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州芒市黑社会芒市最好的小学是哪所

云南公安网
云南警方微博:
德宏芒市:快来围观!芒市国际学校上演真人版CF
3月28日,州公安局特警支队、芒市公安局锦华派出所、特警大队以及反恐大队深入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开展“进校园防恐防暴演练”活动,全校共有751名师生参加活动。
活动上,芒市国际学校聘任芒市公安局锦华派出所社区中队长赵伟为学校法制副校长。据社区中队长赵伟介绍,芒市每所学校都有法制副校长,是由学校对社区民警聘任。每所学校的聘任制都不同,城区多由警区民警担任法制副校长,乡镇上大多由所长、指导员来担任。法制副校长的主要职责是给学生进行法制法规的教育宣传,从感官上、思想上来打破学生对违法、暴恐等方面的传统认识。
反恐演练前,锦华派出所民警李珍向全校师生进行了法制教育宣传,通过法律条文和实际案例的结合,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同时和大家一起探讨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并告诉大家如何去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李警官表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都有责任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净化学生的心灵开始,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参与此次活动的反恐大队民警杨占文则给师生们讲解分析了近几年发生的暴力恐怖活动的危害性,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了恐怖主义。杨警官表示,近年来,我国暴力恐怖活动呈高发态势,芒市已逐渐从全国一个特殊的反恐怖、反颠覆、反渗透、反分裂的前沿阵地变为反恐斗争的主战场之一,是全省反恐重点地区,因此重视校园安全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随后,让学生们十分期待和震撼的反恐演练正式开始。在芒市公安局特警大队大队长宋荣桂的指挥下,演练活动有序进行,包括防御战术演练、打击暴恐分子和医疗救助演练,随后还和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精彩的演练赢得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掌声。
活动期间,民警随机询问了高一学生谷正道,他说,今天的活动让他很震撼,认识到了不能做违法犯罪的事情,还要学会自我保护,看到别人遇到危险时,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帮助别人拨打110,而不是盲目去救助,以免使自己也陷入险境。
几名受访的女同学则觉得,比起电视上的安全教育和老师讲的安全知识,现场演练使她们印象更深刻,特别是今天还观看了警用枪械,见到真枪的感觉特别棒。她们说,希望学校今后也能开展类似更加结合实际的课程,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接受知识。
此次活动目的是能够进一步夯实辖区校园内部安全防范基础,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暴恐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确保师生安全,芒市公安局将会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各项安全工作,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努力营造一个平安、祥和、和谐的校园环境。云南芒市与德宏同属一个市吗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市是云南省的省会
你好,云南德宏州芒市有的物流公司是:EMS,顺丰,圆通等。【帅哥!美女!如果对您有帮助,给我的答案一个好评哦^^,谢谢,亲】
中心广场南侧 但是是私人培训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自治州就是地级市一级的
只不过是名字不一样而已!好评谢谢
菩提寺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芒市镇中心,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粉墙绿瓦,层楼叠阁,斗拱飞檐,雕梁画栋。
据史书记载,菩提寺始建于清康熙...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
意思:什么时候才能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簇膝长谈,
解释:因为古人无电灯,而烛火点得时间长了,需要剪去烧过的烛心...
答: 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生津安神的功效,是入药和滋补的佳 品。人参的根部肥大,形如纺锤,常有分叉,颇似人的头、手、
足和四肢,人参的名称由此而来。人参分为野生的“山参...
答: 非洲大陆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在 漫长的历史的长河中,勤劳的非洲人民也创 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由于非洲地域辽 阔,居住着众多历史、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 民族...
答: 一个国家除了经济的发展,GDP代表硬实力,但是文化是代表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文明只有经济实力与文化实力共同强大,一个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
答: 音乐、舞蹈、美术类考生要求是文化过线按专业排名。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芒市芒市镇,傣语称为“勐焕”(传说佛祖到此刚好天亮,便给这个地方取名“勐焕”,意思是“”)。芒市是潞西县的县城所在地,也是州府所在地。相传“芒市”是到了此地刚好天蒙蒙亮而取的名,意即“黎明之城”。芒市城区占地约10平方公里,居民6万,,是云南西边的窗口,也是德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中缅文化交流的窗口,更是中缅经济效益的门户。有制糖、机械制造、橡胶加工等。因此芒市商务繁荣,商贾云集,是通往、、盈江、梁河,直到缅甸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规划有序的大街两旁,高楼鳞次栉比,木棉、芒果、扶桑等花木绿树成荫,一派漂亮迷人的热带风光。芒市商贸繁荣,生意兴隆,有珠宝玉石及其他商场,数百家,终日人流如潮,熙熙攘攘,是一个新兴的边陲重镇。 德宏”,系傣语,意即“怒江下游的地方”。德宏因地理方位而得名。
芒市大金塔芒市历史悠久,古为乘象国滇越地。公元一世纪以前,芒市属傣族先民建立的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哀牢国”)。
公元69年,“勐达光”(哀牢国)归附汉朝,汉朝在其地设置永昌郡。芒市属永昌郡哀牢县。
公元77年,“诏达光”(哀牢王)反汉失败后,到怒江以西重组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掸国”)。芒市又属“勐达光”(掸国)。
芒市是傣族世居之地,傣语称“勐焕”。“勐焕”先后归属傣族先民建立的“勐达光”(哀牢国)、“勐达光”(掸国)、“勐果占璧”(前果占璧国)、“蒙舍”(南诏国)、“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
1261年,蒙古大军灭“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在其地设置金齿安抚司,芒市属金齿安抚司管辖。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分金齿司地为“路”,今县城划入东路地区。翌年,东路改名镇康路。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从镇康路划出,设茫施路,隶属金宣抚司六路总管府。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445年)废茫施路,置茫施府,隶云南承宣布政司。正统八年(1443年)改置芒市御夷长官司,属金齿军民指挥司,后隶云南布政司,刀放革随征缅酋有功,经王骥提授芒市长官司之职。万历十三年(1584年)在遮放地区置遮放副宣抚司。崇祯十三年(1640年)芒市御夷长官司升格置为芒市安抚司。
清初属永昌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属龙陵厅。光绪二十五年(1809年)置勐板土千总(今芒牛坝一带),属龙陵厅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划芒市、勐卯两司为芒板弹压委员辖地;划遮放、勐板两司为遮卯弹压委员辖地。均隶属滇西道观察使。
民国二年(1913年)改划芒遮板三司地为芒遮板行政区,属腾越道尹,公署设在勐戛。后废道制,改属第一殖边督办公署。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为芒遮板设治局(准县级)。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设潞西设治局,因以芒市位于()以西的方位关系而得名。局署仍在勐戛。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1月始设区、乡(镇),与土司制度原设合一,共设三区24乡4镇。1949年3月,潞西设治局从勐戛迁入芒市,8月改为县治,县名仍为“潞西县”,隶属第十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芒市土司代办、设治局长方克胜任县长,治所设在芒市。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14军41师121团进驻芒市,潞西解放。随同解放军一同到达的军政代表团接管了国民党潞西县政府,建立潞西县人民政府,隶属保山专署。
1952年置3区24乡(镇、街),划出畹町镇。
1953年7月,潞西划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
1954年,高埂田等7个乡从梁河县划入。
1956年德宏自治区改自治州,潞西县隶属德宏州,置9区(站)61乡(镇)。
1958年10月至12月设15个人民公社,县辖曼令等8寨划归畹町镇。
1959年,县辖莫里等15寨划归瑞丽。1960年,县辖崩补乡50%乡域划归陇川县。
1966年置12区(站)78乡(镇)。属保山专区革命委员会管辖,置14个人民公社80个大队。
1971年恢复德宏州建制,潞西划归德宏管辖。
1984年人民公社改区乡。1987年改区、乡(镇)为乡镇、村公社(办事处),辖4镇11乡84个行政村(办事处)。
日潞西撤县设市(县级市)。
1998年风平、法帕、城郊3乡撤乡设镇,全市辖7镇8乡80个村委会、4个居民委员会。
2004年,新设芒市经济开发区居委会。全市有80个村委会、5个居民委员会。
2005年11月,潞西市撤并乡镇,撤城郊镇、象滚塘乡并芒市镇,撤法帕镇并风平镇,撤东山乡并遮放镇,撤并后全市有5镇6乡。
2005年12月,成立潞西市工业园区管委会。
2007年12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潞西市芒市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设置勐焕街道办事处。辖80个村民委员会,13个社区居委会。
日,经国务院批准潞西市更名为芒市。
行政区划/芒市
芒市辖1个街道(勐焕街道),5个镇(芒市镇、遮放镇、勐戛镇、芒海镇、风平镇),5个乡(轩岗乡、江东乡、西山乡、中山乡、五岔路乡),1个民族乡(三台山德昂族乡),80个村民委员会,13个居民委员会,719个自然村,1008个村(居)民小组;兼辖遮放农场管理委员会(下设4个分场,31个生产队,2个直属单位)。
地理环境/芒市
位置芒市地处云南西部,德宏州东南部,位于东经98°01′-98°44′,北纬24°05′-24°39′之间。东、东北接保山市龙陵县,西南连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西、西北与梁河县、陇川县隔龙江(陇川江)相望,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68..3公里。市政府驻地芒市镇(城镇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同时是州府驻地。面积东西长约71公里,南北宽约62公里。总面积29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74%,坝区(含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占26%。气候芒市芒市地处低纬高原,热量丰富,气候温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长冬短、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冬季多雾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9.6℃,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4.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气温36.2℃(日),极端最低气温-0.6℃(日),年积温7170℃。年平均降水量1654.6㎜,年最多降水量2294.4㎜(2001年),年最少降水量1177.3㎜(2006年),雨季(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9%,年平均降雨日数170天,一日最大降水量158.3㎜(日)。日照时数2252.9小时,蒸发量1723.6㎜,315天。水文芒市水系主要有“三江四河”。三江:、(陇川江)、怒江;四河:芒市河、南畹河、户撒河、芒东河(萝卜坝河)。芒市年平均总产水量3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3.11亿立方米,地下水8.69亿立方米。地形&芒市全境是以中、低山山地为主的低纬山原地区。最高海拔2377米(背阴山主峰),最低海拔807米(广母村)。山地面积占89%,盆坝平地河谷占11%;海拔210.0米至3404.6米,山脊线多在海拔2000米上下,山体多为东北至西南走向,东北高而峻峭,西南低而宽缓,向西南倾斜展布,河谷与断裂带走向一致,甚至发育在断裂带上。芒市海拔高差悬殊很大,山谷、河流、盆谷走向一致,并呈相间平行排列势态,展现了两山夹一峡谷、一条河、一个盆坝的地貌特征。以溶蚀槽谷、溶蚀洼地、漏斗、溶洞、落水洞、溶牙、溶峰等地貌较为显著。
自然资源/芒市
土地资源 芒市镇国土总面积364.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42.3人,是城区、坝区、&&山区结合的乡镇,最高海拨2377米,最低海拨807米。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0377亩,其中:水田面积为28816亩,旱地面积为21561亩,分别占总面积的57.20%和42.80%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1.246亩,林地面积230057亩。&  气候资源芒市镇为南亚热带低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9.5摄氏度,年平均温度≥10摄氏度,年积温7170摄氏度,历36.2摄氏度,极端最低温度-0.6摄氏度,年日照2000——2452小时之间,年降雨量1300——1653毫米。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静风,雨量丰沛。&  水资源芒市镇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700mm。境内主要河流南乃河、芒岗河、户阳河、邵址河、板过河。生物资源动物菠萝蜜据初步调查,现有国家规定的一类保护动物:绿孔雀、孔雀雉、、、黑颈长尾雉、赤颈鹤、红腹角雉、白尾稍虹雉、冠鸟、双角犀鸟、蜂猴、叶猴、金丝猴、熊猴、猴、马来熊、熊狸、黑颈长尾雉、巨蜥、长臂猿、云豹、云猫、金钱豹、孟加拉虎、亚洲象、云南野牛、扭角羚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草鸮(猴面鹰)、原鸡、绿斑鸠、竹啄木鸟、穿山甲、太阳鸟、岩羊、水獭、水鹿、麝、蟒、眼镜王蛇、秃鹫等,其中兽类50余种,爬行动物30余种,鸟类近100种。属国家三类保护动物有:白琵鹭、胡兀鹫、游隼、灰鹤、蛤蚧、娃娃鱼等。据不完全调查,仅盈江县便有脊椎动物554种,其中鱼类56种,两栖类22种,爬行类34种,鸟类356种,哺乳动物86种。植物芒市地处亚热带地区,终年丰富的热量和充沛的降雨量形成了复杂的植被类型。据1999年高等植物调查统计,全市高等植物257科,2564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3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7种,国家Ⅲ级保护植物18种,常春木、大叶崖角藤、云南核桃茶、沧江新樟、冬樱桃、细毛润楠、长柄油丹、云南萝芙木、小花使君子、大萼葵、勐腊新木姜子、云南崖摩、镰叶扁担杆、毛尖树、大花大角、潞西小龙眼、厚果鸡血藤、紫铆树、萝芙木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9种,其中省Ⅱ级保护植物5种,省Ⅲ级保护植物14种,南方红豆杉、银杏、云南苏铁、长蕊木兰、水青树、云南石梓、荔枝、杜仲、红椿、桫椤、滇桐、云南梧桐、云南樟、铁力木、合果木、董棕、普洱茶、金毛狗、翠柏、云南拟单性木兰、千果榄仁、林生芒果、云南七叶树、龙眼、顶果木、云南菠萝蜜、琴叶风吹楠、红花木莲、蒟蒻薯、假山龙眼、瑞丽山龙眼、盈江龙脑香、龙血树、锥头麻、天麻、火麻、光叶天科木、短穗竹、岩棕。红豆杉主要分布在风平镇的平河等高寒山区,合果木主要分布在中山乡,桫椤在芒海镇帕压山的一片桫椤树群,占地约400亩,平均树高4米以上,平均胸径约10厘米以上。
2006年,芒市境内的古树名木约有13科,18属,26种(一种木未鉴定),单株有179棵,其中一级古树有16棵,二级古树有22棵,三级古树有141棵;名木有3棵,古树群有106群(1272棵),其中,一级古树群2群,二级古树群6群,三级古树群96群;名木树群2群。遮放允拱的56株古榕树和2株铁力木生长在一起,占地300多亩。矿产资源芒市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色金属有铅、锌、银、铜、锡、金、钨、镍、锑、镉等;黑色金属属矿有铁;能源矿产有褐煤;稀有金属有铀、钴土;特种金属、建筑材料和其它非金属矿有硅石、、大理石、黄石、硫酸钡、石灰石等。2003年底,已发现国内矿产104处,其中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是硅石、黄金、铜、铅、锌矿。&
旅游景点/芒市
芒市城及附近有、五云寺、佛光寺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庙,有民族文化宫、树包塔、中缅友谊树、滇西抗战纪念碑、果朗王城遗址、、法帕温泉、励基观音寺、三仙洞等风光名胜。 树包塔树包塔树包塔,傣语称“广母姐列”,译为铁城塔,位于芒市第一小学内。塔高10余米,树高数十米,塔顶着树,树包着塔,顶上枝叶葱笼,脚下佛塔生辉,参天的菩提树那粗壮的须根,把塔紧紧箍在中间,一眼看去,树包塔、塔包树,形成塔树浑然一体的天下塔中绝景。树包塔已列为省级名胜风景点之一。人们常说藤缠树,却从未听说树缠塔。然而在芒市就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树塔相缠的奇观。据傣文史料记载,清乾隆五十三年,即公元1778年,芒市第十七世土司放愈著为纪念一场胜利的战争而修建了此塔,距今两百多年。此塔系砖石砌成,高约十余米,呈八角形,神龛内竖着佛像。如今塔顶上的树已高达30余米,树冠覆盖近1000平方米。这一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呢?砖砌的塔身天长日久出现了裂缝,风中渐渐积满了尘土,一粒榕树种子被风或鸟带到了塔缝中,春雨浇下,种子生根发芽,这个时期我们说是塔包树。榕树慢慢长大,而塔还是原来的塔,于是古塔就渐渐被榕树包了起来,形成树包塔奇观。塔包着树,树包着塔,结成了一个坚强的实体,塔就是树,树也就是塔,朋友,快来这里看看,你能分辨出究竟是塔包树还是树包塔吗?菩提寺&&& 菩提寺是小乘佛教的寺庙。傣语称“奘相”,意为宝石寺。 这座寺庙虽然不大,占地面积尽3600平方米,但它确实享誉东南亚的著名南传上座部佛寺。据史书记载,菩提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相传当时茫施(今芒市)长官司长官的大儿子舍弃官位,削发为僧,修建此寺。因寺前是一株很大的菩提树,便借树取名为菩提寺。三百余年来,屡遭战乱浩劫,破了又修,回了由建,历经沧桑,直到现在。大殿前的一对石雕动物,是缅甸传说中的一种奇兽,叫“嘎朵”,是专门守护佛殿的。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大殿及傣式、汉式、梵式建筑风格于一体,构思别致,制作精巧,实为我国建筑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菩提寺不仅是僧人念经、教徒朝拜的地方,而且是傣族民间艺术的一座宝库。这些艺术不仅体现在建筑、装饰、雕刻上,寺内还珍藏着许多傣族不同时期的艺术珍品,如灿烂夺目的壁画,种类繁多的剪纸,内容浩瀚的万卷经书等。
勐巴娜西珍奇园位于芒市勇罕街南段东侧,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其建筑物高大雄伟,造型为三角尖叠式的风格,葫芦形门洞,民族特色浓郁,色调金碧辉煌,掩映在油棕、翠竹之中,景色如画,令人神往。是中外游客观赏之地,列为省级名胜风景之一。&荟萃全国罕见的古树名木、珍稀植物、奇石珍宝的生态园林——勐巴娜西珍奇园。诗 赞 曰古树奇花植满园,芳香飘洒碧云间。世上难觅此佳景,仙游何须去桃园。又 赞 曰茫茫宇宙穷奥秘,混沌世界藏玄机。石头感悟大自然,鬼斧神工显奇迹。 迈入珍奇园,跳进眼帘的是两座醒目的标志,一个是白龙亭,为傣族泼水节的标志;一个是节的标志。抬头仰望,观赏到珍奇园大门雄伟壮观的东南亚风格。 步入大王棕、象腿棕走廊后,可以瞻仰国人与世人崇敬和缅怀的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纪念亭,汉白玉的周总理雕像栩栩如生,碑文上用汉、傣、景颇三种文字撰铭着1956年12月周总理与贺龙副总理同缅甸总理吴巴瑞一行专程莅临芒市主持两国边民联欢的历史性事件。往前行,将置身于林,青竹高耸入云,翠叶飘拂似凤尾,蔽天遮日,凉爽宜人,展现一派边塞傣乡风情。再深入,跃入眼中的是两块大奇石,一个形似骏马,一个酷似雄鸡,恰似春城昆明的金马、碧鸡标志。展眸顾盼,更令人赏心悦目的是:一片浓郁多姿的百年古榕,枝繁叶茂,绿茵葱葱,仿佛跨进原始森林;一片绚丽无比的三角梅园,五彩缤纷,鲜艳夺目,欲如置身花的海洋;一片树基苍虬、形状怪异、白花清香、品入中药的鸡蛋花;一片冰肌玉骨、夏季、花红似火的紫薇;一片恐龙时代的植物、号称活化石的桫椤(树蕨);一片古朴苍劲、八月吐芳、香溢数里的金桂;一片百年以上树龄的金刚钻,展示了典型的热带植物。 ——园林中还点缀着鸟巢蕨、鹿角蕨、莲台蕨、王冠蕨、石斛兰、一叶兰、万代兰、地乌龟、沙漠玫瑰等珍稀植物和奇花异草,还有千余盆人参榕、罗汉松、紫薇、三角梅、巴西铁、黄杨、铁树、榆树等桩景,品种繁多,琳琅满目。游览道两侧举目皆见:竖立和横摆着数百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亿年树化石、二亿年和奇形怪状的山石、水石、石胆、玉石、翡翠,婉若进入一个远古的神奇的世界。珍藏馆内,陈列着来自国内外的200多种奇石、化石和大型根雕,精品荟萃,珍奇罕见。既是供观赏的奇珍异宝,又是对青少年进行地质和古生物知识科普教育的生动课堂。占地376亩、投资5800多万元的勐巴娜西珍奇园,是集古朴、神奇、自然、典雅、绚丽于一体的大型生态园林景区,含有丰富的文化、科研内涵,又是祖国大西南的植物基因宝库,堪称中国园林奇葩、华夏景观一绝。珍奇园有四项全国之最:百年古树数量之多(500余株)、规格之大为全国之最;树化石、树化玉的数量和精品之多(1000余吨)、规模之大为全国之最,世界罕见;大型根雕数量之多、形状之奇、规格之大为全国之最;大(古)树移植数量之多(500余株)、成活率之高(96%)为全国之最,创中国园林史记录;珍奇园有全国罕见的精品花木奇石:千年桂花、、千年黄杨、六百年榕树、五百年鸡蛋花、三百年三角梅。 高2.6米、重4吨多的树化玉;高4米多,直径1米多的树化石。 长5.3米、树龄3000多年的红豆杉根雕长桌;高4米多、千年乌墨木大型根雕“双龙抱柱”;高3米多、千年香果树根雕“寿比南山”。珍奇园不仅拯救、保护和培植了大量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典范;而且创建了高品质、有特色的精品旅游景点,供中外游客大饱眼福、赏心怡目,领悟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感受热带雨林风光的滋味,体验浓郁的民族风情。珍奇园正在进行二期扩建,两年后将建成省内独有、全国罕见的4A级一流自然生态景区。届时,令人叹为观止的东方伊甸园——勐巴娜西珍奇园将以引人入圣的高品位景观展现在游客面前,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五云寺& 傣语称“奘罕”,意为金寺。位于芒市五云路北段西侧。是芒市地区最早的佛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道光二年(1822)迁来现址,咸丰元年(1863)盖为干栏式的三间大殿。寺院旁建着一座金塔,由8座小塔连环着主塔组成,名座小塔下都有佛龛,内放一尊小佛像。每个塔顶都吊着黄铜镂空的缨络,金光闪烁。&
经济开发与口岸一、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有5个经济特区: 开发区1、边境贸易经济区:于建立,是云南省第一个经国家批准的经贸、旅游型的经济开发实验区。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瑞丽召开“”现场办公会,会议明确了姐告边境贸易区是经国务院同意,由云南省政府决定设立,并按“境内关外”方式管理的边境贸易区,集贸易、加工、仓储、旅游四大功能为一体,是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重要口岸和云南省扩大对外开放的示范区和实验区。同年8月28日,德宏州委、州政府在瑞丽姐告举行“中共德宏州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工作委员会”、“德宏州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管理委员会”揭牌仪式。
2、:于日建立,是经国务院特区办批准的云南省三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之一。3、边境经济合作区:于日建立,是经国务院特区办批准的云南省三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之一。 4、经济开发区:日由瑞丽市委决定建立。 5、:于建立,是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二、口岸 口岸云南省有5个国家级,其中2个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即和。此外,德宏州还拥有2个省级口岸,即陇川章凤口岸和盈江小平原口岸。它们不仅是中国对缅贸易的主要口岸,也是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口岸。据考证,中国大西南的货运经中水联运大通道直入印度洋,可缩短运距5000千米,其运输费用最低。
畹町口岸:它与缅北九谷(棒赛)口岸毗邻,1937年成立畹町海关。1938年滇缅公路开通后,畹町成为重要的国家级口岸。二战期间,滇缅公路和史迪威公路通过口岸,将国际上的大量援华物资运入我国。1942年2月,中国的10军也从畹町出境,征战缅甸。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畹町时,每日进出境运货机动车达200余辆次。1985年畹町。1989年边贸商号达59户,进出口总值2.33亿元。按照当时汇率换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800美元,已跨入小康生活水平。同年,畹町被列为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4000元的189个城市之一。1999年初,国务院决定撤销畹町市,将其行政区域划归瑞丽市。瑞丽口岸:瑞丽是320国道终点。1987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口岸,与缅甸的国家级口岸—木姐毗邻。历年来,通过该口岸的边境贸易进出口总值占云南省的70%以上,全国的34%,被誉为“口岸明珠”。1991年2月,云南省政府批准在姐告设立边境贸易经济区,建立跨国的中缅一条街,姐告迅速崛起,被誉为“云南的深圳”。1992年4月,国务院批准瑞丽为,并撤县设市。1996年瑞丽以全省最大的边境口岸被国家评为“全国先进口岸”。1998年瑞丽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据统计,2000年瑞丽市接待中外游客15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4亿元人民币,占全市GDP的31%。 瑞丽地理位置特殊,东南、西南、西北三面与缅甸接壤,在长达169.8千米的国境线上,进出口通道多达33个。瑞丽与缅甸木姐、南坎,畹町与缅甸九谷共处瑞丽坝子之中,畹町与九谷、姐告与木姐,仅国门之隔。瑞丽优越的地理条件,构成了“一个坝子,两个国家,三个省邦(云南省、掸邦、克钦邦)交界,四大口岸,五座城镇(畹町、瑞丽、九谷、木姐、南坎)”和“一国两城”的独特地域景观。把320国道与史迪威公路直接连通。被称为“天涯地角”的姐告是320国道的终点,同时也是史迪威公路的交汇点。瑞丽是年轻的城市,1954年才开始建设新城。从90年代起加大了城建力度,如今的瑞丽城区面积达12平方千米,城市道路总长291千米,年供水量468万立方米,建成了华丰大型综合商场、景成大酒店、口岸联检大楼、南卯湖水上公园、、珠宝城等一批上档次的硬件设施。1999年,畹町划归瑞丽市,从而使瑞丽拥有2个国家级口岸、2座边境开放城市、1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瑞丽市内)、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畹町)、1个省级边境贸易经济区(姐告)、1个州级经济开发区(弄岛),成为云南省口岸和开发区最多的县市,也是云南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周边条件最好、发展潜力较大、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县市。 陇川章凤口岸:它与缅北雷基(洋人街)口岸相依。陆距缅北重镇八莫最近,仅92千米,而八莫是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的第一港口。据史料载,1924年经章凤出口物资8万驮。1991年被列为云南省省级口岸。1997年缅政府定雷基为克钦邦与中国通商的唯一口岸。日,中缅两国举行了隆重的开通口岸典礼。 盈江小平原口岸:盈江古代便是滇缅通商要道,并在驿道上设有驿站。1894年中英《滇缅通商条约》签订后,曾一度成为滇缅最繁荣的商道,英国领事馆、海关等机构在芒允相继建立。经芒允出口的商品销往缅北、印度等大部分地区,进口的商品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边境贸易重新崛起,成为盈江县经济主体之一。至20世纪90年代初,口岸公路网络以县城小平原为中心,分别经、那邦、昔马、卡场、苏典、支那通向边境。其中经芒允出境的公路直通八莫,陆距131千米;经那邦出境的公路与“史迪威公路”连接,北上可达克钦邦首府密支那,陆距197千米。 渡口:1950年前,德宏无常设渡口码头,其水运是季节性的,由民间组织竹筏摆渡。1951年后,随着边境经济的日趋繁荣,民间往来频繁,沿江渡口昌盛。较大的渡口于1960年后改用载重1至20吨的木船,1980年后启用机动船。1990年已形成39个渡口。经济状况芒市镇经济收入:社区主要以发展个体经济和民族特色产业为主,村委会主要以发展、种植业为主(甘蔗、茶&叶、订单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来源)。2005年芒市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4230.8万元,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130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72元,完成财税总收入为808.04万元。2005年末,芒市镇共有在职干部职工205人,全镇粮食种植面积52202亩,总产15086.8亩。&  2007年,芒市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253.58万元,完成年预算840万元的149.24%,比2006年同期收入113414万元增收119.44万元,增长了10.53%。完成财政总支出1052.26万元,完成2007年初预算574.28万元的183%,比2006年同期支出863.95万元增支97.53万元,增11.29%。芒市镇个体私营企业961户,从业人员3604人,实现销售收入25679万元,比万元增加了11642万元,增加了82.94%,上缴税金1682万元,比2006年同期上缴税金571万元增缴1111万元,了195%。
2010年,芒市城镇、农村居民住户102798户,总人口390766人。其中:男性200539人,女性190227人。城镇人口147510人,农村人口243256人。傣族132718人,占34%。景颇族29274人,占7.5%。德昂族10008人,占2.6%。傈僳族3789人,占1%。阿昌族2530人,占0.6%。其他少数民族7906人。占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0.8人。
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394950人,比上年增长0.5%,其中:男性202609人,女性192341人。人口出生率13.72‰,人口死亡率6.79‰,人口自然增长率6.9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2.2人,比上年提高0.7人。
航空德宏芒市机场德宏芒市机场,位于德宏州首府芒市,距离市区6.5公里,海拔876米。通航城市有:昆明、成都、北京、上海(虹桥)、广州、西安、重庆。
德宏芒市机场占地面积2640亩,跑道长2200米,等级为4C,机坪能同时停靠9架波音737—300型飞机。通航以来,机场不断加大建设力度,配备了盲降系统、全向信标测距仪、助航灯光和先进的通信、导航、气象、机务、安检、运输等设备,开通了夜航飞行。2013年10月,芒市机场将升级为国际机场。
2009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此后,加快桥头堡建设,把云南建成中国沿边开放经济区已成为云南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公路芒市与缅甸毗邻,芒市边民与缅甸边民跨境面居,边民互市历史久远。全市有遮放、芒海、勐戛、中山4个乡镇的33个自然村与缅甸贵概县接壤,拥有5条通商通道,具有陆路边贸区位优势。昆明—芒市,全程674公里。有卧铺白天、夜晚班车和普通夜晚班车。途中不停留住宿。
大理-芒市(潞西),里程:380公里。
保山-芒市(潞西),里程:180公里。
民族节日/芒市
泼水节泼水节泼水节傣语称“摆爽南”,德昂语称“拱拍”,阿昌人称“浇花节”。它是傣历新年,是一年中最为盛大而隆重的节日。泼水节的来历传说较多,现普遍流传的是,很多年以前,有一个魔法无边的魔王,刀箭不入,水淹不死,火烧不烂,无恶不作。他抢来12个美丽的姑娘做妻子,个个恨死魔王。最小的聪明机敏,一直在想办法杀死这个妖魔。一天,终于从魔王口中探出秘密,只要用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就能把魔王的头勒下来。可是妖魔的头落地后,滚到哪里,哪里就大火成灾。为了使人间免除灾难,12个姑娘只好轮流抱着魔王头。于是人们用清水替姑娘冲洗身上的污秽,年复一年,形成了泼水节。节期是傣历12月31日至1月2日,在清明后7天到10天内举行。1983年4月,德宏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其定为民族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固定为阳历4月12日至14日。节日清晨,人们把头天采来的鲜花供奉在佛前,并于中午前把佛寺内的佛像搬出来,放在龙亭子里,先用刚打来的清水浴佛,然后按年长辈分互相有礼貌地用花木枝叶蘸水洒泼对方,人们互相泼水,以示祝福,唱歌跳舞,夜晚放焰火和孔明灯等,整个节期内热闹非凡。傣族、德昂族及阿昌族认为,泼水可以消灾祛病,身体健康;相互泼水是尊敬、爱慕,给予对方吉祥如意。&
目瑙纵歌节
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传统祭祀的盛大节日,源于创世英雄宁贯娃的故事。景颇支叫“目瑙”,载佤、浪哦、喇赤等支叫“纵歌”,统称“目瑙纵歌”,是大伙跳舞的意思。节期一般都选定在农历正月中旬。日经德宏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每年正月15日至16日为景颇族目瑙纵歌节。节日期间,景颇族男女老少身穿盛装,一早结队汇集到目瑙纵歌广场进行欢庆。目瑙纵歌典礼开始,敲锣打鼓,鸣枪放炮,笙管齐奏,在一派欢乐声中,由4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头戴插有美丽的孔雀翎或雉鸡鸟冠帽,手中挥动闪亮的景颇长刀,领着目瑙纵歌队伍,踏着鼓点,吹响“桑比”,边歌边舞。舞场中央翌立有高大的“目瑙示栋”标志,上刻目瑙纵歌线路(以示景颇族祖先由青藏高原南迁的曲折过程),人们围着“目瑙栋”,踏着鼓点,吹响“桑比”,尽情歌舞,参舞者少至数百,多至数千人,故有“万人舞”之称。目瑙纵歌从早跳到晚,通宵达旦,气势壮观。
阿露窝罗节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传统节日,是为纪念传说中的遮帕麻和遮咪麻为民除害、造福人类而举行的。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举行。节日期间,远近村寨的阿昌人身穿节日盛装,抬着扎制的挂着红彩的白象和青龙,手持青枝绿叶,汇集在事先指定的村寨,围绕着舞场中央竖起的“阿露窝罗”标志,放鞭炮,唱“窝罗”,踏着“龙形虎步”在象脚鼓乐声中耍龙舞象,尽兴狂欢。日,德宏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阿露窝罗节”为阿昌族的法定节日,每年阳历3月20日举行,节期2天。
阔时节亦称“拉歌”节,意为新年歌舞节。每年正月初九举行,节期2天。日,德宏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其定为傈僳族的法定民族节日。节日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除夕之夜,老人以酒、肉、粑粑为祭祀天地祖先神灵,为感谢耕牛一年劳作、家犬给人类带来谷种,先给它们品尝一点年节食品。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来到选定的场址,聚集在一起吹笙、笛,弹篾弦、三弦等乐器,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欢庆佳节。同时举行火炮、弩箭、射击等民间体育比赛及对歌等活动。
地方特产/芒市
咖啡产业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发展经历了零星种植、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三个阶段,截止2009年底,全州咖啡种植面积达12.09万亩,年产咖啡干豆1万多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和加工基地。2009年10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正式向“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提出申报成为“中国咖啡之乡”的申请。日,“中国咖啡之乡—云南省德宏州”授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厅隆重举行,德宏州正式被评为“中国咖啡之乡”。遮放米遮放米
德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盛产粮食。“芒市谷子遮放米”一说广为流传。据说遮放米曾是历史上有名的“贡米”,其米质晶莹剔透,米香十里之外可闻,难怪皇帝老爷要亲口尝一尝。
如果有“吹牛大王”敢说他吃尽天下辣椒也不会耳赤心跳,那就带他到德宏来吧,让“涮涮辣”闹他个天翻地覆。德宏盛产的“涮涮辣”可算是辣中之王,据说其辣味比其他辣椒高出二三十倍,用“涮涮辣”调制蘸水碟,只需点到为止,
在蘸水碟里打个滚,其辛辣之味就已至极。
昆虫食德宏的傣族、景颇族和德昂族,除食用一般的植物、动物食品外,至今还保留着人类早期以昆虫为食品的习惯。蚂蚁蛋、竹虫、蜂蛹、花蜘蛛等等来制作美味佳肴。若将竹虫蛹干作下酒菜,是待客的上品。然而最不同凡响的是还吃一种个体很大、身体上有黄黑相间的花斑、结黄网的花蜘蛛。这种蜘蛛有拇指那样大,少年儿童们最喜捕捉。他们将捕到的花蜘蛛放在火上烤,去肢脚,蜕去一层皮后,夹在糯米饭或软米饭中当菜吃,其味不亚于烤肉。此外,他们还从地穴里挖一种景颇语称做“起柯”的“牛屎虫”的蛹,这种蛹较大,一般都有两三个拇指那样粗,将从地穴挖出来的白色蛹,洗净后放在锅里稍煮片刻,捞起来配上佐料可与鸡蛋一起煎食,这种蛹蛋白质含量很丰富。蚂蚁蛋是傣家的一道民间传统美食。凉拌蚂蚁蛋,味道可美啦,有时盘中的一粒粒蚂蚁蛋足有豌豆那么大,状如猪腰子,外观白嫩,表面有一层薄膜,看着就有悦目爽心之感。用筷子轻轻地搛起一粒来,放进口中一咬,蛋味鲜美至极,叫人禁不住满口生津。蚂蚁蛋虽然好吃,却极为难得。食用的蚂蚁蛋,都是生长在树上的大黄蚂蚁所产的。爬上树去取蛋时,免不要承受蚂蚁叮咬之苦,因而在傣族民间,早就有“不是强者,休想吃到蚂蚁蛋”的说法。傣家人食用蚂蚁蛋,主要是凉拌,将蚂蚁蛋洗净,放在沸水里烫熟,然后加入蒜、盐、醋等调料,再加上自己喜爱的蔬菜即可食用。傣家和景颇人都喜爱蜂蛹,但要想得到蜂蛹,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蜂蛹一般都极为难取,取蜂蛹时不免要受叮咬之苦。但蜂蛹的美味又让人们铤而走险,蜂蛹还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76年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潞西”在地名使用上造成了多重混淆,成为芒市扩大开放,加快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瓶颈。“芒市”作为潞西市的历史地名,在当地和德宏全州都有普遍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在外界也有较高的知名度。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0次
参与编辑人数:1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54:48
贡献光荣榜
猜你想了解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德宏州芒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