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上学期第二次国家质检总局网站考试没收手机后,下学期归还,但是到下学期却说到了学期末才归还,是否合理,合法

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总评分4.1|
浏览量4169246
用知识赚钱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教学检测:河北省廊坊市2016/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河北省廊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第I卷 阅读题(54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二十四节气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o第11届常委会通过,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东方大国,日常生活中,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对天气和农业生产进行了多方面的观察总结。创造出了“二十四节气”这一历史文化。众所周知,我国是从长江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农业大国,在封建统治阶段,我国的主要经济是农业生产。自古以来,不少务农人员都会对天气、季节等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我国劳动人民凭借着其坚任不拔的意志以及勤劳智慧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中总结出了一套天气季节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体系经验,俗称“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祖先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大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二十四节气”主要映了一年中不同时令的主要天气变化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以及“四立”就简单明了地反映了季节的更替时间。大小暑、大下雪则反映了较为具体的天热阴冷情况。而惊蛰,清明等则反映了生物随着季节天气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历经几千年的文化更替与发展,我国的科技、经济、农业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现代社会,“二十四节气”依然能在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起到较大的指导作用。人们可以通过“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清楚地知道现在相应的时节与主要的天气变化,来及时的调整作息习惯或安排相应的衣食住行以适应节气。“二十四节气”最早的意义是用来针对性指导农业生产的,因为农作物的生长都会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农业生产以及季节气候相适应的经验总结。
虽然“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带来不少的益处,但是在千百年传承的同时,通常伴有着或多或少的迷信内容,有些不科学的内容至今还没或者部分教育水平过低的民众。在科学技术不是很发达的古代,每当遇到当时科技以及知识无法解释的现象的时候,人们更愿意祈求于神灵,将某些灵异现象附会到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活动中。所以我们在继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民俗时。应当保持辩证的眼光传承传统的节气文化以及风情民俗。
尽管现今科技水平,教育水平以及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但“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将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使“二十四节气”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1.下列各项中对文意思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二十四节气”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此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B.作为一个东方大国,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气和农业生产的观察总结也是多方面的。
C.“二十四节气”作为一套天气季节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体系经验,离不开我国劳动人民的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勤劳智慧。
D.能和举世公认的四大发明相提并论,说明“二十四节气”的地位和影响,已经被很多人认可,此次申遗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
2.下列各项中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一种时间知识体系,它的形成离不开我们祖先对太阳周年运动的观察。
B.一年中不同时令的天气变化在“二十四节气”中都能得到体现如立春、立冬的就简单明了的反映了季节的更替时间,而惊蛰则反映了生物随着季节天气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C.农作物的生长都会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所以“二十四节气”最早的意义是用来针对性指导农业生产的。而o农业生产是应该和季节气候相适应的。
D.在调整作息时间观和安排相应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人们也可以通过“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了解相应的时节与主要的天气变化,来进行合理的安排。
3.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和很多事物一样,“二十四节气”也有其两面性。“二十四节气”一方面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不少的帮助,另一方面也迷惑着部分受教育水平过低的民众。
B.在科技、经济、农业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的现代社会,“二十四节气”依然能在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起到较大的指导作用。
C.在古代,人们有时将某些灵异现象附会到某些民俗活动中祈求于神灵,是因为当时科技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无法用当时的科技以及知识去解释。
D.尽管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但其传承和保护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应该抓住契机,使“二十四节气”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4.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大器晚成的侯仁之
跑出人生新气象
侯仁之从小体弱多病,仅仅初一,就读读停停地“蹲”了两年。第三年,还读初一。这样的环境,即使身体完全康复,也是不宜再待下去的了。侯仁之有个堂兄,叫侯成之,东吴大学体育系毕业,在山东德州博文中学执教。因是之故,1926年秋,父亲让侯仁之离开家乡,跟堂兄到博文就读。
博文是一所教会学校,体育风气浓厚,各种项目之中,篮球尤为大家喜爱。班班有篮球队,经常举行班际比赛。侯仁之受堂兄的鼓舞,也想上场一试身手。一天,他壮着胆子找到本班的篮球队长,说出了自己的心愿。队长看看他,矮而且瘦,而且黄,一副病怏怏的神态,岂能硬碰硬地打篮球?摇头,断然拒绝。其实,不要说班代表队,就是本班同学玩球,大伙分成两拨,哪一拨也都不要他。侯仁之被孤立在篮球运动之外。他感到绝望,由绝望中又生发出豪气:既然玩不了球,我就练跑步跑步,是不要别人恩准的。从此,每天下了晚自习,他就围着操场,一圈又一圈地跑。坚持了整整一个冬天,风雪无阻。转过年来,学校举行春季运动会,体育委员找到他,说:“侯仁之,你参加1500米吧,怎么样?”侯仁之感到突然,他说:“我可是从来没有参加过比赛呀。”体育委员说:“你行,你肯定行,我看见你天天晚上练来着。”侯仁之于是硬着头皮报了1500米。比赛开始,发令枪一响,侯仁之就拼命往前冲,跑过一圈,又一圈,转弯的时候挺纳闷:怎么旁边一个人都没有?回头一看,哈,所有的人都被他甩得老远!侯仁之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冠军。
侯仁之应该感谢博文,感谢这年的春季运动会,经此一赛,他就像换了一个人,变得开朗而活泼。侯仁之的灵魂苏醒了,生活真正像新潮报刊一样在他面前摊开。从那时起,侯仁之除了跑步,又踢起足球。他跑得快,跑不死,这就是他的资本。在篮球上失落的,从足球上捞回来,侯仁之一路踢到校队队长。侯仁之还演过话剧,剧名《山河泪》,反映朝鲜的沦陷和抗争。你们不是觉得我矮而且瘦吗?嘻嘻,那就演个女孩给你们看看。结果,空前的轰动,哗哗的鼓掌。侯仁之还参加全校演讲比赛,夺得头名。喜讯报告给母亲,母亲感到无比欣慰。母亲希望侯仁之将来成为一名教员,她在回信中说:“等到有那么一天,我能坐在最后一排位置上听你讲课,该是多么高兴啊!”遗憾的是母亲不久病逝,她没有能等到那一天。在丧母的大悲痛里,侯仁之动手写作剧本《基甸救国》,说的是以色列人争取自由解放的历程。这是悲情的一次大宣泄,大释放。写好后,有人帮他把稿子拿到济南,发表在齐鲁大学的《鲁铎》杂志。
择校不如择师,择师要投名师
侯仁之的小学、初中晚了几拍,一步晚,步步晚,到得侯仁之研究生毕业,已经是1940年,时年29岁。1938年本来有留英的机会,又因二次大战的烽烟而阻隔。如此蹉跎复蹉跎,直到1946年8月,在落后杨绛、钱学森、陈省身、季羡林、黄万里五位同龄人十一二年之后,才重续前缘,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深造。
利物浦大学不是名校,但是,没关系,侯仁之在燕大的导师是洪业,洪业的观点是“择校不如择师,择师要投名师”,根据这一师训,侯仁之此番留学,原来打算投奔的是利物浦大学的地理系主任、著名学者罗式培,然而,因为二战耽搁,待到侯仁之出发时,罗式培业已退休,不在岗位上了。
侯仁之是幸运的。罗式培固然优秀,罗式培的继任达比更为出色,后者开创了一门历史地理学,这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方兴未艾,大有用武之地。侯仁之决定投在达比门下攻读博士。
一年后,侯仁之开始撰写博士论文,题目是《北平的历史地理》,材料,是在国内早就准备好的。绪论既毕,呈交达比“斧正”。达比一读之下,大为欣赏。达比看出侯仁之绝对是可造之才,而且他的论文,仅仅从绪论就可把握,对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贡献。达比见才心喜,这才决定担任侯仁之的导师。
利物浦三年,侯仁之养成了一个习惯,一有机会,就到城里或郊外游览用达比的话说,那是一个地理学家必不可少的“散步”。侯仁之的目光渐渐具有双重功能,既能看到表面(地理的),又能看到纵深(历史的)。任何景物,他只消溜一眼,就能迅速演绎出它的来龙去脉。甚至闭眼不看,也能确知它的来龙去脉。这种“第二视觉”,助他在现实与历史中自在穿行。
老牛自知黄昏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1980年,在一次与美国同行的交流中,侯仁之获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的情况。回国后,他立即为我国加入这个公约二多方奔走,终于使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很多人都生活在北京,倘若问你一个问题:“北京城有多大年纪?”你肯定回答不出。作为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责无旁贷,他必须回答。侯仁之经过多年艰辛的探索,终于在1990年,报出北京城的诞辰。他说:“北京建城的时间可以上溯到30个世纪以前,故1990年是北京建城3035周年。”
1991年,侯仁之又提出“北京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侯仁之分析,这三个里程碑代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方向,但都围绕着中轴线。北京城的第一个里程碑是紫禁城。想想看,世界上有哪一个封建帝王的首都建筑如此宏伟?没有,绝对没有第二个。这就是无比。而且紫禁城的设计,左祖右社、面南后市,完全符合中国上古的理想。它代表了封建时代的北京走向世界。第二个里程碑是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开辟。新中国成立,宣告封建时代结束,新时代开始。开国大典放在哪儿?就在天安门。天安门广场整修一新,东西长安街成为通衢。西侧建起人民大会堂,东侧建起革命历史博物馆,标志中国进入民主时代。第三个里程碑是奥林匹克中心。申奥之前,考虑选址,斟酌来,斟酌去,还是北边最适合。因为北边空着,任何一个大工程,首先要考虑发展的空间。奥林匹克中心由中轴线向北延伸,象征北京走向国际、走向世界。
三千多年的北京重新焕发青春。三千多年的遗迹有多少得到认真保护?侯仁之为此倾尽心血。这里面的例子太多了,且举其中一个:九十年代初,首都修建西客站,侯仁之听说有人要放弃莲花池。这怎么行?你们知道北京是怎么来的吗?一次,他给北京市的领导做报告,题目就叫“从莲花池到后门桥”。啧,啧,若以故宫为中心,莲花池在大西南,后门桥在正北,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且听侯仁之娓娓道来,他告诉在座的诸位:北京最初修建的城,名为“蓟”,莲花池的水,是蓟城的生命之源。建城如同造房,一般都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莲花池西北方有一处高地,名叫“蓟丘”,蓟城就筑在蓟丘上,并因此而得名。这段经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中,有相应的记载。不过,那时不叫莲花池,叫“西湖”。莲花池的水源,左右了一个古代城市一步步成长,至金朝,扩展为中都城,这就是北京建都的开始。
侯仁之的晚年持续辉煌。1999年10月,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同年11月,获得美国地理学会“乔治·大卫森勋章”;2001年10月,荣膺美国地理学会“研究与探险委员会主席奖”。日,地理学巨擘侯仁之在北京去世,享年102岁。他不仅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创始人,还是将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 &(节选自《济南时报》,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总体上以时间为线索,选取了侯仁之的中学阶段、国外求学和晚年时期三个时间段,展现了他作为学生和学者的不同生活侧面。
B.侯仁之从小体弱多病,多次留级。1926年秋,父亲让侯仁之离开家乡到博文中学就读,因为博文是一所教会学校。体育风气浓厚。
C.侯仁之在燕大的导师认为“择校不如择师,择师要投名师”。按照老师的的安排,侯仁之去英国留学,投奔的是并非名校的利物浦大学的著名学者达比。
D.达比之所以决定担任侯仁之的导师,是因为他通过侯仁之的博士论文《北平的历史地理》,看出侯仁之是可造之才,认为他的论文对历史地理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贡献。
E.北京城要焕发青春,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便是一个难题。西客站修建时,莲花池到后门桥一段北京城的古老风貌得以再现。这不仅离不开侯仁之倾尽的心血,也离不开相关领导的理解与支持。
(2)结合选部分概括侯仁之成功的原因。(4分)
(3)如何理解“侯仁之的灵魂苏醒了,生活真正像新潮报刊一样在他面前摊开”这句话?请简要分析。(4分)
(4)大器晚成的侯仁之一生始终离不开“晚”字,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三、古诗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16分)
陈尧咨字嘉谟,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济州,召为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判三司度支勾院,始合三部勾院兼总之。擢右正言、知制诰。崇政殿试进士,尧咨为考官,三司使刘师道属弟几道以试卷为识验,坐贬单州团练副使。复著作郎、知光州。寻复右正言、知制诰,知荆南。改起居舍人,同判吏部流内铨。旧格,选人用举者数迁官,而寒士无以进,尧咨进其可擢者,帝特迁之。改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以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郎中知永兴军。长安地斥卤,无甘泉,尧咨疏龙首渠注城中,民利之。然豪侈不循法度,敞武库,建视草堂,开三门,筑甬道,出入列禁兵自卫。用刑惨急,数有仗死者。尝以气凌转运使乐黄目,黄目不能堪,求解去,遂徙尧咨知河南府。既而有发尧咨守长安不法者,帝不欲穷治,止削职徙邓州,才数月,复知制诰。
尧咨性刚戾,数被挫,忽忽不自乐。尧叟进见,帝问之,对曰:“尧咨岂知上恩所以保佑者,自谓遭谗以至此尔!”帝赐诏条其事切责,乃皇恐称谢。还,判登闻检院,复龙图阁直学士。坐失举,降兵部员外郎。丧母,起复工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会灵观副使。边臣飞奏唃厮啰立文法召蕃部欲侵边,以为陕西缘边安抚使。再迁右谏议大夫、知秦州,徙同州,以尚书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入为翰林学士,以先朝初榜甲科,特诏班旧学士蔡齐之上。
换宿州观察使、知天雄军,位丞郎上。尧咨内不平,上章固辞,皇太后特以只日召见,敦谕之,不得已,拜命。自契丹修好,城壁器械久不治,尧咨葺完之。然须索烦扰,多暴怒,列军士持大梃侍前,吏民语不中意,立至困仆。以安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知郓州。建请浚新河,自鱼山至下杷以导积水。拜武信军节度使、知河阳,徙澶州,又徙天雄军。所居栋摧,大星霣于庭,散为白气。已而卒,赠太尉,谥曰康肃。
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兄弟同时贵显,时推为盛族。
& &《宋史·陈尧咨传》
【注释】①唃厮啰:唃厮啰政权的创始者。原名欺南凌温。吐鲁王朝赞普后裔。②须索:勒索。③挺:棍棒。④催:折断。⑤霣:通“陨”,降,落下。
5.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B.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C.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D.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的人,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民间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B.“团练副使”,唐肃中时,在不设节度使的地区设置团练史,掌地方军事:并设团练副使。宋代团练使为武将兼衔,“团练副使”就相当于掌管地方军事的副司令员。苏轼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C.迁,指调职、调动,文中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文中的拜、擢、改、徙等均为官职平级调动。
D.谥,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按照谥法,谥号大致分为三类:一为上谥(表扬类),二为中谥,(同情类),三为下谥(批评类)。本文尧咨谥“康肃”,为上谥,“康”表示“安乐抚民”。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尧咨曾以势压人,刁难转运使乐黄目,黄目无法忍受他,不久又有人揭发尧咨不守法纪。真宗皇帝对这两件事不想探究,只是把他降职调往邓州。
B.尧咨因考上状元而走上仕途,之后一路升迁。但因为在殿试做考官时,涉及刘师道弟弟作弊事件而被贬为团练副使。
C.尧咨能够举荐贤能的寒门素士,受到真宗嘉奖。但因为他性情暴戾,因而仕途屡屡不顺,于是一直闷闷不乐。真宗下诏责备,他才惊恐地谢罪。
D.长安没有甘泉,于是尧咨疏通龙首渠引入城中,百姓获利。和契丹修好之后,城墙和器械长期无人修缮,他便率人全部修整好。他死后谥为“康肃”,意为“安乐抚民”。
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然豪侈不循法度,敞武库,建视草堂,开三门,筑甬道,出入列禁兵自卫。用刑惨急,数有仗死者。
(2)尧咨内不平,上章固辞,皇太后特以只日召见,敦谕之,不得已,拜命。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8-9题
渔歌子·楚山青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①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②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
【注释】①澹——水动荡的样子,此指风吹不动。②棹歌——渔歌
9.这首词的上篇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10.此词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
(1)在《诗经·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欢乐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为我们描绘了山阴兰亭的美丽风景,文人雅士列坐在流觞的曲水边,尽管此地没有丝竹管弦以助兴,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苏轼以月亮作比,表现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 表达题(66分)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16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张家界的石峰一座座、一簇簇、一排排,或拔地而起,危峰独耸;或上分下合,三五成组,或乱峰列岫,连绵成阵,让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B.宋国狙公爱猴,宁可减少他与家人的食物也满足群猴的需求,后来实在难以为继,便实行限量制,于是有了“朝三暮四”这个成语。
C.大货车司机老张全国各地跑运输,开车20多年来,司空见惯了各种惨烈车祸的发生,因此每次上路都提心吊胆、绷紧神经,丝毫不敢大意。
D.一些老旧小区没有安装门禁系统,人员进出自由,这给小广告张贴者以可乘之机,于是小区内单元门、楼道、楼梯扶手等处都贴满了“牛皮癣”,业主实在不厌其烦,纷纷给市长热线打电话投诉。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而造成的。
B.特朗普被誉为“史上最奇葩的总统竞选者”,他的一系列不按常理出牌、数度不按常理出牌言论、特立独行和口无遮拦等,一度不为人们看好。
C.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尔洛夫在安卡拉出席一个展开开幕式时遭到枪击身亡。普京就此次事件发表声明,指出杀害大使是卑鄙行为,也是毫无疑问的犯罪。
D.崔顺实涉嫌利用其与朴槿惠总统非同寻常的关系贪污了至少800亿韩元(约4.75亿人民币)以上的丑闻,让人不得不怀疑点什么,所以现在整个韩国正陷入一场空前的政治漩涡中。
1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中建筑物“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愈来愈热,愈来愈干燥,迫使城市生产、生活高度依赖空调进行调节,这就又加大了温室气体排放,致使市区陷入恶性循环。
①绿地的调节作用逐渐变弱,
②城市的地表温度、气温均提高,
③地面热辐射增加,
④绿地在不断减少,
⑤热岛效应更加突出
A.③②①④⑤
& &B.①④⑤②③ &
&C.④①②③⑤ &
&D.④①③②⑤
15.在下面这段文字的划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每句不超过12个字,要语句连贯,合乎逻辑。(6分)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北京的白昼时间仅有9个多小时。这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但
& &① &
&,这是因为地球表面的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冬至之后,虽然
& &② &
,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
& &③ &
。待到过了这个“冷锋”之后,天气就会渐渐变暖。所以说“冷在三九”。
16.仔细观察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1)请简要说明漫画的内容,(包括标点在内不超过60字)(2分)
(2)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包括标点在内不超过40字)(2分)
五、写作(50分)
17.阅读下列文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材料一:杨丽娟,,甘肃兰州人,从16岁开始痴迷于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开始卖房卖肾以筹资供她多次赴港及赴京寻见刘德华。日,曾经赴香港参与刘德华歌友会,实现生平夙愿。不过,其父最后由于杨丽娟的“追星”行为而跳海身亡。
材料二:日,里约奥运会游泳赛见证了惊人的一幕,已经夺得了4金的菲尔普斯则首次在奥运会上输掉了招牌项目100米蝶泳,赢了他的是新加坡小将斯库林。而这不是两人第一次见面,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的时候,斯库林还是菲尔普斯的粉丝,并如愿与菲尔普斯合影。8年过去,两人在里约重逢,只是这次,斯库林在蝶泳100米决赛中击败了偶像菲尔普斯,为新加坡摘得奥运历史首金!
当下,很多人为了偶像爱得死去活来,甚至荒废了学业和工作。但也有人赋予了追星和追偶像以全新的定义,这值得人们深深的思考。
针对以上情况,你有何看法?请分析材料内容,联系实际,阐述个人观点,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标题。
廊坊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评分细则
2.B(扩大范围“一年中不同时令的天气变化在二十四节气中都能得到体现”错,是“主要天气变化”)
3.A(偷换概念“迷惑着部分受教育水平过低的民众”的主语不是二十四节气,原文的主语是“有些不科学的内容”)
4.(1)AE(B侯仁之是去投奔兄长,不是因为博文的体育风气浓。C“根据师训”并不是老师安排,而且原来打算投奔的是利物浦大学的著名学者罗式培。D达比看出侯仁之是可造之才,是他通过侯仁之的博士论文《北平的历史地理》的绪论部分)(每对一项2分,共4分)
(2)①不向失败低头,绝望中也能出生豪气。②目光深刻,既能看到表面,又能看到纵深。③对事业不懈追求和艰辛的探索。④听从师训,择良师深造。⑤有责任感,勇于担当。
(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
(3)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2分)②运动会的成功燃起了侯仁之开始新生活的希望(1分)③此后,他在足球、演讲、表演、剧本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1分)
(如果只列举侯仁之的一些成绩,则只能得1分)
(4)①求学比别人晚。小学、中学到研究生,以及后来到国外深造,侯仁之始终晚于同龄人。
②晚年继续奋斗。在中国申遗和北京城改造过程中,高龄的侯仁之都付出了很多努力。
③晚年持续辉煌。侯仁之在晚年获得了国内国际多个奖项,可谓大器晚成。(每点2分,共6分)
5.D(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6.C(“拜”指授予官职,“擢”指提拔官职)
7.A(尧咨以势压人,刁难转运使乐黄目,真宗皇帝便把尧咨调往河南作知府。后来被揭发不守法后,又降职调往邓州。)
8.(1)但是尧咨不遵循法度,出入时令禁军列队保卫他。使用刑罚严刻峻急,多有受杖刑而死的人。(省略主语尧咨;然:但是;自卫:保护自己;仗:通杖,此作动词。句意1分。每点1分,共5分)
(2)尧咨心中不平,上疏坚决推辞不任职,皇太后特地召见他,他不得已才去赴任。(内不平:心中不平;固:坚决;特:特别,特意;省略主语;拜命:赴命,上任。每点1分,共5分)
9.(1)运用色彩描绘。楚山高大苍翠,湘水碧波荡漾,草色浓翠欲滴,鲜花似锦竞相开放。作者将青、绿、彩色巧妙地调和一处,描绘了一幅江山秀美,色彩绚丽、生机盎然的美丽图画。(手法+解析+效果,意思对即可。)(2)动静结合。苍翠的楚山,碧绿的湘水,繁茂的草,竞相开放的花为静景;春风澹荡、渔艇棹歌为动景。动景与静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使整个画面清幽而灵动。(或答反衬/以动衬静。春风吹起水波,小船上渔歌阵阵,反衬出环境的幽静秀美,山水人安宁和谐)(意思对即可。答“视听结合”亦可。只是需把春风澹荡排除,不是听觉。答“远近结合”酌情给分。)
(手法+解析+效果,意思对即可。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4分。如有答叠词的,若能答出草与花的特点,给一半分)
10.(1)对大自然美景的迷恋之情。上片写山青水绿、草茂花荣,让人目不暇接;春风骀荡、渔歌阵阵,令人心驰神往。一句“看不足”表现了主人公的迷恋之情。
(2)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下片前三句写渔夫在大江上悠然垂钓,任由小舟四处沉浮,带着自己垂钓的收获,在月下欣然而归,恬然自安,闲适自由。
(3)绝意仕进,与世无争的旷达超拔。下片“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三句,表现抒情主人公远离尘俗,与世无争的潇洒态度。(思想感情得1分,分析1分;答出其中两点,得满分)
11.(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每小句1分,如有错误该句即不得分)
12.B(解析:A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超过了自然。形容制作技艺之高超。B项正确难以为继:难于继续下去。此处正确。C项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见惯,见惯在语法的使用上不接宾语。D项不厌其烦: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此处应用“不胜其烦”。)
13.C(解析:A项句式杂糅.“原因主要是……造成的”B项,宾语中心语残缺。“他的一系列……等”缺宾语中心语“行为”,最后一句偷换主语。D赘余“至少”和“以上”删掉一个。)
14.D.(“绿地减少”使得“绿地的调节作用变弱”,直接的结果是“地面热辐射增加”,进而造成“整个城市的地表温度、气温提高”,最后归结为“热岛效应”。)
15.(1)并不是最冷的时候
(2)太阳高度角渐渐增大(或太阳辐射逐渐增多,或白昼的时间逐渐增加)
(3)天气就更为寒冷(每句2分,意思正确即可)
16.(1)图中是一个运动员,前胸写着“中国体育”,他的右臂细小孱弱,写着“国民体质”;左臂粗大强壮,上面写着“国际竞技成绩”。(2分)
(2)讽刺了中国体育一切为了国际竞技的成绩而忽略国民体质的事实。(2分)
17.评分注意项:能围绕正确追星的问题阐述正能量的观点即可。
(1)标题要在作文纸第一行,要完整通顺,否则扣2分。
(2)议论文立意鲜明准确,结构清晰,论证严密,事例恰当,运用一定的论证方法,可酌情加分。
(3)记叙文中心突出,写人记事充实,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可酌情加分。
(4)书面整洁,字迹工整。凌乱潦草者可酌情减分。
【建议给分标准】:
(1)700字以下,作文质量不高,字迹潦草在30分以下评分。
(2)800字左右,审题恰当,书面清晰,在32分以上评分。
(3)在上一条标准达到以后分为如下几个评分段:32分—38分,39分—45分,46分以上。
【参考译文】
尧咨字嘉谟,科举考试中状元,被授为将作监丞、通判济州,征召为校书郎,值史馆,判三司度支勾院。又被提拔作右正言、知制诰。奉诏担任殿试考官时,三司使刘师道嘱咐弟弟刘几道在试卷上做记号,陈尧咨因帮助作弊而获罪,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不久,官复著作郎,管理光州,改任起居舍人,同时兼任吏部流内铨。旧有条文规定,被举荐选拔的人才可以屡次得到升迁。但寒门素士却没有进阶的途径,尧咨提拔了那些可以提拔的人,真宗为此嘉奖他特别升了他的官。升任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以尚书工部郎中的身份掌管永兴军。长安多盐碱地,没有甘泉水,陈尧咨引龙首渠入城,惠利于民。但是尧咨不守法度,出入时列禁兵保护自己。用刑严刻峻急,多有被棍棒打死的人。曾经以势压人,欺凌转运使乐黄目,黄目无法忍受,向皇帝请求解职离开,于是皇帝调尧咨去河南做知府。不久又有人揭发尧咨在守长安时有不法行为,皇帝不想追根究底,只是降他的职调往邓州,短短几个月,又官复知制诰。
尧咨性情刚烈暴戾,仕途上屡屡受挫,于是一直闷闷不乐。他的哥哥尧叟拜见皇帝,皇帝问什么事,尧叟说:“尧咨哪里知道皇帝是为了保护他的恩德呢,他自己以为是遭受谗言才到这个地步呢!”皇帝于是下诏一条条列举他做的事来责备他,他才诚惶诚恐地谢罪。他母亲病逝,陈尧咨服丧期满后,起复工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会灵观副使。守边大臣急奏吐蕃唃厮啰建立政权召集部下想要侵略宋朝边境,陈尧咨被任命为陕西缘边安抚使,再升职为右谏议大夫,掌管秦州,调往同州,以尚书工部侍郎的身份掌管开封府。入朝为翰林学士,因为先朝状元的身份,特下诏赏赐,官位在蔡齐之上。
不久,为宿州观察使,掌管天雄军,位在丞郎。尧咨心里郁闷不平,上疏坚决推辞不就职。皇太后特别召见,陈尧咨不得已而赴任。自从和契丹修好之后,城墙和作战器械长期得不到整修,于是尧咨率人修理完毕。但勒索烦扰百姓,又粗暴易怒,令军士们拿着大棒列队侍奉在前,小吏及百姓的话让他稍不如意,立刻就打倒在地。以安国军节度观察留后掌管郓州,授职武信军节度使,掌管河阳,又调往澶州,再调往天雄军。所住居所的房梁折断,大星降落在庭院中,消散为一股白气。不久死去,追赠为太尉,谥号为康肃。
陈尧咨在兄弟当中最少文才,但以气节自居。工于隶书,善于射箭,曾经用一枚铜钱为耙子,一箭穿孔而过。兄弟同时显达,被当时的人们推崇为盛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收地主房屋归还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