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文观止 中华书局》没有收录汉赋和南北朝骈文

3被浏览54分享邀请回答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古文观止》 母亲要求我全本背诵_网易新闻
《古文观止》 母亲要求我全本背诵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七堇年,原名赵勤,女,1986年10月出生,2010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国际新闻专业,获硕士学位。
高中时曾获第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19岁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其后有《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少年残像》《澜本嫁衣》《尘曲》《平生欢》等散文集、长篇小说陆续出版,版权引入中国台湾和香港,以及西班牙等地。2011年,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
《杜工部集》 杜甫
对杜甫的激赏,始终来自那笔神来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绝妙之笔的意境之无穷,并不是因为我恰好身居成都,才如此为之动容。不知为何我常常觉得,窗如心,门如眼,这句诗歌在我的感受里,是一种“心怀西岭千秋雪,目随东吴万里船”的暗喻,它洁净、释然,是一种极致的宁静而致远,没有我执,没有无明。
人生的跌宕与漂泊,个中再多沉重婉转,都如山雪逢春化尽,又如江船棹移人远,终归是一种消逝。留下的,仅仅是一种情怀。
我常常觉得,文学的意义,在于带给这个世界以永恒,它比坚石建筑更加隽永。岁月的洗礼,使得我们今天可眼观、手触的古风雅韵少了。如果不是因为文学,我们怎么能得知,在一千多年前,“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那个历史深处的、平凡的早晨。
《鲁迅全集》 鲁迅
前段时间幸得与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批评家止庵先生等一起,在北京做一个新书发布会的活动。私下里聆听几位前辈的随意聊天,点滴都是智慧。有一个小小的细节是,前辈们聊起日本文化的时候,止庵先生随即问起,“是不是日本大众对小津安二郎心怀偏见?为什么每次提及他的时候,周围的日本人看上去态度平淡,反倒是我们中国人说起小津很激动。”戴锦华教授在此很精辟地点评道,“那当然不是了,他们谈论小津,就像……咱们中国人坐下来,说……鲁迅!这种名字搬了出来,不沉默还怎么?谁都没什么好说的了。没得争议,那是公认了的级别。”
读鲁迅,总有高山仰止之感。
《古文观止》 吴乘权、吴调侯编
鲁迅先生评价《古文观止》时认为它和《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的不可轻视”。“观止”一词表示“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
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实际上是为学生编的教材。书中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得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照文体来看,该书选韵文十三篇,如《楚辞·卜居》,陶渊明《归去来辞》,杜牧《阿房宫赋》等,这些作品都是“极声貌而穷文”,工于描绘,描绘中虽用韵语,但与诗不同,往往韵散结合来加强声情之美。散文则或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等等。该书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练,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母亲是中文系教授,我自幼便在她的督促下读书。《古文观止》是她要求我全本背诵的唯一一本。时间是最严格的智者,它亲自替我们层层筛选,去粗取精,淘金一般存留了这些国粹经典。《古文观止》中收录的千古名篇,不负观止二字。
《夜航船》 张岱
《夜航船》是明代文学家张岱著的一部百科全书类著作。张岱为什么把他的著作取名《夜航船》呢?夜航是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人们外出都要坐船,在时日缓慢的航行途中,坐着无聊,便以闲谈消遣。其中乘客有文人学士,也有富商大贾。有赴任的官员,也有投亲的百姓。各色人等应有尽有,谈话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张岱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最难对付。”他在《夜航船》序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昔日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来,且待小僧伸伸脚。”于是,张岱便编写了一本列述中国文化常识的书,便取名《夜航船》,使人们不至于在类似夜航船的场合丢丑。“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矣。”《夜航船》,其内容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广采博收。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奇书之一,包罗万象。
《海边的房间》 黄丽群
罗列这本书,倒不是说它可算经典,但我至少认为这是当今中文小说中的沧海遗珠。我很多年没有这种震撼了:面对一本书,一个字一个字缓缓慢慢读下去,生怕要看完了似的,舍不得读太快了,一路直达阅读沸点,皮肤都被烫伤。我惊讶于发现这么好的小说家,据说还是一位个子又高腿又长的美人。台湾作家黄丽群的《海边的房间》,真是能定义什么叫杰作的小说集。
在她另外一本散文集里面,她写:“二十五岁之前的人生,因无限而简单:总有从头开始的可能,总有金钱体力眼泪时间可以正大光明地浪费。而三十岁之后的人生,则因为有限而简单:就算别人不说,自己也能看见界限。只有这段年纪,如此辗转困难,像熬了一个很长的夜晚,实在不知该任性倒头睡下,还是该强睁双眼出门上班。”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古文观止》概况
点击这里查看「慈怀共读」11、12月共读书目
《古文观止》全书免费阅读
各位亲爱的慈怀共读小伙伴们,早上好,欢迎收听慈怀读书,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共读经典作品《古文观止》,这本书是自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长按上方二维码可免费阅读本书哦!
《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
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
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先秦时期,《尚书》是第一部散文集。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产生了诸子散文,《左传》与《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二是两汉时期,散文进一步发展,《史记》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代表了两汉散文的最高成就。
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期文章多讲求声律,形成骈俪文体,《水经注》、《洛阳伽蓝记》不同凡响。
四是唐宋时期,中唐韩愈、柳宗元领导了古文运动,“文起八代之衰”;北宋时,欧阳修力倡古文,苏氏父子等人互相应和,古文日渐占领文坛。
五是元明清时期,本期散文基本上继承发展了唐宋古文运动的精神,明代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派,反对复古的唐宋派,主张性灵的公安派……出现了归有光等散文大家,清代影响最大的是桐城派。
《古文观止》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
其中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韩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欧阳修11篇,苏轼文11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3篇……共222篇。
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 
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故选入了一些八股气息浓郁的文章。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古文观止》是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二人均饱览经典,都长期从事私塾教学,因合编《古文观止》而留名后世。
《古文观止》300年来流传极广、影响极大,在诸多古文选本中独树一帜, 鲁迅先生评价《古文观止》时认为它和《 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的不可轻视”。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慈怀共读,每10天共读一本经典好书,我们一起读书,一起进步!
《古文观止》全书免费阅读
你对这部作品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慈怀共读每日话题
书友@turbo
女主角不肯端那盘饺子去给男主角的时候,她自卑。但在母亲去送那盘饺子的时候,又想着自己去送,因为想见他。
书友@我的大海挂在墙上
是女主最后一次从作家房间出去在院子里遇到侍者被认出的场景,不知女主在那一刻是否意识到这边爱情的悲凉。
你喜欢古文吗?你会主动寻找古文书籍来阅读吗?
亲爱的书友
慈怀共读至今已共读了48本书
进行了超过100节微课
小编花费大量时间把它们整理到一个专栏里
只要花费9.9元订阅本专栏
您将看到700篇领读文章
听到100节微课
(长期持续更新中…)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31被浏览2,857分享邀请回答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 1302|回复: 5
《古文观止》读后感古文观止读书体会笔记
《古文观止》读后感古文观止读书体会笔记
  近日,将《古文观止》一书读了一遍,虽然有许多语句还不能了解其中的意思,特别是有不少的生僻字,要查字典,很麻烦,但仍然感到这本书读迟了。千真万确,读书不一定要看读了多少本,关键要看读的什么书,对这本书理解的程度如何,自己在读后有什么收获与借鉴
  说《古文观止》是一本好书,是因为它经过了数百年的历史的检验。《古文观止》编纂于康熙年间,至今数百年,文人墨客都以此书为圭臬,学习做人做事,学习文章写作,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我读此书有三点好处:一是了解历史,特别是《国语》、《左传》、《史记》等篇目中的文章,是春秋战国、汉唐到元、明、清历史的很好记录。二是学习了对时、对事、对人的看法、做法,受益匪浅。宗臣的致刘一丈书使我知道了人要乐于安命,不作非份之求。君子要有自己的人格,因时而动,顺应潮流。三是如何写作文章,特别是宋以后的文章,更多地偏向于记事、记景,借以抒发情怀。是中国几千年的巅峰之作,宜再细加揣摩,必大有收获。
  将它放在床头,时常读之。
古文观止读后感
  近一段时间读了读古文观止,忽然间有一种道德败坏的感觉,看着我们的老祖宗们那一段段的慷慨激昂的文字之间,恍惚的窥探出丝丝的历史的足迹与尘埃。 不知是社会进步了,还是这个社会已经跌落一个不可挽回的深渊了。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已经的变的如此张狂和不在乎所谓的什么脸面了。
  是我们的老祖宗们太过落伍,还是我们现在的人都已经彻彻底底的忘却了,那千年以前的老人们在那歇斯底里的呐喊中高举的伦理与道德了!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总是在提倡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啊,这就是所谓的发展啊!发展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是那国人了。是美国,是韩国,还是意大利?我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孩不禁的想问问,为什么现在的都在哈韩哈日哈美,为什么现在的人为了钱可以变的湮灭了人性,可以伤天害理的干出那一出出所谓的进步。
  我真的不明白是我们丧心病狂了,还是老祖宗的话都已经过时的老掉牙了,已经不足已叫人学习和推崇了。
古文观止读后感
  说明:最近带学生在业余时间读《古文观止》,每周一卷。研三学生原原的《读文观止》前三卷的读后,写得颇有意思,于是贴在这里留存,虽偶有错漏,但也无伤大局,为尊重作者原貌,未作任何改动。
  似乎从幼儿园起,老师们就会提及《古文观止》,相信我们很多人也记住了这个名字。只是真正研读过的人有多少呢,我也一样,要不是今次林老师给我们推荐、然后又预先买了几个版本供我们选择,之后再订购我们选择的版本,几次周折之后,终于拿到了这本属于自己的《古文观止》,自己喜欢的封面、喜欢的版式、喜欢的文字结构,再也没有理由不去拜读,不去了解它。
  《古文观止》的编选者为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他俩是叔侄关系。据记载,吴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从孙吴调侯,日以古学相砥砺,奇伟倜傥。他们二人才器过人,下笔洒洒数千言无懈漫,而他们想这些都是得益于之前祖先留下的古文读物,从而就想把这些文字发扬光大,书名取为观止,意在力图选编达到尽善尽美,无以超越。
  这几周跟实验室的同学一起学习了前三卷的内容,总的来说这三卷在讲周朝衰退,春秋时期诸诸侯国的历史,文中涉及了不少的君王和大臣、大夫,我们暂且不去评论历史的好坏,人物的功和过,只从这些古文的形式上,语言精练、短小精悍、论说抒情、写景状物、众体兼备,就能体会出古人的智慧、才智。
  子家、王孙满、齐国佐、子产……他们的足智多谋、大智大勇,直到今天还是传为一段佳话,还是值得咱们学习借鉴。所以说智慧是无时空界限的,也是经久不衰的。有智慧还不足够,还得有胆量、有魄力,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讨论时老师的一句话,对我启发很大:“古代时候是不分科的,无论哲学、政治、生态、地理等等,全部涵盖在了一起。”我也觉得很有意思,不自觉的想把这些古文的内容给分分科,体会一下古人的见解和认识。首先,古人崇尚“德”“仁”“孝”“民心”“贤才”,得民心者得天下,当今社会,国家要求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三农问题”,古人的智慧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印象最深刻的是展禽解释海鸟来居是海洋灾难的先兆,里革破鱼网进行强谏,进谏的方式借古讽今,可见古人那时已经对生态环境很重视。
  漫漫历史长河,现在我们看待历史,我们也终将成为历史,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发展,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生命相对于历史太短暂了,好好珍惜,把握这短暂的生命,做自己想做的事、想做的人,加油!
古文观止读后感
  之所以会阅读《古文观止》,说来也是机缘巧合。
  不久前收到班委的群发短信,知道了又是一学期一会的读后感时间,于是从群共享下载了书单直奔图书馆,凭直觉觉得标题不错,便借了这本1987年版的《古文观止》。简朴的封面上散落有缃色的斑斑点点,书页微微泛黄,这无一不昭示着它存在了好些年头,还未阅读,心底里已增添了几分好感。
  《古文观止》是清康熙年间的吴乘权和吴大职叔侄二人选编的一本古文读本,从先秦到明末,共12卷,222篇,以散文为主,间或穿插有骈文辞赋。康熙三十四年,二吴将书稿寄给已是两广总督的吴乘权的伯父吴兴祚,吴兴祚“批阅数过”后于当年五月端阳日付梓,这就是《古文观止》的初刻本。此后,《古文观止》又经过多次翻刻。87年版《古文观止》是安平秋点校的,他以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本为底本,用映雪堂原刻本复核,再用文富堂本、怀泾堂本、鸿文堂本参校过,甚至还参阅了相关史书、总集、别集所收古文。首页刊登安秋平的点校说明,此外还附有吴兴祚的序,吴乘权、吴大职二人合写的序和吴乘权的例言。
  《古文观止》里选录的篇目大多是耳熟能详琅琅上口的名篇佳作,其中有不少在中学和大学阶段的课本中出现过,每每读到,都会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吴乘权和吴大职二人在篇中注有不少的字音、词义、典故,部分句子的释义和自己的评注,用小字与原文隔开。适当的即时注释,能够帮人更好地理解原文,又不至于只看释文而不去思索。由于没有应试压力,再加上注释和已有的古文基础,阅读《古文观止》,不仅能温习了学过的古文知识,充实自身的文学修养水平,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窥见历史的片段。先秦时期,诸国混战、群雄并起,各 国国君为开拓疆土,发起各种正义的非正义的战争;能臣干吏或向君主勇谏,停止不义战争、拒绝向他国借道,或出使他国,以一己之力劝退一国之师。两汉之际,帝王下诏求贤,贤臣上表献策。魏晋南北朝,朝代更迭频繁,文人雅士退居一隅,纵情山水。唐宋大家,居庙堂之高则陈书上表忧国忧民,处江湖之远则归于自然携友同游……
  87年版的《古文观止》的最大特色在于二吴的评注,他们会在某些句子后面和全文借书处添加自己的观点看法,如《曹刿论战》中就有评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骂尽谋国偾事一流人,真千古笑柄”;《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中评论:“一念奢侈,饥寒立至。起手数言,穷极原委。‘奸法与盗盗’一语,透尽千古利弊”,言有尽而意无穷,读来令人深思。
  《古文观止》作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入门书,集中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古代人民非凡的智慧。
古文观止读后感
  《古文观止》,乃古时散文的基础读本,学古文者,入门即读《古文观止》。其中散文百篇,各有所寓。
  《古文观止》,读之,不仅学古文,更应学为人处事之道,立身明辨之礼。
  初读《古文观止》,摘自《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眏入眼帘。
  这一篇主要讲的是庄公与其母由不和到和好的过程。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这便是庄公与其母不和的开始。说来这亦非庄公之过,而惊其母,亦使生恶。而共叔段定不“寤生”。较之于庄公,姜氏故而更爱共叔段,遂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古时有迷信,则庄公寤生,可谓克其母,而其母恶之。
  亟请之而公弗许。从这可以看出古代的世理。古时的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庄公为嫡长子,位若不传庄公,武公恐国之将乱,故授其位于庄公。
  不过我想此古理有不便之处,若嫡长子不明事理,或骄奢淫逸,或愚不可及,则何如?国之将崩欤?立诸太子,应以才华、人品为重,不一定要立长子,甚则,亘 古时的禅让制更佳。
  庄公于是平安地继了位。于时,其母武姜为其弟请制。“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由此,可见姜氏对共叔段的爱。这母爱是偏袒一方的,由后文“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可知,姜氏亦爱庄公。
  庄公亦孝其母。姜氏请制,庄公封其弟于京,祭仲言之害,庄公以“姜氏欲之”而不辟害。此后庄公一让再让,亦显其孝,然失教于其弟。
  大叔非是善类,谋国之大叔,先则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见庄公未动,其欲益盛,如后世秦收六国之地,而增其欲。
  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此大叔之狼子野心。而姜氏将启之,亦为姜氏偏心之处。虽为己之二子,亦有所偏向,如手心与手背,手心的肉更多。姜氏夫人,定无雨果的《悲惨世界》中冉阿让、沙威之无私,即使此二者亦有偏心之处。而姜氏之偏心,不免过重了。
  后如庄公之所言:“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及:“不义不昵,厚将崩。”之语。大叔袭郑,然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由此,段亡命天涯,无立足之地。此不悌之害也。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左传》的解释是说“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大叔段的这个教训,我们定要吸取。
  首先,成大事者,行义,有德,省己而能服众,得人心者,得天下。观大叔段所为,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收贰以为己邑,他用的方法,是强迫,是威逼,民心所不服也。何谈“人和”?
  欲成大事,亦应度德量力,观之庄公,手下有良臣:祭仲、公子吕、子封等众;有完备的情报能力、军事能力:“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再者,庄公的智慧较共叔段为高。
  知此,共叔段必无机可乘。
  战争告一段落,而姜氏与庄公母子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想是为母所弃,一时之愤,而此言行,随后而悔。
  人,要冷静,再思而后行,不能为了一时的感情波动而坏了事。著名企业家余世维先生每次要开除员工时,都会将开除的通告多在柜子里搁一天,思考是否真的应该做这个决定,便是怕自己因一时脑子发热误了事。
  而事已做成,生米做成熟饭,庄公后悔也无济于事。
  终于来了救星。
  救星者,颖考叔也,是为颖谷封人。一日,公赐之食,食舍肉,遗之其母也。公谓之曰:“尔有母遗,我独无!”语之故,且告之悔。颖考叔授之法。
  后有母子,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曰,公入遂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如此,这篇文章开拓了我们对“孝”的理解,孝,不仅对于自身父母、长辈,亦可助人为孝悌之事。
  君子有言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今世之孝子,自愧弗如耶。
  《古文观止》,读之,学的不仅是古文,更应学孝悌谨逊之德行,学忧国忧民之冥思,度德而量力,得之人心,终有所成果,为世之福祉。
  读之,而知需行善道,修其德,得其所,而安心立命。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魏晋南北朝骈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