一个故事,叫黄香温凊。汉朝的一位大学者黄香,在小的时候就非常孝敬父母,他是江夏人,家里生活比较艰苦。在他九岁的时候,他母亲就去世了,他非常悲伤,于是立志对他的父亲要尽孝。对他父亲,虽然他自己很小,但是非常成熟,处处都想到父亲,那真是关怀备至。在炎炎的夏日,他就给父亲下好蚊帐,然后在父亲休息的时候,他在旁边搧扇子。过去没有电风扇,他只能拿着扇子给父亲搧搧扇子,让父亲能够在清凉当中入睡。如果有蚊子的时候,就用扇子把这蚊子搧开。到了寒冷的冬天,过去没有暖气,也没有电热褥,所以小黄香就先到父亲的被窝里面用自己的体温把被窝温暖了,让父亲睡觉的时候在暖和的被窝里面安然入睡。所以当时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京城,大家都给他这样的称谓,叫「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赞叹这位大孝子。
  黄香做到「冬则温,夏则凊」,这个动作其实也并不难做,难是难在他有这种至孝的心,对父母能够关怀备至。他不是只是为了做一个表面的样子,他是由衷的要这么做的。这些事情,当然到现在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做。譬如说,冬天我们不一定要用身体来暖和被窝了,可以事先买好电热褥,插好电。电热褥最好提前一个小时就插上电,因为它暖得比较慢。一小时之后,整个被窝都暖了,然后请父母入睡的时候,你要把电热褥插头要拔掉,不要带着电睡,否则对身体就会产生辐射,就不好。你看这也是小节。夏天,现在有空调了,如果实在很炎热,可以事先把空调打开。打开之后整个房间都凉下来了,让父母进入房间休息,最好能够把空调也关上,就趁着这股凉气,让父母一觉睡到天亮。如果是晚上一边吹着空调一边睡觉,那身体会出现毛病。所以现在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是这个精神是一样的,就是让父母能够安适。真正有这样孝心的人,处处就能想到父母,让父母身心都得到安乐。「晨则省,昏则定」也是,早上去给父母问安,帮父母迭被子。晚上父母要休息的时候,也是可以陪着父母说会儿话,让父母心情能够安定,安定的心情入睡,睡眠的质量会好,这都是孝养。实在讲,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是我们的行孝之处。只要真有这个孝心,真能用和颜悦色来安慰父母,这就叫尽孝。
  我的母亲对自己的父母就非常的孝敬。记得在文革的年代,那个时候因为我的外公在大学里教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家庭出身不好,所以就受到冲击。在那个非常困难的日子里,我的母亲始终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同甘共苦,共度患难。当时我的外公工资被冻结了,家里没有收入来源。因为我的外婆没有收入,是在家里的家庭妇女。我外公当时他们住在广州,就被调到广东北部粤北山区去劳动,并且接受审查。我的姥姥年纪也大,她就不能够常常去看望公公,过去没有像现在的高速公路,去一趟是非常不容易的。我的舅父还有我的姨妈都在外省工作,也不能够常常回来看望公公。所以我的母亲就常常带着衣服、带着食品走很远的路,到山区去慰问那里的父亲。之后文革结束了,我母亲又积极的设法为我公公落实政策,一直到了北京,因为我公公是在教育部门,所以我母亲找到教育部部长,去跟他要求,陈述理由,递交报告,最终为我外公问题平反了,使我的外公能够重返大学教书。就在那一段文革当中,政治压力很大,经济生活又很困难的日子里,我母亲就始终跟我的姥姥在一起,照顾我的姥姥。事后我姥姥提起这段往事,总是对我深情的说,「你妈妈是跟我一同共过患难的」。我想,上了年纪的人可能对那一段的历史还是记忆犹新的。在文革结束以后,家里重新能够团聚了。
  在一九七九年,正是改革开放的那年,我的姥姥生日,我母亲写了一篇长诗,叫「献给亲爱的妈妈」,奉献给我的姥姥,对我姥姥赞叹、感恩和祝福。我想把这首长诗读出来跟大家分享,那年是我姥姥六十九岁的生日。「哪一朵葵花不向着太阳?哪一个孩子不热爱自己的娘?亲爱的妈妈,一个幸福的家庭,您是舵手,有了您,爸爸才有成就;有了您,
这是一种欺诈的行为。所以孔子在这里狠狠批评子路,由之行诈也,由就是子路的名,他说子路的行为是欺诈。「无臣而为有臣」,我明明是没有家臣,却故意要用大夫之礼,要让弟子们来做家臣。「吾谁欺?欺天乎?」这个意思就是说,你要欺骗谁?是欺骗我,还是欺骗天?欺骗天实际上就是欺骗自心。
  底下孔子又说,「且予」,予就是我,「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就是不如,「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二三子就是讲弟子。孔子说,大家以弟子的身分为我治丧,不就是名正言顺吗?为什么要假扮家臣,让我死在那种假臣手中?后来底下又说,「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纵然没有家臣给我举行大的葬礼、按照大夫的礼节来行丧,我也不会死在道路上,总是有人给我治丧。这段话显示出孔老夫子对礼的重视。前面我们讲到,行孝要以礼而行,「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是侍奉父母还是事奉师长,都应该尊礼而行,以礼事奉,如果是违礼了,就不是孝敬。所以孔子在这里批评子路,也是提醒我们。虽然子路的出发点,他的发心是好的,他要为自己的老师隆重的举行丧礼,但是如果不依礼而行,这反而陷老师于不义了。所以《弟子规》上有这样的经句,「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子路这个事情做了,就是擅自做主,而且做得也不正确。他是擅为了,子道亏,做为学生之道也亏了。所以我们对父母尽孝,对老师尊重,一定要按照礼来行。
  在《论语》当中还有另外一章,「先进第十一篇」第十六章,「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段话也显示出孔老夫子对原则的把握,而且对于学生严厉的要求。当时鲁国三家专权,权力最大的是季氏家族。当时是季康子当政,季氏家权力很大,拥有很多的土地,甚至比当时周朝初年周公还要富有(周公是鲁国的始祖),所以「季氏富于周公」。可是季氏还感觉到不满足,还在不断的敛财。在孔子弟子当中有一个很能干的人叫冉求,冉求当时做了季氏的家臣。冉求办政事非常行,当时他为季氏敛财,「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还在不断的增加季氏家族的财富。这个是孔子看起来非常不满意,因为季氏家不断的壮大,恰恰显示了鲁国国君的衰弱。这是使得季氏能够更加的嚣张,更加没有把鲁君放在眼里,而且聚敛财富意味着让老百姓收入相对就减少了。所以,孔子推行仁政,很反对国君或者是大夫自己聚敛。在《礼记.大学篇》里面也这么说,「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一个家族、一个国家,养了一个聚敛之臣,他很能够敛财,很能够增加财富,靠税收把人民百姓的钱聚敛到上位者手中,这种人还不如一个盗臣,盗臣是偷窃国家财物的人。为什么?因为聚敛之臣,往往让国家失掉民心,这比盗臣所做的更为严重。所谓「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在上位的人如果不断的聚敛财富,民心就涣散了;假如能够散财,能够降低税收,让人民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人民就能够向着这个上位的人,民心就聚合了。古人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所以孔老夫子在这里非常严厉的批评冉求,他说冉求,「非吾徒也」,不是我的弟子了,把他逐出师门。说「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小子是孔子对其他的弟子们说,你们大家可以击鼓来攻之,就是声讨冉求。这击鼓就是让大家都知道,一敲鼓就是公开的声讨。
  孔子为什么斥责冉求这么严重?实际上他还有个用意,那就是斥责季氏,斥责季康子。但是孔老夫子比较厚道,季氏做为一国的大夫,不能够公开的声讨,还要给他一面子,所以孔子通过斥责自己的弟子来斥责季康子。冉求在这里也扮演了一个很好的角色,就是他要接受夫子的斥责。《弟子规》上讲「父母责,须顺承」,老师责,当然也要须顺承,这样一顺承的话,也就能成就老师的教化。如果冉求当时不服气,他说,「这是季康子,是他的指令,他要聚敛财富,我只是做他的家臣,我听命于他」,这样就达不到教化的效果了。更何况当时冉求治理得非常好,所以当时农民都丰收,丰收之后加一点税其实对农民影响也不大。但是孔子仍然反对,因为这有违于仁政的思想。而且农民丰收了,应该让农民、让百姓得到更多一些,百姓富足了,国家当然也就富足了。所以孔子在这里斥责冉求,当然也是责备他没有很好的劝化季康子,当然季康子也是很难劝化过来的。孔子因冉求而树立出正确的一个做法,让后人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在「宪问第十四篇」有这么一段经文,「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冉求在这里确实没有做到。子路问怎么样来事奉领导,君就是领导,我们做一个臣子怎么样事奉自己的领导?孔子答复说,「勿欺也,而犯之」。欺就是欺骗,不能够欺骗领导。就像子路擅自做主,用大夫之礼为夫子治丧,这就是欺骗。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也是属于欺师,所以孔子痛责之;对于领导也是一样,不能够欺骗,要以礼奉事;对父母也是一样,也要以礼奉侍,不能欺骗父母,所以事亲、事师、事君都是一样的道理。
  「而犯之」,这个犯是犯颜直谏。做为臣子,对于自己的领导要敢于劝谏,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冒着被罢官的可能,为了正义,也不能够陷领导于不义,要去犯颜直谏,这是对领导真正的忠诚。蕅益大师在批注这一章当中说了一句话,说「今之不敢犯君者,多是欺君者也。为君者喜欺,不喜犯,奈之何哉?」蕅益大师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人,那个时候都已经有这种现象了,现在应该是更普遍了。今之不敢犯君者,现在的下属都不敢犯颜直谏领导,不敢犯君者,实际上是欺君者。大家想想是不是?他可能是怕自己的领导会责怪自己,让自己丢了官禄,所以还是从自私自利的出发点考虑问题,还是为了自己的名利。有了为自己名利的心,就很难做到忠诚,往往就会欺君。
  不过现在也不能都埋怨臣子欺君,实际上做领导的、为君者也喜欢被欺骗,不喜欢被人犯颜直谏,喜欢听好听的话,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这是没有智慧的领导。「奈之何哉」,有什么办法?就无可奈何。问题是出在哪里?为君者、为臣者,说老实话,接受圣贤教育很少,所以没有是非、邪正的标准。古人有说,「为君难,为臣不易」,做领导很难,做一个英明的领导不犯错误非常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尤其是对待不太英明的领导,做臣子的就很难了。这都是由于缺乏圣贤教育的缘故。
  我们的恩师现在提倡一部书,叫《群书治要》,这部书是唐太宗下令让魏征这些大臣们一起,从古圣先贤的经典史料当中编辑出关于治国平天下的这些经句,会集而成的一部书。总共有六十五部书的精华,有五十卷,所以这部书名字叫《群书治要》,从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可以说会集得非常好。如果能够把这部书读懂,为臣、为君都不难了。
  《弟子规》上讲,「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喜欢的,我们做儿女的要尽力的为父母做到,使父母能够得到他喜欢的东西;父母厌恶的,我们要很谨慎的去除。当然父母亲的好恶也要有正确的标准,如果是完全凭着个人的好恶,为人子就要有智慧来辨别,有的事情该不该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就好像冉求事奉季康子,季康子喜欢敛财,他所好的,冉求力为具了,可是却遭到了孔子的批评。为什么?因为这是不义的。所以,好恶的标准应该用圣贤的标准,不能以个人的标准。
  再下来,我们再看一段《论语.为政第二篇》里面有这么一章,「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根据《朱子集注》的批注,他就是孟懿子之子,名彘。我们前面有看到过孟懿子曾经也问过孝,孔子告诉他「无违」;现在他的儿子孟武伯也问孝,孔子告诉他,「父母唯其疾之忧」。这个话的意思是讲,为人儿女侍奉父母,是不能够让父母忧愁,唯有儿女自己有病的时候,父母才会忧虑,其余一切都不能够让父母忧虑,这叫唯其疾之忧。
  在何晏的《论语集解》当中,引了马融的批注说,「言孝子不妄为非,唯有疾病,然后父母忧之耳」。做为一个孝子不能够做坏事,不能为非作歹。父母当然也就不会为他忧虑了,他不会做坏事就不会得恶报,不会犯法也就不会受惩罚;只有他疾病的时候,父母会忧虑他。换句话说,真正一个孝子要注重德行,德行好,父母才不会为他忧虑。如果没有德行,非常任性,很**、很自私,他难免会做出很多错事来,父母当然就会非常忧虑。除了疾病,疾病是很难预防的,当然有病父母也会忧,所以我们尽量的不要有病。但病是不可预料,而德行却是自己能把握的。所以孔子在这里是很婉转的来教育孟武伯,告诉他,你要修养好德行,不要让你的父母忧虑你,除了你身体不好以外,其它的不能让父母忧虑了。
  《弟子规》上有四句经文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如果儿女身体有病,父母当然也就非常忧虑了。像这两天我嗓子有点上火,结果我给我母亲打电话的时候,母亲知道了,她也忧心,我也感觉到很惭愧,没有好好的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大概是忙着备课心里着急了,一着急就上火,嗓子就有点问题。但是,如果德行上有伤,不仅让父母亲忧,还会让父母亲羞,羞愧。所以古人责备人最重的一个口吻,就是说这个人没有家教,这是最严重的责备,不仅是骂他,骂了他的父母。
  在「泰伯第八篇」有这么一段话,「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是一位大孝子,他有疾,就是他病重的时候,在临终之前,他就召集了自己的弟子们,跟弟子们说「启予足,启予手」,这意思就是说,你们都看看我的手和足。这个启就是开启,就是让弟子们把他的被子掀开,看看他的手和脚。因为《孝经》上有这么一句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是孔子藉曾子写下的经典,因为曾子是大孝子。确实曾子做到了不敢毁伤,所以在临终的时候,让弟子们来看一看他的身体,确实没有毁伤过,手和脚各个部位都是完完整整的。他这个动作,是对弟子们最后的教化,里面很有深意。底下他引了三句《诗经》的经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讲非常谨慎。战战兢兢是戒慎恐惧的样子,不敢造次,就好像在悬崖边上,或者是在薄冰上走路,都是要小心翼翼,如果稍微马虎就会出现危险。所以曾子说「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就是从今以后,曾子说我知道自己可以免了。免了是什么意思?我把孝道做完全了。小子,是最后叫了他们一声,叫弟子们,让他们记住。这个深意在哪里?其实人身体虽然有死亡,但是灵性是不灭的。《易经.系辞传》上就有说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就说明生命流转的现象,父精母血结合成为受精卵,这就是生命的载体,游魂进入了这个载体就变成生命了。人不断的在轮回,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所以生死是不断的在轮转。因此死不可怕,怕的是什么?没有道。
  所以曾子给弟子们显现,孝道要自始至终不能够缺乏、不能够偏离,而孝道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就是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孝悌是为人之道、为人之本,曾子给我们显现出来,他一生都是非常谨慎、非常小心的在用功,生怕自己损道,这是曾子对弟子们最切实的身教。他用身体的完整来给大家显示自己平素那种谨慎小心,不敢有一丝毫的疏忽,可见得他在道德修养方面也是一样的谨慎小心,没有一点疏忽。
  现在第一堂课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先休息五分钟,我们再来第二堂课。谢谢大家。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八集)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08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讲习「君子修身之道」。我们再挑几段《论语》来讲,主要还是以《弟子规.入则孝》来做为总纲。我们再看「先进第十一篇」里面第四章,「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孔子在这里赞叹自己的弟子闵子骞,说他是非常孝顺。闵子骞的故事大家或许都已经非常了解了,他是以孝行感动了父母。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这是外人对他的父母、昆弟(就是兄弟)都没有话可说了。这是讲他能够修身而齐家,而且不会让父母、兄弟陷于不义。二十四孝里面就有「闵损芦衣」的故事。
  闵子骞叫闵损,他在小时候,母亲很早就过世了,父亲娶了继母,又生了两个儿子。结果这个继母偏私,疼爱自己的亲生儿子,而对于闵子骞却是非常憎恶。冬天的时候很冷,要做棉衣,结果继母给她自己亲生的儿子用棉花来做棉衣;可是对闵子骞,就用芦花来做棉衣,芦花不保暖,而且让闵子骞干很多活,虐待闵子骞。结果有一次他的父亲跟他出行,让他驾马车的时候,因为闵子骞穿着芦花做的衣服,很冷,手都冻僵了,所以驾马车不得力,父亲就发觉了。结果后来发现原来闵子骞身上穿的不是棉衣,是芦衣,父亲就非常生气,知道是继母在虐待他的儿子,回来之后,他要把这继母赶回去,赶出家门。当时闵子骞就跪在地上替他的后母求情,他说了一句很感人的话,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就是母亲在,只有我一个儿子孤单而已,如果母亲走了,三个孩子都会凄凉了。
  闵子骞受到母亲这样的虐待,竟然对母亲一点怨言都没有,反而为他母亲求情,使他的父亲大为感动。他的母亲也感动了,感激这个虽然不是亲生却能至孝的儿子,所以从今以后就改邪归正,对闵子骞也像对两个弟弟一样来爱护、关怀,所以一家人就非常和谐了。这就是孔子在这里说的,「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这个「间」是属于间隙,就是没什么闲话可说了。如果不是闵子骞这番至诚的孝心感动了全家,怎么可能有这样结果?一般来讲,继母跟前房的儿女关系都比较难相处,闵子骞能够做到一家都能这么和睦,所以感得孔子对闵子骞这样的赞叹,「孝哉闵子骞」。
  《弟子规》上讲,「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爱我们,我们能够尽孝,这不算难事。难是难在如果父母憎恶我们,我们还能够尽孝,这才是贤良。闵子骞做到了,大舜也做到了。舜王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这个至诚的孝心,也感动他的父母,感动国人。
  我们再看一段《论语》,在「里仁第四篇」第十八章,「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也是讲如何尽孝。做父母的难免会有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人子看到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对待?夫子在这讲,「事父母几谏」,这个几是几微,很微小的细节。就是为人子看到父母有很微小的过错的时候,可能是小小一个举动,甚至是一个念头一动,就要劝谏,让父母能够及时的改过来。因为小的过错容易改,如果小过错不改,等到形成大的过错,就很难改了。所以为人子要细心,看到父母有一点点偏失,小小的苗头,立刻就要想到帮助父母改过,这是孝,不能陷父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宰相刘罗锅高清全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