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中正电或负电中心在哪,怎么找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部分同学误认为极性键形成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这种错误的产生主要是对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概念和关系没搞清楚。因此,小编教你如何正确判断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1)极性分子:
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
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
(3)分子极性的判断:
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比较
非极性分子
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均匀,对称
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不均匀、不对称
存在的共价键
非极性键或极性键
分子内原子排列
举例说明: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什么是负电中心,正电中心,怎么区分开来?_百度知道
什么是负电中心,正电中心,怎么区分开来?
什么是负电中心,正电中心,怎么区分开来?
我有更好的答案
极性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是几何中心重合,其中心就恰好与带部分负电荷的C原子重合,为正四面体四个顶点,如CH4分子四个H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虹の】分子极性的产生和极性判断【高中化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8,922贴子:
【虹の】分子极性的产生和极性判断收藏
高中化学,中高级教师1对1辅导,教学有品质,提分看得见.随时退费家长无忧!
由于高中对这部分知识说明不够明确~在此对极性分子等知识进行一定的扩充。
【橙の】插..
一、分子的偶极矩 由于分子中不同原子的电负性不同,电荷分布就可能不均匀,正电荷中心与负电荷中心不能重合,其各在空间集中一点,即在空间具有两个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构成一个偶极。分子中正电荷或负电荷中心上的电荷值e乘以正负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d,称为分子的偶极矩(dipole moment),用μ表示。
偶极矩的大小标志着不同分子的相对极性。具有偶极矩的分子为极性分子。μ=0为非极性分子。典型的极性有机分子的偶极矩(μ)一般在1-3D范围内。请注意偶极矩是矢量,符合矢量相加法则。
如表列出了部分分子的偶极矩通过表可知,电负性相差有时候不是偶极矩大小的主要原因,在于累加的效应。对称分子偶极矩为0
二、分子的相对极性两个原子组成的分子,键的极性就是分子的极性。在两个以上原子组成的分子中,分的极性是分子中每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因此分子的极性不仅取决于各个键的极性,也取决于键的方向,取即决于分子的形状。有的分子虽然各化学键有极性,但整个分子并没有极性。 例如:二氧化碳虽然有两个极性的C=O键,但是由于它是线性对称的分子,键的极性互相抵消了,偶极矩为零,分子没有极性,;四氯化碳分子,碳氯键都是极性键,但是它的偶极矩为零,这也是由于完全对称的正四面体排列,使其极性正好彼此抵消;在氯甲烷中,主要是碳-氯键的极性决定分子的极性,其分子偶极矩为1 .94D。如图所示
可见偶极矩是判断分子极性大小的唯一可测而且可靠标准,分子极性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就越大。因此分子极性的大小影响化合物的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分子极性还可以用于相似相容原理,用于大致判断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的问题。
例题:请判断NF3与NH3分子极性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解:NH3分子极性大,原因是根据矢量相加法则,孤对电子的偶极矩方向与3个N-H的合偶极矩同向加强,故极性较大。
over,码字累死了还要找图……
高中化学教学视频在线辅导?个性化定制1对1辅导课程,20000掌门1对1名师在线精讲,高效提分高中化学教学视频,初高中高端在线1对1辅导品牌,随报随学,不限地域,省时省力更省心
好帖~果断收藏…………
多谢ls各位
虹姐辛苦了
插到了一个好奇葩的图片... 对了 电偶矩和偶极矩是一码事么..
噢~~~·头像~~~~~~·
我好像没听说过电偶矩~大概是一样的吧~
16L,17L头像………………
能帮我看下乙硼烷的极性吗..
我判断它是非极性的~它有2个对称面一个对称中心~
我打错了..是电偶极矩...我看到一个题目的答案说乙硼烷有电偶极矩...
在物理学里,电偶极矩(electric dipole moment)衡量正电荷分布与负电荷分布的分离状况,即电荷系统的整体极性。对于分别带有正电量
的两个点电荷的简单案例,电偶极矩
;其中, 是从负电荷位置指至正电荷位置的位移矢量。应该是一样的~不过更物理一点~
难道是部分解离~~按照分子结构角度来说,乙硼烷是D2h点群,无极性~难道是瞬间极化作用?是哪年那里的题目?如果预赛题的话可靠性较小~维基也说没有
我比较喜欢柯南和快斗在一起= =明天我去换个kid的头像…
广西的 电脑了我再贴图…不过答案给错也可能…网上撸的题目很多很假的…
根据我的经验~预赛考点应该不会超过我的知识范围…所以个人觉得那题有问题~好像当年在化吧也讨论过~,有可能那个出题人对乙硼烷的结构理解错了
登录百度帐号当前位置:
>>>在极性分子中,正电荷重心同负电荷重心间的距离称偶极长,通常用..
在极性分子中,正电荷重心同负电荷重心间的距离称偶极长,通常用d表示。极性分子的极性强弱同偶极长和正(或负)电荷重心的电量(q)有关,一般用偶极矩(μ)来衡量。分子的偶极矩定义为偶极长和偶极上一端电荷电量的乘积,即μ=d·q。试回答以下问题:(1)HCl、CS2、H2S、SO2四种分子中μ=0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对硝基氯苯、邻硝基氯苯、间硝基氯苯,3种分子的偶极矩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测得:μPF3=1.03、μBCl3=0。由此可知,PF3分子是___________构型,BC13分子是______________构型。(4)治癌药Pt(NH3)2Cl2具有平面四边形结构,Pt处在四边形中心,NH3和Cl分别处在四边形的4个角上。已知该化合物有两种异构体,棕黄色者μ>0,淡黄色者μ=0。试画出两种异构体的构型图,并比较在水中的溶解度。构型图:
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CS2 (2)邻>间>对(3)三角锥形;平面三角形(4);;棕黄色者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极性分子中,正电荷重心同负电荷重心间的距离称偶极长,通常用..”主要考查你对&&无机分子的立体结构&&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无机分子的立体结构
分子中原子的空间关系:分子中原子的空间关系是分子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构型。&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分子或离子的VSEPR模型和立体构型的方法:
首先计算分子或离子中的中心原子的键电子对数和孤电子对数,相加便得到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然后由价层电子对的相互排斥,便得到含有孤电子对的VSEPR模型,再略去VSEPR模型中的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便可得到分子的立体构型。 1.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方法 (1)键电子对数:由分子式确定,中心原子形成的键的数目就是键电子对数。如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分别有2、3、4对键电子对。 (2)孤电子对数 ①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式中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主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就是最外层电子);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氢为l,其他原子等于“8一该原子的价电子数”)。以为例,a均为6,x分别为2和3,b均为2(氧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为2),则分别为1和0,即SO2的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l, SO3的中心原子上没有孤电子对。 ②对于阳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离子的电荷数;对于阴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离子的电荷数(绝对值)。x和b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均不变。2.确定分子(或离子)的VSEPR模型根据价层电子对数和价层电子对的相互排斥,可得出分子或离子的VSEPR模型,其关系如下表。 3.确定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略去VSEPR模型中的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便可得到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如上表。 (1)分子或离子中的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2、3、4,则其VSEPR模型分别为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或四面体形。如果价层电子对数为5,则为三角双锥形;如果为6,则为正八面体形或八面体形。 (2)如果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0,则VSEPR模型(及名称)和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及名称)是一致的;若孤电子对数不为0,则二者不一致。
发现相似题
与“在极性分子中,正电荷重心同负电荷重心间的距离称偶极长,通常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1686783558747924611290959211712分子中负电荷中心所带电荷怎么理解_百度知道
分子中负电荷中心所带电荷怎么理解
我有更好的答案
首先知道分子的构型,然后就可以知道分子中哪些原子带正电,哪些原子带负电(这个可以查原子的电负性知道)然后将正电的几个原子就可以进行分析,得到可以代表这几个点的正电中心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判断极性分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