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95的轴承直径档加多少丝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轴承内外直径与型号的算法,轴承直径系列,直径算法,轴承节圆直径,轴承直径,深沟球轴承滚珠直径,轴承直径系列代号,直径的算法,轴承钢球直径,各滚珠轴承滚珠的直径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轴承内外直径与型号的算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 & & & & & & & &
扫一扫有惊喜
抱歉,您要访问的信息不存在或被删除
&& 秒后将自动跳转到
&&1、请检查输入的网址是否正确。
&&2、如果不能确认输入的网址,请浏览来查看所要访问的网址。
&&3、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版权所有(C) 中华紧固件网.com 保留所有权利 ICP许可证:联系人:石经理
公司名称:
6档DC6J70T变速箱轴承81CT4821
最近被加入的企业
名片夹还没有企业信息,赶紧查看企业联系方式加入吧!
『聊城俊亿汽配有限公司』的联系方式为,,联系人:石经理
轴承,CT优质精品供应商推荐
品牌:纳贝格
型号:自订
旧型号:见实物
公称外径:见实物
类型:轴承
用途:通用轴承
材质:见实物
制式类型:公制轴承
尺寸标准:标准轴承
滚动体列数:多种类型
滚动体类型:球
加工定制:是
公称内径:见实物
公称宽度:见实物
重量:见实物
认证信息:认证企业
品牌:其他
型号:123456
类型:其他
CT值:来电咨询
窗宽:来电咨询
窗位:来电咨询
部分容积效应:来电咨询
探测器排数:来电咨询
球管热容量:打电话
空间分辨率:打电话
密度分辨率:打电话
成像速度:打电话
后处理功能:打电话
规格尺寸:123456
重量:123456
认证信息:认证企业
品牌:重庆长江/CJB型号:81CT4821类型:重汽轴承加工定制:是适用车型:大同6档DC6J70T材质:轴承钢内径:47.5mm外径:122.5mm高度:75mm精度等级:P5配件编号:外形尺寸:47.5*122.5*75mm重量:1.5g产地:中国
以上是6档DC6J70T变速箱轴承81CT4821的详细介绍,包括6档DC6J70T变速箱轴承81CT4821的价格、型号、图片、厂家等信息!
大同6档DC6J70T变速箱离合器分离轴承81CT4821重汽轴承机型图号名称位置大同6档DC6J70T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离合器1.50A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离合器16N-0...
商机库包括所有采购、招标信息的汇总
与6档DC6J70T变速箱轴承81CT4821相关的产品信息
6档DC6J70T变速箱轴承81CT4821产品相关搜索
最新汽车轴承产品
按排行字母分类:
*联系电话:
*短信验证:
允许同品类其他优质供应商联系我轴承轴向游隙径向游隙的选择_伤城文章网
轴承轴向游隙径向游隙的选择
轴承轴向游隙径向游隙的选择、 轴承轴向游隙径向游隙的选择、测量和 使用原则(三泰轴承游隙知识综合汇集) 使用原则(三泰轴承游隙知识综合汇集)作者:轴承供应商网 发布时间: 9:34:01 文字选择:大 中 小 浏览 次数:2522 所谓轴承游隙, 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 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 然后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 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 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 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 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 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 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 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 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 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 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 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 著下降。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 温升剧烈时, 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 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滚动轴承的游隙的概念 一、原始游隙 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原始游隙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二、安装游隙 也叫配合游隙,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由于过盈安 装,或使内圈增大,或使外圈缩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 小。 三、工作游隙 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热膨胀最大,使轴承游隙 减小;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游隙 增大。轴承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有些滚动轴承不能调整游隙,更不能拆卸,这些轴承有六种型号,即 0000 型至 5000 型;有些滚动轴承可以调整游隙,但不能拆卸,有 6000 型(角接触轴 承)及内圈锥孔的 1000 型、2000 型和 3000 型三泰 SUNTHAI[/url]滚动轴承,这 些类型滚动轴承的安装游隙,经调整后将比原始游隙更小;另外,有些轴承可以 拆卸,更可以调整游隙,有 7000 型(圆锥滚子轴承)、8000 型(推力球轴承) 和 9000 型(推力滚子轴承)三种,这三种轴承不存在原始游隙;6000 型和 7000 型滚动轴承,径向游隙被调小,轴向游隙也随之变小,反之亦然,而 8000 型和 9000 型滚动轴承,只有轴向游隙有实际意义。 合适的安装游隙有助于轴承的正常工作。游隙过小,滚动轴承温度升高,无法正 常工作,以至滚动体卡死;游隙过大,设备振动大,滚动轴承噪声大。 径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一、感觉法 196,191,呋喃&树&脂,市场行情,信息&^%交流---中国树脂在线 1、有手转动轴承,轴承应平稳灵活无卡涩现象。 2、用手晃动轴承外圈,即使径向游隙只有 0.01mm,轴承最上面一点的轴向移动 量,也有 0.10~0.15 mm。这种方法专用于单列向心球轴承。 二、测量法 1、 用塞尺检查, 确认三泰 SUNTHAI[/url]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 在与其成 180° 的滚动体与外(内)圈之间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调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2、用千分表检查,先把千分表调零,然后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的读数就 是轴承的径向游隙。 轴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1、感觉法 用手指检查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这种方法应用于轴端外露的场合。当轴端封闭 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检查时,可检查轴是否转动灵活。 2、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操作方法与用塞尺检查径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轴向游隙应 为 c=λ/(2sinβ) 式中 c――轴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轴承锥角,(°)。 (2)用千分表检查,用撬杠窜动轴使轴在两个极端位置时,千分表读数的差值 即为轴承的轴向游隙。但加于撬杠的力不能过大,否则壳体发生弹性变形,即使 变形很小,也影响所测轴向游隙的准确性。 由于联轴器齿轮与振动轴连接较紧(过盈配合),且法兰盘内的空间较小,拆卸联 轴器齿轮比较困难。 为此, 我们设计了一种专用拆卸工具, 既简单又方便、 实用。 联轴器本身的故障而需要拆卸,先要对联轴器整体做认真细致的检查(尤其对于 已经有损伤的联轴器),应查明故障的原因。在联轴器拆卸前,要对联轴器各零 部件之间互相配合的位置作一些记号,以作复装时的参考。用于高转速机器的联 轴器,其联接螺栓经过称重,标记必须清楚,不能搞错。 机器在运转中,一般主轴或传动轴的温度高于相邻零件的温度,因而轴将热涨伸 长。为了保持轴的转动灵活,在支承结构设计中,在满足轴向定位精度要求的同 时,还要考虑轴受热自由伸缩的要求。轴向定位和轴向伸缩的方式是相对应的。 调整轴承游隙是为了控制轴的运转精度。 轴的轴向位置调整是为了满足某些啮合 传动的特殊要求。例如:在蜗杆传动中,蜗杆轴线必须落在蜗轮的中间平面内以 保证其正确啮合,因而要求蜗轮轴能在轴向调整其位置。在锥齿轮传动中,两个 锥齿轮的节圆锥锥顶点必须重合,因而要求两个锥齿轮轴都能轴向调整。 高速轴承的配合和游隙由于高速轴承既要按高精度轴承要求, 又要按高温轴承要 求,所以在考虑其配合和游隙时,要顾及下面两点:由常温升至高温时的尺寸变 化和硬度变化;高速下离心力所引起的力系变化和形状变化。总之,在高速、高 温的条件下,从配合和游隙的选择上要力求保持轴承的精度和工作性能,这是有 难度的。 为了保证联轴器安装后的滚道变形小,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不能取得太大,而高速 下的离心力和高温下的热膨胀,或是抵销配合表面的法向压力。或是使配合面松 弛,因此过盈量必须在考虑上述两种因素的前提下审慎地加以计算,在常温常速 下有效的过盈量对于高速轴承可能是无效的。 滚动轴承能否发挥其正常功能绝大的程度是取决于能否达到合适的工作游隙。 工 作游隙是由安装前的原始径 向游隙所选择的公差配合和温度的影响所决定。 原始径向游隙 滚动轴承的原始径向游隙为: 在安装之前不受径向力下内圈相对于外圈沿径向从 一个极端位置到另一极端位置 的移动量。 RTL 滚针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的正常原始径向游隙 C0 是这样选择的,即根据尺 寸表前的技术注解或前面所推荐的 轴和轴承座的公差极限及在正常的运转条件下可以达到正常功能的工作游隙。 在其它的装配条件和运转条件下,如轴承套圈的过盈配合,特殊的轴承温度等, 所需的轴承原始径向游隙则与 正常的游隙不同。原始径向游隙与正常游隙不同的三泰 SUNTHAI[/url]向心轴 承,可利用表 28 所列的补充代号予以标明。 此补充代号(除 C0 以外)是加在轴承代号之后,或者与精度等级补充代号相组 合。 表 29 中给出了各组轴承游隙的数值。RTL 所提供的无内圈滚针轴承,其内接圆 直径的公差带为 F6。 原始径向游隙为 C2 仅用于极特殊的情况,即较重的交变负荷和低速运转或作摆 动的场合。在这种情况下预期有 较大的热量产生,因此建议在轴承运转期间应对轴承进行监控。 轴承原始径向游隙为 C3 和 C4 是用于套圈选用过盈配合的场合或内圈和外圈之间 温度梯度较大时,特别是在使用 大轴承的情况下。 表 28 原始径向游隙代号 代号说 明 C2 说明原始径向游隙小于 C0 C0 正常原始径向游隙 C3 原始径向游隙大于 C0 C4 原始径向游隙大于 C3 表 29 三泰 SUNTHAI[/url]滚针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的原始径向游隙 公称内径原始径向游隙 dC2C0C3C4 超过 Exceed 到 To 最小 Min.最大 Max.最小 Min.最大 Max.最小 Min.最大 Max.最 小 Min.最大 Max.
35 75 75 30 40
5 5 30 5 50 0 70
110 65 80 010 15 0 50 5 75 590 105
165 120 140
0 70 05 120
220 180 200
0 105 140 160
300 250 280
385 355 400 450400 450
550工 作 游 隙 轴承的工作游隙定义为: 在安装后, 无负荷下轴沿径向相对于轴承外圈的移动量, 工作游隙是原始径向游隙减 去由于过盈配合和热膨胀而引起的游隙变化量 ΔS(以 μm 为单位)。 ΔS=ΔSP+ΔST .............................(44) 由于过盈配合引起的游隙减小量 ΔSP 可由公式(45)计算,由于热膨胀引起的 游隙减小量 ΔST 可由公式(46) 计算。使用公式(46)时应注意其正负符号。 l 正常工作游隙 如果在正常工作负荷条件下, 带内圈的轴承与选用表 14 和表 15 的公差带的轴承 座和轴相配合,或者对无内圈的 轴承,选用表 16 的公差带的轴,则原始径向游隙为 C0 的轴承一般可以得到正常 的工作游隙。 l 比正常工作游隙小的工作游隙 对滚动轴承来说,较小的工作游隙仅能用于特殊的场合,例如精密机床、测量仪 器设备或随交变负荷的场合。 l 比正常工作游隙大的工作游隙 有较大工作游隙的轴承主要用于相对倾斜和轴弯曲的场合。 配合对工作游隙的影响 由过盈配合引起的原始径向游隙减小量 ΔSP(μm)是由于内圈膨胀量 Δd 和外圈 收缩量 ΔD 引起的。 ΔSP=Δd +ΔD ...............................(45) 根据经验显示,理论上决定相配合零件的过盈量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取其平 均偏差,另一种方法是取靠近加 工面的偏差极限值,再加减公差带值的三分之一。其中必须再减去装配时表面间 互相挤平的数值。尺寸变化的平均值 可由表 30 查出。 对薄壁轴承座和轻金属轴承座,其有效过盈量无法可靠地计算出来;在这种情况 下,建议由安装试验来决定原始 径向游隙的减少量。 温度对工作游隙的影响 当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有较大温度梯度时,会使轴承工作游隙有相当大的变化。 有时会因此而影响轴承的正常功 能。如取钢的热膨胀系数为 α=0.000011(K-1),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温度差为 Δ ,则径向游隙变化量为 ΔST(μm)为: ΔST≈0.11.dM.Δ .........................(46) 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温差 Δ 可以使工作游隙减小或增大,因此在用公式(46)中 的 Δ 时必须注意其正负符号。 如果内圈温度比外圈温度高,Δ 取正值。如果外圈温度比内圈温度高,Δ 应取 负值。 表 30 由过盈配合引起的直径变动量 滚针轴承圆柱滚子轴承 实心轴的内圈膨胀量 Δd≈0.9.U.Δd≈0.8.U 外圈收缩量 ΔD≈0.8.U.ΔD≈0.7.U 轴承原始游隙和工作游隙 调整轴承游隙是为了控制轴的运转精度 轴承的最佳有效游隙 滚动轴承的额定载荷也是轴承游隙的函数,三泰 SUNTHAI[/url]轴承产品样本中 给出的额定载荷值,是在有效游隙为零时的数值。 理论与试验证明,最佳有效游隙值是数值很小的负游隙值,此时轴承可有最大使 用寿命,大于或小于这个最佳值,轴承寿命都将降低。 但是寿命降低的幅度在两个方向上是不同的:沿负游隙方向降低得很急剧,导致 温升并使内圈和滚动体膨胀,进一步增大了游隙的负值,容易出现寿命急剧降低 现象,沿加大游隙方向寿命的降低相对要平缓得多,故一般游隙值以零游隙为下 限,而上限沿正游隙方向选取。 只有在精密或重要机件中,载荷和温升不大而且稳定,可经过精确计算并保证游 隙确实调在最佳有效游隙值(很小的负游隙),可获得最大使用寿命。 采用定压预紧的方法,比较容易实现最佳有效负游隙。 轴承游隙率与配套仪的应用 一、 必须十分重视提高轴承游隙合格率的重要性 轴承配套时主要质量指标之一是径向游隙。径向游隙系指内、外圈沟道与滚 动体在直径方向的总间隙。 因此, 轴承游隙不仅是鉴定合格的成品零件配套后成品轴承是否合格的一个 主要参数, 同时也是轴承能否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游隙值不符合技术标准, 将会影响负荷在滚动体之间的合理分布,轴承的旋转精度、振动值、寿命等都会 受到影响,因此提高和保证轴承的游隙合格率,无疑十分重要。 二、 分析径向合格率的因果关系 产品质量在形成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即寻找原因。利用因果分析形 式,我们来针对径向游隙合格率偏低情况作一剖析。 影响三泰 SUNTHAI[/url]轴承游隙质量有五大因素。若暂不考虑材料和环境 因素,可主要分析检测仪器、工艺方法及人员素质三者对轴承游隙质量的影响, 以往轴承内、 外圈与钢球的配套方法是将内, 外圈沟道的直径偏差用仪器分选好, 并根据标准游隙计算出某一内圈沟道直径尺寸值与某一外圈沟道直径尺寸值, 然 后选择相应尺寸铜球, 三者装配后, 用轴向游隙检查仪测试轴向游隙上下极限值, 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 三者再重新选配。 至于轴承的径向游隙值是用轴向游隙 值 来进行得知,这是很难保证准确性的。因为测得的轴向游隙值只是上下极限值, 而上下极限值又因沟道曲率大小和各人的手法不同而有所差异, 所以用这种方法 选配出来的轴承其径向合格率是不稳定的。时高时低,返工次数较频繁,不能确 得产品的游隙质量。 三、 应用配套仪,提高径向游隙合格率 在确保轴承零件的加工质量和保证测试仪器的示值准确的前提下, 运用轴承 内、外圈专用配套仪对轴承内、外圈进行合理配套,是提高轴承径向游隙合格率 的有效方法: 1、 配套仪配套原理 在装配轴承过程中,轴承的游隙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向心球轴承的径向的 游隙偏差公式是: U=X-Y-2Z 或 X-Y=U+2Z 式中 U=向心球轴承无负荷时的径向游隙,um X=外沟直径偏差,um Y=内沟直径偏差, um Z=钢球直径偏差, um 公式中的 U 值可以从国家标准中查阅,Z 值在钢球检查中已经标出。用配套 仪配套的任务就是在轴承内、外圈尺寸分选后,用配套仪一次性测出(x-y)值, 再选配适当尺寸的钢球进行装配后,径向游隙值再用径向游隙仪进行检查。 2、 配套方法 首先用三泰 SUNTHAI[/url]轴承内、外沟径尺寸标准件校对配套仪。因为配 套仪是采用两点比较法测量的,所以校对仪器需要两个标准件即内圈、外圈沟径 标准件。配套仪装有三个千分表,左右两个千分表分别反映内、外沟直径偏差, 中间一个千分表一次性反映出(x-y)的数值。 例如:外圈标准件沟道的实际直径偏差为+8 um,内圈标准件沟道的实际直 径偏差为-5um,则 x-y=+8-(-5)=13um。 校准时,将内外沟道径标准件同对准各自的计量点,配套仪中间一只千分表 的指针应指在+13 um 的位置,证明仪器已经校对好。 反之,千分表指针未指在 +13 um 位置,就需要重新调整仪器。 由于在配套前已将内、外沟径尺寸分选好,所以配套仪左右两边的千分表可 以省去不用, 只需中间一只千分表反映(x-y)的数值就可以选配一定尺寸的钢球。 这样配出的轴承径向游隙值符合高标准要求。 需提醒的是,在内、外圈配套过程中,要坚持勤用标准件校对仪器,防止跑 表,否则,测出的(X-Y 数值就不准确,配出的轴承游隙值就会有误。在应用效 果上,推广配套仪的使用,合格率可达 98-100%. 简述游隙及如何测量滚动轴承的游隙 所谓三泰 SUNTHAI[/url]滚动轴承的游隙,是将一个套圈固定,另一套圈沿径向 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叫径向游隙,沿轴向的最大活动量叫 轴向游隙。 所谓滚动轴承的游隙,是将一个套圈固定,另一套圈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 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叫径向游隙,沿轴向的最大活动量叫轴向游隙。一般来说, 径向游隙越大,轴向游隙也越大,反之亦然。按照轴承所处的状态,游隙可分为 下列三种: 一、原始游隙 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原始游隙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二、安装游隙 也叫配合游隙,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由于过盈安 装,或使内圈增大,或使外圈缩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 小。 三、工作游隙 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 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 热膨胀最大, 使轴承游隙减小; 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游隙增大。 三泰 SUNTHAI[/url]轴承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素的综 合作用。 有些滚动轴承不能调整游隙,更不能拆卸,这些轴承有六种型号,即 0000 型至 5000 型;有些滚动轴承可以调整游隙,但不能拆卸,有 6000 型(角接触轴承)及 内圈锥孔的 1000 型、2000 型和 3000 型滚动轴承,这些类型滚动轴承的安装游 隙,经调整后将比原始游隙更小;另外,有些轴承可以拆卸,更可以调整游隙, 有 7000 型(圆锥滚子轴承)、8000 型(推力球轴承)和 9000 型(推力滚子轴承)三 种, 这三种轴承不存在原始游隙; 6000 型和 7000 型滚动轴承, 径向游隙被调小, 轴向游隙也随之变小,反之亦然,而 8000 型和 9000 型滚动轴承,只有轴向游隙 有实际意义。 合适的安装游隙有助于三泰 SUNTHAI[/url]滚动轴承的正常工作。游隙过小,滚 动轴承温度升高,无法正常工作,以至滚动体卡死;游隙过大,设备振动大,滚 动轴承噪声大。 径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一、感觉法 1、有手转动轴承,轴承应平稳灵活无卡涩现象。 2、用手晃动轴承外圈,即使径向游隙只有 0.01mm,轴承最上面一点的轴向移动 量,也有 0.10~0.15mm。这种方法专用于单列向心球轴承。 二、测量法 1、 用塞尺检查, 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 在与其成 180°的滚动体与外(内) 圈之间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 调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2、用千分表检查,先把千分表调零,然后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的读数就 是轴承的径向游隙。 轴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1、感觉法 用手指检查三泰 SUNTHAI[/url]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这种方法应用于轴端外露 的场合。当轴端封闭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检查时,可检查轴是否转动灵活 2、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操作方法与用塞尺检查径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轴向游隙应为 c=λ/(2sinβ) 式中 c――轴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轴承锥角,(°)。 (2)用千分表检查,用撬杠窜动轴使轴在两个极端位置时,千分表读数的差值即 为三泰 SUNTHAI[/url]轴承的轴向游隙。但加于撬杠的力不能过大,否则壳体发 生弹性变形,即使变形很小,也影响所测轴向游隙的准确性。 深沟球轴承径向游隙(μm) 公称内径 d/mm2 组 0 组 3 组 4 组 5 组 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 >2.5~6 >6~10 >10~18 >18~24 >24~30 >30~40 >40~50 >50~65 >65~80 >80~100 >100~120 >120~140 >140~160 >160~180 >180~200 >200~225 >225~250 >250~280 >280~315 >315~355 >355~400 >400~450 >450~500 >500~560 >560~630 >630~710 >800~900 >900~1000 > > 0 0 0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10 10 20 20 20 20 207 7 9 10 11 11 11 15 15 18 20 23 23 25 30 35 40 45 55 60 70 80 90 100 110 130 160 170 180
5 5 6 6 8 10 12 15 18 18 20 25 25 30 35 40 45 55 60 70 80 90 110 140 150 160
20 20 20 23 28 30 36 41 48 53 61 71 85 95 105 115 125 145 170 190 210 230 260 320 30 380
13 13 15 18 23 25 30 36 41 46 53 63 75 85 90 100 110 130 150 170 190 210 240 300 330 360
28 28 33 36 43 51 58 66 81 91 102 117 140 160 170 190 210 240 270 300 330 360 400 500 550 600 650― 14 18 26 23 28 30 38 46 53 61 71 81 91 107 125 145 155 175 195 225 250 280 310 340 380 480 530 580 630― 29 33 36 41 46 51 61 71 84 97 114 130 147 163 195 225 245 270 300 340 380 420 470 520 570 700 770 850 920― 20 25 28 30 40 45 55 65 75 90 105 120 135 150 175 205 225 245 275 315 350 390 440 490 540 670 740 820 890― 37 45 48 53 64 73 90 105 120 140 160 180 200 230 265 300 340 370 410 460 510 570 630 690 760 940 60测量三泰 SUNTHAI[/url]轴承径向游隙应注意的事项 (1) 尽可能采用专用仪器测量法; (2) 采用手推法测量要求测量者有较高的测量技能。此法测量误差较大,尤其 是游隙处于边缘状态时,容易引起误差,此时,应以仪器测量为准; (3) 塞尺测量时,应按标准的规定操作,不得使用滚子从塞尺上滚压过去的方 法测量; (4) 测量过程中,应保证球落入沟底;闭型轴承在封闭前测量;采用有荷仪器时, 测值还应减去载荷引起的游隙增加量。 (5) 对于多列轴承,要求每列游隙合格,取各列游隙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轴承的 径向游隙。 什么是配套径向游隙? 这是生产企业内部使用的一个专用名词。一般情况下,角接触球轴承在使用 状态下是不存在什么径向游隙的,但为了装配的方便,产品图样的设计者在产品 总图上给出了相当于轴承在径向接触时的理论径向游隙。应当指出:配套径向游 隙并不是供检查游隙时使用的。 锥孔调心滚子轴承径向游隙及安装使用说明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工艺, 是 提高轴承旋转精度和承载能力、降低传动系统振动和噪声的有效手段。装配工作 中应弄清概念,明确轴承装配的技术要求,同时还要兼顾轴承温升的控制和保持 良好的润滑,对此工艺方法正确加以运用,能够保证滚动轴承装配的质量。 而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的装配是钳工装配和修理工作中经常要做的一项操作, 游隙的调整和预紧是滚动轴承装配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准确把握游隙调整和预 紧的工艺概念,并且在装配工作中正确地运用这种工艺方法,是轴承装配工作质 量的保证。 滚动轴承的游隙是指在一个套圈固定的情况下, 另一个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 最大活动量,故游隙又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两种。 滚动轴承装配时,其游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游隙太大,会造成同时承 受载荷的滚动体的数量减少,使单个滚动体的载荷增大,从而降低轴承的旋转精 度,减少使用寿命;游隙太小,会使摩擦力增大,产生的热量增加,加剧磨损, 同样能使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因此,许多轴承在装配时都要严格控制和调整游 隙。 预紧就是轴承在装配时, 给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一个轴向力, 以消除轴承游隙, 并使滚动体与内、外圈接触处产生初变形。预紧能提高轴承在工作状态下的刚度 和旋转精度。对于承受载荷较大,旋转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大都是在无游隙甚 至有少量过盈的状态下工作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装配时对轴承进行预紧。 游隙的调整和预紧通常都是采用使轴承的内圈对外圈作适当的轴向相对位 移的方法来完成的。 从以上工艺学概念不难看出,通过对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可以提高轴承的 承载能力和旋转精度,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但同时会使轴承摩擦加剧,发热量 增大,所以,调整游隙或预紧的同时必须保证良好的润滑和散热。如果调整不当 或润滑不良,就会反过来使轴承磨损加剧,寿命减少。因此,正确地进行滚动轴 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装配技术要求是选择装配工艺方法的根本依据 提高轴承的承载能 对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可以有效地提高轴承的旋转精度, 力,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振动和噪声,但并非所有的滚 动轴承在装配时都需要进行游隙的调整。 而预紧固然可以提高轴承刚性和旋状精 度,但是同时会使摩擦加剧,润滑油膜被破坏并产生大量的热,因此,被预紧的 轴承必须进行强制润滑和冷却, 这种工艺方法仅限于对轴承刚性和旋转精度要求 极高的情况下采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工艺方法,生产实际中也只是在机床主轴 装配中用到,其它传动机构的轴承装配几乎见不到。 在滚动轴承装配中是否进行游隙的调整和预紧, 要根据技术文件提出的装配 技术要求决定。具体地说,在装配技术要求中,一般对于高速、重载或旋转精度 要求较高的轴承会有调整轴承游隙或预紧的要求,反之,则会保持轴承游隙,装 配时仅作轴向固定即可。从轴承的种类上看,对于圆锥滚子轴承、角接触轴承、 推力轴承均需要对其游隙进行调整;对于一般低速、轻载的向心球轴承,多数情 况下不需要对其游隙进行调整,而只作轴向固定。 带锥度的调心滚子轴承相比圆柱孔调心滚子轴承在轴承的安装拆卸方面有着诸 多优势。特别是中大型轴承,锥孔的应用极为广泛。带锥度的调心滚子轴承主要 通过两种方式安装到轴上: 轴承内径圆锥孔轴承的游隙 径向游隙轴向方向得到压入量 最小残留游隙 d CN C3 C4 约减小量 锥度 1.12 锥度 1:30 超过 以下 最小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CN 游隙 C3 游隙 C4 游隙 30 40 0.0 0.065 0.065 0..030 0..5
0..080 0.080 0.100 0.030 0.035 0.450 0.550 0.015 0.030 0.045 50 65 0..075 0.095 0.095 0.120 0.030 0.035 0.450 0.550 0.025 0.035 0.060
0.095 0.095 0.120 0.120 0.150 0.040 0.045 0.600 0.700 0.030 0. 100 0.080 0.110 0.110 0.140 0.140 0.180 0.045 0.055 0.700 0.850 1.750 2..050 0.085 100 120 0.100 0.135 0.135 0.170 0.170 0.220 0.050 0.060 0.750 0..250 0.045 0.065 0.110 120 140 0.120 0.160 0.160 0.200 0.200 0.260 0.060 0.070 0.900 1.100 2.250 2.750 0.055 0.080 0.130 140 160 0.130 0.180 0.180 0.230 0.230 0.300 0.065 0.080 1.000 1.300 2.500 3.250 0.060 0.100 0.150 160 180 0.140 0.200 0.200 0.260 0.260 0.340 0.070 0.090 1.100 1.400 2.750 3..110 0.170 180 200 0.160 0.220 0.220 0.290 0.290 0.370 0.080 0.100 1.300 1.600 3.250 4.000 0.070 0.110 0.190 200 225 0.180 0.250 0.250 0.320 0.320 0.410 0.090 0.110 1.400 1.700 3.500 4.250 0.080 0.130 0.210 225 250 0.200 0.270 0.270 0.350 0.350 0.450 0.100 0.120 1.600 1.900 4.000 4.750 0.090 0.140 0.230 250 280 0.220 0.300 0.300 0.380 0.380 0.490 0.110 0.140 1.700 2.200 4.250 5.500 0.100 0.150 0.250 280 315 0.240 0.330 0.330 0.430 0.430 0.540 0.120 0.150 1.900 2.400 4.750 6.000 0.0
0.360 0.360 0.470 0.470 0.590 0.140 0.170 2.200 2.700 5.500 6.750 0.120 0.180 0.300 备注: 上表的径向游隙减少量, 最小值至最大值范围是普通游隙值 (CN) 的数值。 当径向内部游隙为 C3、C4 时以游隙减少量最大值为标准。 轴承安装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单体轴承的初始游隙测量。 测定时,将三泰 SUNTHAI[/url]轴承立置于平台上,用手压住轴承外圈,注意保 持内、外圈不倾斜,左右转动内圈 1/2~1 圈使滚子稳定。然后,将左右列的任 意一个滚子分别置于正上位。用塞尺分别进行测量,取其平均值即为轴承的初始 游隙。当轴承的外径超过 200mm 时,考虑到重力的影响需测量图示三点的位置。 轴承的初始游隙为其三点测量值和的一半。当轴承放置于轴上测量时,测量点应 该为正下方位置,方法于上述一致。 (2) 最小残留游隙目标值确定。 查带锥度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控制表可直接查出特定三泰 SUNTHAI[/url] 轴承型号的最小残留游隙值。该值为安装控制的最小极限值。超越该底线值就有 可能发生烧结断裂等问题。 以 23144CAMKESC4S11 轴承为例: 其理论游隙范围值为:320~410μm u 实际测量值为:360μm(估计值) u 安装时径向内部游隙减少量为 110μm(C4 游隙取最大值) u 最小残留游隙值为:210μm(查表) u 残留游隙范围为:210~250μm。该轴承安装后的游隙只要控制到上述范围即 为安装到位。 (3) 通过锁紧螺母或液压螺母进行游隙调节 在已知了初始游隙和目标游隙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调节锁紧螺母或液压螺母 进行游隙的控制。调节时可利用轴向压入量直接安装到位或逐步测量、推进安装 到位。 三泰 SUNTHAI[/url]轴承安装好后,需要进行运转检查。小型机械可以用手旋转 确认是否旋转顺利。检查项目有因异物、伤痕、压痕而造成的运转不畅,因安装 不良、轴承座加工不良而产生的旋转扭矩不均或由于游隙过小、安装误差、密封 摩擦而引起的发热和扭矩过大等等。如无异常则可以开始动力运转。 大型机械由于无法手动运转可进行惯性运转(无负荷启动后关掉动力),检查有 无振动、声响、旋转部件是否有接触等等,确认无异常后进入动力运转。动力运 转,从无负荷低速开始,慢慢提至所定条件额定运转。试运转中检查事项为,是 否有异常音响,轴承温度是否异常有异常上升,是否有润滑剂的泄露等等。如有 上述考下表: 三泰 SUNTHAI[/url]轴承的异常运转状态及原因?对策 运转状态 推测的原因 对策 噪声 大的金属噪声 1 异常负荷 修正配合,研究轴承的游隙,调整预负荷,修 正外壳挡肩位置等等 安装不良 改进轴和外壳的加工精度,改善安装精度、安装方法 润滑剂不足、不适合 补充润滑剂,选择适当的润滑 旋转零件有接触 修改曲路密封的接触部分 大的规则声音 由于异物滚动面产生压痕、腐蚀或伤痕 更换或清洗轴承,改善密封装置,使用 干净的润滑剂 布氏压痕 更换轴承,注意其使用 滚道面剥离 更换轴承 不规则声音 游隙过大 修正配合,研究轴承的游隙,调整预负荷 异物入侵 更换或清洗轴承,改善密封装置,使用干净的润滑剂 滚珠压痕或剥离 更换轴承 异常的温度上升 润滑剂过多 减少润滑剂,适量使用,选择较硬的润滑脂 润滑剂不足、不适合 补充润滑剂,选择适当的润滑剂 异常负荷 修正配合,研究轴承内部游隙,调整预负荷,修正外壳挡肩位置 安装不良 改进轴和外壳的加工精度,改善安装精度、安装方法 配合面的蠕变,密封装置摩擦过大 更改密封形式,更换轴承,修正配合或安装 振动大(轴的跳) 布氏压痕 更换轴承,使用时注意 剥离 更换轴承 安装不良 修改轴、外壳挡肩直角、衬垫侧面的直角度 异物入侵 更换或清洗轴承,改善密封装置 润滑剂泄露过多、变色 润滑剂过多,异物入侵、磨损粉产生、侵入等 适量使用 润滑剂,选择合适的润滑脂。更换轴承或润滑剂。清洗外壳和邻近部件注 1:采用润滑脂润滑的大中型圆柱滚子轴承、球轴承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会 有碾压音的问题。这类条件下,即使发生碾压音,轴承的温度也不会上升,不影 响疲劳寿命或润滑寿命。因此,轴承可以照常使用。 2 类四列圆柱滚子径向游隙 三泰 SUNTHAI[/url]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圆柱孔) 轴承公称内径 dmm2 组 0 组 3 组 4 组 5 组 超过到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 45
620-90-60---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三泰 SUNTHAI[/url]轴承径向游隙公称内径 d mm2 组 0 组 3 组 4 组 5 组 超过到 minmaxminmaxminmaxminmaxminmax 0 150
0 0 00 20---00---80---v 深沟球轴承的径向游隙 Gr(μm) 公称内径 d(mm) Nominal Inside Diameter MC1 组 Group MC1MC2 组 Group MC2 标准组 MC3 Group MC3 MC4 组 Group MC4 MC5 组 Group MC5 MC6 组 Group MC6 超过 Over 到 Up-to 最小 Min.最大 Max.最小 Min.最大 Max.最小 Min.最大 Max.最小 Min.最大 Max.最小 Min.最大 Max.最小 Min.最大 Max. -3202028 公称内径 d(mm) Nominal Inside Diameter C2 组 Group C2CM 组(电机专用) Group CM(motor only)标准组 CN Standard Group CNC3 组 Group C3C4 组 Group C4 C5 组 Group C5 超过 Over 到 Up-to
8 3 4 s573简述游隙及如何测量滚动轴承的游隙 所谓三泰 SUNTHAI[/url]滚动轴承的游隙,是将一个套圈固定,另一套圈沿径向 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叫径向游隙,沿轴向的最大活动量叫 轴向游隙。一般来说,径向游隙越大,轴向游隙也越大,反之亦然。按照轴承所 处的状态,游隙可分为下列三种: 一、原始游隙 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原始游隙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二、安装游隙 也叫配合游隙,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由于过 盈安装,或使内圈增大,或使外圈缩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 游隙小。 三、工作游隙 三泰 SUNTHAI[/url]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热膨 胀最大,使轴承游隙减小;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 性变形,使轴承游隙增大。轴承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 素的综合作用。 有些滚动轴承不能调整游隙,更不能拆卸,这些轴承有六种型号,即 0000 型至 5000 型;有些滚动轴承可以调整游隙,但不能拆卸,有 6000 型(角接触轴 承)及内圈锥孔的 1000 型、2000 型和 3000 型滚动轴承,这些类型滚动轴承的安 装游隙,经调整后将比原始游隙更小;另外,有些轴承可以拆卸,更可以调整游 隙, 7000 型(圆锥滚子轴承)、 有 8000 型(推力球轴承)和 9000 型(推力滚子轴承) 三种,这三种轴承不存在原始游隙;6000 型和 7000 型滚动轴承,径向游隙被调 小,轴向游隙也随之变小,反之亦然,而 8000 型和 9000 型滚动轴承,只有轴向 游隙有实际意义。 合适的安装游隙有助于三泰 SUNTHAI[/url]滚动轴承的正常工作。游隙过 小,滚动轴承温度升高,无法正常工作,以至滚动体卡死;游隙过大,设备振动 大,滚动轴承噪声大。 径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一、感觉法 1、有手转动轴承,轴承应平稳灵活无卡涩现象。 2、用手晃动轴承外圈,即使径向游隙只有 0.01mm,轴承最上面一点的轴向 移动量,也有 0.10~0.15 mm。这种方法专用于单列向心球轴承。 二、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在与其成 180°的滚动体与 外(内)圈之间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这种方法广泛 应用于调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2、用千分表检查,先把千分表调零,然后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的读 数就是轴承的径向游隙。 轴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1、感觉法 用手指检查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这种方法应用于轴端外露的场合。当轴端 封闭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检查时,可检查轴是否转动灵活。 2、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操作方法与用塞尺检查径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轴向游隙 应为 c=λ/(2sinβ) 式中 c――轴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轴承锥角,(°)。 (2)用千分表检查,用撬杠窜动轴使轴在两个极端位置时,千分表读数的差 值即为轴承的轴向游隙。但加于撬杠的力不能过大,否则壳体发生弹性变形,即 使变形很小,也影响所测轴向游隙的准确性。 什么叫轴承的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两者怎么换算 所谓轴承游隙, 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 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 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 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 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三泰 SUNTHAI[/url]轴承施加 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 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论文摘要: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测量在 G803 仪器上的应用 内容摘要:游隙是滚动轴承设计与应用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实际生产中游隙能 否测量准确则显的至关重要。随着滚动轴承设计与应用的不断发展,轴承的结构 变化很大,特别是某些专用轴承正向着一体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就通常的轴 承检测仪器而言仅适用于通用轴承, 而对一些特殊结构的轴承如双半内圈双列角 接触球轴承等游隙的测量则显得有些不足。 本文就针对特殊结构轴承轴向游隙的 测量,利用现有条件在通用轴承测量仪器上增加一些简单的附件装置,来解决某 些特殊轴承的轴向游隙的测量问题。 并利用赫兹理论中的一些简单公式对在有负 荷下的测量数值进行适当的修正,使得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一、前言 轴向游隙是三泰 SUNTHAI[/url]滚动轴承设计与安装使用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双 列角接触球轴承特别是外圈带安装边等一些的特殊结构的球轴承, 实际生产中其 轴向游隙的测量既无相应的检测仪器又无规范的检测方法可选择和参照。因此, 如何测量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则成为实际生产中的一个关键问题。G803 等系列测量仪器是在轴承生产中广泛用于测量轴承套圈平行差、高度、弯曲度等 项目的通用仪器,并且具有测量台、立柱、表架等检测仪器的基本装置,故 G 类系列仪器是改制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测量仪的首选类型, 根据所测量轴 承的尺寸规格我们选择了 G803 测量仪器为改进模型。 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 对此类轴承无专用的检测仪器在通用仪器上增加必要的附件装置是较为简便 实用的方法。 2、 对结构为双半内圈的三泰 SUNTHAI[/url]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过 程中两半内圈极易松动,准确测量难度较大。 3、 在通用仪器上增加检测附件装置如何简化结构、使用方便适应于生产是一个 难题。 基于上述原因, 众所周知轴向游隙测量无论在何种仪器上测量都必须符合游隙的 定义,依照 GB4199《公差的定义》:轴向游隙是在无外负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 对于另外一个套圈,从一个图 1 轴向极限位置移向相反极限位置的轴向距离的算术平均值。因此,根据 G803 测 量仪器的特点和公差的定义我们确定了测量用仪器附件装置的设计方案, 其基本 测量原理见(图 1)。基本方案是,首先在 G803 测量仪器的测量平台上设置三 个支承块,将轴承的外圈悬空支承,支承的高度视下负荷传杆的位置确定。为确 保轴承内圈能够在上、下两个位置移动,设计有上、下负荷,上负荷靠负荷块的 重量直接作用于轴承内圈的上面, 下负荷在装置外部通过一个负荷传杆作用于轴 承内圈的下面。为确保测量数值的准确性避免测量过程中两半内圈相互错位,轴 承的两半内圈通过夹板、螺钉直接紧固在上负荷块上,测量表尖位于上负荷块的 顶部,上负荷块的移动量既为轴承的轴向游隙。为使测量中上负荷块能够上下移 动,上负荷块的重量应大于通过外负荷传杆作用于轴承内圈上的力,通常情况下 上负荷块的重量应为标准测量负荷的 1.5~2 倍。测量中通过压动外负荷块,即 可实现轴承内圈相对于外圈在两个极限位置的移动。(见图 2)图 2我们知道测量中轴承在测量负荷作用下,各滚动体的接触负荷为: Q= F:测量负荷 Z:钢球数量 α:公称接触角 按照赫兹理论钢球与套圈滚道的接触变形为:π δ=2.79×10-4 (Q2Σρ)1/ 3 δ: 接触变形量(mm) R= Σρi= F(ρi)= Σρo= F(ρo)= Dw:钢球直径(mm) fi:内圈沟曲率半径系数 Fo:外圈沟曲率半径系数 Σρi(o):内圈(或外圈)主曲率 F(ρi(o)):内圈(或外圈)主曲率差 δ=(δi+δo)cosα 三、改进的效果 根据上述要求设计制作的附件装置,满足了设计、生产的使用要求,并且结构设 计合理、紧凑,调整简单,通用性强、误差小、稳定性好,能够适用于批量生产。 以某双列角接触半内圈球轴承为例:其主设计参数为 D=130 d=80 B=45 公称接 触角 21 °Dw=9.525 Z=25×2 Ri =5.14 Ro= 4.9 Ga=0.04~0.045 测量负荷 98N fi=0.54 fo=0.515 则滚动体接触负荷为:Q= =10.938 (N ) R= =0.0847 Σρi= =0.245 F(ρi)= =0.873 Σρo= =0.1997 F(ρo)= =0.9387 由表格查得:内圈 =0.7174 外圈 =0.6062 则: δi=2.79×10-4 (Q2Σρi)1/ 3 =0.67(μm) δo=2.79×10-4 (Q2Σρo)1/ 3=0.487 (μm) δ=(δi+δo)cosα=1.08(μm) 根据测量负荷计算出的接触变形对设计的轴向游隙进行修正为 0.041--0.046mm。参考文献: 1、《滚动轴承的分析方法》 万长森 编著 2、《轴承检测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img]http://www.dahua-bearing.com/data/2006/d/www.dahua-bearing.com/I mage/45.jpg[/img] 至于安装后的最大值控制可由初始实际游隙减去径向游隙减少量得到。 [img]http://www.dahua-bearing.com/data/2006/d/www.dahua-bearing.com/I mage/05.jpg[/img] (1) 利用紧定套或推卸安装到圆柱轴上。 二、要在热平衡条件下达到游隙调整和预紧的要求 滚动轴承实际的理想工作间隙,是在轴承温升稳定后所调整的间隙。因此, 轴承游隙的调整应分两个阶段进行: 首先在常温下按照有关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 求对轴承游隙进行调整,至间隙合适并用手转动应感到旋转灵活;然后,将调整 机构适当回松 (防止试车时由于温度升高而使轴承突然抱死) 进行空运转试验, , 从低速到高速空运转时间不超过 2 小时, 在最高速的空运转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轴承应运转灵活、噪声小、工作温度不超过 50℃,最后将调整机构复位并锁紧 即可。 三、保持良好的润滑 良好的润滑不仅可以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同时还对轴承和轴上零件具有冷 却作用。滚动轴承游隙进行调整以后,摩擦会有所加剧,产生的热量会使整个传 动系统温度有所升高。如果不能及时散热,这些热量就(下转第 44 页) (上接 第 39 页)会使传动零件尺寸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滚动轴承间隙的变化,产生 更多的热量,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于经过游隙调整的滚动轴承,必须要保持 良好的润滑,以减少摩擦,更重要的是用不断循环流动的润滑油带走大量的热, 控制温度的升高,实现传动系统的热平衡。 还要特别注意:在进行空运转试验之前,一定要首先检查润滑系统各部位供 油是否正常,特别是经过预紧的轴承部位,更需要特别留意其润滑油供给充足, 工作状况良好。 总之,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工艺,是提高轴承旋转精度和承载能力、 降低传动系统振动和噪声的有效手段, 操作中除了应达到滚动轴承装配的一般技 术要求外,还要重点考虑轴承温升和润滑对调整工作的影响,并且在进行空运转 试验之后还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和二次调整, 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也是装配维修钳 工不可缺少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蒋增福: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2]劳动人事培训就业局编:钳工工艺学.劳动人事出版社,1986。 [3]上海市劳动局技工培训处编:高级机工简明读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4]王兴民:钳工工艺学.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6。 [5]尚德香:机械制造工艺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 一、游隙的选择原则: 1、 采用较紧配合,内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球轴承承受 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大游隙组。 2、 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小游隙组。 二、与游隙有关的因素: 1、 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 2、 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 3、 温度的影响。 注:径向游隙减少量与配合零件的实际有效过盈量大小、相配轴径大小、外 壳孔的壁厚有关。 1、实际有效过盈量(内圈)应为:△dy = 2/3△d C G* △d 为 名义过盈量 ,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2、实际有效过盈量(外圈)应为:△Dy = 2/3△D C G* △D 为 名义过盈量 ,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3、产生的热量将导致轴承内部温度升高,继而引起轴、轴承座和轴承零件 的膨胀。游隙可以增大或减小,这取决于轴和轴承座的材料,以及轴承和轴承支 承部件之间的温度剃度。 三、游隙的计算公式: (1): 配合的影响 1、 轴承内圈与钢质实心轴:△j = △dy * d/h 2、 轴承内圈与钢质空心轴:△j = △dy * F(d) F(d) = d/h * [(d/d1)2 -1]/[(d/d1)2 - (d/h)2] 3、 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A = △Dy * H/D 4、 轴承外圈与钢质薄壁外壳:△A = △Dy * F(D) F(D) = H/D * [(F/D)2 - 1]/[(F/D)2 - (H/D)2] 5、 轴承外圈与灰铸铁外壳:△A = △Dy * [F(D) C 0.15 ] 6、 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外壳:△A = △Dy * [F(D) C 0.25 ] 注: △j --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张量(um)。 △dy ― 轴颈有效过盈量(um)。 d -- 轴承内径公称尺寸(mm)。 h --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mm)。 B -- 轴承宽度(mm)。 d1 -- 空心轴内径(mm)。 △A --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 △Dy -- 外壳孔直径实际有效过盈量(um)。 H --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mm)。 D -- 轴承外圈和外壳孔的公称直径(mm)。 F -- 轴承座外壳外径(mm)。 (2): 温度的影响 △T = Гb * [De * ( T0 C Ta ) C di * ( Ti C Ta)] 其中 Гb 为线膨胀系数,轴承钢为 11.7 *10-6 mm/mm/ 0C De 为轴承外圈滚道直径,di 为轴承内圈滚道直径。 Ta 为环境温度。 T0 为轴承外圈温度,Ti 轴承内圈温度。 四、轴向游隙与径向游隙的关系: Ua = [4(fe + fi C 1) * Dw * Ur C Ur2 ] 1/2 因径向游隙 Ur 很小、故 Ur2 很小,忽略不记。 故 Ua = 2 * [(fe + fi C1) * Dw * Ur ] 1/2 其中 fe 为外圈沟曲率系数,fi 为内圈沟曲率系数,Dw 为钢球直径。 所谓进口轴承游隙,即指进口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进口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 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 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进口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 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进口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进口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 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 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进口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安装前进口 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 从理论游隙减去进口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 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摘要: nbsp 轴承 、& &ndash 外圈 -- y 密封垫片其他金属的电解抛光小型渔 船柴油机什么是交叉滚子轴承解释各种不锈钢型号控制影响轴承寿命的材料润 滑脂低噪声密封轴承用区别振动普通轴承解决泵轴承和密封不耐磨损的方法数 控机床上工件安装的原则新型扁平绕带式压力容器自制少齿数插齿刀凹模圆角 半径首次拉深模提高焊装线柔性度的有效途径滑橇输送焊装线定期监控焊接过 程中重要的参数液压成形技术的优点 INA 圆柱滑动套 ZGB200X220X180 INA 圆 柱滑动套 ZGB180X200X180 INA 圆柱滑动套 ZGB160X180X150 INA 圆柱滑动套 ZGB140X155X150 INA 圆柱滑动套 ZGB120X135X120 INA 圆柱滑动套 ZGB110X125X100 INA 圆柱滑动套 ZGB100X115X100 INA 圆柱滑动套 ZGB90X105X80 INA 圆柱滑动套 ZGB80X90X80 INA 圆柱滑动套 ZGB70X80X70 轴 向游隙与径向游隙的关系: Ua = [4(fe + fi C 1) * Dw * Ur C Ur2 ] 1/2 因 径向游隙 Ur 很小、故 Ur2 很小,忽略不记。 &nb 轴向游隙与径向游隙的关系: Ua = [4(fe + fi C 1) * Dw * Ur C Ur2 ] 1/2 因径向游隙 Ur 很小、故 Ur2 很小,忽略不记。 故 Ua = 2 * [(fe + fi C1) * Dw * Ur ] 1/2 其中 fe 为外圈沟曲率系数,fi 为内圈沟曲率系数,Dw 为钢球直径。 一、游隙的选择原则: 1、 采用较紧配合,内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球轴承承受较大 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大游隙组。 2、 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小游隙组。 二、与游隙有关的因素: 1、 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 2、 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 3、 温度的影响。 注:径向游隙减少量与配合零件的实际有效过盈量大小、相配轴径大小、外壳孔 的壁厚有关。 1、实际有效过盈量(内圈)应为:△dy = 2/3△d C G* △d 为 名义过盈量 ,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2、实际有效过盈量(外圈)应为:△Dy = 2/3△D C G* △D 为 名义过盈量 ,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3、产生的热量将导致轴承内部温度升高,继而引起轴、轴承座和轴承零件的膨 胀。游隙可以增大或减小,这取决于轴和轴承座的材料,以及轴承和轴承支承部 件之间的温度剃度。 三、游隙的计算公式: (1): 配合的影响 1、 轴承内圈与钢质实心轴:△j = △dy * d/h 2、 轴承内圈与钢质空心轴:△j = △dy * F(d) F(d) = d/h * [(d/d1)2 -1]/[(d/d1)2 - (d/h)2] 3、 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A = △Dy * H/D 4、 轴承外圈与钢质薄壁外壳:△A = △Dy * F(D) F(D) = H/D * [(F/D)2 - 1]/[(F/D)2 - (H/D)2] 5、 轴承外圈与灰铸铁外壳:△A = △Dy * [F(D) C 0.15 ] 6、 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外壳:△A = △Dy * [F(D) C 0.25 ] 注: △j --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张量(um)。 △dy ― 轴颈有效过盈量(um)。 d -- 轴承内径公称尺寸(mm)。 h --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mm)。 B -- 轴承宽度(mm)。 d1 -- 空心轴内径(mm)。 △A --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 △Dy -- 外壳孔直径实际有效过盈量(um)。 H --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mm)。 D -- 轴承外圈和外壳孔的公称直径(mm)。 F -- 轴承座外壳外径(mm)。 (2): 温度的影响 △T = Гb * [De * ( T0 C Ta ) C di * ( Ti C Ta)] 其中 Гb 为线膨胀系数,轴承钢为 11.7 *10-6 mm/mm/ 0C De 为轴承外圈滚道直径,di 为轴承内圈滚道直径。 Ta 为环境温度。 T0 为轴承外圈温度,Ti 轴承内圈温度。 6213-T 6205-RSR-C3 XCS7008E.T.P4S.UL KWVE35-L-RRF 52311 FAG 止推轴承座 BND3228-Z-T-BL-S INA 直线执行器 MLFI20-ZR FAG 球面滚子轴承 22320-E1 INA 轴固定垫圈 WS81218 INA 轭圈式滚轮(滚子型) PWTR1747-2RS 解释各种 不锈钢型号控制影响轴承寿命的材料润滑脂低噪声密封轴承用区别振动普通轴 承解决泵轴承和密封不耐磨损的方法数控机床上工件安装的原则新型扁平绕带 式压力容器自制少齿数插齿刀 轴承游隙 所谓内部轴承游隙是轴承外轮、内轮、钢球间的游隙量。一般固定内轮把外轮上 下方向运动时的运动量称为径向游隙,左右方向运动时的运动量称为轴向游隙。 在轴承运转中, 内部游隙的大小是左右振动、 发热、 疲劳寿命等性能的主要因素。 深沟球轴承用普通径向内部游隙表示,在实际测定中,为了得到稳定的测定值, 加上了规定的负载,因轴承的弹性变形,此时的测定值比实际值大,所以经过修 正可求得真正的游隙。径向内部游隙和轴向内部游隙的关系:轴向内部游隙由钢 球直径、内外轮沟道半径、径向内部游隙的值决定,是普通径向游隙的 10 倍左 右。作为想减小安装后的轴向内部游隙,选择小的径向游隙和大的过盈量配合是 危险的。 小孔径轴承、微型轴承的径向内部游隙(单位:um) 游隙记号 MC1 MC2 MC3 MC4 MC5 MC6 游隙 最小 0 3 5 8 13 20 最大 5 8 10 13 20 28 备注: 1.标准的游隙是 MC3。 2.在用测定游隙时,用下表的修正量修正。 (单位:um) 游隙记号 MC1 MC2 MC3 MC4 MC5 MC6 修正量 1 1 1 1 2 2 备注: 另外,测定负荷如下 微型轴承时????2.5N(0.25kgf) 小孔径轴承时???4.4N(0.45kgf) 一般深沟球轴承的径向内部游隙(单位:um) 轴承公称内径径向内部游隙 C2 C0 C3 C4 C5 以上 以下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2.5 6 0 7 2 13 8 23 14 29 20 37 6 10 0 7 2 13 8 23 14 29 20 37 10 18 0 9 3 18 11 25 18 33 25 45 18 24 0 10 5 20 13 28 20 36 28 48 24 30 1 11 5 20 13 28 23 41 30 53 30 40 1 11 6 20 15 33 28 46 40 64 40 50 1 11 6 23 18 36 30 51 45 73 50 65 1 15 8 28 23 43 38 61 55 90 65 80 1 15 10 30 25 51 46 71 65 105 轴承公称内径 d(mm) 测定负荷 游隙的修正量 C2 C0 C3 C4 C5 以上 以下 N (kgf) 最小 最大 通用 通用 通用 通用 2.5 18 24.5(2.6) 3 4 4 4 4 4 18 50 49(5) 4 5 6 6 6 6 50 80 147(15) 6 8 8 9 9 9 备注: 1.标准的游隙是 C0。 2.在用测定游隙时,用上表的修正量修正。 3.C2 游隙的修正值因最大与最小不同,注意不要误用。 滚动轴承的原始径向游隙为: 在安装之前不受径向力下内圈相对于外圈沿径向从 一个极端位置到另一极端位置 的移动量。轴承的工作游隙定义为:在安装后,无负荷下轴沿径向相对于轴承外 圈的移动量,工作游隙是原始径向游隙减 去由于过盈配合和热膨胀而引起的游隙变化量 ΔS(以 μm 为单位)。-----滚 动轴承能否发挥其正常功能绝大的程度是取决于能否达到合适的工作游隙。 工作 游隙是由安装前的原始游隙所选择的公差配合和温度的影响所决定。 ---轴承游隙的选择--径向内部游隙的选定基准: 理论上,轴承运转中的游隙仅在负时,寿命变成最长,但我们都知道即使是微量 的负游隙比这大也会迅速降低寿命。一般初期游隙选用比 0 大的。在微型轴承、 小孔径轴承大多选择 MC3,一般轴承选择 C0。 使用条件选定的游隙 内外轮都是游隙配合。轴向负荷小。不要轴向刚性。不预压,想要减小游隙。想 要控制振动和音响。低速回转。 想要减小摩擦扭矩。普通的轴向负荷。普通的轴向刚性。内轮仅一些紧配合,外 轮游隙配合。中低速回转。 特别想要减小摩擦扭矩。轴向负荷大。要轴向刚性。重负荷、冲击负荷时,需要 过盈。内轮高温或外轮低温,轴的弯曲大。 ---径向内部游隙和角游隙的关系游隙的计算省略 ---轴承游隙的测定: 1.轴承单体的游隙测定;2.轴承装在轴或紧定套上的游隙 测定。 ---测量轴承径向游隙的注意事项: (1) 尽可能采用专用仪器测量法; (2) 采 用手推法测量要求测量者有较高的测量技能。此法测量误差较大,尤其是游隙处 于边缘状态时,容易引起误差,此时,应以仪器测量为准;(3) 塞尺测量时, 应按标准的规定操作,不得使用滚子从塞尺上滚压过去的方法测量;(4) 测量 过程中,应保证球落入沟底;闭型轴承在封闭前测量;采用有荷仪器时,测值还应 减去载荷引起的游隙增加量。(5) 对于多列轴承,要求每列游隙合格,取各列 游隙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轴承的径向游隙。 电机轴承异音阐发与处理-轴承 游隙 油脂 沟道 摘要:1、保持器声“唏利唏利……”:原因分析:由保持器与滚动体振动、冲 撞产生,不管润滑脂种类如何都可能产生,承受力矩、负荷或径向游隙大的时候 更容易产生。解决方法:A、提高保持器精;B、选用游隙小的轴承或对轴承施加 预负荷;C、降低力矩负荷,减少安装误差;D、选用好的油脂。2、连续蜂鸣声 “...... 关键词:轴承 游隙 油脂 沟道 Abstract:1, maintain implement sound & sob Li Xi benefit... & : Case study: By maintain implement as oscillatory as scroll body, hit generation, no matter how grease sort arises possibly, bear when pitching moment, bear or radial windage are big easier generation. Means of settlement: A, rise maintain imple B, choose windage small bearing or bring to bear on to bea C, drop pitching moment negative charge, r The D, grease that has chosen. 2, successive bee song & buzz... & : Case study: Motor runs without bear is the sound like giving out si...... 正文:1、维持器声&唏利唏利……&: 缘故阐发: 由维持器与滚蛋体颤动、 冲撞型成,不论润泽脂类别怎样都可能,型成, 忍受力矩、重量或者径向游隙大的时侯更易于型成。 处理办法:A、提升维持器精;B、选任游隙小的轴承或者对轴承施加预重量;C、 下降力矩重量,递减装置错误之处;D、选任好滴油脂。 2、接连着蜂鸣声&嗡嗡……&: 缘故阐发:发动机无重量流转是发缦嗨品涿嗤纳,且发动机产生轴向不 同寻常颤动,开或者关机经常有&嗡&声晌。 形象特征: 多发润泽态势不好,冬季且两端用球轴承的发动机多发,重要是轴调心 质量不好时,轴向颤动影响下型成的一类不安定的颤动。 处理办法:A、用润泽质量好滴油脂;B、加预重量,递减装置错误之处;C、选任 径向游隙小的轴承;D、提升发动机轴承座刚性;E、增强轴承的调性格。 注:第五点起着基本改良的作用以及影晌,使用 02 小沟曲率,01 大沟曲率。 3、漆锈: 缘故阐发:因为电机轴承机壳漆油后干,辉发缋吹幕С煞萸质粗岢械亩嗣妗 外沟及沟道,使沟道被侵蚀后产生的不同寻常音。 形象特征:被侵蚀后轴承表面疏锈比第一面更严峻。 处理办法:A、把转子、机壳、晾干或者烘干后组装;B、下降电机温度;C、选 任顺应漆的规格;D、改良电机轴承摆放的周围的环境温度;E、用顺应的油脂, 脂肪引发锈蚀少,硅油、矿油最易引发;F、使用真空浸漆技术。 4、杂质音: 缘故阐发:由轴承或者油脂的诘Q度引发,发缫焕嗖蛔荚虻牟煌俺R簟 形象特征:声晌偶有偶无,时大时小没准则,在快速电机上多发。 处理办法:A、选任好滴油脂;B、提升注脂前诘Q度;C、增强轴承的封盖质量; D、提升装置周围的环境的诘Q度。 5、高频、颤动声&哒哒......&: 形象特征:声晌周率随轴承转速而变化和改变,配件外面纹路度是引发噪声的重 要缘故。 处理办法:A、改良轴承滚道外面处理品质,下降纹路度辐值;B、递减碰伤;C、 修改游隙预紧力和合作,检测检查自由端轴承的流转,改良轴与轴承座的细度装 置办法。 6、升温: 形象特征:轴承流转后,温度超过请求的领域。 缘故阐发:A、润泽脂太多,润泽剂的嶂碍加大;B、游隙过小引发里面重量太大; C、装置错误之处;D、封盖装备的磨擦;E、轴承的匍匐。 处理办法:A、选任正确的油脂,用量洽当;B、修改游隙预紧力和合作,检测检查 自由端轴承流转境r;C、改良轴承座细度及装置办法;D、改善封盖方式。 7、轴承感觉不好: 形象特征:使用手握轴承转动转子时感觉轴承里头杂质、诅滞感。 缘故阐发:A、游隙太大;B、内径与轴的合作不当;C、沟道损坏。 处理办法:A、游隙尽可能,要小;B、公差带的选任;C、提升细度,递减沟道的 损坏;D、油脂选任。 宁波三泰轴承有限公司 NINGBO SUNTHAI BEARING COMPANY 总机电话/TEL:5 34 20519 销售电话/SALES TEL:5 (直拨)19 (转分机) 采购部电话/TEL:7 传真/FAX:1 地址/ADD:宁波市丽园北路 1728 号--1736 号 E-mail: 网址/WEBSITE:www.sunthaibearing.com www.sunthai.com.cn 三泰特种非标轴承网: www.fbearing.com(2) 直接安装到锥形轴上。 锥孔轴承在安装过程中,游隙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残留游隙太小,则轴承在运 转过程中就容易发热、烧结;残留游隙太大,则设备的振动就会变大。如何来定 量控制好合适的游隙,就成为锥孔轴承安装的关键。下表是带锥度调心滚子轴承 的径向游隙控制表。 三泰 SUNTHAI[/url]圆锥孔调心滚子轴承的游隙控制 单位:mm 1.径向游隙的选择 轴承的径向游隙并非越小越好,不是所有的特工轴承都要求最小的工作游隙,必须根据条件选用合适 的游隙。国标 GB4604-93 中,滚动轴承径向游隙共分 5 组,游隙值依次由小到大,其中 0 组为标准游隙。基本 径向游隙组适合于一般的运转条件、常规温度及常用的过盈配合;在高温、高速、低噪声、低摩擦等特殊条 件下工作的轴承则宜选用较大的径向游隙;对精密主轴用轴承等宜选用较小的径向游隙;对于滚子轴承可保 持较小的工作游隙。另外,对于分离型的轴承则无所谓游隙;最后,轴承装机后的工作游隙,要比安装前的原始 游隙小,因为轴承要承受一定的负荷旋转,还有轴承配合和负荷所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锥孔 TG 轴承径向游隙的大小,取决于紧定套或退卸套与轴承内圈和轴之间配合的松紧程度,若轴承直 接安装在带有锥面的轴头上,径向游隙的大小即取决于轴承内孔与轴配合的松紧。为保证锥孔球面滚子轴 承能在正确的径向工作游隙下使用,安装前要测量其安装前后的游隙。一般可用塞尺测量滚子与内圈或外圈 的间隙,只有轴承较小或空间狭窄的情况下,才用轴向移动量来测量轴承与轴的配合程度。锥孔自动调心球轴 承的内部径向游隙较锥孔球面滚子轴承的小,因此安装和使用时 更要注意。安装轴承时,可用旋紧角或轴向 位移来衡量轴承与轴的配合程度。将 SKF 轴承套在紧定套上,并保证其内孔与紧定套在整个圆周上都接触, 将背母旋紧至规定角度,轴承就会压紧在紧定套的锥面上,安装后应再检查轴承游隙。 2.轴向游隙的选择 深沟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通常以面对面或背靠背方式安装,以某一个轴承圈的轴向位置来决定内 部游隙或预压。游隙和预压的选择取决于对轴承配置性能和运行状况的要求。这类轴承的轴向游隙和径向 游隙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关系,只要满足其中某一个值,通常是轴向游隙便已足够。从零间隙状况开始,通过旋 松或旋紧轴上的背母或调整轴承外圈上垫片的厚度,就可获得指定的游隙。 3.游隙的检测 轴承径向游隙的检查可用几种方法。最简单的检查方法是用手转动轴承进行检查。安装正确的轴承 能灵活平稳地旋转,没有制动现象;另一种检查方法用手摇晃轴承外圈,即使有 0.01mm 的径向间隙,轴承上 最上面一点也要有 0.01~ 0.15mm 的轴向移动量。此种方法只适于检查单列向心球轴承, 对其他类型的轴 承并不十分有效。 轴承的径向游隙也可用厚薄规检测。 将厚薄规插入轴承未承受负荷部位的滚动体与外圈(或内圈) 之 间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广泛用于检测调心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轴承的径向游隙还可用百分表检测。检测时,将轴承外圈顶起,用百分表测量。轴承安装后要检测的游 隙就是安装游隙。安装游隙等于原始游隙减去安装引起的游隙减小值。 滚动轴承的游隙,有的是可调的,有的是不可调的。游隙可调的轴承有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 推力球轴承和推力滚子轴承。其余类别的轴承游隙均不可调。 游隙不可调的轴承,在装配后和使用过程中仍要检查游隙。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重装、维修或 更换。 对游隙可调的轴承,在安装后和使用过程中都应进行调整。通过使用过程中的调整,能部分地补偿轴承 磨损所引起的轴承游隙的增大。 游隙可谓的轴承,如圆锥滚子轴承,既有径向游隙又有轴向游隙,而且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几何关系。对 推力轴承来说,仅轴向游隙有实际意义。 4.轴向游隙的调整 滚动轴承轴向游隙的调整方法很多有垫片调整法、螺母调整法、螺丝挡盖调整法和内外套调整法等。 垫片调整法是最常用的调整方法。调整时,一般先不加垫片,拧紧侧盖的固定螺钉, 直到轴不能转动时为止 (此时轴承内无游隙),此时,用厚薄规测量侧盖与轴承座端面之间的距离 (K),然后加入垫片,垫片厚度等于 K 值加上轴向游隙。应该注意,采用垫片调整法调整的精度取决于侧盖和垫片的质量。轴承侧盖凸缘端面 A 和 侧盖端面 B 应该平行。一套垫片应由多种不同厚度的垫片组成,垫片应平滑光洁,其内外边缘不得有毛刺。 用螺母调整轴承的轴向游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装在轴上的螺母调整,另一种是用装在轴承座孔上 的螺母调整。调整时,先将螺母拧紧到轴难以旋转时为止(此时轴承内无间隙,注意在拧紧螺母时 应转动轴承, 以便使滚动体在滚道上处于正确位置),然后再将螺母拧松到轴能自由转动为止,调整后用止动螺母锁死,最 后还要检查轴向游隙。 5.轴承座刚度与孔的不同轴度的调整 轴承座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而在同一轴线上的轴承孔必须保持严格的不同轴度,以免引起滚动体运 动时写楔住而过载。因此,轴承座附近壳体壁要加厚,或者采用加强筋增加其刚度。此外,尽可能采用直径相 同的轴承孔,这样可以一次定位镗成,以保证其不同轴度。为保证轴有正确的工作位 置并以最小阻力旋转, 轴承装配时应使其与相配轴有良好的不同轴度。靠定位装置定位,安装轴承前应检查卡环是否良好、可靠, 轴肩是否平整光洁,表面有无杂质污垢等;通过试运转找正,在轴承盖紧固螺栓拧紧过程中,应不断转动轴承使 其在转动中自行找正,再按规定力矩拧紧紧固螺栓。在拧紧轴承盖的过程中,应不断的转动轴,使轴承自行找 正。若轴承旋转轻巧灵活无卡滞,即说明己找正,即可按规定力矩分 2~3 次均匀拧紧轴承盖螺栓。传动轴中 间支承轴承等也应如此调整。 6.预紧度的调整 为使轴承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安装时进行调整,迫使轴承内、外圈间产生一定的轴向 位移,从而使轴承预先压紧,以提高轴承的支承刚度,即调整轴承与相配轴的不同轴度及轴承的预紧度。 预紧度调整合适,轴向推拉或撬动轴承无明显的间隙感,用手转动轴承有轻便、灵活的感觉。轴承预紧 度的调整方法有:螺纹调整法和垫片调整法)。螺纹调整法是通过拧进、拧出螺母(钉) 调整轴承预紧度,可应 用于轮毂轴承、转向机轴承等。通过轴承外围压盖 3 移动外圈位置进行调整(即螺纹调整法调整预紧度),调 整后用螺母 2 锁紧。此法较简单,但调整后应将螺母(钉) 锁死,以防 因其松动而改变己调整好的预紧度。垫 片调整法是通过增减轴承内外围的止推垫片 4 而获得适当的预紧度。调整时垫片增减不当会影响该总成的 总体装配质量,如减速器的主动锥齿轮轴承调整垫片增减不当,会改变锥齿轮的啮合印痕,影响减速器的工作 性能。滚动轴承的一个套圈固定,另一个套圈沿轴承的径向或轴向由一个极端位置移到另一个极端位置的移 动量,分别称为轴承的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上述游隙对轴承的旋转精度、温升、寿命、噪声等影响很大。 因此,当对轴承的旋转精度与刚度要求高时,应考虑用预紧的方法来消除过大的游隙。就是在安装时给予一定 的轴向作用力(预紧力), 使内、外圈产生相对位移,因而消除过大的游隙,并在套圈与滚动体接触处产生弹性 预变形,借以提高轴的旋转精度和刚度。这种方法称为轴承的预紧。预紧力可以利用金属垫片或磨窄套圈等 方法获得。 7.轴承组合位置的调整 调整轴承组合位置的目的,是使轴上零件具有准确的工作位置。例如在蜗杆传动中,要求蜗杆的轴线位 于蜗轮的主平面内);在圆锥齿轮传动中,要求两轮分度圆锥的锥顶必须重合, 这样才能使啮合处于正常状 态。圆锥齿轮轴的位置及轴承间隙的调整,用垫片 l 调整圆锥齿轮的轴向位置,用垫片 2 调整轴承间隙。 径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一、感觉法 1、有手转动轴承,轴承应平稳灵活无卡涩现象。 2、用手晃动轴承外圈,即使径向游隙只有 0.01mm,轴承最上面一点的轴向移动量,也有 0.10~0.15mm。 这种方法专用于单列向心球轴承。 二、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在与其成 180°的滚动体与外(内)圈之间塞入塞尺,松紧 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调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2、用千分表检查,先把千分表调零,然后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的读数就是轴承的径向游隙。 轴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1、感觉法 用手指检查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这种方法应用于轴端外露的场合。当轴端封闭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 手指检查时,可检查轴是否转动灵活。 2、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操作方法与用塞尺检查径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轴向游隙应为 c=λ/(2sinβ) 式中 c――轴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轴承锥角,(°)。 (2)用千分表检查,用撬杠窜动轴使轴在两个极端位置时,千分表读数的差值即为轴承的轴向游隙。但加 于撬杠的力不能过大,否则壳体发生弹性变形,即使变形很小,也影响所测轴向游隙的准确性。 实践教学实践指导 目录实 践 教 学发动机构造和 理论底盘构造与车 辆理论电器与电子设 备 第二部分 底盘构造与车辆理论实习一 离合器的构造与调整一、目的与要求l、深入了解各种常用拖拉机与汽车的离合器的构造、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2、熟悉常用离合器的调整部位及方法。二、设备与工具l、单片常压式、双片常压式、双作用式、非常压式(杠杆压紧式) 、膜片式等离合器实物各壹套。 2、东方红-75、东风-50 拖拉机、货车、轿车各壹台。 3、随车工具一套、专用塞尺、钢扳尺。 4 、有关拖拉机、汽车离合器挂图。三、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l、结合课堂讲授及有关挂图热悉各型离合器的组成、作用和结构特点。 2、熟悉离合器接合、分离和动力传递的工作原理。 3、熟悉离合器的调整步骤和方法 o 4、东方红-75 拖拉机离合器的检查调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件磨损,连接件松动及调整不当,造成了离合器工作不正常,因此需要定翘 进行调整。(1)小翻动器间隙的检查调整当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不踩离合器踏板) ,检查制动压盘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应为 7-8 毫米,如图 1a 所示,此间隙可用专制塞尺在分离轴承托架的缺口处插入检查,如间隙不正确,可改变离合器 拉杆的长度来进行调整,拉杆增长,间隙增大;反之减少。当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检查耳环后端面与制动压盘之间的间隙应为 3-5 毫米,如图 1b 所示, 此间隙可用改变螺栓的有效长度来调整。(2)离合器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的间隙(自由间隙)的检查调整。当离合器接合时,此间隙应为 3.5-4.5 毫米(相应的踏板自由行程为 30-35 毫米) ,同时,三个分离 杠杆的间隙应均为一致。相差不得超过 0.5 毫米。如不符合应拧动调整螺母进行调整。注意:必须先调整好小制动器后,再调整离合器,两者不能颠倒。 5、东风-50 拖拉机离合器的检查调整a)b)图 1 离合器小制动器间隙调整1)离合器自由间隙的检查调整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端面的间隙(自由间隙)为 2 毫米,相应的踏板自由行程为 25±2 毫米,如不 符含可通过改变拉杆的长度进行调整。 2)限位螺母与后压盘之间间隙的检查调整。 此间隙应为 2±0.05 毫米,如不符合可通过拧动限位螺母进行调整。 3)分离杠杆位置的检查调整。在安装离合器时, 必须保证分离杠杆头端面至飞轮外端面的距离为 89±l 毫米。 如果这一距离太大,当摩擦片磨损后,则可能使离台器踏板自由行程无法调整,造成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加速磨损,如果这一距离太小,则可能发生分离杠杆与商合器盏相碰,使离合器不能彻底分离。若需调整时,可拧动调整 螺母进行调整。 6、东风 EQl090 型汽车单片离合器的调整(1)分离杠杆高度的调整1)调整方法。用扳手松开分离杠杆支承销上的锁紧螺母,顺时针旋转分离杠杆调整螺母,分离杠 杆内端升高;反之,分离杠杆内端降低,调整好后拧紧锁紧螺母。2)技术要求。只有当离合器盖与飞轮的 8 个联接螺栓紧固后,才可调整分离杠杆的高度。每调整 35.40mm。一个分离杠杆,都要进行测量,各个分离杠杆内端高度差不应大于 0.20mm,距从动盘后端距离为(2)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1)调整方法。用扳手松开分离拉杆上的锁紧螺母,顺时针旋转球形调整螺母,离合器踏板自由行 程减小;反之,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增大。调整好后拧紧锁紧螺母。2)技术要求。先测量离合器踏板自由高度,再压下踏板使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刚刚接触,量出踏板高度, 两数值之差即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东风 EQl090 型汽车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为 30~40mm。 7、注意事项 1)进行离合器调整前,必须先搞清楚调整原理、方法和步骤。 2)进行操作时,注意勿使工具、小零件等散落入离合器壳中。 3)调整工作结束后,应清点工兵并清理现场。四、实验报告l、有小制动器的商合器,为什么必须先调整好小制动器后再调整离合器? 2、绘出东风-50 拖拉机离台器的结构简图,并说明其工作过程及调整步骤和方法。 3、离合器及操纵机构如何进行拆装,技术要求有哪些? 4、膜片式离合器有何优缺点?实习二 手动变速器的构造与调整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变速器的拆装方法、步骤与相关技术要求。 2)熟悉变速器的结构及其装配关系。 3)掌握变速器的操纵机构与换档机构的工作原理。二、设备与工具1、二轴简单式变速箱(东-75 拖拉机变速箱) 、三轴简单式变速箱(解放 CA10B 汽车变速箱) 。组 成式变速箱(东风-50 或丰收-35 拖拉机变速箱)实物、货车变速器、轿车变速器各一套。 2、汽车啮合套,同步器若干个。 3、弹性万向节,刚性万向节(普通十字轴万向节和个型等角速万向节)实物各一套。 4、拆装工具一套。 5、有关挂图。三、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1、熟悉各型变速箱的主要结构特点、动力传递路线。速度变化过程和传动比。 2、了解变速箱的换档结构,锁定结构、互锁机构、联锁机构及倒档机构的型式及作用原理。 3、了解各型万向节及汽车传动轴的动力传递,布置特点及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 四、实验报告1、用简图示出东风-50(或上海-50)型拖拉机变速箱快一档的动力传递路线。 2、说明东方红-75 与东风-50 型拖拉机变速箱在结构上的不同点。 3、比较轿车二轴式变速器和载货汽车三轴式变速器的异同。 4、绘制变速器(二轴式、三轴式)各档位动力传动路线。 5、说明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工作原理。实习三 自动变速器的构造与调整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自动变速器拆装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 2)进一步熟悉典型轿车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 3)掌握一些常用和专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二、工具、设备器材1)常用工、量具及空气压缩机、清洗液等。 2)自动变速器拆装专用工量具(SST) (以丰田 A340E 自动变速器为例介绍) 。 3)丰田 A340E 自动变速器。三、拆装注意事项及观察要点1)装有安全气囊的车辆,为防止气囊意外打开,在断开蓄电池负极电缆后至少需等待 30s。 2)拆卸之前,应对自动变速器外部进行彻底清洗,拆卸应在干净的工作区内进行。3)要清洗所有拆散的零件及其油道和气孔。当用压缩空气吹干净零件时,要防止传动液或煤油喷 到脸上,以免受到意外伤害。4)阀体内装有许多精密的零件,在对它们进行拆卸和检修时,需要特别小心,防止弹簧、节流球 阀和小零件丢失或散落。 5)制动器和离合器的新片必须在自动变速器油中至少浸 15min,然后才能进行装配。 6)密封衬垫、密封圈和密封环一经拆卸都应更换。7)在装配之前,给所有零件涂一层自动变速器油(ATF) ,密封环和密封圈上可涂凡士林,切记不 要使用任何一种黄油。卡环的端隙不能对着零件的切口,而且必须安装妥贴。四、方法和步骤1、液力变矩器检测液力变矩器外壳都是采用焊接式的整体结构, 不可分解。 液力变矩器内部除了导轮的单向离合器和锁止离合器压盘之外,没有互相接触的零件,因此在使用中基本上不会出现故障,液力变矩器的维修工 作主要是清洗和检查。(1)外检液力变矩器检查液力变矩器外部有无损坏和裂纹,轴套外径有无磨损,驱动油泵的轴套缺口有无损伤,如有异 常,应更换液力变矩器。(2)检测单向离合器如图 2 所示,装上维修专用工具,使其贴合在液力变矩器毂缺口和单向离合器的外座圈中,转动驱动杆,检查单向离合器工作是否正常,在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应锁住,而在顺时针方向应能自由转动。如 有异常,说明单向离合器损坏,应更换液力变矩器。 图 2 变矩器单向离合器的检修(3)检测传动板与齿圈 用百分表测量传动板偏摆,最大偏摆量不超过 0.20mm;检查齿圈有无变形和断齿。(4)检测液力变矩器轴套偏摆暂时将液力变矩器装在传动板上,安装百分表,如偏摆超过 0.30mm,可通过重新调整液力变矩器的安装方位进行校正,并在校正后的位置上作一记号,以保证安装正确,若无法校正,应更换液力变矩 器。 2、自动变速器油泵的检测(1)油泵的分解 1)拆下油泵后端轴颈上的密封环(如图 3 所示) 。 2)按照对称交叉的顺序依次松开油泵的连接螺栓,打开油泵。 3)用油漆在小齿轮和内齿轮上作一记号,取出小齿轮及内齿轮。 4)拆下油泵前端盖上的油封。 图 3 油泵的分解(2)油泵零件的检验1)如图 4 所示,用厚薄规分别测量油泵内齿轮外圆与油泵壳体之间的间隙、小齿轮及内齿轮的齿顶与月牙板之间的间隙、小齿轮及内齿轮端面与泵壳平面的端隙,应符合技术标准,否则更换齿轮、泵 壳或油泵总成。 2)检查油泵小齿轮、内齿轮与泵壳端面有无可见的磨损痕迹,如有,则应更换新件。图 4 油泵间隙的检测(3)油泵的组装用干净的煤油清洗油泵的所有零件, 并用压缩空气吹干, 再在清洁的零件上涂少许自动变速器用液 压油,按下列步骤组装:①在油泵前端盖上装入新的油封; ②更换所有的 O 型密封圈,并在新的 O 型密封圈上涂 ATF 油;③按分解时相反的顺序组装油泵各零件; ④按照对称交叉的顺序,依次拧紧油泵盖紧固螺栓,拧紧力矩为 10N?m;⑤在油泵后端轴颈上的密封环槽内涂上润滑脂,安装新的密封环。(4)检查油泵运转性能将组装后的油泵插入液力变矩器中,转动油泵,齿轮转动应平顺,无异响。 3、行星齿轮机构的检测(1)行星排的分解及单向离合器的旋向检查检查单向离合器的锁止方向,应使该单向离合器外圈(行星架)相对于内圈(离合器毂)在逆时针方向(由自动变速器前方看,下同)锁止,在顺时针方向可以自由转动。并按图 5 所示顺序分解行星排 和单向离合器。图 5 行星排与单向离合器的分解图(2)行星排、单向离合器的检验 1)检查太阳轮、行星齿轮、齿圈的齿面,如有磨损或疲劳剥落,则应更换整个行星排。2)检查行星齿轮与行星架之间的间隙(如图 6 所示) ,其标准间隙为 0.2~0.6mm,最大不得超过 1.0mm,否则应更换止推垫片或行星架及行星齿轮组件。3)检查太阳轮、行星架、齿圈等零件的轴颈或滑动轴承处有无磨损,如有异常,则应更换新件。4)检查单向离合器、滚柱有无破损,滚柱保持架有无断裂或内外圈滚道是否磨损起槽,若有则应 更 换新件;若在锁止方向上出现打滑或在自由转动方向上有卡滞现象,也应更换新件。见图 7。 图 6 行星齿轮间隙的检查图 7 单向离合器结构图(3)行星排单向离合器的装配将行星排和单向离合器的所有零件清洗干净,涂少许液压油,按分解相反的顺序进御配。装好单向 离合器之后,应保证其锁止方向正确,且在自由转动方向上应转动灵活。 4、自动变速器制动器的检测 (1)片式制动器的检验(见图 8) ,对于片式制动器,检查制动器摩擦片有无烧焦、表面粉末冶金层有无脱落或翘曲变形,若有应更换新片;另外许多自动变速器摩擦片表面上印有符号,若这些符号已被磨去,说明摩擦片已磨损至极限,应更换新片;也可以测量摩擦片的厚度,若小于极限厚度,应更换新片。检查钢片,如有磨损或翘曲变 形,应更换。 图 8 多片制动器分解图(2)带式制动器的检查(见图 9)对于带式制动器,检查制动带内表面有无烧焦、表面粉末冶金层有无脱落或表面符号有无磨去,若有应更换制动器带。检查制动器伺服机构部件有无磨损或划痕,检查制动器的活塞,其表面应无损伤或 拉毛,液压缸内表面应无损伤或拉毛,如有异常,则应更换新件。图 9 带式制动器结构(3)挡圈、活塞回位弹簧等部件的检查检查挡圈的摩擦面有无磨损,若有应更换新件;测量活塞回位弹簧的自由长度,应符合技术标准。 若过小或有变形,则应更换新弹簧,更换所有制动器液压缸活塞上的 O 型密封圈及轴颈上的密封环。 5、自动变速器离合器的检测(1)离合器的摩擦片的检验:检查离合器的摩擦片,如有烧焦、表面粉末冶金层脱落或翘曲变形,则应更换。且许多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表面上印有符号,若这些符号已被磨去,则说明摩擦片已磨损至 极限,应更换。也可测量摩擦片的厚度,若小于极限厚度,则应更换。 (2)钢片的检验:检查钢片,如有磨损或翘曲变形,则应更换。(3)挡圈的检验:检查挡圈的摩擦面,如有磨损,则应更换。(4)活塞的检验:检查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活塞,其表面应无损伤和拉毛,否则应更换新件。(5)单向阀的检验:检查离合器活塞上的单向阀,其球阀应能在阀座内活动自如;检查单向阀的密封性,如图 10 所示,用压缩空气或煤油,从液压缸一侧向单向阀内吹气,密封应良好,如有异常, 应更换活塞。图 10 多片离合器拆解图(6)离合器毂的检验:检查离合器毂其液压缸内表面应无损伤或拉毛,与钢片配合的花键槽应无 磨损,如有异常,则应更换新件。(7)活塞回位弹簧自由长度的检验:测量活塞回位弹簧的自由长度,并与表 c 比较。若弹簧自由 长度过小或有变形,则应更换新弹簧。 6、自动变速器阀体的检测 (1)阀板检修须知(见图 11)1)拆检阀板时,切不可让阀芯等重要零件掉落,不要将铁丝、起子等硬物伸人阀孔中,以免损伤 阀芯和阀孔的精密配合表面。2)阀板分解后的所有零件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不允许用棉布擦,以免沾上细小的纤维丝, 造成控制阀卡滞。3)装配阀板时,应检查各控制阀阀芯是否能在阀孔中活动自如,如有卡滞,应拆下清洗后重新安 装。 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确定轴承内圈直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