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友都知道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么,我手机看什么类型的书他也清楚,我有点害怕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 精选一原标题: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彭小六”(ID:pengxiaoliu1985),36氪经授权发布。01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这种问题很多人都会经历吧?07年的时候,我三本院校毕业。学了4年计算机本科,毕业证差点因为挂科拿不到。我现在还记得,毕业那年流行的电视剧是文章出演的《奋斗》,第一集里面有一个角色毕业拿不到毕业证,最后悔白白浪费父母那么多钱和期待,选择跳楼自杀。我就差一点点,跳楼自杀不是没有想过。拿到毕业证又怎样呢?英语四级没有过,计算机专业一塌糊涂——毕业就失业了。02我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那么,先养活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啊!这种显而易见的结论很多人居然没有想到。这就像你不知道去哪里,但你至少先穿上鞋啊。于是我在亲戚的帮忙下,去一家软件公司找工作。面试我的领导人特别好(程序员类型的领导人都很不错的,我后来也是),问了我会什么编程语言,我说学过c语言。我的c语言是抄答案才及格的,所以他问我几个问题,我都很尴尬的看着他。最后,还好他没有放弃,问我会什么其他的。我说起我在大学做过勤工俭学,因为懂一些电脑硬件,帮同学攒台式机,还有会用office软件。“会office?”“嗯~”——于是我在这家做office软件的公司,找了一份帮程序员做黑盒软件测试的工作。你看,一个人不可能一无是处,你身上总有一些你擅长、别人需要的技能或者兴趣。再不济,你的专业学历,也是你的敲门砖。03什么是黑盒测试?就是你不用管什么代码不代码的,你就当正常用电脑软件一样,操作一下各个功能,尝试一下各种流程步骤,或者讲步骤打乱,组合成N种操作流程。比如我们一般使用软件的时候,会先双击,然后选择新建,然后开始菜单栏操作··· ···对,我就是反复做这些步骤,听着就很无聊对不对?但先养活自己啊!做着做着,我发现,其实就算是黑盒测试,如何讲一个软件功能尽可能的去测试,其实也需要耐性和细心。比如,你要考虑各种不常见的情况,比如暴力测试,,容量测试,非常规文件测试··· ···于是我从只想着养活自己,从黑盒测试,尝试去学习白盒测试(就是要看懂代码的测试)。后来因为表现不错,被调到研发部,学习代码开发··· ···对,就这样我开始了10年的程序员生涯。04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不喜欢,或者觉得钱给的少,于是就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我也不喜欢写代码。因为我真的觉得自己写不出那种鬼斧神工的功能。但是因为我做过软件测试,所以我知道再牛逼的代码,最终也是要实现功能的。所以,我就笨一点,妙笔生花不行,那我把功能实现,让自己的代码能够被其他人看懂,条理清晰;让用软件的人的用户体验更好一些。我见过很多写代码很有天赋和热情的人。但我恰恰不是,我以写代码为自己的工作。不喜欢,不代表不可以做得很专业。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只关注到自己的专业能力,忘记了我们还要有通用能力:用户体验,沟通,项目计划,写作,时间管理··· ···这些是你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用得到的。而恰恰是这些通用技能,让我现在从事互联网教育行业,也一样毫不吃力,因为通用嘛!05所以,你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你在个人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上都没有拿得出手的家伙事儿,那怎么办呢?有3个方向你可以考虑:学业技能兴趣学业很多人一塌糊涂,而且毕业后,除非你考在职研究生,否则更新的机会比较渺茫;技能,前面我们讲过啦,分成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兴趣,这是我特别喜欢提的一个领域。因为兴趣是内在驱动力,它可以带我们走得很远。06对一件事情有了兴趣,就意味着,就有了一种继续深挖的可能。古典老师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叫兴趣金字塔。最底层是感官兴趣中间是学习兴趣最上面的是职业兴趣比如你喜欢看美剧,你觉得好烧脑好爽,这时候就是你对美剧有了感官兴趣;看多了,你就有了一些门道,这部剧谁写的剧本,故事套路是什么,人物性格特征是神,你都可以尝试去深度了解一下,问自己“ why”,找答案的过程开始了学习兴趣;职业兴趣:有了学习兴趣,能看懂门道了,你就可以尝试分享你的见解,有钱没钱,就这样慢慢发现这个兴趣可以变成自己的第二职业。07今天看到了一本书叫《10倍速目标达成法》,作者是马云的孙正义的前任秘书三木雄信。作者提到做事情的战略叫:抽签思维。什么叫抽签思维呢?就是你不确定哪些是上上签的时候,你就多抽几次,抽多了,你就发现,咦,其实自己会的,可以做的,厉害的地方还挺多的。比如我15年-16年,几乎每周都去参加拆书的线下活动,虽然学了很多,但是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大的改变。直到有一次@河马老师 他拆解的书籍叫《王者速读法》,3个小时的练习彻底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直到现在都成为我的课程和训练营。所以,如果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恰好是什么都可以去尝试的时候。用抽签思维,尝试得多了,获得机会就更多。08总结一下我对文章标题的回答吧。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答案是:养活自己是前提然后做到职业化同时关注提升通用技能挖掘自己的兴趣,然后尝试不断升级最后,就是抽签思维,如果成功的机会只有1%,多在不同的情景下尝试,上上签的概率就会很大。所以,别着急,遇到问题是好事。说明你开始觉醒,意识到自己的现状,这是多好的成长机会呀!《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 精选二01一个段子,虽然今天看起来有点老,但却仍然形象:你用小米手机,穿凡客T恤,泡贝塔咖啡听创业讲座,宅家看哈佛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BAT大格局了如指掌,张小龙贪嗔痴如数家珍。肉夹馍只吃西少爷,约饭局去雕爷,喜欢罗永浩胜过乔布斯,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如果上述条件都符合,那你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今天,也许里面的有些内容可以修改成优衣库、混沌研习社、得到、各种知识付费,但本质却没变。”双创”的大旗下,我们看到许多人跟风,当然有的人是挂这个羊头去做房地产、圈钱,这样做也算不乏精明。最傻的是,不管自己的情景和状况,从没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社会什么热闹就去做什么、什么流行就干什么,一头扎进去,永远是炮灰和成本,怎么死的都不知道。02在2010年我出版过一本《你的知识需要管理》的书,是讲个人知识管理的。在书出版前和出版后,让我认识了许多对这个感兴趣的人。但也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对个人知识管理感兴趣的人,应该是那些希望上进的人们。这里面有一些人看了书,也问过一些问题,后面就不知所终了。我把他们叫做“不活跃”的学习者。还有一类人,这种人除了对个人知识管理感兴趣,还喜欢各种学习,参加各种拆书活动、学习时间管理、听各种TED讲座、参加各种社群。我称这种人为“活跃的”学习者。但十几年过去了,我观察到的是这些活跃的学习者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四处学习而有特别大的成就,反倒是那些不活跃的人有不少做得风生云起,起码成了某个领域的高手。为什么整天想着学习和长进的人却没有长进呢?今年上,火箭军的两会代表,火箭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李贤玉出名了。她是高二参加高考进入北京大学,还是当年黑龙江省的理科状元。从这个角度看,天赋是没有问题的,但在采访中她却说:“我这个人没多么远大的目标、多么长远的打算。我的特点在于,一步一个脚印,只要有机会,一定能抓住。不管干什么,有踏实和坚持,铁定能干好。”这其实代表了一类人,个人没有明确目标和方向,不是非要做什么才算数,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但只要告诉她做什么,她愿意下大工夫并持之以恒,做不好不罢休。之前我们的文章里提到过北京儿童医院的贾立群主任,也属于这样的人。仿佛没有自己明确的主张,但却将每个到他跟前的事情做到极致:当年上山下乡是潮流,没得选择,他就去了。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没有关系和依靠的他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大家认可,他是被大家推荐上的工农兵大学;他本来喜欢无线电和汽车,但推荐上医科大学也就读了,在学校时十分刻苦,据说在学习解剖学的时候将头盖骨借到宿舍研究,早晨醒来时头边就是头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儿童医院的放射科,通常这样的科室是辅助科室,但他又能通过数十年如一日,做成顶尖高手,把贾氏B超诊断推向炉火纯青。在写《如何成为专家》时,我曾经采访过一个“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问他如何成为大师,他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不知道啊,起码我之前没想过成为大师。只不过是活太多,干活就是了。”03按时髦的说法,每个人都要follow your heart,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专业、岗位,才能够做出成就。但上面的3个人貌似都不是,也做出了成就。干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当然最好,但问题是,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怎么办?而且有许多人,说实话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兴趣点和方向的,那怎么办?抛开这些,基于我们的研究和观察看: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核心是必须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当然,这个方向和目标可能是你自己确定的,也可能是被外界赋予你而且你认可的。另一个就是,你的方向和目标必须是客观和靠谱的。为什么方向和目标这么重要呢?因为只有确定了方向和目标才可能谈到有深度,而只有深度才有超额的价值。现在知识过剩的环境下,如果你没有方向和目标,不能聚焦到一个点上,那么你学到的东西就是多个领域的常识,而这些常识带不来优势。如果你掌握的东西都能在百度上搜到,那凭什么人们要请你呢?用百度就行了!在实践上也是如此,如果你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某个领域或者专业的高手,而初级水平最容易被替代。即便将来你不再做这个专业了,你在成就某个领域高手过程中所获得的方法、能力对于迁移到其他专业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抽象化、概念化程度越高的能力才越容易迁移。许多教育专家建议,应该让小孩们练习一项爱好并争取达到专业水平,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未来去干这个,而是让他们知道专业和业余的差别,等将来他们想清楚自己想干什么的时候,知道干到什么水平才算入门、什么才算顶尖。如果他从来没有达到过专业的水平,可能这辈子在任何领域都是一个“爱好者”的角色。04当你有了一个方向和目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没有时间去为知识焦虑,你也就有了自己对于信息和知识的“过滤器”:不属于你方向和目标的东西,再好也跟我没关系。当你有了一个方向和目标的时候,你会目光坚定充满力量。即便人们说再多的阶层固化和社会分级,你知道固化是因为没有较高价值,只要自己的价值提升了,就可以实现阶层跃升,这都不是事儿!仅仅有提升自己的动机没有用(想想那些每天像打了鸡血似的人们),动机太强烈甚至会让你走进歧途。要想真正实现长进,还必须将动机与方向和目标结合起来,热情和动力只有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才有价值,如果没有方向的热情就是火灾!在确定方向和目标后,就是在这个道路上的努力。这是一个持久战,不要奢望三天两天就能搞定,因为没有一个真正的高手是突然成为高手的。当然这个过程会有反复,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懂了,但可能后来又发现还是有许多盲点,那就继续去查漏补缺!05总结一下,在这个时代,如果你真的想去提升自己,必须要有一个方向和目标,只有在这个方向和目标下的正向积累才有价值!那怎么定这个方向和目标呢?第一个是你明确地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那就是你的方向和目标。但我还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是,你要将这个目标再细化成可以操作的。第二个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想什么,那就考虑将你手上的工作做到极致。为了将你的工作做到极致,你还需要学什么、实践什么、思考什么,自然就出来了,这就是你的方向和目标。就像前面举的例子,女将军和儿童医院的主任那样,既然干了这个就干得最好,为了干到最好,其他事情可以放下,聚焦一处,干上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一定会大有收获。对于大部分想上进而没有方向和目标的人,我的建议是:控制你的欲望:你的兴趣远远大于你的能力和时间,感兴趣的事情太多是大坑,你那么努力却没有大成的原因就是你想得太多。收缩自己的兴趣,聚焦一处。许多有所成就的人不是那些太敏感聪明八面玲珑的人,你需要点老僧入定的精神。兴趣没有那么重要:如果实在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和目标,那就将手边的这件事做到极致。为了能做到极致,你就知道自己该学什么、做什么、想什么了。即便将来你不做这个事情了,你也会感谢这个过程,因为任何领域到最后其实差不多。相信时间的回报:一年干十个事情还是十年干一个事情,回报是不一样的。将一件事情干到极致,时间会给你要的回报。更多阅读没车没房没抵押?这四类职业申请就没难度!Pre-A轮1000万融资成功这10个习惯,让他告别又穷又懒,从失业到年薪百万来源: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作者:田志刚《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 精选三八妹说除非宇宙爆炸,地球毁灭,战争爆发,而你时日无多,否则,一切都还来得及。文/ 林夏萨摩 授权发布【一】前一段时间,有个94年的学妹给我打电话。她说,她很迷茫,很害怕。她说没想到一转身就大三了,很快就要大四了,感觉好像随时要毕业的样子。可是她回头去看过去的三年时光,她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干了些什么,读书没有好好读,恋爱也没有正经谈过,社团也只是随便打打酱油。她说感觉自己好失败,好像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不知道一个这样的自己,要如何面对明年的毕业?她还说,但这样一个平庸的自己,身边却不乏厉害的人。她认识大一开始就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四处旅行拍照的学姐,如今已经开始给旅行杂志供稿;她认识大二的时候就交换去美国常春藤名校的学长,现在已经在那边读研继续深造;她还认识大三时就已经有了自己设计工作室的同届的朋友,接了几个不大不小的单子后,工作室目前已经小有名气。可是,反观自己呢?自己好像一无所长,走在人群中随时会被淹没。她说,明年就要毕业了,可是自己并不知道毕业以后要做什么。现在学的专业,并不是她喜欢的,当年高考以后,就是随便填了个学校填了个专业。不曾想过,那个时候的选择竟然就直接绑定了以后的人生。她好羡慕那些目标很明确的人,要么就是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要么就干脆跨行做一点别的,可是她连个确定的答案都没有。她说我该怎么办啊?好像做什么事情都来不及。她说,好像过了20岁以后,时间一直在快进,有太多的东西想要尝试,有太多的事情想做,有太多的地方想去,可是好像根本来不及啊。她觉得好害怕,她怕自己就这样匆匆过了一生,到最后,却什么梦想都没有实现。她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就好了,如果多给自己一点时间,也许情况会比现在好得多。至少她会有更多的时候去思考,去决定,去规划和经历一个更好的人生。可是,可是你才20岁啊,为什么害怕来不及?究竟是哪里来不及呢?如果,今天,你只有20岁,都觉得时间对你不公平,有太多的想法和愿望来不及去完成,那么那些30岁、40岁、50岁,甚至是80岁的该怎么想呢?他们该向谁去讨时间,该向谁去要公平?你知道吗?其实,只要你愿意,一切都来得及。这个世界,有30岁开始重新学习,参加高考的人,只为了圆自己年少时因故破碎的一个大学梦。这个世界,有40多岁开始健身,连续坚持27年,练就一身健硕肌肉,可以拉起400斤杠铃的人。他叫山姆·布莱恩特,来自美国佐治亚州。这个世界,有80岁开始学画画,98岁成为艺术家的人。他是一位叫HAL LASKO SAN的日本老爷爷,原本只是个印刷工人,自上个世纪90年代退休后,开始用Windows 95软件“画图”作画,刚开始只是兴趣使然,画完后将画作打印出来自我欣赏,慢慢地开始举办个展,甚至开始将作品推出市场出售。所以,你为什么怕来不及?跟这些人相比,你凭什么怕来不及?【二】如果害怕有用的话,要努力干嘛呢?那我每天什么都不用干,只要躺在床上,自我催眠,重复着“我好害怕”、“我害怕来不及”的心理状况就好了?我一害怕,天就不会黑?我一害怕,就不用写毕业论文,不用答辩,不用毕业?我一害怕,就不用烦恼找工作,不用每天上下班挤公交,反正有人养着我?朋友,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天真,这么可爱呢?害怕,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之一。害怕,它只会徒增无谓的烦躁和压力,并不能帮助你解决任何实际的问题。事实上,更多的时候,害怕像是一个任意反弹的弹簧,肆意地搅乱你的生活。你越害怕来不及,就越来不及;你越害怕事情做不好,它就真的做不好,颇有点“墨菲定律”(the Murphys law)的意味。“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由美国人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于1949年提出,它告诉我们: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所以,害怕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更有可能使得问题变得更糟糕。既然这样,你确定还要继续害怕下去吗?【三】其实,你不是害怕,你只是有点急功近利罢了。从小,你就听过太多少年成名的故事,古有王勃苏轼,今有张爱玲韩寒,更不乏90后CEO马佳佳余佳文等辈,这些人让你恍惚觉得自己也可以,也应该是“少年成名天下知”这类人之中的一员。你希望在一个还算年轻的年纪,就能够拥有你想要的一切,拥有足够你挥霍的资本,这资本可以是时间,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能力或才华。如果你是大学生,最好是学校里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的风云人物,或者是学生会和社团里的受器重的骨干,总之,不论学习,还是社会实践,你都如鱼得水,风生水起。如果你已经离开象牙塔步入社会,那最好是有一帮意气风发与你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或者一份如日中天的事业,又或者一份轻松好混的工作,换一句话说,是以你的能力可以轻松驾驭的工作,高大上的工作环境,诱人的薪资待遇,同事是逗逼,老板是傻逼,隔壁要是有个帅逼或美女就更好不过了。对了,最好在外有男朋友疼,或女朋友爱,在家有父母宠着,出门有朋友罩着。生活如此,你便再也不必害怕。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你羡慕的人,那些混得风生水起风光无限的人,拥有怎样独特的能力或才华,经历了多少暗黑的时光,付出了多少苦逼的努力,才换来今天这样一个像是开了外挂一样的金灿灿的人生?当我们连走都没有学会的时候,就妄想着跑得很快是不是很贪心?不是说,你不可以少年立志,而是立志以后,要一点点努力,慢慢地进步,直到你成为你喜欢的样子,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当年,张爱玲一句“出名要趁早”不知道撩拨了多少少男少女蠢蠢欲动的心。太多少年成名,春风得意的桥段在我们的耳边和脑海里萦绕,所以,当我们处在一个20多岁籍籍无名的年纪时,我们困惑,迷茫,焦虑,不安……可是你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连胖子的肉都是一斤一斤长起来的。原谅我并不恰当的比喻,但事实确实如此。【四】害怕是因为前方的道路漫长而未知,害怕是因为现在落后于别人很多,害怕是因为怕终究无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可是没有关系啊,只要你愿意努力,愿意去改变,任何时候都来得及。我有两个成语特别喜欢,一个是“来日方长”,一个是“厚积薄发”。“来日方长”讲的是一种态度和信念,是一种出自对于美好未来的强烈笃定,时间一定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所有的付出都一定会有回报,只要我们愿意努力。那以后的事情,就交给时间,我们要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一阵风。等风来的时候,张开翅膀,奋力翱翔,将曾经的落后于人和落寞失意都一笔勾销。至于“厚积薄发”强调的是一种做事情的态度,你现在所有的努力和准备,都是一种沉淀,一种铺垫,都是为了将来某个特殊的时间点到来时,你可以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古老的传说里的英雄之所以会成功,靠的都不是力,而是毅力,一股“来日方长”的持之以恒。你要相信,总有一天,你的努力,会为你证明自己的。所以,不要害怕。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每个人都会经历迷茫、困惑、苦逼,但黑暗终将会过去,光明终将会到来。除非宇宙爆炸,地球毁灭,战争爆发,而你时日无多,否则,一切都还来得及。,平台有活动啦!有事没事过来看看呦。http://www.qdsmyh.com/index.aspx《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 精选四张一鸣算是80后中绝对的佼佼者。1983年出生的张一鸣 ,在2005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后,至今参与创办了5家公司,2013年,他先后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者”和《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是目前国内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青年领袖之一。艾瑞发布的2016中国企业估值榜单中,今日头条以92.3亿美金的估值位列第 6。张一鸣作为面试官,过去10年里,面试过小2000个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最初水平都差不多,但后来的发展差别非常大。近日,张一鸣在“2016今日头条Bootcamp”上对公司研发产品部门应届毕业生发表了题为《Stay hungry, Stay young》的演讲,以下为演讲整理内容:为何毕业多年后原本水平差不多的同学都拉开了差距?大家好!各位都非常年轻,我今天来的时候挺有压力。因为我毕业快11年了,看到你们,真是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去年参加了武汉的校招,感觉新一代年轻人的素质确实都非常好。我昨天就在想,今天应该跟大家分享什么。想了想,先把题目拟出来,把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改成“Stay hungry, Stay young”。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另外,我作为面试官,过去10年里,可能面试过小2000个年轻人。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有的去了别家公司,他们发展差别其实非常大。从算法层面上讲,我们把这叫做“正例”和“负例”。我想分享一下:为什么“正例”和“负例”发展差别这么大?什么是“Stay hungry, Stay young”?“Stay hungry”,大家都知道,就是好奇心、求知若渴、上进心。但为什么要说“Stay young”?我觉得年轻人有很多优点:做事不设条条框框,没有太多自我要维护,经常能打破常规,非常努力、不妥协、不圆滑世故。10年过去了,有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这些很好的特质。我觉得这就算“Stay young”。“Stay young”的人基本没有到天花板,一直保持着自我的成长。相反,很多人毕业后提高了技能,但到一个天花板后,就不再成长了。我是如何在毕业第2年就成了管理四五十人团队的主管?2005年,我从南开大学毕业,加入了一家公司叫酷讯。我是最早期加入的员工之一,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但在工作第 2 年,我在公司管了四五十个人的团队,负责所有后端技术,同时也负责很多产品相关的工作。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长很快?是不是你在那个公司表现特别突出?其实不是。当时公司标准也很高。跟我同期入职的,我记得就有两个清华计算机系的博士。那我是不是技术最好?是不是最有经验?我发现都不是。后来我想了想,当时自己有哪些特质。1、我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当时,Code Base中大部分代码我都看过了。新人入职时,只要我有时间,我都给他讲解一遍。通过讲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长。还有一个特点,工作前两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家以后也编程到挺晚。确实是因为有兴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所以我很快从负责一个抽取爬虫的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门,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2、我做事从不设边界。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但我想说:你的责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很大的锻炼。我当时是工程师,但参与产品的经历,对我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我参与商业的部分,对我现在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记得在07年底,我跟公司的销售总监一起去见客户。这段经历让我知道:怎样的销售才是好的销售。当我组建头条招人时,这些可供参考的案例,让我在这个领域不会一无所知。以上就是我刚毕业时的特点。10年观察我遇到的优秀的年轻人都有这5大特质!后来,我陆续加入到各种创业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我跟很多毕业生共处过,现在还和他们很多人保持联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一些好和不好的情况。总结一下,这些优秀年轻人有哪些特质呢?第一,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能。今天不太谦虚,我把自己当做正例,然后再说一个负例。我有个前同事,理论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所以他非常依赖别人。当他想要实现一个功能,他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后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调试分析,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第二,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比方说头条最开始时,我跟大家讲:我们要做1亿的日启动次数。(当然,现在不止1亿了,我们现在的日启动次数已经差不多5亿。)很多人觉得,你这家小公司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大公司才能做得好。所以他就不敢努力去尝试。只有乐观的人会相信,会愿意去尝试。其实我加入酷讯时也是这样。那家公司当时想做下一代搜索引擎(最后也没有做成,只做了旅游的垂直搜索)。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我自己觉得很兴奋。我确实没有把握,也不知道怎么做,但当时就去学,就去看所有这些相关东西。我觉得最后也许不一定做成,或者没有完全做到,但这个过程也会很有帮助——只要你对事情的不确定性保持乐观,你会更愿意去尝试。第三,不甘于平庸。我们在座各位,在同学中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我想说,其实走向社会后,应该再设定更高的标准。我见到很多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人才,技术、成绩都比我好。但10年过去,很多人没有达到我的:我觉得他应该能做得很好,但他却没有做到。很多人毕业后,目标设定就不高了。我回顾了一下,发现有同事加入银行IT部门:有的是毕业后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加入。为什么我把这个跟“不甘于平庸”挂在一起呢?因为他们很多人加入,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后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自己不甘于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是否有北京户口,是否能买上一套经济适用房?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儿:在北京市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那么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比如我见到以前的朋友,他业余做一些兼职,获取一些收入。那些兼职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对本职工作有影响,既影响他的职业发展,也影响他的精神状态。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哎,快点出钱付个首付。我觉得他看起来是赚了,其实是亏的。不甘于平庸很重要。我说不平庸,并不是专门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术很好,而是你对自己的标准一定要高。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10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第四,不傲娇,要能延迟满足感。我在这里举个反例:两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年轻人,素质、技术都蛮不错,也都挺有特点。我当时是他们的主管,发现他们在工作中deliver的情况始终不好。他们觉得其他同事比他们做得差,其实不是:他们确实可以算作在当时招的同事里面TOP 20%,但误以为自己是TOP 1%。所以很多基础一点的工作,比如要做一个调试工具,他就不愿意做,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本来都是资质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聪明、动手能力也强,但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娇情绪。我觉得这和“不甘于平庸”不矛盾。“不甘于平庸”是你目标要设得很高,“不傲娇”是你对现状要踏实。这2000个样本当中,我见到很多我原来觉得很好的,其实没有我想象中的发展好,我原来觉得不好的,其实超出我的预期。这里我也举个例子:当时我们有个做产品的同事,也是应届生招进来,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不算特别聪明,就让他做一些比较辅助的工作,统计一下数据啊做一下用户反弹啊之类。但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十亿美金公司的副总裁。后来我想想,他的特点就是肯去做,负责任,从来不推诿,只要他有机会承担的事情,他总尽可能地做好。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别好,但我们总是给他反馈。他去了那家公司后,从一个用户量不到10万的边缘频道负责起来,把这个频道越做越好。由于这是一个边缘频道,没有配备完整的团队,所以他一个人承担了很多职责,也得到了很多锻炼。第五,对重要的事情有判断力。选什么专业、选什么公司、选什么职业、选什么发展路径,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要被短期选择而左右。上面一些例子,也都涵盖了这一点。比如当时很多人愿意去外企,不愿意去新兴的公司。06、07年,很多师弟、师妹问我职业选择,我都建议他们去百度,不要去IBM、微软。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出于短期考虑:外企可能名气大、薪酬高一点。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听过很多遍。刚毕业时薪酬差三五千块,真的可以忽略不计。短期薪酬差别并不重要。但实际上,能摆脱这个、能有判断力的人,也不是特别多。这些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谢谢!关注,有知识有态度!↓戳阅读原文,注册花虾,并获1688元大礼包!《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 精选五短期薪酬差别并不重要。但实际上,能摆脱这个、能有判断力的人,也不是特别多。8月12日,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2016今日头条Bootcamp”上对研发产品部门应届毕业生发表了寄语。在演讲中,张一鸣分享了自己刚毕业时的工作状态,以及他看到的一些同学、同事和朋友们的成长经历。在一鸣看来,优秀年轻人总结起来有5个特质:1.有好奇心;2.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3.不甘于平庸;4.不傲娇,能延迟满足感;5.对重要的选择有判断力。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具体怎么才能做到?听听张一鸣怎么说。以下是张一鸣演讲实录:大家好!各位都非常年轻,我今天来的时候挺有压力。因为我毕业快11年了,看到你们,真是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去年参加了武汉的校招,感觉新一代年轻人的素质确实都非常好。我昨天就在想,今天应该跟大家分享什么。想了想,先把题目拟出来,把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改成“Stay hungry, Stay young”。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另外,我作为面试官,过去10年里,可能面试过小2000个年轻人。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有的去了别家公司,他们发展差别其实非常大。从算法层面上讲,我们把这叫做“正例”和“负例”。我想分享一下:为什么“正例”和“负例”发展差别这么大?什么是Stay hungry, Stay young?Stay hungry,大家都知道,就是好奇心、求知若渴、上进心。但为什么要说“Stay young”?我觉得年轻人有很多优点:做事不设条条框框,没有太多自我要维护,经常能打破常规,非常努力、不妥协、不圆滑世故。10年过去了,有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这些很好的特质。我觉得这就算“Stay young”。“Stay young”的人基本没有到天花板,一直保持着自我的成长。相反,很多人毕业后提高了技能,但到一个天花板后,就不再成长了。我先分享一下自己毕业后的个人经历。2005年,我从南开大学毕业,加入了一家公司叫酷讯。我是最早期加入的员工之一,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但在工作第二年,我在公司管了四五十个人的团队,负责所有后端技术,同时也负责很多产品相关的工作。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长很快?是不是你在那个公司表现特别突出?其实不是。当时公司招聘标准也很高。跟我同期入职的,我记得就有两个清华计算机系的博士。那我是不是技术最好?是不是最有经验?我发现都不是。后来我想了想,当时自己有哪些特质。第一个,我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当时,Code Base中大部分代码我都看过了。新人入职时,只要我有时间,我都给他讲解一遍。通过讲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长。还有一个特点,工作前两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家以后也编程到挺晚。确实是因为有兴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所以我很快从负责一个抽取爬虫的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门,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另外还有一点:做事不设边界。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但我想说:你的责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很大的锻炼。我当时是工程师,但参与产品的经历,对我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我参与商业的部分,对我现在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记得在07年底,我跟公司的销售总监一起去见客户。这段经历让我知道:怎样的销售才是好的销售。当我组建头条招人时,这些可供参考的案例,让我在这个领域不会一无所知。以上就是我刚毕业时的特点。后来,我陆续加入到各种创业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我跟很多毕业生共处过,现在还和他们很多人保持联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一些好和不好的情况。总结一下,这些优秀年轻人有哪些特质呢?第一,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能。今天不太谦虚,我把自己当做正例,然后再说一个负例。我有个前同事,理论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所以他非常依赖别人。当他想要实现一个功能,他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后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调试分析,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第二,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比方说头条最开始时,我跟大家讲:我们要做1亿的日启动次数。(当然,现在不止1亿了,我们现在的日启动次数已经差不多5亿。)很多人觉得,你这家小公司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大公司才能做得好。所以他就不敢努力去尝试。只有乐观的人会相信,会愿意去尝试。其实我加入酷讯时也是这样。那家公司当时想做下一代搜索引擎(最后也没有做成,只做了旅游的垂直搜索)。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我自己觉得很兴奋。我确实没有把握,也不知道怎么做,但当时就去学,就去看所有这些相关东西。我觉得最后也许不一定做成,或者没有完全做到,但这个过程也会很有帮助——只要你对事情的不确定性保持乐观,你会更愿意去尝试。第三,不甘于平庸。我们在座各位,在同学中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我想说,其实走向社会后,应该再设定更高的标准。我见到很多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人才,技术、成绩都比我好。但10年过去,很多人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觉得他应该能做得很好,但他却没有做到。很多人毕业后,目标设定就不高了。我回顾了一下,发现有同事加入银行IT部门:有的是毕业后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加入。为什么我把这个跟“不甘于平庸”挂在一起呢?因为他们很多人加入,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后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自己不甘于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是否有北京户口,是否能买上一套经济适用房?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儿:在北京市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那么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比如我见到以前的朋友,他业余做一些兼职,获取一些收入。那些兼职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对本职工作有影响,既影响他的职业发展,也影响他的精神状态。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哎,快点出钱付个首付。我觉得他看起来是赚了,其实是亏的。不甘于平庸很重要。我说不平庸,并不是专门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术很好,而是你对自己的标准一定要高。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10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第四,不傲娇,要能延迟满足感。我在这里举个反例:两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年轻人,素质、技术都蛮不错,也都挺有特点。我当时是他们的主管,发现他们在工作中deliver的情况始终不好。他觉得其他同事比他做得差,其实不是:他们确实可以算作在当时招的同事里面TOP 20%,但他们觉得自己是TOP 1%。所以很多基础一点的工作,比如要做一个调试工具,他就不愿意做,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本来都是资质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聪明、动手能力也强,但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娇情绪。我觉得这和“不甘于平庸”不矛盾。“不甘于平庸”是你目标要设得很高,“不傲娇”是你对现状要踏实。这2000个样本当中,我见到很多我原来觉得很好的,其实没有我想象中的发展好,我原来觉得不好的,其实超出我的预期。这里我也举个例子。当时我们有个做产品的同事,也是应届生招进来,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不算特别聪明,就让他做一些比较辅助的工作,统计一下数据啊做一下用户反弹啊之类。但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十亿美金公司的副总裁。后来我想想,他的特点就是肯去做,负责任,从来不推诿,只要他有机会承担的事情,他总尽可能地做好。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别好,但我们总是给他反馈。他去了那家公司后,从一个用户量不到10万的边缘频道负责起来,把这个频道越做越好。由于这是一个边缘频道,没有配备完整的团队,所以他一个人承担了很多职责,也得到了很多锻炼。第五,对重要的事情有判断力。选什么专业、选什么公司、选什么职业、选什么发展路径,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要被短期选择而左右。上面一些例子,也都涵盖了这一点。比如当时很多人愿意去外企,不愿意去新兴的公司。06、07年,很多师弟、师妹问我职业选择,我都建议他们去百度,不要去IBM、微软。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出于短期考虑:外企可能名气大、薪酬高一点。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听过很多遍。刚毕业时薪酬差三五千块,真的可以忽略不计。短期薪酬差别并不重要。但实际上,能摆脱这个、能有判断力的人,也不是特别多。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作为服务中国高成长性人群的综平台,8%-12%。互联网技术和三级,我们致力于为大众提供更安全、更透明、更快捷的理财方式,分享最前沿、最新鲜的互联网资讯。QPPfinance∣让金融变得温暖近人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 精选六导语:今天红木企业遇到的危机,有危也有机!红木行业+互联网的转型,并非简单的把销售渠道从线下搬到线上,红木老板们,请代入马化腾先生的位置处境,是时候思考一下企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懂红木不懂互联网,懂互联网的不懂金融。今天依然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对比17年前的腾讯,我们是幸运的,有太多前人的基础铺路了,善用互联网思维,善用,善用产品思维,红木与红木制品的春天还会远吗。本文转载自:人说丨素材来源:IT时代周刊、虎嗅网、中国企业家杂志“今天,站长想和你分享一篇马化腾先生的文章。站长发现腾讯公司在创业初期所遇到的问题,与当下很多创业者正面临的一些难题非常相似;其次,马化腾先生的危机感一点也不比创业公司的CEO少。在这篇文章中,马化腾先生从早期创业开始回顾,涉及创业公司的生存之道、QQ迅速发展起来的背后原因、推出微信前后他幕后的思考、他做产品的一手实操方法、投资Facebook与Instagram的总结以及他最大的担忧。站长也是创业者,读过之后,有启发,也有警醒。”题图:马化腾先生1创业维艰我在1998年注册了腾讯公司,当时父母都没有想到,他们说:“你这个书呆子还可以去开公司啊。”所以他们建议我找一起做,可以弥补自身的缺陷。我对产品比较在行,当时懂计算机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不太懂计算机,我刚好在这个跨界中间。张志东绝对是学霸,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很强。陈一丹是政府部门出来的,对政府接待、行政、法律很了解。曾李青长得就像老板,出去别人握手都先跟他握。我的名片只写工程师,不敢写总经理,怕人家觉得你们这公司玄乎了。当时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我们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副产品是QQ。QQ最早的名字叫「网络寻呼机」,最早的图标就是一个「BP机」。我们开发出来这个产品是想卖给别的运营商,可是价格一直谈不拢。产品在自己的手上,用户又疯涨,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没钱买服务器,这逼得我们很早就要想怎么有造血的能力。我们夜以继日地接一些琐碎活儿,为的是能够赚到一点点钱,用来养活QQ,比如我们要向通讯局交服务器费等。此外,我当时也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1999年下半年,我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我们。有了这笔资金,公司就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那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2001年的时候,前几名的互联网公司都上市赚钱了,QQ注册用户已经达到2亿,但缺乏现成的收费渠道,我们心里也很着急。这时候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我想到通过与运营商走二八分账的协议实现业务增长(运营商20%,腾讯80%),2002年,移动QQ占到腾讯公司整体业务收入的70%。之后我们继续以较低的成本开展新业务,并且在新业务和功能方面,通过即时通讯增加客户粘性,而不是分散精力,因为这是我们和其他国外工具竞争的筹码。那时候MSN很强势,基本上大家认为QQ是死定的,只是什么时候死而已。但我们针对国内网络结构做了大量的优化。我们传文件很快,有聊天室,包括我们的头像是个性化的,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讲这段历史,其实是为了说创业最开始的第一步是要生存,先能生存下来,但这也是最难的。你要创业的话,第一个想法是第一年的工资怎么办,你第一年的收入怎么着至少房租得交吧?房租水电你能不能挣回来,这是一个很基本的东西,所以当时没有想那么多什么领导力的,因为这个公司能不能走下去都很难说,小企业的成功概率算下来是很低的。现在创业的这个条件比当年好的太多太多了,但是因为门槛低了,竞争也更加激烈。这里我也有两点建议供你参考:1)、创业初期一定要集中资源解决一个用户痛点。我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一些邮件,“马总,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可以帮你创造100亿的利润,但我要面谈。”一般这些人想法都太大了,其实创业者就要将自己的想法聚焦一些。2)、留意跨界所产生的机会。现在我们提互联网+,谈论更多的是两个领域之间是否存在机会,那是蓝海,跨界的部分如果你两边都懂,就有很大机会。2自我颠覆很多人说腾讯是最早拿到移动互联网门票的公司,指的就是微信。微信的确是唯一一个在手机上开始做的,并且是以手机为主的,这在以前是不多见的。以前都是在传统互联网上做好,换掉屏幕,转到手机上。但微信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反而特别有魅力呢?因为这个产品让我们看到很多独特的体验。它充分利用手机和PC的区别,把移动端变成人随身的一个器官。微信的诞生源自于腾讯的危机感,因为微博的出现,还是从社交切入,对于腾讯来说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当时腾讯内部有3个团队报名做一款能够对抗微博、能够解决PC到移动端的产品,最后一个团队做出来了微信。坦白讲,微信这个产品出来,如果说不在腾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话,是在另外一个公司,那我们可能根本就挡不住。回过头来看,生死关头其实就是一两个月,那时候我们几个核心的高管天天泡在上面,研究产品。微信的第一个版本没有做通信录匹配,当时中国联通说你做了,就触红线了。那好吧,不匹配,然后出来的东西就好像一个阉割版的QQ,没有意思。即便这样,正在广西、云南开会的中国移动知道了也立刻打电话给QQ无线说,这个东西谁做都可以,腾讯做就不行,我们在别的地方要惩罚你。后来市场竞争起来了,国内出现了好几家同类产品,我说不行了,不管了惩罚也要做,于是通信录便加进来了。这样用户加入微信之后,看到有好朋友冒出来,互动就高了。因为这些缘故工信部压力很大。我就问工信部,我说如果你能出一个命令禁止微信也可以,我还有手机QQ,我不怕。但是封掉微信,国外的那些软件就进来做了。微信做起来后,有件事情让我感触很大,原来我们有一款老游戏,是单独的一款手机游戏,叫节奏大师,是音乐类的,已经上线一年多了,日活跃70万,一放到微信上立刻变成1700万,这就是社交的力量。经历了这些危机和转型之后,我有一个比较大的感悟,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表面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实都有大的危机,稍微把握不住这个社会的趋势,就非常危险,之前积累的东西就很可能灰飞烟灭了。很多人问我潮流来了怎么办?大家都知道要改变,但是好像做不到,因为有时候会跟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说基因DNA不适应。我的做法就是给自己多一个准备,例如开一个另外的部门、另外一个分支,调一些团队,做一些可能跟现在已经拥有的业务其实是有矛盾的,不妨尝试,因为你主动放弃不做,市场上的对手就一定会做,这还不如自己先试一下。3产品思维其实抓住机遇只是一个开始,对于互联网企业产品才是王道。但这是一条孤独之路,你往往需要用最笨的方法才能最快地跑完全程。要像「小白」用户那样思考,并每天高频使用产品,不断发现不足,一天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就会引发口碑效应。另外,创始人要抹掉身份去用户那里「潜水」,听取不同的声音和反馈。我每天都会体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也爱给产品部门挑错,最后到了自己一看到成品,就知道写代码的人有没有偷懒。在腾讯,有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他们必须每天都到各个产品去「潜水」,不仅如此还要去搜索微博、博客、RSS订阅,因为高端用户不屑于去论坛提出问题,做产品的人就要主动追出来,去查、去搜,然后主动和用户接触、解决。这样,三个月后,产品就会慢慢逼近那个很有口碑的点。有了这些基础后,该做的就是把人性化的思考加进来,一同打磨产品。在产品中,有很多东西看着很好,但是并不是应该做的。比如,微信选择不做「在线」、「离线」的概念。第一,因为手机移动端一定是「在线」的,做一个「离线」画蛇添足。但为什么也没有显示「在线」呢?这里面又考虑了很多细微的区别,消息送达后,你收到了还是阅读了,这个功能我们可以做出来,但我们希望人们在便捷的时候,又保持一份隐私。后来我们也收到了很多人的建议做一个「已读」,但这样发的人爽,接受的人不一定很爽。这里面其实是很复杂的,不单单是一项技术或者是一个软件的水平,很多是要靠对人性的把握。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语音搜索,我们没有作为重点去做,这个功能看起来方便,其实未必,比如一个人对着手机说我要去干嘛干嘛,好傻,人一多我都不好意思这么说,而且也不私密,宁可多按几下。当然,我们也走过很多的弯路,后来我们发现复制别人的路径,最后往往是失败的。我们的团队曾经照着百度做搜索,人家有什么我们也做什么,没有想到别的路径,所以并没做起来。但搜狗就很聪明,他说我拼搜索拼不过你,我就拼浏览器,浏览器靠什么带?输入法。输入法带浏览器,浏览器带搜索,开辟了另外一条路,就比我们做得好,而且人家花的钱是我们的三分之一。像我们电子商务原来团队是照淘宝做,产品是一模一样的东西,最后越做越没希望。包括我们的微博,虽然说活跃量跟新浪微博差不多,但是始终没办法突破,最麻烦的是新浪微博也没突破,跟着别人走到死路里去了。4我最大的担忧每一个身处互联网行业的人都会有一种巨大的危机感——这里产品和用户需求变化之快,对研发技术能力的依赖之深,都是史无前例的。这里没有侥幸,没有永远的第一,甚至也都没有对错,只要用户没兴趣了,你就会被淘汰掉,这是互联网行业的残酷。有时候,各个行业都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会冒出来。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这是自己最大的担忧。虽然我们干这行,却不理解以后互联网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而且用户的需求和喜好瞬息万变,95后、00后人群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研究。包括微信,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因为人性就是要不断更新,可能你什么错都没有,最后就是错在自己太老了。怎么样顺应潮流?是不是没事把自己品牌刷新一次?我的看法有两点:1)、如果你自己不理解,那你应该找能理解这些的人让他到前面去闯,让他们多和年轻用户接触,了解需求。我现在有时候就去问小孩,测试一下,这个产品你会喜欢吗?再问他的小伙伴喜欢吗?他们有时候比我们还看得准。2)、通过投资一些这样的企业和产品。在这些投资中,看不懂和后悔的经历最令我深思。我记得Facebook最初上市的时候,自己通过私人银行拿了一些股票,熬啊熬啊到最后还往下掉,都快跌破当时拿的那个价钱了,后来终于上来一点之后,熬不住了,25块就出手卖掉了。当时我都觉得Facebook很难商业化,但人家最后就做到了,并且金融广告、社交广告的水平还是全球一流的,当然这也得益于各种各样APP需要大量广告。所以这也很令人感慨,即使我在这个行业内的,都会看走眼。还有一例就是Instagram,我投了点股票,现在说起来很后悔,当时这家公司的股票还不到1美金的时候没投。当时他们只有几个人,我们副总裁说,这个公司不太靠谱吧,在靠近海边的一个玻璃房子办公,外面都看得见,扔个砖头就可以把电脑全拿走了。但后来它的数据增长不错,我们是在它8亿美金估值的时候进入。我试着研究它火在什么地方?发现12岁到18岁的女性用户很喜欢这款产品,它的服务类似微信,但是不发消息,全部是拍照片,只能按着才能看,你一截图,对方就会知道你在截图,这个软件打感知截图的卖点。我们当时几个人试着玩一玩,觉得很好无聊。后来指出,用户觉得这个应用没有压力,就是消费照片,拍好玩的照片,跟大家打招呼,表示我的存在感。相信很多创业者会问,我什么不谈谈钱的问题,因为传统行业会有资金密集型扭转的机会,但移动互联网基本不太可能。这个市场不是拼钱、拼流量,更多是拼团队、拼使命感和拼危机感。一切取决于你能不能做出精品,是不是最好的。图片来源:以上照片来自于网络丨红木产融贷丨 爱生活点击 阅读原文 注册,更多精彩请访问产融贷官方网站www.chanrongdai.com《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 精选七你所处的时代就是你的命运你最终这一辈子有多大成就,首先取决于你的时代。全世界75个最富有的人中有20%出生在同一个国家,而且都在1830年—1840年这10年间,这就是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洛克菲勒、老梅隆(梅隆的父亲)等都是那个时代的人。而中国现在所有的富人基本上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所以说,生在一个,你的命运就被决定了,你要相信你这个时代。决定你命运的,首先是大时代,所以你到哪个山就要唱哪个山的歌。过去的30多年是很好的时代,今后20年也会是个不错的时代,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过去30多年中我们中国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相信这个时代,跟着这个时代倒着走。其次,有些事你能把控,有些事你不能把控。时代你不能把控,因为你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代,而有些事你能把控,比如今天我们讲的主题——“教育”,你是可以把控的。对于教育,首先你要明白的是教育不光是学习,而是我们今天做的任何一件事。比如说你在地图上看到我们今天所在的酒店,进来以后怎么找到这个房间,底下会有一张图,那张图上告诉你现在在哪,然后你要去那个目标。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你知道自己现在在哪。刚才我讲了,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地方来到北京上学,已经感觉自己很不错了,但当他看到同学是富二代,心理很不平衡,那是因为他没有想明白自己在哪。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位置。第二个件事:你自己要去哪。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我们把中国人划分成两个层次,处在不同层次的人目标是不一样的,其所要进行的教育也不一样。如果你处于社会最底层,想要上升到中产阶层最重要的是学会技能教育,对于这个层次的人来说,博雅教育是没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蓝翔技校的毕业生要比很多白领赚得多——因为他们掌握了基本技能。所以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如果你处于这样的社会阶层,你要接受的第一步的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在《大学之路》第二版里我专门补了一章讲美国公立教育,主要就是讲技能教育。在美国,私立名校的教育是为更高一层的进阶准备的,但是公立教育总体来讲就是技能教育。技能教育的重要性看一个人,不能因为出身就给贴上笨或聪明的标签,每一个孩子都是可造就之才。在美国有一个program叫KIPP,就是培根那句话: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和中国一样,在美国也有好学区和差学区之分,而且学区房这个概念其实是从美国来的。在一些比较差的学区(比如一些贫民窟所在的学区),这些学区的校长关心的不是如何教育孩子,老师管的也不是孩子,他们关心的是这些孩子是否每天都来上学。例如一个班上30个孩子,今天只有25个孩子来上学,剩下的几个孩子居然“忘记上学”,因为他们被邻居的孩子带去游戏厅玩了。所以,“KIPP”就是把这些孩子和他的家庭隔绝,让他们早上六点就来学校,晚上八点钟再回家,这样他们就没机会去和邻居家孩子厮混。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进入这个项目(KIPP),贫民窟的孩子需要抽签进入。运气好的孩子还会被送到一个距离自己家庭所在地比较远的学校。刚进去的孩子成绩很差,但很快成绩就赶上来了,这些孩子在申请大学时候,可能上不了常青藤大学,但他们可以上到州立大学。这个项目中的孩子升学率较高,毕业后也能找到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这样就可以与之前的家庭隔离,彻底走出自己家庭所在的阶层,也彻底走出贫民窟。美国社会阶层分化很明确,基本上只有5%的人能够从底层的20%上升到上层的20%。所以,只要把这些孩子与周围糟糕的环境隔离,他们都是可塑之才。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好好读书,并且要有读公立学校,拥有一技之长。今天我们整个国家都提倡博雅教育、通识教育,而实际上,在中国,可能80%的人需要的是技能教育。社会需求不一样,针对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向上一个阶层的路注定是艰辛的实际上,中产阶层的孩子是最辛苦的.经常有家长和我抱怨孩子太辛苦,平时要上课、补习,还要学各种艺术体育等。我告诉他,中产阶级想要进入精英阶层,就是最辛苦的。因为:你的孩子需要具备一技之长(接受技能教育),否则没有立足之地。所有你认为的精英阶层需要具备的技能,需要在在他这一代人中补齐。所以,中产家庭的孩子是最辛苦的,因为向上的通道太窄了,而教育也不会是轻松的,只会更辛苦。要知道,向上的路注定是艰难的,而向下的大门永远敞开,不辛苦就会面临阶层下滑。在美国也一样,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是最辛苦的。在真正的上层社会,你拥有的资源是别人没办法比的。例如,特朗普的女婿,据说连算数都算不清楚,但是因为他父亲给哈佛捐了几百万,所以他很轻松进入了哈佛。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如果你在20岁的时候相信绝对公平,说明你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但到了40岁,你依然相信绝对公平,那你就有点傻了。世界是不可能绝对公平的,因为一旦出现绝对公平,世界就停止进步了。比如今天的北欧社会,就很公平。但是如果你在那里呆一段时间后,就会明显感觉到整个社会死气沉沉,因为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给你任何机会。教育资源永远是不够的。今天整体的中国教育水平进步非常快,比30年前从资源、经费各方面都有十倍的提升。但是清华还是招那么多人,所以永远有人上最好的学校,有人上最差的学校。所以不用纠结自己是否进入了最好的学校,重点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中国高等教育的同质性太强,每所大学都要建设成研究型大学。其实有些学校不适合,有些大学可能应该好好地搞教学、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让这些学校大学毕业以后能够去发挥自己才干的地方。另外一方面,教育问题不是单方面的问题,不是学校问题,也不完全是社会问题,也不完全是个人问题,也不完全是家长问题,但是每一方面都有一些问题。从你自身来讲,家长、个人,你也要意识到这一点,哪怕你进入到了一个学校以后,有些人确实需要是有一技之长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行动刚刚我提到了,命运决定了人的一切。那么,命运是由什么决定呢?撒切尔夫人有句话说的很好: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行动。比如,当你打网球的时候,你会发现打球用力过分的时候动作会变形,这就说明你想法不对的时候行动会变形、言辞会变形。再比如,你在公司里干得很一般,没有得到提拔,但是你自己却觉得自己很厉害,是全公司的5%,你觉得老板不公平,就去找老板(领导)吵架。那么,也就是你的“动作变形”了,这也是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行动。以前我总说一些投资人,以后肯定会破产,果不其然。因为他们总喜欢做一些冒险的行为,做一次赚一次便宜,慢慢形成习惯了,最后碰上一次倒霉事。“黑天鹅事件”发生了,他就永远破产了。所以,我们的行为形成了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基本上就是这样一条线。所以,一开始是很小的一件事,我们自己一点点的错,最终命运就这么决定了。综上,大学应该分类,不能一律都办成研究型大学,如果大学不能分类,那么,你需要给自己分类。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讲完了技能教育,接下来讲一下素质教育。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每年感恩节前,我会和我女儿的每一门课的老师做一对一交谈,一些老师会在交谈中告诉家长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其中,她的语文老师是一位文学博士,她不会直接和家长讲,而是会先和孩子聊,而且她给孩子提的问题很有启发性,会让孩子们想想自己和过去相比今年有哪些进步。我们把语文放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有什么作用?语文对你这一步步的成长起什么作用?后来我的女儿就跟她头脑风暴,聊了很多,下面就是她们俩讨论出来的观点,不完全是我的观点。1、理解问题和表达思想学语文不是为了一点儿简单的文采,是要理解问题和表达思想。很多人讲东西讲不清楚,不仅是学生讲不清楚,很多老师讲课也讲不清楚。因为他们的语文太差了,不善于把自己的想法用合适的语言对合适的观众表达出来。我们在职场中要做职业化的人,可是好多工程师写邮件写不明白,讲半天自己的意思也讲不清楚,这样会给别人的感觉是:这个人不职业化,希望我做什么,半天说不清楚。相比而言,美国人起草的一份比较正式的邮件信函,就能写得清清楚楚。2、语文是职业化的基本训练语文是你成为一个职业化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把一个东西写清楚,正式地告诉他人,这就是一个职业化的训练。我们都希望我们找的会计师、律师、医生等是个职业化的人,而不是业余的,如果你的语文不好,永远给别人一种业余的印象。3、语文是进入上流社会的敲门砖如果看一些美国原版电影你会发现,黑人说话就是这样的(模仿)。比如,在公对公的对话中,一个律师说话用词是不一样的,黑人就有一些“哈哈哈”的语言,不同阶层用词是完全不一样的。学好语文是你说出来的话、用的词,能够达意准确。有的人为什么叫他“土豪”?因为他说来说去就是那些基本词汇,完全没有文采,这是语文的重要性。比如,很多人表达好就会一个词——好,没了。有些时候你都不知道他说好是真的好,还是他知道这件事了。这也是语文的作用,你想进阶,往上走,语文必须好。高等教育在最早的时候,像哈佛、耶鲁这些大学只教拉丁文,为什么?三个原因:●读懂拉丁文的《圣经》。●那时的学术语言是拉丁文,就是要训练你做事的职业化。●你学会拉丁文,就学会了上流社会的语言。就像中国过去的读书人得会文言文一样:白话文早就有了,但只有读书人会写文言文,文言文就是你进入更高阶层的敲门砖。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培养科学的常识和基本的素养,讲究逻辑和方法。每一种解决数学题的法,都是可以用于工作和创业。当你遇到一个不会解决的问题,以前那些解数学题的逻辑全都用得上。为什么很多人学不好、考不好数学?有一天,我女儿有些数学题做不出来。我把我自己的成绩单拿来看,我高中的数学平均99分,就是期中期末考试加起来平均分99分。后来我就在想,我俩在学数学上到底有什么差别:读题。很多人题就读错了,或者是没读懂。那这是语文的问题,说白了数学不好是因为你的语文不好,这个因素占了三分之一。基础知识。你真得学会一些数学知识,否则肯定不会做题。比如说勾股定理你不知道,好多几何题就都不会做。老师天天让你做练习题,只能帮助你解决基础知识的问题。逻辑。把题读懂了,从已知到未知,读懂题就是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在哪儿,未来要去哪儿。分析和逻辑就是找到这条路,基本知识是你的工具。你的逻辑就是这条道路,你得自己学会把它走通了。学好数学就是这三条,很遗憾,大部分人学数学只知道学第二条。仔细想想,数学竞赛题做不出来,并不是老师教得不好,老师把第二条全教给你了,关键是你题也没读懂,也没找到逻辑。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历史在英语里叫history(男人的故事、他的故事),当然女权主义者说应该叫herstory,甭管是什么,历史不是要讲故事。中国老说以史为鉴,这件事其实不容易。真要是有以史为鉴,当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是为了以史为鉴,让皇帝们不要做荒唐事,司马光之后的昏君照样数不胜数,比明君不知道多多少,所以为什么不能简单地以史为鉴呢?因为条件是在变化的,什么事都是在变化的。举个例子,大家知道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吧?就是明英宗去打蒙古,被人围在土木堡了,全军覆没,蒙古人就打到了北京城下,你说怎么办?当时大家说逃吧,于谦就说要坚守,结果一仗不但把蒙古人打败了,把明朝救了,而且从此蒙古的部落就完蛋了。到了崇祯皇帝,他也这么干,李自成快打来了,说逃吧?不行,不能逃,要守,结果自己到梅山上吊死了。情况看上去差不多,以史为鉴并没有用,因为条件变了。那学历史是为了什么呢?主要是这么几件事:美国老师说最好把历史当做研究。那么怎么学历史才是做研究呢?就是给你一个问题,你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你自己去找一些证据,发表你的观点、证实你的观点,这就是做研究。比如,华盛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抄历史书是没用的,他是美国的国父,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等等,而且搞民主政治,那些都不是你研究的成果。你要写这个,在美国的历史课是会不及格的。你可以说他是一个英雄,有什么什么证据,可以。你也可以说他就是一个白人奴隶主,也可以,只要你有证据。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只有研究做得好和不好,所以历史是可以培养做研究的。历史是美国的第二写作课。因为你做完研究后,还要写一个十页纸的报告(初三的学生),你自己要到图书馆查资料,要有自己的观点,结论还要和前提、论据能够自洽。历史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是有好与坏。这是历史训练你做研究。了解过去有助于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这个有点儿像我们中国说的以史为鉴。因为历史是在一个很长的时间线看问题的,从历史出发,你有可能了解未来。你了解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会造成什么结果,你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一模一样的结果,第三次照样也是一模一样的结果,你就能知道第四次智能革命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你不想成为被淘汰的人,应该怎么做就很清楚了,这就是能知道未来,让自己处于更优势的位置上。中国人研究历史和美国人有一个很大的差别,中国人一般会分析一件事的真相,就是进行考古发现,当年光绪皇帝就是给毒死的,这个很重要,这是真相。当年朱允炆(明朝的建文帝)就是没死,不知道跑道哪儿去了,研究出这个结论就是为了发表论文的。去年有一本书叫做《地质时代的中国史》,是剑桥大学出的。这个书是很有趣的,有两个大特点:特点一:根本不管中国是5000年历史还是3000年历史,以前搞不清楚历史就不写了,从秦汉开始写,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他会把每个历史事件放在这2000多年的时代里,来看这件事到底有多大意义。特点二:把中国这个历史事放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去看它的意义有多大,而不是孤立地写中国这一件事。这就体现了美国人研究历史很重要的特点。回想到我刚才一开始说的,学习语文有什么好处,你把语文放到所有的学科里看有什么好处。语文你去年什么水平、今年什么水平?从长远来看学语文有什么好处?这样的思路是很重要的。所以,今天我讲来讲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目标在哪儿,无论是学历史还是学语文都是这样的。学历史你还会了解世界的多样性,会变得更包容。学了历史,你才知道这个世界是多样化的,并不像我们周围的生活这么简单。我们为什么要学科学?什么是科学的素养?今天看到很多说法,就是我们信仰科学,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科学从来不是信仰,科学是怀疑,宗教才是信仰。你说信仰科学,那是宗教,不是科学。科学是要不断被证伪的,今天看上去正确的结论,明天可能就会过时了。但是你不能瞎怀疑,有时候我们在海外的时候讽刺一些人逢中必反,凡是中国人说的话他就一定要反,有些美国人是这样的,这种就是瞎怀疑,科学不是这样子的。科学是说这个真理成立是有条件的,研究科学就要看在环境变化的时候,或者说过去对条件不够了解的时候,得到的结论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广的范围内是否还成立。比如,过去是生活在比较慢速度的环境下的,自然觉得牛顿定律是千真万确的事,当你到了光速的时候,发现好像牛顿定律不成立了,这就是环境变化产生的变化。最早的时候德国有一个化学家发明了两种药:阿司匹林和海洛因。这是一个人发明的,拜耳公司的。刚开始的时候海洛因是个不得了的药,为什么呢?它可以让人戒掉吗啡,后来发现它的危害比吗啡还大。刚开始出现阿司匹林的时候,大家说这是一个坏得不得了的药,因为它的副作用太大,后来把它做成了肠溶片,不要在胃里溶解,到肠子里溶解就没事了。所以,原来觉得很正确的事,换一个新的环境,就会有新的认知,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地在进步的。科学不是迷信,不是说某一个院士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你要依照一定的方法来得到这个结论,这是你学科学的目的,学会了这套方法,可以使你成为一个不迷信的人、一个理性的人。教育是你获得进步的捷径我们说“教育改变命运”,那么,究竟受教育和没受教育的差别在哪里呢?这就在于科学和经验是不同的。经验往往在于个人的悟性,而科学则可以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得到延续和发展,并且能够一直往前走。譬如你小学时候学习过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初中又读了几何原本,你学会了几何,这是2000年前欧几里得写下的知识,你能够学习到并且传承。如果你是一个数学天才,还能在他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定理,让几何更加完美,之后的人在你的基础上又可以继续推出新的定理,这样几何这样一门科学就一直在发展,随时时代在向前走。今天任何一个三甲医院主任级的医生,他都敢拍着胸脯讲:我比50年前全世界最好的名医都要好。这是因为科学是一个积累,过去的医学成就他都学到了,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科学和接受教育的原因。我们受教育的目的是能够不断地进步、不断地积累。你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就能主动地来做事情。我们知道人类到目前为止最伟大的一件事是工业革命。如果没有工业革命,全世界发展2000年平均GDP就是600—800美元。中国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人均GDP只有180美元,这是没有工业化的结果。今天中国的GD将近人均,因为我们工业化、现代化了。所以,工业革命很重要,那么工业革命是靠蒸汽机起来的?对蒸汽机贡献最大的人是瓦特,他改进了蒸汽机,制造出了万能蒸汽机。在瓦特之前的发明家,都只是工匠。他们只凭经验做事。没有办法把经验传承给他人,如果他死了,可能他的技术就失传了。中国瓷器的发明就是这样的,发明、失传、再发明、再失传,这就是工匠式的发明。而瓦特不是这样的,他是有一套科学知识来指导他。瓦特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爸爸是一个名商人,只是后来生意赔了导致瓦特没有读大学。但是,他在大学工作,大学里的课他都上过,只是没有学位而已。当时,瓦特工作的大学里的蒸汽机坏了,需要他去修。在维修过程中,他看到了很多蒸汽机的不足之处。因为他在大学里学了所有力学和热力学的课程,在此基础上,他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成功改进了蒸汽机。之后,我们就知道要做一件事,首先需要具备科学指导(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条件),这也使人类在工业革命以后发明的速度变得非常快速,与以前的完全靠经验积累发展相比,进步飞速。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教育的原因,因为教育是你获得进步的捷径,你不能靠着工匠式的积累,那个太慢了。学习前人的经验是最快进步的路径,这是我们要接受教育,而且一辈子接受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内容来源于人民邮电出版社文章略有删减改动请知悉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删除【你可能还想看】●2018年李彬新年致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独家策划】财带你get企业文化新玩法!●华夏信财荣获“2017年度最佳人力资源实践奖”《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 精选八演讲者简介张一鸣 :今日头条创始人、CEO。曾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者”和《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作为知名互联网企业创始人,以及面试过2000+年轻人的资深面试官,他将用自身经历告诉你混的好的年轻人都具备哪些特质!为何毕业多年后原本水平差不多的同学都拉开了差距?大家好!各位都非常年轻,我今天来的时候挺有压力。因为我毕业快11年了,看到你们,真是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去年参加了武汉的校招,感觉新一代年轻人的素质确实都非常好。我昨天就在想,今天应该跟大家分享什么。想了想,先把题目拟出来,把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改成“Stay hungry, Stay young”。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另外,我作为面试官,过去10年里,可能面试过小2000个年轻人。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有的去了别家公司,他们发展差别其实非常大。从算法层面上讲,我们把这叫做“正例”和“负例”。我想分享一下:为什么“正例”和“负例”发展差别这么大?什么是“Stay hungry, Stay young”?“Stay hungry”,大家都知道,就是好奇心、求知若渴、上进心。但为什么要说“Stay young”?我觉得年轻人有很多优点:做事不设条条框框,没有太多自我要维护,经常能打破常规,非常努力、不妥协、不圆滑世故。10年过去了,有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这些很好的特质。我觉得这就算“Stay young”。“Stay young”的人基本没有到天花板,一直保持着自我的成长。相反,很多人毕业后提高了技能,但到一个天花板后,就不再成长了。我是如何在毕业第2年就成了管理四五十人团队的主管?2005年,我从南开大学毕业,加入了一家公司叫酷讯。我是最早期加入的员工之一,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但在工作第 2 年,我在公司管了四五十个人的团队,负责所有后端技术,同时也负责很多产品相关的工作。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长很快?是不是你在那个公司表现特别突出?其实不是。当时公司招聘标准也很高。跟我同期入职的,我记得就有两个清华计算机系的博士。那我是不是技术最好?是不是最有经验?我发现都不是。后来我想了想,当时自己有哪些特质。1、我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当时,Code Base中大部分代码我都看过了。新人入职时,只要我有时间,我都给他讲解一遍。通过讲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长。还有一个特点,工作前两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家以后也编程到挺晚。确实是因为有兴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所以我很快从负责一个抽取爬虫的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门,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2、我做事从不设边界。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但我想说:你的责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很大的锻炼。我当时是工程师,但参与产品的经历,对我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我参与商业的部分,对我现在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记得在07年底,我跟公司的销售总监一起去见客户。这段经历让我知道:怎样的销售才是好的销售。当我组建头条招人时,这些可供参考的案例,让我在这个领域不会一无所知。以上就是我刚毕业时的特点。10年观察我遇到的优秀的年轻人都有这5大特质!后来,我陆续加入到各种创业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我跟很多毕业生共处过,现在还和他们很多人保持联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一些好和不好的情况。总结一下,这些优秀年轻人有哪些特质呢?第一,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能。今天不太谦虚,我把自己当做正例,然后再说一个负例。我有个前同事,理论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所以他非常依赖别人。当他想要实现一个功能,他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后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调试分析,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第二,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比方说头条最开始时,我跟大家讲:我们要做1亿的日启动次数。(当然,现在不止1亿了,我们现在的日启动次数已经差不多5亿。)很多人觉得,你这家小公司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大公司才能做得好。所以他就不敢努力去尝试。只有乐观的人会相信,会愿意去尝试。其实我加入酷讯时也是这样。那家公司当时想做下一代搜索引擎(最后也没有做成,只做了旅游的垂直搜索)。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我自己觉得很兴奋。我确实没有把握,也不知道怎么做,但当时就去学,就去看所有这些相关东西。我觉得最后也许不一定做成,或者没有完全做到,但这个过程也会很有帮助——只要你对事情的不确定性保持乐观,你会更愿意去尝试。第三,不甘于平庸。我们在座各位,在同学中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我想说,其实走向社会后,应该再设定更高的标准。我见到很多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人才,技术、成绩都比我好。但10年过去,很多人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觉得他应该能做得很好,但他却没有做到。很多人毕业后,目标设定就不高了。我回顾了一下,发现有同事加入银行IT部门:有的是毕业后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加入。为什么我把这个跟“不甘于平庸”挂在一起呢?因为他们很多人加入,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后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自己不甘于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是否有北京户口,是否能买上一套经济适用房?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儿:在北京市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那么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比如我见到以前的朋友,他业余做一些兼职,获取一些收入。那些兼职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对本职工作有影响,既影响他的职业发展,也影响他的精神状态。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哎,快点出钱付个首付。我觉得他看起来是赚了,其实是亏的。不甘于平庸很重要。我说不平庸,并不是专门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术很好,而是你对自己的标准一定要高。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10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第四,不傲娇,要能延迟满足感。我在这里举个反例:两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年轻人,素质、技术都蛮不错,也都挺有特点。我当时是他们的主管,发现他们在工作中deliver的情况始终不好。他们觉得其他同事比他们做得差,其实不是:他们确实可以算作在当时招的同事里面TOP 20%,但误以为自己是TOP 1%。所以很多基础一点的工作,比如要做一个调试工具,他就不愿意做,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本来都是资质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聪明、动手能力也强,但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娇情绪。我觉得这和“不甘于平庸”不矛盾。“不甘于平庸”是你目标要设得很高,“不傲娇”是你对现状要踏实。这2000个样本当中,我见到很多我原来觉得很好的,其实没有我想象中的发展好,我原来觉得不好的,其实超出我的预期。这里我也举个例子:当时我们有个做产品的同事,也是应届生招进来,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不算特别聪明,就让他做一些比较辅助的工作,统计一下数据啊做一下用户反弹啊之类。但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十亿美金公司的副总裁。后来我想想,他的特点就是肯去做,负责任,从来不推诿,只要他有机会承担的事情,他总尽可能地做好。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别好,但我们总是给他反馈。他去了那家公司后,从一个用户量不到10万的边缘频道负责起来,把这个频道越做越好。由于这是一个边缘频道,没有配备完整的团队,所以他一个人承担了很多职责,也得到了很多锻炼。第五,对重要的事情有判断力。选什么专业、选什么公司、选什么职业、选什么发展路径,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要被短期选择而左右。上面一些例子,也都涵盖了这一点。比如当时很多人愿意去外企,不愿意去新兴的公司。06、07年,很多师弟、师妹问我职业选择,我都建议他们去百度,不要去IBM、微软。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出于短期考虑:外企可能名气大、薪酬高一点。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听过很多遍。刚毕业时薪酬差三五千块,真的可以忽略不计。短期薪酬差别并不重要。但实际上,能摆脱这个、能有判断力的人,也不是特别多。这些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谢谢!『,简单专注做理财,安全放心』------------------------------------------《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 精选九本文转自FT中文网,小标题为虎嗅所加近一段时间,我因为在腾讯云担任布道师的工作原因,给“北上广深”很多一线种子轮――A轮的创业者密集地做产品与技术相关培训,认识了不少很多有意思、有故事的CEO(首席执行官)和CTO(首席技术官)。业内调侃,很多人创业只差一个程序员。真实生活中也有不少朋友找我帮忙介绍技术合伙人,但我真心要说靠谱的技术人才,尤其是CTO不好找,也不能轻易招,因为我看过这方面的惨痛经历真的不少。被不靠谱的CTO坑最近刚认识一位个人颇为优秀,但经历也颇为坎坷的女CEO,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CTO,被白白坑了两百多万。产品上线的时间也被拖后了接近大半年,有可能错过最佳的上线时机。她是中大的博士,从研究生期间开始教授考研英语,博士毕业前已经决定在英语教育方向创业,而且是全力以赴把研究生期间赚了三十万讲课费全部投入进去。找了家外包公司做了一个网站的原型。对真人外教在线口语练习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测试,基本跑通了商业流程,由于人比较靠谱,所以也很快拿到了。由于不懂技术,只好从传统的视频企业招了一个技术合伙人,问题就出在这里。CTO比较追求大而全的技术实现,一上来就招了十三个开发人员同时做IOS、安卓和web端的直播。刚开始IOS与安卓端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视频直播方案,CTO就想要等web端的直播方案推出后才一起启动,等了一段时间又切换到其他厂商,结果技术上跑不通。一来一回,天使轮融到的钱很快就用的差不多了,CTO叫CEO再出去融钱,CEO就抓狂了...在投资人和时间压力下,只好请现任CTO闪人,另找技术团队接手,但产品上线的时间已经延后了快1年。可能听完前一个故事你会觉得,创业者看来还真得懂点代码,不能随便让CTO忽悠,那是不是CEO自己也一定要是技术大牛,会写代码,能查bug呢?当然不是,一方面要培养对于创业领域的商业洞察力,另一方面还要去学习技术并加以实践,这点对于大多数创始人都是不现实的。尽管我还真见过一位会自己写PHP的的CEO,他从传统的培训学校转做在线教育。他的基本观点是,我一定不会去写代码,但是我要能看懂代码,因此他自己也花一些时间去学php,也能跑通网站的demo,好处在于和技术人员沟通的时候会更容易一些。在腾讯,包括腾讯云这块业务,我们都特别提倡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因为这样的产品经理一方面懂得如何发现与筛选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很懂得如何让研发团队在技术复杂度与用户需求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比如腾讯的创始人就是这样一位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讲课时也有很多CEO问我如何招到合适的CTO?包括我如何评价技术团队的工作成果?如何挑选CTO我的回答是,CEO一方面要让自己靠谱,对于自己要走的创业方向有深入的理解和积累,也对要走的方向做过一定的验证,只有自己靠谱才能吸引靠谱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和技术同学讲清楚创业方向的机会和风险,毕竟合伙人是要和你一起扛事的,单靠,是无法留住真正的人才的。除了依靠投资人、猎头与朋友的推荐外,也可以同时看以下几个方面判断CTO候选人是否合适:首先,不沉迷于技术,关心软件能否按期交付。CTO不同于普通程序员、技术骨干的很重要一点,就是他不仅要精通web、移动端的相关具体技术,而且能够协调与把握技术研发团队的整体节奏、为团队成果的按时交付负责,第一个故事中的CTO就是没有按时交付和快速迭代的观念,所以连累了研发团队,也坑了CEO。对于创业团队而言,一个最简可用的MVP最小产品,远好过一份久久无法完成的完美解决方案。其次,善用现有技术资产,能快速进行产品迭代。一方面他要知道如何组合现有开源的技术组件,如何选择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快速组建技术团队;另一方面要知道如何运用厂商提供的Paas层技术能力。减少创业团队有限的IT资源花在攻克一些低层技术问题的时间,集中精力在业务侧的产品设计与开发上。再次,海量系统开发与架构经验。招CTO之前,可以留意下他有没有海量系统的架构经验,因为高可用、高并发的系统架构经验很少能看书学会,技术人员做过和没做过这类海量系统开发,差异还是蛮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创业团队连基本的负载均衡都没上,一台服务器出现点问题,所有用户都访问不了,CEO顿时傻眼了的原因。至少有100万级用户访问的系统开发与架构经验,但不一定非要是BAT的技术骨干。因为,第一个是你未必挖得到,再者你挖到了未必养得起,你留不住的,合适的技术人员好过厉害的技术人员。最后,对新技术发展敏感,了解哪些组件、研发流程能提高研发与管理效率。过往有没有写过一些开源软件,或者说有没有在Github上给某些开源组件贡献过代码。当然,我们也不能以单纯的CTO每天写多少行代码来衡量产出,君不见知乎上有个程序员被不懂技术的老板说不努力,每天提交不了几行代码,只好写了个自动脚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要问我们想什么简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