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科普(十三)HPV 甲肝疫苗什么时候接种种

HPV疫苗科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HPV疫苗科普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郎景和:HPV疫苗接种不能取代宫颈癌筛查!
文/郎景和、谭先杰
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郎景和、谭先杰,协和医院妇产科两代专家高峰对话“二胎”与“妇科肿瘤”。
自从奥巴马提出“精准医学”的概念以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争先恐后地进行了解读,有的过于夸张,估计奥巴马本人都始料未及!回归到临床现实,具体到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21世纪第二个十年已经过了一多半了,到底有哪些新的观念和发展策略呢?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些问题,本刊常务编委、妇产科谭先杰教授特别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教授。本文为部分节选。1.产科领域谭先杰教授:“二胎时代”已经来临,能否请您先谈谈“二胎”带来的新问题?郎景和院士:“二胎时代”是一项新的计划生育政策,给女性和家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产科工作者带来了挑战。对于适龄二胎,并不构成太大问题。她们与初孕的围产保健项目相同,但通常在第二次妊娠时她们对孕产期健康有更高的要求。重视第一胎的孕产史,尤其剖宫产史,后者会对二胎的妊娠过程和分娩决策造成影响。高龄二胎的问题更多。第一是年龄大了,生殖能力下降,需要理性面对;第二,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生缺陷问题更加明显;第三,与年龄相关的内外科合并症也会增加;第四,妊娠本身的相关风险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第五,父亲的年龄也应该受到重视,毕竟生儿育女是两个人的事儿。谭先杰教授:您提到了剖宫产对二胎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剖宫产率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您对此有何看法?郎景和院士: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出于安全考虑,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甚至可以说是飙升。这需要采取积极的对策,最重要的是要降低初次剖宫产率,很多情况下,前次剖宫产史的产妇再次分娩时,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趋向于选择剖宫产。如何降低初次剖宫产率呢?需要加强与妊娠分娩相关的科普宣教,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安全分娩的准备以及分娩的风险意识等;需要重视妊娠期的体重管理,尤其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将胎儿的出生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降低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阴道助产技术。降低初次剖宫产率的确需要全方位开展工作,包括:加强对医生的继续教育,让他们能不断更新知识;加强公众的科普宣传;引导社会的公序良俗,让公众明白母儿安全并非“一剖了之”。谭先杰教授:面对剖宫产后的二胎问题,您认为从医生的角度应该如何作为?郎景和院士:作为医生,需要重视剖宫产及子宫手术史的相关问题;要大力推行剖宫产后的阴道试产(trialoflaboraftercesarean,TOLAC),提高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aginalbirthafterceserean,VBAC)的成功率。为了达到这些目的,需要孕前评估前次剖宫产瘢痕愈合情况;对瘢痕缺损和憩室,必要时在孕前进行处理;要提高对早中孕期瘢痕妊娠处理的水平;加强对中晚孕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处理;加强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技术培训,出台管理办法;提高对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的诊断和处理水平等。谭先杰教授:除了“二胎”带来的新问题,您认为产科领域还面临哪些挑战?郎景和院士:毫无疑问,这仍然是出生缺陷与产前诊断问题。无论是一胎时代还是二胎时代,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都是国策。对于出生缺陷,要特别重视一级预防,包括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遗传咨询,当然还包括改善环境等;需要培养产科医生的遗传咨询能力,让有需要的夫妇能得到及时指导;需要推广普及血清学产前筛查;需要提高产科医生对超声等软指标的解读水平;需要掌握对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NIPT)的适用、慎用、禁用人群,加强质量控制。产前诊断中应审慎使用细胞及分子遗传学技术,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恐慌。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包括大众健康教育、各级医生培养、分级诊疗和科研协作等。2.妇科肿瘤谭先杰教授:感谢您谈了这么多产科领域的问题。作为医生,我想请您谈一谈妇科肿瘤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对策。郎景和院士:到2025年,中国妇女肺癌的死亡率会超过乳腺癌,这主要归因于吸烟和空气污染,发达国家在20世纪后半叶较为明显,发展中国家现在才开始显现。从降低癌症的发生率而言,蔬菜和水果或可作为降低包括乳腺癌在内的肿瘤发生危险的重要饮食因素;口服避孕药是否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尚未证实,但对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生的保护作用已经突显;激素替代治疗(HRT)对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发生危险仍需高度重视;普查在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方面成效巨大,检测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重要内容。与以前相比,妇科肿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某些变化。伴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肿瘤总的发生率上升,全球每年将有2000万新发肿瘤者;60%新诊断的肿瘤患者年龄>65岁;妇科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所增加,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那些高危患者,给她们更为准确或者有针对性的治疗,需要更加关注针对肿瘤的各种治疗手段可能给幸存患者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经济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尽最大努力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谭先杰教授:您曾说过,宫颈癌的防治工程可以作为人类抗击恶性肿瘤的成功典范,请您展开谈谈好吗?郎景和院士:从世界范围而言,宫颈癌的筛查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先前的巴氏涂片,到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到新的细胞学诊断标准分类(TBS分类)的提出,再到HPV-DNA检测,最后是HPV疫苗的出现。中国宫颈癌的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中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中国宫颈癌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HPV疫苗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控制HPV感染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宫颈癌的筛查政策及实践方面,需要强调宫颈病变诊治的规范化。欧美的相关学术组织基于新的证据,不断更新宫颈癌的筛查方案。欧洲生殖道感染协会(EUROGIN)2007年提出的宫颈癌筛查方案为:在25~64岁的妇女中,以HPV检测作为初筛。如果HPV检测阴性,5年后复查;如果HPV检测阳性,则进行细胞学检查。如果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高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如果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正常或临界[即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则6~12个月后行HPV和细胞学的联合检测,如果均为阴性,5年后复查。如果细胞学高于LSIL,则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如果细胞学低于LSIL但HPV阳性或者HPV阴性但细胞学交界,则6~12个月再次行HPV和细胞学检查。2008年EUROGIN提出一种可能用于未来的筛查流程,该流程2015年被美国阴道镜和生殖道感染协会(ASCCP)采纳。在25~64岁的妇女中,以HPV检测作为初筛,如果HPV检测阴性,5年后复查;如果HPV检测阳性,则进行细胞学检查。如果细胞学检查为中度异常(不含LSIL)以上,则立即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如果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正常、临界或轻度异常(含LSIL),则进行HPV16和HPV18分型检测、E6/E7mRNA检测或P16/Ki67检测。如果均为阴性,则3~5年后复查。如果任何一项阳性,则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EUROGIN针对发展中国家推荐了新的筛查流程:对30~64岁妇女,进行CareHPV检测,如果阴性,5~10年后复诊。如果阳性,行宫颈涂碘试验(VIA),如果异常,立即治疗;如果正常,则在12~24个月后重复HPV和VIA检查。显然,EUROGIN的推荐流程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我们正在开展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多中心研究,有望建立适合中国城乡的宫颈癌筛查模式。谭先杰教授:几个月前,HPV疫苗终于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在业界内外引起了很大轰动,或者说骚动。您能就这个问题特别谈谈吗?郎景和院士: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元凶。坦白地说,我们对HPV感染的对策并不多,目前的策略是“治病即治毒”。所谓的病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所谓毒就是HPV。通过治疗HPV感染引起的病变,使HPV在一定时间内得以清除。宫颈癌也有三级防治体系,癌前病变的筛查和处理属于二级预防。需要遵循三阶梯诊治步骤,以前是细胞学(C)-阴道镜(C)-组织学(H),现在是HPV检测(H)-阴道镜(C)-组织学(H)。要遵循3个规范,包括CIN的诊断流程、CIN的治疗流程和HPV及细胞学处理流程。HPV疫苗接种属于一级预防。加德西(Gardasil)是默沙东公司的产品,可以预防HPV16、HPV18及HPV6、HPV11引起的感染,免疫效果至少可持续5年。希瑞斯(Cerverix)是葛兰素公司的产品,能预防HPV16和HPV18感染,对HPV31和HPV45有一定交叉保护作用。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DFA)批准了希瑞斯在国内上市。2006年的EUROGIN会议提出,年是HPV疫苗时代。HPV疫苗接种已经成为全球宫颈癌防治策略,是人类抗击癌瘤的突破性战役:它创造整体水平的政策动议(politicalmovement),建立国家的和国际的伙伴合作(partnership),动员了众多的人员参与(participates)。很多国家都有疫苗开发计划,需要权衡利弊,考量疫苗的效价关系,还要考虑HPV疫苗与其他保健体系的关系。需要防范一些误区,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疫苗接种并不能取代筛查!谭先杰教授:除了宫颈癌防治外,妇科肿瘤的诊治方面还有哪些新的观念?郎景和院士:首先,诊断方面,组织学描述可能会被更为特异的遗传和生物标志物的描述所代替,尤其是基因芯片技术的出现,将使这种可能很快变为现实;其次,人类基因组计划和生物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使我们看到了妇科肿瘤诊断的光明前景。基因分型对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愈加突出。治疗方面,妇科肿瘤的治疗方法不外乎4种:外科手术(S),内科化疗(M),放疗(R),生物治疗(B)。强调两个要素,一是强调治疗的国际化多中心,二是注意多种方法个体化。在妇科肿瘤的治疗方面,化疗的基本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我们会更加关注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尽可能减少药物带来的副反应,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会不断出现新的化疗药物,或者将现有化疗药物组合成更优化的方案。除了传统化疗以外,还有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主要是应用各种单克隆抗体的治疗;基因治疗是以对肿瘤相关基因的干预为基础,其中包括基因治疗、基因调控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发生的关键环节进行的治疗,如肿瘤血管形成抑制治疗、细胞内信号传递干预治疗等。治疗新策略的发展与传统的治疗原则是相辅相成的。未来恶性肿瘤的治疗将成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点,生命质量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需要强调心理保健和治疗,尽最大可能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妇科肿瘤医生应该清楚,我们治疗的对象不仅是患者,还包括她的家庭、配偶和孩子;妇科肿瘤医生应该在社会心理学方面得到专门训练,当然也需要心理医生进入到妇科肿瘤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中来。谭先杰教授:在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带了困惑。您作为业界前辈和领军人物,如何看待妇科肿瘤与大众媒体和互联网呢?郎景和院士: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结果为妇科肿瘤医生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有很多优秀的关于肿瘤的网站可资利用,例如PDQ网站和NCI网站。但是,信息化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有关妇科肿瘤的信息越来越多,我们如何去伪存真?未来的妇科肿瘤医生既要跟上时代的潮流,但又不能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自己!另外,患者也能够获取片面的关于自己病情的知识,如何才能形成新形势下良好的医患关系?无论如何,未来的妇科肿瘤医生不再仅仅是一名研究者,还应该是真实信息的传递者!医生与媒体之间也应该相互理解,避免不必要的法律诉讼。谭先杰教授:您曾经说过,尽管医学观念推陈出新,循证医学和价值医学依然很重要。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理解?郎景和院士:将“良好意愿的科学”(well-meaningmedicine)转变为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即“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大进步。所谓良好意愿是指医学上主观上凭着要做好医疗保健工作的意愿,尽力而为,自以为治疗起了好的作用,但客观上其治疗活动并没有可靠的依据。在一些肿瘤的治疗中,由于没有客观的评价指标,所带来的副效应不一定少于益处。“以证据为基础”,这些证据不仅包括治疗的有效性、副反应,而且还应将生命质量和经济学的评价引入其中,后者就是价值医学。“生命质量”一词1975年才出现在医学文献上,它是一个多维概念,涉及心理和社会多个学科。妇科肿瘤的问题显然不只是一个生物学问题,评价治疗效果时,引入生命质量可以更加客观地描述治疗结局。经济学评价也很重要,经济原因可以影响患者对治疗策略的接受程度,一个疗效好但昂贵的方案,未必是最佳方案。(本文节选自《郎景和院士谈妇产科疾病诊治现代观念与发展策略》)
付费查看全文(0元)
登录查看全文
付费查看全文(0元)
登录查看全文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相关附件下载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H · P· V
“HPV和HPV疫苗到底是什么?”
“有副作用吗?”
“有必要打吗?”
最近,HPV疫苗在国内上市了,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我们先谈谈宫颈癌及HPV病毒吧。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一分钟都有一名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每两分钟就有人因此失去生命。
而在我国,宫颈癌是女性第三大高发癌症,并且患宫颈癌的人数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我国每年会有10万新发病例,死亡病例为3万。
科学研究发现,99.7%的宫颈癌都是因感染HPV病毒造成的。HPV病毒,就是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通过性传播的病毒。HPV病毒不仅仅是会引发宫颈癌,还有其他一些癌症也与它密切相关。
展开剩余75%
关于HPV疫苗一些常见问题的问与答
HPV疫苗能预防什么疾病?
内地批准的是二价疫苗,二价HPV疫苗能有效预防HPV-16和HPV-18两种基因型的病毒感染,这两种病毒引起的宫颈癌和宫颈癌癌前病变几乎占到了所有病例的70%
HPV疫苗额接种年龄有限制吗?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9至13岁女孩接种HPV疫苗。青春期女性是HPV疫苗接种的首选人群,最好在开始性生活之前完成全部三剂接种。二价HPV疫苗的推荐对象为9-25岁女性。
超过26岁还能接种吗?
在临床研究中,部分受测试的女性虽已有性行为,但结果显示疫苗仍对她们非常有效。
所以,无论有没有超过26岁,疫苗仍具有保护作用。
哪些人不能接种?
曾对HPV疫苗或其任何成分有严重过敏反应者、孕妈妈或者正计划怀孕的女性。
如果接种后发现怀孕需要停止接种,剩下的针数可以在生完宝宝以后继续进行。
如果曾经感染过HPV,现在接种疫苗还有用吗?
有用的。接种HPV仍可以预防日后疫苗所涵盖的HPV亚型的再次感染,从而降低因持续感染而演变成宫颈癌的机会。
接种过HPV疫苗就不会得宫颈癌了吗?
并不是。HPV疫苗只针对部分HPV病毒的分型,不能全面预防,其次宫颈癌的发病还有其他原因,所以女性保持宫颈癌常规筛查习惯还是很有必要的。
HPV疫苗安全吗?
安全。HPV疫苗于2006年推出,其安全性已经获得WHO的认可。
目前该疫苗已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全球范围内已接种超过两亿支。
HPV疫苗能治疗宫颈癌吗?
HPV疫苗属于预防性疫苗,提供的是预防作用而不具有治疗效果。
疫苗能提供多久的保护?
HPV疫苗可提供长期、持续的保护作用。
国外进行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HPV疫苗的保护作用至少持续8-10年。
疫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HPV疫苗的不良反应跟其他疫苗相似。
1、手臂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
2、轻微头疼或感觉疲倦
3、恶心眩晕以及肌肉或关节痛。
但整体而言,大部分疫苗接种人群是没有任何症状或不良反应的。
孝义玛丽娅女子医院专家表示:
HPV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推迟性行为年龄、减少性伴侣数目及性生活频次等等,都是避免感染HPV病毒的方法。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前段时间,丁香医生发的关于妇科病的文章中,许多姑娘来问关于 HPV 疫苗的事情:多大打 HPV 疫苗比较好?有过性生活后,再打 HPV 疫苗是不是就没用了?已经感染过 HPV 病毒后,还能打 HPV 疫苗吗?丁香医生今天就来回答关于 HPV 疫苗的问题。1. 多大打比较好?年龄越小,接种后免疫应答更好,受益时间越长。没有性经验情况下,成年女性接种效果仍然不如 11、12 岁女孩。但是日本三大权威机构,日本妇产科学会、日本小儿科学会、日本妇科肿瘤学会三大学会联合声明:推荐日本女性直到 45 岁都可以接受 HPV 接种。作为对比,其他权威机构建议如下: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 ACOG 推荐 9~26 岁,超过了这个年龄则无论男女都无需再接种。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 9~12 岁。美国 FDA 批准宫颈癌疫苗利用年龄为 9~26 岁。日本三大权威机构推荐 45 岁前都可以接受 HPV 接种,但先进国家总体推荐年龄为 9~26 岁。2. 有过性生活后,再打是不是就没用了?接种 HPV 疫苗,在没有性生活之前是最佳时机。但已经有过性经验的成年女性,依然有 HPV 疫苗接种价值,尤其是对尚未感染 HPV 的女性,仍能避免所接种 HPV 亚型感染。3. 已经感染过 HPV 后,还推荐打吗?感染过 HPV 的女性,宫颈癌疫苗仍然有接种价值,能减少再度感染 HPV 病毒的风险,但其效果不如未感染前所接种。HPV 病毒是女性在性活跃之后极其容易感染的病毒,也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HPV 病毒感染率高,但宫颈癌罹患绝对比例很低。原因在于,大多数情况下 HPV 病毒能够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掉。HPV 病毒感染而导致宫颈癌是概率游戏,如果 HPV 病毒感染一直持续,直到癌前变,最后恶变并开始发展,浸润,悲剧就开始了。同时,HPV 还有一个狡猾的特性,感染恢复后人体却无法获得足以抵抗再度感染的免疫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会被反复感染的原因。这里就有了 HPV 疫苗的价值——即便你曾经被感染过,接种疫苗后,在效果维持期内,可以保护你不被再度感染所接种亚型的 HPV 病毒,脱离感染到恢复,再到感染的轮回。甚至,你如果感染之际接种,那么日后你所感染的 HPV 亚型有幸被你的免疫系统自然清除掉的话,未来你将不会再感染这一 HPV 亚型。但这并不等于感染后接种 HPV 疫苗较之感染前有同样的效果。但如果持续感染,疫苗在感染亚型上的价值趋零。同时对于 HPV 病毒已经被自体清除掉,但宫颈病变已经发生病变的女性,有可能你即便通过疫苗抵御了 HPV 的再度感染、也可能已经种下了未来的祸根。HPV 疫苗是预防 HPV 感染的重要措施,帮助预防宫颈癌。但即便完全错过了宫颈癌疫苗,也没有任何值得慌张的,定期做好宫颈癌筛查一样能有很不错的预防效果。同时,打了疫苗也不能掉以轻心,疫苗接种是宫颈癌的常见类型,打了疫苗并不等于杜绝 HPV 感染的可能,定期的宫颈检查一定不能忘。原创文章: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责任编辑:
不只是科普 更是健康工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麻风疫苗什么时候接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