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测试题应该注意些什么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治疗抑郁症有哪些要点
这是我在张进老师“渡过”公众号上发表的第四篇专栏文章,重点介绍了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要点。近年来,来咨询和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我惊讶于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之严重,希望社会、学校,尤其是家长们要加以重视!
(以下是发布在“渡过”公众号的原文)
青少年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有自己的特点。如何针对这个特点予以高效治疗,让青少年尽快回归校园?
我从2006年起一直从事青少年精神心理工作,现在结合临床多年的实践心得,谈一谈青少年抑郁症和双相治疗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药物使用需谨慎。
青少年抑郁症和双相治疗可选择的药物不多,很多抗抑郁药不适用于14岁以下人群。而且,绝大部分青少年患者和家属对药物治疗都忧心忡忡,担心药物会影响脑功能,造成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因此,如何在尽量减少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让青少年高效康复,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难题。
第二,抑郁症和双相的共病需仔细鉴别。
我临床上经常碰到青少年抑郁症或双相,共病药物、毒品成瘾,恋物成瘾或赌博成瘾的病例。很多孩子一开始有抑郁症,再染上成瘾疾病后,两类疾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成瘾疾病也有可能继发抑郁症或双相。我曾收治过一个网络赌博成瘾的大学生患者,他从初中开始赌博,上大学之后变本加厉地赌,前后输了一百多万。欠下巨债的他严重抑郁,一度想自杀,可他忍不住又去赌、尤其是赢钱后,却会非常亢奋、激动。有大夫凭此把他诊断为双相,可我认为他只是赌博成瘾继发的抑郁症。彻底治愈他的赌博成瘾后,所谓的“抑郁症”或“双相”则不治自愈。
女性青少年患者还有一种既特殊又常见的共病——暴食症或神经性贪食症(即进食障碍,又称为“食物成瘾”),这也有可能是食物成瘾继发抑郁症或双相。
我治疗过这样一位女患者,她被北京知名专家被诊断为双相和进食障碍,病情反复不稳定。我在治疗中发现,她每当焦虑就暴饮暴食,过后又非常后悔,于是又开始拼命节食;可下一次焦虑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狂吃,再节食;陷在这种旋涡中无法自拔,最后继发了抑郁症。
之前大夫认为她的疯狂进食是躁狂相,把她诊断为双相,我认为这是误诊。目前,我们先对她的进食障碍进行治疗,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所谓的“抑郁症”或“双相”将会大幅度缓解,甚至不治自愈。
所以,对于有共病的抑郁症或双相,一定进行系统化治疗,如果只治疗其中一种,效果不稳定。而对于其他精神心理疾病继发的抑郁症或双相,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必须找准源头与先解决“因”,“果”才有可能治愈。
第三,学习障碍问题需高度重视并同步解决。
青少年尤其是学生患者,只要患有抑郁症或双相,往往都有学习障碍。如果不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同时,有效地帮他们解决学习障碍问题,那么他们在回归校园的过程中,难以跟上学习进度,找不到学习状态,积极性受挫,病情特别容易反复,最后丧失信心,脱离人生的发展轨道。
很多精神科大夫对这一点重视不足,通常只盯着青少年情绪问题进行药物治疗。这种方法的确可以缓解部分患者的症状,但是不能解决学习障碍,最后会在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病情反复。
我治疗过的一个病人就有这样的遭遇:她从小是学霸,可考上名牌大学后,发现身边都是学霸,压力太大,最终导致抑郁症。可她的抑郁症又不典型,有时候她跟父母朋友倾诉发泄,哭几场,情绪就可恢复,她就认为自己的抑郁症好了,非常高兴。凭着这些症状,她的前几位医生认为她患了双相,没想到吃了情绪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物后,她的精神和身体很疲惫,学习状态更加糟糕,问题愈加严重。
所以,青少年抑郁症和双相的治疗一定要重视学习障碍问题。在临床中,我利用心理干预技术帮助青少年解决这个问题,令他们高效、快乐地学习,重回学习轨道,防止病情反复。
第四,“早恋”问题应个案处理。
我遇到的青少年抑郁症病例中,不少人与早恋有关。有的构成病因,有的会影响治疗后的康复。很多精神科大夫、心理咨询师,尤其是家长,对早恋一律坚决反对。我认为对待“早恋”应该因人而异,也因时机而异。家长和治疗者要先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和动力,再选择支持还是反对。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13岁患冰毒成瘾、共病抑郁症的小男孩,他唯一重返校园的动力是喜欢班上一个女孩,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支持他早恋。可是,青少年的心理不成熟,经济不独立,恋爱关系不稳定,万一失恋,动力就坍塌了,还会引发系列问题。因此在同意他早恋的同时,还必须让他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培养真正的学习动力。
如我所料,这个男孩回到学校两个月后,就跟女孩闹掰了。可这段时间,在我的心理干预下,他的学习效率和成绩有了很大提升,老师和同学对他刮目相看,这种成就感迅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替代了失恋的影响。
受到互联网和LGBT群体(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恋爱)的影响,很多青少年对同性恋有好奇心。我在临床中发现,一些同性恋者是后天导致的,他们在初、高中的时候因为好奇,跟同性发生性行为,最后慢慢迷恋上这种感觉,发展为同性恋。
从这个角度上看,如果毫不留情地堵住青少年对异性的好奇和接近的欲望,反而容易让他们转向同性伙伴身上,“逼”成同性恋。
第五,原生家庭问题不可忽略,需深度家庭治疗。
我有一句口头禅:抑郁或成瘾只是表象,其背后是患者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背后又是家庭和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社会经历很少,因此其心理问题基本来自于家庭,尤其是父母教育方式。这些问题不是碰巧出现的,是在家族中“代代相传”的。
如何理解“代代相传”?举个例子:上个月我治疗了一个患者小星,他上小学时就有抑郁症症状,到了大学又开始滥用止咳水。他父亲在外人面前非常谦卑,但对小星管教非常严厉,在他小时候甚至把他吊起来狠打。毋庸置疑,这对是导致小星得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他父亲会采取这种教育方式?原来,他也是被自己的父母这样“打”过来的。他初中时很调皮,遭过不少打,他曾反抗过,可挨打得更加厉害。到了高中,慢慢接受了这种教育方式,性格也发生了改变,变得待人非常谦卑。到他教育孩子的时候,他就自然而然也采取了“打是疼骂是爱”的方式。
现在,小星表面看起来也非常温顺,其实内心很压抑,特别记仇,思想也比较极端,有点偏执性人格改变,情绪一旦爆发很可能完全没有理性。如果不加以干预,小星建立家庭后,很可能出现家暴行为。
有人说抑郁症会通过基因遗传,我并不十分认同。我认为那其实是一种“环境遗传”,特定的家庭环境塑造了特定的人,这个人又会复制一个同样的家庭环境,一代传一代。
如果能抓住机会,把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在青少年这个节点上切掉,患者会拥有比上一代更健康的心理,日后所养育的孩子也会更加健康。在临床上,应该深入到原生家庭层面,让父母认识问题,家长和孩子共同作出改变。
第六,时不我待,对青少年患者的心理干预更要追求高效。
青少年处于成长关键时期,如果治疗时间过长,会大大拉长他们回到校园和社会的时间,错失宝贵的成长和学习机会。
我认为,如果一定要休学,最好在休学一年内就把问题彻底解决或基本解决,不能拖太久。
在临床中,我主要利用深度催眠下程序植入技术(PITDH),以及结合认知行为治疗、深度催眠和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等方法,让患者快速接受积极观念,迅速康复。
我强烈反对针对青少年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使用精神分析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不是说完全没有效果,而是所花费的时间太长了。另外,精神分析法甚至会恶化亲子关系。
还有一点个人意见,不吐不快。我发现国内很多精神科大夫对于青少年抑郁障碍的诊断有“泛双相化”问题,孩子只要有情绪激化、易激惹甚至暴力行为的表现,就容易被诊断为双相,这是非常不严谨的。
从精神医学的专业角度,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都被划分为重性精神病。不少文章说双相预后不良,难以彻底治愈,很多大夫认为要终身服药。一旦被诊断为双相,这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重大打击,反而会让问题恶化。
美国精神医学界也有类似现象,对于双相的诊断太泛化。这几年美国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逐步改善。我希望我们国内也要对此有所反省,诊断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综上所述,我认为,青少年的抑郁症和双相要尽量避免用药,如果要用药,尽量少用药。应以深度的、高效的心理干预和家庭治疗为主;遇到早恋问题,须合理引导;如有共病,须系统化解决;重视消除患者的学习障碍,培养高效学习状态;重建他们的家庭关系,重塑其“三观”和人生目标。
青少年患者的“三观”往往还没成熟,又有很大的可塑性。罹患精神障碍后,如果能得到科学、高效的心理干预,形成积极的“三观”和人生目标,他们将会收获有无限可能的人生。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如何有效干预青少年抑郁症
作者:Medicalt T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项主要的儿童公共健康问题。大约有11%的美国青少年在18岁之前表现出一段时间的抑郁。对于10到19岁的全世界青少年来说,世界卫生组织把单相抑郁列为导致“疾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排名位于常见的身体健康问题之前,比如贫血和哮喘。抑郁对于整体健康的影响是很广泛和普遍的,主要基于以下三种考虑:抑郁和严重的心理疾病有关系(比如自杀),身体健康问题(比如肥胖)以及青少年高风险行为(比如药物滥用)。然而,比较可靠的数据显示,大约40%的青少年抑郁患者没有得到治疗。较高的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以及抑郁症和其他身体健康问题相关性,这使得必须把抑郁症筛查和质量整合到儿童初级保健系统里。在2009年,一项来自美国儿科研究会的声明强调,儿科初级保健医生(儿科PCC)的心理保健能力能够“超越治疗ADHD”以解决其他问题,包括青少年抑郁。儿科PCC对于治疗抑郁症应该有循证的选择。目前,对于青少年抑郁有两项由美国食品与药品批准的药物治疗以及两种循证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和人际交往疗法(IPT)。美国医学会杂志关于这个问题有这样的报道,Richardson等人提供了一种实际有效的策略,它可以在初级护理中筛查、评价以及治疗青少年抑郁。在13到17岁的人群中,Richardson等人在一项巨大的儿童初级护理体系中完成了抑郁症的筛查。一个样本容量达101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个为期12个月的组中,一个是普通的护理组,一个是儿童协作护理模式干预组。儿童协作护理模式干预组包括参与心理教育成分,以及父母与青少年能够选择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者相结合的治疗。硕士级医师担任抑郁症护理管理者实施治疗、监测遵守以及反馈。心理治疗使用CBT模式,心理药物治疗使用的药物剂量,是由循证用药所支持的。主要的结果是一种盲目的从开始到第12个月的抑郁症严重程度评分的评级变化,次要的结果是治疗反应、缓解以及功能损害。接受协同护理干预的青少年的抑郁症症状比普通护理组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到第12个月,在干预组中接近67%的青少年能够过得治疗反应,50%获得缓解,而相对比于普通护理组即使所有的青少年获得心理健康服务,也仅仅38%的获得治疗反应,20%获得缓解。这组数据进一步指出,实施普通护理的青少年通常接受不大恰当的治疗。在普通护理组中,仅仅有27%的青少年能够达到治疗质量标准的最低门槛,而这在干预组中是86%。值得注意的是,在干预治疗组,54%的家庭选择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模式,38%的家庭选择单纯的心理治疗,仅仅4%的选择单一的药物治疗(4%在治疗之前退出)。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家庭更喜欢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模式里存有心理治疗成分,相比于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模式在初级护理实践中并不是常见。同时,文章作者估计,在协作护理中每个病人要花费1403美元。这些花费包括监督费用,以及用于干预方面的诊所外访问(例如,扩大的服务范围)。因为,协同护理干预是基于循证的,有效的以及价格相对低廉的。这篇协作护理研究所反应的关于抑郁症的筛选过程中的一些限制,提出一些对于未来的研究和临床护理的考虑。第一,一个相当大比例的合格青少年(61%)没有完成抑郁症筛查。在这个人群中接近半数的青少年的父母主动拒绝同意让他们的孩子接受筛选。抑郁症是一种经常和显著的耻辱感相联系的心理状况。父母可能会考虑到他们的孩子会被贴上心理紊乱的标签,以及父母可能不情愿在电话里讨论情感问题。一般心理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抑郁症认识以及减少耻辱感可能会比筛查有用,因此父母不会措不及防的防备为什么他们的孩子会被筛查并且可接受的筛选率也会提高。有些父母也可能担心保密性以及对于讨论心理健康问题感到不安,因此选择电话或者亲自去提供初步筛查可能会有些帮助,而不是仅仅邀请那些通过电话筛选阳性的人群进行面对面的评估。在抑郁症的筛选过程的第二个要考虑的是如何处理不良儿童时代的事件。外伤性经验比如长期的欺凌、儿童虐待以及性虐,遗憾的是,这些并不是不常见的。例如,报道称接近8%的高中生在他们的生命中至少有一次被迫性交经历。筛选不良儿童时代的事件先于启动抑郁症治疗,这类似于文章作者如何仔细的筛选药物滥用和自杀,并且这对于发现有些问题可能需要额外的安全性计划是很重要的,同时也是一项一样的循证治疗(比如,以创伤为重点的心理治疗)。在现存的能够察觉到的阻碍儿科PCC治疗青少年抑郁的文章中,这篇研究探讨了几种最常见的阻碍。儿科PCC经常引用不恰当的训练和时间来全面解决青少年心理需求。在初级护理时间中,应用专业的相关的心理保健是一个有用的策略,同时这也能被构造成“亲自的”(比如,心理健康临床实际应用于初级护理实践)或者“实质的”(比如,在农村地区应用初级卫生保健精神病治疗)。在儿科PCC见到一个家庭之前,抑郁症护理管理者可以实现家庭衔接协议,筛选,和心理教育,这样可以关于治疗措施的讨论可以更有效率和有用。一般筛选同样可以支持早期抑郁症的检查,因此干预措施就可以提前实施,早在病人因危机事件而去诊所就诊。对于患有更加严重抑郁症的青少年(比如,自杀),抑郁症护理管理者能够帮助分流问题,这样的话,儿科PCC就能够有全面的信息来告知对安全问题的应急管理。更进一步,治疗方案能够提供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合理的“剂量”,这是通过经过培训的儿科PCC基于循证指南以及还通过将坚持检查以支持治疗利用率,这两种策略做出的。这项儿童协作护理研究为未来的儿科PCC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测试这种策略,为了提高少数种族/族裔人口以及男性青少年(就如文章的作者指出一样,在他们样本里的大多数青年人是白种男性的)的抑郁症筛查可接受度。对于因为更严重的或复杂的疾病(比如抑郁症再加上共同发生的药物滥用)没有资格获得干预治疗的年轻抑郁症患者,需要研究策略为了能够方便转诊以及促进利用更加密集和专业的服务。这项研究的作者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关于这种合作护理模式的成本信息。关于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的研究对于影响政策的变化还是很重要的,这些变化的政策是关于可能发生于诊所外的报销的问题(比如一般筛查、电话依赖性检查)。儿科PCC有着巨大的潜力来提高诊断和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这项研究表明,合作护理用来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是能够被塑造用来促进一项具有循证性、个性化以及高效性的护理。这种模式的进一步研究有着巨大的潜力,对于家庭和临床医生都有好处。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精神心理疾病相关文章
抑郁症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青少年抑郁症反复怎么办_百度宝宝知道→ 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健康咨询描述:
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我发现我儿子有抑郁症,发现他经常晚睡,不思食欲,体重还一直在降,喜欢一个人笑,不喜欢和别人一起,虽然我是他母亲但是对我也好像不冷不热的,没有什么理想。这下把我弄急了。希望得到的帮助: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这类药适用于各类型的抑郁发作、各种神经症的抑郁情绪、其他精神疾病带来的情绪抑郁、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抑郁情绪等。临床常用的有阿米踢林、多虑平、安拿芬尼、米帕明等。&&&&&&米帕明是一种抗抑郁药,临床用于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对内源性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疗效好,对更年期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的抑郁症及强迫症也有效。选择性5-羥色胺再摄取抑制:这种药物属于新兴抗的抗抑郁药,毒副作用比较小,服用简便。这也是当今很多发达国家治疗抑郁的一线用药。代表性的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四环类抗抑郁药。&&&&&&米安舍林(脱尔顿):它属于镇静性抗抑郁剂,适用于各种抑郁状态。马普替林:为选择性抑制NE的再摄取。适合年轻及老年抑郁症。&&&&&&其它递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曲唑酮(美舒郁):是弱抗抑郁药,对严重抑郁效果相差。对抗焦虑、失眠的轻中度抑郁是最佳适应症。这些西药都能够在抗抑郁和抑制神经过度兴奋上有一定的疗效,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中药来进行调节。&&&&&&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有哪些,治疗抑郁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是病人保持一个好的心境,避免受到情绪上的刺激,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营造一个安静、放松,有利于病人康复的环境,不要让一些忧虑、牵挂的事情让病人情绪波动。
临沂市荣军医院&& 主任医师
擅长: 婚恋问题,亲子关系,职场压力,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你好,通过你的描述感觉你孩子确实有些问题,但是不是抑郁症还有待确诊,他虽然不和人交流,但抑郁症多表现懒散,反应迟钝,对事物不感兴趣,一般不会有自笑,建议你带他去看看心理医生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随着压力的增加,青少年中也也不断的发现抑郁症疾病。由此,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是比较受大家关注的。因为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出现的抑郁症处理不当的话,危害是非常大的。&&&&&&阳光及运动。多接受阳光与运动对于抑郁病人的效果不错;专家表示多活动活动身体,可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松作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或多或少改善一个人的心情。&&&&&&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与安定的生活是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早睡早起,保持身心愉快,不要陷入自设想的心理漩涡,尽量学外向,尽可能多和朋友交流。&&&&&&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要保证良好的睡眠,生活要有规律,实在睡眠不好可以配点中草药吃,会有帮助,有条件要增加营养,但不能吃过多另食,会发胖,对胃也不利,要把所有的不开心统统掉进拉圾箱。&&&&&&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睡觉时要想想别人好的地方,要会包容别人的缺点,要做好事,不要别人回报,因为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有心事要跟家人商量,求得他们帮助,相信家人不会错。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也不要计较别人对你的看法 ,有时候吃亏就是便宜,千万不要想得太多。&&&&&&以上是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一、心理治疗:合适于急性期无消极观念的轻中度抑郁症、以及各类抑郁症急性期症状控制后的巩固和维持治疗,可以同时进行。心理治疗要求患者有一定的理解领悟能力,能够持之以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忍受治疗过程中症状带来的痛苦,其实不是任何人都适合,但若能坚持会增加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对抑郁症的治疗也起到很有用的促进作用。&&&&&&二、宣泄法: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可以把自己的感情出口放宽,莫使心胸像个瓶颈,对待现实中出现的不公平的有意见的甚至令人气愤的事情,采取说出来以消怒气或是把怒气转移到某种物品上对其摔打、发泄一番的方式,这其中包括释放、转移等办法,此法国外常用,效果很好。&&&&&&三、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要改变苦闷心理,需要保持一个良好健康向上的心态,树立对抗抑郁症的信心。从认识到自己虽有忧郁症开始,要注意情绪、行为和感觉的变化,多做一些使您心情舒畅的事,如打扫房间、骑自行车兜风、欣赏音乐,并且要定时定量进餐,不要喝酒,按时起床参加锻炼。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治疗抑郁症的偏方有哪些&&&&&&(1)麻油豆腐皮:豆腐皮100克,先将豆腐皮用沸水焯一下,然后切成丝,放入盘中,加入10克左右的酱油、30克左右的芝麻油,再放一点芥末,大约5克左右,经搅拌均匀后即成,佐餐食用。消除抑郁,振奋精神。&&&&&&(2)牛肉烧豆腐:牛肉100克,豆腐400克,将牛肉去除筋膜后剁成肉丁,用100克的玉米油将牛肉丁炒至半熟,下豆腐块,再用中火烧几分钟,放入少许的酱油、豆瓣,烧至牛肉熟透即成,佐餐食用。消除抑郁,振奋精神。&&&&&&(3)芝麻酱拌莴笋叶:新鲜莴笋叶500克,生松子仁60克,芝麻酱100克,把新鲜莴笋叶洗净后,放在沸水中汆一下,即捞入盘中。将捣烂的生松子仁调入芝麻酱中,并与莴笋叶搅拌均匀,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而加入少许的酱油和味精作为调味料,佐餐食用。疏肝解郁。&&&&&&(4)猪肉苦瓜丝:苦瓜600克,瘦猪肉300克,苦瓜切成丝后,加清水放在急火上烧沸,撇去苦味的汤汁。猪肉切片后用油煸炒,与苦瓜丝同炒,加调味后,即可食用,佐餐食用。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一、音乐电疗法:简单说,就是将音乐疗法与其他电疗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疗法。常用的有音乐电流的电极疗法、电针疗法以及音乐磁场疗法等等。它是结合传统的电疗、针刺疗法、磁疗等方式发展起来的,各取其优点,使疗效更加显着。&&&&&&二、单一的音乐疗法:单纯通过听音乐或参与音乐活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与一般欣赏娱乐音乐有原则区别。它是音乐治疗师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而开出的不同的音乐处方,就像药方一样,让患者接触不同的音乐,使人体机能得以不同的变化。&&&&&&三、如何用音乐治疗抑郁症?优美动听的音乐往往让人心情愉悦,而逐渐地人们也将音乐用在了抑郁症的治疗上。人的大脑主管情绪的中枢是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实验发现,音乐不像语言那样间接影响人的思维,而是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对人的情绪进行双向调节,能使人放松、消退紧张。&&&&&&另外还要注意“四不宜”:不宜空腹时听进行曲,这种曲调有极强的节奏感和前进感,会进一步使人感到饥饿;不宜吃饭时听打击乐,进食时欣赏这种节奏明快、查骼有力的曲调,会引起心跳加快,情绪不稳,影响食欲和消化;不宜睡觉前听交响乐,此类音乐气势恢宏,跌宕起伏,令人激动不已,难以入眠。
疾病百科| 抑郁症
挂号科室:精神心理科
温馨提示:早发现,及早治疗。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
好发人群:女性人群
常见症状:情绪低落、心境低落、闷闷不乐、悲痛欲绝、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参考价格:16.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什么是青少年忧郁症
专辑:抑郁症
扫描二维码获取播放地址
什么是青少年忧郁症
瞿伟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心理科
视频摘要:青少年抑郁症是指青少年阶段发生的抑郁,其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易怒、社交能力下降、学习兴趣下降等,预防青少年抑郁,应重视青春期少年的情感表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少年抑郁症前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