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Q和富士XE3对比徕卡clL哪个好

6被浏览1,797分享邀请回答0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體現徠卡最初精神! Leica CL 上海會場直擊試玩 還有開發人員訪談!
Leica在近期相繼發表了兩個很相似的相機產品,一個稱做TL2,另外一台稱為CL,兩台相機都是屬於APS-C片幅無反光鏡相機,在規格上也幾乎完全相同。老實說,在今天以前,小編還是在搞不清楚Leica究竟在玩什麼把戲,為什麼要在這麼相近的時間內,推出這麼相近的產品。小編今天受Leica邀請,到位於中國上海的發表會上一探究竟。
記者會位於上海外灘的一間稱做「羅斯福公館」的酒吧。
其實為什麼Leica要在短期內推出兩款相似的產品,TL2是在7月發表,而CL則是選擇在12月其實是有原因的。其實這兩台相機在規格上根本一模一樣。這兩台相機都主打4K錄影、超高速連拍、2400萬畫素以及可交換鏡頭,體積也是非常相似的輕巧。如果你光從數據來看,這其實是同一台相機,但是在設計上,TL2與CL訴求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客群。
7月推出的TL2目標客群是習慣使用手機的產品,所以它的機背沒有任何按鍵,是完全與手機一樣的觸控操作,在外型的設計上也比較講求時尚、簡約,你可以在機身外觀上看到非常俐落的極簡線條。
▲Leica TL2的機背。
而本次發表的CL,雖然規格上與TL2相同,但它的訴求是追求輕便的攝影愛好者,是給更認真在攝影的人設計,設計的內容也較為傳統,例如相對於TL2來說它有更多的按鍵,以及專業攝影師習慣的觀景窗。CL與TL2雖然在相同環境下拍起來的照片會一模一樣,但會購買的人完全不同,操作的方式也是天差地遠。但它們都一樣留著純正徠卡的血統,簡化而直覺的操作流程、精品級的設計質感,還有輕巧小型的機身。
在1973年,其實Leica就有一台CL的存在,不過那是一台連動測距式相機,使用M接環。但今天發表的CL與1973年M接環的CL沒有關係。2017年的接環屬於L接環,而且操作上比舊版的CL更直覺,是完全不同的產品。
Leica CL是一台具有APS-C尺寸感光元件的可交換鏡頭相機,無反光鏡,具有2400萬畫素感光元件,以及精細的電子觀景窗,具有專業的操作性能是CL最重要的特色。
我們來看一下Leica CL的重點規格:
2424萬畫素 ASP-C 感光元件TL接環236萬點EVF,放大倍率0.74x3吋104萬點觸控螢幕機械快門最高達 1/8000秒(電子快門可達1/25000秒)連拍速度最高10fps(機械/電子快門)49點對比式對焦系統可錄製4K(3840 x 2160) 30fps影片採用SDXC記憶卡儲存,支援UHS-II感光度ISO 100-50000內建Wi-Fi功能,可用App遙控拍攝尺寸:131 x 78 x 45(mm)重量:淨重約 353(公克)
有人說:「如果發明第一台徠卡-UR-LEICA的工程師Oskar Bernack,在今天發明一台相機,那一定會APS-C」。因為當初徠卡的第一台相機ur Leica的設計標的就是輕巧、可以隨時握在手上的小相機,對比於當時都要帶大腳架與遮光布拍照的傳統相機,ur Leica掀起了攝影的革命。而Leica CL就是要肩負著這樣的使命。
Leica CL與TL2皆使用L接環,你可以用來裝上的鏡頭。而目前APS-C專用的L接環鏡頭共有7顆:
11-23mm f/3.5-4.518mm f/2.818-56mm f/3.5-5.623mm f/235mm f/1.460mm f/2.8 Macro55-135mm f/3.5-4.5
而其中我用紅字標出來的,是最新的18mm f/2.8,原廠稱之為「Super Pancake, 超級餅乾鏡」。特色就在於它非常輕巧。
18mm f/2.8 ASPH的重量僅有80g,鏡頭的高度僅有2.05公分,非常輕巧。前端濾鏡口徑為39mm。焦段為等效27mm,而且官方宣稱抗耀光表現非常好,不需要遮光罩。
我們回到CL機身:
因為是專業導向,所以CL機頂有一個反應快速的小型液晶螢幕,專門用來顯示基礎的拍攝資訊,包含曝光模式、光圈與快門、曝光補償資訊等等。
而機頂提供了兩個轉盤方便操作,你可以指定它們來作為光圈快門轉盤,或者自訂為其它用途,而請各位注意,轉盤的中間也是一顆按鈕,內容也是可以自訂的,如果不說還真的很難發現那裡是可以按。
(這台是樣機,螢幕右下的Leica字樣是貼紙)
機背左側按鍵僅有3顆。雖然是專業取向,但徠卡依然在讓機身操作性盡一切可能的簡潔,讓所有的操作都只是為了「拍照」這件事情而設計,然後把一切無關的按鍵拿掉,就連選單也僅有6頁。所以在操作上你是很能夠感受到Leica的用心,不會有多餘的按鍵或功能設計,可以享受純粹的拍照樂趣。
雖然Leica是以旁軸還有著名的疊影對焦著稱,但那是M系列的指標,CL採用的是EVF,內有236萬點0.74x電子觀景窗。這也是CL與TL2最大的區隔。
至於電子觀景窗的反應,還有CL的對焦表現如何,請看小編使用手機錄的觀景窗畫面(使用的鏡頭為90-280mm f/2.8-4):
我們在Leica SL的評測中也見過這樣的對焦速度。多虧了CL採用了與SL相同的Mastro II影像處理器
,以及49點對焦點,對焦起來相當快速。誰說徠卡對焦速度很慢的...?
最後,CL也備有機頂閃燈熱靴接口,讓想要搭配閃燈創作的攝影師可以自由運用,TL2也沒有少了這個功能。
● 與Leica AG原廠訪談
這次記者會的重點除了CL產品發佈以外,還有另外一個兩點是我們有機會專訪Leica的兩位主管,以下小編對採訪內容的逐字稿:
● Siegmund Dukek 徠卡相機大中華區 董事總經理
Q:徠卡今年5/1在台灣正式成立了分公司,我們想要瞭解台灣在大中華地區的定位,以及台灣的營運策略。
A:大中華地區指的是是中國、香港、澳門、台灣。台灣的市場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注意到台灣有很堅實Leica攝影社群,他們已經群聚在一起數年了,這裡有許許多多的徠卡攝影師,也有非常忠實的徠卡收藏家,我們現在與這群人也有逐漸與他們在聯繫、辦活動,得到很高的支持。在台灣設立分公司的目的也是要加深與顧客的互動而建立。而我們發現台灣人的藝術鑑賞力也是非常厲害,其實我們會覺得在台灣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
Q:對於全球相機市場的衰退,Leica將會如何因應?
A:影響不大,因為徠卡相機的訴求不同。因為徠卡的訴求是最高品質的相機與鏡頭,智慧型手機的確有讓相機市場往下掉,但對於徠卡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我們的優勢在於旁軸相機,是目前市面上絕無僅有的相機系統,有這些優勢,我認為徠卡的發展依然相當可期。而在輕便型相機的部分的確有受到手機的影響,也因此我們創造了一些機會,也就是與華為合作,華為有使用我們的鏡頭,我們藉此吸引更多的使用者來瞭解我們的品牌,並且試著去引導他們成為徠卡的客戶。
在整個相機的使用體驗上,由於徠卡的高品質,還有能夠給使用者的體驗上面,它可以相輔相成的讓使用者去創造更多好作品,今天發表的TL2與CL屬於輕便型相機的一環,我們也希望透過這類產品,讓消費者能夠瞭解更多關於徠卡的歷史與特色。
Q:剛剛有提到與華為的技術授權合作,但畢竟兩家公司的產品在價格上就有不小的差異,而透過華為能夠帶起多少對於徠卡有興趣的潛在客戶呢?你們對於這樣的合作又有什麼樣的發現?
A:華為的市場非常大,與徠卡的市場也不太相同。但首先,我相信人們有受到我們的產品啟發他們的靈感,例如我們有Leica Monochrome的單色相機系列,人們會因為這種特別的產品而加深對於徠卡的印象。而你也可以注意到,部分華為的消費者在使用華為之前可能使用Vertue或iPhone,然後某一天發現iPhone變成主流了,所以因為Vertue或華為有比較強烈的特色就跳家,而我們在手機上所灌注的光學經驗讓華為變的更加特別。
你有提到徠卡與華為的價格有差別,但我們發現這到最後其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消費者會認為:「喔這有趣了!所以華為會有更好的光學表現與技術,或許我們改天可以換成徠卡的相機」,我認為這是相當有機會的,因為我們在華為上提供了非常好的光學品質,而這樣的光學品質也會引導消費者來購買我們的產品。但是我們也瞭解不可能一下就轉變過來,但我們知道如果消費者想要更深入的瞭解攝影的話,就會轉向專業的相機。
Q:你自己使用的是什麼相機?
A:有幾個不同的產品,我大多使用M系列,這是我對藝術創作最深的感受。我自己本身從小就學音樂,我想以鋼琴來比喻這件事。當你是一個音樂藝術創作者時,一般的鋼琴當然可以讓你彈奏出很棒的音樂,但當你試過真的非常棒的鋼琴時,聽到清澈的琴音回饋給你的當下,其實是會激發出你的創作靈感的。所以Leica M可以讓我有這樣的感受。
而當你用M系列或Q,你會不是只有看到照片的品質,同時也會感受到照片的深度,就算是每日在街頭的攝影也是如此。當我出門旅行的時候我最喜歡帶著Leica Q,它非常的輕巧且強大,而最近我常帶著CL出門,因為它非常輕,而且體積也很小巧,所以我的孩子也非常喜歡,很適合小孩。但不論是CL或QM我都非常喜歡,尤其是使用觀景窗的體驗,每一次使用都會感受到「攝影」的本質。
● Maike Harberts 徠卡APS系統產品主管
Q:TL2與CL都是APS-C相機,到底差別在哪裡?
A:這兩台相機幾乎完全相同,感光元件、處理器、相片品質等等幾乎一模一樣。但是在設計上,特別是手感上大相徑庭。因為人們對於攝影有不同的見解,有些人是傳統的攝影師,他們需要按鍵、需要觀景窗來拍照;但另一群人攝影的習慣習慣是使用用手機,他們早就已經習慣用手指在大大的螢幕上點擊來捕捉畫面。所以TL系列與CL的選擇完全是個人喜好,在外觀上,有些人TL的光亮閃耀的表面;在功能上,有些人需要觀景窗來維持正確的拍照姿勢,但無論如何,兩台拍出來的東西是一模一樣的。
Q:為何TL2與CL兩台相機要分別在三個月之內發表?
A:其實我們還是一間小公司,其實我們也希望兩台相機都能夠在同一天發表,但我們的資源實在有限,所以選擇在短時間內發表兩台相機。
Q:在許多全片幅的相機市場中,為什麼Leica CL依然選擇APS-C片幅?
A:徠卡有完整的、各式各樣不同片幅的產品,例如全片幅的Leica Q與SL,也有原本的TL系列與小型相機系統。但APS是畫質與輕巧的最佳平衡點,它同時兼具極佳的感光元件,同時又能夠有非常小的體積。所以Q、SL與CL放在一起,你會發現還是CL最小。這也代表CL完全融入你的生活中,而且畫質會遠遠超過手機。
Q:1970年代也有一台Leica CL,請問為什麼也取這台叫做CL?
A:CL這名字並不是100%與前一台有關。Leica CL是我們以前的一個註冊商標。我們之前在想下一台L接環相機的名字,我們就需要L這個字,然後前面再加一個字母,然後我們以前有CL所以就繼續用,這是最簡單的解釋。不過如果你注意看1970年的CL,其實你可以發現它是一個大眾化的產品,消費者比較買得起,而且操作簡單,新的CL也取用了這個印象,但不能說新的CL這名字是完全取自舊的CL。
Q:為什麼TL系列在外觀上有多種色彩,但CL只有單一色彩?
A:銀色的TL系列是最著名的TL,它有一體成形全鋁打造,它的外觀設計讓相機甚至可以當作配件帶出門,銀色非常吸睛受到大家喜愛。但黑色的CL是為認真拍照的攝影師打造,黑色的陽極氧化鋁在外觀上會比較低調,這對於攝影師街拍來說是有隱藏的加分效果的,能夠獲得更真實的畫面,所以CL的單一黑色也是有其功能性存在。
Q:你個人最喜歡Leica CL的哪個地方?
A:我該從哪裡開始講起(笑)?我沒辦法說我最喜歡哪一個部分,但我的確非常喜歡CL的操作非常直覺,你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你要的功能,我們非常在乎使用者體驗CL的操作修正得非常聰明。但最終又可以把相機做的這麼輕巧。而且所有的拍照功能都能透過兩個轉盤與兩個按鍵完成。
Q:CL有考慮加入防摔功能嗎?
A:這不是一台適用於運動型的機器,但是我可以對這台相機這樣做(Maike直接拿起CL用力往桌上敲數次),基本上,這台相機從2米的高度摔到地上都不會壞,因為我們將它打造得非常堅固。如果你真的要做到防撞的標準,那相機會變的超大,這也與我們輕巧的開發目標相違背,而且它的價格會更高。
Q:為什麼在CL上面加入電子觀景窗?而這樣的設計造成徠卡什麼樣的改變?
A:CL是設計給那些用傳統方式來熱愛攝影的人,對他們來說電子觀景窗是很重要的。而如果時間倒退回五六年前,我們是沒辦法做出這台相機的,因為當時電子觀景窗的技術還不夠好,我們想要的電子觀景窗是要反應速度快,而且亮度也要足夠,現在有CL的技術可以做到觀景窗大、明亮、快速,而且就算是戴眼鏡的使用者,也可以輕鬆的看到觀景窗中的四個角落。這台相機可以真正讓傳統的攝影愛好者發揮他們創意。
Q:CL的研發時間大約是多久?中間有什麼秘密的趣事發生?
A:從第一張草稿下筆開始畫,到放在桌上的量產前樣品,大約需要1.5~2年的時間。當然不只有我,CL是徠卡上上下下許多人的心血結晶,這過程中有非常多的討論與爭吵,例如我要常常去吵說我要這個那個功能,然後更小、再小、再更小,這過程其實非常有趣。而當你到品管區拿到第一個原型機時,心中是很激動的,因為那是從你心裡開始構思,然後把這個想法畫在紙上,接著穿越過一大堆的試算表與數字之後,放在桌上、開機,然後拍下第一張照片時,我能告訴你,那是非常非常令人滿足的一件事。
當然第一個原型機總是會有許多小毛病,需要幾乎一整年的時間去調校才能完成,但這個經驗是每一個徠卡人都曾經經歷的,從發想的人到最底下的生產線員工,我們都在同一條線上努力。但我老實說,這過程沒有什麼秘密的趣事,它很辛苦、很有趣,但最重要的,它需要熱情支持才能夠完成。
Q:TL系列與CL的配建設計會是怎麼樣的概念?
A:配件的設計目的是要去反映相機的特性,對於TL的配件,我們會採用比較現代的紋路造型,然後搭配摩登的紅、黃色硬殼。而CL取向比較專業,所以配件的設計在外觀上就會比較傳統、復古,例如棕色或黑色皮革,或者是皮革加上織品。
Q:請問你們如果看待日本的相機場競爭者?
A:當然,他們目前正在主導市場,因為他們的目標是所有大眾,而我們還是屬於比較小眾市場。
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的每一台相機的目標,都是想要達成該等級中最優秀的畫質,所以消費者可以依賴我們,在色調上面我們可以說,就算是JPEG直出,也能夠與真實世界的色彩相同,如果你想要大力的修圖,沒問題,但它就是能做到栩栩如生。
第二,我們不斷的致力於「保持簡易」。我們把不要的東西拿掉,不論是消費者覺得不需要的,或是我們覺得消費者不需要的部分。讓消費者決定更少事情,讓他們能夠更簡易的使用相機。你有去算過我們競爭者的APS-C相機上面到底有多少按鍵嗎(笑)?我們想辦法把這些按鍵減少,但不是全部消滅,而是減少到「你需要的就是這些了!」這樣的程度,就算機背只有觸控的TL系列也是堅守這個原則,我想我們做到了這一點,如果你有使用過我們的相機,你會發現每一台都非常的簡單易用。你知道嗎?CL的選單只有6頁,如果你覺得這樣ok,那不論是M或Q,你都會有相同的使用體驗。你在使用Leica的時候,臉上是會掛著微笑的,而不是常要抬頭問天:「這按鍵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大笑)
Q:Leica開發產品是市場導向,還是工程師導向?或者是有他們自己的作法?
A:我們兩種都有,我們內部有各種優先於市場的技術,有時候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會想做工程導向的產品,因為那就是向大眾證明我們有這樣的技術實力;但同時我們也要一直傾聽消費者的聲音,所以從另外一個面向來看,我們也需要市場導向的開發。下班之後,我也是個相機使用者,我曾經當過職業的攝影師,我同時主修過攝影技術工程,我的很多同事們都有跟我一樣的經歷。我們都是真正用相機的人,那我們除了使用,也會親自去看世界上的人們到底是怎麼使用相機,例如現在人拿著相機自拍的時間可能比對著景色的時間來的多,我們平常都會去注意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但專業的市場調查我們也有在做,例如使用焦點團體小組,我們找一群人來看看他們對於產品或者攝影的看法,然後我坐在一個裡面不能看到外面的玻璃中看他們的怎麼回答。TL系列與CL的開發過程,我們經歷過非常多次這樣的焦點團體小組來獲得消費者的需求,我們發現消費者最重視的就是相機輕巧。
但開發的過程中也不一定是只有市場或工程導向,有的時候純粹只是一個人天外飛來一筆,他與大家討論,然後我們不斷的問自己:「這個概念是不是能夠增加產品的價值?」或者「它與產品的最初概念是否相相符?」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們就會丟棄這個想法,如果這樣的想法每一個都接受的話,就會像是太滿太多的選單,一切就會索然無味。
Q:您剛剛有提到越來越多人會自拍,為什麼CL不設計翻轉螢幕進去?
A:因為機身會變大,這會欲我們開發的初衷相違背。所以如果你有自拍或者高低角度的拍攝需求,我們有開發了遙控App,可以完成各種不同角度拍攝的需求。
● 實拍照片
本篇文章的實拍照其實相當受限,由於會場的實際試玩時間較短,以及接近晚上的關係,導致我們這次的拍攝內容比較少。一部份是我使用90-280mm f/2.8-4鏡頭拍攝上海外灘的建築物,但中間有隔一道玻璃。而另外一部份是人像,使用60mm macro與17mm f/2.8餅乾鏡所拍,但因為記者會會場相當陰暗,所以導致感光度都衝得非常高。請各位斟酌參考。而實際的評測也將會在近期內推出,請對Leica CL有幸趣的各位再稍微等等囉!
LEICA CL 135mm ISO100 f/3.5 1/320s
LEICA CL 135mm ISO100 f/3.5 1/250s
LEICA CL 205mm ISO125 f/3.2 1/400s
LEICA CL 90mm ISO2500 f/3.5 1/160s
LEICA CL 90mm ISO6400 f/2.8 1/160s
LEICA CL 90mm ISO6400 f/2.8 1/160s
LEICA CL 27mm ISO5000 f/2.8 1/50s
LEICA CL 27mm ISO5000 f/2.8 1/50s
LEICA CL 27mm ISO5000 f/2.8 1/50s
LEICA CL 27mm ISO5000 f/2.8 1/50s
LEICA CL 90mm ISO6400 f/2.8 1/160s
LEICA CL 90mm ISO6400 f/2.8 1/160s
LEICA CL 90mm ISO2500 f/2.8 1/100s
LEICA CL 90mm ISO2500 f/2.8 1/100s
一段使用60mm所拍的影片,不過FHD而不是4K。
小編心得:大概在三年前左右,我們私下都還會嘲笑Leica只會賣個情懷啦、規格很普通啦之類的,但現在的徠卡,價格可能跟以前差不多,但在規格上已經是可以與日系廠商搶第一了。經過訪談,我漸漸覺得Leica是清楚他們自己在做什麼的,也知道自己的定位。而且只要一拿過一台徠卡,你一定會感覺到它與一般相機的差別。小編很期待後續Leica的表現!重出江湖的Leica CL,套机2万8你会买吗?重出江湖的Leica CL,套机2万8你会买吗?论科学技术的循环百家号可能很多人对 Leica CL 的出世感到疑惑:不是几个月前才发布了性能强悍的 TL2 嘛,怎么会再推出一个定位相似的无反机型呢?Leica CL与TL2看到它的真身后,估计就能解开你的疑惑了:你可以把CL看做是 TL2 的同胞兄弟,SL 的小堂弟,或者是 X 系列的姐妹,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身份,都改变不了这台相机的独特性。与 TL 系列的极简路线不同,CL 走的是复古范儿,跟自家大哥 M 保持一致,机身也增加了更多的快捷操作拨盘,外观看上去更讨喜些(嗯价格也要稍高)。简单回顾下 Leica CL 的重要参数:● APS-C画幅2400万像素无反● 徕卡 MAESTRO II 图像处理器● 最高感光度可达ISO 50000● 带有236万像素的EVF电子取景器● 支持拍摄4K、1080p视频● 多达49点自动对焦点● 连拍速度最高达10fps且最多能拍摄33张DNG格式照片● 机械快门最快达1/8000s电子快门可达1/25000s● 3 英寸 104 万点触控背屏● 支持 UHS-ii 储存卡,支持 Wi-Fi 传输● 可搭配新款套机镜头18mm f/2.8可接驳TL、SL镜头,转接徕卡全系列镜头此机命名为“Leica CL”,恐怕不只是为了致敬过去1973年的胶片CL,更是为了延续当年“Compact Leica(紧凑型/便携徕卡)” 的精神吧。此机确实也做到了,外观和体型很让人心动!胶片CL新推出的CL经典的徕卡小红圆标百年来一直是无数摄影人的梦想,就算在日系数码大潮的冲击下,经历过风风浪浪,徕卡还是没有倒下。遥想当年那些叱咤风云的欧美品牌,倒的倒、散的散、易主的易主,令人唏嘘,而徕卡就像位百岁老人,看着世间风云变幻,依然一步一步前行,这就是真本事,喷“徕卡只能靠情怀”的键盘侠们可以歇歇了。Leica CL+TL 55-135,ISO 100。Jonathan SlackCL 的传感器与 TL2 相同尺寸,都是 APS-C 画幅的感光元件,像素也是2400万,并且是照例用上了 Maestro II 的图像处理器。Leica CL 的镜头卡口沿用了 SL 和 TL 系列的 L 口,可以直接无障碍使用 SL 和 TL 的镜头,并可转接 M、R 等系列的徕卡镜头。TL镜头群随着 CL 一同发布的,还有一枚TL- 18mm f/2.8 的饼干头,这也是徕卡破天荒第一次推出套机。18mm f/2.8有黑银两色,套机为黑色目前 TL 系列已经有4支定焦头和3支变焦头,SL 有3支定焦头和2支变焦头(未来还有更多),如果你把这全系列集齐的话,估计就可以召唤神龙了......SL镜头群(含即将发布的镜头)我们来看看机顶部分,除了开关键外,还有两个拨盘。快门上并没有插孔,所以也就无法外接电子快门线,如果你需要拍摄B门,可以通过手机APP来完成——CL 也是有 Wi-Fi 直接传输数据和遥控拍摄的功能的。在苹果商店搜索“Leica CL”即可获取APP机顶这两个转盘是最具特色的,它们是专门针对 CL 设计的,转盘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转盘上面两个圆是另外的按键,长按 3s 就可以快速切换转盘功能。机顶小屏幕会显示拍摄参数,让你更直观地掌握曝光参数。机背是3英寸屏幕,104万像素,支持触控,不过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只有拍摄时对焦、释放快门、还有浏览照片时才能用触摸功能,菜单模式下是没有触控操作的。说起 CL 与 TL2 区别之一就是 CL 内置了EVF电子取景器,不像 TL2 需要外接取景器,否则只能用屏幕取景。CL 的 EVF 拥有 236 万像素,还带有屈光调节,如果你有近视或老花的话,只需左右拨动拨盘来调节就可以了。图片来自Mobile01,by 吉姆林2400万的像素,让照片细节更多、更经得起放大和输出。可以看一下这两张照片,在100%放大后,细节依然清晰。Leica CL+TL 60/2.8,ISO
1/160s。吉姆林100%放大后▼Leica CL+TL 55-135,ISO 200 f5.6 1/1250s。吉姆林100%放大后▼CL 感光度最高可达ISO 50000,在ISO 100-800 之间画面相当纯净,正常拍摄时选用即可;ISO 3200 以下都堪用,一般夜间拍摄也很少用到 ISO 6400,这样看来 CL 的高感还是可以的。Leica CL+TL 60/2.8,ISO
1/160s。吉姆林Leica CL+TL 60/2.8,ISO 1 1/160s。吉姆林开机速度快、中上水准的对焦速度、讨喜的发色、准确的白平衡、方便的双拨盘设计,这些都是 CL 值得称赞的地方。它没有花哨的功能,没有复杂的菜单,经过简单学习熟悉,就可以掌握它的使用,对使用者来说,你要做的,就是享受拍照这件事。Leica CL+TL 18-56,ISO 100。Jonathan SlackLeica CL+TL 18-56,ISO 640。Jonathan Slack照片风格中的“艳丽”风格非常适合拍摄风景照,色彩的演绎令人印象深刻,浓而不艳,十分干净,色彩还原度非常好,也许这就是所谓“德味”?Leica CL+TL 60/2.8,ISO 100 f2.8 1/500s。吉姆林Leica CL+TL 60/2.8,ISO 100 f2.8 1/200s。吉姆林Leica CL+TL 11-23,ISO 100。Jonathan SlackLeica CL+SL 90-280,ISO 100。Jonathan SlackCL 值不值得买呢?依小编看,如果你想要一台可以EDC(每日携带)的相机,喜欢复古,喜欢德味儿,只要荷包够,完全可以爽快下手,套机不到3w的价格,在徕卡中不算贵,毕竟现在,无反也算是大势所趋,未来,徕卡必定会推出更多 L 口镜头,完全不必担心不够玩。另外,也会有朋友纠结 Q 与 CL,二者除了画幅差异外,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Q是固定28mm镜头,CL为可换镜头的了,所以,如果你经常拍摄的题材 28mm 能胜任的话,那不妨入手Q;如果你想要拍摄的题材范围很广,又或者还不确定经常拍什么,那不妨下手CL,毕竟你可以换镜头。君峰现货,等你来提!▼我们在这里君峰徕卡奥森公园店: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西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论科学技术的循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国的科技实力更强,因为经济支持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徕卡CL重出江湖 套机2万5可以说是很便宜了 | 爱活网 Evolife.cn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拖动验证码到相应位置
已有账号, 立即
已发送密码重置邮件到您的注册邮箱,请立即点击密码重置链接修改密码!
验证邮件24小时内有效,请尽快登录您的邮箱点击验证链接完成验证。若未收到邮件请先确认是否在垃圾邮件中。
确认新密码
确认新密码
30天内免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没有账号? 立即
Follow us on
@EVOLIFE 公众账号
@爱活新鲜播
@EVOLIFE.CN
On Instagram
Follow our feed
徕卡CL重出江湖 套机2万5可以说是很便宜了
徕卡CL重出江湖 套机2万5可以说是很便宜了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作为徕卡史上最小的胶片旁轴相机徕卡CL,虽然在性能做工方面比不上M3(可能是徕卡最好的旁轴相机),但人家便宜耐用小巧漂亮,也深受一批徕卡粉丝的拥戴。而就在近日,徕卡CL又重出江湖,但这次人家彻底改换了面容,虽然也叫CL但确实一款彻头彻尾的数码相机。
是的,这就是前段时间一直在流传着徕卡将推出的新款数码相机徕卡CL,是一款采用了L卡口的新款APS-C画幅无反相机。据徕卡表示,新款徕卡CL采用了一块约为2424万像素的APS-C画幅的CMOS,搭配了徕卡MAESTRO II图像处理器,可实现10fps的高速连拍并支持30p的4K视频拍摄。
在操控设计方面,徕卡CL与自家另一款APS-C的TL2相比更接近传统,机顶上配备了两个曝光指令拨盘、开关键及快门按键,机身背面则配备了三个功能物理按键以及一个四向控制按键。同时搭配了一块3英寸104万像素的触摸式显示屏和一个约236万像素具备0.74x放大倍率的电子取景器。
在徕卡正式发布了CL相机外,同步还推出了一款厚度仅为22.8mm,号称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APS-C画幅镜头的超薄饼干头—Elmarit-TL 18mm f/2.8 ASPH镜头。其镜头采用了8片6组光学结构,内涵4片非球面镜片,可实现最近月0.3m的对焦距离,既然号称是最小的超薄饼干头,自然重量也非常轻,仅为80g,颜色方面提供银色和黑色两个版本。
据悉,新款徕卡CL相机将于11月底上市销售,单机价格为2795美元,约合人民币18532元,配上新款18mm f/2.8超薄饼干头售价为3795美元,约为人民币25162元,搭配18-56mm镜头的套机价格则为3995美元,约合人民币26488元。比起徕卡动辄数十万起步的价格,这个无反相机可算得上是“便宜的多了”。
全部评论&1条
版权 (C) 2017 爱活网 Evolife.cn 科技进化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徕卡Q 徕卡sl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