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留学生万字长信原文写下的万字长文:美国和中国,谁更

【 liuxue86.com - 社会聚焦 】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辞,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看看你。可是别人家的孩子真的很好吗?下面来12年不回家发万字长文数落父母是中国式的失败吗?一起来看看。  在父母和外人眼里,王猛(化名)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特征: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然而,这一切光环的背后,却是王猛和父母的决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甚至还准备再到北大读个学方面的博士,以解决自己长期压抑之下的心理问题。  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近日,他写下万字长文,并发给了一些要好的朋友,告诉这些年轻的父母“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A  儿子的万字长信  “肆意操控”“冲突”“炫耀”…  15000余字记录着放不下的过去  1月23日晚6点30分,北京海淀区的一栋图书大厦前,王猛老远叫出了记者的名字。“我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网站上查到了你,看了照片。”这是他见面的第一句话。  他背着双肩包,包里的电脑装着他至关重要的一封信。这封足有15000余字的长信,记录着他从小学到北大,再到美国研究生毕业前后,与父母间的种种经历,以及生活工作的不顺利等等。行文间,言辞激烈。  见到记者后,我们走进大厦后的一个糕点店,找了个靠窗的位置。他拿出电脑,打开了这封长信。对话全程,他的目光很少离开电脑,“要说的话都在信里写了”。很显然,相对于直面交谈,他更善于文字表达,超出文稿外的内容,则常常需要思索许久,话语也十分简短。他不避讳自己性格的“弱点”,“内向,敏感,不善交际”。  他认为,这正与父母有关。他的文字里,满是父母的“肆意操控”、“冲突”和“炫耀”,父母的过度关爱以及缺乏亲情,让他没能树立足够的信心。他说,“父母的爱其实是伤害,过去的经历无法与我的认知调和。”  这封长信,他于近日完成,也前后发给了多个朋友——不过二三十个人,更多的是一些同学。他希望给这些已是或即将为人父母的同学一些参考,说说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另一方面,他也想给自己找到答案——在伤害已经发生后,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  万字长信的开头部分文字万字长信的开头部分文字  被控制的爱:单纯环境限制了社交能力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王猛直着眼睛,说完话紧咬嘴唇,“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王猛至今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  那时,班里要搞文艺演出,前一天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演出时却只有王猛没按要求着装。“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没被准许。”在穿衣的事情上,这不是孤例。王猛说,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  王猛是大院子弟,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所有的生活圈子几乎都在这个院子里,“包括朋友,都是他们(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跳出学校的几乎没有”。  王猛介绍,五六年级时,自己对奥数很有感觉,而一开始母亲并不乐意让自己去,一次在外参加奥数考试回来后,发现携带的文件夹不见了,找回后发现被人划坏并涂抹,“回到家后,母亲不但没有安慰我,反而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高中时,王猛曾强烈要求到外面的学校上学,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绝。此后多次争取也均遭到家人拒绝。尽管后来考上北大,但王猛认为,正是这一封闭单纯的环境让自己的社交能力从小就受到了影响,与一些同学的难以相处也让他对人际交往不再期盼。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就在离开前,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王猛说,大姨果然像父母一样“照顾”他: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  在王猛看来,这不是照顾,而是一种控制。  情感的孤儿:向父母求助从未得到支持  在王猛看来,家人所有的“爱”和“保护”不过是保证控制对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持续控制,至于成长环境和并不在考虑之列。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救助”都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  “这种不支持从小就有。”王猛说,小学时,因为不会剥鸡蛋,他遭到同学的取笑,后来传到家里亲戚耳里,又一次遭到了亲戚的取笑,且不止一次,“但面对取笑,家人从来没有保护过我,不以为然。”  发生在大学前的一次旅行,让王猛至今难以接受。大学前,自己“被迫”参加父母“邀请”的一次毕业旅行。旅行团由单位里的几家人组成,带团的是一名年轻导游。“一路上,母亲都在不停讲述者我如何优秀和培养我的体验,让人很不舒服,尤其是她的表情却是愁眉苦脸。”  最为突然的事情发生在当天晚上。导游在安排住宿时,当着全团二三十个人的面提出“这位北大的状元和两位小姑娘一起住,如何?”王猛瞬间僵住,“我不知所措,什么也没有说。”父母也没有搭话。  回到房间后,王猛才不平地问父母导游这么说,却遭到了父亲的一阵教育责骂,“你马上要出去读书了,别人乱说话这类事会很常见的。”“但实际上,我需要的是他们的一个反应,哪怕哈哈一笑呢?”王猛说,“他们什么都没有做。”  而在上学择校的问题上,同样有类似遭遇。王猛称,在大院学校上高中时,一次向父母反映自己调座位后身边环境变得糟糕时,也遭到了父亲的打骂,“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高二时,再向父母反映学校的处境,提出想跟校方谈谈时,父亲依然没有支持,而是说“你必须学会跟任何人相处”。  决裂:拉黑父母,“他们本有很多的机会”  2005年春节成了王猛在家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当时,王猛即将大学毕业,小时候取笑他不会剥鸡蛋的亲戚来到家里,“她看我正在做一件塑料模型就瞟了我一眼,讪笑道‘原来你只有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  王猛介绍,因为剥鸡蛋的事,多年来频繁遭到嘲笑,加上大学几年本就因为动手能力原因显得被动,这次便没有忍住,猛地站起来怒视相对。“这次,父母依然没保护我,也没对亲戚说不”,之后,自然少不了一场争吵。  自那以后,王猛便没在家过春节。2018年春节,他也依然没有回家的想法。毕业后,在经历了几年不太顺利的工作后,王猛借着优势决定读研。  然而父母的“关爱”如影随行,随后就给他找了一位“老朋友”照顾他。在与家人的通信中,王猛讲述了与这位“老朋友”并无共同话题,并列举出其为人的诸多问题,“信有4000多字,至少在我看来是证据严密的,让他们明白我跟这人的关系。”  回信一天后就来了。“尽管承认我的愤怒是真实的,但却称‘绝交未免太狭隘无理了’,且依然要求我学会跟有问题的人交往。”王猛无法接受父亲的回信,“父母的反应仍然不以为然,并不顾我的感受。”  2012年前后,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发出,接着,王猛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家”彻底告别。他不再主动联系家人,也几乎不回复任何信息。这一步,充满无奈,“这期间有太多的机会,但凡有一次他们抓住了,就不至于此。”  最近10年,王猛仅回过一次家,还是“例行公事”——更换过期身份证。那是2015年春天,整个行程仅在老家的城市呆了6个小时,在家中停留了不到10分钟。这还是因为需要向父母拿户口本,否则,连10分钟也没有。  救赎:性格弱点突显,赴美申清心理学研究生  北大毕业后,王猛进入一家做生物工程科学实验的研究机构上班,说起来跟专业再符合不过,但王猛并没有信心能做好这份工作,“动手能力跟不上,交流也出现问题,自卑的心理导致很多事情跟不上,评估下跌,不到一年只好离开。”此后的几个工作也都不顺利。  事实上,王猛已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并强烈认为这与有直接关系,也曾想过到心里咨询机构就诊,但当时国内心理学科以及心理咨询机构并不成熟,这也让他的心理问题无法提早得到解决。他决定为自己冒一次险,同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决定转换专业,去一个心理学课题组跟组学习,并在之后申请赴美读心理学研究生。  他希望心理学能够帮他弄清楚自身遭遇的问题,与过去抗争,也希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个性的专业,“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救赎之路并非一途。在美国,王猛曾有一段时间不由自主的会想起从前沮丧的事情,注意力难以集中,他找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这是他第一次做咨询,他足足讲述了6个多小时,“咨询师说我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而这些问题也印证了自己对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猜想。出来后,王猛给父母寄回一份,但父母依旧不以为然,“即便后来承认事实,一有机会就把责任推给我。”  研究生毕业后,王猛回了国,仅有几个要好的朋友知道自己的去向。回国后,在经历了几份不太顺利的工作后,王猛最终在一所高校做起了心理学相关的项目研究,“主要是一些心理基础学科,比如一些孩子的记忆、情感、知识的唤醒,让他们能够分析问题,解决自身遇到的一些问题。”  至今,王猛的父母也不知道他身在何处,做着什么工作,最多的信息莫过于“在北京”。但身边人问及王猛为何每年春节都不在家时,母亲的回答则一直是“人在美国,没时间回家”。  2017年国庆,王猛收到父亲的邮件,邮件中,家人转变了语气,希望聊一些王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你喜欢什么就聊什么”,王猛没有多说,只冷冷地回了一句“我喜欢的话题有人聊”。  B  父母搞不懂  儿子为何老揪着过去不放  一步步走到今天,到底是谁的错?  看到儿子发来的决裂信,一开始老王(化名)没觉得有啥特别,因为儿子类似的“抱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儿子把这封信称为对家人的“最后通牒”,但老王觉得,这算是什么最后通牒啊?“既然是通牒,你总该提出条件吧,总该是不能达到什么条件才会怎么怎么吧!”老王没想到,这不像“通牒”的通牒,真成了儿子与家最后的告别。老俩口搞不懂儿子为何会远离,为何不能“举重若轻”,为何老是揪着过去不放。  搞不懂的或许不止老俩口。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似乎最应该引起重视——为何在这样一个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孩子生活无忧,从小成绩优异好学上进,似乎没有任何缺憾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却偏偏脱离了轨道呢?  春节:母亲只能谎称儿子在美国“忙”  这些年来,无论儿子能否收到,母亲老刘(化名)都会在春节前给儿子发去短信,询问其是否回家过春节。结果如预想一样,大部分信息几乎都没有回应。仅有的两次回复还是在几年前,而回复也极为简洁,“有事,不回”和“不”。  前些年,还有些不适应,但近几年,老俩口似乎已慢慢习惯了。“不然呢?我们除了被动的接受还能怎么办?他电话拉黑了,短信不回,也没有什么微信。”  “每年春节都有人问,你们儿子咋又没回来,我都说他在美国,忙,不方便也没多少时间。”老刘觉得这样回答是在为儿子撑面子,“不然说他和父母决裂了,不回来了?”  王猛曾埋怨,说母亲用怪异的情绪来炫耀自己的种种经历,但老刘认为,“我能怎么说,别人要问,我说什么,说儿子不行吗?”  “我们在期待一个契机,给他时间和空间。”老俩口内心期待着儿子的回归,希望与儿子重新建立起亲密联系,他们认为在关系的重建上,主动权仍在儿子那边,家的大门永远打开,“你走近,我不会反手推开你”。  而自己能做的,只有给足儿子时间。  但在儿子王猛眼里,目前似乎并没有重建的基础,“已经没法信任他们了,那么多次机会都那样了,能相信突然地改变吗?”  “可父母就你一个孩子,把你抚养大,送进了令众人向往的高等学府,就这样决裂,你有想过他们的感受吗?”红星新闻记者反问。  “那是他们自作自受。”王猛回答得很干脆。  疑问:明明“正常的”孩子,咋就这样了?  饭桌上,老刘多次重复着一句话,“搞不懂他是啥原因”。  可儿子12年不回家过春节,彻底决裂也已6年,身为父母难道真的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吗?  在两人看来,儿子从小到大,到上大学都是正常的。“有什么问题想法都会给我们说,有一次还主动用别人的电话给我们打电话,回家也会说学校里的情况,甚至还会做几个新菜。”在老刘看来,儿子这些举动都跟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再正常不过。  “即便是他没有回家过春节的前几年,2008年家里地震,他拿到去往美国的offer,还是从家里启程的,到那边还主动给家里说自己的情况。”父亲老,从种种表现来看,都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老王认为,在美国做了心理咨询后,加上和“老朋友”的相处不愉快,他就开始不和家里联系了。“这是一个转折事件,总认为我们给他推荐的人不行,是要控制他,也总认为先前的一些其他人比如他的大姨二姨等都是不能交往了,但你不交往就不交往吧,礼节还是要一些吧,他们反正也不会完全进入你的生活。”老王说。  “国内就不说了,国外是完全陌生的环境,我们介绍一个朋友,在必要时候也好有个照管,我们错了吗?这是要控制他吗?”母亲老刘说,“同时,我们也不了解你的学科,也不了解对方是不是专业的人,你不认同,觉得对方在帮助你的过程中有错,你自己改过来不就好了吗?”  老俩口还是没搞懂儿子到底怎么了。  掌控?人生一半都在外边,“问题出在后面啊”  会不会真如儿子所言,是父母从小的掌控和过度保护导致的呢?  这一点上,母亲老刘似乎也不认同。“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  老刘也承认,的确对孩子说了很多“不”,但这些也都是原则上的不。“我们单位是讲政治的,那时候就有一个警示片,里面讲一个儿子犯错后,在生命最后时刻都在埋怨他父母为什么不能多告诉他一些‘不’字,哪些是不能做的。我可能也更多的是在这些方面给他说了一些不,收得紧了些。”  对于王猛提及的上学问题,以及父母按照个人喜好决定其衣着,老王说,“当时,学校外边经常能看到一些学生在抽烟,有时候还打架,我们大院内就单纯得多。”另外,上学无论在哪里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努力。在选择衣服上,老王则称父母的确会帮其做选择,“但也不是所有”。  小白(化名)是王猛的初高中同学,在小白看来,王猛父母的确在对王猛的保护上有些过度了。小白介绍,当时王猛上学到回家实际上仅有几分钟的距离,不过,但凡下雨天,在下晚自习前,王猛的父母都会出现在教室的后门,“手上必备的就是一把雨伞和一双雨靴,连续几年都是这样。”  C  寻因反思  总以大原则要求他  却忽略了儿子的“不一样”  最近,老王仔细地分析了儿子与家人断绝关系前后的几次转折点,他得出结论,儿子强烈的情绪爆发点往往都在其经历不顺的时候。他认为,儿子本身的性格内向且带着些软弱,在抗挫折能力上是不行的。  “他是状元,到了北大肯定会有比他更好的人,在大学的后期出现情绪异常。之后毕业工作,一开始是很用力的,但后续遭遇不顺,又一次出现了情绪问题。再往后,到美国上研究生,出国时还有很高的目标,前期也还觉得语言很顺利,但后续在专业上出现了无法集中精力,学业出现困难时,也就开始认为是周边的人有问题,同时在看了心理医生后,把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了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上,迁怒于家人。”老王说。  这一点上,小白有同样的观点。“他是当年的理科状元,上了当年北大最好的生物专业,从来都是班级里数一数二的学生,但一直孤僻,不善言语,他抗挫折的能力要差一些。另外,因为从小就在大院里,基本都不用操心,在社交能力方面,以及应对外界社会的适应能力上也自然差一些。”小白认为,即便王猛不出国,在国内也终有一天会出现挫折,而他一样可能难以适应。  在王猛的中学老师张老师看来,王猛内向,但有上进心,喜欢跟自己较劲,比如在体能方面,如果班级里其他同学比他好,他也非要去锻炼提升,“之前他有顺拐(走路同手同脚)的问题,在别人休息的时候,硬是要练回来。”但其在班级里孤立少言的状态也让张老师担心,怕王猛太过压抑出现心理问题,这是有原因的,“大院里,交流有缺陷,交际能力比外边要差一些,说得好听点是单纯,但对外界了解得少,还是会影响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将王猛的万字长信转给了老王一份,希望他能清子对过往真实的思考和想法。看完信的老王没有说太多感受,“还是以前说的那些事”,他依然认为儿子太放不下。  毕竟儿子远离这么多年,老实也有自己的反思。抛开儿子本身性格中的内向,抗挫折能力不强外,他也开始回顾自身是否也存在问题:说不上太多,但他觉得曾在处理儿子的“求助”上的确存在方式方法的问题,忽略了儿子的心理感受。  广告  “好比那次他耿耿于怀的旅行,如果当时真的站在他的角度,或者在现场对导游的话有所回应,他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老王说,“再比如,他不喜欢的大姨、无法沟通的美国‘老朋友’,或许并没有必要硬要求他一定要联系,应该尊重他的想法。在很多事情上,或者给出策略和办法,让他自由选择要好得多,而不是帮他做决定。”  老王说,儿子是“不一样”的,“但过去,自己却偏偏在任何事情中都一律以大原则来要求他,对任何人都应与人为善,却忽略了凡事都有不同。”  这些年,老俩口搬了四次家,老刘丢掉了所有与自己大学相关的书籍或笔记,对于那个年代的她来讲,这些东西意义非凡,“我都是孩子三岁了才去上的大学,他爸更晚一些”,但惟独没有丢弃的是,王猛从小到大的所有物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手工,都在家里放着。  “不管怎么样,我们爱儿子,希望能跟他重新联系起来。”老刘说。
  想了解更多社会聚焦网的资讯,请访问:
本文来源:
超级细菌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莫慌,出国留学网的健康小编带你详细了解一下。问题一:超级细菌是什么?答:超级细菌(superbug)不是特指某一种细菌,而是泛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
不少人想了解印第安纳大学是一个怎么样的大学。你可以通过音乐文化慢慢了解,具体情况是怎么样呢?和出国留学网一起来看看吧!欢迎阅读。印第安纳大学那些你不知道的音乐文化近些年来,大众的生
中国的学位美国认可吗?许多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接下来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一起了解一下,小编辛苦搜集翻译,希望能够对您有多帮助。Duringmyyearsasanadmissions
美国的夏威夷洲好玩吗?全年气候变化不大,主要的产业是旅游业和农业,旅游收入占当地生产总值的60%,接下来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详情吗?前言:州府是檀香山为旅游胜地,最引人的地方是
美国哪个州的风景最美呢?答案是:马里兰州。有许多有趣的小溪、湖泊、池塘还有美味的蓝蟹,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一起了解一下详情吧。马里兰州留学及移民优势前言:马里兰州陆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属大
美国留学新闻发现信息价值
万字长文数落父母,到底是谁伤了谁?
20:37 原创发表在
近日,一篇名为《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的报道在网络上流传,再次引发一波关于“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网络大讨论。 目前看来,评论呈现两极观点,有些网友很有共鸣,理解并鼓励支持王猛,同时翻出自己的童年“黑暗历史”和“苦痛遭遇”,一起向父母们发出声讨;也有些网友批评王猛不知感恩,认为他把责任推给父母,是不成熟和不理智的表现。 我坚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翻阅了这篇报道的原文、阅读了10余篇网络评论,并静心思考了一天之后,我决定动笔写下我的四点思考。 在此,必须声明,我不想站在某一方的立场去指责另一方,一个巴掌拍不响,两败俱伤有缘由。我想以一个纯粹心理学者的中立角度,去解构这个“人人受伤”的三口之家(如果他们现在的状况还能称为家的话),去思考隐藏在控诉和委屈背后的心理机制。 思考一:为什么父母与王猛的思维差异如此之大?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与其家庭环境、个性特点、生活经历都息息相关。 当我看到王猛对父母的满腹怨恨不可排解不得不撰写万字长文以作发泄,又看到父母直到今天都莫名其妙儿子为啥耿耿于怀念念不忘那些旧事琐事,我就知道,这场亲子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其实并不在于父母对孩子的不理解,也不是孩子对父母缺少感恩之心,而是双方关注的焦点和归因方式完全不同,导致同样的一件事情,在双方各自解读后,呈现出让人瞠目结舌的巨大分歧。 王猛的父母是50年代的大学生,那一代人的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价值观念,比如,遇到事情不愿意麻烦别人,总是想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所以他们经常做内归因,就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作为80后王猛同学,从他的万字长文中可以很清晰地判断出来,他是一个外归因的人,就是说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更习惯从外部环境找原因,比如家庭、比如父母。 举个例子来解释这种巨大差异。王猛说,他上高二时,希望父母跟校方反映一下学校的学习环境不好,父亲不仅没有支持,反而告诫他,“你必须学会跟任何人相处。” 在父亲看来,当儿子与环境之间出现了不兼容,应该是儿子自己主动做出改变,学会与别人相处,哪怕那个人不好相处。这种处理方式不是父亲刻意要拒绝儿子的要求,而是他觉得“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才是正确的做法,因为父亲自己就是这样走过人生的,这就是他的思维方式。 但是,在王猛看来,父亲的这种做法,就是毫不顾忌他的感受,所以他周围的学习环境差,不是自己的人际关系差,而是父亲不去找学校的错;而他之所以十余年来以决绝地姿态离开家庭,不是自己找不到与父母和平共处的方法,而是父母对他持续伤害的结果。离开家庭,不是王猛刻意去逃避责任,或者单纯发泄情绪,这仅仅只是他的思维方式带来的思考结果。 王猛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说,“搞不懂他是啥原因”,到如今都不能理解孩子所说的“控制”。正是因为双方的思维方式和归因特点完全不同,才会导致双方很难互相理解对方的想法。 从这个角度说,王猛和他的父母也是一方来自火星,一方来自金星。彼之蜜糖,吾之砒霜,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了一种另类解读。
思考二:父母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我并不认同。父母错了,那就是错了,没有什么可辨驳的。但是,我认为,王猛的父母所犯的错误,是能力问题,而不是态度问题。 一是表达能力有问题,二是共情能力有问题,三是养育能力有问题。这种种问题,都可以从王猛的万字控诉中看到影子。 比如,王猛上小学时丢了文件,找回后发现被人乱涂乱画,妈妈的回应是“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比如,上高中时,他向父母反映自己调座位后身边环境变得糟糕,父亲开始打骂“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哼。” 比如,王猛上小学一年级时不会剥鸡蛋,遭到同学嘲笑,直到王猛读大学时,这种嘲笑的声音依然在耳边。他指责父母在面对这些嘲笑的时候并没有予以保护。 在王猛的眼中,母亲对外界所有伤害他的人和事反应冷淡、无动于衷,父亲甚至会反过来责骂他,从不顾及他的感受,父母是如此的不称职,如此的冷漠无情。 可是在我的眼中,我只看到了一对笨拙的、不会表达爱的父母。亲情是天生的,爱则需要学习。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爱的表达方式未必正确。 “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其实是在告诉孩子,外面人心险恶,你要学会自我保护。 “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其实是想表达,不要因为成绩好就骄傲,不要总想着得到特殊待遇。 “你必须学会跟任何人相处。”也只不过是想说,你该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最好可以应对各种人。 这些话的确很生硬,很尖锐,但里面包裹的情感是有温度的,是父母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在教导儿子。我们不能因为王猛父母选择了错误的表达方式,就连同他们的爱子之心一同否定。 他们爱孩子的心没有错,他们希望孩子能吞下委屈、适应社会的初衷没有错,但是他们传递价值观的方式错了,没有理解、没有共情、没有家庭教育的知识,只有强势、只有说教、只有在孩子看来是“控制”在父母看来是“关爱”的表达。 态度可以转变,如果王猛父母是态度问题,有很多办法可以让他们转变态度。但是,他们是能力出了问题,表达能力、共情能力、养育能力只会随着时间流逝保持相对稳定。正是由于这些能力上的不足,导致家庭出现了纷争,也恰恰是由于这些能力上的不足,让他们很难去作出改进和提升,同样是由于这些能力上的不足,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王猛在学过心理学之后,跑去跟父母讲道理,无疑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就算是有了后来的万字长文,王猛也没办法把父母说明白。 思考三:王猛,你的心理学只学会了一半! 王猛是一名80后,曾是四川某地级市的高考理科状元,属于别人眼中的“学霸”。本科在北大读生物专业,因为他觉得自己性格上具有“内向、敏感、不善交际”的弱点,所以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深造学习心理学专业,希望能在心理学学习中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可是学习心理学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将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归咎于父母的控制、不理解、不支持,十年中唯一一次回家停留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几年前留下一封长信后删掉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以示决裂。 我相信,王猛的确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了伤害,作为一名心理学者,我也很高兴他愿意选择心理学来完成自救的过程。可是,让我遗憾的是,学完心理学,他对父母的怨恨有增无减,对家庭的逃离欲望持续十年,并且把自己身上的所有问题都推给了父母,让父母成为“罪魁祸首”。 至此,我只能说,王猛啊,你的心理学只学了一半! 心理学讲记忆是会骗人的,我们记住的未必是真实发生的;心理学讲人格是多维的,王猛只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心理学讲内归因和外归因,王猛只擅长做外归因;心理学讲事物是平衡的,他只记住了父母给他的伤痕,没有片语提及父母曾给他的美好。 心理学提倡宽恕和包容,因为宽容别人,才能放过自己,我只看到了埋怨和憎恨;心理学讲逃避是一种不够健康的压力应对方式,王猛依然选择一走了之、一避到底;心理学讲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王猛却还在使用青春期的方式处理问题。 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自己身上的性格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形成性格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心理学可以指导我们如何面对伤痛、完成自我成长。显然,王猛用心理学作为弓箭,奋力地射出了他的怒火;却忘记了,心理学可以成为良药,帮助他治疗内心的创伤。
思考四:为什么这篇报道会引发热议? 第一,题目太吸引眼球。“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12年决裂”,种种冲击性极强的字眼,让这篇报道想不火爆都难。再加上人人都有家庭,阅读群体极为庞大,几乎覆盖整个互联网用户。庞大的人口基数,迅速引发10万+的阅读量和转载量。 第二,小伙伴们代入感太强。小伙伴们谁敢拍着胸脯说,一点不曾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受过伤?恐怕大伤、小伤总会有一些。正好这篇文章一出,顺便发发对父母的牢骚抱怨、翻翻旧帐,也可以理解。 第三,为人父母的朋友们,代入感也不弱。想想自己身上也背负着原生家庭的烙印,又不是教育专家(即使是专家也不保证教育自己孩子没问题),又没有经受过为人父母的岗前培训,想像一下现在搂在怀中的小儿将来有可能会变成“刘猛”“张猛”,真是情感和理智双重不能接受,自然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第四,教育界大咖纷纷表态,意在隔山打牛。教育问题一向是个大问题,但是从没有像最近20年这样被全社会提高到一个如此敏感的程度。王猛事件一出,各路专家直指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甚至个别文章有妖魔化的嫌疑。 我以为,中国的家庭教育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存在一些危机和隐患,但并非全都是不好。全盘否定中国家庭教育的人,不是西化程度太深,就是另有所图。 小 结 最后,回归到王猛事件。我的观点是,我们可以通过原生家庭来找原因,用来与自己和解,帮助自己修正和完善,但请不要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于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为自己的不完美找个完美的理由。 作者:王明姬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中科院心理所客座教授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大家都在看
Luck游子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留学生万字长文内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