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指权诈欺世的野心家究竟有多大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联想的野心
时代周报记者 李瀛寰 发自北京
  在科技界,一年一度的苹果开发者大会(wwdc)和谷歌开发者大会(Googlei/o)是两个最吸引目光的行业盛会,并足以令其他科技企业主导的会议黯然失色。但如今,作为挑战者之一的联想集团(LenovoGroup
Ltd., 0992.HK)正试图运用其日益膨胀的影响力,加入到第一阵营中来。
  5月28日,联想召开了首届“联想科技创新大会”(Lenovo
World)。今年是联想成立30周年,而这场大会,是联想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会议,除了例行性地发布企业的未来概念和科技新品,联想邀请了英特尔全球CEO科再奇、微软全球CEO纳拉德、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出席。
  “联想未来要每年举办TechWorld大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宣布。很明显,联想对于扩大TechWorld大会的影响力充满野心。
  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联想集团,现在是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但在移动互联网兴起的今天和未来,这一称号并没有多少实质意义,反而暗藏危机。
  去年10月,联想集团完成了以29.1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以及以21亿美元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的交易。这标志着,联想集团从饱和的个人电脑市场开始向包括智能手机和服务器在内的其他领域拓展。
  5月21日,联想集团发布财报显示,受上述两项收购业务的影响,截至今年3月当季,联想的收入增长20.7%至113亿美元,但当季净利润从上年的1.58亿美元降至1亿美元,同期减少36.7%。
  尽管如此,杨元庆仍然在积极对外表达联想转型的信心,“产品方面,联想集团已做好准备,由硬件产品为主向软硬件综合服务转型。”他在多个场合如此表述联想的新定位。
  上述背景,让首届TechWorld大会的内涵显得并不那么简单。事实上,无论是召开大会,还是从联想向移动端设备的转型均可以看到联想试图从一个电脑制造商蜕变为与苹果、谷歌相提并论的世界科技巨头的迫切姿态。
  “联想的野心很大,但现在的问题是,联想的创新以及产业领导力是否足以支撑联想这么大的野心。”在TechWorld大会的会场,一位不愿具名的科技界观察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充满野心的盛会&
  联想TechWorld大会,有3000多名观众参加,其中一半是粉丝。
  吸引他们到来的,除了在大会期间,联想发布了一系列移动互联和物联网新品,并展示了“智能投影手机”、“魔幻屏”等几款突破性的概念产品,还有来自各个领域的明星嘉宾。
  ?除了上述三位科技巨头公司的老总之外,联想还邀请了范冰冰、郎朗、巴蒂尔以及任志强、潘石屹、徐小平等公众人物。
  范冰冰的上台,既出人意料也立刻点燃了全场气氛。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摩托罗拉移动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军宣布,范冰冰成为联想手机、平板、PC的代言人。刘军同时宣布摩托罗拉的智能手机定制化服务Moto
Maker正式引入中国。
  随后,杨元庆和钢琴家郎朗一起发布了智能投影手机,这款手机可以进行通过激光元件把手机屏幕投射出来,并可以进行触控互动。
  大数据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如手机产品那么好理解,NBA明星巴蒂尔被邀请来推广联想大数据业务,他对大数据如何应用到篮球赛场上的现身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TechWorld大会并没有局限于联想本身,三位世界级企业巨头的老总上台展示了自家科技的最新成果,让人们对此次大会的定位产生了诸多想象。
  微软CEO纳拉德所展示的是对Cortana场景应用上的拓展;英特尔CEO科再奇演示了Realsense
3D摄像头可以对物体实现三维扫描;而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则介绍了百度翻译APP即将上线的最新功能。
  而“重塑加德满都”的演示,则体现了上述几大科技巨头的合作模式。“正是有了英特尔在计算能力上的突破、微软在软件应用场景上的优化,才有了百度基于这些技术之上的应用层面上的、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的综合创新。”李彦宏说道。
  作为大会的主人,杨元庆很好地掌控着会场的演讲节奏,他在每一位科技大佬的发言之后进行简短点评,并担负活跃气氛的任务。
  某种意义上,这次联想大会所请的企业大佬,不经意间也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未来科技产业图景:联想代表的是“硬件 软件
云服务平台”的融合体创新力量;百度代表的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的未来突破,与英特尔的芯片技术、微软的软件力量以及共同打造未来科技产业基础。
英特尔、微软、百度以及联想,仅从联想这次科技大会所请的企业大佬上看,这其中既能看出一幅未来的科技图谱,也能看出联想的野心:这四家企业可以构成科技产业链的核心。&
  有评论认为,联想的TechWorld大会体现了联想企业定位的改变。
  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让联想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此后,联想集团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国际化的科技公司—联想有两个总部:一个位于北京;另一个位于北卡罗莱纳州的莫里斯维尔,公司100名高层管理人员来自18个国家。
这一定位的原因在于,在苹果和三星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全球手机市场,联想仍然面临挑战。
即便是联想的高管都承认,要想在智能手机领域挑战苹果或三星,联想必须得提升自己的形象。此前,为达到这一目的,联想邀请了艾什顿●库彻和科比●布莱恩特出任自己的推销员
  艾什顿●库彻是硅谷著名的投资者,也是电影《乔布斯》(Jobs)中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扮演者,联想给库彻的头衔是“产品工程师”,力图将联想戴上硅谷的光环。
  而布莱恩特则出现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广告中,为联想的K900智能手机代言。联想的高管们承认,这个创意是为了让联想看上去像是一家美国公司、或是一家国际化的公司,许多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心存疑虑,认为它们质量低下。
  但现在,这一定位发生了改变。“种种迹象表明,联想开始从‘国际性的科技公司’的定位转变为‘总部在中国的国际性科技公司’,这体现了联想正逐渐自信。”上述科技界人士分析道。
  TechWorld大会成为了联想自信心的展示平台。联想邀请的嘉宾更多针对中国市场,体现出联想的本土化策略,而与科技巨头的交流合作,展示了联想在技术和专利领域的实力。
“大会的召开,表明联想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前景看好。”沃克咨询顾问分析师王亮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设备市场,而且创客、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更深层来看,联想的创新大会也是对科技创新的普及,对国家科技战略的支持”。&
  联想集团发布一季度财报,今年前3月,联想收入同比上升21%,不及分析师此前预期的28%的涨幅。数据显示,尽管市况艰难,联想集团业绩表现依然良好,但另一方面,在其涨势明显的个人电脑业务之外,该公司够否保持其他业务,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增长势头仍是个问题。
  2014年,联想花费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联想集团CEO杨元庆称,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将帮助智能手机业务为公司贡献近1/3的年收入。杨元庆还宣布,截至2014年12月份的财季摩托罗拉手机销量同比增加一倍,全球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部。
  但从联想发布的财报来看,联想集团仍然将净利润下滑归结为受整合摩托罗拉和IBM低端服务器业务所拖累。“经过过去几年的智能手机蓬勃发展,联想仍在考虑如何最好地应对这个新时代。”杨元庆亦坦承。
  事实上,在收购之初,面对摩托罗拉这块一年亏损9.28亿美元的烫手山芋,联想方面表示可以接受并要在4—6个季度扭亏为盈。
  但现在,手机市场上的竞争异常激烈。联想集团除了面对苹果和三星,还必须面对其他的竞争者。
  2014年,小米成为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最高的公司。数据揭示了新秩序:按照最近一轮的融资,小米的估值达到450亿美元,差不多是联想市值的3倍,尽管其销售额不足联想的1/3。
  在5月28日的TechWorld大会上,已大举进军智能手机业务的联想,将致力于研发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设备。在杨看来,该战略旨在将联想带入后智能手机时代,摒弃内容补贴设备的“所谓的新业务模式”,而使联想专注于设备。
  “我们将向全世界表明,创新仍至关重要。”杨元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这一现象,“在中国,所有公司只是聚焦于所谓的新业务模式,使用内容和服务来补贴硬件。而我们将告诉市场乃至世界,这不是你应该聚焦的唯一事情,我们仍应该聚焦于创新,我们仍应该聚焦于技术。”
  至少在联想内部对于这突破瓶颈的战略充满信心。
“我要说明:我们的愿望是,有一天能坐上移动领域的头把交椅,”联想负责开拓海外智能手机业务的副总裁J●D●霍华德说,“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但即便是五年前,如果我说我们会成为个人电脑领域的龙头老大,人们也会说我们疯了。”&
科技巨头的土壤&
  “我希望把联想打造成全世界最受尊敬的公司。”杨元庆在早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而在其看来,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创新的观念。这也是外界对于联想未来的疑虑—其创新能力能否支撑其达到世界科技巨头的高度?
  事实上,联想一直热衷与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进行对比。在谈到中国目前的科技创新,杨元庆多次强调,联想很尊重苹果,在技术创新方面值得联想学习,但是联想与苹果的差距更多是品牌知名度方面,“某些有限的创新上,联想要超出苹果很多,比如YOGA
3 Pro。”杨说道。
  事实上,三十而立的联想,已经成为世界级重量级企业,这次TechWorld大会的举办,更能看出联想的另一层野心:在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与英特尔、百度、微软、苹果等巨头看齐,让未来的联想技术大会成为产业界的创新盛宴。
  “中国有诞生科技巨头的土壤,但这个土壤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山寨等。”一位不愿具名的科技企业高层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在中国,山寨之风不可取!”对此,杨元庆强调,“一些厂商片面地认为羊毛可以出在猪身上,通过补贴的方式获利,这是根本错误的。要是羊毛能够出在猪身上,谁还去养羊呀!”杨元庆认为,手机企业也好,其他科技企业也好,发展的根本是创新,而不是通过山寨或者恶性竞争抢占市场。
  在杨看来,联想希望通过联想及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努力,可以让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电视、服务器、可穿戴设备等都成为个人、企业能力的延伸,通过Tech
Wrold这个平台,向外界展现创新的本质所在。
  从整个格局来看,联想科技创新大会开始向苹果WWDC、谷歌I/O等科技盛会看齐,也是联想要成为与英特尔、微软一样引领科技时代发展的巨头企业的起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联想做“茄子” 杨元庆的棋局有多大?
来源:金羊网  发表时间: 17:23
最近,有一款名叫“茄子快传”的应用火爆网络,在Wifi、3G全无的情况下,“茄子”能让几十张照片一眨眼就从一方手机或平板传输到另一方的智能设备上,比蓝牙足足快上五六十倍。这款应用一出现就横扫APP、Android市场,受到众网友热捧。
更让众网友津津乐道的是,这款上佳应用居然出自PC之王联想之手。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也在多个场合地不遗余力地演示推广这款产品。联想做电脑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人也开始用联想手机,但联想何时做起了软件应用?杨元庆这是在下哪招棋?关注联想的小伙伴们不难发现,如今的联想,在做硬件产品之外,早已在软件应用、服务等领域全面布局。
就拿茄子快传来说,这款看起来潮范儿十足的应用,却足足有着十多岁的年纪。早在2002年,联想就开始研究设备间的互联互通,虽然其间也经历失败,但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公司文化下,在互联网蓬勃发展、各类移动终端百花齐放的新时代,联想研发人员做出了这款用户超过5000万、每天下载量高达50万次的超级应用。
事实上,茄子快传的故事只是联想转型PC+、拥抱互联网的一个缩影,即将进入而立之年的联想,经过多年的潜心布局,正全面攻占这一领域,并迅速取得智能手机全球第三、平板电脑全球第四的优秀战绩。“联想有信心打败苹果”、“联想比苹果、三星更具发展潜力”等豪言壮语频繁见诸报端,大家不禁想知道,杨元庆这位运筹帷幄的联想主帅,到底有多大野心,他究竟准备下多大的一盘棋?在最近一次采访中,杨元庆透露了“联想登顶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第一步,全球PC称王,这个目标已然实现。去年第二季度,联想超越惠普、戴尔等厮杀了十几年的竞争对手,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冠军,书写了源自中国企业在全球充分竞争市场上首次夺冠的传奇。在接下来的一个季度,联想又一次刷新了自己的记录,以17.7%的份额新高蝉联第一,并在全球最大的七个市场中,占据了五个第一,联想国际化大获全胜。
第二步,力争在“个人电脑+平板电脑”这个更广义的PC领域登顶。在杨元庆看来,平板电脑可以划到PC范畴里,与个人电脑一起构成一个广义的PC领域。“在这个领域,联想目前是全球第二,仅次于苹果。我们希望用最短的时间,在这个合并的领域里登上冠军宝座。”他说。
第三步则是在包括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内的所有智能终端设备领域里拔得头筹。杨元庆坦言,联想目前处于第三,与前两位的三星和苹果距离还比较大,但“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更高攀登,我们有信心一步步去赶超”他还特别强调:“联想未来不仅仅追逐成为数量上的领导者,更希望成为创新和创造的领导者!”  
为了攀上这“三步走”中的最高峰,杨元庆早已部下棋局:横向上跨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纵向上整合硬件、软件和服务,加之以强大的创新实力来驱动,以清晰有效的战略做支撑、以“主人翁”和“做先锋”的企业文化来护航,让我们且看一看,谁能与之对弈?谁又能笑到最后?
编辑: 巫敏华
对《联想做“茄子” 杨元庆的棋局有多大?》表态
对《联想做“茄子” 杨元庆的棋局有多大?》发表评论
·····
·····
··········
··········
·& & ·&&&·&&&···&&·
······························联想的野心:与华为有何不同|联想|华为|美元_新浪网
联想的野心:与华为有何不同
联想的野心:与华为有何不同
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6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 2016)上,众科技巨头争相搬出自己的“创新之作”,向世界展示着其最为骄傲的科技前沿产品。在海外布局得较早的电子巨头联想,在此次CES上一口气亮相了众多带有看点的新品,其中一款带有3D摄像头的显示器走在了时代的前沿。ThinkVision X24 Pro 显示器,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款集成3D 摄像头的显示器。其它YOGA系列、ThinkPad系列的新品也成为此次联想在CES上的最重要产品线。然而在全球电子产业出现衰落的趋势下,联想亦在今年出现6年来的首次亏损。如今,在CES上重整旗鼓的联想,卷土重来。在过去几个月其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重组计划实施进展又是如何呢?重整组织架构清理库存联想战略需与时俱进一直以来,联想是中国IT企业的元老,通过收购IBM与摩托罗拉之后,联想更是向世界级的IT巨头再迈进一步。然而2015年,在电子产业整体发展衰落的大背景下,联想终究还是出现了6年来首度亏损。2015年第二季度,或许是联想近几年来遭遇到的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其实现收入122亿美元,却生产了7.14亿美元的净亏损,成为联想6年来单季度首次出现的亏损。联想将此次亏损归于重组计划的实施。在此前一个季度里,联想披露了裁员3200人和业务重组计划。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集团产生一次性费用9.23亿美元,包括重组费用5.99亿美元及清除智能手机库存费用3.24亿美元。伴随着重组,联想集团在人事上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原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陈旭东接替刘军出任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及摩托罗拉管理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四年前,联想开始进入移动业务领域,并以此开启了联想业务多元化。移动业务被视为支持联想未来增长的重要的新引擎之一。对于联想在移动业务的重组,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CES展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自陈旭东上任后,对联想手机业务的组织架构和战略都进行了巨大变革。“我们把MOTO和联想从组织到产品都彻底地整合了,借着这个整合,手机成本大幅降低。同时,手机业务将联想和MOTO的产品库存重新清理,从而实现轻装上阵。”他透露,目前联想正在加速开发新品,同时联想已梳理和清晰化了移动业务未来的战略方向。“从销量增长的角度来看,联想将首先重视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这些市场在最近几个季度给联想手机业务带来快速增长。同时,我们也会在今年力求在成熟市场取得突破,要在中国打一个翻身仗。”陈旭东直言:“不可否认我们在以前确实走了一些弯路,在手机业务上,产品线过多,在中国市场过多地走低端路线,过多依赖运营商。所以我上任后,对产品策略做了很多调整。”他表示手机是长线产品,2016年大局已定,目前他和他的团队正在研究2017年的产品线。“到时联想在手机上将会有较大创新。”而今年,联想还将在整体组织架构上再做一些动作。杨元庆说,互联网是第一生产力,联想仍将在组织架构上进行调整来适应这一生产力。“这一调整我们称之为企业内部变革或组织流程再造,今年仍将进行下去。”他坦言,未来技术和时代仍将可能出现大的变故。“在战略上,联想仍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去调整。”联想与华为方向不同今年将再砍掉15个机型在此次CES展上,联想、华为等中国电子巨头均有新品亮相,华为发布了Mate 8国际版等,联想首次在全球市场推出带有“X1”标识的家族系列。而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上均会在竞争中遇到并展开角逐的联想和华为,难免被人再次拿来比较。同时,有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手机厂商市场占有率和出货量增速中,除了三星、苹果位居前两名之外,联想首次超越小米,位列第四,与排名第三的华为形成直接竞争。对此,杨元庆表示:“联想强调的创新,华为讲究技术纵深,核心竞争力不同。大家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强项。”他称,现在的联想与过去的产品策略有所不同。“未来联想还应该走少机型、多精品的路子。”针对近日市场上对联想、华为在手机业务上比较的不同看法,联想副总裁、中国区CMO王传东认为,移动手机业务的经营是“长跑”,不能以一时的发展定成败。“联想和华为,都是两家全球500强的公司,在业务成功的路径和策略上是不一样的,但今年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手机厂商只有联想和华为。未来10年到15年,手机将是核心的应用终端。在 长跑 的情况下,大家不能以此时此刻的表现来盖棺定论。”陈旭东透露:“2016年,联想和MOTO将砍掉约15个机型。团队整合完善仍需两到三年的时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在德国柏林举行的IFA 2017(德国柏林电子消费展)上,联想发布了两款智能硬件产品:VR头显Lenovo Explorer和AR头显套装Lenovo Mirage。当下,战略布局已经露出冰山一角的联想,能否抓住虚拟现实时代的风口?在德国柏林举行的IFA 2017(德国柏林电子消费展)上,联想发布了两款智能硬件产品:VR头显Lenovo Explorer和AR头显套装Lenovo Mirage。前者是基于微软MR平台开发,后者则是与迪士尼合作,引入了顶级的电影IP《星球大战》。刚刚过去的一年中,联想的名字频频与VR、AR挂钩:2016年10月微软发布了Windows 10 MR系统,联想则成为了指定的五大合作伙伴之一,在不久后的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展上,联想第一次展示了这款VR头显的原型机。而在今年7月迪士尼年度盛典D23 Expo上,出乎意料的,联想与迪士尼联合发布了星战AR游戏《星球大战(TM):绝地挑战》,以及配套使用的AR头盔+光剑控制器+追踪信标套装,这是联想第一款由智能手机驱动的增强现实设备。VR、AR被认为是PC、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在过去的十年,从PC转型的苹果公司抓住智能手机的风口,摇身成为了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当下,战略布局已经露出冰山一角的联想,能否抓住虚拟现实时代的风口?VR、AR双线并进的联想,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VR向左,AR向右《三国志o华陀传》中记载:“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两个病人虽然症状相似,但是神医华佗根据两人病灶的不同,对症下药方才治愈。而VR和AR看起来很像,但因为技术发展和市场状况的不同,两个行业当下的状况相差甚远。因此,联想也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策略。VR行业经历了年的发展,虽然市场远远没有爆发,但是硬件标准和用户认知都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当下,VR行业最需要的是一个像Windows、Android一样的通用平台,以及佩戴更舒适、价格更便宜的VR头显。这一次联想和老朋友微软合作,后者已经在VR、AR领域有多年的沉淀,其经营的Windows Holographic MR平台不仅聚集了大量的内容提供方,在追踪、交互等等VR的关键技术上也走在市场前列。依靠微软的VR平台,无疑是联想当下最佳的选择。而联想则致力于硬件的开发与销售。多年以来一直盘踞全球PC市场老大位置的联想,拥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全球范围内庞大的销售渠道。而需要插在PC上使用的VR头显,在销售渠道上和PC有高度的互补性,二者就像是PS4和PSVR的关系一样相辅相成。而在AR领域,联想的野心无疑更大。此前,分析机构预测,AR市场在未来五年将是VR市场规模的三倍,今年苹果和Google相继发布AR相关开发工具,也令人开始更多关注AR领域的变化。近日,谷歌公司发布的新款增强现实工具AR Core,能够让开发人员为数百万台安卓设备提供增强现实应用程序,被认为是苹果AR Kit的竞争者,两大巨头竞相投入AR领域,也预示着AR巨大的市场前景。虽然过去几年,以HoloLens为代表的工业级AR设备发展迅猛,AR在制造业、安防、医疗、艺术等领域飞速发展,但是始终缺少一款消费级的AR产品引爆市场。而今年来火热的AR早教产品和AR应用,大多都是基于手机摄像头,沉浸式体验和应用范围十分受限。市场急需一款真正的AR设备。第一种选择是AR手机。基于SLAM技术,手机厂商可以推出具有深度测绘和建模功能的智能手机,来实现真正的AR功能。联想此前推出的Phab2 Pro手机是全球第一款基于谷歌Tango的AR手机,吸足了眼球,而不出意外的话,九月份即将发布的新iPhone,也将以这种方式拥抱AR。不过这种方式有两个弊端,第一是受到智能手机的性能限制,难以满足高品质AR的需求;第二则是手机的屏幕太小,这种AR体验的沉浸感有限。所以第二条路径,就是做一款专属的AR头显设备。联想的Mirage AR头显就是这样的产物,但是一款新概念的消费设备,需要从零开始吸引基础用户,教育市场是一个难题。而联想这次与迪士尼结合,推出基于星战IP和漫威IP的AR游戏,瞄准这些全球顶尖IP的粉丝群,打开增量市场。而这些星战和漫威的粉丝,其中不乏重度的硬核游戏玩家,他们也非常适合成为AR头显的第一批种子消费者。左手是体验轻便、物美价廉的VR头显,利用自身的供应链和渠道优势打开VR市场;右手是强IP驱动下,抢占消费级AR市场这一片蓝海。双管齐下,联想VR、AR战略露出的冰山一角,已可见其野心之大。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联想来说,在这个时间点上全面展开在VR、AR领域的布局,也许是最好的时机。去年,“御三家”Oculus、HTC Vive和索尼PlayStation VR,可谓开辟了消费级VR的先河。但是,他们或多或少都面临着自己的一些痛点。Oculus背后的Facebook是社交巨头,拥有庞大的资金和传播上的支持,一度遥遥领先,但是没有硬件基因的公司,在渠道和供应链的管理上可谓吃足了苦头,投入了近百亿美元之后,市场占有率却排在三者中的末席。Vive背后有Valve的技术支持,有HTC在渠道和供应链上的支持。状况虽然比Oculus稍好,但基本还是半斤八两。一方面,Vive不能作为独立的产品存在,需要PC、Steam VR平台提供支持,而这加大了用户的进入门槛;另外来自母公司的财力支持有限,Vive在开发者支持和硬件售价上难以展开拳脚。而PSVR,因为更加封闭、成熟的生态,状况比前二者都好;但也因为封闭的生态,注定了发展天花板的高度。更何况PSVR的产品体验,尚且不如Oculus和HTC Vive。而在这个时间点推出VR头显,对于联想来说有两大优势:第一是价格上。目前Oculus VR套装在海外的售价为399美元,Vive则是599美元(国行售价5488元),带定位套装的高端VR设备,价格普遍在3000元以上。相比之下,使用SLAM技术定位的联想海外定价仅199美金,Explorer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第二是渠道优势。Oculus和Vive叫座不叫好,很重要的原因是使用头显需要搭配一台高性能的PC,许多用户也因此选择了观望。而随着英伟达10系显卡的推出,VR-ready的门槛大大降低。联想接下来可以推出一系列针对PC和VR结合的组合促销活动,进一步抢占市场。至于AR,就像前文分析过的,这是一个全新的蓝海,消费级AR市场尚没有任何的标准和领先者。就像谷歌和苹果推出AR Core和AR Kit,从他们熟悉的操作系统领域切入市场,联想推出的Mirage,从硬件和IP出发吸引用户。面对着还是一张白纸的用户们,谁的嗓门更大,谁的体验更好,自然而然他们就会跟谁走,而这些种子用户,也将决定AR设备将来会如何发展。只要抓住了这些AR的早期用户,谁就能成为未来AR技术的规则制定者。总结:联想帝国能否转型成功能够看到联想在VR、AR扬帆起航,着实令人激动。联想是过去30年中国最成功的品牌之一,联想电脑不仅成为了国内市场的绝对霸主,更在很长一段时间位居全球PC行业前列。对于在科技领域始终“矮人一头”的国产品牌来说,联想在全球市场的成功,可谓是民族科技产业的一针强心剂。但随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的逐渐成熟,现在已经进入下一个时代的技术拐点,不进则退,巨头们开始纷纷转型和布局。VR、AR看起来将是联想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一环。今年7月,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Tech World上接受采访时表示,联想不再仅仅是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而是Personal Computing个人计算设备,将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中建立人工智能驱动的“设备+云”、“基础设施+云”,与合作伙伴共建智能生态。其中,通过VR、AR新交互技术,联合合作伙伴开发带有内容与服务的新型设备,正是其中关键一环。另一个PC时代的巨人,联想的老朋友微软,曾一度陷入增长乏力的泥潭。但是近年来,在新CEO纳德拉的带领下,凭借VR、AR、AI、云服务以及家庭娱乐设备的布局,赢得了投资者和舆论的认可,从新成为了全球市值排行第三的公司。【87870原创文章,转载须注明来源及链接,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狼子野心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