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怎样去日本看病想去国外看病怎么样?难不难?

中国人去德国看病的经历&震撼了很多人
中国人在德国看病的亲身讲述:
前段时间总是胃痛,老毛病犯了,和附近诊所的医生约了时间去看,在交了10欧元的门诊费用拿到单子后,就和医生谈病情了,他到也没怎么罗嗦没几分钟就写单子让我去药房开药。这里要说的是,德国老百姓看小病都是到私人诊所,在医生搞不定的情况下会推荐你去医院。也就是说,如果是小病小灾你直接去大医院是不会受理的,人家会管你要私人医生的单子!当然急诊除外了。这个药我并没花钱,可吃了5天后没什么效果,我这个人比较疑神疑鬼,不会是胃癌吧!我就又去找这个医生,说完全没效果,坚持要做胃镜。这老头也没办法,写了个需要做胃镜的单子,于是当天下午我就去了医院,并约了第二天做检查的时间。第二天胃镜做的我那个难受啊,不过结果不错,就是个胃炎。医生又给我开了药,并说了一堆注意的话,于是自己捧着药乐乐的回家了。
这番折腾,总共花了10欧元。不仅如此,据我所知,就是做阑尾炎手术,做乳腺癌手术又怎么样?照样是10欧元!为啥这么少?都是因为德国有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在起作用。
德国的法定医疗保险制度(德国人90%参加了法定医疗保险,参加私人医疗保险的为9%,即那些极富有阶层,不在本博客讨论范围)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就是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多少主要取决于经济收入,而他们享受的医疗服务没有差别
,说白了就是,一个失业者和一个月工资3000欧元的人交的保险费虽然不同,但看的是一样的医生,吃的是一样的药!这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帮助低收入,富人帮助穷人的保险制度!
具体的说,德国法定医疗保险参加者分为义务保险者和自由保险者。义务保险者是指月税前收入不超过法定义务界限的就业者、失业者、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大学生和就业前的实习生等,这些人必须参加法定医疗保险(注意看,是必须。我查到得2001年封顶线为3350欧元,保底线为325欧元,即超过工资3350欧元以上部分不再征缴,而工资性收入低于325欧元可免除缴费义务。也就是说,这部分德国人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另外保费为税前收入的13%-17%,由雇主、雇员双方各承但一半。)按照有关规定,投保者的配偶及其子女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这条我们有切身的体会,就是我和我老公结婚后,我们只需要交一个人的保险就可以管两个人,只要作为配偶的那个人月工资不超过400欧元,在目前我们都是学生的情况下,是非常合算的!)
那么你说了半天,到底要交多少保险费呢。就不到30岁的学生来说,每月需要交纳67欧元,这笔费用在我每月打周末工赚500欧元的情况下,不算小数目。但却解决了我一个非常大的后顾之忧。因为一旦得病,小的还好,如果是大病,如此高昂的治疗费用怎么治的起呢?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生了病怎么办?忍着吗?显然不行,可现实中呢,确实是很多人都这么做。为什么?因为没钱,因为医院的费用太高!在我们的情感节目中,有多少是因为孩子,丈夫,妻子看不起病,向社会求助,最后得到好心人的捐款,病痛才得以医治,很多的主持人在讴歌这种现象,可是这种事情正常吗?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法吗?被社会曝光的毕竟是少数啊,那些大多数的无钱百姓,难道不是面对高昂的医疗住院费用而望而却步吗?不是只能回家忍着嘛!
再谈所谓的刺激消费,中国的老百姓为什么老存钱,不舍得花?除了为房子,孩子上学攒钱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对自己老年的不确定性,说到底就是对自己看病花销的不确定性,您别老是在高房价,高学费上使劲啊。您搞个大的系统工程,搞好了这个医疗保险,您还能赚更多的钱,您信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登录房天下账户
没有房天下通行证?
震惊!10万中国人出国就医 为什么医疗旅游这么火?
[摘要] 相比昂贵的欧美国家,马来西亚医疗旅游以 性价比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与舒适宜人的疗养环境,成为国人医疗旅游全球热门的目的地之一。而新加坡旁碧桂园森林城市,享新马两国 医疗资源以及宜居宜养的生态疗养环境,则倍受 者热捧。
就医问题与医疗花费,如今已成为全民日益关注的议题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与个人财富水平提升,国人更加愿意 健康,并逐步将眼光投向跨境医疗;同时,国外新药上市比国内早6-8年,新药和新技术的应用亦促使国人越来越热衷&跨境医疗旅游&。根据艾意凯管理咨询数据,2014年超10万中国人以就医为首要目的进行境外旅游。其中,相比昂贵的欧美国家,马来西亚医疗旅游以 性价比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与舒适宜人的疗养环境,成为国人医疗旅游全球热门的目的地之一。而新加坡旁碧桂园森林城市,享新马两国 医疗资源以及宜居宜养的生态疗养环境,则倍受 者热捧。马来西亚:全球 医疗环境马来西亚是少数由政府大力推广医疗旅游的国家之一,政府指定44家私人医院、7000余张病床参与&医疗旅游&该计划。根据统计,2014年马来西亚的医疗旅客人数已达88万人。&近几年,国家对与旅游业配套的设施&&符合国际标准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上投入巨大。&马来西亚医疗旅游理事会(MHTC)首席执行官黄丽莲博士介绍道,马来西亚政府2011年用于医疗事业的投入已达到每年50亿美元的水平。这一投入成效显著。根据《科学美国人》2012年报道,马来西亚在展示优质疗程或医疗旅游方面的排名跃升到全球第二位。而美国《国际生活》2014年全球理想退休国家排行中,马来西亚以&可媲美西方的质优价廉医疗服务&位列亚洲 、全球第三。目前,医疗旅客多数选择在马来西亚进行心脏外科、骨科、整形及牙科手术、试管婴儿和健康体检等。 性价比:高质量医疗服务与其他国家跨境医疗旅游相比,马来西亚可谓是独具特色,一是医疗资源丰富,二是医疗价格与技术双重优势,三是语言优势。马来西亚拥有各类医院及诊所8000多家:政府医院、门诊中心、私人诊疗室遍布,形成庞大的医疗保障网络,并拥有严格的医疗法律、管制和安全标准。尤其是在医生资源方面,马来西亚有33所医科大学,每400个马来西亚人中就有1个是医生,医生数量庞大,且专业要求极高,当地执业医生普遍毕业或进修于英、美、澳等医疗发达国家,在心脏病学、妇科学、肿瘤、儿科及移植学科成就突出。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亦是亚洲地区医院设备 的国家之一。同时,相对低廉的医疗花费大力促进马来西亚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心脏搭桥手术为例,美国花费约为13万美元,在马来西亚1-1.5万美元,仅1/10。医疗机构则广泛使用英语、国语、粤语,医患沟通无障碍,因此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人赴马医疗旅游的人数近年来持续快速攀升。森林城市:享新马两国 医疗资源与新加坡仅一桥之隔,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优势,森林城市毗邻素有&亚洲医疗中心&之称的新加坡,依托马来西亚 &医疗旅游中心&依斯干达特区,无疑将成为国际领先医疗保健枢纽。根据马来西亚政府文件,依斯干达特区计划2016年将有至少25家政府医院及私立医院。其中森林城市周边分布着马来西亚三大著名医疗机构,分别为隶属亚洲 私人医疗集团的鹰阁医院、隶属马来西亚三大医疗集团之一的KPJ柔佛专科医院以及早成为新加坡政府指定可使用国民医疗保障金的立康专科医科;同时毗邻新加坡七大著名医疗机构,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新加坡中央医院、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等。新马两国 医疗机构,设备齐全、实力雄厚,将为业主及家人提供全面呵护。值得一提的是,森林城市目前已与美国第四大医疗集团UIW/Christus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并积极洽谈国际 医院、医疗服务和研发机构,同时提供物业送医服务。宜居宜养:全球 生态疗养圣地研究表明,绿色环境与森林是生态疗养的理想场所。作为全球首座立体生态之城,森林城市领先国际的垂直绿化与立体分层城市规划,使其宜居健康,更宜养舒适:建筑外墙长满植物,目之所及都是森林。全城地面都是公园,没有车辆穿行,住在这里的人可以随意晒太阳、跑步、健身、游泳,到公园中休闲散步、嬉戏玩耍,无车辆、无污染、无雾霾,空气清新。&我正在考虑是否要孩子的时候,森林城市这个项目就出来,真的感觉到自己很幸运,它帮助我做了这个决定。以后孩子可以到这边生活,远离雾霾,健康成长。&近期有备孕计划的许女士在考察完森林城市后如是表示。碧桂园森林城市效果图碧桂园森林城市现场实景图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微官网
楼盘地址:
* 提示:页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所涉及装修状况、标准以合同为准。
大家都在看
小熊区域分析师
2年工作经验
中泰天境+&[黄埔]
21000元/平方米
广州亚运城+&[番禺]
27500元/平方米
兰亭盛荟+&[天河]
50000元/平方米
看房团报名
已报名50人
当天跟团送有机八宝粥料
意向区域:
意向楼盘:
预算总价:
手机号码:
感谢您对房天下的关注,房天下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楼盘
信息填写不完整,请检查后再提交!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举报邮箱:“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认知,认为在中国看病等待时间长,花钱多,脸难看,门难进。于是乎,媒体铺天盖地批评医生,似乎医生是大恶不赦之人,似乎中国的看病难看病贵是医生导致的,患者也对医生极不信任,哪怕一点合理的沟通,也会被患者认为是推卸责任。而且时常拿国外说事,似乎国外服务态度有多好,看病不用花钱,你去了就把你当老爷一样供着,事实上真是这么回事吗?柳叶刀客小编给你扒一扒网友国外看病经历:
网友wangqiao1987 在天涯转发文章:我在加拿大看了两次病,都是角膜炎
     两次都是周末发病的,小的诊所全部都关门了,我只有去大医院排急诊。
  第一次是下午3点去的,排到了晚上11点才到我,到我的时候眼睛已经痛得睁不开了。医生说他们医院治不好我,要我转院,给我开了一个证明就不理我了。我当时眼睛已经睁不开了看不到纸上写的什么,医生说他们不负责送我去。我没办法打电话叫一个朋友带我去的另一个医院。到了那个医院以后一样是排队,当时已经半夜12点以后了,还是排到了快两点。医生才安排我住院,还好是全免费的。住院的时候也就是每隔半小时滴一次眼药水,第二天早上就好了。然后医生给我安排专家复查。去了那个复查医生的诊所几次后基本上就完全康复了。
第二次和第一次症状一模一样。周末诊所当然是不开的。我就先去药店想买第一次医生给我开的药。药店的人不卖给我说没有医生的处方不能卖。我又问有没有其他消炎的眼药,卖药的说有但不能卖给我因为我没处方。然后我去了第一次住院的那个医院排急症,下午4点去的,排到半夜一点过,同样是痛得睁不开眼睛,睁开了也什么都看不见。排到我的时候我告诉医生我两个月前得过同样的眼病,告诉他我滴了一晚上眼药水就好了。但这个医生却说他不懂眼科的,要明天给我预约专科医生,叫我先回去。我当时就骂出来了,妈的我都这样了我咋回去?眼瞎了咋办?他说这也没办法啊。我赖着不走他就给我滴了一种不知道什么的眼药,可能是麻醉之类的东西,滴了以后不痛了,但还是看不清。然后他给我开了止痛片赶我走。回到家以后他滴的药药性就过了,然后又是痛得受不了。他给我的止痛片好像有催眠作用,我吃了止痛片以后就睡着了,第二天那个医生给我打电话说预约到专科医生了,后天去他的诊所。我不想等到后天了,眼睛瞎了可不是小事。我打电话给我第一次发炎复查的那个医生。他的助手说不能接待我,我问为什么,他说他老板是专家,只接收医院的预约,我说我快瞎了,他说那你去医院排急诊吧。还好止痛片吃了就想睡,我靠止痛片忍到那天。到了那个专家那里也就是开给我消炎的眼药,回家一滴就好转了。 另外,专家的诊所当然也是要排队的。我每次去专家那里都是在预约时间提前半小时到达,然后总会等上一个半小时才到我,效率啊。   两次看病下来医疗都是免费,但药钱是免不了的,两次下来估计也有两百加币算下来也是一千多。不知道国内角膜炎会多少钱,但我相信绝对不会有医院告诉你他们治不了角膜炎。在急诊室的时候我看不清周围但能听到周围病友的哀号,那个惨啊
周围的朋友比较幸运很少得必须去医院的病。我看过不少抱怨国外就医难的文章,主要是加拿大的,像动手术要等半年的这种荒谬事情比较常见,还有倒霉的鱼翅卡在喉咙上一个多月。有经验的朋友告诉我以后要是病了直接打911让他们抬你进去,我们的医疗保险包括了一次救护车费。。。走进去的没有抬进去的严重,这就是白人的逻辑   当然也有快的,如果有钱请家庭医生的话一个电话随叫随到给你看病、预约或开假条。不过我周围的朋友还没有有钱请得起家庭医生的。话说回来家庭医生快是一回事,需要做检查的时候排队还是不含糊的,这个排队的时间一般还是以月为单位的。再有钱的可以去美国看病,看病的速度就取决于钱的多少了。以前跟以加拿大人说道加拿大看病难,那哥们很无奈地说好医生都去南面(美国)挣钱了。   网上夸加拿大医疗条件好的也不少,有人说的了尿毒症之类的都是全部免费医疗。但种需要器官移植的病还是需要排队等器官的,或者可以自己掏钱买黑市的,黑市的价格不是一般大众能承受的,北美的一般家庭是没有存款的,每个月的工资都拿去还贷款了。排队等器官的跟等死有啥区别呢?就看哪个来得快吧   留学生的医疗保险里是没有牙保的。有个哥们牙痛得不行去牙医诊所看了一次,好像只是牙龈发炎,医生做了简单处理开了点药,第二个星期收到了600加币的账单。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以前的室友长智齿的时候痛得脸都肿了也不去医院,还坚持复习考试,一直抗到回国(记不清多长时间了)    总之在加拿大得病了你必须有强大的生命力支撑你活到排到你的时候   在国内,不至于在急诊室像等死一样等8个小时 。
医学是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医学上的先进技术层出不穷,耗费巨大。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医疗矛盾突出,特别是我国,就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满足不了老百姓医学发展的需求,先进技术有了,但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撑,但我国远远达不到这个条件,政府投入不足,保险覆盖率不高,想要达到先进国家水平,还需要一段路要走。医改除了降低虚高的药价、检查费用,还应加大国家的投入及保险的普及,单单把锅甩给医护人员,靠压榨医护人员的劳动力无异于饮鸩止渴。因此,我们除了加大投入,还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
“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认知,认为在中国看病等待时间长,花钱多,脸难看,门难进。于是乎,媒体铺天盖地批评医生,似乎医生是大恶不赦之人,似乎中国的看病难看病贵是医生导致的,患者也对医生极不信任,哪怕一点合理的沟通,也会被患者认为是推卸责任。而且时常拿国外说事,似乎国外服务态度有多好,看病不用花钱,你去了就把你当老爷一样供着,事实上真是这么回事吗?柳叶刀客小编给你扒一扒网友国外看病经历:
网友wangqiao1987 在天涯转发文章:我在加拿大看了两次病,都是角膜炎
     两次都是周末发病的,小的诊所全部都关门了,我只有去大医院排急诊。
  第一次是下午3点去的,排到了晚上11点才到我,到我的时候眼睛已经痛得睁不开了。医生说他们医院治不好我,要我转院,给我开了一个证明就不理我了。我当时眼睛已经睁不开了看不到纸上写的什么,医生说他们不负责送我去。我没办法打电话叫一个朋友带我去的另一个医院。到了那个医院以后一样是排队,当时已经半夜12点以后了,还是排到了快两点。医生才安排我住院,还好是全免费的。住院的时候也就是每隔半小时滴一次眼药水,第二天早上就好了。然后医生给我安排专家复查。去了那个复查医生的诊所几次后基本上就完全康复了。
第二次和第一次症状一模一样。周末诊所当然是不开的。我就先去药店想买第一次医生给我开的药。药店的人不卖给我说没有医生的处方不能卖。我又问有没有其他消炎的眼药,卖药的说有但不能卖给我因为我没处方。然后我去了第一次住院的那个医院排急症,下午4点去的,排到半夜一点过,同样是痛得睁不开眼睛,睁开了也什么都看不见。排到我的时候我告诉医生我两个月前得过同样的眼病,告诉他我滴了一晚上眼药水就好了。但这个医生却说他不懂眼科的,要明天给我预约专科医生,叫我先回去。我当时就骂出来了,妈的我都这样了我咋回去?眼瞎了咋办?他说这也没办法啊。我赖着不走他就给我滴了一种不知道什么的眼药,可能是麻醉之类的东西,滴了以后不痛了,但还是看不清。然后他给我开了止痛片赶我走。回到家以后他滴的药药性就过了,然后又是痛得受不了。他给我的止痛片好像有催眠作用,我吃了止痛片以后就睡着了,第二天那个医生给我打电话说预约到专科医生了,后天去他的诊所。我不想等到后天了,眼睛瞎了可不是小事。我打电话给我第一次发炎复查的那个医生。他的助手说不能接待我,我问为什么,他说他老板是专家,只接收医院的预约,我说我快瞎了,他说那你去医院排急诊吧。还好止痛片吃了就想睡,我靠止痛片忍到那天。到了那个专家那里也就是开给我消炎的眼药,回家一滴就好转了。 另外,专家的诊所当然也是要排队的。我每次去专家那里都是在预约时间提前半小时到达,然后总会等上一个半小时才到我,效率啊。   两次看病下来医疗都是免费,但药钱是免不了的,两次下来估计也有两百加币算下来也是一千多。不知道国内角膜炎会多少钱,但我相信绝对不会有医院告诉你他们治不了角膜炎。在急诊室的时候我看不清周围但能听到周围病友的哀号,那个惨啊
周围的朋友比较幸运很少得必须去医院的病。我看过不少抱怨国外就医难的文章,主要是加拿大的,像动手术要等半年的这种荒谬事情比较常见,还有倒霉的鱼翅卡在喉咙上一个多月。有经验的朋友告诉我以后要是病了直接打911让他们抬你进去,我们的医疗保险包括了一次救护车费。。。走进去的没有抬进去的严重,这就是白人的逻辑   当然也有快的,如果有钱请家庭医生的话一个电话随叫随到给你看病、预约或开假条。不过我周围的朋友还没有有钱请得起家庭医生的。话说回来家庭医生快是一回事,需要做检查的时候排队还是不含糊的,这个排队的时间一般还是以月为单位的。再有钱的可以去美国看病,看病的速度就取决于钱的多少了。以前跟以加拿大人说道加拿大看病难,那哥们很无奈地说好医生都去南面(美国)挣钱了。   网上夸加拿大医疗条件好的也不少,有人说的了尿毒症之类的都是全部免费医疗。但种需要器官移植的病还是需要排队等器官的,或者可以自己掏钱买黑市的,黑市的价格不是一般大众能承受的,北美的一般家庭是没有存款的,每个月的工资都拿去还贷款了。排队等器官的跟等死有啥区别呢?就看哪个来得快吧   留学生的医疗保险里是没有牙保的。有个哥们牙痛得不行去牙医诊所看了一次,好像只是牙龈发炎,医生做了简单处理开了点药,第二个星期收到了600加币的账单。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以前的室友长智齿的时候痛得脸都肿了也不去医院,还坚持复习考试,一直抗到回国(记不清多长时间了)    总之在加拿大得病了你必须有强大的生命力支撑你活到排到你的时候   在国内,不至于在急诊室像等死一样等8个小时 。
医学是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医学上的先进技术层出不穷,耗费巨大。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医疗矛盾突出,特别是我国,就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满足不了老百姓医学发展的需求,先进技术有了,但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撑,但我国远远达不到这个条件,政府投入不足,保险覆盖率不高,想要达到先进国家水平,还需要一段路要走。医改除了降低虚高的药价、检查费用,还应加大国家的投入及保险的普及,单单把锅甩给医护人员,靠压榨医护人员的劳动力无异于饮鸩止渴。因此,我们除了加大投入,还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布衣郎中其它文章
最近各地各级医院纷纷要求降低耗占比,可能有人不懂耗占比是什么意思,就是在
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却在这里谈教育工作,似乎有班门弄斧之嫌。然而正是因为
这是很多年前的一件纠纷了,那时候刚毕业不久,还很年轻,所谓年轻气盛可能就
以点带面,夸大事实,采访三两个人就弄个大新闻,甚至为了吸引眼球不惜造谣,
警察反铐医生,到底是不是公权力滥用,我们期待真相。 就在3月21日,三河
我实在不想再写这方面的文章,可是不说出来有犹如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就在3
说起“红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医生收受红包,可能这个词的来源也是从医生这
我向来属于后知后觉型,很多事情过去好几天了,我才知道,因此也错过了不少东
下班前,来了个病人,70多岁,皮肤有点黄染,自述这种情况已经在家5天了,老人开始 不想麻烦孩子们,直到昨天晚上开始高热,最高体温到了39度,直到下午实在受不了,才来医院。给他测了血压,70/45mmHg,已经休克。根据病人病情,考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结石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各种“富贵病”也越来越多,脂肪肝就是其中一种。因而人们常说脂肪肝是吃出来的。 既然脂肪肝是吃出来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再把它吃回去呢?答案是肯定的。以下就是我们怎样把吃出来的脂肪肝吃回去。1、 早餐是必不可少的;饮食方式必须有规律
我们科里的病人胆囊结石、胆囊炎比较多。早晨刚交完班,急诊科就送过一个病人来,老年男性。自述上腹部疼痛,急诊医生给做了彩超,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我给他查了一遍体,有点疑惑,病人虽然是有胆囊结石,胆囊壁有点毛糙,但是胆囊区并没有明显压痛,也就是医学上
凌晨3点多,电话响起,值班医生告知来了一个车祸伤病人,考虑腹腔出血,肝破裂。赶到医院,看到病人,是个40多岁的女人,被大货车撞倒,直接担架车都没下,翻看眼睑结膜苍白,严重贫血,血压60/40mmHg,还好年轻的值班医生给力,已经紧急配红细胞4个单位(约相当于800m
早晨刚到门诊,就有一个病人来了,说:“大夫,我这里长了个大包,你看看是什么”?。我给摸了一下,肿物长在颈前部,比较硬,已经有5cm了,边界也不清。基本有了答案。我问他:“为什么才来看啊,以前没看过?”“哎呀,咱老百姓那还拿着自己那么娇贵,当时很小,也没
你食用含碘盐吗?很多人补错了,几招教你制作无碘盐当前很多家庭都在食用加碘盐。加碘盐的推广当初是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医学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一般好发于远离沿海及海拔高的山区。由于这个地区水和土壤和食物中含碘量极少,碘的缺乏造成甲状腺生成甲状腺素原料减
她走了,离开了这个喧嚣的世界。她是我们这一片有名的美人,高雅,贵气,由内而外散发着优雅的气质。在她最后的日子里,我只见过她两次。第一次是前女友带着她来找我看病,因为她是我前女友的姐姐,自己说右侧乳腺有个包块,我给她查体后基本确定就是乳腺癌。然后拍了
肝癌是我国常见肿瘤,其发病率位于肿瘤当中第六位,死亡率在城市位于第三位,在农村由于空气污染相对较轻,位于第二位。那么那几类人属于肝癌高发人群,需要定期查体并预防呢?1、 乙型肝炎携带者 我国是乙肝大国,因此我国肝癌发病率较高,世界上一半以上肝癌患者在我国
出门诊什么情况也能遇到。这名40多岁的男性来的时候很不好意思,说自己最近大便次数很多,但每次只能排一点点,有时候拉完还想蹲。我问他:有没有大便稀的情况,他说有时候有;有没有大便带血的时候,他说没仔细看,但有时候有点暗红色东西。我基本得出结论,这个病人是
他是20余天前来门诊看病,来的时候说身体发黄,瘙痒,小便酱油色,大便发白,而且不爱吃饭,身体瘦了接近20斤,其实我一看,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为了证实,还是让他强化上腹部CT,没错,就是前面很多网友所说癌中之王:胰腺癌。 为什么我上篇说肝癌是癌中之王,其实医学上
说起华佗大家知道的最多的是他创立了“五禽戏”“麻沸散”,还有给曹操看头痛病的典故,其实在当时来说,华佗确实可算得上神医,甚至有人说他可以预知生死。 话说当时有一个督邮姓顿,病后看医生,当时自己觉得已经好了,正巧华佗也在,就让华佗给看一下。华佗给他把脉后
世界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行各业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都有其一定的特色,医疗行业也不例外,然而当其现有的特色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不了老百姓需求的时候,那就说明他不合理了,那么该怎么办?方法只有一个:改!一个“改”字,写起来简单,说起来也简单,然而真中国人为什么要出国看病 国外的医疗水平比国内好?
中国人为什么要出国看病 国外的医疗水平比国内好?
在70岁高龄的李琳看来,到国外看病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在经历数个月的兜兜转转,被国内医生“判了死刑”后,她最终怀着忐忑甚至恐惧的心情,坐上长途飞机,历经13个小时,飞越11000多公里,来到美国北部城市波士顿。
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海外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统计显示,2015年该公司远程咨询和赴海外求医的患者接近1000名,今年这一数字还在上升。在每年新发300多万癌症病人的中国,这个数字看起来如九牛一毛。但海外医疗正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李琳,飞到太平洋彼岸求医,希望能创造出“奇迹”。
他们为什么要去海外求医,国内外医疗差距在哪里,海外求医要花费多少?记者近日深入走访美国波士顿和休斯顿的中国患者群体,从他们的故事,或许能回答一二。
位于休斯顿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外景。这是全美排名第一的癌症专科医院,很多晚期癌症患者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癌症登月计划“发布后,这家医院很霸气的在“CANCER”上划了一条红线,意味要攻克癌症。记者严慧芳 摄
改变的诊断结果
深秋的波士顿落叶缤纷,景色极美。这座古老的城市拥有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等30多所医院,被视为美国顶级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城市。刚刚做完化疗的李琳,银发之下,脸色隐隐透出红叶的光泽,人到晚年漂洋过海来看病,她心底的彷徨正一点点被扫清。
今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查出结肠癌肝肺转移的李琳,陷入了混乱中。先是因为肠梗阻做了手术。一个月后,准备回院做化疗时,发生了脑梗。医生怀疑她脑部也有癌细胞转移,因为化疗会刺激心脑血管,建议先做放疗。
但让李琳一家苦恼的是,无论是CT还是MRI检查,都不能确诊李琳是否发生了脑转。“我们拿着片子问了多名医生,一个医生一个答案。问放疗的年轻医生,如果做了放疗会怎样,医生说,‘最多可能稍微会傻一点’。”
家人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可是不做放疗,医生就只能让李琳“回家休息,别无他法”。与其在国内等,不如出国去试试,不甘心的女儿,托人打听出国看病。9月18日,李琳在儿女的陪同下,来到波士顿就医。
李琳告诉记者,这么大岁数到异国他乡看病,又花钱、语言又不通,对她来说,内心特别害怕和抗拒。“在飞机上我非常忐忑,甚至觉得自己能不能等到见医生。”不过很快,她发现此行“很值得”。
在波士顿一家综合医院,医生通过PET-CT检查,明确诊断李琳没有发生脑转移,可以先做化疗。3次化疗之后,李琳肝转移的反射区肩胛骨后背疼消失了。坐着轮椅下飞机的李琳,如今一天可以走2公里,体重增加了5斤。
盛诺一家副总、国际项目开发总监赵建勇告诉记者,2015年通过该公司远程咨询和赴海外就医的患者接近1000人,其中70%为肿瘤患者,此外还有一些心血管、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重症和疑难杂症患者。数据统计显示,出国看病患者中,国外的诊断结果与国内不完全一致的比例有9%。
54岁的刘洋更为典型。刘洋去年6月在体检时发现双侧淋巴结肿大。国内医生考虑跟他上颚一个存在30年的肿物有关,于是做了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提示玻璃样变纤维瘤(良性)可能性大。但随后淋巴结穿刺和清扫术都提示癌症转移。可是,包括胸腹盆CT、甲状腺超声、喉镜、胃镜、肠镜等一系列检查,均没有找到原发病灶。
化疗的痛苦,加上对未知病情的恐惧,刘洋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20公斤,在同仁医院、301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四处折腾的经历,让他彻底丧失信心,决心赴美治疗。在他办好手续准备动身的前3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出了诊断结果,与美国医院后来的诊断结果相同:恶性唾液腺混合性肿瘤、恶性骨转移。刘洋最终仍决定出国治病。
波士顿儿童医院,这家全球知名的儿童医院临近哈佛医学院,每年有上百名中国患者来这里求医。记者 严慧芳 摄
延续生命的新药
根据盛诺一家数据统计,在出国看病的患者中,国外医生对国内治疗方案作出调整和修改的,高达60%。这其中很多是因为药物原因,“国内根本没有这些药,所以治疗方案也必然不同”。
38岁的单冬就是冲着药来的。单冬在国内是一名骨科医生,家中三代从医,经营着一家中西医结合医院。2014年9月中秋节晚上,在外散步突然觉得左胸有点疼的他,在医院查出了肺癌,4期。
医生的诊断是,只能保守治疗,没有手术机会,存活期大约是半年。单冬的医生同学群炸开了锅。幸运的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GFR19突变。这种基因突变目前有针对的靶向药物。国内有第一代药易瑞沙、特罗凯,二代药阿法替尼在美国已上市。单冬决定赴美治病。
如今已经过去了两年,单冬早已经越过了国内医生的半年之期。他的手机里详细记录了自己治疗的经历:
日早上8点开始服用阿法替尼。
日下午3点开始服用AZD日开始停药。这种即将上市的靶向药,对他的实际益处并不大。
日,开始服用EGF816,直到5月13日停药。这是一种正在临床三期试验的靶向药,同样对他效果不大。
两年间,5次往返美国,化疗、放疗等手段都陆续在用。单冬看上去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吃饭、看电影、散步,回国时偶尔还做两台手术。传说中的PD-L1免疫疗法对他不适用,单冬说,明年可能会用一个新的免疫药物组合。他期待病情控制到可以手术的地步,“我觉得我能出现个奇迹。”
事实上,像单冬这样一早决定出国看病的患者并不多。大多数患者是在国内医院治到没法治了,才决定到国外孤注一掷,博一博。盛诺一家波士顿分公司客户总监SUSAN告诉记者,很多患者抱着“求神药”的目的而来,把PD-1PD-L1免疫疗法视作万能神药。但实际上,免疫疗法并非人人适用。
最新研究发现,这种目前最火热的免疫疗法,在肺癌中仅对大约30%的肺癌患者有效果,如果病人的肿瘤组织为PD-L1阳性,有效率进一步提高到50%左右;而在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有效率接近90%,黑色素瘤有效率达40%-50%,膀胱癌50%,消化道肿瘤如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的有效率也仅在30%左右。
波士顿儿童医院里的医生小丑,儿童休息室,音乐楼梯。这里到处是为儿童喜欢元素。记者 严慧芳 摄
为什么要出国看病
如果给出国看病患者群体画个像,大致可以这样描述:多数人是癌症晚期,在国内无药可用无法可施,被医生判了死刑,转到美国求医。这些人通常经济条件不错,在国内也拥有不错的资源,但托人情找关系塞红包的求医过程并不顺利。
61岁的王红,今年5月确诊肺腺癌晚期,医生给了一年的时间。儿子给她吃了所有能买到的靶向药,结果基因检测出来是EGFR20突变,该突变对常见靶向药不是很敏感,反而对化疗比较敏感。受不了国内化疗带来的痛苦,王红一度想吃安眠药自杀。两个儿子逼着她来到美国求医,奔着EGR816的临床试验组而来。
美国医生建议她先化疗。经过五次化疗后,来时走路连脚都抬不起来的王红,现在能日行一万步。王红形容在美国看病与国内是“天地之别”。“这里的病人有尊严,医生很亲切,跟你握手,问你很多问题,问你感觉怎么样,国内即使通过关系找到顶级医生,通常也只有两三分钟,只有一句话,你信我就听我的。”王红称,来这里(美国)不像治病,简直像是享受。
为何要选择出国看病?从记者探访的这些癌症患者案例来看,不外乎几个理由:
一是寻求新药,国外已经上市的药,国内没有;
二是诊断不明甚至误诊,病理诊断和影像检查的水准,国内外医院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是调整治疗方案,在病情明确的情况下,国内外医生在精准用药的细节上会有所不同;
四是寻求更好的生活质量,不堪国内医疗的拥挤和无尊严,高端患者愿意用钱在国外获得知情权和生命的尊严。
病理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事实上,国内病理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杭州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病理科工作十多年的李威告诉记者,国内医院对病理医生不重视,病理医生在医院内的收入低地位也低。“尤其是在一些小城市的医院,病理医生常年只能看到一些小疾病的切片,水平自然高不到哪里去。我们科室常年招不满人,通常招聘五六个人,来的只有两三个。”
38岁的乳腺癌患者梁燕为了保乳选择赴美就医。她告诉记者,在美国休斯顿一家知名的癌症专科医院手术时,病理医生也会在场,指导该在哪里取病理样更为准确。
但李威指出,国内医院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们科室每天只有一个负责冰冻切片的病理医生值班,院内一天起码进行100台手术,至少超过一半的手术需要取病理切片,病理医生如果每台手术都在现场跟进,根本忙不过来。”
刘洋感慨,“病不可怕,死不可怕,但对自己的病情不清楚,心理上的折磨太可怕。”即使是相同的治疗方案,但精准的用药,医生详细解说副作用,根据病人情况随时调整用药方案,都给病人吃了定心丸。相反,国内医生大多没时间解释或不愿解释,病人只能去网上搜索,只能越查越恐慌。
70岁的李琳如此总结:“看病的大夫非常重要,美国的大夫一次可以聊一个多小时,每次还跟你握手,能让你放心,精神状态很好,这对病人非常重要。但不是说国内大夫不好,国内病人太多,大夫累得够呛,也忙不过来,国情就是这样。”
国内医生的“反击”
国内外癌症治疗水平差异是否如此之大?国内肿瘤医生的看法和上述患者的观点完全不同。“国内外没什么差距”,这句话透露着很多国内医生的“自信”。
广州一家大型肿瘤专科医院的肺肿瘤外科主任告诉记者,就肺癌来说,国内医生的手术水平好过国外医生,在整体治疗方案上,国内外也没有差距。
“我可以明确地说,中国医生治不好的病,国外医生也治不好。”这位主任解释,就肺癌药物来说,能用上靶向药的患者只有不到20%,平均产生耐药的时间是10个月,平均生存期也只有16个月。
美国已经上市的药,在香港都能买到,美国临床试验虽然多,1000种药里大概只有1种进入临床三期。何况临床入组有严苛的条件,一般能成功入组的几率也很小,即使入组了,有效率也只有百分之二三十。“有时候为了延长几个月的寿命,花那么多钱值不值得?”
至于患者反映国外化疗用药更精准,副作用小,不像国内令人难以忍受的问题,这位主任也认为,他所在的医院“化疗长胖的病人也有一半以上,关键就看你有没有找到对的医生”。
另一位肿瘤内科的主任医生告诉记者,从癌症治疗指南来说,国内外差异并不大,国内未上市的药,通过香港等途径都能买到。最大的问题是,在美国还没上市、正在临床试验的新药,常规治疗没有效果的患者,有机会进入这些临床试验组。
而另一名擅长淋巴瘤等癌症治疗的肿瘤科主任医生则指出,是否出国看病,关键要看病种。类似肺癌这些常见癌症,国内外治疗差距确实不大。现在很多国外的临床研究,中国医院也加入其中,国内患者也可以申请入组。即使如PD-1PD-L1等免疫疗法,美国已经获批用于黑色素瘤、肺癌等多种癌症,国内很多医院也在进行临床试验,这种紧跟国外的临床研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更高。
但如淋巴瘤、白血病等病种,国外的临床研究要比国内更先进。包括一些罕见、少见的癌症,国外的临床药物试验机会也更多。不过,这位肿瘤医生指出,同一种药的临床试验组有很多,哪个组更适合病人,获益更大,如何挑选,在国内有熟人的情况下,医生会告诉你选择哪个更好,但在国外,“医生一般不会告诉你”。
出国看病要花多少钱?
出国看病,要准备多少钱才够?很多人关心这个问题。从盛诺一家的统计显示,出国看病的肿瘤患者平均医疗花费是15万-20万美元。但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具体要看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
中国患者通常不会购买国际保险,海外医疗均需自费。美国医疗费用的昂贵,即使是富裕的中产家庭也不易承担。
65岁的结肠癌晚期患者罗定告诉记者,他手上一条“外周型中央静脉插管”,国内花费是3700元,在美国的医院就要4000多美元,清洗管子换纱布,在他老家医院花费是62元,上海医院收费100元,美国则要收费100美元。“幸好当初上海的医生让我带着插管来美国,这里的医生又教我们如何自己冲洗管子,省了不少钱。”
骨科医生单冬在美国就医两年,已经花费至少400万元人民币,这里面除了治疗费用还有租房、生活等费用。单冬在波士顿租住的公寓每个月是2800多美元,这个价格已经算很实惠。他告诉记者,在美国,不同的药房购药,价格差别也很大。以一瓶阿法替尼为例,他分别买过7751美元、8000美元和6671美元不等的价格。另外,每家医院对于自费患者都有不同的折扣,通过像盛诺一家这样具备合作资质的中介机构,有的患者可以拿到45%的折扣。
赵建勇介绍,盛诺一家通常不建议需要借钱或卖房的患者选择出国看病。医疗本身有太多不确定性,抱着太大的期望值,往往很难承受“人财两空”的后果。也有极个别患者因为病情复杂,需要长时间待在国外,花费达到100多万美元。
以淋巴瘤为例,干细胞移植对部分淋巴瘤患者是有可能治愈的,移植期间要进无菌室,每待一天就是一万多美元,光这部分的费用就需要20多万美元。 盛诺一家波士顿分公司客户总监SUSAN则建议,流动资产在500万以上的家庭更适合赴美医疗。“有的病人带着100万人民币来美国看病,最后钱不够了只能回国,送别时可以看出患者非常不甘心,好像打开了一条门缝,看见了光,却始终触不到,这种情况太残忍。”
(为保护患者隐私权,文中患者及医生均为化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怎样去日本看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