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警大学,分数多少怎样才能不去学校.录取。学校在那里。

记得刚到英国的时候,傻白甜一样的对好多东西都呈白痴状~~~幸好有亲切友爱的前辈们大方指点,才避免了很多弯路和错误。其中她们每个人都反复谈强调的一点是:好好经营自己的信用记录,不要出了大问题才来后悔。那时啊,我还不大明白这里面的用意。随着生活在这里的时间越久,发现信用记录确实不可以马虎,绝不能对有伤信用记录的行为抱以侥幸的心理。那么,对于初来乍到的朋友来说,大家是否了解英国的信用记录?是否清楚其中的各种细节呢?今天我们要通过问答的形式直接明了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让大家对英国的信用记录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英国信用记录25问1. 在英国谁保存我的信用记录?分别是Equifax和Experian。Equifax Europe,官网点击Experian,官网点击2. 英国的信用报告里有什么?个人信息:姓名、生日、现住址、以前住址、雇主信息等;信用卡、房屋贷款、分期贷款:帐号、状态、日期、余额(balance)、信用额(credit limit)、最近更新日期、最少还款额(minimum payment)、还款记录等。查询(search):分hard和soft 两种;hard search是你授权或信用卡公司进行的查询,对credit score有负面影响。soft search是其它类型的查询,如自行索取报告、信用卡公司想做promotion而产生的查询。soft search对credit score无影响。讨债记录(collection):公共记录(public records):破产、抵押、冻结资产、法庭判决等。3. 在英国谁对我的信用记录感兴趣?银行或贷款机构保险公司雇主房东4. 在英国谁提供我的信用记录?银行或贷款机构、保险公司、讨债公司、政府、法庭5. 我在英国的信用记录保留多久?一般是7年6. 怎样索取信用报告credit report uk?在你申请信用卡或者贷款被拒后,根据拒信上的说明可以免费去要一份。当然,只要你愿意,也可以随时给CRA写信要求一份copy。7. 报告里的记录不对怎么办?按照报告里的说明去dispute。8. 报告里为什么没有保险和雇主信息?保险公司和雇主有可能不报告。9. 我在英国的个人信息被盗怎么办?1) 通知银行和信用卡公司;2) 通知Equifax或者Experian的fraud department, place a fraud alert3) 关闭被盗用的帐户;4) 10. 信用分数(credit score)它是根据信用报告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因为两家机构的记录不一定一致,所以分数可能不同。当你在申请银行的current account,信用卡,个人贷款(personal loan),hire purchase (HP) agreement或者买房时候,商家会对你的credit score进行审查,并对你的credit limit上涨有帮助。11. 信用报告里找不到Credit score?需要另外购买。12. 什么分数才算好?credit score一般在350-850之间。在申请贷款的时候,分数高有利于拿到最好的offer。通常650以上房贷就没有问题,720以上可以拿到最好的车贷。13. 影响信用分数的因素有哪些?不良记录,如:bankrutcy、collection、default payment、late payment、credit history (the longer the better)open accounts with balance、use of credit (1-2% is the best, bigger than 50% is negative)、search (两年内的hard search有负作用,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14. 如何提高credit score?坚持按时还款!15. 在英国持有信用卡多少张合适?有balance的信用卡的数目对credit score有影响。信用卡的总数没影响。不用的卡放家里就行了。如果cancel掉,可能影响卡的平均历史。16. Credit limit是不是越高越好?一般来说Credit limit越高,Use of credit越低,对分数有正面作用。平均Credit limit越高,新申请到的信用卡的Credit limit一般较高。以前,过高的Credit limit对申请房贷不利,现在房贷机构不再关心了。17. 如何快速提高Credit limit?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每隔6个月打电话要求涨Credit limit,最好在刚还了一大笔钱之后。有大额消费(如交学费)时,打电话要求涨Credit limit。使用对Credit limit比较大方的信用卡。18. 申请涨Credit limit,会不会有Search?打电话的时候可以问customer representative. 网上申请的如果是pre-approved,一般没有; 如果要填一堆信息,很可能有。19. 平时花钱少,怎么产生Balance?帮别人买大件;用no transaction fee的balance transfer支票支付房租;适当做点balance transfer,如果no transaction fee;在0%APR on purchase期间,每个月只还minimum。20. Balance/Credit limit多少合适?1-2%对credit score最佳。保持在30-50%一段时间,对涨Credit limit有利。credit limit上去了,就容易保持最佳的balance/Credit limit。准备买房买车申请信用卡的时候,可以减少balance来快速提高credit score。其它时候对credit score不必太在意。21. 欠钱不还清好不好?每个月statement上的balance/credit limit对分数有影响。故意不pay off in full对分数没有正面作用,自己还要支付利息,不可取。当然0%APR期间除外。22. 在英国Balance transfer对分数好不好?use of credit对分数有影响。balance transfer后如果比例过高,对分数有负作用。这个作用是短期的,还清了就好了。而且由于balance transfer,平均的balance/credit limit有可能比较高,在balance transfer付清以后,有助于涨Credit limit。23. 在英国长时间不使用一张信用卡对信用记录有什么影响?没有直接的影响!24. 在英国银行帐户多了对信用记录好不好?信用报告里没有savings和checking帐户的记录。25. 在英国房贷车贷可以Shop around吗?可以。关于恶意透支信用卡1. (曾)在英国有恶意透支行为的中国人多吗?英国大大小小信用卡公司289家。去年全英在中国大陆人口中损失20,994,844.29英镑(本息合计)。听听这数字怎样?一共有多少中国人有透支不还的,导致中国人在英国信誉度非常糟糕。而且很多人以为有了一些类似Data Protection Act的法律就可以恶意透支后逃之夭夭,然而事实没有那么简单。2. 信用卡公司能不能拿到个人信息?不能。信用卡公司确是是不能从学校,办公室、中国大使馆通过正常手段得到任何你的信息。因为有Data Protection Act在里面,信用卡公司无权把你的信息透露给除信用相关机构外的任何机构,具体信息参见Data Protection Act 1974。3. 信用卡公司会到中国告恶意透支的人吗?有可能。信用卡公司是可以到中国去告恶意透支者,他/她的信息要由信用卡公司转到英国外交部,再到中国大使馆,再到中国外交部,再到中国司法部,再到省的高级人民法院,再到起诉的法院。信用卡公司一般按民事起诉。为什么刑事起诉不行?因为在英国透支不犯刑法,但在中国5000人民币就够判的,国际间刑事起诉按从轻原则。4. 信用卡公司会雇人来追债吗?中国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在2000年共同发文,名令禁止各类讨债公司,因为里面有黑社会存在。5. 多少额度会触动国际刑警?500000美金以上的案件国际刑警是会出动的。最后,番薯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欠下一些钱不还,回国就一了了之了,抱有侥幸的以为信用卡公司也不会为了几千英镑就追到中国来。是的,目前看来追过来的可能性不大(特别是金额比较小的情况)。不过,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扩展,有些数据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共享。虽然是在英国欠的钱,但也是铁一般的证据能证明其信用有很大问题,无论在哪里发展,都是很不好的记录。所以,没有恶意透支行为的朋友请保持,点赞哦,继续经营好自己的信用记录。而有此行为的朋友主动联系发卡行,即使不能一次还清,也可以诚实地提出还款方案,慢慢还清就好,总比心里老搁着事儿强。推荐阅读:、
简介: 我爱吃蕃薯
书签列表还没有内容,你可以尝试点击文末的按钮收藏你喜欢或者没有看完的文章!调查称青少年学习成绩越差 身心就越不健康_网易亲子
调查称青少年学习成绩越差 身心就越不健康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昨天,广州市穗港澳研究所发布最新的“广州青少年发展指标”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被调查青少年身心健康虽然及格,但各健康范畴的发展不,其中志向得分不及格(59.42分)。调查还显示,越差者,身心健康越低。
独生子女身心更健康
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500份问卷,受访的青少年分布于全市七个区(市)18间公办中学。受调查的青少年年龄介乎10至20岁,平均年龄为14.3岁。本次调查的青少年分布五个年级,初中生占62.7%,高中生占33.3%。
调查显示,广州青少年的健康平均得分及格,但发展不均衡,其中,思维、信念、志向得分低于平均分,而志向得分不及格。根据被调查者每题的回应计算,被调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平均得分为67.53,其中初中生为69.33,高中生为64.35。以整体受访者来说,六个健康范畴指数中,以人际交往方面为最好,以100分计算得75.13分,其次是体魄(71.69)、情绪(71.32)、思维(62.31)、最差为信念(60.83)、志向(59.42)。
令人意外的是,独生子女的身心健康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身心健康和不同健康范畴都有着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总体健康得分以及各健康范畴指数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
母亲学历越高 孩子身心或越健康
调查显示,学业成绩优秀的青少年在身心健康,以及六个健康指数的表现都显著较好。除了成绩不理想的受访者之外,其余受访者的身心健康和各健康范畴指标都呈现出成绩越差,其身心健康和各健康范畴指标分数越低的规律。
除此之外,母亲的学历越高、参与兴趣班活动越多、现场观看古典或传统艺术文化的表演或展览越多、参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服务越多,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分数就越高。
应试教育体制忽略青少年身心健康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认为,广州青少年的健康现状发展未如人意,志向发展较差。被调查青少年身心健康虽然及格,但各健康范畴的发展不均衡。由此可见,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之下,对青少年考试成绩、升学就业的过分关注,导致其身心健康未能实现均衡发展。同时,这种僵化的教育体制,日益忽略对青少年志向与理想发展的关注,使得青少年更多满足于享受当前的安逸生活,而缺乏对未来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对突发危机的应对。
对于成绩越差,身心健康越糟糕的现状,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提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习成绩的好坏、学校的奖惩,往往容易成为学生、家人及其社会各界评价他们成败得失的显性指标,有时是唯一指标。因此,部分学习成绩较差、受到学校责罚较多的青少年容易有强烈的挫败感,不仅在学习上失去信心、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甚至因此而不敢面对家人、社会,久而久之,形成失败的自我形象,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都比较负面。(记者 朱小勇 通讯员 吴金全 吴冬华 周理艺 丘异龄)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热门搜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p&&b&掌握了方法,作文可能是高考语文中最简单的部分&/b&,但是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探索和积累。我在高一升高二的那个假期&参透天机&,经历了一个意料之中的突破,作文从47~52分的中等水平,成功上升至55分左右,甚至有时还能达到59分的水平。因此,就高考作文,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所以我希望能够在这里做一些分享。&/p&&p&题外话:我的整体风格是倾向于说理性强的文章,作为高中生强行谈格局和深度这种的,与前面一些文采斐然的题主创作的仙风道骨类的文章不太一样。不过我个人认为说理性的风格更容易模仿,毕竟谁还没点思想呢,就看你怎么装13了对吧。&/p&&p&&br&&/p&&p&好了,首先贴上我的公式:&/p&&p&&b&高考作文 = 审题立意 + 结构合理 + 文采与深度 + 卷面整洁 = 全都是套路&/b&&/p&&p&接下来我会逐个分析这个公式中的要素,力争简明、清晰地帮助各位理解这个公式。&/p&&p&&br&&/p&&p&&b&一、审题立意:主客体冲突法 &/b&&/p&&p&关于这个方法有一个悲伤的故事:我有录过一组“主客体冲突法”的课程Demo,曾一举帮助我过去工作的机构拿到了来自某著名在线教育的数百万的大订单。从录课过程中到拿下订单,老板和主管都赞不绝口,这时候我觉得,拿了订单总也得赏我个十万八万吧?然而——事实是老板最终决定慷慨地分给我极其可怜的一小小小杯羹,大概也就万分之几?气得我都糊涂了。想起这件事,我真的,我有一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p&&p&言归正传,为了能让它帮助更多人,接下来我会把这个方法简明扼要地介绍给诸位。&/p&&p&&b&1 外在的与潜藏的主体、客体、冲突&/b&&/p&&p&无论何种类型的题目,都存在外在的或者潜藏的主体和客体,而且必然存在至少一对主要的“冲突”,因此,都能适用“主客体冲突法”,尤以材料型作文和漫画型作文为典型。&/p&&p&举个例子,&b&“我在上课时玩手机”&/b&,这句话有哪些主体和客体?&/p&&p&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主体无疑是“我”,客体则是“手机”,冲突是“上课时”不应该玩手机。所以如果就此我写一篇作文的话,那就要立意:啊,学生们上课要遵守纪律,不应该玩手机,这是害人害己/学校应该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移动互联网深深毒害青少年……&/p&&p&&b&虽然准确,没有跑题,但是是不是显得很庸俗?&/b&&/p&&p&来来来,那我们来看一下“潜藏的”主体、客体和冲突:上课这个特殊环境下,暗示了另一个主体的存在,即“老师”,另一个客体“课”,另一组冲突“老师为什么上课不制止学生玩手机/老师讲课的时候为什么学生还要玩手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是不是立意就可以更加创新、深刻了呢?我可以写教育应该更有吸引力/多媒体时代与其控制课堂不如引导课堂/手机和老师哪个更是“好老师”等等。&/p&&p&如此看来,大家或许就会感到,通过挖掘两套——外在的和潜藏的主体、客体、冲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审题定位,还能开阔我们的立意思路。&/p&&p&&b&2. 材料型作文如何适用“主客体冲突法”?&/b&&/p&&p&主客体,即题目所给阅读材料直接讨论的对象或者潜在的讨论对象。&/p&&p&冲突,即材料的核心用意所在,在形式上一定会通过矛盾的存在而展现出来。&/p&&p&具体操作中,我们应该以关键词、关键句突破口,在原题上标出,结合主客体与冲突进行解析,因此,在通读材料后,应当画出关键词、关键特征,包括:&/p&&p&o身份特征&/p&&p&o事件特征&/p&&p&o定性形容词&/p&&p&o转折、递进、结论词语
等等&/p&&p&&b&看个例题:&/b&&/p&&blockquote&(2016·全国卷III)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br&&br&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blockquote&&p&现在我&b&利用“主客体冲突法”分析:&/b&&/p&&p&主体1:小羽 – 创新花茶技术生产者、创新者、优势地位者&/p&&p&主体2:仿冒技术者 – 模仿者、后来者&/p&&p&客体:花茶新技术创新、优势资源&/p&&p&冲突:创新与仿冒的冲突、优势者与不当手段的劣势者&/p&&p&冲突的解决:公之于众 – 分享、共享、双赢思维&/p&&p&
行业标准 – 规范思维、制定规则&/p&&p&结果:行业发展、优势者带头、跟随者受益→三赢&/p&&p&如此一来,是不是题目如何定位就非常清晰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题了。那么这个时候就要确定立意了。&b&立意应该在我们挖掘的主客体基础上,准确把握材料的辐射范围,抓住主要矛盾,全面顾及各个角度,从而确定一个好的大思路&/b&,我给大家几个小例子(仅仅是举例,立意不局限于这些方面)&/p&&p&最佳立意:&/p&&p&举例:&b&创新生态&/b& - 大家积极创新、创新者在保护机制内共享发展成果、模仿者在规范框架内兢兢业业、国家提供制度保障、建设创新生态,完善创新社会&/p&&p&一等立意:&/p&&p&举例:分享的智慧 - 有智慧的分享方可双赢&/p&&p&二等立意:&/p&&p&举例:分享带来双赢&/p&&p&&b&3. 漫画型作文如何适用“主客体冲突法”?&/b&&/p&&p&主客体,即在漫画中就是漫画的主人公和被主人公施加影响的物或者人,有时候漫画的主人公没有全部出镜,需要我们展开联想。&/p&&p&冲突,即漫画讽喻意义所在,漫画夸张展现的部分一定就是冲突。&/p&&p&具体操作中,我们应该以夸张特征为突破口,在原题中寻找与生活常理不同的夸张之处,结合主客体与冲突进行解析,因此,在通读漫画后,应当联系实际解读漫画寓意,但&b&同时不能超过以下限度:&/b&&/p&&p&主客体限度:漫画的主体和客体所在有一个分类,不应超过这种限度解读寓意&/p&&p&冲突限度:漫画中的核心冲突构成对于作文论点中逻辑关系的限制、对于立意价值取向的限制&/p&&p&下面我举一个&b&被称为“最坑爹漫画题”的高考题范例&/b&,看看我们这个方法能不能把它抽丝剥茧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eba4fda7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60& data-rawheight=&2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0&&&/figure&&p&关键特征:吻和掌印&/p&&p&主体1:图中的学生 - 学生群体&/p&&p&主体2:家长/老师 - 教育者&/p&&p&客体:写着不同分数的试卷&/p&&p&冲突1:对同一个学生,考高分就能得到吻,考低分只能得到巴掌&/p&&p&冲突2:对不同的学生,尽管得分比别人高,只要没有像以前一样好,还是会挨打&/p&&p&冲突的解决:?&/p&&p&&b&当题目中没有给出冲突的解决方案时,意味着出题人把方法提出的任务交给了考生。&/b&&/p&&p&一等立意:综合两个冲突&/p&&p&举例:不要唯分数论&/p&&p&创新立意:综合冲突之上的升华&/p&&p&举例:提倡发展标准的多元化、高处不胜寒&/p&&p&3. 其他类型&/p&&p&其他类型,包括命题型和话题型作文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完成审题立意,大家可以根据原理摸索一下,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再赘述。&/p&&p&&br&&/p&&p&&b&二、结构合理&/b&&/p&&p&由于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文的表达效果,说得更实在一点就是影响老师对作文的感觉和打分,所以结构创新一定要谨慎,最好是使用固有的“总分总”模式。&/p&&p&总分总模式有着天然的考试适用性,结构简单、明晰,从美感上来看也具有节奏和对称的美感,千万不要嫌弃它老套。下面我讲讲总分总结构内的安排。&/p&&ol&&li&总体思想:&b&松弛有度,宽紧结合&/b&&/li&&/ol&&p&说起“总—分—总”结构,不免会有人觉得,这就代表着文章要分三大段或者开头一段、结尾一段,中间三段等等,这是绝对绝对错误的。总分总的内部结构可以非常花哨,非常惊艳,三大段或者1+3+1的写法非常庸俗陈旧,实在没有采取的必要。&/p&&p&我们使用总分总结构时,要注意分段的自然、有致,让老师有一种你是写作老手,对段落的使用手到擒来的感觉。如果暂时没有这种能力,那这里我告诉你&b&一个秘诀,那就是“长短交替,前散中紧后有力”。&/b&&/p&&p&2.
开头:1~3个散段&/p&&p&相信我,没人喜欢开头就长篇大论的文章,这会给读者很大压力,让人不想也不敢读下去。所以我们的开头应当以长度有限的1~3个散段引入,并且之间呈现递进的逻辑关系,让阅卷人有一种层层深入,渐入佳境的感觉。&/p&&p&3.
主体:紧凑的3个大段左右,间以合理的散段,内容围绕中心深入讨论,做到形紧实紧&/p&&p&主体部分是我们议论论据的主力,这部分要紧紧围绕中心,做出深入的、具有细节的讨论。如果这部分不够紧凑,会显得观点松散无力,文章虚弱无骨,甚至有凑字数强行拼接之嫌。&/p&&p&4.
结尾:深刻有力,“借题发挥”,1~2段&/p&&p&很多作文俗套的结尾无非是呼吁、喊口号,或者简单照应题目,有一种强套模板的感觉,我在这里建议的是“借题发挥”——即承接主体部分的内容,上升一个层面来简单讨论。比如前面两段我举了个人和组织的例子,在这里就可以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b&去讲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b&,把主题升华到一个新高度,这个后面我会举例说明。&/p&&p&&br&&/p&&p&&b&三、文采与深度&/b&&/p&&p&部分答主在答案里写了一些比较俗艳的套路,什么开头排比句啊之类已经在各种“满分作文”大全中出现了几十万次的写法,这我绝对是反对的。这样的作文早就造成老师审美疲劳了,即便写的再好,也无非是一类下,很难出彩,&b&写得差一点可能还会被判为套作&/b&,实在是得不偿失。&/p&&p&文采是一个很个人属性的东西,不是套模板能套出来的,我这里介绍一个原则,并举出一些例子,大家可以就此摸索,也可以跟我深度讨论,开发出自己特有的风格和套路。&/p&&ol&&li&&b&原则:骈散结合,逻辑严密&/b&&/li&&/ol&&p&什么是骈句?&/p&&blockquote&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blockquote&&p&什么是散句?&/p&&p&不是骈句的就是散句。&/p&&p&&b&骈散结合乍一听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实际上,真的做起来比写那些什么矫揉造作的排比句要简单得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实际上这里的“骈”也不是真的要求严格地按照要求来完成,只是一种粗略的要求而已。&/b&&/p&&p&下为一例:&/p&&p&在文化层面上,&b&创新的故事常常伴随着英雄主义的叙事,而模仿者总也摆脱不了恶性狂欢的标签&/b&,两者总被刻板地认为不可调和,因此少有人敢于迈出尝试的脚步。可曾有人反思过,&b&前者的光荣、伟大,与后者的耻辱、卑劣&/b&,可能仅仅是文化和心理上缺乏开放性的反映?人类历史中的创新,无不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模仿,正是在模仿的簇拥下,创新的伟大才得以昭显,更多的创新才“迫不得已”应运而生。&b&封杀模仿恰恰不会促进创新,鄙视模仿也阻止不了模仿者的步伐&/b&,与其如此,建立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开放心态,通过有智慧的管理疏通模仿的热潮,把模仿规范化,岂不是更好的策略?&/p&&p&大家可以看到,在我随便写的一个例段里,所有黑体部分都是较为对称的,使得结构上显得比较具有气势和节律,不管说的有理没理,先把咱们的架势摆在这里了。当然,如果全部是这样的对称结构,一方面会使得节奏变成了“顺口溜”或者“快板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说理的展开,所以即便具有了写骈句的能力,也要有所节制,适可而止。&/p&&p&另外,广受知乎“鄙弃”的文人余秋雨先生似乎正是这方面的专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读读他的文章,看看他是如何造势,如何把干涩的道理写出文采的。&/p&&p&标题中我还提到“逻辑严密”,大家可以看到,我在上一个例段里写的内容,逻辑上是环环相扣的。每一句都存在递进关系,从大家鼓吹创新,鄙视模仿者,把他们对立起来的&b&“现象”,&/b&讲到一种&b&可能的解释&/b&——“文化缺乏开放性”,也就是说我们有一种刻板偏见,不愿意接受模仿者和创新者的调和,再论证对这种刻板印象的&b&“反驳”&/b&,&b&从“反驳”引出建议,&/b&完全符合我们认知事物,思考问题的思路,这才是有道理的写作。&/p&&p&&b&2. 开头段:格局适当,论点明显&/b&&/p&&p&我仍然针对我们在审题立意部分讲的“小羽和茶叶的故事”来写一个例段。&/p&&p&“有人用两个字来评价中国的创新土壤——“贫瘠”。因为在这里,创新的成果往往在一哄而上的“抄袭”之中壮烈牺牲,技术的优势常常也在泥沙俱下的恶性竞争里分崩离析。事实上,这些缺陷毋庸讳言。但是,如果换个角度,它们也恰恰证明了这片土地催生成果产业化的巨大潜力。倘若加以规范,&b&从理念、文化和政策层次上重构创新环境,建立创新生态,这种特殊的土壤将成为滋养创新及其产业的最佳基础,通过创新成果的共享与实践,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b&”&/p&&p&(后面可再跟一两个小段进行简短的破题,点中“生态”和“成果规范共享”两个要点即可)&/p&&p&由于这里我们选择的立意是“创新生态”,这注定了我们作文的格局当与这个立意相匹配,需要从整个国家的创新战略来“规划”。如此一来,也要求我们采用&b&说理性的语言风格&/b&来引入这个严肃的话题。这个时候,如果再采用“排比句+比喻句”开头,就颇显滑稽,与这个主题格格不入。因此我们仍然采用骈散结合的方式,论理开头,&b&并在最后明确提出论点。&/b&虽然并不特别出彩,但是保持了写作的正常发挥,也可能让看了一大堆幼稚套作的老师耳目一新,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另外,&b&开笔第一句我采用了一个判断句,单刀直入,还具有一点侵略性,这是我一直一来使用的一个技巧,这样能够快速抓住读者,并且提示读者,本文是有深度,有思想的,和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b&&/p&&p&就另一个题目的开头句例子:“唯分数论正在背叛教育。”&/p&&p&&b&3.
结尾段:回扣主题,升华思想,深刻有力&/b&&/p&&p&这一段我的建议是首先概括全文思想和中心,然后把主题强行升华一下。我接下来会简述方法:&/p&&p&(1)概括:用精简的话概括主题,回扣题目的关键词和中心思想关键词,仍以“创新生态”那篇文章为例:“创新生态不是创新者与模仿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围绕创新成果的社会互动,这需要全社会从理念、文化和政策角度接纳一种全新的共享模式:创新者把成果有序开放给社会,社会心态接纳共享思维和学习思维,政策聚集社会力量发展创新成果,实现各个行业的加速升级。”&/p&&p&(2)升华:&b&如果材料里没涉及历史视角,那最后我们就提历史;如果材料里没涉及横向的国家或者社会比较,那我们就提社会&/b&:“两百多年前,中国的步伐从工业革命开始逐渐落后于世界。在西方国家发达的创新生态环境下,中国被迫成为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以及网络时代的跟随者和模仿者,而今站在信息革命的风口浪尖,中国应该也必须抓住机遇,建立属于自己的创新生态,重新站上时代潮头,走向复兴和伟大。”&/p&&p&&b&4.
主体段:夹叙夹议,活用事例&/b&&/p&&p&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毛主席有一篇文章,被选入初中课本,然后被大加赞赏为“夹叙夹议”风格的典范。如果文章想要表现理性、深刻的一面,夹叙夹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是列例子讲故事,那恐怕创作《高中作文素材大全》的编者就能成为最会写高考作文的人了。&/p&&p&怎么做到夹叙夹议呢?在素材方面,我建议是首先要深度了解一些人物,尤其是可以找一些人物传记来读,这样的话往往一个人物就能剖析出成百上千个角度,完全可供我们随意发挥。其次,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一些积累方向,比如历史、商业案例这两个角度,这是相对比较容易套用的,当时我主要依靠听了多年《冬吴相对论》获得了大量灵感;最后,了解一些中外社会特征和其他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用于横向比较和说理,如果对这些不感兴趣的,那就积累一些哲学内容,比如读读哲学入门书籍,或者熟悉一两个哲学的理论,这样会使我们的文章非常容易升华到一个令老师称赞的境界。&/p&&p&有了素材之后,我们就要学会活用素材,正用反用,不能拘泥于讲故事,或者正向叙事。&/p&&p&我举个例子:针对题目“创新生态”&/p&&p&创新者应当有足够的胸怀和魄力共享成果,这是数百年来历史经验的总结。六百年前,专利制度产生于威尼斯,无论是特异秘方的掌门人还是新奇发明的拥有者,在这个制度的保护下通过向社会共享,获得了数倍于“专有其利”的利益,也迅速增进了社会的福祉。专利的框架在工业生产的时代日臻成熟,如爱迪生等的发明大王的出现,使得创新共享的潜力展露无疑。在当代——开源的时代,共享的时代,创新共享成为突破专利制度的新思路。特斯拉将其专利拱手奉献给全球的电动汽车开发者,谷歌把安卓的秘密和盘交由竞争者自由开发。尽管让出了种子,他们却可以在整个创新生态中收获整个果园的果实,他们不仅比坐拥专利获得了更多创新应得的回报,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p&&p&当然,第一个申请专利的人需要堪称伟大的勇气,第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公司更少不了果敢异常的魄力,今天也需要中国的创新者们勇敢地以全新的理念面对这个时代,因为掀开“开源”的幽帘,背后正是金碧辉煌的殿堂和虚位以待的交椅。&/p&&p&&br&&/p&&p&四、卷面整洁&/p&&p&作文是语文唯一一个有卷面分要求的部分,保持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同学可能会感到头疼——我的字写得不好,是不是这部分成绩就没有了?&/p&&p&当然不是。书写工整并不是考察你的书法水平,其分数只取决于你的文字辨识度和规范性,这里我建议大家写&b&“方块字”,&/b&尤其作文是有方格纸的,更容易达成这个要求。具体的方法我在&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陈白丁:有哪些每天坚持效果显著的高中学习习惯?&/a&已经有回答,欢迎参考。&/p&&p&&br&&/p&&p&总而言之,作文这部分需要大家逐个要素地磨练自己,从审题立意,到结构安排,再到文采深度和卷面书写,都需要各个击破。最好是能够有人帮助你不断给你提供批改建议,逐个要素地提升,这样很快就能够整体突破,冲上50分乃至55分大关。同时也希望读者不要被我所举例的“说理”风格所拘泥,敢于写出自己的风格和气场。加油!!&/p&&p&&b&==更新==&/b&&/p&&p&来到知乎时间不长,贡献了几个答案,出乎意料地收到了大家如此之多的支持。在这里也要对各位说一声&b&感谢&/b&,你们的认同和鼓励,就是我前进的动力。&/p&&p&同时,我的第一个&b&知乎live:&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394688& class=&internal&&高中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五个步骤&/a&&/b& 今天正式开售了,欢迎大家赞助收听。这个live中的内容,均是我的亲身体会和切身观察,我希望能把这些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人,我也真诚地希望能用我的经验和技巧助各位一臂之力,未来能轻松地跨过高考这道门槛。&/p&&p&&b&相关回答:&/b&&/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陈白丁:有没有让你相见恨晚的教辅书?&/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陈白丁:有哪些让人欲罢不能的学习方法?&/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陈白丁:如何学好高中英语,在高考中取得130以上的成绩?&/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陈白丁:高中语文能不能靠刷题提高成绩?&/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陈白丁:高中生考试心态如何调整?&/a&&/p&
掌握了方法,作文可能是高考语文中最简单的部分,但是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探索和积累。我在高一升高二的那个假期"参透天机",经历了一个意料之中的突破,作文从47~52分的中等水平,成功上升至55分左右,甚至有时还能达到59分的水平。因此,就高考作文,我还…
&p&照例一图流总结:&/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bdb827ef080feeca219dff_b.jpg& data-rawwidth=&1465& data-rawheight=&7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6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bdb827ef080feeca219dff_r.jpg&&&/figure&&p&附另一文章:&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高中时有什么相见恨晚的辅导书?——常井项&/a&&/p&&p&———————————&br&&/p&&p&日常卖安利,图后是正文:&/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a9a4e8962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a9a4e8962_r.jpg&&&/figure&&p&———————————&/p&&p&&b&Part 0:个人情况&/b&&/p&&p&先预警一下,如果想要「干货」的话看开头的图和Part 3就好了。前面几个部分内容有些琐碎,并且大都是一些个人的经历。&/p&&p&还是先自报家门吧。我是2016年高考的,西南三省的肯定都记得考试结束后才知道自己考了一套莫名其妙的「三卷」的感受。从绝对分数来看,我最后&b&高考总分比一模高100分上下的样子&/b&(记不太清自己一模的成绩了,当然一模改卷比高考紧一些,题目也没高考那么规范,所以我个人认为单从分数看不太可靠);从名次看的话大概是&b&从985水平蹦达到了全省比较靠前的位置&/b&。&/p&&p&当然这些比起我两三个月里文综的「起飞」都没什么——15年冬季我的文综大概维持在230左右,到了16年3月左右,&b&基本能够稳定在260-270(最后俩月基本在270-280之间)&/b&,35个选择题三分之一时候全对,其余大部分考试错1到2个。&/p&&p&最后高考成绩(文综288)出来,回学校合影留念(很讨厌这些事情)的时候教务主任给我说:「当时校长给我说有个他没怎么见过名字的学生(也就是委婉地说我没怎么考好过)进了全省前几,我一猜就是你,因为你高三后期文综实在太稳定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8c40b0d77ab62acffcf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8c40b0d77ab62acffcf8_r.jpg&&&/figure&&p&当然故事是好听,不过还是需要注意,贵州省文综&b&改卷是众所周知的松&/b&,所以我这个288的成绩拿到临近省份大概只有270上下的样子(就错一个客观题,大题实在也扣不了多少)。当然改卷松未必是好事,因为差距就拉不开了,平时测试里经常甩后面一二十分的差距,高考也就不复存在了。&i&因此我也更多强调是「一贯稳定的成绩」而不是「高考一次性的成绩」为我此后要说的方法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证明」&/i&。&/p&&p&———————————&/p&&p&&b&Part1:故事开始&/b&&/p&&p&之前说了我15年冬季文综大概维持在230左右,应该是在那年12月的样子,我因为一次历史老师出差,需要和另一个历史课代表一起代几节课,我想来想去,决定第一节课先分析一下15年的高考试题。&/p&&p&既然要到讲台上分析,自然也要自己备课,我于是就&b&第一次比较认真地从出题的角度审视了一下15年的高考试题&/b&。我记得那天晚上下雨,我和另一个课代表(男)一边讨论晚自习研究的题目一边从学校走回住的小区(我俩都在学校对面租住),两个人就几个题目的具体解题途径吵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两个人四目相对,得出了一个结论:很可能过去我们对于高考文综考察内容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p&&p&当然这时候其实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只是隐隐约约地按着两个人都想到的但是都不太愿意承认的那个思路去继续挖了一会儿,随后就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可以印证我们想法的文件:2013年考试中心命题中心历史学科的主任刘芃(peng)的一篇&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讲话稿&/a&(我找不到我当时看的那篇记录了,但链接中提供了一个较为简短的转述),讲话稿的&b&核心就是说历史考试有「教考分离」,而且肯定不会「结束分离」&/b&。这一趋势只说了历史,但很明显政治与地理也有,只是程度各异而已——如果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可以说,&b&现行的高考复习方法中一半以上都是「效率不够高的」乃至「南辕北辙」的。&/b&&/p&&p&于是我们就开始做一些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将题目分为「课本题」「材料题」「背景题」与「综合题」四种,&b&分别分析了这四种题型的占比、题目的考察倾向、难度分布、选项分布、内容分布等等。&/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d1092524fee409a515ea176d3d64ee2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d1092524fee409a515ea176d3d64ee2_r.jpg&&&/figure&&p&在一点点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越发认识到我们的想法很可能是正确的——&b&2013年以后的高考文综很可能其重点都是在考察你的素养积累(既包括死的知识,也包括活的能力),而非什么课本上的XX知识点&/b&。但这个想法总归需要一定的验证,于是我们将那个阶段的想法汇总成了一张上课时候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ordpress-.cossh.myqcloud.com/%%25E5%259B%25BD%25E4%25BA%258C%25E5%258D%25B7%25E5%258E%%258F%25B2%25E9%E6%258B%25A9%25E7%25AE%%25A6%%E6%259E%2590.ppt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PT&/a&(&i&我和几个朋友在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后总结出的现阶段的一些想法可以在我们的一些知乎问题中看到,也可以在我们&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gaokao.io/portfolio/not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己的书&/a&中看到&/i&),决定在一节晚自习的时候把这些内容讲出来,并且&b&进行一个有意思的实验。&/b&&/p&&p&———————————&/p&&p&&b&Part2:对照实验&/b&&/p&&p&在这堂课开始的时候,我们下发了2015年的全国二卷,要求十五分钟内做完选择题部分。十五分钟后,在大致统计了做题情况后,&b&我们分发了答案,再用举手的方式简单地统计了一下哪些小组看了答案解析后不明白的题比较多&/b&。然后便是照着PPT慢慢讲完了我们的全部内容。&/p&&p&这时候几乎是必然的,有很多人都对我们的核心想法(尤其是操作性的想法,例如认为需要加强课外积累等等)及其论证过程表示质疑。我们于是要求不同组之间交换了答案,随后告知我们刚开始时做了一个实验:&/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cc5ca57534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cc5ca57534f_r.jpg&&&/figure&&p&&b&在确保四个大组成绩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分发了两种不同的答案&/b&,其一是从某题库上找来的按照知识点解析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ordpress-.cossh.myqcloud.com/%25E4%25BA%258C%25E5%258D%25B7%25E7%25AD%%25A1%2588.doc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传统答案&/a&,另一种则是我们自己编写的补充了背景知识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ordpress-.cossh.myqcloud.com/%25E8%E6%2599%25AF%25E7%25AD%%25A1%2588.doc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拓展答案&/a&。而统计的结果正好是,拿到传统答案的人中,仍然不明白题目为什么选A(同理BCD)的大约有三分之二,而拿到拓展答案的人中仅有不到六分之一(三四个)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换言之,提供了拓展背景的答案更能够解释题目,进一步地,题目的解题路径更可能是依靠背景积累,而非死记硬背知识点。&/p&&p&需要说明的是,这自然&b&不是一个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b&,但从效果来看,一方面我们确实通过这个实验结果说服了绝大部分人,另一方面我们也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开始按照我们的计划为班上的同学定期选择一些题目。&/p&&p&当然,&b&选择题目并没有那么简单,自己命题更是困难。但事实证明这绝对是最有效的备考文综的方式&/b&,因为只有自己出过题才会知道题目为什么那样出,为什么ABCD四个选项长度要差不多、为什么题干要缩短、为什么一套题里ABCD选项数量要差不多;也只有自己组过卷才会认真地研究一套试题的平均难度应该如何搭配,多少个0.4难度,多少个0.5难度,0.7难度是否太简单,0.2难度又是否一定不能用——&b&这些经验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很难从其他地方获取的&/b&(&i&至少我从未见过这类非常可靠的对于高考题的研究在学生中流传&/i&),在你猜透命题老师想说什么之后,&b&你想做错一个题都是非常难的&/b&(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模拟命题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你有良好的学科素养)。&/p&&p&当然,如果只是「自己给自己命题」这么一个老生常谈的东西,我也不会专门写一个回答了。不过正是在给自己和同学选题组卷的过程中,我逐渐建立起了一套鉴别题目好坏的标准,也逐渐认识到大部分学生(包括我自己)其实并不是「学不好」,而是没有「好的东西」给它学(就像你)——&b&越是在应试教育之中,越需要真正地提高「供给」的效率&/b&(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推荐教辅的时候先给出的是「黑名单」),&b&如果应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高考,那么日常练习自然需要朝向高考&/b&。&/p&&p&用最简单地话说,&b&我们需要真正好的题目来帮助应对高考&/b&。而这也是我今天想说的最重要的内容。&/p&&p&———————————&/p&&p&&b&Part3:好题坏题&/b&&/p&&blockquote&在正式开始这一部分之前,容我再多说几句废话。现在和我一起编书的朋友,就是在听了我的那节试题分析课后决定和我一起研究题目的,16年上半年他经常拿着很多题过来让我帮他看看好坏,久了我们也就慢慢总结出了下面这些分辨的经验,所以我需要在这里特别感谢一下他——当然,他那个全国卷地区最高的文综成绩(290,客观题全对)大概也不需要我的感谢了。&/blockquote&&p&高考题的数量有限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新课标以来的全国卷,数量着实不太多,所以日常练习必然需要好的模拟题。&b&可是如何得到有效好的模拟题的供给呢?&/b&&/p&&p&一方面,&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好的教辅&/a&自然提供了不少好的题目;但另一方面,从我一篇分析详尽的&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专栏文章及其下面的评论&/a&来看,大部分人其实缺乏对题目的筛选能力,所以我希望在这里简单地说一点我鉴别题目好坏的标准(内容摘自我自己的书,因为找不到word原稿了,又重新手打,便只打了一部分,其余是部分书稿图片版):&/p&&blockquote&我曾提出过一条鉴别题目的标准,说的是当一个题目越接近高考题时它就越好。这个接近包含了两个层面,其一是形式上要接近,其二是精神上要接近。无奈的是实际上市面上的大部分题目连其中一方面都无法达标。下面我们将用六个题对比一下「好题」与「坏题」,并在此过程中具体表述什么叫「形式」与「精神」的接近。&/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e3e459fd217ae881b35c70_b.jpg& data-rawwidth=&1239& data-rawheight=&8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e3e459fd217ae881b35c70_r.jpg&&&/figure&&blockquote&如果以这两道题目作为参考,加上我们之前对于高考题特征的分析和好坏题目的对比,我们很容易理解,高考题的正确的做法是需要合格的「历史素养」的(试想你如果知道「请牌位」意味着什么,知道「五经」具体指什么,那么这两道题是否轻而易举?),而历史素养的养成绝非是背书与做题能够提供的,需要你在专业领域有所阅读,需要你在日常生活中留意思考。相比过去他人不断向你强调的「努力」,我想,知道「努力的方向」更为重要。&/blockquote&&p&如果你理解了好题和坏题之间的差异,学会了如何去选择题目——那么在面对模拟考试的时候,很显然你可以知道哪些题是不好的题目(甚至很可能是错题),那么&b&即使你做错了你也不用浪费多余的时间在上面总结经验,甚至还可以反向推断出题老师奇葩的回路从而强行做对&/b&(我常常这样,尽管我不太推荐这样,因为可能会影响你自己的思考方式);而&b&遇到了好的题目,你才能从中拓展开去,发掘更多的内容&/b&。更进一步说,遇到不好的教辅,你就可以选择抄答案,给自己腾挪出更多有效的训练时间;而遇到好的教辅(例如考试中心的试题分析),那么你也可以有更多精力放在上面。&/p&&p&———————————&/p&&p&&b&Part4:余论&/b&&/p&&p&除了上述这些点,我在高三其实还有很多奇怪的「试验」,只是现在懒得打字了……如果各位感兴趣的话我可以之后慢慢更新在这里。&/p&&p&更新:&/p&&p&我是支持「刷题」的,但我对于贴吧和知乎上都风行的「刷题」大法表示怀疑。至于怀疑原因,就是上面的文章内容。(当然刷题对于理科效果肯定更好,而且没这么多问题。)&/p&&p&&b&除了文章开头&/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item.taobao.com/item.htm%3Fspm%3Da230r.1.14.19.45b3f19atYzOZw%26id%3D%26ns%3D1%26abbucket%3D8%23detai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那套书&/a&&b&以外,我们还在做一系列套卷和一个题库,想要一定程度解决好题目供给不足的问题,运气好这俩东西十月底就能上线了。先偷跑几张我做的UI草图:&/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52b196c6c410ce516a4decf81612c71_b.jpg& data-rawwidth=&315& data-rawheight=&58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5&&&/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2ea558eaf49a_b.jpg& data-rawwidth=&319& data-rawheight=&57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9&&&/figure&&p&———————————&/p&&p&临别了送各位诗一首,军训时候看来的:&/p&&blockquote&而在流放诗人的房间里&br&恐惧与缪斯轮流值班,&br&而长夜漫漫&br&不认识黎明。&br&——阿赫瑪托娃《沃罗涅日: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blockquote&
照例一图流总结:附另一文章:——————————— 日常卖安利,图后是正文:———————————Part 0:个人情况先预警一下,如果想要「干货」的话看开头的图和Part 3就好了。前面几个部分内容有些琐碎…
&p&下面选了最近十年里,十位名人所做的毕业演讲。那么多的故事与经历,其实只想告诉你一件事:&/p&&p&面对迷茫和不确定的未来,我们能做些什么?&/p&&p&&br&&/p&&p&&b&1 &/b&&/p&&p&&b&史蒂文·斯皮尔伯格&/b&&/p&&p&&i&找不到自我怎么办?&/i&&/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79bee441a0f819a081737_b.jpg& data-rawwidth=&894& data-rawheight=&8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79bee441a0f819a081737_r.jpg&&&/figure&&p&&br&&/p&&p&前不久,斯皮尔伯格为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一开头他就表明,自己在14年前才从大学毕业,因为大二的时候,他收到了来自好莱坞环球影城的梦想 offer,便果断选择辍学了。&br&&/p&&p&他说:“我辍学,是因为我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知道“我是谁”。而那也是&b&很多人毕业后即将要解决的事:角色定义时刻(character-defining moment)&/b&。&/p&&p&为什么会不知道“我是谁”?&/p&&p&&b&“在人生的前25年中,我们被教导要倾听他人的声音。父母和老师用各种智慧和信息填灌我们的头脑,老板和导师也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告诉我们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通常,这些权威的声音听起来很有道理。”&/b&&/p&&p&斯皮尔伯格说,点头同意他人的观点很简单。甚至,高中时期的他一度就让那些声音定义着自己,那正是不知道“我是谁”的原因。&/p&&p&他决定改变。“辍学后,我的世界观来自于自己脑海中的想象,而不是外界所教导的东西。”屏蔽了一定的外界声音,他早期的电影几乎都反映着自己最关心的价值观。而那也让他意识到,制作电影就是自己的使命。&/p&&p&所以,他的建议是: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直觉才会到来。&/p&&p&“你的直觉与意识不同。它们通常一起出现,但仍有区分:&b&你的意识会说,‘这是你应该做的’,而你的直觉则会提醒,‘这是你能做的’。&/b&你要听从直觉,做自己能做的,而那就是最能定义你自身角色的东西。”&/p&&p&&br&&/p&&p&&br&&/p&&p&&b&2 &/b&&/p&&p&&b&娜塔莉·波特曼&/b&&/p&&p&&i&没有经验能把事情做好吗?&/i&&/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89f9caab9_b.jpg& data-rawwidth=&996& data-rawheight=&9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89f9caab9_r.jpg&&&/figure&&p&&br&&/p&&p&娜塔莉·波特曼的经历大家应该不陌生吧。9岁就出演《这个杀手不太冷》,是一个公认的学霸演员,一边拍戏一边读书,还以全A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最后获得心理学学位毕业。&br&&/p&&p&2015年时,她返回母校做毕业演讲,用那部大家熟悉的《黑天鹅》讲起了自己的“无经验”。&/p&&p&波特曼回忆说,当导演问她能否出演《黑天鹅》中追求完美的芭蕾舞者时,她觉得没问题。可开始拍摄后,却发现自己的舞步远远没达到电影要求的水平,这让她不得不付出百倍努力……她坦诚地说,&b&接受这个角色并不是出于勇气,而是出于“无经验”,那类似一种“无知”,让她意识不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挑战。&/b&&/p&&p&“如果知道自己的局限,我是绝不会去冒这个险的。最后,这次冒险成了我最好的一次艺术体验,也是最棒的一次人生经历。”&/p&&p&&br&&/p&&p&执导第一部电影《爱与黑暗的故事》时,波特曼也处于“无经验”状态。那是一部对白全是希伯来语的片子,她既要出演,又要担任编剧。她说自己“毫无准备,本该害怕这一切挑战的”,但“无经验”也成为某种独特的自信,帮助她完成了这一切。&/p&&p&她要说的是:&b&“你的无经验是一笔财富,会让你用最本能、最不受局限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每当着手新事物时,你要么让这种无经验将你领上他人走过的道路,要么就让它帮你开拓属于自己的道路,就算你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b&&/p&&p&&br&&/p&&p&&br&&/p&&p&&b&3 &/b&&/p&&p&&b&谢丽尔·桑德伯格&/b&&/p&&p&&i&该如何选择一份工作?&/i&&/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f7d89e4ddba4063ecf10e541f599440_b.jpg& data-rawwidth=&1202& data-rawheight=&12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f7d89e4ddba4063ecf10e541f599440_r.jpg&&&/figure&&p&&br&&/p&&p&今年,Facebook 的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毕业典礼演讲,分享了丈夫意外去世后,自己从“死亡”这件事中学会的道理。回顾可戳:&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jM5MTIwOTI4MA%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903f37cb9caa%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请同我学习死亡,就像个孩子那样&/a&。&/p&&p&这里想复习的,则是她在2012年时为哈佛商学院所做的毕业演讲。桑德伯格谈到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该如何选择一份工作?&/p&&p&2001年时,桑德伯格离开政府职位,想在硅谷找到自己的位置。她没有赶上好时机,因为硅谷的小公司都倒闭了,大公司忙着裁员,泡沫已破灭。有一个CEO甚至直接告诉她:我们不可能考虑雇佣你这样的人。&/p&&p&过了一段时间,桑德伯格手里握着几份 offer。该怎么选择呢?她仔细比对了每一份工作的任务、角色以及公司情况。其中有一份 offer 是去谷歌做第一位业务部总经理。在那个时候,没人相信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能赚钱(谷歌成立于1998年),而且,其他公司 offer 的职位也比谷歌的这份来得高级。&/p&&p&在桑德伯格犹豫不决的时候,刚成为谷歌 CEO 的埃里克·施密特让她“别傻了”。埃里克说:&b&“坐上火箭就对了。当公司迅速成长并有着重大影响时,你的职业生涯也会一起发展。如果公司发展不快、也没什么重大影响力时,瓶颈和办公室政治就来了。如果你有机会坐上火箭,不要管位置在哪里,坐上去就对了。”&/b&&/p&&p&六年半后,她离开谷歌,但没有忘记这条忠告。于是,她选择了 Facebook,接受了现在这份工作。当时有人问桑德伯格:你为什么要去为一个23岁的小孩儿工作?&/p&&p&她的答案是,&b&职业发展不再是传统的爬梯子模式。&/b&&/p&&p&“当你们从商学院毕业并开展事业时,要寻找机会、寻找成长、寻找影响力、寻找前景。调整岗位、降级、升级、离职都没关系。&b&要培养自己的技能,而不是去完善一份简历。从自己的能力出发来评估一份工作,而不是关心别人给你的岗位等级。&/b&做一份真正的工作。接受绩效要求,成为团体的一部分,做一份运营工作。&b&不要计划太多,也别期望迅速升职。&/b&如果像你们这么大时就规划好人生的职业,我会错过现在的事业的。”&/p&&p&&br&&/p&&p&&br&&/p&&p&&b&4 &/b&&/p&&p&&b&罗伯特·德尼罗&/b&&/p&&p&&i&被拒绝了怎么办?&/i&&/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a75eb548d9bba3adab90_b.jpg& data-rawwidth=&1240& data-rawheight=&6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a75eb548d9bba3adab90_r.jpg&&&/figure&&p&&br&&/p&&p&身为奥斯卡影帝,拥有《教父2》、《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美国往事》等多部口碑作品,这样的罗伯特·德尼罗却在2015年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毕业典礼中,分享了自己被拒绝的经历。&/p&&p&&b&他告诉毕业生,“你们完蛋了”。“一扇崭新的门正在为你们开启——一扇充满拒绝的门。那是没办法避免的!”&/b&&/p&&p&&br&&/p&&p&德尼罗提起当时最近一次被拒绝的事。他去试镜了电影《塞尔玛》中马丁·路德·金的角色,并自我感觉良好,觉得那个角色就是为他而创作的。“但导演显然不这么想”。&/p&&p&&br&&/p&&p&这不是最惨的“被拒绝”。德尼罗曾七次试镜电影《战鼓轻悄》(Bang a Drum Slowly),先是试了试其中一个角色,又面试了导演和制作人的职位,之后又回去试镜了另一个角色……就这样折腾了一通,还是什么也没捞着。&/p&&p&&br&&/p&&p&还有一次,他去试镜后被剧组召唤回去了。德尼罗确信自己要拿到那个角色,结果是,他再次被拒。不过德尼罗能够理解了,他发现这不是自己的错,&b&“只是导演心中有了另一类人选罢了”。&/b&&/p&&p&面对一群艺术生,他解释说,演员的工作就是协助导演。“你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导演从你的试镜中看到了适合他们想法的东西。你可以抓住机会稍作发挥,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导演的……”&/p&&p&&br&&/p&&p&“而导演、制片人的权力并不来源于他们所处的位置,而是来源于信任、尊重、想象力和协作。”&/p&&p&&br&&/p&&p&&b&所以被拒绝并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不需要过度反省。&/b&&/p&&p&&br&&/p&&p&德尼罗建议说:&b&“就算没有得到那个角色,只要你尽了最大努力,就可以了。”&/b&因为很多时候,并不是努力就能换来好结果。&/p&&p&&br&&/p&&p&他也分享了自己给孩子们的建议:“我鼓励他们去尝试各种机会,保持内心的开放,去体验新事物、新观点。我告诉他们,不去试一试就永远不知道结果。”&/p&&p&&br&&/p&&p&&br&&/p&&p&&b&5 &/b&&/p&&p&&b&彼得·蒂尔&/b&&/p&&p&&i&如果偏离了“人生轨道”……&/i&&/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a1ab6b020e0f9f6bebcf2d83472cef4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a1ab6b020e0f9f6bebcf2d83472cef4_r.jpg&&&/figure&&p&&br&&/p&&p&彼得·蒂尔(Peter Thiel)是 PayPal 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硅谷创投教父”。可这样一位写出《从0到1》商业哲学的人,一开始为自己规划的人生轨道是:成为一名律师。&/p&&p&&br&&/p&&p&今年在美国汉密尔顿学院,彼得·蒂尔为毕业生演讲,分享了自己的那段经历。&/p&&p&蒂尔选择去上法律学校,虽然不知道律师到底要干嘛,但毕竟学校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舒适圈。他也确实一路学霸,从高中升到大学,通过各种考试,最后进入了纽约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可是,那里却和蒂尔想象的不一样,&b&“外面的人想进来,而里面的每个人都想出去”。&/b&&/p&&p&&br&&/p&&p&这种感觉是不是有些熟悉? &/p&&p&&br&&/p&&p&七个月零三天后,蒂尔离开了,让所有同事都很吃惊。因为,要下决心离开这个地方实在是太难了……毕竟这是他们通过激烈竞争得到的第一份工作,一份好工作。&/p&&p&&br&&/p&&p&离开律所,蒂尔去面试了最高法院的职位,然而他失败了,他觉得“那就像是世界末日一样”。可是十年后,当初帮他准备最高法院面试的一位老朋友竟然问蒂尔:“你现在是不是很庆幸自己没得到那份工作?”蒂尔才想明白,如果不是那次失败,他就不可能偏离从中学时就定下的职业生涯,也不可能搬到加州去创业。&/p&&p&他说:&b&“回看我曾经想成为律师的决心,那其实不像是对未来的计划,更像是对当前状态的屈服。面对父母、同伴和自己的疑问时,(成为律师)那是一个很好的答案,似乎有了它就没什么可担心的,我的人生轨道将完美展开。但现在回想起来,我最大的问题就是走上这条‘人生轨道’,却不去想它将带我走向何方。”&/b&&/p&&p&最开始创立 PayPal 的时候,蒂尔发现,越是资深的银行家,就越确信 PayPal 无法成功。结果呢?&/p&&p&&b&“你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人生中限制最少、禁忌最少、恐惧也最少的阶段。不要浪费你的无知。走出去,做一些你的老师和父母不会去做、也从未想过要做的事。”&/b&&/p&&p&&br&&/p&&p&&br&&/p&&p&&b&6 &/b&&/p&&p&&b&史蒂芬·科拜尔&/b&&/p&&p&&i&一定要死守自己的梦想吗?&/i&&/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1d974ca2afa6b11cac5bd2aa120a87b_b.jpg& data-rawwidth=&1248& data-rawheight=&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1d974ca2afa6b11cac5bd2aa120a87b_r.jpg&&&/figure&&p&&br&&/p&&p&“扣扣熊”史蒂芬·科拜尔(Stephen Colbert)是美国知名的脱口秀主持人,一向幽默,以其喜剧式的表演风格闻名。但曾经,他的梦想是表演莎士比亚的剧目。&/p&&p&2011年时,他回到母校西北大学做毕业演讲,谈起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在进入西北大学之前,他在弗吉尼亚的一所很小的大学里攻读哲学。他想让自己转到更容易找到工作的专业:戏剧。那时候的他简直爱死戏剧了,“我不只是想出演哈姆雷特,我想成为哈姆雷特。”&/p&&p&但是,当他在西北大学遇到导演 Del Close 时,他对即兴戏剧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和认识的喜剧演员一起演出,然后成为了美国喜剧中心频道的记者,慢慢有了自己的脱口秀节目……现在的他做着电视,当着表情包,这似乎已经远离了当初站在戏剧舞台的梦想。&/p&&p&基于自己的例子,他为毕业生们熬了一锅黑鸡汤:&/p&&p&“&b&人们告诉你,要跟随自己的梦想。但是,要是那个梦想很蠢怎么办?&/b&比如,25年前(也就是22岁时)的史蒂芬·科拜尔和两个男人三个女人一起住在北边,住在,我现在知道那是一家妓院。他梦想着独自生活,要留大胡子,住在宽敞的 LOFT 里,穿着和服,地上有榻榻米,还有一个不断沸腾的茶壶。他会为街上无家可归的人表演莎翁的剧目。&/p&&p&而今天,我没有胡子,是一个住在郊区房子里的父亲,穿着没熨过的卡其色裤子,以讲安东尼·温纳(Anthony Wiener)的笑话谋生。我爱这种生活。&b&谢天谢地,梦想是会变的。如果我们都死守着第一个梦想,这个世界恐怕到处都是牛仔和公主了。”&/b&&/p&&p&&br&&/p&&p&&br&&/p&&p&&b&7 &/b&&/p&&p&&b&杰夫·贝佐斯&/b&&/p&&p&&i&“选择”是一件比聪明更难的事&/i&&/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fd09fdbfa56de97b67635_b.jpg& data-rawwidth=&920&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fd09fdbfa56de97b67635_r.jpg&&&/figure&&p&&br&&/p&&p&2010年,亚马逊 CEO 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普林斯顿大学分享了一件事:&b&你的选择比天赋更重要。&/b&&/p&&p&小时候,贝佐斯常常和祖父母一起度暑假,帮忙做一些牧场里的杂活。贝佐斯和祖父母的关系很好,会一起看电视剧,“我很爱并且很尊敬他们”。&/p&&p&然而在一次公路旅行中,贝佐斯无法忍受祖母吸烟的味道。他决定用自己曾经看过的广告语来做一次算术,那条广告语是:“每吸一口烟,你的生命就少几分钟”,他记得是两分钟。于是,贝佐斯立刻计算了祖母每天吸烟的数量,预计了她一根烟需要吸几口……完成后,他拍拍祖母的肩膀,骄傲地宣布:“如果每吸一口烟少活两分钟,您已经失去九年的生命了!”&/p&&p&那预想中对自己算术技巧和聪明头脑的赞扬并没有来到。祖母突然开始哭泣,祖父静静地看着贝佐斯,说:“杰夫,有一天,您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p&&p&后来的杰夫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b&是因为善良是一种选择,而聪明是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你会为自己的天赋而骄傲,还是为自己的选择而骄傲呢?”&/b&&/p&&p&他接着说起自己创办亚马逊的经历。那年他30岁,结婚一年,见到网络以每年2300%的增长速度在迅速发展。他准备辞掉工作,去做一件疯狂的事。贝佐斯也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自己的上司,他要在网络上卖书。但他不确定是否会成功,因为很多创业公司都失败了。&/p&&p&那位上司倾听了很久,最后说道:“那听起来是一个很棒的想法。但是,对那些没有一份好工作的人来说,这个想法更棒。”&/p&&p&&br&&/p&&p&贝佐斯给了自己最后48个小时来考虑这个艰难的决择,最后接受上司的逻辑,决定去试一试。&/p&&p&&br&&/p&&p&“如果有了决定却不去放手一搏,那一定会让我追悔莫及。”他肯定地说,&b&自己现在骄傲的,是当初那个选择。&/b&&/p&&p&“明天,真正属于你的生活就要开始了。你会怎么运用自己的天赋呢?你会做什么选择?你会依赖惰性还是追随热情?你会循规蹈矩还是听从内心?你会选择安逸的生活,还是充满奉献与冒险的生活?&/p&&p&……&/p&&p&你会不顾及他人地去展现聪明才智,还是选择善良?”&/p&&p&&br&&/p&&p&这是贝佐斯提出的问题。&/p&&p&&br&&/p&&p&&br&&/p&&p&&b&8 &/b&&/p&&p&&b&J.K.罗琳&/b&&/p&&p&&i&从失败中获得安全感&br&&/i&&/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cd0404dafe3a6be4ab2_b.jpg& data-rawwidth=&59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cd0404dafe3a6be4ab2_r.jpg&&&/figure&&p&&br&&/p&&p&在2008年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罗琳回顾了自己又穷又惨的那段时期。&/p&&p&上大学时,罗琳的父母希望她学一个更有用的学位,可罗琳想攻读英语文学。“在这个星球的所有专业里,父母大概觉得没有比研究古希腊神话更没用的专业了,那恐怕连一个独立卫生间都赚不到。”&/p&&p&接下来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我曾经很穷,那并不是很高贵的经历。贫穷勾起了恐惧、压力,有时还有绝望。那意味着无数羞辱和艰难。&b&而靠自己努力摆脱贫穷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但是,只有傻子才觉得贫穷很浪漫。&/b&”&/p&&p&&br&&/p&&p&所以,她最害怕的事情不是贫穷,而是失败。&/p&&p&什么是失败呢?罗琳觉得,或许对面前这一批哈佛学生而言,他们的失败在别人看来已经是成功了。&/p&&p&“毕业后仅仅七年,我的失败如同史诗。一次无比短暂的婚姻迅速破裂,我失业,是一位单亲妈妈,简直就是现代英国人中最穷的那个,除了流浪汉。……从各种标准来说,我就是我所认识的最失败的人。”&/p&&p&“我也不打算告诉你们失败是有趣的。那段生活很黑暗,……我不知道黑暗期还要持续多久。”&/p&&p&“所以,我为什么要谈论失败的好处?仅仅是因为,&b&失败意味着脱离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b&我不再欺骗自己成为另一个人,我开始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唯一关心的事情中。如果不是因为从没成功过,我可能就不会坚定地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功&b&。我完全自由了,因为最糟糕的已经经历过了,而我还活着。&/b&我还有女儿,还有一台打字机,和一个巨大的想法。&b&人生的最低点,成了我重建生活的坚实基础。&/b&”&/p&&p&失败给予她安全感。&/p&&p&&br&&/p&&p&如果回到21岁,罗琳会对自己说:&b&“真正的幸福在于明白生活不是由一串成就组成的。你的资质和简历,那些都不是生活。……生活是艰难的,复杂的,不受任何人控制的。知道这一点会让你度过人生的跌宕起伏。”&/b&&/p&&p&&br&&/p&&p&&br&&/p&&p&&b&9 &/b&&/p&&p&&b&安德鲁·豪斯顿&/b&&/p&&p&&i&失败没什么大不了,你只需要成功一次&/i&&/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d3da68b29cc48b003a83b36bf457eef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12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d3da68b29cc48b003a83b36bf457eef_r.jpg&&&/figure&&p&&br&&/p&&p&安德鲁·豪斯顿是云存储公司 Dropbox 的创始人和 CEO,创业时也还不到30岁。2013年,他返回自己的学校麻省理工大学做毕业致辞。&br&&/p&&p&豪斯顿说,很多人在毕业时都感到“没准备好”,其实,他觉得自己从未“准备好”过。他回忆起24岁收到投资人第一笔打款时的感受:“那就像过圣诞节!……看着自己的银行账户从60美元变成120万美元,我真是一阵狂喜。”&/p&&p&可有一天,投资人决定撤回资金,他陷入了“从消防栓里喝水”的局面。但是他说,&b&如果一个阀门关闭了,再去找另一个消防栓就好了。&/b&&/p&&p&人们可能会以为创立 Dropbox 是豪斯顿人生中最兴奋、有趣的一件事。可是,他说:“我之前没分享的,是那些耻辱、崩溃、痛苦的经历。我甚至数不清自己失败了多少次。”&/p&&p&可是,没人的生活可以达到满分啊。&b&“在学校里,也许每个错误都会影响你的成绩。但在现实世界,如果你没有遭遇急转弯、没有撞到过警戒线,那就说明你的前进速度太慢了。你最大的危险不是失败,而是太安逸。”&/b&&/p&&p&他列举了两个失败例子:“比尔·盖茨的第一个公司想为交通灯开发软件,乔布斯的第一个公司则是制造塑料口哨、好让人拨打免费电话的。他们都失败了。”可是,这两个人现在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失败有造成什么影响吗?&/p&&p&那就是豪斯顿最喜欢当下社会的一点:&b&“你不需要累积并背负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前进。从现在开始,失败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只需要成功一次。”&/b&&/p&&p&&br&&/p&&p&&br&&/p&&p&&b&10 &/b&&/p&&p&&b&阿里安娜·赫芬顿&/b&&/p&&p&剥夺自己睡觉权利的人谈不上成功&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40cda74e3aca71b06d1fe_b.jpg& data-rawwidth=&1240& data-rawheight=&8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40cda74e3aca71b06d1fe_r.jpg&&&/figure&&p&&br&&/p&&p&作为新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的创始人,阿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是公认的网络媒体女王。但她也曾经历过失败的婚姻,也曾尝试竞选加州州长(最后退出了),2005年时才通过创办《赫芬顿邮报》获得成功。&/p&&p&&br&&/p&&p&在赫芬顿看来,什么是“成功”呢?她不愿意单纯用金钱与权利去定义成功,她说&b&,“你可以睡到成功”&/b&。&/p&&p&不要想歪,这里的“睡”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睡”。2007年时,赫芬顿本人曾因为缺觉而晕倒,头磕在办公桌上,颧骨断了,右眼还缝了四针。她说,睡眠不足不仅仅影响健康,还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创造力、效率以及决策能力。“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以及三里岛事故,这些后果多多少少都和睡眠不足时所做出的决策有关。”&/p&&p&于是,她在《赫芬顿邮报》的办公室里设置了两个“午睡房”。&b&“一开始我们的记者、编辑以及工程师都不敢去午睡,害怕别人说他们偷懒。我们应该换一换办公室文化啊,应该去指责那些拖着疲惫身躯工作的人。”&/b&不过后来,大家慢慢接受了这个充电模式,她在考虑是否要开设第三个“午睡房”。&/p&&p&赫芬顿也回想起12岁时,一位成功希腊商人来家里做客,激动地谈着自己争取到的了不起的合约。然而他本人的精神状态却差劲极了。赫芬顿的母亲说:&b&“你事业上或许拥有很多本钱,但你才是自己最重要的资本啊。你的健康银行存款是有限的,而你却在不断提取。如果不存入一点什么,你很快就会破产的。”&/b&&/p&&p&所以,别再追求“凌晨四点的北京、洛杉矶、哈佛大学图书馆……”,好好睡一觉吧。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睡够了才有精神给自己打鸡血啊!&/p&&p&&br&&/p&&p&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p&&p&&br&&/p&&p&更多有趣内容欢迎&/p&&p&&a href=&https://www.zhihu.com/org/lens-27/activities& class=&internal&&Lens-知乎&/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welens& class=&internal&&Lens-专栏&/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2NDY4MzU0OA%3D%3D%26mid%3D%26amp%3Bidx%3D1%26amp%3Bsn%3Dae5dd538ad014d092462ead82af5ad8d%26source%3D4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微信&/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yourlens%3Fc%3Dspr_qdhz_bd_baidusmt_weibo_s%26nick%3DWeLens%26is_hot%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微博&/a& “WeLens”&/p&&p&Lens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p&
下面选了最近十年里,十位名人所做的毕业演讲。那么多的故事与经历,其实只想告诉你一件事:面对迷茫和不确定的未来,我们能做些什么? 1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找不到自我怎么办? 前不久,斯皮尔伯格为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一开头他就表明,自己在14年前…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17d9e12faa4915169bed6d6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17d9e12faa4915169bed6d6_r.jpg&&&/figure&&blockquote&&b&民以食为天,下馆子当先。&/b&&/blockquote&&p&“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可以说,“吃”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有人说,外国人对于“吃”好像就是给自己加能量,而中国人则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获得心灵上的满足。&/p&&p&不过,虽然大家对“吃”有着一致的重视,但各地人吃的东西却大不相同,甚至,在菜品的制作上也很不一样,而“菜系”就是对这种饮食地域差异最直接的特征体现。&/p&&p&为了从数据角度出发分析中国菜系的差异,数读菌决定从美食网站上把不同菜系的菜谱信息都扒下来一探究竟(经处理,最终得到18个菜系的12555份菜谱用于分析),看看不同菜系最受欢迎的菜,各个菜系的做菜步骤与时长差别,以及不同菜系的制作工艺和主要口味差异。&/p&&p&&br&&/p&&p&&b&一、各菜系最受欢迎的菜是什么?&/b&&/p&&p&在分析各大菜系最受欢迎菜品的前三名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哪些菜超越了菜系,在全国范围内最受欢迎。川菜中的水煮肉片、鱼香肉丝和酸菜鱼荣登前三甲,湘菜的剁椒鱼头排名第四,而沪菜的清蒸螃蟹杀出了重围,名列第五。&/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e8cd351d55bdf91541c48b_b.pn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20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v2-e8cd351d55bdf91541c48b_r.png&&&/figure&&p&&br&&/p&&p&接着我们来看各菜系下哪些菜最受欢迎。数读菌根据各份菜谱中人气值的高低把每个菜系下排名前三的菜谱筛了出来。面对结果,小编想说,如果下次有人问“有哪些字眼能令人瞬间馋得流口水”,这份排行榜可以说是标准答案了:东北的锅包肉、北京的京酱肉丝、 上海的清蒸螃蟹、湖南的剁椒鱼头、四川的水煮肉片……而许多广受欢迎的菜也跨越了地域,成为各地餐馆里必备的菜品。&/p&&p&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受欢迎的菜名清单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出现了两次,他就是苏东坡。这位资深的“吃货”同时也是位“厨子”,在山西菜中,以他名字命名的“东坡茄子”排在第一名。虽然很多人会认为这道菜属于江浙菜系,但在山西太原,它也是一道传统的名菜。在浙菜中,“东坡肉” 也居于第一位。关于东坡肉的传说有很多,孰真孰假难以辨别,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苏东坡对做肉是颇有研究的,“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食猪肉诗》),也是很会吃了。&/p&&p&&br&&/p&&p&&b&二、哪个菜系的做菜步骤最多、时间最长?&/b&&/p&&p&不同菜系有着不同的代表菜品,而它们在做菜步骤和时长上也不一样。其中,山西菜以平均8.5步的做菜步骤在所有菜系中排名第一。在山西菜系的菜谱中,最复杂的一道要数宫府名菜“鲜奶烤鱼”,总步数达到了45步,如此复杂的制作方法,数读菌还是选择下馆子吧。&/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v2-6a97268ead3be66c2b1dd7_b.pn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0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v2-6a97268ead3be66c2b1dd7_r.png&&&/figure&&p&&br&&/p&&p&排在山西菜之后的是东北菜和川菜(平均步数均为6.7步),实际上,这两个菜系大部分菜谱的步骤是比较简单的,一般4步就可以完成一道菜,但是有些大众喜好的菜品做法会复杂些,就把平均值拉高了,比如东北的铁锅炖和重庆的酸菜鱼,这类菜光汤底就要做不少准备了。&/p&&p&再说做菜时长,苏菜可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平均时长达到了39分钟,大部分菜谱所需耗时为30分钟,这倒也符合苏菜精细的形象。而山西菜不仅做菜步骤多,它的烹饪时间应该也吓退了不少初学者——平均34分钟。美食好吃,制作不易啊!&/p&&p&&br&&/p&&p&&b&三、各菜系的主要制作工艺&/b&&/p&&p&了解完做菜步骤和时长,我们再来看看制作工艺。在这一方面,中国菜充分显示出“种类繁多”的特征,烹调技法多达数十种:炒、炖、烧、蒸、煮、煎、酱、煲、拌、炸、焖、烤、烩、汆、熏、扒、熘、卤…… 可以说是无所不用,无所不包。&/p&&p&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菜系最主要的烹饪方式还是是“炒”,这种技法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油锅一热,爆个香,把食材和调味料一放,再快速翻拌下,就可以出锅享用美食了。这种技法除了“快”,还有一个优势是“兼容性强”,炒面、炒饭、炒蛋、炒菜、炒虾、炒鱼……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有哪些食材是不能用“炒”的。&/p&&p&&br&&/p&&figure&&img src=&http://pic2.zhimg.com/v2-bbbd94ee87f23a5eaedc8d_b.pn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8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pic2.zhimg.com/v2-bbbd94ee87f23a5eaedc8d_r.png&&&/figure&&p&&br&&/p&&p&不过,虽然“炒”很通用,但山西菜、广西菜、徽菜、湖北菜、豫菜还是以“蒸”为主,晋式三蒸(粉蒸肉、小酥肉、酱梅肉)、山黄皮蒸鱼腩、香菇盒、南阳蒸菜就是它们各自的代表菜品。&/p&&p&对于苏菜来说,占比高的技法还是“烧”(煎、炒、炸等过后加水或高汤转小火,等待食物熟透即为“烧”),人气值最高的“红烧狮子头”用的就是这种方式。而在粤菜中,占重要地位的则是“煲”,茄子煲、粉丝煲、煲仔饭还有各种各样的煲汤在广东都是非常普遍的,其中最出名的要数煲汤了,广东人总能用上足够的耐心,花上数小时的时间,去煲一锅靓汤。对他们来讲,吃饭时如果不配上一口温热的汤,可能会觉得通体不畅。&/p&&p&&br&&/p&&p&&b&四、各菜系的主要口味&/b&&/p&&p&除了制作工艺,中国菜的味型之多也令人咋舌:咸鲜、咸甜、香辣、五香、酱香、蒜香、酸辣、麻酱、椒麻、豆瓣、鱼香、姜汁……要把所有味型都列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连汪曾祺先生都感叹“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p&&p&从味型上来说,不同菜系有着相同之处,亦有各自的侧重点。从各大菜系的主要口味对比中可以看到,中国菜系的主流口味是“咸鲜味”,这一味道在每个菜系中都排名第一,最低都占了44%(东北菜),而最高则达到了70%(苏菜)。&/p&&p&然而,不同菜系排第二的口味就有所不同了,不过普遍占比很少,多数不超过10%。比如,云贵菜、川菜、湘菜、鲁菜这几个菜系是香辣味;徽菜和浙菜是甜味;其余菜系则全部为家常味。相比其他口味,“家常味”这个味型在概念上可能大家会觉得模糊些,其实它是四川首创的三大味型之一,主要用料是豆瓣、盐和酱油,因着菜式的不同,也可以加入豆豉、辣椒、料酒等,“回锅肉”“家常豆腐”“太白鸡”等菜式都属于家常味(《解析中国菜肴味型分类及其调配与应用》)。不过,上传菜谱的网友们可能会用广义上的家常概念来定义家常味,所以导致其他非川菜的菜系也出现了高比例的家常味菜品。&/p&&p&当然,不同菜系的口味差异跟不同地域间的气候和地形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气候潮湿的地方,如四川、湖南等地比较喜欢吃辣,因为辣可以起到祛湿的效果,而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由于产甘蔗较多,所以甜味菜品的比例会更高。&/p&&p&说了这么多,在“吃”这件事上,或许真的如梁实秋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国人特别馋一些。不仅能吃而且会吃,可以用不同的调料和技法来满足自己的味蕾。&/p&&p&不同食材、调料和技法的组合形成了不同菜系的特色,创造出风格各异的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不知道,这数不胜数的菜品,如果要一道道尝试的话,一辈子的时间是否够用?&/p&&p&&br&&/p&&p&&br&&/p&&p&&b&撰文|钱婷婷
设计师|赵鹏路&/b&&/p&&p&&b&出品|网易数读&/b&&/p&
民以食为天,下馆子当先。“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可以说,“吃”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有人说,外国人对于“吃”好像就是给自己加能量,而中国人则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不好意思各位,关闭评论了,实在受不了蝗汉的那感人的评论了。&br&另外自打写完这篇文章到现在,我已经遇到过无数读作蝗汉,实则(友)(善)的人在这篇文章和其他地方给我散德行了。我真是受不了如何去辟谣那些本不存在瞎编的言论和不过脑子的言论了。。,本文章停更,谢谢理解。&br&——原答案——&br&&br&&br&我理解的天佑中华,是“中国历史上的狗屎运”。即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所有当时做了其实评价一般或并不好,但后世评价极高的都不在此列,这种行为叫赌赢了,不叫天佑。天佑的含义是你没买彩票,走在街上见到了张彩票,还中奖了。这样我们可以叫“天佑”。在自己后花园种树,挖出了一吨金子,这可以叫“天佑”。&br&当然,这事有好,就会有坏,也就是“天亡中华”。这里不谈亡,就谈佑。&br&&br&1.地理。&br&天朝在公元前基本就已经得到了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核心领土了(华中,华北,华南,华东,西南)。这和中国地理上的原因是分不开的。大多数的时间里,由于地理的原因,中国的民族——中华民族建立的政权基本是大一统国家。即是缺少难以逾越的大海和大山造成的。这种大一统的格局自秦汉以来基本保持稳定,并延续至今。让中国不至于如欧洲一样成为分裂的小国,让中国人不至于因为国与国的原因产生交流阻碍。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为庞大的人口基数提供了前提的前提。如今世界所有对大国的定义,领土前提,人口是必不可少的。地理恰恰是这两个条件的前提。这也是现在这个时代,中国争取大国地位的最基本的条件。&br&说到地理,不得不说气候,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是在高纬度地区的,尤其以温带地区为主,中国的大陆大部分领土,恰好就在这个范围,广东有一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东北没有进入北极圈。这边是最适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区。如果中国在热带,那估计18x0年我们还是一群比jb大当酋长的土著人吧……&br&在中国核心领土之外,中国领土之内的地区,则大多是易守难攻的地区,如东北的林海雪原,青藏高原,太平洋等等。这些地方成功的将中国的核心地区较好的阻隔开来。在中华民族的多数民族汉族的文明发展初期提供了非常好的天然屏障。保障了其可以在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以比较安全的情况自我发展壮大。&br&&br&2.文字。&br&任何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创造文字。与绝大多数字母表文字不同,中华民族的主要文字是象形文字。这让文字不再表音,更重要的是表意。北京话的你好,上海话的侬好,广东话的雷吼。通过表意文字统一成为了“你好”,让使用不同口音,说着不同方言的人都可以读懂相互的意思。这是中国大一统格局的重要纽带之一。如果汉语的文字仅仅是表音,就会造成北京语,上海语和广东语三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语言系统。北京人需要学习广东语后才能阅读广东文的文章,这种情况下根本无从谈大一统。这也是中国没有同欧洲一样满地小国,成为大国,并可以争取“超级大国”的先决条件。&br&&br&3.文化多样&br&由以上两者可得,中华民族的文化必定多样,华北的人们断不可能跟华南的人一样吃椰子。华中的人定不可能跟华东的人一样吃海鲜。各地处在相互有联系,但彼此比较独立的状态。各地就会衍生出各地独有的文化特征与生活方式。如今我们觉得德国人严谨,英国人绅士,法国人浪漫,意大利人文艺。这是欧洲的多样性,但是看看中国,山东人的忠厚,上海人的精明,湖北人的火爆,江南的温文尔雅,华北的慷慨悲歌。还有那些奇特的地图炮,实际上都是中国文化和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多样性的实证。但在欧洲,他们被严格的限定在一个个国家里,在中国,多样却是这个国家的最基本的元素。&br&&br&以这样的基础建立的国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包容性和融入性相交于其他国家极强。和中华民族长年打仗的民族,打赢了中华民族,便会被中国同化,或许连领土也会加入中国的版图。最明显的就是满族,作为灭亡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少数民族。如今还有多少满族人会说满语?新一代满族人已经与汉族并无多少差异。我一直觉得,这个国家才是真正政治正确的,这个民族才是真正政治正确的,几千年来这个民族将无数少数民族,无数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版图或势力范围,这些少数族裔并没有因此灭亡。这些少数民族可以选择如满族一样同化,也可以如蒙古族,傣族等很多民族一样,保持着自己的习俗与文化。再看看自诩自由平等的美国,有色人种,非基督徒,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才能进景贤学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