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肺部感染用什么消炎药消炎药后可以吃肺筋草水吗

您的位置: &
& 小儿得了腮腺炎
小儿得了腮腺炎
1小儿得了腮腺炎怎么治
问:全部症状:脸部红肿,微痛.发病时间及原因:前一天.治疗情况:想要得到的帮助:吃什么药,怎样治疗.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 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意见建议: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同时还可服板蓝根冲剂.
谢金秋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抗菌素,中药荆防败毒散,五味消毒饮;同时采用刺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   意见建议: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
梁鹏主治医师: 腮腺炎分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两种,得了腮腺炎,首先建议到当地医院感染疾病科,去排除一下是否为流行性腮腺炎,如果是流行性腮腺炎的话,可能需要抗病毒并且隔离治疗。但假如只是化脓性腮腺炎的话,那么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就可以了。
2小儿得了腮腺炎后应如何治疗?
问: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发现左边脸肿大有两天了,一直静滴阿昔洛伟0.25g.但还是每天发热,用退热药后才好.能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的痛楚.
孙天文主治医师: 流行性腮腺炎,又名“痄腮”,好发于一侧或二侧腮部,以肿胀、发热、不化脓、易传染为其特征。常见于冬春季节。以4至15岁儿童发病率较高,成人发病症状往往较儿童为重。
病由感受外邪,兼挟肝胆之火与阳明胃热上攻,郁热壅滞于少阳经络,以致发为腮颊肿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一次得病之后,可有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本病者,极为少见。本病可并发睾丸炎、重型脑炎及心肌病。
本病临床上分为瘟毒袭表型(症状是发病初期、腮颊一侧或两侧轻度肿胀、局部
酸痛、发热不明显等。治宜清热祛瘟、解表透邪)及瘟毒内结型(症状是腮腺肿大明显、局部可触及硬块、疼痛较甚、甚至吞咽不便、高热不退、烦燥不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治宜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自疗注意事项
(1)注意隔离,流得期间尽量少出门。
(2)病情较重者,必须卧床休息,直至肿胀完全消退。
(3)腮腺在口腔中的小孔(内腮孔)分泌物增加,故应注意口腔卫生,餐后刷牙。
(4)饮食要清淡,忌辛辣,以流质及软食为宜。多吃新鲜蔬菜。
(5)保证每天的液体摄入量。
(6)保持大便通畅。
(7)谨防挤压、撞击患处,以免邪毒扩散。
1.成药自疗法
(1)板兰根冲剂,每服1包,每日3次。
(2)腮腺炎片。周岁以内儿童,每服1-2片,每日2次;2-7岁儿童,1日2次,每服2-4片;8岁以上者,每服4-8片,每日2次。以上(1)、(2)方适宜于瘟袭表型。
(3)紫金锭。每服0.3-0.6克,每日2次,儿童减量,孕妇及年老体弱者
(4)普济回春丸。周岁以下小儿,每服1/3丸;2-6岁儿童,每服1/2丸;
7岁以上者,每服1丸。均为每日2次。
2.验方自疗法
(1)肺筋草(又tqi千粒老鼠屎、粉条儿菜)鲜根155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
(2)板兰根15克、金银花12克、夏枯草10克、生甘草10克。用水煎服,1日2次。
(3)野菊花15克,水煎代茶,连用7天。
(4)蒲公英30克,水煎代茶服前加入白酒5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儿
童、孕妇不宜加酒。)
3.饮食自疗法
(1)鸭蛋2个、冰糖30克。先将冰糖放在碗中加热水少许,搅拌至溶化,待冷
后打入鸭蛋搅匀,隔水蒸熟食之,每日1次,连用7天。
(2)白菜心3个、绿豆60克。先将绿豆加水煮熟,再加入白菜心煮烂,吃豆喝
汤,连用7天。
4.外治自疗法
(1)如意金黄散适量,用醋或浓茶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
(2)六神丸适量,用醋少许浸泡成糊状后,调匀涂搽患部,1日数次。
(3)青黛粉适量,用醋调成糊状,涂搽患部,1日数次。
(4)生姜汁、米醋各50毫升,猪胆汁3克,将上药和匀,外敷患处。腮腺炎是由
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以发热、腮腺肿
胀、疼痛为特点。
(5)去皮大蒜头、醋等量,捣烂如泥,敷患处。每日2-4次。现捣现敷,病之
初起时疗效更好。若出现发热、头疼等全身症状者,可加内服药治疗。
(6)葱白2根、生大黄30克,葱白捣烂,生大黄研末,调膏状,涂于患处,每
日1次。本方有较强解毒散结的作用,同时又可清热泻火。
(7)大葱3根,切碎捣烂,敷患处。本方主治腮腺炎。有散肿消结之功。
(8)姜汁、大黄末适量。上药和匀,遍擦腮部,只露一头,不日即愈。本法对腮
炎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可引起到清热散结的作用。
有些患者不知道本病有传染性,因而不注意休息与隔离,这既不利于自己早日
康复,又会作为一传染源而损害他人。
不注意口腔卫生,会加重感染。
腮腺炎患者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治疗,有时因误治或失治可导致严重的并发
症,如重型脑炎及心肌炎等。
爱心医生: 你好!首先祝你孩子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又叫“痄腮”。冬季易发此病,多见于5--10岁的儿童。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及病人接触后传染,多发于人群聚集处,如幼儿园、学校、军营等。一旦你孩子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将永远不再患此病,因为他已经能终身免疫。大多数地区要求学龄前儿童注射疫苗。如果未建立终身免疫,则需被动注射抗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疫苗。接种麻、风、腮三联疫苗或腮腺炎疫苗可预防本病的发生。本病前期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肉酸痛等。腮腺肿大常是本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腮腺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可有热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常有腮腺管口红肿。同侧咽部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位;喉水肿亦可发生;上胸部亦可出现水肿,躯干偶见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腮腺疼痛难忍,少数病人的胰腺、脑膜、脑、肝和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本病对机体的严重危害并不只是腮腺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应高度警惕和防治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膜炎、睾丸炎和急性胰腺炎等。
1)脑膜炎--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男性较女性多3--5倍。以淡漠、颈项强直、呕吐等为常见症状;腮腺炎并发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可能留有永久后遗症甚至死亡。
2.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合并症,患者最小年龄3岁,青春发育期后的男性发病率高达30%。早期症状为发热、寒战、头痛、恶心、下腹疼痛,患侧睾丸有明显疼痛、肿胀、触痛,邻近皮肤水肿、发红,30%--40%的患者受累睾丸发生萎缩,10%左右的患者生育力受损,并常伴有附睾炎,后者也可单独出现。
3.卵巢炎--7%的青春期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有发热、呕吐、下腹疼痛及压痛,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
4.胰腺炎--表现为上腹疼痛及压痛,伴发热、寒战、呕吐和虚脱。
5.其他--心肌炎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心动过缓及疲乏,肾炎常在腮腺炎后10--14天出现症状。此外尚可发生乳腺炎、甲状腺炎、关节炎、泪腺炎、角膜炎等,一般在20天内恢复。
6.流行性腮腺炎是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应用抗菌素治疗无效,中草药疗效较好,可请中医开一些清热解毒、散结清肿的中药,如用板蓝根、夏枯草、蒲公英等煎水服用。
以下介绍几则偏方供选用:
①选鲜而多汁的仙人掌一块,剥掉外皮和小刺,捣烂如泥,外敷患处,每天换敷1次,一般2--3天就可以治愈。仙人掌味淡性寒,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②取适量马齿苋洗净,沥干水分,捣烂,敷于患处。每日换1次。
③用豆腐30克,绿豆6克,冰糖50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
④六神丸6--10粒,研碎加食醋少许于掌心处调成糊状,并涂在凡士林纱布上,范围略超过肿胀部位0.5厘米,双侧同时敷用,每日换药1次。
如果孩子高热、头痛剧烈,应警惕脑膜炎,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一旦发现孩子患了流行性腮腺炎,首先要立即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病发期间至腮腺消肿之前不得去幼儿园或是学校,以免传染给其他儿童。病儿要卧床休息,不可过于劳累。注意不要给孩子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要给病儿吃易咀嚼和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以减轻孩子吞咽的困难。要多喝开水,以利于身体内毒素的排出;小儿患腮腺炎后,其所用饮食用具要与其他人分开,并进行定时煮沸消毒。病儿的衣服、被褥等物品,在生病期间可拿到室外曝晒,脸盆、毛巾、手绢等物,每天需用开水烫1--2次。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果男孩的睾丸疼痛,可以用绷带把阴囊托起,以减轻疼痛。保持孩子口腔卫生:要孩子经常用温盐水漱口。局部热敷:用包了毛巾的热水袋给孩子在患处热敷,可以减轻孩子患处的疼痛。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3请问小儿得了腮腺炎怎么办?
问:请问小儿得了腮腺炎怎么办?
爱心医生: 指导意见:腮腺炎建议口服抗病毒冲剂和银柴颗粒,同时加上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肌肉注射柴胡针.注意不要吃辛辣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不要吃.可吃清淡一点。
爱心医生: 指导意见:腮腺炎属于病毒感染,主要是腮腺肿大,可单侧也可双侧,发热常见.一般可看看中医的,吃些清热解毒的中药不错,可选择荆防败毒散的.
4小儿的了细菌性腮腺炎怎么办?
问:患者年龄:五岁病情描述:患者女,五岁,早上发现腮腺疼,并开始肿大,中午又发烧症状38°,还有感冒症状,流眼泪打喷嚏,三点半到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就诊,确诊为细菌性腮腺炎。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六月份得过一次,也是感冒引起的,不过没发烧,右边起完,左边有接着起,口服鱼腥草颗粒,注射头孢曲松钠,两边共治疗了十天,痊愈。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这种腮腺炎为何反反复复?对身体会有怎样的影响?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治疗吗?今后应该怎样预防?在生活上应该注意什么?谢谢!
白艳辉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这位朋友,我建议您先给宝宝退烧,在服些消炎药。意见建议:我建议您到医院给宝宝检查一下扁桃体看看有没发炎。或对症治疗。
王廷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细菌性腮腺炎也叫化脓性腮腺炎,是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口腔细菌感染引起的,要积极彻底抗炎治疗,可以同时中药解毒活血辅助治疗意见建议: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是逆行感染,因此,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是预防其发病的重要环节。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多运动,增强体质
5小儿得了腮腺炎板蓝根,利巴韦林可以同时吃
问:最近孩子班级得了腮腺炎,传染的很严重,家里给做了很多的预防措施,但是孩子还是得了腮腺炎,脖子肿的很大,晚上直喊疼,刚放学的时候我给他冲了一些板蓝根冲剂喝了,但是现在也不见好,他爸爸从药店买回来了利巴韦林,说是可以治疗腮腺炎,这么晚了去医院的话孩子怕着凉了,请问板蓝根冲剂和利巴韦林可以一起吃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知道孩子得了腮腺炎,晚上吃了板蓝根冲剂,可以喝利巴韦林一起服用吗?
爱心医生: 你好,板蓝根冲剂和利巴韦林都是抗病毒的,用一种就可,多喝水,保证充足的水分,以促进腮腺管管口炎症的消退。
爱心医生: 您好!板蓝根是抗病毒增加免疫力的中药;利巴韦林是抗病毒的西药。这两种是完全可以一起用,还能提高抗病毒的作用,得腮腺炎的,有可能引起发烧的,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超过38.5后就吃美林,没有超就物理降温,可以在孩子的额头部位贴上兵兵退热贴降温,兵兵退热护脑贴超80%澎湃水推动力,安全、健康退热护脑。
爱心医生: 你好,板蓝根冲剂和利巴韦林都属于抗病毒的药物,吃一样就可以了,同时给肾造成太大的负担对孩子不好,孩子应该多喝水多休息,给孩子做一点粥吃。如果发烧建议带孩子去医院。
6你好,我是学西医的,小儿腮腺炎中医有什么
问:病情描述:你好,我是学西医的,小儿腮腺炎中医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无无无无无无
李超波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小儿腮腺炎属于中医痄腮范畴,可以有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指导意见:建议你到正规医院中医科去就诊,辨证治疗,按照痄腮治疗。
胡保家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建议口服抗病毒冲剂和银柴颗粒,同时加上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肌肉注射柴胡针早晚各一次,连续注射,既可以退烧,又可以对腮腺炎本身有明显治疗作用.发烧严重的还需要西药同时退烧治疗,如果有其他并发症要及时治疗.注意不要吃辛辣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不要吃.可吃清淡一点牛奶和稀饭。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采用刺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指导意见:由于腮腺炎会引起身体发热,在发烧39度以上的时候,可以选用吲哚美辛栓,根据自己的病情的严重情况而视,每次1个或者半个。或选用赛普达。
黄梦婕医师: 病情分析:中医认为小儿痄腮系感染了温热邪毒所致,因此,在治疗上主张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指导意见:早期由于腮腺肿胀处于发展时期,并且伴有发热咽红疼痛等热象。因此,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腮肿4~5天时,肿胀达到最高峰。此后,腮肿将逐渐消退,此时一般发热已退,中药治疗则以消肿散结为主,佐以清热解毒。
7小儿今年7岁,去年得过腮腺炎,
问:小儿今年7岁,去年得过腮腺炎,现在的症状和腮腺炎一样,开始个发烧的.医生说是淋巴结发炎,打了两天的针,不见好转,今早发烧了反而更严重了,请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急盼解答!!!!
刘艳美医师: 你好,这样的情况是需要化验血常规检查下是否是有血象高或是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的
王学林医师: 你好,应该是淋巴结炎引起的,是需要点滴青霉素,阿奇霉素,服用瑞芝清颗粒治疗的,腮腺炎一般是不会再次发生的,
马占欣医师: 你好,腮腺炎是终身免疫性疾病.一般换一次就可以的.建议积及抗病毒治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部发炎吃什么消炎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