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让OLED让爱回家电视剧全集价格居高不下

OLED电视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标签
热门资源推荐当前位置&&&&&& &
OLED电视市场临近爆发产业链准备好了吗?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
  在今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会(CES)举办期间,海信传出将在澳大利亚市场推出OLED电视,以满足澳洲消费者需求。海信是QLED量子点电视阵营的坚定支持者之一,但是如今它也开始加入OLED电视阵营。OLED电视的跟进者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已有14个电视品牌加入,OLED电视市场濒临爆发。然而,这么多品牌要销售OLED电视,面板供应的重担却在韩国企业LGD一家身上,其他面板厂商暂难加入OLED的行列。现在看来,OLED电视的面板供应难题只能由LGD扩大产能来缓解。
(图片来源:互联网)
  LGD扩产,缓解大尺寸OLED面板供应短缺
  OLED电视面板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LGD提供的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有多少,全球OLED电视的出货量就有多少。据IHSMarkit数据,2017年LGD两条8.5代OLED生产线提供的大尺寸OLED面板产能约为34K/M,据此切割的55英寸和65英寸OLED电视出货量约为140万台。而根据研究机构WitsView最新报告,2017年OLED电视全球出货预计达150万台。两家机构预估数据十分接近,加上行业内流传的OLED电视面板供不应求的说法,基本确定为唯一供货商LGD生产的OLED电视面板处于供应短缺状态。
  据了解,LGD现在在韩国有两条8.5代OLED生产线,其中一条线E3的月产能是8K,另一条E4(一期)的月产能是26K。到2018年,E4(二期)建成投产后,月产能将追加26K。2017年12月底,LGD在广州投资8.5代OLED生产线的项目通过韩国政府审批,该产线将在2019年下半年量产,规划月产能是6万片。另外,LGD还计划将位于韩国的一条10.5代液晶生产线在2021年时转化为OLED生产线。根据IHSMarkit的数据,届时该产线的规划产能和广州线相同。不过,韩国的这条10.5代OLED生产线还在建设中,预计2018年下半年才量产。
  由于LGD的扩产,预计未来几年OLED电视的出货量将激增。IHSMarkit预测,2018年OLED电视出货量250万台,2019年将达420万台,而到2020年是500万台,2021年更将达到660万台。以目前全球电视市场规模处于增长瓶颈的状态来推测,OLED电视规模增长攫取的将是液晶电视原有的市场份额。而且以OLED电视高达万元以上的售价看,这部分份额主要是高端液晶电视让渡的市场份额,也即QLED量子点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
  多品牌加入OLED,量子点电视挑战力将减弱
  目前,高端电视市场竞争的两派QLED量子点电视和OLED电视正处于胶着状态。同是高端彩电的代表,QLED电视通过量子点技术提升了液晶电视的色域,使得其色域表现与OLED电视比较同样非常出色。再加上量子点电视的售价比OLED电视要低,现阶段为量子点电视买单的消费者仍大幅超过OLED电视。
  OLED电视被QLED电视阵营诟病的弱点是烧屏、寿命短,但是在IHS市场中国区市场评估总监张兵看来,OLED电视技术是革新性的技术,相比液晶技术升级版的量子点技术,OLED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多新的应用领域,因为它外形是可卷曲、可以透明、可折叠的柔性外形,自发光能产生真正的黑色,以及轻薄和色彩还原能力,这些都是量子点技术难以达到的。而且,苹果手机采用OLED屏和索尼重返OLED电视阵营,这两大顶级品牌为OLED屏背书,正说明OLED屏走向消费级市场的时机已成熟。
  索尼中国董事长兼总裁高桥洋曾对外解释重返OLED电视阵营的原因是,现阶段OLED面板的技术障碍已经解决,到了可以量产的时候了。从索尼的表态推测,面板厂商和电视厂商已经通过技术手段尽可能地减少OLED电视烧屏、寿命短的影响,使其不再成为困扰消费者选购OLED电视的决定性因素。否则,以索尼顶级品牌的信誉,不会冒着损害品牌形象的风险匆忙上马OLED电视,重演2007年的历史。
  所以,OLED电视的产品弱点并非是制约其产业化的核心要素。索尼、松下、海信等品牌在近一年先后加入OLED阵营,说明这些下游品牌厂商对OLED电视消费市场的未来十分看好。
  价格虽降,但OLED电视面板未有跟进者
  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琴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制约OLED电视产业发展的主要症结是成本和技术两方面。蒸镀工艺带来的材料损耗仍然非常高,打印工艺还未成熟,OLED电视面板的成本居高不下,终端市场OLED电视售价较高。记者了解到,创维55英寸OLED电视售价将近1万元,65英寸的4KOLED电视售价将近2万元。张兵认为,从终端售价来看,统一价格的OLED电视可以买到大10英寸的QLED电视,也即是大致上65英寸量子点成本等于55英寸OLED成本。
  LGD的扩产,或许能把OLED电视面板成本降下来一部分。诚然,工艺、原材料的因素使得OLED电视面板成本较高,但是通过提高良率、扩大生产规模,LGD正在逐步将面板成本降下来。前不久LGD宣布,公司在去年11月份时成功将55~65英寸的OLED面板良率从85%提升到了90%,降低了部分成本。根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预计到2021年,OLED面板价格将与今天的液晶面板价格接近。
  另一方面,来自终端市场的声音是OLED电视价格在快速下降。苏宁彩电相关负责人表示,OLED电视的价格对比去年年初已下降超过20%。创维在去年双11的促销活动中,将55英寸的OLED电视售价拉低到7000元左右,价格更加亲民。
  然而,应该看到,即使到2021年LGD的产线全开,其能出货的OLED电视也仅有660万台,与全球2.3亿台左右的彩电销量比起来,规模仅占整体市场的2.9%。其他面板厂商并未跟进大尺寸OLED,由于面板生产线从投建到量产、再到良率爬坡需要的时间是2~3年,LGD一家奇货可居,这使得大尺寸OLED屏成本在未来3年都将难以快速下降,这是制约OLED电视难以普及的关键因素。
  从现在行业内透出的消息来看,各大面板厂商争相投资的是中小尺寸OLED面板,并未传出大尺寸OLED面板的投产动向。2016年,创维和京东方做出了第一台搭载国产OLED面板的电视,但是由于京东方大尺寸OLED面板还不具备量产的条件,创维后来也就没有将之推向消费市场。中国面板厂商正在大规模投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和中小尺寸OLED生产线,对大尺寸OLED生产线还不感冒。另外也由于大尺寸OLED面板的技术、制程工艺核心只掌握在LGD手中,连三星也不具备该技术能力,因此,由于大尺寸OLED面板的成本和规模问题,在近3年只能依赖LGD的生产规划,OLED电视产业进程也很难出现大跨步的发展。(记者 闵杰)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
在之前公布的我国5G发展时间表中,一直将2020年当作5G商用的起始点。但近期产业界认为这个时间点会提前一年,2019年就会开始比较大规模的部署5G网络,严谨地来讲,是部署5G预商用网络。
但业界认为,我国智能硬件企业目前多集中在产业链的下游,尚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行业分析师认为,对于智能硬件行业而言,单纯的功能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针对细分目标群和细分场景才是大势所趋。
作为未来物联网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智能设备已显现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但业界认为,我国智能硬件企业目前多集中在产业链的下游,尚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
近两年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国制造2025》、《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年)》等文件发布,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一批有生命力的科技型企业正在蓬勃发展。
总编辣报:贾跃亭真会回国还债吗?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83技术路径不确定价格居高不下 OLED电视或步等离子后尘
从诞生那天起,OLED就被视为下一代显示技术,但技术路径不确定以及价格居高不下一直是其普及的最大障碍。业内人士分析称,OLED电视已面临当年等离子电视类似的困境。
近日,据媒体报道,月份,LG电子的电视业务部门可能从盈利转为亏损,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营业亏损达246亿韩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2014年第一季度,LG电视所在的HE(家庭娱乐)业务部门营业利润2151亿韩元,第二季度利润1580亿韩元。但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由于全球彩电市场竞争激化,LG电子HE部门营业利润环比减少了16%至1342亿韩元。到去年第四季度,LG电视业务所在的HE部门营业利润突降至仅17亿韩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LG电视利润下滑与其主推OLED电视销售惨淡有关。LG 电子目前为全球硕果仅存的OLED 电视制造商,该公司在2015农历春节假期期间,55寸full HD-class OLED TV的销售量还不到1200台。而根据DisplaySearch的统计数据,2015年春节期间,中国高端彩电市场销售规模约16.5万台。也就是说,LG电子的OLED电视自2013年全球上市后,在中国高端电视市场的比重只有约0.7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业界人士透露,LG原本计划今年生产74.2万片OLED电视面板,但目标随后下修至65万片、年初再减至50万片,如今更减至不到50万片。原因就是因为OLED电视销售欠佳。
作为最有潜力替代LCD(液晶)的技术之一,OLED近年来被业界赋予太多的期待。然而,大尺寸OLED却始终绕不过良品率这道门槛,技术路径不确定以及价格居高不下是其普及的最大障碍。
据了解,OLED技术根据材料、背板、尺寸、应用等可分为很多种。从材料的角度看,主要有三星采用的RGB技术和LG力推的白光技术。虽然RGB技术优势明显,但相较而言,白光技术更容易实现大尺寸。正是因为大尺寸技术瓶颈始终难以突破,导致三星之前曾不得不放弃OLED。
从技术层面而言,OLED的优势在于拥有超高对比度、超广可视角度、曲面、超薄的特性,但这些特性与目前市面上流行的4K LCD电视具有极大的相通性。
目前的OLED电视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那就是,即便是在自己最为擅长的色彩表现方面,LCD和OLED的差距正在大幅缩小。一方面,LCD电视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屏幕内部的光源照射进行成像,因此LCD电视的亮度通常比OLED更高。同时,LCD显示技术被外界所诟病的对比度和动态画面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改善。另一方面,OLED电视所拥有的丰富颜色成像优势也可能不再存在。因为一种被称为“量子点薄膜”(quantum-dot films)的技术可以利用LCD显示面板的背光和颜色过滤器呈现出接近于OLED的细腻画面显示。
事实上,更大的威胁还在后面。随着激光电视、全息投影以及虚拟现实设备的成熟与发展,留给价格高企的OLED电视的发展空间与时间已经不多。
业界人士认为,随着液晶电视的技术改进以及量子点电视的市场成熟,曾被看好的OLED电视在成本控制和技术研发方面却始终没有质的突破,目前OLED电视已面临当年等离子电视类似的困境。
在等离子电视发展的初期,松下、三星、LG、日立、先锋等厂商牢牢把控技术优势以及上游的等离子面板制造资源,并且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完全不向其他厂商开放整个产业链,这直接导致了等离子阵营的败北。
在OLED显示技术领域,原本也有、三星、LG和松下四家竞争,但面对4K电视的爆发以及量子点QLED电视低成本的诱惑,索尼、三星和松下选择降低风险的策略,其中索尼和三星确认将会往量子点QLED技术发展,唯有LG坚定不移支持OLED电视。
一方面,在高端电视市场难以打开销售局面,另一方面,在供应链上彩电制造商响应者寥寥,OLED电视目前出现的情形与当年等离子电视的处境何其相似。(傅勇)
&错过首轮智能潮 联想电视能否卷土重来
彩电巨头与互联网新贵因超级电视机舌战不休
揭影视业潜规则 :电视剧原每集2万 台长发话变35万
三星问题电视或有电击危险 缺陷商品存安全隐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上海,世界时尚之都。
但是如果十年前来谈上海,上海仅只是中国时尚之都。
十年前,上海文化的韵味其实存在于七八十岁那一批老文化人身上,谈及大众大家只会说一点点小资情调。小资,经济上略有基础,生活上有一点点可以讲究。彼时,上海的美丽浮华在表面,深入弄堂,则破旧沧桑无法推敲。
今天,随着中国经济腾飞,上海的韵味不再是对于过去的回味,而是文化的普及。弄堂的修葺,在怀念中体现出细腻,在新亮中蕴含富有年代感的格调。格调,才属于今天。就像上海人最爱的大闸蟹,当食蟹完全脱离了显摆而属于大众生活的环节时,蟹之味才成为大众的体验。一切归于本质!
所以,三星电视将&#量子点视觉嘉年华”的第二站选在上海,完全是有理由的。借此,我们可以分析出这家公司的这个系列产品为何在并不景气的经济形势下获得了不俗的业绩。根据全球五大研究公司之一的著名市场调研机构GfK发布的关于全球电视市场的调研结果。截至2017年Q2,在全球平板电视市场,三星电视占据了全球34%的销售额,其份额超过了第二名和第三名市场份额的总和。并且,三星更在价格超过16000元的超高端市场上,相比上季度提升了五个百分点。
究其根本,我认为三星QLED产品的成功来自于科技与设计双刃齐下的战略。我们清楚,可以的进步在不断改进全球人类的生活品质,然而改变生活品质的关键要素是科技产品尤其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体验,而非科技产品的技术指标。体验,包含了基于文化审美感受。
首先我们来看,上市4年之久的OLED在技术指标上非常优异,可是在刚刚推出5个月的QLED面前竟然显得不可一击,原因何在。
根据有关资料,对比OLED与QLED的性能指标,作为电子工程师出身的本人的判断是:为什么不用OLED造手机用QLED造电视?
事实上,三星确实是全球OLED的最大供应商,而三星在将OLED供应给包括自己在内的手机厂商的时候,在电视方案上还是选择了QLED方案。多数人觉得看数据太累,我来解读一下。
1、OLED最优秀的几个性能,诸如耐低温至-40℃、可以达到绝对黑暗等,这些指标是不是更适合手机?有谁的房间随便低于0℃?有谁在黑暗中打开暗暗的屏幕看电视?
2、相反,OLED的寿命5000小时意味着连续不管电视,它只能保证208天!而良品率是什么?上京东去看,同品牌档次同尺寸,OLED价格至少是QLED的2倍以上!
3、就亮度与色彩的体验而言,OLED是越暗越有优势,而QLED是亮了才有优势。从电视的应用场景来看,似乎亮比暗更重要!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其实结论就是:体验、价格才是硬道理!
其次,回到格调这个主题词,在当前这个时代,设计很重要,而设计已经不是扮酷,甚至设计不仅仅包含人体工程学,因为设计必须蕴含文化。三星为QLED电视定制了Q格调,那么什么是设计的格调呢?
1、格调意味着精致,精致则不可傻大粗笨,精致必须轻巧细腻。有细心的网友秀过iPhone6与三星QLED电视的对比图,可以看到三星QLED电视的边角与机身与iPhone6非常一致,所以可以这么形容三星QLED的精致度:像iPhone6那些轻薄细腻。
2、格调意味着使用必须方便且优雅。就像就是的上海滩,丝质的花伞适合曼妙的贵妇,粗笨的黄油纸伞适合车夫。三星QLED电视并不重,可是体积并不小,在实际使用或者安装时,必须让用户感觉到轻、便捷、优雅。优雅是格调的精髓,在安装体验上,三星QLED电视提供了优雅的支架&&根据不同环境,搭配不同风格,不论壁挂式,还是画架式、倒弧式,只为让其呈现最美的视觉震撼。
3、格调意味着”该扮演角色的时候就变成主角,该做配角的时候就安静地与环境融为一体。”
除了屏幕的薄、无边框、简洁以外,除了优雅的安装方式外,为避免线缆杂乱,三星QLED光质量子点电视仅用一根1.8mm的透明线缆,就统领了所有外接设备,丝毫不打扰空间。
本人认真琢磨过家居用品的道理:让一个物件不显得多余突兀的办法是什么?就是把这个物件设计成艺术品!这就是:格调。
就市场竞争而言,麻烦不比任何人少的三星用三星QLED电视的34%的市场销量赢得了尊重。我不得不用特劳特的市场理论来复盘:市场的主导者的战略必须是战略防御,战略防御就必须搞清楚自己占据的市场制高点在哪里。就电视市场而言,制高点有两个:一是科技,一是设计,无疑QLED系列在2017年确实把握了精髓。
凡有市场基本理论常识的人应该知道,当前市场的相对真理是特劳特的市场营销理论。特劳特大师在市场营销战略中这样描述,市场的领导者必须占据市场高点进行战略防御,市场跟随着必须采取侧翼进攻凸显自己的优势,市场的弱者必须采用游击战术边打边跑。
就当前的世界电视市场来看,三星电视拥有好几个标签:第一名、%的市场份额、超越第二第三名总和。无疑这是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那么作为市场领导者的三星的优势何在?不能放弃的制高点何在?无疑,科技的领先优势是碾压对手的法宝,具备文化沉淀的设计是阻止对手进攻的护城河。
我们用数据来看三星的具体做法。根据报道,”消息人士透露,三星电子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投入近70亿美元用于研发,资金同比提升了5.7%。” 欧盟的一家研究机构曾透露,三星电子的研发支出在全世界名列第二名,仅次于德国大众汽车,第三名是微软。
数据说明一切,企业的资金投入哪里,说明企业的关注点在哪里。在世界经济仍处于疲弱的2017年,三星电视用QLED作为旗舰所获得的成绩,值得大家的尊重与学习。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周宁 @ 08:29
曾经,很多人都想拥有一台三星曲面电视,只是预算阻止了梦想的脚步。而今,曲面已经是中高端电视的标配,流行元素升级成QLED。曾经,曲面聚集了几乎所有的电视厂商,如今,很多已经分道扬镳,QLED、OLED各自为营。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纷繁变幻的电视阵营,让人思考:究竟,对于这个阶段的电视市场而言,什么因素才是关键?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近几年形成的电视阵营:
一. 从技术角度区分:QLED、OLED两大阵营
2014年,三星提出了曲面电视方案,成为引领行业热潮的新名词。2016年三星在CES上推出了采用量子点显示技术(QLED)的SUHDTV以来,三星正式引领了QLED与OLED技术之争。而2017年CES上,QLED和OLED两大技术阵营激战风起云涌。
笔者曾经分析,QLED与OLED技术之差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点:1、成本导致OLED价格居高不下。鉴于OLED工艺存在成品率低的天生缺点,OLED彩电的售价高于相似技术指标的QLED彩电20%以上。2、OLED量产能力仍存在障碍。除了成品率问题,起步价格也是影响OLED的重要因素。目前,55寸QLED彩电起步价为5000元左右,而同尺寸OLED彩电的起步价为11000元左右。在相似技术指标上产生如此高的价格差异,宣传所谓技术优势让客户买单,明显不算合理。3、QLED屏幕成本低,且具备色域值高、色彩纯、性能稳定持久等特点,如够显示出100种颜色,超过OLED显示的70种。同等画质下,QLED的节能性达到OLED屏的2倍,发光率将提升30%至40%,其能耗更低。
2017彩电显示技术标准之争已初露端倪。据NPD Display Search的数据显示,全球量子点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从2015年的不足250万平米增长到2020年的近2500万平米,年均复合增速超过50%。该预测数据揭示了业界对于QLED技术的追捧,2017年很可能将是QLED与OLED之争的关键赛点。
笔者认为,无论以怎样形式形成阵营,唯有技术阵营相对稳固。技术阵营之所以相对稳固,是因为所谓技术乃是完整的行业标准!在产品的基石上,唯有标准不可辜负!
二. 从利益相关区分,彩电原来也是利益构成的江湖!
我们可以回顾这个江湖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那些事:
1、TCL曾经与爱奇艺合作,然后乐视牵手拉走了TCL
2013年,TCL与爱奇艺宣布,双方联手共同推出电视新品。据悉,此次合作“是排他性的独家合作”,TCL主导研发、制造和渠道销售,爱奇艺则提供视频服务等软件内容。然而,2015年底,TCL多媒体与乐视网先后发布公告,TCL多媒体与乐视网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签订认购协议,乐视致新将成为TCL多媒体第二大股东。
2、小米、乐视,好一对互联网电视的欢喜冤家!
在一个市场中,假如有两个卖货的天天吵架,会有什么结果?答案出乎意料:其他人生意受影响,这两家生意爆好!我亲眼见过这样的事情。电视市场的小米、乐视就是这样一对欢喜冤家。为什么小米找乐视、乐视找小米?因为人群同质化,外加让人误以为风头正劲的互联网电视。有江湖的地方,一定有戏!一个说别人戏多的团队,其实自己的戏才叫做不少!
3、众品牌通过价格战击垮日系。
这件事,快10年了吧?资料表明,价格战其实是日本电视品牌烧起来的,然而最终的结局是日本电视品牌玩火****。相对而言,三星、LG在商业上保持低调,反而获得了更好的回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利益的群体并不稳固,以利聚,以利散。
反观十一年来风生水起的三星,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不主动参与价格战,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发展是其稳步前行的重要基石。其中,最关键的招式就是:1、把控核心技术与器件。例如三星不仅通过合作德国Nanosys,还收购了美国QD Vision来夯实技术基础。刚刚发布的QLED产品就是利用纯净的量子点光源作为背光,把色域覆盖率、色彩控制精度以及色彩纯净度等各个维度全面升级。2、建立产业联盟,通过核心技术与生产能力支持联盟成员发展。输出技术、共同发展,与快速占据渠道与对手竞争,市场地位明显不同。
三. 从电视类型区分:传统电视、互联网电视。
自小米、乐视创造互联网电视这个概念以来,似乎电视就被划分为传统电视、互联网电视两个维度。然而我们看到,互联网思维并没有如当初豪言壮志中所说的一样消灭传统电视。而且在小米、乐视分别遇到不同挫折的时候,传统电视的互联网功能正在逐步提升,可以预见,在3年之内互联网电视和传统电视的鸿沟会消失。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副总裁刘峻光表示,“传统电视、互联网电视的体系划分已经进入到重构时期,因为现在的大部分电视都可以上网,都有内容牌照方。所以在大多数消费者眼里,电视机本身同质化严重。”
彩电业回归硬件为王已是大势所趋。传统电视、互联网电视的体系划分已经进入到重构期。按照消费者的需求点划分,大家更关心的是电视显示屏是2K还是4K,产品形态是平面还是曲面,显示技术是QLED还是OLED。三星QLED光质量子点电视通过在硬件显示技术的革命、人机交互和内容的突破、对生活方式的全新理解和创新,开创了QLED的新纪元。
中国长期的消费习惯造成了“欺软怕硬”的局面,也就是更愿意为硬件买单,不愿意为软件花钱。同时,造电视毕竟是个拼硬件的活,互联网思维并不能让电视变得刀枪不入。当用户跟你谈4K、谈QLED还是OLED的时候,互联网思维就会怯场。目前,受到版权、用户获得成本等诸多因素限制,一家独大的互联网电视生态已经成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乐视试图通过硬件做入口构建生态的方式,很难挑战三星等巨头通过产业链布局生态的方式。
写在最后。
合纵连横,电视行业各式各样的阵营从未消失,假如更为深层地分析2017年中国市场的基本面,大家应该认识到:
1、中国净高值人群逐步壮大,催生量子点电视等中高端彩电产品市场逐步壮大。
2、消费升级仍然是市场的主题,电视厂商纷纷围绕高端市场进行转型。也就是说低端电视不再是厂商的掘金点,中高端才是市场的热点。
3、与全球彩电行业老大三星电视相比,国产电视需要从生活方式与应用场景方面补课,因为毕竟日韩在电视发展方面比我们早走一步,不可否认他们在技术储备和产品设计方面更具备优势。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周宁 @ 14:36
近日,腾讯旗下产业趋势研究机构企鹅智库等第三方机构均发布观点,当下市场,以智能消费、绿色消费等为代表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并有望成为我国未来消费领域的主流。据观察,此观点在家电市场已有明显表征。以冰箱品类为例,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居民每次采购的数量变多,对食材的种类、营养和口味的需求提升,消费者对冰箱也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款冰箱只有兼具大容量和更优保鲜效果,才能获得当下消费者的青睐。显然,消费升级已给冰箱行业带来了围绕“大容量”和“保鲜”两方面展开的功能革新,冰箱厂商只有同时打好“大容量”、“保鲜”两张牌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决胜市场。
那么,冰箱厂商该如何把握“容量”、“保鲜”两张牌?首先说大容量,如果只是将冰箱做大,而不考虑其他,这一方面并不难实现,无非是空间材料用料的增加。其次说保鲜,保鲜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保湿、控温、循环方式、制冷方式等,一方面没做好,便会使冰箱的保鲜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做大冰箱的同时有效保障大空间内的优秀保鲜效果?成为冰箱厂商顺势消费升级,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保鲜也便成为考验厂商技术水平的关键。
事实上,冰箱厂商们关于保鲜的技术水平之争从未停歇,保鲜功能迭代频繁。大概路径可概括为直冷→风直冷→风冷→双循环风冷→三循环风冷,发展到当下行业已进入以精准控温为核心的无霜时代。据观察,无霜时代市场上比较主流的保鲜技术包括西门子零度保鲜、三星精致保鲜、海尔VC保鲜&光波保鲜和松下银离子抑菌保鲜,并以此些技术为代表呈现群雄争霸的态势。那么,冰箱厂商如何才能制胜对手,脱颖而出,最终成为新时代技术标杆呢?
一,制胜关键招:精确控温 解决保鲜核心问题。
从保鲜原理来说,温度越恒定,冰箱越保鲜。温度恒定的极致便是绝对温度,比如鱼肉所需的0°,或者西瓜、菠萝类水果所需的4°。但是受开关冰箱门、电压浮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绝对温度在冰箱内不可能实现,温差的存在是必然。因此,如何将冰箱内温差控制在最小?便成为提升冰箱保鲜水平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星精致保鲜技术很好得把握住此关键点,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控温。三星精确控温有三大技术保障:首先,品式无霜三循环制冷系统让冰箱各间室独立运转,不串味、高保湿,为控温保鲜提供了一个良性的基础环境。其次,金属匀冷技术、QR匀冷两项匀冷技术和高效保温材料的采用,让冰箱间室在受暖空气侵袭后快速回温。最后,由无加热化霜蒸发器、智能变频****和高精度传感器构成的精确控温系统在尽量减少引起温度波动因素的同时及时监测、智能恒温。
三星依托这三大核心专利优势,能最大程度保持冰箱内温度的均匀恒定,守住食材最本真的味道,升级保鲜境界。而其他几种保鲜技术,因受行业认知和技术背景的限制,并没充分重视到温差控制的问题。
二,制胜基础招:“保鲜”、“容量”两手抓,360°覆盖精致保鲜。
如前文提到,随消费升级,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食材日益高端化。17年春节某大型电商的大数据显示,消费者进口食材比去年增长了14倍多。消费者对保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随消费者购买的食材种类越来越多和家中厨房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中国的消费者需要的冰箱容量也越来越大。
三星精致保鲜技术不仅从保鲜层面做到精确控温,同时将支持精致保鲜的空间不断扩充,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大容量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精致保鲜有两大代表产品,三星品道私厨和三星品道家宴冰箱。品道私厨为三星2016年初推出的产品,其支持精致保鲜的空间仅限冷藏室,但精致保鲜的空间也已达到336L大容量,远超过其他厂商核心保鲜技术的覆盖容积。三星不满足于此,发展到今年,三星主推新品品道家宴冰箱已成功实现了冷藏、冷冻全空间的精致保鲜技术,最大精致保鲜容量达654L。为实现此空间的扩充,三星还开发出一项新的匀冷技术——QR匀冷,特为冰箱冷冻室搭载。为高端用户提出了几乎完美的大容量保鲜应用方案。
三,制胜升级招:体系化的产品优势。
三星精致保鲜冰箱除把大容量下的精致保鲜问题解决的很好,同时延续一如既往的品牌基因,赋予了产品许多锦上添花的吸睛功能点。
以精致保鲜的代表产品之一,品道家宴为例。品道家宴在精湛设计、人性智能方面同样成绩非凡。设计上,外层的蝶门·美食窗和内层的蝶门·保鲜橱让美食一目了然,同时为超大体积食物提供更多收纳空间,便于快速找到所需食物。金属工艺面板、冰蓝色LED指示灯、嵌入式门把手以及全新推出的5种配色,使品道家宴成为厨房里的颜值担当。智能方面,品道家宴内置的清晰摄像头可通过手机里的Samsung Smart Home APP随时随地查看冰箱内部状况,需要采购什么食材,只需打开手机便一目了然,品道家宴还可对食物存储天数进行设置。可谓美观、实用又智能,是消费升级背景下,市场的最佳适配产品。
三星敏锐洞察到市场,并通过精致保鲜冰箱精准满足了当前消费者的诉求。三星精致保鲜技术显然已从技术中脱颖而出,令其他厂商难以望其项背。这与三星一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研发策略和长久以来的专利技术积累密不可分。这也提醒其他厂商在研发创新产品时,不应把冰箱当作单独的机器看,要更多得把冰箱与生活场景结合,从消费者的需求去考虑,并在技术层面扎实精进,不断完善产品,才能跟上市场的洪流。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周宁 @ 09:14
注定,2017年的电视市场会像谜一样变化莫测!
首先我先来回顾2016年电视市场的相关信息:
1、在总体增长率方面。根据WitsView发布2016年全球彩电销售数据报告显示,去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为2.19亿台,相比2015年略有增长,增长率为1.6%。也就是说总体数据上可以视为持平。
2、厂家排名方面。WitsView数据显示,2016年几大国际主要厂商情况如下:三星彩电出货量与2015年持平;LG彩电出货量下降4.1%;索尼彩电也处于衰退期,2016年同比降幅达3.7%。而中国主要厂商受房地产升温影响,略有提升。
3、产品方面。新名词层出不穷,百花齐放、论战不休!QLED、OLED、激光电视、4K、8K、HDR、曲面、超大屏,这些技术创新在2015年——2016年这段周期内此起彼伏。互联网电视,硬件超低价格,生态模式,正在从另一个方面冲击着传统电视市场。
4、政策方面。美国大选中川普大叔出人意料取胜,此后四年世界将从统一的世界回归分割的世界,“美国利益至上”将给跨国企业带来汇率、关税、知识产权等方面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电视市场世界排名前两位的三星与LG所在的韩国也处于多事之秋!
再看中国市场与电视行业的相关信息:
1、2016房地产井喷带来的红利仍可以消化。按照房地产市场的规律,从购房到交付,一般存在两到三年的周期。也就是说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井喷所带来的家庭市场增量,将在2017年到2019年逐步消化。2017年的占比估计将超过2016年,也就是说2017年中国电视市场存在一波房地产红利!我预估,中国电视市场的可能增幅将略高于2016年,市场领先厂商的增幅有可能达到5%。但我们必须关注的是,并不是谁都能分享这个红利,因为市场对技术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2、消费升级决定了落后厂商必被淘汰,领先厂商选择跟着三星或者LG站队。所谓消费升级,对电视市场来说就是大家家里并不缺少一台电视,可是大家希望用一台更好地电视淘汰越来的旧电视。换成市场营销层面,就是“低价”已经过时,甚至“性价比”也正在过时,市场需要的产品必须是“好东西、好体验”。中国的电视厂商,大多数来自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制造业大发展阶段,面对消费升级困难并不算小。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包袱重,观念旧,技术落后。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从民营到老国营,中国电视厂商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选择就是——站队,跟着三星、LG走,选择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这背后的痛处就在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2016年跟着三星站队发展QLED(量子点技术)的海信电视市场表现不俗,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三星押宝的能力。
3、互联网电视:受资本市场影响,烧钱模式遇阻,比拼实力成为必经之路。我们不得不关注中国特色——互联网思维。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二互联网强国,手机的挑战者是小米,电视的挑战者是乐视。本文谈的是面,所以不加展开,只提要点:对于互联网电视而言,2017年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资本市场处于寒冬,类似滴滴那样的烧钱玩法行不通;第二是用户对于电视的粘度减弱,对体验的要求提升,于是比拼硬件、体验的技术门槛提高;第三就是生态的培育周期很长很长。因此,互联网电视对于电视市场的冲击并不直接,并不迅速。
那么,对于2017年电视市场这一个万变的棋局,传说中的“电视市场中绕不过的三星”会如何出招呢?
根据蛛丝马迹,我们可以分析出,三星的招式是以不变应万变,核心是两个“不”字:
一、说一不二——继续推动QLED的发展。
1、CES 2017上,三星毫无意外地推出新一代QLED TV。2016年,作为电视行业的老大与老二,三星给出的市场结果是持平,LG给出的市场结果是倒退,对于同为韩国企业的两家公司,这个结果不能不视为与技术策略的结局。同时,QLED阵营的海信电视在世界排名上也具有不俗业绩,为QLED做了很有价值的备注。因此可以判断,三星将会持续推出全新QLED TV,通过市场结果来结束论战!
就目前的局势看,完全有可能如同当年的曲面电视一般,彩电业在三星电视的带领下将正式进入QLED时代
二、无微不至——场景化,更加聚焦用户。
昨日的电视是客厅媒体,而今日的电视是客厅娱乐工具。因此,电视的娱乐体验越来越至关重要!要想一步步将人们从大屏逃离的视线重新拉回大屏,就不得不赋予电视种种可能,使得电视焕发新生机。
就最新最新资料来看,三星用“前所未有”与“难以置信”来描述新一代的QLED电视。具体信息为(以下信息来自于新闻信息):
√ 100%的显色体积与DCI测量完美匹配,同时HDR最高亮度可达1,500 – 2,000尼特。
√ 加入新金属材料的纳米晶体半导体量子点。
√ 全新设计元素:为解决用户在以往使用中的痛点,三星QLED TV还在设计和易用性上都进行了创新,为消费者带来舒适的观看体验。通过仅一条几乎隐形的线缆,将外围设备有序整合到One Connect集线器中与电视相连,使机身从任何角度看起来,甚至是背部,都十分清爽整洁。此外,360°无死角完美设计,在前、后、底座都使用真正的金属材料,彰显高端品位。四面无边框设计彻底消除了妨碍视听体验的因素,呈现极致的视听沉浸感。同时,还提供了画架式支架和雕塑底座等全新电视支架,使电视成为一件美轮美奂的家居装饰品。
√多样化服务和设备,更统一化体验的蓝图。三星One Remote高效解决方案使用户能够仅用一个遥控器来控制电视和连接的多个设备,新增针对内容的语音搜索功能,可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想要观看的内容。另一大亮点是在内容方面,三星电视将同时搭载芒果TV及爱奇艺两大平台的优质内容,使内容选择更加丰富,将更好地满足观众不同的观看需求。
由此可见,三星对于充满不确定性的2017年所给出的策略是:围绕QLED这个中心点,通过丰富的产品线去覆盖不同定位的用户需求,进一步丰富电视生态的服务内容,丰富电视周边配套产品。这对于国内厂商的启发是:强化长板,深化细节,以不变应万变。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周宁 @ 09:02
2016年在互联网领域有两大热点:企业级应用和产业互联网。对于企业级应用,除了我们熟知的大数据、移动OA以外,我发现与企业级应用相关的硬件市场明显滞后。企业级应用的硬件市场,其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就是打印机。
并不是完全没有人关注过这方面的机会,几年前随着微信的发展,微信照片打印机就风靡一时,成为消费商家与客户互动的有力工具。不过办公打印机仍未被开发,大数据、移动办公等方面的应用场景仍是一块处女地。我们不得不思索与考证!
近年来,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类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企业与社会机构的发展与变化等,都在促使打印机市场进行着深层次的变化:
1、打印与打印机的应用场景被重新定义。
移动终端的发展让人们可以非常方便地携带海量信息,非万不得已,没有人再愿意携带沉重的打印资料。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普遍拥有了尽量减少硒鼓、打印纸等打印机耗材的意识。服务业也在告诉发展,各类价格低廉的打印社、创业社区的商务中心越来越成熟,家庭和小型企业自行打印在维护上显得很麻烦,在性价比上变得很不划算。
这些背景导致打印机的使用场景已经被重新定义!我们可以分析出目前不得不打印的文件是哪些:
√ 各类企业或者个人的申请材料。
√ 各类组织与个人的正式汇报资料。
√ 大中型企业公文。
√ 合同、协议。
√不同组织间的书面沟通材料。
以上可以归纳为:必须进行签章的不同组织之间沟通的正式文件。归纳这些场景,我们看到正在使用打印机的主要组织是大中型企业与组织。所以未来打印机使用场景将有两个关键词:企业级市场、移动办公。
就过去数年的技术发展来看,惠普、佳能等厂商更重视打印性能、环保等指标。而三星受到手机发展的影响更多,在较为传统的一线阵营中,是为数不多的将移动技术应用于打印机领域的厂家。从三星打印机去年发布的信息来看,三星打印机确实吻合了企业应用与移动办公这两个方向。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星打印智能操作平台SmartUX与多种无线连接技术的结合,使得打印机有可能作为企业办公的打印组件使用并满足多种移动办公的需要。结合OA厂商的应用,管理人员完全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启动打印任务,文印室也可以根据OA的审批指令接收打印任务。这让我们看到远程办公将成为现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有可能从此摆脱现场审批的困境。
2、新兴地区的打印机市场更具潜力。
欧美、日韩乃至中国等的打印机市场已经成熟而基本饱和,东南亚(越南、老挝、孟加拉)、印度、非洲等新兴市场更具爆发力。也就是电脑与智能手机普及度不高的地区更具市场潜力。这些地区的打印机市场仍然处于传统模式。
3、对打印机而言,成熟市场的“打开方式”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我们已经分析:移动互联网进一步颠覆了传统打印机市场,办公打印仍处于主导地位,规模型企业成为打印市场主体,而打字复印社这样的服务机构成为小企业的选择。这些乃是变革的前奏!如何变化?我们专门来进行讨论。
可以展望,在不久的将来,与打印机密切相关的企业级应用领域究竟有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企业级市场在近年来变化最大的是大数据与移动办公。不过,对应用场景的分析与尝试、技术系统的进步与成熟等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这导致技术与实际应用的转化并非一蹴而就。就当前而言,大数据的直接成果仍体现在大型互联网平台(如BAT)、金融业、通信运营商层面,而移动办公方面一直到2016年才初步见到成果。例如,移动OA相关项目中,前几年我们只看到诸如纷享销客等垂直化应用,知道2016年才见到诸如伙伴云表格等项目取得显著成果(用户量达到50万企业)。从理论上说,打印机也是企业应用的重要使用入口,那么与打印相关会否产生创新模式与创新技术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 共享经济进一步发展。
从我们对于打印场景分析可以看到,从打印数量、使用频次、打印效率、维护成本与数据保密等方面出发,大中型企业一般会自行配备打印机,而小型企业、家庭、个人更愿意选择专业的打印服务机构。这有可能导致打印方面共享经济的诞生。从微信打印机、网络日历制作、微信朋友圈出书等项目已经看到一些萌芽。
√ 移动接入场景发生进一步改变。打印机有可能向着办公模块发展。
我认为,与打印相关的移动接入场景更可能发生在大中型企业,更可能与移动OA相结合。家庭、个人的打印频次不足以支撑更大规模的应用,小型企业选择共享经济足以满足打印需求。而大中型的主要打印需求都与OA相关,未来必然是移动OA。同时,由于企业保密需求以及打印在办公中所处位置来看,打印机作为办公模块更具备可行性。这也就是三星打印机主要型号是激光打印机,新开发打印机具备SmartUX以及可编程接口的原因!
√ 办公打印的接入标准、基础平台被重新定义。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打印机在未来办公应用场景清晰化,历史很有可能再给予打印机行业一个新的任务——重新定义打印接入标准,涵盖适用于共享经济的开放式接口、适用于大型企业的私密型接口。究竟是惠普、佳能、三星等传统领先者来定义未来标准,还是由新成长起来的新型企业来定义标准?我们拭目以待。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周宁 @ 09:52
当科技消灭了瘟疫,世界经济一体化消灭了大规模战争,于是整个世界都开始面临一个新的局面:产品过剩,人口老龄化。不要以为目前经济问题是我国独有的,其实这个问题属于整个发达与次发达国家,也就是说问题属于具有购买力的世界各国。对于经济而言,可怕的局面就是:人人几乎都拥有产品,而低出生率削弱了成长起来的刚需阶层。这,就是所谓消费升级被推崇的理由!因为,假如大家不再有追求,不再想改善居住条件,不再升级产品,那么社会需求就要开始停滞了。
所以,对于家电行业而言,目前的问题就是:整个世界都在消费升级,家电产品当然必须升级!
我认为,消费升级的时代特征是这样的: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有没有产品的时代,也不是有几个功能的时代,甚至连产品性价比至上的准则已经过时,因为今天是一个产品使用体验至上的时代。目前电子制造业最前沿的领域是手机,我们发现:2016年,诺基亚早已落魄,小米正在滑落,目前当红的是苹果、三星、华为。这刚好证实了我提到的观点:诺基亚代表产品质量,小米代表性价比,而苹果、三星、华为才代表着更好的产品体验。
具体一点,我们还是从家电业的世界级龙头——三星的产品策略来理解“消费升级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和“家电产品如何应对消费升级的市场需要”。
一、看体验:不再让用户去学习,而是帮用户设计使用习惯。
曾经在某宾馆使用过一次国内某老品牌的电视机,感触颇深。这台电视,安卓、wifi、HDMI,应有尽有。可是菜单极其复杂,切换起来怎一个“便秘”可以形容!
移动互联网为产品设计带来了一个新的思维模式:场景设计。也就是不要把功能单纯得看作是完成什么,而是要从用户使用角度去分析,用户在某个场景下会干什么和会发生什么。很多时候,大道至简,简单的未必就比复杂的差。
二、看功能:不再是能做什么,而是如何做得更好。
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解决“看得见”的消费者难题,同样体现在提升“看不见”的产品性能。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什么是“好功能”,其实不难理解。以洗衣机为例,衣服更干净、洗得更快、更省电、更保护衣服等都是消费者能真实感觉到的产品功能提升。
三星新品“安心添”诠释了“好功能”意味着什么。从常识角度出发,我们知道:洗涤阶段的泡泡越多,衣物洗得越干净,污渍清洗越彻底;而漂洗阶段的泡泡越少,则越容易漂洗,漂的也越干净。因此,不少消费者为了洗干净衣服,放入过量的洗衣剂,衣服是洗干净了,然而过多泡泡却导致衣服漂不干净。三星洗衣机一直坚持的“泡泡净”技术,通过滚筒底部的泡泡发生器在常温进水阶段催生大量泡沫,加速污渍溶解。而在漂洗阶段,泡泡消耗殆尽,衣物漂的更干净。由于省去了传统滚筒洗衣机的加热过程,不仅可以保护衣物面料,还做到了省时省电。所以,消费升级对于家电产品而言,不再是有没有,而是做得有多好!这其实已经超越了所谓工匠精神,而是如何用科技去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科技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三、看环保:性能和能耗并重
10月1日,我国电冰箱新版能效国家标准GB 5《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正式启用。新修订的家用电冰箱能效标准完善了产品能效的评价、测试和计算方法,新能效标准能效等级仍按照“1、2、3、4、5”由高到低划分。与上代标准相比,新标准评级标准更加严苛,新1级比老1级耗电量需下降约40%左右。据悉,新标准的评价体系在国际上都是比较先进的,甚至已经超过欧洲标准,新1级能效冰箱的市场占比将从原来的90%,下降到5%左右。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能效标准:在消费升级之前,能耗只是一种宣传;消费升级以后,能耗既是一种社会责任,又是一种情怀。消费升级之前的情况是这样的,国家宣传节能,市场上白炽灯泡1元1个,节能灯(荧光灯)10元1个,算上寿命和电费的能耗差,使用两种灯泡的个人总花费大致相等,甚至使用节能灯的个人花费更多!消费升级之后呢?消费者开始关心环境,希望天更蓝水更绿,希望高品质的家电不仅更够节约电力花费,同时能够对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星是这么做的:
1、在新标准之前,三星并未过度强调产品的节能环保特性,但是80%以上产品都达到新能效2级以上标准。
2、新一代的冰箱产品,大力推广与使用节能环保技术。例如:金属匀冷却,真空隔热材料,无霜保湿三循环/双循环,智能变频****,智能保鲜系统,品式多门设计等。其中多项技术都是率先在行业中使用。
3、今年6月份,三星成为唯一入选发改委能效“领跑者”名录的外资企业。而面对冰箱新能效标准,三星自信的公布新能效一级冰箱产品。据悉,三星有20%的冰箱达到新一级能效标准,远超5%的行业平均水平。
总结起来,消费升级带给家电产品的难题是:抄,不灵了;低价,行不通了;质量,只是基础;科技进步、设计思维升级才是王道。正如三星电子大中华区生活家电营销副总裁谢辉先生所言:“未来的家电产品应该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用更人性化,更简单的方式让家电产品真正融入到生活中。”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周宁 @ 09:48
今日头条张一鸣说:“短视频在生产、分发和互动环节都发生了变化,造成了短视频创作创业的爆发,短视频将是内容创业的下一个风口。”然后,他宣布:砸下10亿扶持短视频内容创业者。
无独有偶,腾讯QQ 于9月24日也在2016腾讯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砸下10亿,扶持短视频内容创业者。这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根据QQ空间部门透露的数据,“今年8月,QQ空间短视频日均播放量已突破10亿。”
一言不合就10亿,短视频“风口”怎一个热字了得!那么,为何几大内容平台如此重视短视频产品与短视频的创业者资源呢?
一、短视频作为移动端的内容形式,或可催生崭新的社交模式。
短视频已经成为目前非常重要的内容传播方式之一,它的发展有两大因素:4G的发展,ip经济兴起。没有4G资费下降,没有明星、网红,短视频就没有发展的土壤,没有灵魂,没有商业价值。
所以说,不可以简单地将短视频看作是新的内容形式和新的赚钱方式。这些知名的平台也不会为了一个小生意一掷十亿。因为,新的内容形式很有可能催生新的社交模式,甚至推动移动社交产品的革命!
内容平台最大的担忧就在于令人信服的移动社交产品尚无定论,而两年之内移动社交标准很可能形成。就拿短视频来看,社交平台竞争者不仅仅是今日头条和QQ空间,还包括陌陌等。根据报道,陌陌唐岩在财报分析大会上说得很明确,“建设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社交体验和创造出新的社交方式,仍是团队的首要任务。”这道出了根本!
二、揭开几大短视频分发平台的“底牌”
总的来说,短视频分发平台分为三大类:
√ 社交平台:例如微信朋友圈、QQ空间。
√ 传播平台:例如微博。
√ 新闻平台:例如今日头条。
他们的优势劣势在哪里?他们在短视频社交方面的诉求何在?我们来分析几大平台的特征:
1、传播平台的代表——微博:强在传播,弱在关系,最大软肋是转化率。
自微博弱化大V,去中心化转型以来,平台热度已经触底反弹,营收增长。可以说微博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平台。奥运会中,傅园慧等体育明星的品牌传播,再一次证明了微博的存在感。
作为老平台,微博的优劣十分清楚。谁最适合微博生存?关键词:段子手。回顾微博7、8年的历史,在微博上长盛不衰的似乎就是金老师运作杜蕾斯的团队。杜蕾斯的需要就是存在感,传传就好,并不需要看客立即下单。
假如你的短视频第一目的就是传播,那么微博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需要转化的时候,问题将一直存在着。因为我们知道,短视频无非内容传播与主播两个模式。以主播为例,微博是公开传播为主,于是主播在微博上秀也秀了,看也看了,等到主播说:各位大爷,请给小女子一点赏银。看客会说:抱歉呀,这位大姐,我们不熟!
几年以来,传播界的朋友一直还在推荐微博。而需要呈现效果的创业者,例如区域互联网的创业者,都在纷纷放弃微博。
2、新闻平台的代表——今日头条:补位型创业平台,靠着它并不容易活下去。
无疑今日头条是非常好的内容平台,尤其是其内容推荐算法,让用户爱不释手。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推荐算法在精准推荐的同时,也降低了传播速度。在营销与传播行为讲求速度的时候,头条来得比微信、QQ空间以及微博都要慢。例如,好的短视频在头条上不难获得几十万次的点击,可是这几十万次需要几天十几天才能积累出来。
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头条上取得能让团队活下去的收入很困难,广告主会认为,在头条传播不错,可以买单的份额却不够大。而头条的广告分成机制,让人感到头条似乎比百度联盟和广点通还要小气。
今日头条,最大的诉求就是设法挤进社交平台的圈子,完善自己的生态。
3、社交平台——微信:定位于商业,成熟用户群体。
Papi酱告诉大家,在微信上通过视频内容创业是可行的。而微信的用户集中在25-45岁,相对而言,成熟、商业、理性。
微信的运营逻辑是:在公众号发布内容,通过朋友圈与微信群进行人际传播。微信目前的优势在于:8亿用户、微信支付的支持,熟人传播的机制。因此微信的传播数据、转化率都相当可观。
微信平台的另一个魅力来自于资本的认可,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认可微信创业项目,腾讯也已成为一个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封闭的小生态。
4、社交平台——QQ空间:娱乐至上,定位年轻群体。
突破10亿短视频日均播放量是QQ空间在移动社交的先发优势,能否借此凤凰涅槃,是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平台必须重视的事情。
3年来,营销数据反复告诉我们,生于1999年的QQ比微信的用户群体更年轻。数据揭示:QQ用户中,15-35岁人群占QQ空间用户70%以上,总数接近4.5亿。在一些校园项目的跟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用户一般是到了大学3年级才开始逐步使用微信。这与商业市场的情况迥异,在成熟的商业用户市场上,用户打开微信的几率已经超过了QQ。
年轻一代的用户习惯决定了QQ空间在娱乐方面的巨大价值——生存压力小而精神压力大,需要娱乐释放压力。新一代用户伴随互联网长大,使用习惯“轻”而“简单”,爱秀,支付门槛低。这一切决定了QQ空间是非常适合短视频传播的内容分发平台,同时QQ空间的用户群体决定了它是以明星、动漫、游戏为中心的ip经济的绝佳载体。在2016腾讯全球开发者大会上,QQ空间团队给出的案例是无节操学院,该团队以创意短视频制作为主要特色,短视频作品总点击达6亿,团队平均年龄23岁。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使用腾讯微信以外其他产品线的创业者是否能得到资本的认可,这是腾讯能否全面平台化的重要标志。
三、几大平台争夺的“制高点”在哪里?
假如短视频将成为内容形式推动社交方式革命的推动力,那么玩转短视频的关键点又在哪里?
我们知道,移动终端带来了便捷迅速的信息体验,移动终端缩减了屏幕从而决定信息必须精炼。自此,移动平台上,PGC(专业内容生产,可理解为精选的专业内容)彻底代替了UGC(用户生产内容)。微博用粉丝机制,导致BBS与SNS的衰落;微信公众号对微博的革命,彻底确定了PGC的历史地位。
不过,不要指望类似微信朋友圈的随手拍会导致社交革命,随手拍属于UGC,缺乏质量,难以具有强传播性。各家平台争夺的是专业的短视频,是以papi酱为代表的优质视频,是PGC。
小平台做销售,中平台做产品,大平台做生态。生态的关键点是:土壤、土壤、还是土壤。这就是腾讯构建产品平台之后,不遗余力发展众创空间、长青藤学院等的原因。
一句话,发展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关键点就是:抓住PGC的生产者——短视频专业创作者;创造短视频的土壤——定位于不同特征用户群。腾讯的策略非常清晰:微信朋友圈种瓜——面对商业人群;QQ空间种豆——培育年轻一代。
四、假如拥有了短视频资源,各家平台如何形成盈利模式?
假设短视频真的如大家预期一般如火如荼,那么它一定会具备非常好的盈利模式。结合了社交属性的短视频,必将以生态的方式运行下去。
所以,短视频的盈利模式分为两个层面:
1、视频制作者的盈利模式:
其实短视频制作者的赚钱并不那么容易,内容创业比想象的要艰辛!
大型内容制作商、非常知名的内容创作者(例如papi酱),非常容易对接大的广告客户,可是他们只是视频创业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比他们低一层的是北京、上海的内容制作公司,因为几乎所有4A公司(目前大公司的广告一般还是通过专业4A广告公司发布)都在北京上海!最底层的就是广大二三四五线城市的内容创业者,靠流量广告活着那是神话,真正的视频内容金主还是本地商家。
2、社交平台的盈利模式:
大平台的盈利模式的一切荣誉归于广告!移动时代,广告的方式是整合营销。
看过2015年QQ空间如何参与电影《小时代》的发行工作,你会明白为何QQ空间会花这么大力气经营短视频了。
短视频+社交,无疑是2016年的一场大戏。在这出戏里,微博不温不火,今日头条拼命上位,微信大局已定。最有看头的是QQ空间,假如你关注未来社交产品的发展,你不得不关注:QQ空间里的一帮95后、00后,5年以后是否还会留在QQ空间?马上长大的05后、10后,会否在QQ空间开启他们的少年?(文/灵衍科技 周宁)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周宁 @ 10:31
假如你是一位地方网站(本地互联网)的创业者,建议你读下去。
1、假如你有创业的热情与冲动,请首先检查自己的创业动机
【要点】假如你创业的目的是赚钱,而且是快钱,建议绕行。假如你的创业目的是自由、安全、服务大众,那么这个行业适合你。
必须看到,这是一个空间不算太大,速度很慢的行业。
【扩展阅读】应该说区域互联网是互联网领域的脏活累活,行业价值是为本地网民提供生活消费服务。这个领域难以用一个简单产品打天下,也正因为如此该领域才更草根、更落地。
2、恭喜你,现在正处于区域互联网的创业风口期
【要点】这一轮区域互联网的创业窗口期是从2013年—2018年,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其标志是微博、微信、APP等移动互联网新平台的高速发展,和新模式对于老模式(都市报、地方门户、地方社区)的冲击。
【扩展阅读】上一个窗口期是2002年—2008年。起点是互联网普及,成熟标志是盈利模式确立(以地方社区为主要产品模式,通过房产、家居、婚庆、汽车、人才、分类等垂直行业盈利,售卖产品为媒体化服务),终点是移动互联网起步(微博开始对BBS构成巨大冲击)。
3、区域互联网目前的技术架构是怎样的?
【要点】就2016年而言,该领域的平台产品架构是“微信+APP+PC+社群”形式。建议初创团队采取“微信+社群”形式入门;成熟团队再考虑APP与PC端的网站。
Discuz仍是PC端最成熟的产品。由于移动端行业模式仍不成熟,大约要到2018年才能成型,因此不建议初创团队在垂直行业投入过多精力与经费。
移动互联网带来大数据的思想,建议初创团队在营收超越100万/年之后,选用适合该行业的CRM系统。
【扩展阅读】PC互联网时代,地方网站入门站长最关心的主题词是模板、SEO。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更关心微信插件。不管老手们是否对此嗤之以鼻,这体现了时代的变化。
必须注意的是:现在已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地方网站已经被区域互联网所代替(你不可以说本地微信大号就不是区域互联网吧),地方社区这种“BBS+门户”的产品形态也不再是行业唯一标准。PC端流量下滑,PC用户流失不是任何人可以阻挡的。所以初创团队一定要留意:先做好本地微信!这个时代去做BBS是万万不能的!
4、你需要掌握哪些运营技能?
【要点】一句话:一位区域互联网的创业者,必须具备互联网运营与营销技能、销售技能、管理技能。
具体描述:
与本地话题、本地生活消费相关的内容运营能力。
利用微信、微社群、APP、PC、QQ进行本地生活服务类网络营销的能力。
向本地客户销售自己所提供的媒体服务产品的能力。
管理团队的基本能力。
【扩展阅读】
互联网营销一本书——《玩法变了》,作者胖胡斐。
媒体营销一本书——《赢在新媒体》,作者肖勇。
管理一本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者彼得·德鲁克。
5、在区域互联网领域,如何盈利?
【要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区域互联网领域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媒体服务收入,也就是:广告、媒体服务(例如报道、软文、信息发布、专访、直播等)、活动、引导准客户等。
但是,千万不要认为你设了广告位、组织了活动就一定能赚到钱。
【扩展阅读】影响地方网站收入的因素有:
你的流量(本地精准流量才有价值,迄今为止地方网站的CPA、CPS等广告收入都不理想,因为就流量量级而言,区域互联网的网站、公众号等没有优势),流量的本质是本地的用户。
你的影响力,你的网站或者公众号在本地的知晓度怎样?
你的服务能力:你的媒体服务能力是否专业?例如你的团队能否写好一篇报道。你的行业服务能力是否专业?例如你的团队能否告诉用户如何挑选一套适合他的房子。
你的网络营销转化能力:例如100个关注某款新车的用户,你会引导其中多少位去4S店购车?
你的销售能力:你会不会通过策划包装提升你的服务的价格?你销售成交几率有多高?
你可以认为区域互联网领域最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广告、活动,但是并不是广告、活动就可以成功卖掉!
6、如何建立一个区域互联网平台的运营公司?
1)建议下定决心的创业者尽快注册申请一个公司。注册公司所能带来的好处为:有限责任(个人运营网站是无限责任),方便办理许可证(例如:广告业务需要icp证,注册微信号需要公司主体),产权保护(例如申请商标等),商业合作(例如签订广告合同)。
2)注册资金100万即可,按照近年的法律规定,不需要实缴。
3)经营范围须包含:技术服务、广告服务、信息发布、商品代理买卖、咨询服务等,细节不需要纠结,更改方便而且基本不存在花费,只是需要特别留意签订合同与开发票的内容。
4)创业初期可以将财务外包给代账会计,公司注册也可以交给专门的财务服务公司办理,自己办理省不了多少钱而且很繁琐。
【扩展阅读】
有空可以学一点公司法、广告法、财务税务知识。
所有假借工商税务名义办学习班、卖书卖资料的电话都可能是骗子。
对于工商、税务、派出所,有礼有节,不需要惧怕。真有人义正词严威胁你,你直接躺倒保管没事。
7、区域互联网的团队如何建立?
初创者请记住该领域创业团队建设的几个核心要点:
不管你能力如何,起步期人数一定不要超过10名。
起步期不要过多关注部门架构,等业务成熟起来再去考虑所谓部门架构。
在没有至少3名骨干的时候,在营收超越300万的时候,切忌扩充团队到20人以上。
新手切忌将业务分为独立的专业团队操作,例如公司才开始就建立房产、金融、家装等多个事业部。
小团队切忌抄袭大团队的绩效考核。
【扩展阅读】区域互联网是一个发展速度很慢的领域。在这个较为漫长的创业过程中,必须把握成本、骨干培养、收入、领导力的均衡关系,量入为出,逐步增加团队人员数量。
8、该领域的知名公司有哪些?
活化石——西祠胡同,创立于1997年,创始人响马。
行业标杆——19楼,创始人林煜。
当前市值最高的公司——妈妈网,创始人刘颖。
第一家新三板挂牌——宁夏网虫,创始人麦杰。
当前最知名的地方网站:合肥论坛、武汉得意网、烟台论坛、常州化龙巷、南昌地宝网、厦门小鱼网、惠州西子湖畔、成都第四城。
宁哲网络——在这个穷且慢的行业坚持了7年的运营顾问公司。
【扩展阅读】浙江网盟——由湖州南太湖、余姚生活网、平湖在线、(金华)浙中在线、绍兴易网等30多家浙江、江苏地方网站组成的网盟组织。
9、如何做公司规划?
【要点】2016年发展一个区域互联网平台公司(初创)要几步走:
做好微信大号和微社群,达到10万粉丝和100万年收入。
构建以微信、APP、PC组成的平台,培养至少3名业务骨干,营收达到年300万元。
挖掘行业收入,建立完善的公司,年收入达1000万元。
【扩展阅读】公司规划需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自己的路自己走,别人的路只可以参照。
10、发展瓶颈是什么?
【要点】区域互联网的瓶颈为:
天花板低,目前除了19楼、合肥论坛营收过亿,其他的最多4000万而且后继乏力。
运营模式复杂。
发展速度慢。
目前难以被资本市场认可。除了跟随上市的合肥论坛和19楼,以及进入新三板创新层的妈妈网,都坐在新三板的地板上。
【扩展阅读】大家一起思考:瓶颈如何突破?
附:名词解释
地方网站:PC互联网时代,泛指地方门户与地方社区。
区域互联网:泛指本地化互联网形态。
Discuz:PC互联网时代,地方社区使用频率最高的BBS系统,创始人为戴志康,公司位于北京,被腾讯收购之后式微。
Phpwind:Discuz的有力竞争者,创始人为王学集,公司位于杭州,被阿里巴巴收购之后迅速没落。
马甲APP:目前(2016年),区域互联网领域领先的APP产品,截止到2016年7月,总安装量超过200家,下载量超过200万,日活超过10%。
小蚂蚁、163K、08cms等:地方网站(PC互联网时代)领域软件提供商。
垂直行业:指专注于单一行业的互联网业务。例如房产、家居、婚庆等。
门户:又称web1.0,指以资讯形式展现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例如新浪新闻、网易新闻等。
社区:在区域互联网领域指以BBS形式呈现的互联网平台,是人与人关系、内容的集合。
社群:通过关注与相互关注组成的互联网关系网络,目前对于区域互联网主要指微信群与微信号阵列所构成的关系网络。
CNZZ(友盟):由著名站长阿飞与技术大牛曹政创立的CNZZ是站长界最著名的流量统计系统,随后蔡文胜通过投资CNZZ获得了投资领域的第一桶金(这也是大数据)。CNZZ后被阿里巴巴收购,2015年并入移动统计公司友盟。
站长站:站长界最知名的站长站为站长之家(chinaz.com,偏重于创业话题,创始人阿飞)、站长站(admin5.com,偏重站长资讯与交易,创始人图王)、落伍者(站长文化集散地,创始人落伍者鱼)。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周宁 @ 09:40
“唯快不破”怎么破?
雷(军)教主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随着小米如日中天,似乎这已经成为初创企业的圣经!每每听见创业者在呻吟:要快!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风口收紧,这句要诀的光辉逐步褪去,就连小米手机也被华为反超。是时候了,让我们来反思当前创业环境发生了何种变化。
唯快不破的创业暴力美学,近期最经典的领域就是打车软件。想当初,滴滴、快的异军突起,大黄蜂黯然退场,演绎了一场“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的经典故事。随着UBER的加入,战火逐步从打车转移到专车。滴滴、快的合并;各地出租车司机罢工;运管处各自为政;政策忽明忽暗——好一场颠覆的大戏在上演!
然而,盘点至今日,我们发现专车市场竟然还存在着大鱼吃不掉的小鱼,快鱼吃不掉的慢鱼,并且这个小鱼还不算太小,慢鱼也慢不了太多。
看近期主要的专车行业新闻,最引人注目的无非就是以下三条:
√ 滴滴出行:融资73亿美元,估值高达280亿美元,仍无上市打算。
√ uber:为了与滴滴竞争,估值650亿美元的uber再次融资35亿美元。
√ 神州优车:挂牌新三板申请正式获批,而369亿元的最新估值,意味着新三板将迎来新的“实业股王”。
由上述三家的优势、劣势与战略,以专车市场的竞争做线索,我们来看“唯快不破”怎么破?
破招一:以静制动。
滴滴(快的)的最大优势就是快,这个团队的最伟大之处就是为中国互联网演绎了一场具备暴力美学的快速扩张之路。,以至于在2015年下半年投资寒潮来临之后,仍得以不断融得资金。
所谓快,基于一个竞争逻辑,就是规模取胜,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然而到今天,我们为什么在快车市场仍能看到uber、神州专车这样的对手呢?
有人指出:滴滴的最大困惑就是:规模之后,业务的防火墙在哪里?
滴滴此前的疯狂扩张,能让人体会到以下逻辑:所谓快,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不要考虑失败与防守。所谓快,就是以快制快。所谓快,能消灭所有同质化对手。
但事实让我们知道,这所谓的“快”并没有让滴滴独霸天下。活下来的或者后加入能够侵蚀滴滴市场的对手,都是与滴滴差异化并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对手:Uber,深谙共享经济精髓与营销本质,精通打车算法,常常以3人的小团队冲击规模可观的2线城市,让滴滴如临大敌。神州优车,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从车型、服务、宣传都可以看到差异),以B2C模式主打,也能争得一席之地。
创业是胜者王侯败者贼的战斗,不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选美大赛。就像龟兔赛跑,强调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速度代表美,而最终结果才是唯一评判标准。
在这种竞争格局下,滴滴的危机就是:通过大规模补贴获取的用户,并不具备真正的忠诚度。司机同时安装着滴滴和uber,只在乎哪家赚钱更多;乘客手机里更是安装者数种打车软件,比体验、比价格。也就是说,滴滴花大价钱教育的市场,既属于自己,也属于uber和神州优车这类竞争对手!
滴滴团队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在新一轮融资的说明里指出:不会再将融资全部用于补贴;融资的大部分将投入服务改进。
破招二:抓住时机。
不久前,有中国互联网投资女皇之称的徐新宣布移动互联网创业黄金期已经结束,她指出新的机会将存在于“消费升级”。自2015年下半年的行业走势似乎也在为该观点作证,近期非常重要的信号有:小米被拥有芯片制造能力与深厚通信制造背景的华为超越;美团、大众点评的团购业务下滑,两家公司合并之后开始寻求转型。
由此我们认识到: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仅存在于一定的时间段。快作为致胜心法,仅存在于行业启动期,对于当前阶段(也就是行业发展期),致胜要领已经从外功转变为内功。
对于专车行业,2014年到2015年,打车软件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融资规模,移动支付入口是关键点。当移动支付入口不再是资金关注点的时候,打车软件要学会自己生存了!因此,我们可以分析出本文所述几家公司的不同策略:以规模取胜的滴滴,需要设法解决服务标准化问题和成本问题,以求逐步盈利。Uber呢?融巨资做出要与滴滴在中国市场对决的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绝不是一个蛮干的家伙,他一定会不断创新创新!而获批挂牌新三板的神州优车会做什么?正如吴秀波代言的神州专车广告那样,主打高端服务才是正道。
所以,“唯快不破”是有时间段这个前提条件的,适合于行业启动期,未必适合于行业成熟期。
破招三:精益求精。
既然快与规模已经不是竞争的关键,那么体验至上的时代,快车领域的核心是什么呢?
一二线城市的用户显然最有发言权,这些城市的多数用户会安装滴滴、uber和神州等至少一款专车软件。跟许多人聊过,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其实只有三个:能不能打到车、花多少钱、会否受到运管处的干扰、能打到什么车型。
在这几个问题上,各家给出的答案完全不同:
√ 滴滴快车仍然以数量和价格驱动,对于能否打到车,通过滴滴打车与加价双重措施解决问题。例如下雨天打车难,滴滴的第一步提示是专车存在困难,提示用户用滴滴打车作补充,第二步就是提示加价。作为大众化产品,滴滴在高端车领域基本没有优势。
√ uber是用营销故事来对付高端市场的,但是uber始终没有解决“叫一辆奥迪,可是开来一辆奥拓”的难题。
√ 神州专车给出的答案是:通过神州租车积累的专业车队资源开展专车业务,该模式被冠以共享经济B2C模式的名目,以区别于滴滴、uber标榜的共享经济C2C模式。该模式存在的优点是:消灭了不确定性,也就是专业司机专业车辆,不像滴滴、uber司机那样“干一单是一单”;相对政策风险低,在即将出台的出租车管理新政面前,比较容易过关;服务标准化程度高。可能存在的风险是:运营资产相对较重,在神州租车本来不存在优势的地区服务量不足。因此,神州优车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主打地区优势,建立一定的区域密度优势。
对于第三招的总结就是:快,是一种招式,并不是内力。
根据上述三个问题,我们看到:专车市场已经发生根本转变,下一阶段,规模不是优势,“唯快不破”的魔咒已破。规模并未形成绝对的竞争壁垒,基于规模的生态跟用户没有一毛钱关系,未来竞争还是要看用户体验。
对于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启示是:唯快不破只能以快制快,但未必能战胜内功较深的对手;唯快不破的要诀往往存在于行业启动期,获取一定规模之后,用户体验必须提升;归根结底,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文/宁哲网络 周宁)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周宁 @ 09:17
社区O2O,一个伪造的风口?
不信,你看曾经在这个领域有许多假设:
有人认为,假如他可以经常卖给你香烟,然后你就会相信他,从他那里买手机;
有人认为,做配送就可以控制渠道;
有人认为可以卖健康卡给高端消费者,因为健身场馆会给你高额提成;
有人认为可以向富人销售海外代购产品,因为他们具有购买力;
有人认为可以向富人销售理财产品;
有人认为搞定物业就可以控制社区渠道;
有人认为,通过卖鸡蛋,他可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世界上有一位最残酷的人,他的名字叫做事实。
来看他有多么残酷:
物业费不足2.5元,物业跟业主不是路人就是仇人;
做配送的公司目前最好的生意之一就是为饿了么、新美大、百度外卖等送餐,除此以外,暂时还没有商业模式诞生;
做物流货柜的最佳出路是加入阿里的菜鸟网络,许多货柜公司在卖水果,可是我看了顺丰的水果都没什么兴趣;
通过媒体买鸡蛋的多数是老年人,然后只要不是你自己的农场,打什么农药你一定不知道;你自己开了农场,却又发现反而搞不清楚食品危机是怎么回事了;
健身中心符合高端客户的需求吗?
卖香烟的就是卖香烟的,他可以卖螃蟹,但是卖不掉手机;
物业费超过3元的,物业公司比你还懂业主的习惯,没必要跟你分成;
代购?有钱人比你去美国、日本的次数多多了!
高端客户需要理财顾问,而不是所谓高利率产品;
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人,他们究竟怎么生活,这是个难以理解的问题。
许多人回顾2014年到2015年的社区O2O项目,最终总结的时候总在说,他们的推广成本没有好好控制,他的产品没有做好,等等。但是,大家是否认识到一个问题,所有失败的项目都犯了一个错误——几乎这些项目的需求假设都是伪命题!
需求,分需求和伪需求。世上最荒谬的事情,莫过于创业者认为存在着的所谓需求。
原因很简单:互联网人用了各式各样的方法,去捡漏。不是去解决具体问题,而是去捡漏!
我们来看一眼社区O2O 的阵亡名单:
叮咚小区、社区001、顺丰嘿店、小区问问、邻味网、拉卡拉。其中不乏著名投资人看好的项目(例如社区001),不乏估值数亿的项目(例如叮咚小区),不乏势头很猛的项目(例如拉卡拉),不乏实力雄厚的背景(例如顺丰嘿店)。
基于上述对于问题、现象的分析,我们来探讨社区O2O这一事物的本质在哪里
我认为,这些项目的创业者与投资人对于项目的最根本预期就是,想用低成本占据垂直细分的移动互联网入口!该问题的假设就在于大家认为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段,通过“社区”这一连接人群的线索跨越最后一公里。
这么来看这件事情:
1、在城市里有房一族被认为是优质消费群体,而社区一般因楼盘价格而定位,也就是楼盘价格决定居住业主的购买能力。目标人群优质且可以细分,所以从PC互联网时代社区就被看好。
PC时代的解决案例,诸如上市公司三六五网的华侨路茶坊(南京业主社区)、搜房网北京站的业主社区、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的业主社区等。所以,大家一直关注一个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以社区为属性的产品形态是否成立?
2、我们来看跨越最后一公里的意义何在?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大的社交流量入口已经被腾讯所占据,创业公司在社交方面的可能性只存在于垂直与区域。结合上一点——以楼盘属性为基础的邻里社交关系被视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并且,建立邻里社交关系看似成本不高。假如能够通过邻里关系跨越最后一公里,就有可能建立一个高效的细分消费入口。
然而,目前的问题就是:渠道碎片化了,需求碎片化了,服务也碎片化了。
我们这样理解目前运营社区O2O的难点:
PC时代,没有58赶集、没有美团大众点评、身边的房地产网站只有1-2家、QQ的普及率只有目前的一半、商家网络意识不及目前的10%。当用户享受不到细分的服务时,他们只有通过社交去解决问题。
而现在,比较成熟的细分服务APP就有几百种,用户被无数更专业的垂直APP、被垂直且专业的微信号所瓜分,因此用户对于服务专业度、对于服务的价值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所以才催生了许多所谓产业互联网的概念。这对社区O2O的模式形成了一种挑战!
那么,目前的问题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是否能以社区O2O的方式攻破?
1、“广告+地推”的模式本身就违背了社区O2O的“低成本高效率”假设与初衷。该领域运营经验非常重要,因为社区O2O的服务属于中频甚至低频的,你难以用滴滴打车的“地推+补贴”模式解决社区O2O的问题。
2、用单一垂直社区O2O拉动装载,然后扩展服务线或者社交化,此路不通。没有人会用滴滴去寻找美食服务。
3、自媒体的兴起,分化了意见领袖,想通过意见领袖拉动社区的方式被证明是失败的。好内容离钱太近了,可以获得荣誉感的地方太多了,马斯洛的每个层级随处都可以被满足,这也预示着需求原理需要修改了。
4、完全商业化的方式,适合于低端人群,不适合高端人群。例如用送鸡蛋这个高频需求去覆盖人群,然后提供本地电商服务。这个玩法的问题在于更爱占便宜的是低端人群,并且商品服务并未提供人与人的链接关系。各种不同档次人群需求的差异化是一个障碍。
5、新社区从房地产上游入手被认为是可行且成本低廉的方式,然而已经成熟的社区仍被需求碎片化的魔咒所笼罩。
6、麻将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漠邻里关系,难以被一个APP所攻破。
总结上述失败教训,我认为社区O2O所关注的关键点是:
成本。50元/用户的安装成本可以接受,可是计算的时候必须将整个运营成本加起来算,不可以只算地推或者赠送奖品的价格。
共性。跨各阶层人群的共同需求是什么?例如水电气缴费之类的显而易见的需求就别提了,需求必须强且独特。
社交。不产生社交连接,意味着成本高粘度差。
服务。专业的服务能力或者整合专业服务的能力。
文化。缺乏文化属性意味着无法体现消费升级的时代需求,必然是落伍者。
(文/宁哲网络 周宁)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周宁 @ 11:29
访问量: 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视剧真心想让你幸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