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体运营怎么样老司机的眼里,什么样的人最有潜力

您的位置:
新媒体从业者,你最该思考的9个问题
不管你是刚进入新媒体行业的小白,还是已经轻车熟路的老司机,下面这9个问题你都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很多从事这个岗位的小伙伴,都会觉得这个岗位的工作:每天固定时间按照要求发一定数量的文章,第二天在观察下后台粉丝数量涨了多少、阅读量有多少,这个也是这个岗位最直接的KPI考核指标,这个也是这个岗位最大的压力来源。
从我的个人角度理解,这个岗位的人员最好有很强的行业知识,这是最基础的。
我觉得每一个新媒体运营都需要具备很强大的知识储备库,至少要对你账号内容针对的那个行业了解的非常透彻。
在你绝对了解行业情况的前提下,你才能将挖掘出你目标用户内心真正的诉求点,你提出来的运营方案才能真正切合实际,跟老板沟通时才能有自己的底气。
除此之外,内容产出能力是一定要拥有的,你只有真正去写的时候,才能从过程中真正寻找到你的用户。因为你会为了阅读量,你会思考你文章是要写给谁看的。
接下来你能够从运营角度切入,找到这群目标用户的聚集点,将内容有效的扩散出去。并且,还要学会做运营总结。因此,建议这类岗位的人员可以研究下Excel的应用。
我真正开始进入新媒体行业时间其实不是很长,也才刚好满3个月。我热爱这份工作嘛?我非常热爱!
我每天写一篇文章的需要花费的时间4-6个小时。因为写文章时,我需要用到很多数据。所以,基本有一半的时间花在收集整理这些数据。
因为有些数据收集整理起来,耗时,但需要呈现的数据形态要求又很低。我好朋友兼老板就曾经建议我找一个实习生助手帮我去做这个事。
最后的结果,就是后面所有需要用到的数据还是我自己来整理。
对我来说,每次收集整理的时候,我都会非常高兴。因为,每次收集数据的时候,我都能发现很多新奇的点。
我是一个非常有探索精神的,我曾经为了收集咪蒙的文章标题和点赞数,我花了两个小时时间,去翻了咪蒙所有的历史文章。
我在做汇总的时候,发现了咪蒙的发广告规律。并且,我还会分析这些广告投放是否精准。借此,我还可以延伸下品牌广告的未来渠道选择方向。
数据收集的过程就是一种探索的过程,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快乐,而且我也很乐意去做这个简单事。
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如果你觉得你在工作的时候,你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并且每天做的都是机械性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会给你带来烦恼,甚至会影响到你的整个心情,晚上睡觉的时候还会失眠。
我觉得这个时候你就应该考虑下这份工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是不是已经开始不热爱这份工作了?
养成一个良好的信息获取习惯,我只深度阅读我关注领域的文章。2010年的时候,我就一直关注互联网/科技领域,而且只关注这个领域。
每天早上起来会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一些科技博客网站,我可以从中获取我每天可以写的一些内容主题,觉得不错的主题我会收藏起来。一般早上的时候,我只会关注科技博客网站。
到晚上的时候,我只会看百度新闻,因为百度新闻是一个内容聚合性很强的新闻资讯平台,它可以帮我把每天最热门的内容筛选出来,帮我减少信息资讯获取成本。
并且,我还会去翻搜狗微信栏目,发现一些有价值、有趣的微信号。几年时间的坚持,让我对整个互联网/科技领域有非常多的了解,储备了非常庞大的信息库。
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这么庞大的信息库,我就要去进行筛选。在这方面,我会对个人觉得还不错的内容,进行深扒,加深我脑海里面对这个关键词的印象。
当某天这个关键词被提及时,我的大脑就会开始进行回忆。我的背诵能力一直都很差的,而且我对某一块内容我更倾向于去理解,而不是去死记硬背。
在看书时,我基本都是采取拆书+速度的方式。书上内容都是别人对某个事物的理解,我个人更偏向自己在阅读的时候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应用。
而且,书上的内容并不一定适用我们所处的市场大环境。况且,我每天都需要处理很庞大的信息。
构建知识体系,其实最重要的是有持续性去索取信息,并且坚持下去。
索取的意思,就是你自己要有主动性,这很重要!
因为这个原因,我每天都能找到一个点作为内容主题进行深度剖析,也没有产生过内容思维枯竭的现象。
46篇文章里面有40篇文章是在1月14日到3月30日写的,中间半个月春节放假暂停,其余时间几乎一天一篇。主要目的是想告诉大家你只有不断的去突破自己,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判断一个账号是否有成长价值,就需要去深度剖析整个账号的内容调性。
2015年,根据凯度发布的一份中国社交调查报告,娱乐类内容和鸡汤类内容在社交平台的传播内容中占比高达7层。
2016年,鸡汤类的情感文章依然是朋友圈最受欢迎的内容。
在KPI的压力下,很多运营者对内容的把控都是侧重在提高阅读量为主。
这个行为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就是这个账号打开率降低,粉丝增长力低,即使做了活动带来了粉,你会发现掉粉率非常高。
所以,你必须要对你所在的行业非常了解。我现在每天都在不断去索取有关互联网/科技行业的信息。
很多人做不好都把问题归结到KPI,如果KPI是个有思考能力的人,他的内心独白肯定是“QNM,这个锅我不背”。
很多老板对这个行业的了解程度较低,但是有一点,老板一定是公司上下最了解产品的。
你的工作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新媒体这个工具,并且帮老板找出公司产品与用户的连接点。
我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更多从自身去出发。思考自己是否有真正跟老板沟通过他对新媒体的真正诉求?是否有去真正了解过产品的真正特点?是否有了解过目标群体的真正诉求点?
这里的阅读量10W+泛指微信公众平台的,微信是一个非常去中心化的产品。阅读来源的主要是朋友圈和公众号会话窗口。
公众号打开率现在整体都是在走下坡路,打开率=公众号会话窗口打开/公众号粉丝数。打开率虽然整体在走下坡路,但是不代表所有类型的账号打开率都会降低。
公众号注册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级别了,但是真正活跃的账号的比例有多少呢?这部分活跃账号里面营销号占比例有多少?原创号的比例有多少?
2017年做号依然是主调,单个号的打开率和阅读量虽然在下滑,但是微信生态内每天产生整体阅读量并没有在下降。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二:
1、账号数量一直在上涨,整体阅读量和每个人的单位阅读时间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导致单号的评论阅读数在下降。
2、内容同质化严重,同质化现象并不止在号与号之间出现,单个号本身运营到一定阶段之后,也会出现这个问题。
坚持原创,持续产出内容,培养账号的内容调性,这样才能给吸引精准的粉丝,并且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的用户留存成本。
阅读量10w+重要嘛?当然重要的了,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是先在内容方面下足功夫。不是这个行业不行,而且这个行业真在洗牌。
工作关系,我在不同渠道看了将近3000份的简历,竟然没有找到我想要找的人。
这部分简历中有一下几个特点:
1、一部分是跨行业的,传统行业过来时,我甚至可能需要从怎么去注册公众号开始培养,所有传统行业过来的都不要;
2、简历很简单,只是告诉你对方是谁、住哪、读哪个大学、薪资要求等等,这种人一般都是海投,所以不要;
3、同时投递两个岗位,对自己真正定位还不清晰,所以不要;
4、这个岗位要求写的很清楚,数据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没有这个经历的不要。
这些只是部分原因,还有些觉得还不错,但是希望他能够转岗,但是却被拒绝了。原因太多了,我真的发现想找一个真正要的人,好难!
很多人做新媒体运营更多看到的只是觉得这个岗位不错,薪资待遇也还行,事情做起来看起来也挺简单的,这是缺乏对这个岗位理解的一种典型表现。
还有就是一种跟风现象,大家都在做,就觉得应该还不错,所以他也跟着去应聘这个岗位。入职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岗位就是个坑。
假设,你能做个好的职业规划?假设,你能够在入职前对这家公司做个分析,分析这家公司是不是有对新媒体方面的需求?假设,你自己都主动点?
很多事情,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避免的。还有,千万不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做事。公司招聘一个人,是需要这个人创造价值的,千万不要彼此伤害!
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标题优化、内容排版、主题配色、内容配图
这四方面的内容最好最快速的方法是参加培训,但是很多人买了培训课程确没有去听,听完了没有去实践。
除了会写内容,一篇文章的整体的阅读性非常关键。
熬夜是新媒体从业人员普遍现象,为了自己,对自己好点,不要在熬夜了。千万不要熬夜!!!
作者 / 马里奥
来源 / 公众号 积木FM(ID: jimufm)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20年的广告老司机告诉你,讲好一个故事有多重要
人们已经厌倦了广告,甚至对广告产生了敌对情绪。那么,怎样才能向有这种感觉的人们售卖产品呢?面对消费者,从正面出击并不可取,而是需要动用各种极其聪明的“讲故事”策略,来诱骗他们“上套”。
你知道这世上最危险的工作是什么吗?是鳄鱼兽医,拆弹专家,还是在马戏团里可能会挨刀的飞刀助手?其实曾经有段时间,“最危险的工作”指的是创意公司客服人员的工作。
要想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作为客服人员要是玻璃心碎一地的话可不行。想象一下,当他们出现在创意团队办公室,提出客户貌似不太过分的广告请求时,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小改动,都会被创意同事毫不留情地直接拒绝。因为这样,这些可怜的男人和女人们,在每个夜里都黯然流泪而归。
“凭什么?”客服人员可能会问,他们当然不知道答案,他们唯一知道和担忧的事就是——这样做可能会毁掉广告。
故事和理性间的战争已有56年之久
真是这样吗?到底发生了什么?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故事和理性长达56的战争中,故事赢了。
为了让你们更懂我的意思,我们需要点历史考古精神,穿越回1959年,也就是这场战争爆发的那一年。那个时候的世界和现在可不太一样,那时的印刷商使用的是金属机器,而创意人还在一种叫做“纸”的东西上创作广告。其实,一直到那时为止,人们还都普遍认为给产品做广告的方式就是说它好,比如“吉尼斯黑啤(Guinness)对你有好处”这种广告。
然而,当Doyle Dane
Bernbach(广告公司)为大众汽车(Volkswagen)创作了划时代的广告“柠檬”(Lemon)时,世界的一切都变了,广告界的一股清流由此而生。
想想看,在当时有这么一家生产厂商不惜血本地花了成千上万美元,只为告诉世界一件事,那就是他们生产的产品不好——它是一个柠檬(“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这在人们眼中绝对是个迷之选择。
广告一出,很多人都觉得这家厂商疯了,很快,就有两种声音出现了。
一种声音来自理性者,他们认为说服之术还是在于展示真相,逻辑性、理性这些都是必须的,不仅如此,广告还要能详细阐释论点才行;另一种声音则来自创意人,他们往往是一群凭借直觉、情绪以及艺术来工作的人,他们觉得讲故事更重要。
Reeves,一个发明了USP概念的严肃得不能再严肃的广告人,把这些创意人称为“巫师”——就是那种能将蝾螈眼和青蛙腿混合调成药水的巫师。今天这些所谓的“巫师”,有着花样更多的“巫术”:数字,数字户外广告,超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设备,Snapchat(照片分享应用),可穿戴设备,以及风靡世界的寻找口袋精灵的游戏(Pok&mon
创意人面对的现实是,人们已经厌倦了广告,甚至对广告产生了敌对情绪。那么,怎样才能向有这种感觉的人们售卖产品呢?
答案是——拐弯抹角,再加一点狡猾。你总不能拎一大锤子猛击大门,然后让对方把门打开吧。面对消费者,从正面出击并不可取,而是需要动用各种极其聪明的“讲故事”策略,来诱骗他们“上套”。就像围攻特洛伊之城的希腊人一样,你也不得不将信息装进一个看起来漂亮的木马中。
即使在今天,“柠檬”广告仍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当你和消费者说你的车很好,他们不一定会相信。但是当你和他们说你的车不好,你猜怎样?他们依然不相信你。总之,他们就是不信。可就因为这样,消费者就这么上钩了。消费者读完文案时,会被引诱进入一个故事之中,故事关于Kurt
Kroner的质检工作,他以高标准拒绝了那些不够完美的车。就在不知不觉间,他们接受了一条关于大众汽车性能靠谱的销售信息。
其实,讲故事这件事之所以这么神奇,是因为它调用了你头脑中一个特别的“软件系统”。当我们在听故事时,我们既放松又毫无防备,此时的我们也更容易轻信别人。讲故事就相当于拿下了逻辑的“看门狗”。当我们的头脑切换到听故事模式,我们延迟了怀疑机制,开始相信“巫术”。巫术本就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为广告打开了一扇大门。想想看,当数字公车候车亭提示我们将有一大波巨人怪物从道路上飞奔而来时,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但依然会忍不住地出于恐惧和惊奇而喘息不已。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很难证明“讲故事”确实起作用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这件事。现实是,广告行业已开始单独为创意发奖,而这会加大创意人对它有效性的怀疑。但毋庸置疑的是,“讲故事”确实是一场拯救,因为它引发了针对有效性和创意性的独立数据库的建立。
回到现实,这也是我之所以说为什么故事能够打败理性的原因,那就是一本叫做《创意案例》(The
Case for Creativity)的书公开发行了,它由James
Hurman所写,既站在创意人的角度来权衡,又使用了与创意世界截然相反的工具——统计学。
《创意案例》通过比较数据库得出了明确的结论,那就是获得创意奖项的广告表现,远远胜过毫无创意的广告。不仅如此,越有创意的广告,在市场上就越有效,这种情况在社交媒体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你知道的,人们总是在线上分享那些能够触及内心的惊奇,还有能让他们忍不住发出“啊”“我的天呢”的东西。
这些数据既是公开的又有力度,按理说不该对此有太多的争议。但是我猜,肯定还有一些顽固分子仍然拒绝相信。毕竟,就连日军中尉小野田宽郎也曾经花了长达29年的时间,才从菲律宾的热带丛林中走出,并相信二战已经结束的事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从新媒体小白变成老司机,必经的3个段位和应该掌握的10大技能
我的图书馆
从新媒体小白变成老司机,必经的3个段位和应该掌握的10大技能
作者:唐晓涵&推荐:拉姆&&来源:&唐晓涵(ID:tangxiaohan007)日前,中国约有2500万个微信公众号,日活500万+,新媒体小编约1500万人。业内招聘网站给出的年薪普遍在15-20万,“钱都在万达”的万达集团一向出手大方,招聘新媒体运营资深经理,年薪70万!未来,这个新媒体小编群体,只会越来越壮大!因为,这的确是一个能让普通人看到希望的创业平台,是中国互联网二十年来最伟大的产物之一,是这个商业转型时代给大众的机会!因为: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然而,新媒体运营其实是个围城。大部分人会觉得,表面光鲜,其实苦逼。日常工作琐碎,抓热点、造话题、写软文、找媒介,有时候自我怀疑“互联网搬运工”,想做好,没那么容易,一言一图都代表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做得好是应该的,做不好,谁都能批评。我一直以为,新媒体是个趋势,新媒体运营是个很有前途的岗位,高端人才会越来越抢手,现在是最好的新媒体内容创业时期。首先,2015年不断有优质内容创业者获得风投,从罗辑思维,到餐饮老板内参,狮享家这类新媒体投资基金陆续成立;其次,微信公众号本身和其他自媒体平台对于原创内容的保护和流量倾斜,新媒体依然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姿态。这对于所有新媒体运营人才而言,是机会,更是挑战。“职场本是一种修行”,因此我梳理出新媒体人才必经的三种段位,必备的十种“硬技能”,希望能让迷茫的人更加坚定、坚定的人更加勇猛!新媒体人才必经的三个段位第一个段位,白带!不许笑,白带级别的小编,目前应该是人数最多、最集中的人群。我曾经在企业做过这方面的培训,有一次做了120p的课件,连续讲了三个下午,最后大家表示一脸懵逼,说太专业,听不懂。好吧,我不说了,改变策略。先让他们看,“来,先关注几百个各种类型的公众号”。然后和我分析,说人家怎么做账号定位、怎么设置关键词、怎么打招呼,看人家怎么排版,怎么复制黏贴、怎么分析后台数据......接着,学习新媒体的工具、学习平台、指数。先在这里泡几天,然后来参加我的考试。你以为考过就行了?这只是入门,接着进入实操阶段,找素材,拟话题,分析标题,写文章,排版,修图,发布,推广......这些工作并不难,稍有悟性的,容易上手。实操差不多了,我才正式给他们全面的培训,分析案例的时候,就拿他们自己做的内容出来拆解。行胜于言,说比做容易,只有自己做了,只有看到好的了,才知道自己哪里没做好,应该如何改进。这个阶段,通常三个月,我的培训考核题目只有一个:你是否真的发自内心喜欢新媒体?你愿意一直做下去吗?你希望花多长时间,做到什么段位?任何领域,术的阶段,是最容易的。而入“道”的第一个层面是“入门”。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学得那么容易?成长那么快?因为喜欢,感兴趣!必然会唤起极大的热情,真喜欢的事情,一点也不会觉得累,反而是享受!这股热情也可以支撑你,走完后面要面对的巨大枯燥与重复的单调。如果仅仅只是刻苦、努力,那得多苦逼?多难熬?兴趣,是最好的入门老师!没有什么,比热情更具有爆发力!第二阶段,黄带在新媒体领域做过一年以上,基本属于黄带。对各种平台、规则门儿清,熟悉各种工具和软件,闭着眼睛可以排好版,懂了点摄影,学了点构图,追得了热点,写得了原创,也能搞出几个十万+。更重要的是,你开始独立思考与换位思考,开始研究用户体验,开始分析数据的背后隐藏的深意,开始自然的和粉丝们聊天,做起了朋友。公司来了新人,你也可以当师傅带徒弟了。同时,你也在琢磨,这个行业给你带来的成就感,和你的未来在哪里?这个时候,我的建议,仍是不要急,慢慢来,你要学的还很多。比如,和新媒体营销最接近的,一个是品牌策划,一个是网络营销,这两个领域,建议你也开始逐步涉入,去和厉害的人聊天,去研究这方面的案例,去参加这方面的课程。更多的思考,这些能给你最熟悉的新媒体营销领域,带来什么?比如,你同领域的大号,公众号排名前十的大号,去学什么?去研究他们的规律!去混他们的圈子!找出一条主线应用到你的工作中,不断测试,创新,总结并分享经验!逐步构建自己的新媒体人脉资源圈!更多的思考,如果你独立运作一个大号,你的运营思路是怎样?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管到了什么层次,有一句话我觉得始终受用: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永远心怀谦卑与敬畏,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第三阶段,黑带有句话说的好:一入微信深似海,从此生活是路人。这个阶段的你,已经不能称呼小编啦,好歹也是个总监级别,拥有了自己的新媒体团队。上道不必说,活动策划、营销推广、部门协作、团队管理,玩得门儿清;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学,说起来头头是道;kol,竞争对手,指数,头条,各种自媒体平台套路,你如数家珍;找大号?找牛人?找社群?各个领域的都有,你在业内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作为一个资深新媒体人,这个时候,你应该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新媒体营销体系方法论啦!一不小心,做出了几个经典营销案例,你还可以到处吹牛鼻,做分享,当讲师。你的心态也不像当初,你开始具备老板思维!不在计较一时得失,开始成为公司的核心资产!没错,你的才华被得到肯定,你的价值被认可,你变得更自信!更游刃有余!更从容淡定!你的出路在哪里?请参考前文的佼佼者部分!当然,你也可能像我一样,一不小心,创业啦!新媒体人必备十大硬技能第一,内容策划内容策划是新媒体运营的基本手段,光内容,就占据了新媒体运营人的大半时间。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优质内容为王,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持续、稳定的内容策划和输出能力是我认为做新媒体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技能之一。单拿微博、微信来说,每天要更新。不论是原创,还是加工,首先你得有一个素材库,才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内容来源。以前在企业分管新媒体,培训新员工时,我都会要求他们第一时间学会搭建一个知识体系银行。有了内容,对内容的把控和包装也很关键。把控即对公众号的定位、调性、受众有充分理解,做出方向准确和高质量的内容产品,而包装,则是有效的标题党,网络有大量如何做标题党,如何写出十万+阅读量的文章。做内容,离不开借势热点。借热点,的确可以博得眼球,快速增粉。包括我自己,和大部分运营人员一样,突然爆出个社会热点新闻,得第一时间,随时随地拿起电脑工作,就跟打仗一样,热点也就这么几天,不做,没啥,做了,肯定有好处。要说案例,论新媒体抓热点,我只服杜蕾斯,如苹果新品发布会,他们总能巧妙结合,创意令人惊叹,时刻走在热点前沿,堪称新媒体抓热点的风向标。有一点我非常认同杜蕾斯的做法,他们不是所有热点都可以抓,只抓能传达正确价值取向,符合品牌调性的热点,这是一只有调性有态度的新媒体精英团队。第二,营销软文新媒体,也是媒体,是发声的渠道,无论是企业品牌,还是个人自媒体,你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光有内容素材库,会抓热点是不够的,慢慢的,你会发现稳定的内容输出作用有限,它只能维系目前已有的用户群体。要想快速增粉,吸引眼球,实现流量转化,必须另辟蹊径,学会写高水平的营销软文。软文营销从来就是互联网上最划算的推广手段之一,包括谷歌和苹果在内的大公司都在使用它。因为在互联网上,只要你敢卖,就有人敢买。只要你敢写,就有人敢看!如何才能写好软文,这里有四点经验:1)足够勾引人的标题设计,让人一看就想打开;2)有个性有情绪的文笔,能引发和影响人的情绪;3)符合营销心理学的逻辑架构,让人一看就想看完,并采取行动;4)有技巧的发布渠道。好的软文,能让人喜欢,受到影响,自发传播,采取行动。好的营销文章,具有生命力,10年后还有许多人能够看到,能源源不断的发挥着他们的营销效应。好的营销软文,具有传播力,能让用户自动自发传播,这也是软文的最高境界。第三,高端审美关于排版,配图,这是任何新媒体人都绕不开的话题,相当于一个人的颜值。这是个看脸的时代,颜值高能加分,赏心悦目的排版和配图,能提升形象,促进转化。前天写的关于公众号排版的1个心法,三个技能,14项工具,这篇文章被热传,其实通篇就说了两个字:审美。关于审美的提升,我的建议就是大量去见识美好的东西,去看画展,参加时装秀,看大师的作品,逛国际品牌。只有真正见识了更多美好的东西,才能知道什么是美。第四,渠道发布好的内容写出来,只是完成了1,而渠道拓展,就是让文章最大限度的曝光和转化,它就是1后面的零。有大师说,做网络营销就是写写写,发发发,发比写更重要,互动比发更重要,我赞同。这和做新媒体营销是一样的,好的内容,要想有爆发式用户增长,必须大量发布,曝光,利用一切可以穷尽的渠道。公众号的打开率已经不到百分之五,站内的朋友圈、微信群是直接打开渠道,互推,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要和产业上下游的大号合作。其次,站外的平台,尤为重要。能最大限度的增加曝光,找到目标用户。比如我的文章,一般公众号发布完,助理会同步到简书、知乎、微博、三个博客、豆瓣、天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平台,好的内容,有时候能被百度搜录,直接达到霸屏效果。举个栗子,我曾写了一篇“王石:我的成功,是别人不再需要我.”,全网的曝光量大概是7万+,而在我自己的公众号里的阅读量只有1000+,70倍的差距,这就是渠道的力量。怎么做?你懂的。第五,数据分析数据指平均条数、头条阅读数、次条阅读数、平均点赞数、次条点赞数等的平均权重的WCI指数。公众号平台后台本身提供阅读数、转发分享数、新增粉丝数、净增粉数,这些数据目前都可自己算或用第三方平台导出。数据就在那里,你看或者不看。数据背后的用户,才是关键。数据分析能反应一个运营人员对于整体性的把控,如果只看表明数据,意义不大,它的主要目的是能帮助我们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和具体战略,以目标为导向的行为,才是负责人的行为。第六,活动策划活动策划,分为线上和线下。在新媒体,关于线上活动,大部分人理解为h5的制作,发发优惠券和礼品,线下活动,则是地推。这个理解有点窄。我们做活动策划,是从产品定位、用户画像开始的,目的是做出有记忆亮点的”爆款“,寻找产品和用户的结合点,让两方链接,提升各项运营指标。如果策划活动只是简单的发优惠券、抽奖、送礼品,吸引来的只有贪便宜的伸手党,对于粉丝活跃和留存没有意义。H5兴起还不到2年,这方面的设计开发业务都足以支撑起一家小新媒体公司了,从围住神经猫,到吴亦凡当兵,复仇者联盟2,宝马。相对传统投放渠道,h5无疑是是更高效、低成本的传播,给运营人员的建议就是策划创意重于设计呈现,互动转化重于内容形式。一个好的H5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创意先行、标题吸引、设计精美,和产品结合巧妙,考验的是综合实力,最重要的是对于用户的观察和理解。关于线下活动,后文讲详细阐述第七,新媒体器商器商,即善于运用各种工具和机器的能力,和智商、情商、财商并列。这两年,新媒体领域,诞生了无数提升效率的工具,从时间管理、思维导图到公众号运营辅助等,掌握这些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节省时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不仅是身体器官的延伸,更是生产力工具,所以学会了解和运用这些新媒体工具,也能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做手机的主人,让手机产生效益!第八,视频音频制作视频有多火,看papi酱和“一条”就可以了,着实让新媒体行业震惊与眼红。我一直坚信,视频内容创业,机会还有很多,视频能传达的信息比图文丰富得多。关于视频制作软件,有很多选择,例如Adobe Premiere, After Effect,Sony Vegas,这些都是比较专业的非编软件,大众化一点的傻瓜软件就是会声会影了。音频最闻名的则是罗胖每天早晨60秒,我也研究过很多音频节目,声音比文字更能传达情绪,影响力不容小觑。音频平台推荐喜马拉雅和荔枝FM,简单操作,易上手,你只需要策划好主题,坚持录制,不断精进。新媒体运营人员具备视频策划剪辑和音频处理能力,再加上好的图文内容,那就是如虎添翼!第九,媒介整合在企业市场部,一般都会有媒介专员这个岗位,在新媒体,“媒介”这个岗位的职责主要是:1)寻找合适的大号、协调维护,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即时把握动向,2)购买媒介、内容投放、效果监测、转化跟踪,独立完成媒体计划,3)完成投放的总结分析计划,更重要的是有一定的资源整合和复盘能力。投放新媒体大号,业内潜规则众多,刷数据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粉丝量、阅读量,其实都可以刷出来,淘宝衍生了这样的一个产业链,数据可以刷,转化却无法造假。另外,新媒体大号投放,定价不一,咪蒙30万一条,有钱还未必投得到,有的一万粉丝四五百九可以投,没有统一的定价的标准和机制。业内也有很多大号投放的中介平台,个人不推荐。为了保证效果,冲格新媒体在帮客户投放前,会先测试一篇看看反应。第十:价值塑造与变现价值塑造与变现,是一门技术活,说白了,做新媒体,怎么赚钱,怎么产生效益。新媒体内容本身就是“产品”。脱离产品做新媒体,等于零,所以首要的还是理解产品,熟悉产品的历史、每一个功能、理解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产品能解决的用户痛点,快速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价值塑造的一切都建立对产品的理解之上。有粉丝了,变现不难。以自媒体为例,变现方式还是很多,微信自身对于流量主的广告费、来自客户的广告软文、和电商结合的卖产品,类似微商的招代理,做培训等等。对于企业新媒体来说,最重要的除了直接的流量转化为销量,还有潜在客户的营销与服务。对于价值塑造和变现,我们不是在卖产品和服务,而是这些产品和服务给客户带来的好处和感觉,把价值塑造好了,变现自然就完成了。最后以上十个技能,是晓涵粗浅的认识。新媒体运营,在企业内部是一个普通的新岗位,关键是我们如何将普通的工作做得不普通,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都只是“术“,也许等我们真正踏踏实实做了几年,才能领悟到新媒体运营的道与精髓,新媒体运营,运营就是人性!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方明珠新媒体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