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胆囊炎后背疼痛部位图痛''去医院看后'医生给我开了(血符逐瘀)和(甲钴胺)'我就纳闷了''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图片】论胆囊炎_胆囊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204贴子:
论胆囊炎收藏
胆囊:位于右方骨下,肝脏后方的一个有弹性的梨形袋结构,有浓缩和储存胆汁之作用。
胆囊分底,体,颈,管四部,颈部连接胆囊管。胆囊壁由粘膜,肌层和处膜三层组成。
胆囊位于肝脏下面,正常人的胆囊长约8~12cm,宽3~5cm,容量约为30~60ml。胆囊内面以粘膜覆盖,有发达的皱裂,胆囊收缩时,皱裂高大而分支,胆囊充盈时,皱裂减少变矮。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胆囊通过胆管与胆管相连,其糊膜有许多螺旋形皱裂,粘膜的单层柱状上皮内散在少量杯状细胞。固有层内有粘液腺,肌层较厚,以环行为主。
胆汁的形成:肝生产胆汁经肝管排出,一般先在胆囊内储存,胆囊腔的容积约40~70ml,上皮细胞吸收胆汁中的水和无机盐,经细胞侧面的支膜转运至上皮细胞间隙内,间隙的宽度可因吸收液体的量而变化,吸收水和无机盐,通过基膜进入固有层的血管和淋巴管内。胆囊的收缩排空受激素的调节,进食后尤其在高脂肪食物后,小肠内分泌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经血流至胆囊,刺激胆囊肌层收缩,排出胆汁。
胆囊粘膜上皮由高柱状上皮细胞衬里,粘胞有许多皱裂,皱裂间有粘膜上皮深入至固有膜甚至肌层内,形成许多窦状的凹陷,在该处易发生炎症或形成结石,固有层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肌层和浆膜层之间有一层较厚的结蹄组织,内含丰富的淋巴管,小血管和内外神经丛。胆囊有较强吸收和浓缩之功能,同时胆囊粘膜亦有分泌功能,分泌粘液。在慢性炎症时胆囊粘液的分泌增加,尚有属于神经内分泌,分泌肽素激素的内分泌细胞。
人在饥饿时,胆汁储于胆囊内,当消化时再由胆囊排出,同时也减轻胆囊压力作用。
胆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20ml,保护胆道黏膜,不受浓缩胆汁的侵蚀和溶解。进食3~5mim后,食物经十二指肠,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产生一种激素叫缩囊素,使胆囊收缩,将胆囊内胆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肠,自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胆汁同时,也将胆道内的细菌与胆汁一起排出体外。一般来说进食半个小时,胆囊的胆汁即可排空。
胆汁的作用,主要是胆盐或胆汁酸的作用。胆盐或胆汁酸可作乳化剂,乳化脂肪,降低脂肪的表面强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于水溶液中,这样便增加了胰脂肪的作用面积,胆汁酸还可与脂肪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酸的吸收,总之,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的意义。胆囊一但不能正常排出和应用,它会引起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使整个消化系统出现临床症状。而最常见的并发症但许多医生和病人都未注意到的_浅表性胃炎和肠炎,是胆囊炎所引起的并发症。
胆囊炎并发症:常见并发症,胆囊积水,白胆汁,石灰乳胆汁,器样胆囊,胆囊穿孔,胆囊内瘘,肝脓肿,胆囊癌变。
在日常生活中,以上的并发症并不出奇,但人们未想到的并发症浅表性胃炎和肠炎,乃是慢性胆囊炎所引起的。慢性胆囊炎,一般传统的医学治疗方法:如注意饮食,休息,解痉,镇痛,抗生素的应用,消炎利胆等。但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也只能起到临时治疗作用,不能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久而久之(胆囊炎超过5年以上)就会并发严重性浅表性胃炎和肠炎。所以在治疗上,胃肠的药物根本起不到作用,这就叫治标不治本。其实病根在胆囊上。治疗胃肠炎,首先治胆,胆好了,胃肠病也就慢慢好了。
胆囊炎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临床以肥胖多产,女性多于男性,40岁女性发病较多。
急性胆囊炎:发病与胆汁淤滞和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有密切相关。主要致病为大肠杆菌多见,其它如克雷伯箘,厌氧杆菌等;革兰阴性箘,多由肠道经胆总管逆行进入胆囊。慢性胆囊炎一部分为急性胆囊炎延变而成。但多数既往并无急性发作病史。约有70%的病人伴有结石。由于胆石刺激,加上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基础上,有过多次反复的急性发作,可使胆囊或胆壁纤维组织增生肥厚,终致囊腔缩小功能丧失,若胆管为结石,炎性粘连或疤痕完全阻塞,胆汁无法流进胆囊,而胆囊内原有的胆汁,因胆色素逐渐被吸收,粘膜仍不断分泌无色水样粘液(白胆汁)即可形成胆囊积水,当即发感染,则演变为胆积脓。临床表现为;急性胆囊炎,不少患者在进食油腻晚餐后半夜发作,因高脂饮食能使胆囊收缩,而平卧不易小胆石滑入并嵌顿胆管。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背放射性疼痛,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但寒战少见,黄疸轻。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慢性胆囊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有时因结石梗阻胆管,可呈急性发作,但当结石移动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转。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和扣击痛,如胆囊积水,光滑的囊性肿块。一般治疗和预防,包括:卧床休息,禁食,腹胀者管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解挛止痛,静脉联合使用抗生素。但对急性胆囊炎有效,慢性胆囊炎只起到临时作用。
患有慢性胆囊炎,在治疗上要胆胃同治,胆胃是相连的关系,胆是为胃服务的。当胃进食时,得需要用胆汁分解,胆分泌出的胆汁进入胃内进行消化,所以胆的活动是受胃引导的,如果胃不好胆汁就会受到影响胃的正常消化,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一般而因嗜酒,喝浓咖啡,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吃一些刺激食物等,(但人们都忽视胆囊炎引起的并发症,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经胃镜发现或证实胆汁反流是引发浅表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后十二指肠夜或胆汁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黏膜屏障,胃蛋白酶向弥散至黏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所导致严重性浅表性胃炎。但此种浅表性胃炎,在治疗上以保护胃黏膜为主,调整胃肠运动功能,应用抗生素,制酸的药物应用,有助于胃消化药物。多数浅表性胃炎症状可自行消失,经过数年数月病变完全可以恢复正常。如果是胆囊炎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在治疗上所有的药物是无效果的,病因在胆囊上,如果胆囊炎治好了,那么浅表性胃炎也会自然痊愈。
胆囊炎并发肠炎:很多人被医生误诊或病人感觉是自己的肠道出了问题,其实不然,病因在于胆囊上。胃肠不好,胆囊炎导致胆囊不能正常收缩,胆汁排泄量减少,而胆汁是用来分解和代谢脂肪重要的元素。排入胆道的胆汁少会导致脂肪代谢分解慢,下面肠道的食物下不去,上面胃里食物就下不来,只要胃里有食物,胃就不停的分泌出胃酸,正常的胃酸是用来粉碎食物,但胃酸分泌过多就会伤其胃的本身,使胃的负担加重,久而久之,便会产生胃炎肠炎。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严重性胆囊炎,医生主张做胆囊切除,然而胆囊一旦切除后对人体的害处,是人们意想不到的。
胆囊切除后,胆道内胆汁的逆流现象增多,而胆道的感染机会也会增加,空腹时胆汁也会连续进入肠道,没有食物和胃酸中合,胆汁在十二指肠积蓄达到一定的压力后逆流之胃,胆汁中的卯磷脂对胃黏膜的损害很大,会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
严重时患有会引起剑突下烧心样疼痛,呕吐,胆汁和出现体重明显的下降。胆囊切除后的患有,胆汁中的胆汁酸在肝肠循环加快,胆汁酸在肠道中生成增加,它们的代谢产物有较强的致癌,所以胆囊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切为好。
胆囊发病的原因;人们在正常的生活中,由于抗免疫力下降,造成胆道感染,胆道感染所引起的胆囊炎,情绪失调,可导致胆汁排泄受阻所引起胆囊炎,日常生活没有节奏,暴食暴饮,吃高脂肪,胆固醇的食物,胆道寄生虫病等。
慢性胆囊炎,可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然而浅表性胃炎肠炎双是慢性胆囊炎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有的不少病人以前没有患过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长期发炎,胆囊壁会发生纤维增厚,疤痕收缩,造成胆囊萎缩,囊腔完全闭合,导致胆囊功能减退,甚至胆囊完全失去功能。慢性胆囊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亦不明显
。平时可能经常有上腹部瘾疼,腹胀,嗳气,恶心,厌食油腻的食物等。有的病人感觉右肩胛下,右季肋或腰等处隐痛,运动及凉水浴更为明显,右上腹肋緣下有轻度压痛。B超声显像检查,可为显示出胆囊的形状大小,胆囊壁的厚度,排空功能以及结石的存在,胆囊功能障碍等。
慢性胆囊炎并发浅表性胃炎:利用中医药结合(口服药物,药物穴位注射,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并发浅表性胃炎。
口服药物:是以疏肝利胆,调畅气机,宣胆通络,活血化瘀为主。肝胆以疏泄通降为顺,湿热郁结故胆汁流通不畅,不通则痛。利用疏肝解郁化湿,清热利胆为主,辅以理气合胃,故获得良效。
穴位注射药物:是选用药物注入胆囊穴,根治的一种治疗方法。药物注射穴位,对消化系统有调节作用,主要解除胆,胃,肠平滑肌痉挛,调整消化液的分泌,调整胃肠蠕动,其调节作用双向作用,使药效在胆囊穴得到加强,并且药物在穴位保持更持久性,进显药效的发生与发展有经络作用。可将药物的性能及时穴位的渗透作用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故对胆囊疾病有特除的疗效。
自血疗法;配合自血注入足三里穴位。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其功效发生胃气,燥化脾湿,故此穴有强壮之作用,为人之保健之要穴。用自体的鲜血注入足三里穴内,血液在局部形成血肿,利用血液在局部吸收较慢的原理,在足三里穴内形成一个长期刺激灶,也就是说时刻刺激此穴所取得很好的效果。而足三里是一个强壮穴,能增加机体抗病能力,抵御外邪入侵,从而达到调和理气,增加抗免疫力,治疗疾病的作用,结合临床,配合药物,在治疗上取得了根治胆囊炎的目的。
利用中医药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并发浅表性胃炎,肠炎,取得了满意和根治的疗效。
病例如下:治疗组,自2000年以来,治疗慢性胆囊炎病人随访,结果如下:病例一,薛春玲女53岁(邳州市占城镇人)患者于2000年前来诊治 。病人主诉:长期腹痛,腹胀,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感,并伴有严重性浅表性胃炎。曾到各大小医院治疗无效。于2000年5月份前来诊治,一个疗程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二:宋兆英女64岁,(邳州市占城镇人),该患者有20年胆囊炎病史。主诉:持续性上腹疼痛,嗳气,反酸,腹胀,和消化不良,食油腻的食物病情加重。B超胆囊壁增厚,胆囊毛糙,。病程长,治疗多年无效。于2009年6月份前来诊治,一个疗程治愈。
病例三:马夫林男38岁(徐州大彭镇人)患者于2013年4月份前来诊治。超声所见:肝脏形态规则,包膜光滑,光点分布增强均匀,管道结构清晰,肝内胆管无扩张。胆囊常大壁厚0,4cm,其内未见强回声光团。胃经饮水500ml后扫查,内壁层次清晰,粘膜浅层毛糙,回声继续,胃蠕动欠佳。超声印象:慢性胆囊炎,浅表性胃炎。病人主诉:近几年来病人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酸胀。近期食欲不振,疼痛面容,体重消瘦明显下降。从到各大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前来诊治,一个疗程病人症状消失,痊愈。
近年来,对于3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后随访。其中女性18例,男性14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52岁。病程2~20年,平均年龄11年。其中19例B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壁毛糙。13例伴有严重性浅表性胃炎,肠炎。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疼痛时放射至右肩。
经诸例患者:口服药物,穴位药物注射,自血疗法,后对患者观察和随访。30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治疗后效果不佳,但症状有些缓解。治愈率可达93%。十年来治疗后观察和随访,没有一例患者复发。这也说明利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取得了根治的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胆囊炎患者逐日上升的趋势,我们应推广这项治疗方法,为更多患者解除胆囊炎的病痛。
利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并发浅表性胃炎,肠炎,效果好,无副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预防胆囊癌的发生。
投稿人:邳州市占城镇进德村卫生室~史向田
胆囊炎患者不看此稿,可惜啊!
楼主,我前天夜里被疼醒了,右侧上腹部很痛,天亮起床后完全不痛了,工作了一天。昨晚十点多上床睡觉,躺下没多久又开始疼痛,同样部位,深吸气时加剧。痛了一段时间后我就睡着了。今早刚起床还有一点痛,过一会儿就不痛了。然后去医院做B超,肝胆胰腺没问题。医生然后要我周一去做胃镜,因为周末那个医院不做胃镜。医生说既然肝胆胰腺没问题也许可能是胃十二指肠的问题。
请问楼主b超显示没问题,是不是肯定不是胆囊炎呢?
顺便说一下我的胃近两年的确有点问题,有时进食后感觉上胸部堵得厉害,偶尔有反流现象
可以说是胆囊炎引起的胃炎!
我可以治好你的病!
请教楼主,我丈母娘急性胆囊炎,后发烧,住院两天了,一天输水十几袋,烧退了,也感觉好多啦,能进食吗
好东西,受益匪浅。
胆囊收缩功能差,胆囊深呼吸疼,有办法吗?以前得过急性的住过院
楼主,现在纠结中,胆囊炎急性发作4天,B超提示胆囊里面很多沙石,胆囊体积增大一倍.医生说要切除胆囊,要不要切呀。而且我有脂肪肝耶,求解?
胆囊壁稍毛糙,这也能引起上腹部胀么?那吃什么药能缓解了?
我的右腹每天胀痛,有时肩膀后也痛,b超检查不出来是胆囊炎吗
病人要去你那治疗啊?
楼主,我有胆息肉加胆囊炎,还有一颗0.6的结石,最近疼了一两次,医生让我切胆?可以吗?
顶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
楼主胆囊炎是不是睡觉时候更严重。晚上实在睡不好。我前几天右胸肝区隐痛,去医院做了胸透,肝功能两对半。都正常。只有彩超显示胆囊壁毛糙。我这疼痛是胆囊炎引起的吗。
大夫好,我前几日到现在每天晚上疼。我明天检查肝功能,彩超,吃了药,现在涨的很,明天给你看结果
吧里有人在这里治好过吗?求真伪,骗子太多了……
楼主 我自己也不确定是不是胆囊炎了
就是有时候吃饭吃急了 吃太油腻了 右边肋骨的地方就会疼 有时候疼的睡不着觉
偶尔会这样 不经常 21岁 女
照过b超没有结石 不过有乙肝
七月份右上腹疼痛加右后背疼痛,恶心,去医院检查有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炎症,打了三天点滴没事儿了, 过了几个月,这几天右上腹又开始发痛,但是后背不痛,不能多吃,早晨起来恶心难忍,吐完了就感觉舒服,我因为工作关系抽不开身不能去您那里,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查来查去不知道哪里有问题,右上腹痛,最近听亲戚建议吃生核桃,吃了几天,感觉右上腹总有压迫感,生核桃到底能不能治疗胆囊息肉或慢性胆囊炎
让更多人看到
让更多的人看到
胆囊炎会引起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嘛?
我也是胆囊炎患者,从查出来后才知道,很早以前就得了这个病,但是一直不清不楚的忍受多年,希望楼主能给予治疗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胆囊炎能不能吃大枣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胆囊炎能不能吃大枣
拇指医生提醒您:问题下方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胆囊炎,最近因感冒吃了消炎药.同时也吃了不少大枣,胆开始痛了.请问,胆囊炎和大枣有关系吗?
胆囊炎患者的家庭常备药物有哪些?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常常发病突然,尤其在抵抗力很差的时候,或内心苦闷,精神不振,或暴食暴饮或饱餐以后,常常会出现胸闷、消化不良、恶心、食欲不振等胆囊炎发病的轻度症状,一时到医院求医又十分不方便怎么办呢?可以在家庭中准备一些常用药,一有症状,就可进行自服,缓解症状。如: 口服消炎药: ①氟哌酸:一日3次,每次1~2粒(即0.1~0.2g)空腹口服。 ②红霉素:0.3g,一日4次,饭后服。 ③氯霉素:0.5g,一日4次,饭后服。 ④洁霉素:一日4次,每次1~2粒(0.25~0.5g)。 ⑤灭滴灵(甲硝唑片)一日3次,每次一片(即0.2g),饭后服,孕妇禁用。 ⑥先锋Ⅳ胶囊:一日4次,每次0.25~0.5g。 利胆药:有胆通、胆宁、胆益宁、胆乐、胆酸钠、利胆酸等,也须备用。 在发病时,可在以上各类药中,选择一种药服用。服前应看说明书,避免错服。如果症状越来越重,就应去医院就诊。 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经验有哪些? 蒲辅周经验: 慢性胆囊炎中医辨证为胆火上逆,胃气受阻,以致胆胃不和。治法先宜清疏肝胆,和胃降逆,用四逆散、左金丸加味。 董建华经验: 我认为一定要抓住肝胆郁滞的病机,注意气滞血瘀、湿热蕴阻、肝病及脾、肝气犯胃,或土壅木郁之兼并,选方多以柴胡剂为主,随证加减用药。 岳美中经验: 大柴胡汤加味治慢性胆囊炎。借鉴仲景《伤寒论》大柴胡汤,以柴胡疏解少阳胆经之热,更有黄芩助之,枳实合芍药能除心下郁塞感,大黄能诱导瘀热下行,半夏、大枣以和胃,重用生姜以制止呕恶;外加金钱草利胆清热,滑石利尿泄热,鸡内金化积热。此方用以治黄疸症及胆结石亦有效。 黄文东经验: 治疗以疏肝利胆、清化湿热为主要法则,以大柴胡汤、承气汤为常用方剂。大便秘结者攻泻药用量宜重,但脾胃虚弱者,又不宜连续猛攻。 路志正经验: 近年来多以大剂清利,甚或“总攻”治之,施于肝胆湿热者,收效恒多。而用于体质素亏、脾胃虚弱、排石无力者,则非攻下所宜。故仲景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教,岂能忽之。而纯事清下,不予辨析,致苦寒伤胃者有之。因此,我对于此类病症多以健脾和胃和清利湿热法同用,寓攻于补,攻补结合。如曾治一胆总管树皮状结石患者王某,经中医会诊皆认为胆管阻塞,胆囊膨胀到鸡蛋大,毫无收缩能力,结石排出不易,必须手术。但患者年逾花甲,不愿手术,根据其体质虚弱等病情,而用香砂六君、补中益气等健脾益气,佐以清利肝胆湿热之品,治疗三月,竟将结石排出而收功。 赵绍琴经验: 胆囊炎早期:可见右胁下时常作痛,伴见舌苔糙垢根厚、质红且干,脉多弦滑而数,大便干结,小溲赤少。此为胆热郁滞,气机不畅,治宜清泻胆热,疏调气机,以缓疼痛。处方:柴胡60g,黄芩10g,旋覆花10g,片姜黄6g,杏仁10g,苏子梗各10g,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0g,槟榔10g,鸡内金10g。在治疗期间必须注意饮食调摄,减少食量,以青菜为主,忌食油腻之品,每天早晨必须走路以助消化。 急性发作期:多由慢性胆囊炎转来,临床表现为右胁剧烈疼痛拒按,发热,恶寒,呕吐,恶心,舌苔垢厚,心烦急躁,两脉洪滑而数,大便数日未通,小溲赤热,急以清泻胆热,攻下利胆为治,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6g,大黄3g,枳实6g,黄芩10g,半夏10g,郁金10g,杏仁10g,香附10g。 慢性胆囊炎长期不愈者仍需轻泻胆热,增强其消化功能,用药沿清热调肝利胆法:竹茹6g,陈皮6g,半夏10g,蝉衣6g,杏仁10g,莱菔子6g,焦山楂10g,鸡内金10g。 体弱气血不足而消化功能过差者,宜用益气补中、健运缓痛法,并嘱其坚持体育锻炼以期配合治疗。方用:木香6g,砂仁2g,白术10g,茯苓10g,太子参6g,陈皮6g,竹茹6g,黄芪10g,焦麦芽10g,枳壳6g。 胆囊炎经常发作,脉象细弦,舌红口干,又有阴伤阳亢之象者,当用养血柔肝,疏调木土法:当归10g,白芍10g,木瓜10g,生牡蛎20g,香附10g,片姜黄6g,旱莲草10g,女贞子10g。 若阴伤而阳热过亢者,两脉细小弦滑数,心烦口干急躁,夜寐梦多,形体瘦弱,甚则午后低热,当用养血柔肝折热法:金铃子10g,元胡6g,香附10g,旋覆花10g,柴胡6g,夏枯草10g,郁金6g,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0g,杏仁10g。 胆囊炎、胆石症的针刺疗法有哪些? 针刺治疗胆道疾病具有解痉止痛、利胆排石、降逆止呕作用,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其他疗法使用。 (1)体针 ①针刺 a. 穴位:胆俞、中脘、足三里、治胆穴、阳陵泉。绞痛加合谷;高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b. 针法:选以上穴位2~4个,深刺、重刺,持续捻针3~5分钟,留针30分钟,每日2次。 ②电针 a. 穴位:右胆俞(阴极),治胆穴,日月,太冲(阳极)。 b. 方法:进针,有针感后接电针仪,使用可调波,强度由弱逐渐加强,以可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 ③水针 a. 穴位:胆俞,足三里、中脘、治胆穴。 b. 方法:选1~2个穴位,每穴注射当归液或红花液2ml;或10%葡萄糖液5ml,进针有针感后快速推注,每日1~2次。 烟台地区文登中心医院采用体针治疗219例胆石症,排石者185例,占84.5%。该组185例排石者共排1cm×1cm×1cm以上大小结石151块,其中最大为4.5cm×3.5cm,最大横径3.5cm。有的患者在排出同时还排出蛔虫残体及炊帚苗为核心的结石。取穴右侧日月、期门。上腹疼痛较剧和胆囊胀大者用巨阙透腹哀、治胆穴。进针后接电针仪,通电60分钟,每日1次,疼痛重者也可一日2次。同时口服33%硫酸镁40ml。 (2)耳针 ①穴位:肝、胆、脾、胃、十二指肠、神门、交感。 ②针法:选上述反应明显的2~3穴,重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2次。 近年,全国各地多处有人采用王不留行籽、白芥子或菜籽贴压取穴,配合猪蹄等高脂饮食治疗胆石症,有较好的排石效果。 如何运用按摩疗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1)点、按法:在背部寻找痛点,大多在第九胸椎旁及两侧胆囊穴。用点或按法先刺激背部压痛点3~5分钟,然后刺激胆囊穴3~5分钟。日1次,7日为1疗程。 (2)一指禅推或揉右胆囊穴,阳陵泉,右肝、胆俞以及双侧太冲穴以舒肝利胆。 (3)施掌擦法于两侧胁肋部。 (4)点穴治疗胆绞痛: 病种包括胆囊炎、胆石症。取穴:胆俞(双)。指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10~15分钟,痛甚酌情增时。再用大鱼际循本穴上下推揉30次。本组100例,显效(疼痛完全缓解)6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有效率95%。另设点穴(10分钟)、空白对照组胆囊有功能者各50例,用Aloka-190型超声仪检测胆囊及胆总管最大切面后拍片,结果:两组胆囊、胆总管呈收缩改变分别为45例、42例,扩张分别为2例、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来源:谭自民…//中医药学报. ).-46 (5)特定按摩手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用扩胸晃法(医者双手搬两肩,膝部抵胆俞穴,向前用力扳晃2~3次)、贯法(医者握空拳轻叩放在百会穴上的一手掌背1~3次)、四指叩击法(根据结石部位分别仰、侧、先仰后侧卧位,自上而下叩击肝区3~5遍,以无痛苦为度)。点按法:点按背部胆俞、肝俞和阿是穴、至阳穴;再点按期门、日月、鸠尾、中脘、阳溪、足三里、公孙、太冲、丘墟,按子午流注法每次取3~4穴,每穴15~30秒,得气为度。每次15分钟,日1次,10次为1疗程。本组36例,用3个疗程,痊愈9例,有效21例,无效6例。 来源:郑朝民…//按摩与导引.-1998,(1).-17~18 (7)推拿背部腧穴对胆囊炎止痛作用的观察: 本组45例,其中伴肝内胆管结石者3例,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1例。治法:均以推拿心俞、督俞、膈俞穴为主。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拇指的指腹或大、小鱼际,或用掌根部在穴位上进行按揉,每次10~20分钟,日2次,5日为1疗程。部分患者在背部压痛区结合拔火罐。结果:有效40例,无效5例(均伴有肝胆结石,经按摩后疼痛虽缓解,但维持时间较短)。 来源:齐传厚…//成都中医学院学报.-).-20~21 7 胆石症按摩四法: 第一法:第七至第九胸椎背部压痛点及两侧胆囊穴,用点法或按法重刺激2~3分钟。 第二法:左背部压痛点平面的脊柱棘突作旋转复位。 第三法:沿背部两侧膀胱经用推法治疗,约6分钟,再按胆俞、肝俞、膈俞各1分钟,最后用擦法治疗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第四法:在两侧胁肋部用擦法治疗,以微微透热为度,然后施按、揉法于两侧章门、期门各1分钟,以酸胀为度。 如何运用气功疗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1)气功针刺 将毫针刺入支沟,阳陵泉。然后以龙含式,用拉旋手法发气,并右旋导气下行。 (2)辅助练功 ①推胁“嘘”气功:站位或坐位,自然呼吸,排除杂念,全身放松。先叩齿36次,搅津而咽,送入两胁,再引归丹田,两手手掌放于两胁下。然后慢慢吸气,令满口;呼气时口念“嘘”字音,两手同时自上向下轻轻搓摩两胁部7次,共做8息。 ②推胸导气:若左侧肋部疼痛,以右掌放于左胸上,从胸中线向左推,边推边移7次,然后揉膻中、期门。 ③疏肝导气功:a.松静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掌心向下,五指微翘,微用力下按,并意想气达手心,直至指尖。b.两手顺势提至胸前,掌心向前推至肩、肘、腕,意存两掌。c.两手左右平伸,如鸟舒翼,十指上翘,以掌左右平推,行气至掌心。d.两掌顺势收至胸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再翻掌向下推至耻骨联合处,引气行于丹田,然后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收功。 (3)立冬坐功:运主阳明五气,宜每日3~5时练功。 ①姿势:端坐。调整呼吸意念。 ②练功:右手张开,用力按住右膝,左手握拳,肘弯曲,用力向后拉5次。再用同样方法按左膝拉右肘5次,左右交替进行。然后恢复原位,吐纳、叩齿、漱津咽液各7次。 ③收功:放松,稍息,收功。 (4)排石功: ①姿势:或坐或站,两脚平行,相距约自己三脚长,两脚掌平踏地面,脊柱竖直,腰部微微向下松沉,臀部微微内收,头颈部松弛端正。两眼轻闭,面带微笑。两肩沿体侧自然下垂,两肘稍弯曲,两手拇指叉开朝后,两掌轻轻放于腹股沟处,掌心朝下,手腕放松,虚腋,徐徐调息,在自然呼吸基础上逐渐延长呼气时间。 ②若老牛吃草状,以舌在牙列上下搅动9次。 ③轮击腰腹: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意静心清,自然呼吸。以脚发力,拧转腰身,两臂放松,在腰身左转时,以右拳(或前臂)击腹,左拳击腰,腰身右转时,以左拳(或前臂)击腹,右拳击腰。状若小儿玩的“摇鼓”,两肩或手臂松弛若线绳。 ④骑马震荡:两手以手背分置肝俞或腰窝处,膝微屈,全身似骑马样上下震荡。 ⑤举臂跳跃:两臂上举过头,肘微屈,腕指放松,原地跳跃,要以前脚掌落地,脚跟不落地,利用反作用力。 (6)叩击穴位:左腿弓,右腿蹬,成弓箭步站立。两手轻握拳,自然呼吸。上身前俯,左拳叩击胆穴。上身后仰,右拳以拳背部击打肝俞或肾区,左拳叩击右肩。如此反复有节奏地叩击9~18次。左右互换。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胆囊炎患者可以吃大枣。胆囊炎患者在饮食上应限制脂肪供应,忌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鸭、荷包蛋、油炸食物限制烹调用油,在烹调方法上以蒸、炖、煮为主。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脑、肾、鱼卵、蛋黄等均少食为宜。忌酒、烟,避免各种刺激性食物。
没有,可以吃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囊炎后背疼痛位置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