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电视盒接液晶显示器电视盒图像效果远不如接CRT

CRT电视机简介/CRT电视机
  CRT电视机问世最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完善,技术上非常成熟,画面质量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而价格又比其他类型的同尺寸电视机便宜,性价比是各类电视机中最优秀的。CRT电视机的优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亮度高、对比度好、色彩鲜明、观看视角大等,环境光线对画质基本无影响。如果对画质有非常苛刻的要求,CRT电视机至今仍然是最合理的选择。不过,CRT电视机也有不足,一是实用化的最大屏幕尺寸通常只能做到38英寸,另外也很难薄型和轻型化,38英寸的CRT电视机已经非常笨重和庞大了。
CRT电视机的发展历史/CRT电视机
  从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的诞生到现在第二代超薄CRT彩电的出现,CRT电视产业先后经历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在技术上也实现着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球面到平面的创新转变。可以说CRT市场的孕育过程非常完整,遵循着产品的生命周期轨迹。
1、CRT电视导入期(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
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CRT电视)在天津712厂诞生。这台电视机的部分元件是由苏联研制的,不过当时我国电视机研制技术与日本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我国彩电业生产的序幕。不过,70年代我国彩电业发展缓慢,彩色显像管等主要部件仍需从国外进口,再加上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我国彩电业在生产规模、产量、产品性能和产品质量上都逐渐落后于日本,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1978年,国家批准从国外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架设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并于1982年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我国彩电业的生产摆脱了自行摸索的阶段,搭上了承载先进技术的快速列车。
  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改变了我国彩电主要元件依赖进口的局面,使得彩电业的发展逐渐形成规模。这期间,全国引进大大小小的彩电生产线100多条,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国产品牌纷纷涌现。
  1985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电视机生产国。这期间国产品牌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仅长虹的产量就已达到单班日产1500台。但是由于我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2台和0.8台。
  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这一地位一直保持至今。
  在导入期,CRT电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黑白的彩色的发展历程,并选择了引进生产线的发展捷径。在电视机主要元件改变了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后,我国掌握了CRT电视生产的主动权,各家国产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在产量方面先后超过美国和日本,跃居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可以说,在生产方面,国产CRT电视产业顺利的度过了导入期,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面临的是CRT电视的普及及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而这正是成长期要解决的问题。
2、CRT电视成长期(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虽然国产彩电在数量和规模已经有了空前发展,但国内企业引进的生产线在技术上仍然比较落后,其所生产出来的电视机在技术、品种、功能、质量、价格等诸多方面都无法与进口彩电相比。在大量进口彩电的冲击下,国产电视的市场地位与日俱下,不仅抓不住新增市场机会,连已有的市场份额也被外资品牌抢夺。在这一轮抢滩战役中,外资品牌拿下了近八成的市场占有率,其中松下、东芝、日立等日本品牌占据绝对优胜地位。
  为了冲破外资品牌充斥中国彩电市场的局面,1989年8月,长虹率先挑起了价格战,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降价。50天后,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彩电降价政策。从此,国产彩电摆脱了计划经济的阴影,由市场掌舵,企业首次取得了产品营销的主动权。此外,低价优势使国产品牌抢回了失去的市场,并使彩电在中国迅速普及。不久,城镇居民彩电拥有量接近100%,农村的彩电拥有量也已经达到了32.5%。 进入90年代中期,价格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一些实力较弱的彩电生产厂商相继转产或被淘汰。而长虹、海信、康佳、TCL、创维等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竞争意识强的彩电企业进入大发展时期,成为中国彩电市场的骨干企业。国产品牌技术上的飞跃和低价优势使得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日益萎缩。 1996年,国产彩电销售额首次超过进口彩电。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之比逐渐由以前的2∶8变成了8∶2。
  在CRT电视的成长期,国产品牌在技术上的劣势暴露无遗。不过,国产品牌认清了当前的形式,扬长避短的与外资品牌打起价格战。这一低价战术使CRT电视走入寻常百姓的家庭,不仅帮国产品牌赢回了市场份额,也使百姓得到了更大的实惠。与此同时,激烈的价格战淘汰了市场中实力较弱的品牌,使存活下来的品牌树立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可以说,在成长期,CRT电视完成了普及任务,并使我国的CRT产业提前进入成熟期。
3、CRT电视成熟期(90年代中后期至现在)
90年代中期,当国内彩电凭借低价优势压倒性的占领国内中低端彩电市场后,国外家电企业开始转向技术、升级产品,他们一方面增加在华投资并加速本土化进程,另一方面以产品和技术的革新占领高端市场。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世界知名产品为索尼的特丽珑电视。
  进入90年代后期,我国彩电业无论是生产技术、产销量、企业管理等已全面进入成熟期,彩电市场已形成综合性品牌竞争。企业间比技术、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构成家电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彩电市场的品牌效应更加集中,并且出现了主导品牌垄断市场趋势。据对我国大型零售商场彩电销售情况的调查,1998年市场占有率前10名的彩电品牌,已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技术创新方面,这一时期的CRT电视品种已彻底告别黑白电视进入彩色世界,并由模拟向数字化迈进,显示器由球面转向平面,以至于大屏幕等离子、背投、立体、高清晰度等彩电技术大量涌现,创新的步伐越走越快。
  2001年,在人们纷纷预测等离子电视将会取代CRT彩电的时候,第一代液晶电视上市。不过该阶段市面上销售的液晶电视产品并不多,主要为15英寸大小的产品,而且技术不成熟,可视角窄小、对比度低、画面清晰度差、价格高,多数的消费者隔岸观望,更多人愿意把它看做PC的显示器。所以CRT彩电的销量仍然称霸彩电市场,而等离子电视成为时尚的宠儿。
  直到2005年,第六代液晶电视一上市便卷入中外品牌价格大跳水的漩涡,液晶电视的发展潜力才开始实现。2007年,随着价格的进一步降低,液晶电视的销量不到总体比重的20%,而CRT电视的销量跌破80%。虽然在销量上CRT电视仍然占绝对的主流,但是在销售额上液晶电视已经达到52%。不过,我们不能单就销售额的表现来说CRT电视即将退市。
CRT电视机的发展现状/CRT电视机
1、市场:CRT电视的销量连年下滑    虽然CRT电视的销售量仍然占据彩电市场的绝对主流,但是已经出现连年下滑的态势。2006年,我国CRT电视首度出现下滑。据《中国彩电研究蓝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06年,CRT电视去年销量为3112万台,同比下降了3%;而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销量分别达380万台和60万台,同比分别增长了200%和13%。
  2007年国内CRT电视销量为2707万台,较2006年下降11%;销售额392亿元,下降17%。具体来说,2007年上半年CRT电视的销售量下降了7%。在国内一级市场,CRT电视的销售占比已不足15%。2007年第三季度CRT同比更是出现了18%的大幅下跌。
2、产品:弱势地位催生超薄概念
相比,CRT电视受显像原理的限制,尺寸越大,需要的显像管越多,尺寸也就越厚,所以目前CRT电视最大的尺寸为34英寸,远远不如液晶电视大屏幕的观赏效果。而液晶电视纤薄精
外观、震撼的大屏幕播放效果使得CRT电视显得“老态龙钟”,在销售量上节节败退。弱势地位促使CRT电视催生超薄概念,在技术和外观上升级革新。2005年4月,
全球率先推出第一台29寸超薄CRT电视。随后
也竞相推出了超薄CRT电视。
  超薄CRT电视上市后不久,便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据《中国
研究蓝皮书》数据显示,2006年中,超薄CRT电视全年销量220万台,增长了6倍多,占整体彩电市场近87%;液晶电视市场增长率为200%,销量达到380万台,占总体彩电市场的10.6%。2007年超薄CRT电视的增长依然强劲, 上半年销量238万台, 增长了近2倍,并已超过2006年全年销量,占到CRT电视17%的比重。
3、价格:CRT电视价格平易近人    据了解,19、26、32、42、46英寸的液晶电视市场均价分别在2000元、3000元、4500元、8000元、14000元左右,而目前21、25、29、32英寸的CRT价格只有1000元、1800元、2200元、3600元左右,其中21英寸的超薄CRT最低已经卖到了800元。由此可见CRT电视的价格更平易近人。
4、品牌:外资厂商纷纷退出CRT电视市场    由于CRT电视销量持续下滑,并且受到平板电视整体市场的打压,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外资品牌基本退出了CRT电视领域。目前只有
还坚持在二、三级城市销售CRT电视。而
等传统电视机厂商因为拥有完善的上游产业资源,已经把精力投向了平板电视的生产和销售。
也在2006年初停止生产CRT电视。
5、渠道:CRT彩电在二、三级市场及农村市场大有作为   
  目前,在一线市场CRT电视的销量和平板电视持平或略逊于平板电视,而在二、三级市场则是CRT电视的天下。各主流品牌在二、三级市场的渠道分布密集而且结构完整,使得CRT电视在二、三级市场的销售十分顺畅。而CRT电视销量的贡献者也主要是二、三级市场。
  在广阔的农村市场,电视面临的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而仍停留在有与无的差别上。所以价格低廉的CRT电视在农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不少厂商的渠道网都在向农村各地渗透。
6、推广:液晶广告满天飞,CRT广告很少见    如今在宣传效果最佳的央视或地方电视台上已经看不见CRT电视广告的身影了,而新品液晶电视的广告比比皆是。在报纸杂志也很难见到关于CRT电视新品的介绍。在新兴的互联网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家电网站,上面关于液晶电视、
的评测与介绍不计其数,但是关于CRT电视的信息却少的可怜。在一级城市的3C家电卖场或大型超市,液晶电视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CRT电视均被安放在角落里。种种迹象表明,厂商已经战略宣传重点放到了液晶电视领域,CRT电视时代似乎已经远去了。
CRT电视发展趋势/CRT电视机
1、CRT退市论言之过早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任何产品都会走向衰退期,即进入淘汰阶段。产品在衰退期的表现是: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上已经有其它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时成本较高的企业就会由于无利可图而陆续停止生产,该类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陆续结束,以至最后完全撤出市场。
  对照这一理论,CRT电视在我国经历了50年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其可替代性产品——液晶电视,并且在液晶电视的冲击下,CRT电视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年过半百已经老化,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它在二、三级市场及广阔的农村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CRT的替代性产品液晶电视的性能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拖尾现象,动态
不加等,所以在性能方面比不上技术相当成熟的CRT电视。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的CRT电视从生产制造到组装销售已经形成了一条非常成熟的产业链,使得生产CRT电视的成本远远低于液晶电视,在售价上液晶电视根本不具备优势。液晶电视高昂的价格不能满足低收入者(目前在我国仍占多数)的消费需求,尚不能将CRT电视挤出市场。相反,由于我国尚不具备生产液晶电视的核心技术,电视机生产企业还需要借助CRT电视创造的利润来反哺液晶电视。
  外资企业退出CRT市场原因有:其一生产成本、服务成本高于中国企业。其二,销售渠道过于狭窄,只限于一、二级城市,而这些城市的CRT电视已趋于饱和。其三,外资品牌拥有液晶电视的核心技术,具备降低生产成本和技术
的条件和优势。所以大多数外资企业会先于我国淘汰CRT电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CRT电视目前的市场现状不完全符合《生命周期理论》中产品衰退期的特征,尤其是关键的价格及市场需求条件不符合,所以我们说CRT电视仍处于成熟期向衰退期的过渡阶段中,其退市论仍言之过早。
2、 CRT电视短期内仍具有优势    CRT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技术非常成熟,因此在亮度、对比度等画质因素方面表现得都比较出色,而且技术稳定、皮实耐用,CRT电视的寿命通常都比液晶电视的要长。此外,CRT的可视角度大、反应速度快,色彩的还原性也很好。对中国的广大消费者来说,CRT还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价格低廉。
  在渠道方面,CRT电视依靠多年来建立的经营体系,已经下渗到各个县城的商场和电器专营店。凭借优势的送货上门服务和丰富的售后服务网点,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许。
  此外,中国政府也在继续维护中国CRT电视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将高清晰CRT与液晶、等离子、有机电致发光等显示技术同列为中国信息产业未来5~15年的重点技术。而2007年的“家电下乡”计划更是直接促进了CRT电视在农村市场的销售。
3、 中国电视市场CRT与平板未来仍将共存    中国既是CRT电视的生产大国,也是CRT电视的消费大国。中国有13亿人口,近4亿家庭,其中,8亿人口、2亿多家庭在农村。根据赛诺公司的估算,每年的彩电有50%-60%是由农村家庭所购买的,而这些彩电中的绝大多数是CRT彩电。
  在中国市场低价仍然是CRT电视的杀手锏,而且CRT电视的产量大,技术体系完善,故而CRT电视被平板电视替代的水平明显慢于全球。2007上半年,中国彩电业保持了小幅增长的态势,统计期内电视总产量为3835万台,与上年同期相比,CRT彩电的产量比重为67.5%,液晶电视的产量比重为30.8%,CRT仍然占据产能优势。虽然CRT电视市场份额在逐渐减少,但是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来说,其市场空间还是相当大的,近几年CRT电视仍是销售主流。
  根据Displaysearch 对彩电市场的预测,到2010年中国CRT电视与平板电视市场总需求将各占50%的比例。中国电子商会的研究数据显示,月,各家电卖场CRT电视的销售量为254.1812万台,占总销售量的66.1%,销售额为万元,占总销售额的71.2%。而目前,康佳、
等厂商均表示会积极研发新品CRT电视。所以我们说中国电视市场CRT与平板未来仍将共存。CRT电视在中国至少还有五、六年的发展历程。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08:37:24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查看: 2365|回复: 8
佣兵, 积分 5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0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550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gerrand22 于
09:32 编辑
同一台PS2 7W主机,同一根色差线。
方案A:PS2用“HD BOX PRO”(168元,网购新的)+色差线连接17寸CRT纯平显示器;
方案B:PS2用色差线直联17寸国产CRT电视机。
经过比较,我觉得用“HD BOX PRO”的方案A要差于方案B,但请熟人来看,他们觉得两者差不多。
大家实际觉得哪个方案显示效果更好点(不考虑价格和便携性因素,且不谈模拟器)?
多谢回复!
精华1帖子威望19 点积分18738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视频转换设备只是方便,这个结论很正常。
骑士, 积分 16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89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611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色差直接连电视效果肯定好!HD BOX PRO接17寸CRT纯平显示器效果差一些,也可以接受的。毕竟CRT电视机太过笨重,占地方也大,我就用的HD BOX PRO接17寸三星CRT纯平。HD BOX PRO带有调节功能,显示器也有调节功能。花点时间调好后,保存一下。 我感觉效果很满意的。我的是三星788DF.
The Answer
终结者, 积分 9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52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9148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是“最强大脑”的怀旧区版么?
佣兵, 积分 5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0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550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李祥伟 发表于
色差直接连电视效果肯定好!HD BOX PRO接17寸CRT纯平显示器效果差一些,也可以接受的。毕竟CRT电视机太过笨 ...
多谢回复……
用HD BOX PRO总感觉画面有点怪怪的,具体也说不上来(黑边倒是无所谓)
老兄你的效果差得多不?
骑士, 积分 16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89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611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gerrand22 发表于
多谢回复……
用HD BOX PRO总感觉画面有点怪怪的,具体也说不上来(黑边倒是无所谓)
不调的话,上下有3毫米的黑边。但是通过显示器的拉伸功能调节后就完全解决了啊。看不出图像变形,色差接液晶也不清晰,还有拖影。玩着眼睛累~~~家里有台好老的14寸夏普,单喇叭的电视。只有AV接口。怀旧的时候用用,感觉比HD BOX PRO好点点。亮度清晰度都有少许提升。就是电视画面有点斜的。没咋用了。反正PS2都是老机器了,基本能达到要求就好了,我在上面玩玩街头霸王2感觉还是很爽的。{最近在玩老游戏} 还有:这种盒子我用过两个,现在这个比原来的好很多,花了接近300块买的。没有感到有水波干扰,画面很平滑。也不知道是不是显示器的缘故,用了快3年了,一切OK。
一句话:我家的HD BOX PRO接三星788DF的效果,我很满意。
ps:我们用的是同一款HD BOX PRO吗?
佣兵, 积分 5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0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550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李祥伟 发表于
不调的话,上下有3毫米的黑边。但是通过显示器的拉伸功能调节后就完全解决了啊。看不出图像变形,色差接 ...
真是热心版友啊 辛苦你码字这么多了……
骑士, 积分 16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89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611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gerrand22 发表于
真是热心版友啊 辛苦你码字这么多了……
呵呵,客气啦 !自己知道的东西,讲出来大家参考罢了。。。
圣骑士, 积分 37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5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3705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HD BOX 早用过了,效果真的一般,只能说比PS2直接S端子接显示器好点而已。
有重影,色差不纯
Powered by
扫描二维码
下载 A9VG 客户端(iOS, Android)牟取暴利? 显示器凭什么比电视卖的贵|全文浏览<span itemprop="datePublished" content="T05:11:00+-07-01 05:11&&&&【 原创】 作者: | 责编:王越&&&&&
为何显示器比电视贵?
&&&& 【】和向来有非常深的渊源,因为两者的成像原理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并且都一同经历过CRT时代和液晶时代。对于和而言,它们基本的成像方式都是从接收端输入来自信号源的视频信息(如PC端、各种和视频播放器或者是电视节目),经过IC控制电路处理之后,通过液晶面板将生动的画面传达给用户。
&&& 通常而言,由于用途和面向的消费群体完全不同,一般而言液晶电视的屏幕尺寸都是要远远大于液晶,如大部分液晶电视的屏幕尺寸至少在32英寸以上,而屏幕尺寸最大的普通桌面级显示器也才30英寸,主流的桌面级液晶显示器的尺寸都在19到27英寸之间,相对液晶电视而言可视面积要小很多。因此按照人们传统的观念,屏幕要明显更大、功能和接口更多的液晶电视自然在方面要比液晶显示器高出很多。
专业级24宽屏液晶的售价高达30000元以上
艺卓专业级液晶显示器几乎都是以万元为计量单位
&&& 而在消费级市场上,普通的液晶显示器售价基本上都在3000元以下,而主流的液晶电视价格至少都在4000元以上,还比较符合大家这个“逻辑”。不过网友们可以通过显示器的相关新闻,看到一些液晶显示器的价格动辄高达数万元,如LG在去年推出的专业级24英寸宽屏液晶W2420R的价格高达三万元以上,这个售价甚至比55英寸的液晶电视还要高,因此在这类文章的留言版中,就经常能够看到诸如“真黑啊,显示器还卖这么高的价格”、“一个24的显示器都买几万,还不如买50英寸的电视了”、“JS啊,卖这么贵,抢钱啊!”之类的留言,可以看出很多网友对显示器卖出天价感到不可理喻。那么这类液晶显示器凭什么可以卖出这么高的价格,它们究竟是厂商“抢钱”的工具,还是真的有两把刷子呢?
显示器和电视有何不同?
● 和有何不同?
&&& 在分析究竟这些数万元的究竟是否属于“抢钱”行为之前,首先来看看和电视究竟有哪些不同吧。正如文章开头所述,显示器和电视尽管在成像原理方面几乎完全相同,但是正是由于两者用途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拥有完全不同的特性。
液晶显示器更强调色彩还原的准确性和静态画面的清晰度
&&& 由于大家的质疑主要在价格方面,而这些高达万元的液晶显示器同样采用的是广视角面板,因此面板的类型这里不再是显示器和电视的差异所在。通常而言,显示器一般更多的用于工作方面,因此显示器产品一般更加强调的是静态画面的表现,包括色彩还原的准确性,灰阶表现的能力,画面整体的细腻程度等等。如对于制图或摄影用户而言,他们非常需要一款色彩还原很准确的显示设备;而在医疗领域,必须使用灰阶表现能力非常强的显示设备,才能够让医生看清楚X光片上的各种细节,如乳腺细胞、癌病变等等,若这些细节显示器无法准确的表现出来,对病人的健康危害是相当大的;而对于使用工程制图,或者是用作监视器的显示设备,就对画面的细腻度要求极高,此时超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产品就在这个领域受到重用。而专业级的显示器这些特性都是,甚至是普通消费级的显示器产品无法实现的。
&&& 而液晶电视通常面对的是家庭娱乐用户,并且大家使用电视更多的是观看电视节目、看电影以及玩游戏,因此电视产品更加强调的是动态画面清晰度,如动态对比度、每秒24帧、倍速插针等技术都是为了不断优化动态画面而推出的功能。因此在看电影、玩游戏这样的娱乐应用时,使用电视当然会拥有更好效果,毕竟其动态清晰度比显示器更佳。
电视产品更强调动态画面的清晰度
&&& 此外在色彩表现方面,在上文中我们介绍显示器更加强调的是色彩还原的准确性,而电视则是更强调色彩范围的丰富,广色域的电视产品通常能够表现出非常讨好眼球的颜色,比较适合娱乐,而这部分用户也不会非常强调色彩还原的准确性。如夏普最新推出的“四原色”技术,就是传统红、绿、蓝三原色的技术上再加入黄色,让电视能够表现出范围更广阔的色彩,当然色彩还原就不是电视考虑的重点了。
万元级的显示器是在抢钱?
● 万元级的是在抢钱?
&&&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到和的不同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在万元的显示器是不是真的在“抢钱”了,毕竟同样是显示器,为何我们一般使用的显示器价格才元之间,挂上“专业”两个字之后,价格就翻番呢?
很多网友都质疑一个24英寸的显示器为何比52英寸的电视还贵
也有不少网友不了解专业显示器到底“专业”在哪里
&&& 在我们文章的留言板中,可以看到有很多相关的帖子实在质疑“专业级”的显示器产品的,以艺卓的专业级机型为例,如果仅仅只从性能参数上来看,不论是亮度、对比度(甚至没有动态对比度技术)还是在响应时间方面,都和普通的显示器产品别无二致,尤其是响应时间比普通液晶要高出很多,看不出“专业”在哪里。
专业级的显示器产品拥有更可靠的色彩表现
&&& 正如上文所说,显示器所强调的是静态画面的表现,其中包含色彩还原的准确性和灰度能力的表现。但是这两者是根本无法用性能参数所描述的,它们需要用专门的器来进行测试。而在色彩还原的准确性方面,业界通常使用平均ΔE值来进行恒量判定,它可以将显示器的色彩还原的准确性进行量化,更加有利于各个产品的对比。而普通消费级(就是价格在3000元以下的那种)的平均ΔE值在6到9之间,但是专业级液晶显示器(就是大家常说抢钱的那种)即使在不经过校色的情况下,平均ΔE值都可以基本上控制在3以下,可以看出两者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而如何控制色彩还原的准确性,这需要液晶面板和控制IC共同的努力下才能完成,其中IC电路部分才能彰显出专业显示器厂商的实力和功底。
&&& 而在色彩表现的可靠性方面,专业级液晶显示器也具备很明显的优势。在之前的测试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极少部分消费级产品之外,绝大多数显示器都无法完整的覆盖sRGB色域,因此它们或多或少都无法表现出一部分真实的颜色,但这种情况基本上不会在数万元的专业级显示器上出现。
万元液晶其实物有所值
● 万元液晶其实物有所值&&&
&&& 我们已经知道色彩还原的准确性对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些价值万元的通常会用什么方法来保证输出的色彩是最为准确的呢?通常大家使用的方式是加入“调色板”技术。
&&& 所谓的“调色板”功能原理并不复杂,即厂商在IC芯片中预制一定数量色彩的信息(如12bit,10bit等等),这里我们以12bit为例,在工作时,IC芯片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从预设的12bit色彩中挑选出最为接近的8bit或者10bit的颜色输出到屏幕上,这样就能更加保证色彩还原的准确性。虽然原理看似简单,但实际实现起来还是相对比较困难,因此“调色板”功能只有专业级显示器才具备,并且不是每一个厂商都拥有这样的技术。
优质可靠的IC芯片不是谁都有能力能够做得出来的
&&& 此外虽然一些打出“广色域”的旗号,但是在之前的测试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过色域更广和色彩的可靠性没有太多关联,广色域液晶同样可能无法包含sRGB色彩空间。而消费级的广色域液晶往往无法控制好色彩的溢出,会造成偏色的现象,但专业级液晶显示器的IC电路则能够对色彩很好的把控,因此偏色的情况要好很多。
万元的专业级液晶能够清晰显示出黑色方块内的文字
但同样的情况下,普通液晶显示器就无法显示出来了
&&& 除了色彩的可靠性和还原的准确性之外,灰阶能力方面万元级的“抢钱”显示器与我们常用的也有很大的区别,大家可以观看上面两幅图片,第一张是专业级显示器,而下图是普通液晶显示器,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上图中黑色方块的文字能够很明显的看到,但下图中就无法识别。试想一下,如果黑框中的内容不是文字信息,而是癌变的细胞,若医生使用普通的显示器来检查,恐怕这位病人就很“杯具”了。这些都是普通的显示器所无法做到的,当然就更别提了。
万元液晶适合哪些人用?
&&& 除此之外,专业级的液晶会提供更加丰富的调节选项。这里我们以色温调节为例,普通最多只会提供7个选项:sRGB,5000K,6500K和9000K。而NEC 2690WUXi则提供了7个选项空间(如下图所示),而艺卓的CG系列机型的调节范围更广,可调节的余地也更大,这样给高端的专业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便利。
NEC 2690WUxi提供的7级色温调节选项
&&& 除此之外,昂贵的专业级液晶一般都会具备非常扎实的用料和做工,考虑到外接其它用电器对显示器的干扰,万元级的专业液晶显示器通常会采用非常厚实的屏蔽钢板,让显示器尽可能少的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这些也会大幅度的增加成本,并且普通的显示器和并不具备这些特性。
● 万元液晶适合哪些人用?&&
&&&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价格比50英寸还要贵的液晶显示器的特性,以及开如此高价的原因。其实之所以这些显示器“敢”卖出这么高的价格,实际上是因为它们具备自己独有的技术和特性,如设计出色彩还原准确、灰阶表现能力高的IC芯片,这一点只有少数厂商才能做到,并且会耗费很多研发上的精力和资源,再加上厂商为其推出的一系列软件应用解决方案,因此其成本自然会更高,而由于在应用领域范围内完全不同,因此专业级的显示器产品和消费级显示器以及电视产品不具有可比性,他们各自有各自独有的优势,并没有交集。
专业显示器不适合玩游戏,不不,多贵的专业机都不适合
&&& 对色彩要求非常高的高端摄影爱好者,以及专业的制图、动画制作人员、工程制图人员、医疗人士等各个专业领域的人士而言,专业级的显示器是必须的,因为其它任何显示设备在可靠性方面远远达不到要求。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大家更多的应用是看电影、玩游戏,而专业级的显示器产品在动态画面的表现是非常弱的。大家可以注意到一般专业机响应时间基本上都在16ms,并且都没有采用任何灰阶加速功能,因为灰阶加速会影响显示器的灰度表现能力。此外动态画面和静态画面是两种不同的方向,就像照和两者不能互相取代一样。如果您经常喜欢玩游戏,还是建议选购消费级显示器或者是电视产品吧,专业显示器不太适合,不不,多贵的专业机都不适合的。
频道热词:&&&&&&
液晶显示器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液晶显示器排行榜
商家报价:
49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33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60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617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晶显示器 图像抖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