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耳朵发炎,金丝荷叶青汁的汁能治耳朵发炎吗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No server is available to handle this request.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周艾大夫本人发表
宝宝耳朵进水疼,急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医生您好,请帮忙看一下,如果需要,是否可以约您的门诊,预约挂号不上,谢谢
既往病史:
无(填写)
检查资料:
医小助提示:问诊开始。1、问诊期间,医患对话不限次;2、医生给出明确建议后,问诊结束;3、问诊最长不超过7天,到期自动结束。
&副主任医师
照片不清,很有可能有炎症了,可能是中耳炎,也可能是外耳道的疖子、外耳道炎。可以去医院看一下吗?可能要用点抗生素。
状态:就诊前
那我晚上去南京儿童医院
状态:就诊前
现在只能先哄他睡觉,醒来碰到耳朵就哭
&副主任医师
尽量去看看。
状态:就诊前
医生你好,再打扰一下,晚上去实在不方便没去成,我们在乡下的。前两天我发现他耳朵里出来湿湿的黄耳屎,这个大概会是什么原因呢,谢谢您
&副主任医师
进水或流脓。在
&副主任医师
就近看一下。
状态:就诊前
家里人着急,给他涂了点金霉素眼膏,这个没什么影响吧,现在主要是他耳朵硬邦邦的,后来有人说用金丝荷叶汁水滴耳朵,被我制止了。
状态:就诊前
可以用滴耳油吗?这么大的小宝宝
&副主任医师
先不要用。
医小助提示:问诊结束。1、本次问诊已到期(最长不超过7天),问诊结束;2、医生已赠送您两次追问机会,如有未尽问题可继续提问;3、服务评价、意见反馈请点击反馈箱。
状态:就诊前
医生您好,后来我去医院看了,说是湿疹,但是这么久了,宝宝耳朵周边和耳朵孔全部都被堵了,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他的听力。现在主要是耳朵孔里湿疹块拿不出来,虽然周边都已经翘动了,但是里面还粘在耳朵上,今天我又狠狠翘了一下,宝宝大哭,不知道是不是伤到耳膜了,急死我了。用婴儿润肤油和麻油都试着软化过,不行,硬的不得了。请问有什么办法去除这个大块的湿疹痂吗?这么久耳朵不通会影响听力吗?如果耳膜受伤会有什么症状呢,怕我弄坏他了。是否可以挂您的号看看呢,
&副主任医师
可以,今天下午来吧,来找我加号,三点之前来。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周艾大夫的信息
小儿耳鼻咽喉科疾病。主要方向为:小儿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治;小儿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诊治;小儿耳鼻...
周艾,女,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小儿耳鼻喉科先天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普通及特殊炎性疾病的诊断及...
周艾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小儿耳鼻喉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徐州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儿童医院
南京市儿童医院
耳鼻咽喉科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儿童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儿童医院
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小儿耳鼻喉科准备尝试用虎耳草治疗中耳炎_且闻天籁_新浪博客
准备尝试用虎耳草治疗中耳炎
新鲜虎耳草
中耳炎跟随我已经向十年了,每年都要犯那么几回,特别是阴冷的冬季,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让人不胜其烦。每当一犯,两中耳化脓,将整个耳臌及整个后脑充得满满的,同时伴着耳鸣,不仅严重影响听力,还让人特别难受!​
各种药都吃了几箩筐了,各种消炎针也打了几十公斤了,有次因青霉素过敏,还差点送命了!​
没承想,一个小小的中耳炎,竟让我如此不堪!​
前不久,同事给我介绍了一个偏方,说是用虎耳草治中耳炎有奇效。​
今天她特意从她家后山扯了一塑料袋虎耳草。​
今天准备试试仙草的神奇疗效了!​
阿弥陀佛,希望神效!​
[药物] 鲜虎耳草、冰片各适量
[用法]将虎耳草洗净晾干后捣烂,用纱布包裹绞拧取汁,加冰片溶解 后备用。或用鲜虎耳卓捣烂取汁,在每 100 毫升药汁中加入
75%酒精 20 毫 升,制成中耳炎药水。使用前用双氧水将患耳洗净,周围以 75%酒精常规消 毒,滴入上药水于患耳,每天 3~4
[疗效]此方治疗中耳炎 45 例,治愈 43 例,好转 2 例。
1、治急慢性中耳炎偏方:黄柏 20克,加水煎成浓汁,滴耳内;如先用双氧水洗后再用药,效果更好。
2、治中耳炎偏方:将2斤以上新鲜鲤鱼胆取出,用消过毒的注射器抽出胆汁,将胆汁一次性注入患有炎症的耳朵里。如果双耳发炎,则要用2条鱼的胆汁。一般患者,当天用,第二天就好了。如果不好,第二天可以再试一次。献方人的儿子4岁得中耳炎,用此方,第二天就好了,今年6岁了,一直没有再犯。
3、治中耳炎偏方:取一年以上的笨猪苦胆一个。将猪苦胆扒一个小口,将一块白矾塞进去。封好口,将其挂在阳台上,让阳光晒一夏天。冬天时,把白矾从猪苦胆里取出来。这时的白矾会变黑。将白矾研碎,每天往患中耳炎的耳内塞进一些。每日早、中、晚三次。10天之内,再重的中耳炎都会痊愈。一般患者,一块白矾就足够了。
献方人的父亲60多岁了,因耳朵听不见不敢出门,1999年从一名老中医那里得到这个偏方,用了非常有效,现在72岁还出去旅游。
药理:猪苦胆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白矾有解毒与燥湿的功效,还具有催化作用。
4、治耳鸣食品:如果经常伴有耳鸣,就得多吃点含铁丰富的食物了,如紫菜、黑芝麻、虾皮、黄花菜等。另外,还要多吃含锌的食物,如鱼、鸡肝、鸡蛋等,因为缺锌是引起耳鸣的重要原因。另外,专家建议,每天关闭耳朵半小时以上,如佩戴防噪音耳塞进行冥想,除能保养听力外,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5、治中耳炎方:马蜂窝一个,不用洗,用瓦焙干,研成面,用蛋黄大小的一块白矾,也捣成面,两样药拌在一起,把此面倒入耳孔内,一天二次,当中耳炎好了后,药面自然不粘了。
6.[处方名称]风聋方
[功能主治](1)方功能疏风清热,利湿通窍;(2)方功能疏风散寒,通窍利湿。主治分泌性中耳炎。
[处方组成](1)银花12克、连翘12克、黄芩12克、菊花9克、牛蒡12克、辛夷12克、泽泻15克、车前子9克、石菖蒲15克、柴胡12克,水煎服。(2)荆芥12克、防风12克、羌活6克、细辛6克、茯苓12克、车前子9克、苍耳子12克、藿香9克、桂枝9克、石菖蒲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43耳,痊愈(耳闷堵感消失,纯音听力曲线正常,鼓室压曲线呈高峰型)37耳,有效(耳闷感明显减轻,纯音听力曲线呈传导性耳聋,气导损失较治疗前减少10-15dB,鼓室压曲线呈非平坦型,但鼓室负压超过26.6Kpa以下)3耳,无效3耳。总有效率为93%。服药最少5剂,最多25剂。
[处方来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张青
7.[处方名称]疏风通窍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渗湿,宣肺通窍。主治分泌性中耳炎。
[处方组成]炙麻黄3克、石菖蒲6克、防己6克、杏仁10克、葶苈子3克、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症状严重者加蝉衣、路路通;体虚者去葶苈子,如黄芪。
[疗程疗效]治疗81例,治愈(耳闭耳鸣消失,听力正常,鼓膜正常)36例,显效(耳闭耳鸣基本消失,鼓膜轻陷)22例,有效(耳闭耳鸣较疗前减轻,鼓膜内陷)17例,无效6例。
[处方来源]江苏省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医院潘嘉珑。
[处方备注]方中麻黄疏风散邪;石菖蒲辛散通窍;防己、葶苈子利水渗湿。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鼻及鼻窦的炎症关系密切,故以杏仁、葶苈子宣肺,肺气行,则鼻窍通,耳有所闻。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8.[处方名称]泽苓汤
[功能主治]功能利湿祛痰,开通耳窍。主治中耳积液。
[处方组成]泽泻15-30克、茯苓15-30克、石菖蒲10-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气虚加党参15克、炙黄芪15克;痰热加黄芩10克、龙胆草5克;外感风寒加辛夷10克、防风10克、苍耳子10克;外感风热加桑叶10克、菊花10克。
[疗程疗效]治疗87耳,痊愈(耳闷胀消失,听力恢复正常,中耳积液阴性,治疗3个月以上未复发)60耳,显效(耳闷胀、听力减退明显好转,中耳积液阴性,治疗1个月以上无复发)6耳,有效(耳闷胀、听力减退好转,中耳积液明显减少)7耳,无效8耳。总有效率90.1%。平均服药14剂。
[处方来源]沪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孙怫全。
[处方备注]方中泽泻有利水渗湿之功,使清气上升而除头目诸痰;茯苓健脾利水。助泽泻去痰湿;石菖蒲味辛性温,辛者串通九窍,温则可化饮祛痰湿。能助茯苓、泽泻化痰祛浊;石菖蒲的开窍作用可能对咽鼓管起到扩张作用。气道得通,水湿祛除,则耳能闻五音矣
9.[处方名称]消水方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散邪,行气化湿。主治中耳积液。
[处方组成]麻黄6克、杏仁10克、苡仁10克、桔梗10克、远志10克、本通10克、防风7克、防已7克、蝉衣5克、制南星4克、木香4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积液清稀黄色去麻黄,加荆芥、连翘、生山栀、黄芩、鱼腥草;积液胶粘加制半夏、川芎、青礞石、沉香。
[疗程疗效]治疗126耳,治愈(听力正常,鼓膜穿刺阴性)91耳,有效(听力改善,鼓膜穿刺阴性)32耳,无效3耳。总有效率97.6%。
[处方来源]江苏省兴化县中医院五官科程康明等。
[处方备注]本病多由外感风邪,循经上乘,壅滞耳窍;或风邪挟湿循经上扰,阻滞经脉,水湿停聚耳窍所致。方中麻黄、防风、蝉衣疏风散邪;木香行气开郁;苡仁、防已、木通、制南星利水渗湿。诸药合用使邪去耳聪
10.用法:每天用棉球蘸碘伏往耳洞抹几次,一般一周内中耳炎可以治愈
11.先用30%双氧水洗耳内,再用韭菜汁滴耳,(但不能吃韭菜)。
12.北瓜子、或胡桃仁,榨取油,滴耳,每次二至三滴。白果仁,取油,加冰片少许,滴耳,一日二至三次。蜂蜜(或蛋黄油),滴耳。
13.鲜荷叶汁(或芭蕉汁),滴耳,一日三次。(侧耳一分钟,连用七至十天)。
化脓性中耳炎偏方
化脓性中耳炎,以耳道流脓为特征。多发生于儿童。属于中医学中“耳脓”、“耳疳”等。俗称“烂耳朵”、“耳底子”。临床多将本病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大类进行治疗,在急性期如未彻底治愈,则将迁延成为慢性。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两类证型:肝胆湿火证和阴虚火旺证。
肝胆湿火证 耳内流脓,病程较重,或听力下降,耳内有胀闷感,耳痛,耳鸣,或有发热,恶寒,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多见于急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若持续流脓,脓液多而黄稠,有腥臭气、耳痛、易怒等,则又多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宜利肝胆,清湿热。
中耳炎偏方单验方·
14 金银花藤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菊花10克,薄荷6克(后下)。水煎2次,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15 夏枯草15克,柴胡9克,蒲公英15克,生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16 金银花25克,败酱草25克,白芷7.5克,防风1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小儿用量酌减。
方四 白术50克,泽泻30克,柴胡15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或2日1剂。忌食辛辣香燥及过于油腻食物。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35例,其中痊愈29例,好转6例。
中耳炎偏方外治方·
17 黄连10克,冰片1克。先研黄连,然后加冰再研匀,装瓶。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用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或浓茶水清洗外耳道脓液和药痂,并用清洁药棉擦干)。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2—3次,一般3—5天见效。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经重复验证15例,治愈13例,2例(慢性者)用药5天无效后,于本方中加青黛5克,获良效。或用黄连15克(打碎),冰片1克,乙醇(75%)100毫升。先将黄连用适量乙醇浸泡1周后,用纱布过滤,冰片加入滤液中,溶解,再加乙醇至足量,摇匀即可。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然后将本液滴耳,每次2滴,每日2次。据报道,用本方治疗中耳炎53例,治愈率达92.5%。一般7天痊愈。
18 蚯蚓数条。先放清水内游15分钟,捞出放在茶杯内,加食盐少许,浸10分钟,蚯蚓自吐出水液。用时,先按常规消毒(见本证外治方一),然后用蚯蚓吐出之水液滴耳,每日2—3次。一般1—2天见效。或取蚯蚓30—40条,清水洗净后放茶杯内,加白糖30克,搅拌约30分钟后,用纱布滤出清液,装入洁净瓶内。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后,再滴入本液3—4滴,每日2—3次,滴药后在外耳道塞入棉球,一般4—5日可痊愈。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50例(急性31例,慢性19例),1周内全部治愈。
19 鸡蛋6个。煮熟,将蛋黄放入铁锅(勺)内,用文火熬至油出,备用。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将蛋黄油滴入耳中(如凝固可加温溶化),每次3—4滴,每日2—3次,一般连用4—6症状减轻,7—16天痊愈。本方具有清热消肿之功,适用于急、慢性中耳炎。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慢性中耳炎35例,其中;痊愈26例,好转5例,无效4例。
20 露蜂房30克,黄柏15克,枯矾6克,冰片3克。前二味放瓦上焙黄,研末,再加后二味,共研细末,装瓶。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或用麻油调匀,滴入耳内3—5滴,均每日2次,一般用药后2—3天可痊愈,慢性者5—10天治愈。
21 枯矾6克,冰片1.2克,五倍子1.5克。共研细末。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后,再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3次。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例,大部分治愈,疗程较短,未愈者,也有好转。
22 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将核桃仁捣烂(或蒸熟),用洁净纱布包好加压挤油约15毫升,加入冰片(1—1.5克),不断搅和,使其溶解。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棉球将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连用5—10日,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7例,一般5日痊愈,慢性患者8—10治愈。
23 猪胆汁50克(鲜品)枯矾25克,冰片5克。先将冰片、枯矾分别研成极细粉,胆汁脓缩至1/3,稍冷,倒入盛有枯矾的乳钵中,研磨均匀后,烘干或自然干燥,然后将冰片粉加入一起研磨均匀,烘干或自然干燥,然后将冰片粉加入一起研磨均匀,过100目筛即得。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粉轻轻吹入耳内,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用量0.1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中耳炎多年,疗效确实。对急、慢性渗出性中耳炎,一般用药1——2次痊愈,慢性中耳炎最多用药3次痊愈。
阴虚火旺证 长期或反复耳内流脓,脓液稀薄,或流粘液,时出时止,或有恶臭气,耳不痛或微痛,听力减退,腰膝酸软,每遇外感,则症状加重,可伴有耳鸣、耳痛、头痛、眩晕、低热、精神疲倦,舌红少苔,脉细数。多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宜滋阴降火。
·单验方·
24 知母30克(酒炒)。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小儿减半。每日1剂。
柴胡白冬饮
【来源】贺军安,《四川中医》(5)1983年
【组成】柴胡、白芷、栀子、赤芍各15克,冬瓜仁、蒲公英各30克,泽泻20克,龙胆草10克,甘草6克(10岁以下儿童剂量酌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泻火解毒,利水通窍。
【方解】本病之起,多因内有肝胆郁火,或因胎遗热毒,外因时邪内犯,邪毒侵耳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方中以柴胡、龙胆草清肝泻火;蒲公英、甘草、栀子清热解毒泻火;冬瓜仁、泽泻利尿泄毒;白芷、赤芍祛风凉血,通窍止痛。诸药协同,共奏泻火解毒、利水通窍之功。热去毒解,则耳疾可愈。
【主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加减】若头胀痛者,加川芎3克,菊花12克;头晕者,加僵蚕12克,钩藤20克;口渴者,加生石膏20克;体温高者,加黄芩12克,青蒿15克;耳痒者,加地肤子30克,防风12克。
同时配用虎耳草汁滴耳,每日3次。
【疗效】治疗23例,结果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0%。服药最少者3剂,最多9剂。1月后复发4例,继服原方,仍然有效。
25. 泽苓汤
【来源】孙佛全,《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泽泻、茯苓各15~30克,石菖蒲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利湿祛痰,开通耳窍。
【方解】方中泽泻有利水渗湿之功,使清气上升而除头目诸疾;茯苓健脾利水;助泽泻去痰湿;石菖蒲味辛性温,辛者串通九窍,温则化痰去痰湿,能助茯苓、泽泻化痰祛浊;且石菖蒲的开窍作用可能对咽鼓膜起到扩张作用。气道得通,水湿祛除,则耳能闻五音矣。
【主治】中耳积液。
【加减】气虚,加党参、炙黄芪各15克;痰热,加黄芩10克,龙胆草5克;外感风寒,加辛夷、防风、苍耳子各10克;外感风热,加桑叶、菊花各10克。
【疗效】治疗87耳,痊愈(耳闷胀消失,听力恢复正常,中耳积液阴性,3个月以上未复发)60耳;显效(耳闷胀、听力减退明显好转,中耳积液阴性,1个月以上无复发)6耳;有效(诸症减退或好转)7耳;无效8耳。总有效率为90.1%。平均服药14剂。
26. 升青流气饮
【来源】干祖望,《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升麻3克,青皮6克,黄芪10克,木香3克,苏叶、大腹皮各10克,乌药6克,柴胡、川芎、菖蒲各3克,蔓荆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调理气机,升清开窍。
【方解】本病是由于在大气压力下的变异环境中,鼓室内气压与外界气压极不平衡,由此而发生的中耳损伤,而出现耳痛、耳鸣、憋气和听觉障碍。四千年来中医尚无此病,但近年来航空工业发展迅速,此病亦因之日多。本方系根据《杂病广要·九气七气》的“阴阳虽大,未离乎气,故通天下一气耳。……吐纳,一动静,何所逃者,与气流通而已。故气平则宁,气不平则病”论点,从《疮疡经验全书》中二十首流气饮作蓝本而制定。方中升麻、柴胡,同样是升清降浊,但后者更有除头痛,治耳聋的作用,因为肝脏之络附耳。木香、乌药,皆具有消积滞、辟邪气、导滞气功能,但前者更能止痛除胀感。青皮、蔓荆子疏肝散结、破气止痛,而后者更有抑制脑鸣的特点。苏叶散发风气、顺气化痰。大腹皮协调寒热失和、疏瘀滞、开郁结。川芎行气开郁、上行头目、破瘀血、生新血。还有两味画龙点睛之药,用黄芪以益气,气盛则更能反映出诸药的作用;用菖蒲以开窍,航空性中耳炎,正是窍闭的典型病例。
【主治】航空性中耳炎。
【加减】虚弱及老人,倍加黄芪;高血压者慎用升麻、蔓荆子。重症每天可进两剂。全方十一味,不一定全部用上,可以根据病情,删去几味;有特殊情况者,也可增加几味。服药症状消失后,可再进六君子丸或补中益气丸持续服一周。
【疗效】多年临床使用,疗效卓著。
27. 吹耳散
【来源】程爵棠,《光明中医》(1)1985年
【组成】蛀竹屑粉30克,五倍子(焙焦存性)、枯矾各15克,硼砂3克,青黛9克,川黄连、轻粉,冰片各3克。
【用法】先将蛀竹屑粉、五倍子、枯矾、青黛、硼砂、黄连共研细末,再入轻粉、冰片同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泄气。同时,在吹药前,先将患耳内脓液拭净,急性用洗耳方(芙蓉叶15克,苦参9克,煎水取汁)洗耳;慢性用药棉棒,蘸氯霉素眼药水入耳腔内转动拭耳后,再取本散少许(约0.1克左右),均匀吹入患耳腔内。先洗后吹药,每日吹4~6次,证重者每2小时吹1次,10天为1疗程,未愈,停药1天,再继续如上法用药1疗程,至愈为止。
【功用】清热祛湿,祛腐排脓,解毒敛疮。
【方解】盖耳为清空之地,清阳交会之所,又肾开窍于耳,肾气通于耳,故耳与肾关系密切,又三焦、胆二经的经脉均经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故耳部有病往往出现三焦、胆经的症状。《辨证录》云:“少阳胆气不舒,而风邪乘之,火不得散,故生此病。”说明本病致因虽多,但主要是由于风热湿毒之邪循少阳经上蒸,以致热郁血络,郁结不散与水衰火亢,肾气虚者,皆能为患。热郁血络则患耳红肿疼痛,熟腐肌膜则流脓,热灼鼓膜则穿孔。小儿为稚阳之体,故患此病者尤多。治宜清热祛湿,祛腐排脓,解毒敛疮。故方中君以蛀竹屑粉,消炎祛湿,排脓止痛,本品为民间治疗脓耳(即化脓性中耳炎)之有效单方,其消炎解毒、祛湿排脓之功颇著;臣以川黄连、青黛清热泻火解毒,且青黛尤善清肝胆之火毒,川连为近代治中耳炎的常用有效之佳品;硼砂、冰片、轻粉芳香通窍,消炎解毒,祛腐排脓;佐以五倍子、枯矾祛湿排脓,止痛敛疮。诸药配伍为用,共奏清热祛湿、祛腐排脓、解毒敛疮之功。
【主治】脓耳(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症见耳内疼痛难忍,流出黄色稠脓或淡黄色稀脓汁,或听力减退,舌质红,苔微黄,脉弦略数。
【疗效】总结用本方吹耳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50例资料,其中:急性131例中,痊愈119例,显效11例,无效1例;慢性219例中,痊愈166例,显效3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14%。其中痊愈率为81.4%。
【附记】据临床观察,二十八年来,用本方治验甚多,无论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均有良效。若复发,仍用之同样有效。且具有药简效捷,复发少和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是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有效良方。
方中蛀竹屑粉,即是新竹床,被虫蛀后所产的“竹粉”。即称“蛀竹屑粉”。
28. 通耳窍方
【来源】谭敬书,《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柴胡、香附、川芎、石菖蒲各10克,当归15克,红花5克,泽兰、法半夏、茯苓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祛瘀除痰,行气通窍。
【主治】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加减】若肺气虚合用玉屏风散;兼脾气虚,加党参、白术;兼肾阴虚者,加熟地、枸杞子;兼肾阳虚者,加制附子、肉桂。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附记】本方须连续服药1个月以上,同时应教会患者做外行捏鼻鼓气通窍法,鼓膜按摩法,及耳前后穴按摩法,早、晚坚持进行,数月不懈,其效始佳。
29..全蝎(带尾)6克,白矾60克,冰片3克。先将白矾盛铝勺内煅制,研为细末,全蝎焙干,同冰片3味混合,研末备用。每日吹敷耳内2次。一般3~5天痊愈。
30..蜈蚣1条,冰片3克,香油30克。将冰片研细备用,香油放入铁勺内烧开,把蜈蚣折成2~3段,放油内炸至微黑色取出,蜈蚣不用。将香油放一边晾置,待香油未凉前放入冰片溶解,摇匀,放入干净瓶内备用。每天滴入药油2~3次。一般2~3天即愈(慢性者亦可)。
31.麝香0.3克,冰片0.1克,龙骨30克,枯矾30克。先将龙骨、枯矾研极细末,然后加入麝香,冰片和上药共调匀,置于广口瓶内,勿泄气。每日吹入药末1次(慢性者亦可)。
32..枯矾、血余炭各25克,冰片1克。上药共研末后装瓶密封。每日吹入药末1次。
33.川黄连粉3克,黄柏粉1.5克,紫草粉1.8克,氯霉素1克,四环素0.75克。将上药混合过目筛后装瓶备用。每天吹入药粉1次。
34.紫草3克,芝麻油40克,将紫草入油内置火上炸,待油变紫后滤取油液,装玻璃瓶备用。同时将紫草油滴数滴于耳内,一般10天左右可愈(慢性者亦可)。
35.地龙10条,冷开水洗净,加入白糖,少时即化为水,用此水滴耳,每日2~3次,每次2~3滴,5~7日可愈。
36.鲜牛蒡子根,或鲜生地黄根适量,洗净捣烂绞汁滴耳。汁中也可加入少许冰片。
37.夏枯草、蒲公英各15~20克,柴胡10克,生甘草35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配合外治疗法,效果更好。
38.化脓性中耳炎偏方
来源食疗方 原料 海参20—30克,猪脚(蹄)500—700克。
制法 同置砂罐内,加水文火炖烂,再加食盐少许食用。连用2—3剂。
来源原料 白术50克,泽泻30克,柴胡15克。
制法 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或2日1剂。忌食辛辣香燥及过于油腻食物。
功效 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35例,其中痊愈29例,好转6例。
来外治方 原料 知母30克(酒炒)。
制法 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小儿减半。每日1剂。
来源外治方原料 枯矾6克,冰片1.2克,五倍子1.5克。
制法 共研细末。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后,再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3次。
功效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例,大部分治愈,疗程较短,未愈者,也有好转。
5. 败酱草)
来源单验方原料 金银花25克,败酱草25克,白芷7.5克,防风10克。
制法 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小儿用量酌减。
来源外治原料蚯蚓数条。
制法 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小儿用量酌减。
用法先放清水内游15分钟,捞出放在茶杯内,加食盐少许,浸10分钟,蚯蚓自吐出水液。用时,先按常规消毒(见本证外治方一),然后用蚯蚓吐出之水液滴耳,每日2—3次。一般1—2天见效。或取蚯蚓30—40条,清水洗净后放茶杯内,加白糖30克,搅拌约30分钟后,用纱布滤出清液,装入洁净瓶内。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后,再滴入本液3—4滴,每日2—3次,滴药后在外耳道塞入棉球,一般4—5日可痊愈。
功效 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50例(急性31例,慢性19例),1周内全部治愈。 宜忌
来源单验方原料 夏枯草15克,柴胡9克,蒲公英15克,生甘草3克。
制法 水煎2次,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用法
来源外治方原料 露蜂房30克,黄柏15克,枯矾6克,冰片3克。
制法前二味放瓦上焙黄,研末,再加后二味,共研细末,装瓶。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或用麻油调匀,滴入耳内3—5滴,均每日2次,一般用药后2—3天可痊愈,慢性者5—10天治愈。
9. 黄连冰片)
来源外治方原料黄连10克,冰片1克。
制法 先研黄连,然后加冰再研匀,装瓶。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用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
或浓茶水清洗外耳道脓液和药痂,并用清洁药棉擦干)。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2—3次,
一般3—5天见效。据报道, 应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经重复验证15例,治愈13例,2例(慢性者)
用药5天无效后,于本方中加青黛5克,获良效。或用黄连15克(打碎),冰片1克,乙醇(75%)100毫升。先将黄连
用适量乙醇浸泡1周后,用纱布过滤,冰片加入滤液中,溶解,再加乙醇至足量,摇匀即可。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
然后将本液滴耳,每次2滴,每日2次。据报道,用本方治疗中耳炎53例,治愈率达92.5%。一般7天痊愈。
10.核桃仁冰片)
来源原料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
制法 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将核桃仁捣烂(或蒸熟),用洁净纱布包好加压挤油约15毫升,加入冰片(1—1.5克),
不断搅和,使其溶解。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棉球将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连用5—10日。
功效 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7例,一般5日痊愈,慢性患者8—10治愈。 宜忌
11 金银花柴胡)
来源食疗方原料 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薏米18克,红糖适量。
制法 前三味煎汤取汁,与后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4—5剂。 用法
12. 金银花藤汁)
来源单验方原料 金银花藤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菊花10克,薄荷6克(后下)。
制法 水煎2次,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14.枯矾10克,冰片3克,芦荟4克,赤石脂10克,麝香0.3克,老珠4克。除麝香外,其他药共研极细末,再加麝香混匀,贮瓶中备用。将患耳滴3~4滴双氧水,用棉签除去脓液及脓痂,反复洗2次,用干棉签擦干后,再用小细管将药粉适量,轻轻吹入耳内,外耳道再塞一无菌棉球,隔日换药1次,约2~3次后即可愈。
15.鸡蛋黄1个,冰片2克,将鸡蛋煮熟,取蛋黄用文火烤至出油,乘热,将冰片放入混匀,每天滴耳2~3滴,间隔12小时再1滴1次。此方适用于6岁以内小儿耳内长期流脓者,一般使用2~3次即可治愈。
16.枯矾6克,龙骨6克,黄丹4.5克,麝香0.3克,上药共研细末,先以棉签拭去脓,后以鹅毛管等细管吹药入耳。
17.麝香0.3克,冰片0.1克,龙骨30克,枯矾3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除麝香外,其余诸药均研细末,然后加入麝香,共研调匀,贮瓶中密封,勿泄气。每日吹耳1次。
18.黄连30克,大黄50克,白矾、石膏、龙骨各100克,冰片10克。将前5味火煅后加入冰片,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日耳内吹药3~5次。
19.清洗耳道后,用棉签蘸上清凉油(或风油精)在耳内轻轻旋转,每天1次。
20.蛇蜕1条(约10克),烧灰存性,加冰片3克,共研细末,吹耳内,每日2~3次,每次0.6克,连用数日。
21.马钱子5个,冰片0.3克,50%白米酒100毫升,将马钱子用温水浸润后,剥净外皮,切成薄片,冰片研末,共浸在白米酒中,密封备用。每日滴耳2次,每次2~4滴,连用5~7天。
22.冰片一小撮,放入耳内,并用药棉或卫生棉塞耳,适用于轻中度患者。
23.石榴花,瓦上焙干,研末加冰片少许研细,吹耳内,每日2~3次。
24.完整猪胆1个,塞入明矾,使明矾全部浸没在胆汁里,然后用线将开口扎紧,挂于通风处阴干后,取出明矾,研成细末,即为胆明散。吹入耳内,每天2~3次,直到无脓液流出为止。
25.龙胆草10克,孩儿茶、白芷各12~15克,每天1剂,水煎服。分3次服用。配合外治法效果更好。
26.龙胆草10克,桑叶6克,金银花、鸡血藤各15克,每天1剂,水煎服。配合外治法效果更好。
27.芭蕉树上砍一口,用玻璃杯收接从刀口处滴出的汁液,每10毫升加入冰片1克,拌匀,清除患处脓液,再将芭蕉液汁滴于耳内。每天2~3次,每次1~2滴。
28.大黄6克,研细末,加入香油50克浸泡,3天后用此油滴耳。
29.鲜薄荷叶,或鲜菊花叶,或鲜虎耳草适量洗净,捣烂绞汁滴耳。急、慢性中耳炎皆可使用。
30.大枣适量去核,装入白矾,火上煨透,研成细粉,吹耳。急、慢性中耳炎皆可使用。
30.鱼脑石15克,烧灰,冰片1.5克,共研细末,香油调匀滴耳。急、慢性中耳炎皆可使用。
39.治中耳炎方法
1、将大葱叶的尖,揪一小段,蘸点香油后,放入耳朵内即可。
2、将大蒜去皮捣烂加少许冷开水,去渣取汁滴入耳朵内,治已溃烂流脓的中耳炎。
3、往耳道里滴入几滴香油,一天两次,一周后根愈。
4、耳流清水,用金丝荷叶(旱荷花)的植物叶4—5片,洗净、控干,放入容器里,加少许冰片碾碎挤汁,用细管吸汁滴耳1—2滴,1—2次即愈。
5、化脓性的中耳炎,一只鲜鸡苦胆,滴入耳3滴,疼要忍,每天1次,连续3天根治。
6、急性中耳炎,川黄连6克,藏红花3克,冰片2克,混合后研末,用香油精50克浸泡7天,取清夜滴入耳内,滴药前用棉签擦去耳内的脓液,每日3次,每次5—6滴根治。
7、用鲜菊花叶捣烂取汁半小盅,再加入冰片少许,研细面,调入汁中,每日往耳内滴3~5滴,10~15天可愈。(鼓膜炎、耳道炎也可用此方)
8、用少妇第一胎奶水:将奶水泡入耳内的十分钟后站直身子,奶水自然溢出,擦干耳外的奶水,耳内任其自然,数次后可复原,永不再发。
9、用鲜芦荟汁滴入耳内,每天3—4次,很快治愈。
40.中耳炎偏方
1.鸡苦胆可治化脓性中耳炎:一只活鸡杀掉取苦胆,然后滴入患耳中,3滴即可,很疼,要忍,每天1次,连续3天便根治。
2.治疗急性中耳炎一方:中药川黄连、藏红花各等份,混合后研磨成粉末状。再用香油调配成稀糊后滴入耳内,每日3次,每次五六滴。
3.蛋黄油治中耳炎:鲜鸡蛋一个去清,将黄放入金属饭勺内,置火上熬(切记勿加水),一边熬一边用支筷子搅动,直到将蛋黄熬焦,视油析出,立即离火,趁热将油倒入备好的容器(如小酒杯等)内备用。患中耳炎时,用洁净的棒状物如筷子,蘸蛋黄油滴入患耳内,1日2一3次,每次2一3滴,连用3—-5天见效。
4.治慢性中耳炎一方:取新鲜猪苦胆一个,白矾10至15克,装入猪苦胆内,将口扎好风干,再将风干的苦胆压成细粉,涂于患处,结痂后脱掉再涂,用后痊愈。
5.按摩治好中耳炎:每天早晨按摩耳部,一、两手食指掏两边耳,一掏一起50次;二、两手上下揉双耳全部(别怕疼)50次;三、双手掌按双耳全部一按一起50次;四、两手大拇指按在两耳垂后骨,正反各转50次;五、把两手拇指与小指搭上不用,其他三指按在耳轮上的三个穴位上,正反各转50次;六、两手拽两耳外部,上中下各50次;七、最后把两耳轮向前盖上耳洞(听不见外界声音)50次。
41.中耳炎偏方
组成 轻粉0.5克 红粉0.1克 冰片0.2克 滑石0.2克
麝香(人造)0.1克
制用法共为细末备用。先将外耳道用淡盐水洗净,取双粉散少许,以纸卷轻轻吹或倾入即可。用药12~24小时后,患耳内的药末与脓汁结成绿色干痂,3天内将自行脱落(且勿抠出)后即愈。如不愈可再用药1~2次即可。
功用 解毒排脓。
主治 中耳炎。
(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组成 枳实9克 白芍6克 桔梗6克 生黄芪15克
制用法将上药加水300毫升,浸泡1小时后,再煎至100毫升。每剂药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备用。每日1剂,日服2次。
主治 诸种脓疡,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
加减如耳流脓加苍耳子;鼻渊者加辛夷、僵蚕、蝉衣或露蜂房,以利鼻排脓;口疮加土牛膝、野荞麦根,以解毒排脓;发热,昏迷的痈疮患者,加大量清热解毒之品。
(三)中耳炎消炎化脓祛腐生肌
组成 辣椒 花生油
制用法取干辣椒(用普通“铁角辣”,不用“细米辣”或“皱皮辣”)1分,(去子仁蒂柄之净重)切成碎段,加入花生油30分,混合炖煎5沸(即煮沸5秒钟),滤去渣滓,待冷,听用。先以棉花签拭净耳内脓垢(切忌用水质药物洗),然后将此油滴入耳内,以滴满为止,每日滴2次;滴后以棉球塞住外耳道口,勿让药液外流;每滴1次,仍须先用棉花签拭净耳内脓油。
功用 消炎化脓,祛腐生肌。
主治 小儿脓漏耳。
(四)特别推介中耳炎消炎化脓祛腐生肌
鲜金线吊芙蓉榨汁滴耳洗耳,再用青蛙脆骨烧存性研末吹入耳内可治中耳炎流浓数十年者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59,744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朵发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