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沟汕腹股沟疝气手术视频后第十二天仍有少量渗液(约2-3个米粒长的液迹)如何处理?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双眼突出1例--《河北医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双眼突出1例
【摘要】:正 患儿,男性,10岁。主因发热,伴游走性关节痛1个月,双眼增大突出3~4天入院。查体:营养差,全身皮肤苍白,散在米粒大小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5~2cm,无粘连及触痛。口唇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6cm,脾肋下10cm,均质硬边钝.眼部检查:视物模糊,双眼睑水肿,闭合障碍,双眼球突出于睑裂外,表面干燥,角膜尚清,前房深浅可,瞳孔双侧正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眼底:右眼视网膜轻度水肿,左眼视乳头边界不清,视网膜散在出血、渗出、水
【作者单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健,童茵,钱文斌,金洁,孟海涛,麦文渊,林茂芳,周思文;[J];实用癌症杂志;2002年03期
张菊影;;[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981年04期
徐世荣;郭辉;;[J];天津医药;1981年04期
王晓明;;[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81年03期
何举纲;;[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2年11期
丛志强;;[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7年05期
肖承京;杨赣萍;;[J];江西医药;1989年05期
李栋梁;;[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1年03期
杨起斌;;[J];白血病.淋巴瘤;1992年02期
陆勤;陆瑾;傅岩;;[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丽琼;崔浩;;[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彭华;马珊;;[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白月;徐国兴;;[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张晓梅;王业青;张楠;;[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占志云;徐国兴;;[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冯琨;刘余;杨玉芝;刘静;江红;;[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王夕富;张贵祥;;[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杨玉芝;刘余;冯琨;刘静;向朝峰;;[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苑维;金明;邓辉;潘琳;刘海丹;;[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程娟;徐斐燕;顾胜利;陈亚青;;[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吴星伟 张皙 孙晓东;[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高萍;[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张景华;[N];大众卫生报;2008年
SXY;[N];电脑报;2010年
;[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徐铮奎;[N];大众卫生报;2006年
王明辉;[N];家庭医生报;2007年
北京武警总医院副教授 徐春;[N];大众卫生报;2009年
保健时报记者
吴玲娟;[N];保健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亮助;[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程译帜;[D];浙江大学;2009年
张战强;[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潘爱华;[D];中南大学;2004年
陈鑫基;[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张平;[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程玮;[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李天宇;[D];苏州大学;2005年
刘明利;[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马小彤;[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春梅;[D];青岛大学;2006年
喻红霞;[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荣华;[D];武汉大学;2005年
李伟;[D];中南大学;2008年
陈宁;[D];中南大学;2003年
陈小虎;[D];四川大学;2005年
齐世欣;[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尼罗帕尔·吐尔逊;[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杨慧华;[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李恩辉;[D];江西医学院;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先天性阑尾缺如2例报告
作者:白玉山
【关键词】& 先天性阑尾
  先天性阑尾缺如是一种罕见的异常。我院自1952年建院至现在,在阑尾切除手术中,发现先天性阑尾缺如2例,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有关文献加以讨论。
  1 病例资料&&&   例1:男,21岁。以右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周身发冷、发热18h。于日20:50收住外科治疗。查体:P78次/min,T36.7℃,R18次/min,BP110/70mmHg。呈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无异常,全腹平坦,无包块,无腹胀,无胃肠型,右下腹压痛明显,反跳痛明显,全腹轻度肌紧张。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腰大肌试验阳性。血常规Hb15g/L,WBC8.4×10 9 /L,N73%,L27/%,尿常规无异常。考虑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所见:腹腔内有少许浆液性液体渗出,探查腹腔,右侧腹膜水肿增厚,回肠末段系膜充血水肿明显。并见有多个因肠末端系膜淋巴结肿大,约花生米粒大小。沿结肠带提取回盲部,寻找阑尾,未见阑尾存在,将回盲部及部分回肠提出切口处,回盲部外观正常。3条结肠带会聚处仍找不到阑尾或其痕迹。探查切开盲肠后腹膜,也未见阑尾。沿结肠两侧寻找阑尾,仍未见有错位阑尾。切开盲肠3条结肠带会聚处,盲肠内面未见有阑尾腔的开口。最后切取回肠末段肠系膜肿大淋巴结1个,送病检。病理论断;急性淋巴结炎。病人经抗炎、对症治疗7天,痊愈出院。出院论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先天性阑尾缺如。&&&   例2:女,57岁。于日10:30,以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收住外科病房治疗。病史:自觉上腹部疼痛半日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同时伴恶心呕吐,呕吐胆汁样胃内容,呕吐频繁,无发烧,大便量少,粘稠无脓血。查体:P90次/min,T36.6℃,R20次/min,BP120/70mmHg。呈急性病容,呻吟,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无包块,无胃肠型,全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以右下腹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血常规Hb100g/L,WB11.0×10 9 /L,N84%,L16%,尿常规WBC4~5个/Hb,余正常。考虑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局限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所见:切开腹膜进入腹腔,可见有黄色稀薄脓汁从切口溢出约100ml,用吸引器吸除。探查腹腔有黄色脓汁,用纱布清除。盲肠位于右髂窝内,外观正常。沿结肠带寻找阑尾,于盲肠、升结肠两侧未找到阑尾,探查回肠末段也未找到阑尾痕迹。3条结肠带会聚处及肠后腹膜切开探查,也仍未见到阑尾及其痕迹。盲肠末端有豆粒大小的结肠穿孔,缝合关闭盲肠穿孔处,结束手术。病人经抗炎、对症治疗16天后,临床症状消失,痊愈出院。出院论断:盲肠穿孔、局限性腹膜炎、先天性阑尾缺如。&&&&   2 讨论&&&   2.1 关于先天性阑尾缺如的论断 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及国内文献报道的目前查到的7例报告加上我们手术中发现的2例,先天性阑尾缺如有2种发现途径:一种是手术(多数拟做阑尾切除术)时被发现,另一种则因生前无症状,而由于在其它原因做尸体解剖时发现。目前除以上2种发现诊断途径外,目前还没有其它更确切的先天性阑尾缺如的诊断方法。若在临床上,拟做阑尾切除术,发现盲肠正常,但找不到阑尾或其痕迹,同进在排除异位阑尾的确切情况下,就应考虑到先天性阑尾缺如的可能。如发现盲肠畸形或大小肠连接异常,找不到阑尾,这时也应想到先天性阑尾缺如之诊断。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找不到阑尾,而造成手术时间的延长,并造成对病人的不必要的痛苦和损伤。然而,对微小的阑尾或痕迹,也不能忽视,应认真对待,予以切除。不要轻易诊断先天性阑尾缺如。给病人留下病灶。造成长期炎性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总之先天性阑尾缺如的诊断,要科学、要确切。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2.2 关于先天性阑尾缺如的发生率 因先天性阑尾缺如的诊断,一是术中发现,二是尸检发现,无其它特殊的诊断方法。所以发生率尚很难估计。从建国到目前为止,我们现仅搜集到国内文献发表的先天性阑尾缺如的报告仅有7例,加上本文发表的2例,也仅有9例,可见其罕见。&&&   2.3 关于先天性阑尾缺如的鉴别诊断 笔者认为先天性阑尾缺如的诊断,需在排除以下几种情况后,方可做肯定的结论性诊断:(1)错位阑尾:在回盲部找不到阑尾的病例,不要臆断为先天性阑尾缺如。因为错位阑尾往往位于升结肠外侧,其根部分别在回盲交界上方的不同部位。所以应沿着升结肠两侧寻找,在确实除外错位阑尾以后,方可考虑先天性阑尾缺如的诊断。(2)浆膜下阑尾:在盲肠无异位,盲肠无变异情况下,未发现阑尾。应想到浆膜下的阑尾,若剖开盲肠后腹膜,也仍不见阑尾存在,应考虑先天性阑尾缺如。(3)内脏逆转,异位阑尾:如发现盲肠及升结肠不在右侧,应按小肠顺序探查,直至回盲部。往往内脏逆转的异位阑尾在回盲部可找到。如确实找不到阑尾,可诊断先天性阑尾缺如。&&&   2.4 关于各种类型的盲肠变异伴先天性阑尾缺如的种类问题 盲肠和阑尾变异大致有以下4种类型:(1)盲肠、阑尾均缺如(大小肠连接处异常);(2)残余盲肠、阑尾缺如;(3)盲肠正常,阑尾缺如;(4)极大的畸形盲肠、阑尾缺如。&&&   需要说明的另一种畸形,在临床上有一定意义,应引起临床重视。这种畸形,盲肠正常,残余阑尾。残余阑尾的长短不一。短则在2.0mm以上,长则在12.0mm左右。不论外形微小,还是位置十分隐匿,均需细心游离、切除。此种畸形不属先天性阑尾缺如范畴。此外还有把先天性阑尾缺如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一类是起因于阑尾的原基完全不能分化;一类是最初发生的细小阑尾原基退化,消失造成。
  (收稿日期:)
  作者单位:123000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门诊外科&
  (编辑毅 文)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腹股沟斜疝手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