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体质,脾胃不好,性功能弱应该艾灸调理脾胃虚弱经历哪些穴位

脾胃不和怎么办 艾灸这些穴位可调理脾胃虚弱
脾胃不和怎么办 艾灸这些穴位可调理脾胃虚弱
脾胃出现不适的症状,人们在平时多会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出现,一般来讲,脾胃不和很容易导致人们出现营养不良以及身体疲乏的状态,因此,在出现脾胃不和后,大家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办法来进行处理。
调理脾胃虚弱按摩这些穴位
1、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能够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2、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3、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4、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5、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脾胃虚弱饮食调理
1、常见健脾养胃的食物
粳米性平,有补脾益气之功。脾胃虚弱可以多吃点黄颜色的东西,比如玉米、土豆、鲫鱼汤、薏米等,它们都是调脾胃非常好的选择,如果不想那么麻烦可以直接服用虫草薏米糊。其实何为虚弱,就是功能不强,知道原因就简单了,还是从容易消化着手,每餐以豆浆牛奶,及没馅的馒头及易消化的粥最好是加些薏米、荞麦、燕麦、红枣等一类补脾胃的东西更好,生冷硬及刺激的东西尽量不吃,还有荤的也要吃些易消化的鱼类,其它肉类少吃为好。
2、饮食调养基本原则
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饭,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艾灸调理脾胃的方法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体质的强弱。脾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气机的作用。饮食物入胃,经胃的初步消化后,下行于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与脾的运化转输功能密切配合,以完成其通降传导作用。脾运化水谷功能正常,才能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养料,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及全身组织得到充分营养,若脾运化水谷功能减退,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会发生障碍,导致临床上会出现因胃失通降,不仅影响食欲,且因浊气上蒸而出现口臭、恶心、暧气、腹胀、便溏、食欲不振、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症。
1、调理对象
功能性消化不良、气候变化或饮食不当易出现腹部不适,经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人群。
2、适应症候
经常餐后腹胀、嗳气、打嗝,便秘,食欲不振。或便溏、食欲亢进。
3、穴位组方
脾俞、胃俞、关元、足三里。
命门、肾俞、中脘、神阙。
中医主张以人为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如果一个人脾胃功能正常,五脏机能比较正常,那么他的身体就会强壮有力,反之,如果脾胃功能差,那么身体则会虚弱。因此,脾胃调理以补肾和脾胃为主。所选调理方中,胃俞为胃的背俞穴,是胃经气输注之处,具有直接调理胃腑的功能,在选用时多与脾俞协同使用。中脘是腑之会穴,是胃气在腹部所汇集的地方,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的作用。
4、操作方法
首先温补命门,方法同上。命门施灸后,再灸脾俞、肾俞。背部施灸后,再灸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中脘灸3~5分钟,艾热渗透要较深,扩散面要大,才能达到调脾和胃的效果。
但对于胃热者,中脘穴施灸时间不宜长,时间控制在2~3分钟左右。神阙、关元灸2~3分钟,足三里灸3分钟。通常每个穴位施灸2~3分钟,特殊穴位(如艾热不易渗透的穴位)可以根据左手食指和中指指腹的感觉来调整施灸时间。前5次每日1次,后5次隔日一次。10次后,每周1~2次悬灸调理。
5、注意事项
(1)除了需要坚持施灸,还应注意饮食调养,这点非常重要。应该经常吃一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而无刺激性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饮食不宜过冷、过热和过饱。不宜空腹吃水果。忌烟酒。
(2)注意腹部防寒保暖。
今天你艾灸了吗?
如今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养生保健了,拥有好的身体才是最大的收获,很多人都具备了一些中医养生的知识和常识,对中医养生有一些认识。但是你是否知道在中医诸多治疗和保健的方法里如:刮痧、拔罐、按摩、针灸、刺血等传统的方法都是以泻为主的方法,唯有艾灸是以温通温补为主的治疗与保健的方法。所以这个比针灸早上千年的古老中医方法,如今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在养生保健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
艾灸是中医在治病防病养生延寿方面的一种简便易行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艾灸防病治病的作用,大多来源于艾灸的补益作用,其基本原理如下。
1、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
2、调和气血,气血是人体生命之源,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疏利气机,提升中气,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3、温通经络,经络畅通则利于人体气血运行,经络阻塞,往往会导致疾病发生,艾灸可以有效地活血通络,治疗寒凝血滞所引起的各种病症。
4、扶正祛邪,艾灸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抵抗力,艾灸通过对穴位的施灸,可以提高人体正气,调节阴阳、调和气血、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对于脾胃不和者来说,其在生活中就可以选择饮食调理和穴位按摩的方法进行改善,而在选择按摩穴位的方式时,大家还需要对可选择的穴位进行了解,除此之外,在饮食上,也要选择有健脾养胃功效食物→ 脾肾阳虚(30多年治不好)艾灸哪些穴位
脾肾阳虚(30多年治不好)艾灸哪些穴位
健康咨询描述:
30多年了,基本都是早晨起来着急去厕所,大便稀,但每天一次。饭量与同龄人相同,就是不长肉,也不挑食,177cm,才115斤。浑身没劲,力量小的可怜,说话有气无力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吃汤药很多,都效果不好。每天按穴位足三里,内关穴,合谷穴,肾俞穴,应该坚持有2年了,也没觉得有什么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中医个个说我脾肾阳虚我想艾灸,都灸哪些穴位,不用说多了,挑最重要的说3个穴位以内,多了我做不到。灸多久多长时间每次。多谢各位帮忙!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实验室检验,病理诊断,两性健康,性病艾滋病实验诊断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1724次
&&&&&&病情分析:&&&&&&你好,考虑是存在肾阳虚的问题。最好是去看下中医调理一下。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可服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治疗.&&&&&&指导意见:&&&&&&建议多食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猪肚、淡莱、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
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太原市传染病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擅长急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2075次
&&&&&&病情分析:&&&&&&您好,您的症状表现不排除是肾阳虚造成的。&&&&&&指导意见:&&&&&&肾阳虚的人适合吃的食物有海产品、韭菜籽。补肾可以选用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进行调理。注意休息,睡眠充足,心态放松,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擅长: 高血压病、脑梗赛后遗症、中医内科常见病等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2632次
&&&&&&病情分析:&&&&&&你好,健脾,健胃的食物有很多种,有温热健脾,补气健脾,有消枳健脾等药物,但不知道你要那一种。&&&&&&指导意见:&&&&&&我建议,一样给你说说几样,你看着办吧,香菇,山药,红枣,鸡肉的益气健脾,桂鱼,籼米,牛肉等温补脾胃,豇豆,扁豆,大麦等消枳健脾,就这样不说那么多。&&&&&&以上是对“脾肾阳虚(30多年治不好)艾灸哪些穴位”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参考价格:9.5
参考价格:19.5
参考价格:41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补肾益精。用于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
参考价格:¥14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阳虚体质艾灸法
我的图书馆
阳虚体质艾灸法
  中医讲究对症用药,这充分考虑了病因的差异。在发病的因素中,体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这项法则同样适用于艾灸,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艾灸保健,更有利于自身的健康。体质不同,艾灸选穴配穴也有区别。另外,湿热体质和阴虚体质因身体内的水液代谢问题要谨慎艾灸。  什么是阳虚体质  阳气就是人体中的能量或者热量。阳虚就是身体中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畏寒怕冷、肢体不温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阳虚体质的人应当以温阳驱寒为主。阳气虚损可以导致人体脏器的功能受损,代谢受阻,从而寒湿之邪内生。艾灸可以推动阳气在体内生长、交通,使气血周流顺畅。人体好比一个火炉,应当把湿气祛除,燃料干燥充足,炉内通风良好,生命之火才能旺盛。  ●一般艾灸  艾灸神阙穴  神阙穴的位置:神阙穴位于肚脐的正中。  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艾灸。被艾灸者仰卧,艾灸者站于一旁,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艾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2次,每次艾灸5~1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作用: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艾灸命门穴  命门穴的位置:命门穴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以肚脐为标准围绕腰部作一个圆圈,与背后正中线的交点就是命门穴。  艾灸方法:此穴艾灸时需两人配合,宜采用温和艾灸。被艾灸者俯卧,艾灸者取坐或站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此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1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作用:滋阴降火,接续督脉气血。  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置: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4横指宽)处。  艾灸方法:此穴需两人配合艾灸,宜采用回旋艾灸的方法。艾灸时,被艾灸者仰卧,艾灸者站或坐于一旁,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艾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艾灸,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艾灸。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1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作用:培元固本。  ●辨证加艾灸  症状:腹中冷痛、大便溏薄。  加艾灸中脘穴  中脘穴的位置: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6横指宽)处。取穴时,采用仰卧姿态,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中脘穴。  艾灸方法:宜采用回旋艾灸。被艾灸者仰卧,艾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2次,每次艾灸5~10分钟。  功效作用:和胃健脾。  加艾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的位置: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约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此穴可以自己艾灸,宜采用温和艾灸的方法。艾灸时,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皮肤1.5~3厘米。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10分钟,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最好在每晚临睡前艾灸。  功效作用:祛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症状:下肢水肿、小便清长。  加艾灸涌泉穴  涌泉穴的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缝纹前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左右足底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2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最好在每晚临睡前艾灸。  功效作用:引火归原,强筋壮骨。  加艾灸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的位置: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在膝盖内侧横纹上方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在该骨的下方和内侧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按压时会感到剧烈的疼痛。  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艾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2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作用:清利温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  阴虚体质谨慎艾灸  阴虚体质是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体内阴液的亏损,容易导致虚火的产生,这时如果单纯泻火,则会耗伤元气变生他病,适得其反。因此,调养阴虚火旺体质应以滋阴为主,体内阴液充足阳气有根,才不会生虚火。  阴虚火旺体质大多不宜艾灸,可选具有补阴活血的穴位按摩或针刺。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和足少阴肾经的太溪是补阴要穴。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汇点,可以滋 补肝、脾、肾阴;太溪则可以滋补肾阴。平时可以用手指或笔杆点按,每次10~15分钟,以酸胀为度,也可循经按摩。  脾气急躁易怒者,除点按三阴交、太溪外,还可搓揉太冲,以泻肝火;肺阴不足导致的颧红、气短、干咳、咽干口渴,可以加太渊、肺俞;肾阴不足导致的眩晕、耳鸣、妇女闭经、失眠、潮热、盗汗可加肾俞、涌泉。穴位的按摩应以酸胀的感觉为宜,务必长久坚持方能收获疗效。  当然,也可请医生以针刺补法刺激这些穴位,效果要比按摩快得多。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虚艾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