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的议论文的

您当前位置:
关于手机退换货,你应该知道的4件事
08:46:14中国质量新闻网
关于手机退换货,你应该知道的4件事
票据留存是维权关键
    □ 实习生 孔鹏鹏
   
现如今,手机已经变成了生活必需品,这也推动了手机的更新换代。而随之而来的,就是手机质量的良莠不齐,手机售后服务的滞后。近日,中国质量报就接到了一位消费者关于手机退换货的投诉。
   
日,李某在网站购买了某品牌手机,但在手机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黑屏、开机无法启动等问题,并在此期间多次送往当地维修站进行修理,后于2014年8月换新。新手机依旧出现质量问题。
   
李某对该品牌手机十分失望,日,李某表示想要退货,却被告知换货可以,退货则不可以。李某认为这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将其投诉到该品牌手机厂商,却依旧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
   
而后,厂商告知李某他所维修手机的维修站并不是官方维修站,所以无法为李某解决问题,有问题应该找经销商。但此时距离李某在网站购买手机已经过去了两年,网站表示不能予以赔偿。
   
北京市人民政府特约监察员方志远律师表示,这个案例中,经销商确实不应该负责的。如果确认李某维修手机的维修站确实是官方维修站,而第二台手机来源也是手机厂商的话,那么手机厂商则应该承担手机退换的全部责任。
   
显然,这种事情并非偶然事件,手机厂家推卸责任,手机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都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在手机消费,特别是退换货环节,应注意以下4点。
    收据发票要收好
   
购买手机时,消费者应保存好相关发票,这是保证消费者利益的第一步。而当手机进行维修时,消费者应该保存好相应的维修单,如果进行了换机处理,则应该保存好换机单。
    质量问题可退货
   
专家提醒,手机出现非人为质量问题时,消费者有权要求退换货。根据国家三包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退货时,销售者应当按发票价格一次退清货款,然后依法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或者按购销合同办理;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选择换货或者修理。换货时,销售者应当免费为消费者调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然后依法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或者按购销合同办理;在三包有效期内,修理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产品,按照规定可以进行退货处理。
    换机之后三包期限重新计
   
手机的保修期应当自购买产品开具发票之日起计算,还应该扣除修理占用时间和无零配件等待维修的时间。换机之后,应重新计算手机的有效期。对三包规定中提到的“折旧费”,方律师说,如果是手机出厂时就有质量问题,则消费者并不需要提供折旧费。但是当不能确定是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是出厂时就存在的质量问题,则需收取一定的折旧费用。
    手机维修找官方维修点
   
在手机维修时,消费者应找到官方维修站进行维修,否则不能享受售后服务。方律师说,目前官方维修站的认定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厂家确切承认的。二是厂家在某个地方以某种形式公布的,比如说手机厂家官网上所列出的维修站。消费者在进行维修时,一定要事先在官网上进行官方确认。
   
最后,消费者应该通过正当的手段进行维权,通过官方客服与厂家进行沟通,在所有凭证齐全的条件下,向厂家提出合理的退换要求。《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故乡的标点吴晓波:关于手机我不明白的事_网易科技
吴晓波:关于手机我不明白的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一个产能剧烈过剩的时代,人们更多的因爱好的冲动而发生消费,其逻辑是非线性的,生态是流动的和全开放的,试图用手机“闭环”应用,独立“生态”,简直是痴人说梦。
文/吴晓波(公众号:吴晓波频道)上个星期,手机界真是新闻不断,移动因业绩不彰“砍掉”了主帅刘军,以“狠”扬名的董大姐死活也要做手机,“大神”周鸿祎径直把的价格打到了399元的地板价,雷军“单掌搏双敌”,一面是红米应声降价,另一面在新闻发布会上“海纳百川”,独独嫌弃乐视一流,山西大侠贾跃亭则直接说雷布斯其实不懂“生态”,还有就是,曾经是“台湾之光”的预测二季度业绩腰斩,王雪红向股东鞠躬致歉。总结起来,好像有这几个特点:一大堆相干或不相干的人都往手机行业挤;一个比一个的嗓子大,人人都说自己正在颠覆这个行业;仔细听,他们喊的其实都是一句话:我比别人都便宜;貌似每个人的利润都将像刀片一样薄。别怪我的记性太好。这样的戏码貌似之前已经演出过很多次了:保健品、冰箱、空调、电视机、汽车······噢,还有十二年前的手机行业,还记得这些名字吗,波导、夏新、TCL、康佳、科健、熊猫、迪比特······当然星转斗移,江湖还是有新鲜事的。这一出的智能手机大战,好汉们也齐刷刷地亮出了一些新兵器,使出了一些新招式,看得人心旌荡漾的。在几个月以前,我就想写这一篇专栏了,可是又怕被人呛声“不懂手机”,昨晚做了一个梦,醒来后就想通了,也许我真的是不懂,所以才应该写出来,请大家帮忙一起来弄明白。第一个让人不懂的是“生态闭环”。自从乔布斯做出苹果iOS之后,人人都想软硬通吃,打造出一个闭环型的生态链,我听到的最生动的说法是,“要多样化,要能够自我进化,能够形成化学反应互相促进,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说这话的同学应该得过化学系和生物系的双学位。问题在于,手机真的能够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吗?消费者凭什么愿意待在你的闭环里被你统治而不去“想象远方”?随着智能技术,特别是穿戴、支付、语音、图像以及新材料的迅猛迭代,人们在信息的接触点上广泛而即时,闭环会不会是一厢情愿的呓语?而生态链则更加的可疑,它一方面涉及到沉重的内容聚合,另一方面则非常的脆弱,在一个产能剧烈过剩的时代,人们更多的因爱好的冲动而发生消费,其逻辑是非线性的,生态是流动的和全开放的,试图用手机“闭环”应用,独立“生态”,简直是痴人说梦。第二个让人不懂的是“粉丝经济”与性价比的逻辑冲突。在我的理解中,所谓“粉丝经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人格化的消费场景,从而模糊性价比,提升品牌的盈利能力,可是今天的手机大佬们却试图将两者并列而论。在几乎所有的行业里,以性价比为购物第一要义的消费者,往往是忠诚度最低的,他们会为了一块钱的价差掉头而去,唯有人格化偏好及性能爱好者,才会为高价值商品埋单,所以,“基础于性价比前提下的粉丝经济”,真的存在嘛?第三个让人不懂的是缺乏核心技术的行业颠覆。在每一个发布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同手机在专项性能上的PK,芯片要么是高通的,要么是联发科的,要么是三星的(除了华为,它是唯一拥有芯片自主开发能力的中国公司),图形处理器要么是Mali的,要么是Adreno的,要么是GeForce或者PowerVR的,而摄像头传感器差不多都是索尼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内存能力、速度能力乃至拍摄清晰度能力,没有一项是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开发,那么,剩下的便是组装的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了,凭这两项试图“颠覆行业”,如果你也信,我承认你是个“美男子”。第四个让人不懂的是“规模决胜一切”。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已占到全球的六成,上周有机构公布一份报告,宣称今年有五家公司的手机销售量将超过一亿部,在很多人看来,有了规模才有生态,才可能闭环,才有话语权,才有议价权,才有成本优势。这个逻辑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它正是“中国制造=规模+成本”的教科书式表述。然而,这不正是“中国制造2025”想要摆脱的宿命嘛?因性价比和成本优势所形成的规模优势,就长远而言是最不可靠的,也是最没有价值的,可是,今天的手机大战会不会再一次陷入这个熟悉的泥潭?每一个设问的背后,都指向于一个凶险的未来。这一轮的手机大战才刚刚拉开帷幕,而且将注定格外惨烈,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恐惧,第二是资本。恐惧来自于对入口的争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家企业都唯恐失去入口能力,唯恐成为别人田地里的“佃农”,而手机无疑被看成了最直观的战场。很多加入鏖战的企业其实是被动的和狙击性的,也就是说,“或许手机的入口价值是虚构的,但是,我也必须消弭你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资本则为恐惧提高了倍级能量。无论是360、格力或股价正扶摇直上的乐视,在手机战场上所投掷的“炸弹”并不影响本业的发展,甚而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市盈率。正因此,刺刀见红的价格战几无底线,其惨烈程度很可能超过之前所有的战役。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战争并非一种盲目的冲动,而是受到政治目的的支配,那个目的的价值也就决定所应作牺牲的程度。一旦所需代价太大,则政治目的在价值上也就不再能与之相称,于是这个目的也就必须放弃。”若将这段话中的“政治目的”用“产业战略目的”来替换,也许对所有的手机大战参战者有所警示。最后说一说,我昨晚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梦。我梦见一个大戏台。戏台上晃晃悠悠地出现好几个大将军。他们穿着鲜亮耀眼的盔甲,一枚枚鲜衣怒马,宛若神人。然后,就看他们打将了起来,吆喝声新奇尖响,仿佛真要开天辟地了。再然后,看他们的盔甲一点点地化掉,露出了跟我们一样的肉身。原来,那盔甲是冰做的。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周六下午带偶得出去玩,他不肯,说:“我正忙呢...
早上被闹钟叫醒后,王欣欣总是习惯性地拿起手机。点开微信,数十个微信群的右上方显示着小红点这一夜,大家又没少聊。 王欣欣是广州某金融机构的客户经理,工作5年来,由于要经常去发展新客户,交际圈越来越广。 以前大家见面总是先递名片,现在成了互加微信...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阅读历史的国度。然而在当下,中国人却在被苦口婆心地呼吁阅读。近几年,政府、组织和媒体发布了越来越多的公益广告,劝勉国民多读书、读好书,但是貌似没有什么效果。 就在不久前,首份中国城市阅读指数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去年我国...
换了新手机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跑步专用的臂带,于是好几个晚上出门夜跑,都没带手机。 放在一个月前,这绝对不可思议,那是微信运动斗得正如火如荼的时候。最疯狂的一次,我和朋友零点之后从三里屯走到长安街,足足10公里,到了晚上继续走,21点左右终于收...
朴康焕是三星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负责在三星手机生产线上做检验工作,尽管工作单调,但他乐此不疲,以做一名三星员工而自豪。 朴康焕的家人都喜欢三星手机,他自己拥有两部手机。每天晚上,在自己狭小的卧室里,充电的手机就有好几部,为此,朴康焕还专门加...
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2007年,乔布斯说iPhone将重新定义手机时,他可能没想到,iPhone也重新定义了人们的注意力。 过去的社会,无论如何浮躁、喧闹,每天还有一两个小时可以专注。现在,一个人平均每6分钟就看一次手机。手机让我们的灵魂...
带我妈出门旅游,我让她充分认识到了互联网时代的神奇。比如出了火车站,她要买一张地图,我拦住了她,掏出手机,打开一个地图软件,搜索我们要去的地点,屏幕上不但立即出现多条公交路线,还会告诉你怎样到达公交站,而且不必分辨东西南北,只要将手机转个...
如果一个现代人画一张饼图,算一下他平时的日子是怎么度过的:睡觉多少时间,吃饭多少时间,工作多少时间,谈恋爱多少时间他可能会发现,有大片的空白根本填不满。这片空白,花在了对手机的使用上:刷朋友圈,刷微博,看邮件提醒,看看推送的新闻和图片它们...
在美国旧金山,人们在收银台刷手机;在英国伦敦,则需要轻敲下智能手表;在肯尼亚内罗毕,人们的支付方式是发送一条短信;而若是在芬兰赫尔辛基,你需要做的仅仅是刷一下脸。 德国经济学家沃纳海森堡曾经说:货币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向标,最早人们用家...
亲爱的: 我以前每次声色俱厉地对你说:要是你再盯着手机,我马上就走!最后都是以我去了趟厕所回来这样的结尾为彼此找个台阶下,但这一次我是认真的。我把你丢在一家WiFi很好的饭馆,愤然离去。我们在一起四年了,对彼此了如指掌,所以我知道你心里并不像脸...
每日重点推荐
Fay妹今天满两岁了,活泼可爱。 这两年,她真的“教”了我们这些大人很多很多事。 怎...
桃花石上书生
〔日〕水上勉
一周热点文章
乐读随机推荐
刘永生【】
杨东平【】
王新芳【】
周国平【】
张鸣跃【】
吴云鹤【】(黄黄黄小护)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手机的最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