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最佳治疗能用延胡索治疗吗

当归芍药散:慢性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
我的图书馆
当归芍药散:慢性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
当归芍药散在男科中的应用
转载▼&标签:&&杂谈&&当归芍药散方出张仲景《金匮要略》,由当归、芍药、川I芎、茯苓、白术、泽泻6味药组成,具有养血活血、健脾利湿、缓急止痛之功效,临床运用非常广泛。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等男科疾病均获良效,兹举病例如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男,45岁,日初诊。患者述少腹、会阴部胀痛不适半年余,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先后用过多种抗生素,疗效不佳,今来本院就诊。症见少腹、会阴部胀痛不适,甚则牵引睾丸,伴头晕失眠,心烦易怒,性欲减退,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肛诊:前列腺大小正常,质稍硬,表面光滑,中央沟存在,有压痛;前列腺液镜检:WBC&10~15个/HP,卵磷脂小体(+)。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2g,JII芎12g,炒白芍15g,土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荔枝核12g,橘核12g,川楝子12g,延胡索15g,王不留行10g,泽兰叶12g,石菖蒲12g,川I萆薜15g,白花蛇舌草15g。7剂,水煎服,日1剂。嘱其每日温水坐浴,每次20rain左右。&&&004年4月14日:患者述服上方7剂后,诸症减&轻。药中病机,效不更方,上方继服,患者前后共服上方&40余剂,诸症消失,肛诊及前列腺液镜检均正常,病告&痊愈,至今未见复发。&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复杂,迁延难愈,属中医的“淋证”、“精浊”、“白淫”等范畴。本例辨证为肝郁气滞,湿热内阻,气滞血瘀。用当归芍药散养血柔肝,疏肝理气,健脾利湿;配川萆薜、石菖蒲、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加荔枝核、橘核、川楝子、延胡索王不留行、泽兰叶理气止痛,活血化瘀。同时配合温水坐浴,从而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附睾炎、睾丸鞘膜积液&患者,男,35岁,日初诊。&患者述右侧睾丸肿痛半月余。半月前因感冒致右侧睾丸肿胀疼痛,痛引少腹,行走时尤甚。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急性睾丸炎,经用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治疗后,红肿消退,但仍下坠疼痛,痛引少腹,行走不便,今来我院就诊,要求服中药治疗。症见右侧睾丸下坠疼痛,痛引少腹,行走不便,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B超提示:双侧睾丸大小形态正常,双睾丸表面光滑,回声均匀,右侧附睾尾部明显增大,大小约2.8cmX&1.6cm,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欠清。CDFI(彩色多普勒超声):内见丰富的血流信&号显示,左侧附睾尾未见异常,双侧附睾头不大,于右侧可见~&0.4cmX&0.28cm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周界清,右侧睾丸鞘膜腔内可见1.5cm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左侧鞘膜腔内未见异常积液。考虑右侧急性附睾炎;右侧睾丸鞘膜积液;右侧附睾头囊肿。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2g,川芎12g,赤芍12g,土茯苓15g,自术15g,泽泻15g,荔枝核12g,橘核12g,川I楝子12g,延胡索15g,刘寄&奴15g,泽兰叶12g,浙贝母12g,连翘15g,红藤15g,半枝莲15g。7剂,并嘱忌辛辣之物,卧床休息。007年12月5&El:患者述服上方7剂后,右侧睾丸仍下坠疼痛,触右附睾尾部明显增大,质地较硬,上方加三棱12g,莪术12g,海藻12g,昆布12g,天仙藤12g。再服7剂。&日:患者述服上方7剂后,上述诸证明显减轻,药中病机,效不更方,上方加甲珠10g,再服7剂。上方前后又加减服用30余剂,诸证悉除,B超提示:睾丸鞘膜积液吸收,右侧附睾未见异常,病告痊愈。按:附睾炎、睾丸鞘膜积液分别属中医“子痈”、“水疝”的范畴。本例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湿热内阻,水湿内停,气滞血瘀。用当归芍药散养血活血、健脾利湿;加荔枝核、橘核、JII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配刘寄奴、泽兰叶、浙贝母、连翘、红藤、半枝莲、土茯苓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由于右附睾尾部明显增大,质地较硬,故先后又加入三棱、莪术、海藻、昆布、天仙藤、甲珠等药以增加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先后服药近6O余剂,睾丸鞘膜积液吸收,右侧附睾未见异常,病告痊愈。&&&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男,43岁,2007年1O月11日初诊。&患者述近月余左侧阴囊部坠胀不适,睾丸隐痛,有时向腹股沟附近、下腹、会阴部放射,久站或步行时间过长症状加重,伴腰膝酸软,疲乏无力。B超提示:双侧睾丸大小形态正常,左侧3.7era&x&1.7cm×2.6era,右侧3.7era&X1.9crux2.5cm,实质回声均匀,呈中等回声,未见占位病变。CDFI:其内可见血流信号。双侧附睾未见异常,左侧仅见一支精索静脉扩张,最宽外内径约0.4cm,内透声差,未见蔓状静脉扩张,睾丸鞘膜未见明显积液。提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体检:立位见阴囊皮肤松弛,左侧睾丸低于右侧,能摸到曲张的静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2g,川I芎12g赤芍12g,茯苓15g,白术15g,荔枝核10g,橘核10g,川楝子12g,延胡索15g,青皮lOg,乌药10g,黄芪18g,JIl续断30g。7剂,并嘱忌辛辣之物,注意休息,勿过劳。&&&1O月18日:患者述服上方7剂后,诸症减轻,药中&病机,效不更方,上方继服,患者前后共加减服用上方20余剂,诸症消失,病告痊愈,至今未见复发。&按:精索静脉曲张中医古籍中无此病专门记载,可归属于中医“筋瘤”范畴。本例患者证属肝郁气滞,脾肾亏虚。用当归芍药散养血活血、疏肝健脾;配荔枝核、橘核、川楝子、延胡索、青皮、乌药理气止痛;加黄芪、川I续断补益脾肾。诸药合用,疏肝气,补脾肾,药中病机,故获良效。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中医治疗男性不育体会
作者: 邸禄年 雷慧敏
【关键词】& 男性不育
  笔者在对男性不育治疗中,应用中医药治疗精子数稀少,精液不液化,免疫性不育症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精子数稀少致不育
  此为男性不育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正常生育力男性的精子数量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其正常最低值为20×106/ml。祖国医学认为精子数稀少责其成因,主要在于肾气不足,气血两亏。常见症状有精神疲乏,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等。可伴有阳痿早泻、遗精等。少数患者可无临床症状,舌苔脉象亦无改变。
  治宜,益肾填精为主,补气养血为辅。拟补肾生精汤(自拟)。方剂组成:枸杞子15g,菟丝子15g,五味子10g,覆盆子10g,车前子10g,当归12g,炙首乌12g,寄生15g,淫羊藿15g,党参15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分早晚服。加减法:伴见肾阳虚者上方加炙附子10g,肉桂10g,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15g,龟甲15g,伴有脾虚者加党参30g,黄芪30g,伴有瘀血阻络加延胡索10g,红花10g,水蛭10g,伴湿热下注加萆15g,银花20g,公英20g,土茯苓15g。
  病案举例:患者,32岁,公司职员,日初诊,患者结婚5年,夫妇同居,婚后未避孕,未育。女方曾多次妇科检查均正常。就诊时症见:头晕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面色淡白,健忘,夜间入睡困难。四肢欠温,性欲淡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精液常规检查,精子密度1900万/ml,精子活动率低于30%。畸形率超过30%,精液量1.6ml,选用补肾生精汤加炙附子10g,肉桂1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上药服90余剂后,精液化验:精子数上升至6000万/ml,精子活动率高于50%以上,又继续服20余剂,自觉不适之症消失,性欲增强,其后配偶怀孕。
  体会:精子数量过少症,多是因为睾丸的生精功能低下所致。因其生精细胞不能正常生长为精子。生精细胞形成成熟精子需要90多天,故治疗少精子症多需3个月为一疗程,且多需用几个疗程的药物才可治愈,本例患者能在一个疗程内获愈,可见效果甚佳。在精少不育症中,由于精索静脉曲张或睾丸损伤而致“冲任之瘀”,故在补肾药中,配伍活血化瘀药,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男子精子成活率低与精液精浆的质量密切相关,精囊,前列腺附属性腺炎症是精子成活率低的常见原因,因此在方中选用清热解毒之品。
  2精液不液化致不育
  生育男性在排出体外精液,若在室温25℃条件下,超过30min,不能完全液化或超过1h才开始液化,称为精液的不液化或液化迟缓。
  精液不液化,是男性不育常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有关射出精液的液化物质(如纤溶酶原活因子,乳糜蛋白酶等)来源于副性腺的分泌物。副性腺的感染可使液化物质分泌下降,以致部分或完全缺乏精液液化。另外精液液化与激素变化有关,尤其是雄激素睾酮的变化,睾酮能调节附属性腺的分泌活动,对这些附属腺代谢物的产生至关重要,因此,注重附属腺的感染及激素的变化均与治疗本症有关。
  祖国医学认为,附属腺的感染多为湿热蕴结下焦,温热蕴蒸阴津亏损,气化失常致精稠不化,激素的变化与肾气不足密切相关,肾阴不足,则相火偏亢,热炼精稠。治宜:滋阴补肾,增液润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拟液化汤(自拟)。方剂组成: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5g,熟地15g,白芍10g,丹皮10g,天冬10g,花粉10g,茯苓10g,车前子15g,银花20g,连翘15g,丹参20g,淫羊藿20g,生甘草6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加减法:阴虚症明显加龟版15g,覆盆子15g,瘀血症明显者加三七粉2g,水蛭10g,王不留行15g,湿热症明显者见大量脓细胞加败酱草20g,车前草15g,白花蛇舌草20g。
  病案举例:患者,男,45岁,工人,患者结婚25年,夫妇同居,性生活正常,婚后20年未育。女方曾多次检查,报告为子宫、附件正常,月经按期而行。男方查精液10余次,除一次未报液化时间外,均未见精液液化。曾到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改服用“液化汤”,服用48剂后,复查精液常规,精液半小时液化,精子计数6800万/ml,精子存活率50%,2个月后其妻妊娠后足月顺产一子。
  体会:治疗“精液不液化”医者往往习惯重用补肾强精之品,其结果则会明显加重临床症状,甚至使精液不液化更加严重。临床上因瘀血症为主,引起精液不液化症患者占所有不液化病例的50%左右。且所有精液不液化患者的治疗若加入活血化瘀之药,则能提高临床疗效。据现代药理研究,活血化瘀能改善睾丸微循环,提高睾丸功能,促进前列腺的分泌,增加蛋白分解酶的产生,加速精液的液化,故对于精液不液化的治疗,活血化瘀药当属常用之品。
  3免疫性不育症
  免疫性不育是男性产生的抗精子自身免疫或女性产生的抗精子同种免疫引起的不育。男性免疫性不育占不育症患者的8%~10%。
  在正常情况下,睾丸和男性生殖道有坚固的免疫屏障,精子抗原不与人体免疫系统相接触,故极少发生免疫反应。男子自身免疫现象的发生,提示精子逾越正常屏障与人体免疫系统发生接触,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出现此种情况多半由疾病因素造成,部分病例可以明确找到原因。
  对免疫性不育症的治疗,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西医多采用激素疗法,但大剂量冲击治疗,副作用大,小剂量疗效不够满意。祖国医学根据审症求因审因求治的原则,认为本病病位在肝肾,次在肺脾。病因之本为体虚,病因之标为损伤或感染,病机为正虚邪恋,正虚者肝肾肺脾之虚也,邪恋者,湿热瘀血之恋。治以: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消除抗体。方剂组成:丹参20g,鸡血藤20g,赤芍20g,白花蛇舌草20g,龙胆草10g,败酱草15g,黄芩15g,黄芪20g,穿山甲10g(先煎),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三七粉20g(冲),甘草6g,防风10g,白术10g,蝉衣10g。加减法:兼下焦湿热者和萆分清饮,三妙散加减,肾阳虚者合五子衍宗丸,右归饮加减,肾阴虚合知柏地黄丸加减,脾虚者合参苓白术散。气滞血瘀者合血府逐瘀汤,易感冒者合补中益气汤。
  病案举例:患者,28岁,日初诊婚后5年,夫妻同居,性生活正常,女方检查正常,精液常规检查,精子计数3200万/ml,活动率80%,a+b级精子数>50%,血精AsAb(+),余均正常,平素有阴囊下坠感,右侧附睾时胀痛,但多能自行缓解,每逢劳累时加重,并伴腰酸乏力,口粘不爽。男科检查,右侧附睾头部稍大,光滑质硬,有压痛,右侧输精管增粗,舌脉、舌体偏大,质暗红,苔黄,根部厚腻,脉滑速。症属气虚血瘀,湿热下注,致精子抗体产生。治当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消除抗体,应用上方随症加减,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用3个月后,诸症消失,复查精液常规血清均正常,一年后其妻怀孕生一子。
  体会:在免疫性不育的患者中,多伴有睾丸外伤史或生殖器感染史,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炎症,随着炎症向愈,输精管粘膜细胞得以修复,机体避免了进一步接触精液的抗原物质,避免了AsAb的进一步产生。因此本病系为下焦湿热侵袭,湿热与血瘀互结,扰乱精室,而为不育之症。因此在方中注重清热利湿和活血化瘀等药物的使用。
  作者单位:
  1 300200天津,天津市河西区中医院
  2天津,天津市和平区中医院
  (编辑:秋实)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索静脉曲张怎样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