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硬件工程师要求到底要会多少东西

0}{else}no-cache{/if}" />
硬件工程师到底需要做什么,这五大方面不可不知
硬件工程师到底需要做什么,这五大方面不可不知
贸泽电子设计圈 发表于
硬件工程师到底需要做什么,这五大方面不可不知
贸泽电子设计圈 发表于
时光飞逝,离俺最初画第一块电路已有3年。刚刚开始接触电路板的时候,与大家一样,俺充满了疑惑同时又带着些兴奋。
在网上许多关于硬件电路的经验、知识让人目不暇接。像信号完整性、EMI、PS设计准会把你搞晕。
别急,一切要慢慢来。一个硬件工程师到底需要做什么,读完这篇文章,相信你就懂了。
其实搞硬件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当然这是俺的总结,供大家参考:
1)总体思路。设计硬件电路,大的框架和架构要搞清楚,但要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有些大框架也许自己的老板、老师已经想好,自己只是把思路具体实现;但也有些要自己设计框架的,那就要搞清楚要实现什么功能,然后找找有否能实现同样或相似功能的参考电路板。
2)理解电路。如果你找到了的参考设计,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了(包括前期设计和后期调试)。马上就copy?NO,还是先看懂理解了再说,一方面能提高我们的电路理解能力,而且能避免设计中的错误。
3)没有找到参考设计?没关系。先确定大IC芯片,找datasheet,看其关键参数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哪些才是自己需要的关键参数,以及能否看懂这些关键参数,都是硬件工程师的能力的体现,这也需要长期地慢慢地积累。这期间,要善于提问,因为自己不懂的东西,别人往往一句话就能点醒你,尤其是硬件设计。
4)硬件电路设计主要是三个部分,原理图、pcb 、物料清单(BOM)表。原理图设计就是将前面的思路转化为电路原理图。
pcb涉及到实际的电路板,它根据原理图转化而来的网表(网表是沟通原理图和pcb之间的桥梁),而将具体的元器件的封装放置在电路板上,然后根据飞线连接其电信号。完成了pcb布局布线后,要用到哪些元器件应该有所归纳,所以我们将用到BOM表。
5)用什么工具?Protel,也就是altium容易上手,在国内也比较流行,应付一般的工作已经足够,适合初入门的设计者使用。
补充一下,其实无论用简单的protel或者复杂的cadence工具,硬件设计大环节是一样的(protel上的操作类似windwos,是post-command型的;而cadence的产品concept & allegro 是pre-command型的,用惯了protel,突然转向cadence的工具,会不习惯就是这个原因)。
设计大环节都要有:
1)原理图设计。
2)pcb设计。
3)制作BOM表。
现在简要谈一下设计流程(步骤):
1)原理图库建立。要将一个新元件摆放在原理图上,我们必须得建立改元件的库。应搞清楚ic body,ic pins,input pin,output pin, analog pin, digital pin, power pin等区别。
2)有了充足的库之后,就可以在原理图上画图了,按照datasheet和系统设计的要求,通过wire把相关元件连接起来。
3)做完这一步,我们就可以生成netlist了,这个netlist是原理图与pcb之间的桥梁。
4)得到netlist,马上画pcb?别急,先做ERC先。ERC是电气规则检查的缩写。它能对一些原理图基本的设计错误进行排查,如多个output接在一起等问题。
5)从netlist得到了pcb,一堆密密麻麻的元件,和数不清的飞线是不是让你吓了一跳?呵呵,别急还得慢慢来。
6)确定板框大小。在keepout区(或mechanic区)画个板框,这将限制了你布线的区域。需要根据需求好考虑板长,板宽(有时,还得考虑板厚)。
确定完板框之后,就该元件布局(摆放)了,布局这步极为关键。它往往决定了后期布线的难易。哪些元器件该摆正面,哪些元件该摆背面,都要有所考量。
但是这些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考虑摆放位置都可以不一样。其实自己画了原理图,明白所有元件功能,自然对元件摆放有清楚的认识(如果让一个不是画原理图的人来摆放元件,其结果往往会让你大吃一惊^_^)。对于初入门的,注意模拟元件,数字元件的隔离,以及机械位置的摆放,同时注意电源的拓扑就可以了。
接下来就是布线。这与布局往往是互动的。有经验的人往往在开始就能看出哪些地方能布线成功。用DRC检查检查先,这是一定要检查的。DRC对于布线完成覆盖率以及规则违反的地方都会有所标注,按照这个再一一的排查,修正。
结下来,要装配pcb,准备bom表吧,一般能直接从原理图中导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原理图中哪些部分元件该上,哪些部分元件不该上,要做到心理有数。对于小批量或研究板而言,用excel自己管理倒也方便。
而对于新手而言,第一个版本,不建议直接交给装配工厂或焊接工厂将bom的料全部焊上,这样不便于排查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bom表自己准备好元件。等到板来了之后,一步步上元件、调试。
1)拿到板第一步做什么,不要急急忙忙供电看功能,硬件调试不可能一步调试完成的。先拿万用表看看关键网络是否有不正常,主要是看电源与地之间有否短路(尽管生产厂商已经帮你做过测试,这一步还是要自己亲自看看,有时候看起来某些步骤挺繁琐,但是可以节约你后面不少时间!),其实短路与否不光pcb有关,在生产制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可能导致这个问题,IO短路一般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但是电源短路就。
2)电源网络没短路?那么好,那就看看电源输出是否是自己理想的值,对于初学者,调试的时候最好IC一件件芯片上,第一个要上的就是电源芯片。
3)电源网络短路了?这个比较麻烦,不过要仔细看看自己原理图是否有可能这样的情况,同时结合割线的方法一步步排查倒底是什么地方短路了,是pcb的问题(一般比较烂的pcb厂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还是装配的问题,还是自己设计的问题。关于检查短路还有一些技巧,这在今后登出。
4)电源芯片没有输出?检查检查你的电源芯片输入是否正常吧,还需要检查的地方有使能信号,分压电阻,反馈网络。
5) 电源芯片输出值不在预料范围?如果超过很离谱,比如到了10%,那么看看分压电阻先,这两个分压电阻一般要用1%的精度,这个你做到了没有,同时看看反馈网络吧,这也会影响你的输出电源的范围。
6)电源输出正常了,别高兴,如果有条件的话,拿示波器看看吧,看看电源的输出跳变是否正常。也就是抓取开电的瞬间,看看电源从无到有的情况(至于为什么要看着个,嘿嘿。。.专业人士还是要看的~)
另外,提醒大家的是,高速看的是信号沿,不是时钟频率。
1) 一般而言,时钟频率高的,其信号上升沿快,因此一般我们把它们当成高速信号;但反过来不一定成立,时钟频率低的,如果信号上升沿依然快的,一样要把它当成高速信号来处理。
根据信号理论,信号上升沿包含了高频信息(用傅立叶变换,可以找出定量表达式),因此,一旦信号上升沿很陡,我们应该按高速信号来处理,设计不好,很可能出现上升沿过于缓慢,有过冲,下冲,振铃的现象。比如,I2C信号,在超快速模式下,时钟频率为1MHz,但是其规范要求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不超过120ns!确实有很多板I2C就过不了关!
2)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信号带宽。根据经验公式,带宽与上升时间(10%~90%)的关系
以上是俺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文章来源专栏
加载更多评论
后参与评论当前位置: >
【楼主读书少你们别骗我】 【你们都很专业】都在日常码农,没人说硬件工程师?硬件设计师挪牛
整理时间: 13:09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 13:49&
都在日常码农,没人说硬件工程师?硬件设计师挪牛
&&&&反正在我这个单位,软硬件都做,硬件工程师收入比码农普遍高一到两成,你要是再会两手软件,直接主管职位走起。而且硬件工程师似乎不像码农那样需要不停的学习,因为硬件再怎么更新换代,基本的接口还是那几个。
&&&&为何都在日常码农呢
&&&&网友评论 13:51
&&&&硬件工程师3个月培训之后可以上岗吗?
&&&&网友评论 13:51
&&&&你们单位的硬件师这么流弊,AMD知道么?
&&&&网友评论 13:53
&&&&硬件设计师比软件设计师,门槛高点儿吧
&&&&说实话我觉得软硬件门槛都高,不知道为啥码农被说得好像一个月从0能教到上岗= =
&&&&可能因为我是学这个的,觉得都难的缘故= =
&&&&网友评论 13:56
&&&&硬件现在换代很慢? 光是嵌入式设备从MIPS大规模转向ARM这就已经够要命了吧?
&&&&从总线到IP核整个全换了, 不每天学新的就是和辞职没差别了.
&&&&网友评论 13:57
&&&&码农上大学那会都被模电和数电虐过,部分还被微机原理虐过,所以码农觉得偏硬比偏软要拧!!
&&&&网友评论 13:57
&&&&大一刚开学没多久,学院大会上,老教授就说硬件难学,但学好了绝对牛逼
&&&&网友评论 13:57
&&&&因为他们觉得用shell于敲个cd ..就是编程
&&&&网友评论 13:58
&&&&硬件出身的路过,除了编程,还要会画电路板,做板??硬件的功能都是要靠电子元件来实现的?个人认为比软件要高上那么一点点??不喜欢编程的已转行??
&&&&网友评论 14:00
&&&&不会看电路的大水比硬件工程师
&&&&网友评论 14:00
&&&&先把模电学好
&&&&然后你就懂了
&&&&网友评论 14:00
&&&&硬件比较难上手,要变大牛也得十年磨一剑,特别是高频
&&&&网友评论 14:01
&&&&大学学硬件,现在做码农的表示,再也不想弄玩意。。。。
&&&&网友评论 14:02
&&&&Reply Post by 铃仙毒药因幡 ( 13:53):
&&&&硬件设计师比软件设计师,门槛高点儿吧
&&&&说实话我觉得软硬件门槛都高,不知道为啥码农被说得好像一个月从0能教到上岗= =
&&&&可能因为我是学这个的,觉得都难的缘故= =
&&&&21天精通PHP
&&&&21天精通JAVA
&&&&21天精通C
&&&&21天精通C++
&&&&21天精通C#
&&&&21天精通Ruby
&&&&21天精通……
&&&&网友评论 14:03
&&&&硬件很难。。。。要学好真的很难。。。。
&&&&网友评论 14:04
&&&&Reply to Reply Post by 无聊无束 ( 14:02)
&&&&顶多是弄明白语法和结构吧 = = 算法真的那么好学吗
&&&&然后实际操作是另一回事,会写中国字不代表就能写本书啊= =
&&&&我总觉得很难,而且这么多年,觉得越来越学不够= =
&&&&网友评论 14:05
&&&&个人觉得确实硬件工程师更牛比,你看中国到现在造出了自己的CPU没。。。。
&&&&网友评论 14:14
&&&&Reply Post by 铃仙毒药因幡 ( 13:53):
&&&&硬件设计师比软件设计师,门槛高点儿吧
&&&&说实话我觉得软硬件门槛都高,不知道为啥码农被说得好像一个月从0能教到上岗= =
&&&&可能因为我是学这个的,觉得都难的缘故= =
&&&&那叫代码拷贝员,码农了解技术细节,既会使用封装好的API,也不怕从底层开始开发,这可不是速成的活儿
&&&&网友评论 14:16
&&&&Reply to Reply Post by MikeMK2 ( 13:56)
&&&&是有这种现象,但仅就我所见,产品实现原理不变换元件这种事,他们大多就是看看datasheet就完事了,就和看说明书一样。因为我们是主要做军品,为了保证可靠性一般器件用的都是性能甚低端的高等级产品,真到换代的时候一般在预研阶段就都请专人一顿各种培训。相比码农还是舒服很多
&&&&网友评论 14:19
&&&&Reply Post by 铃仙毒药因幡 ( 14:04):
&&&&Reply to Reply Post by 无聊无束 ( 14:02)
&&&&顶多是弄明白语法和结构吧 = = 算法真的那么好学吗
&&&&然后实际操作是另一回事,会写中国字不代表就能写本书啊= =
&&&&我总觉得很难,而且这么多年,觉得越来越学不够= =
&&&&学得越多,觉得知道的越少不是很正常吗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精彩图集】
【热门视频】
【相关文章】
日 苏ICP备号-3超强悍:最全的华为硬件工程师手册
超强悍:最全的华为硬件工程师手册
当前文档过大,建议您在wifi环境下观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件工程师学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