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求助,求这两种耳机,哪一种音质好的耳机推荐

求大神科普,带插头的耳蜗式耳机与不带的区别在哪【国产耳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129贴子:
求大神科普,带插头的耳蜗式耳机与不带的区别在哪收藏
看图,这两款耳机耳壳部分一个带插针,一个不带,他们除了外观上有区别,功能上有什么区别呀?音质会更好点吗?求大神大虾科普哦!
苏宁易购耳机排行,正品行货+百城半日达,全国联保,服务一站式,全场为你而省!苏宁易购耳机排行,支持货到付款,让您省钱省心!
沙发我自己抢,送美女图咯
传说中的大神呢
不管了,继续上美女图
咦....没一个大虾?
一个是KZ的ATE一个是天天动听的T2解析T2应该比ATE强。但是动铁和圈铁始终无法摆脱铁味也就是声音冷薄。没有动圈厚重顺滑耐听。听欧美流行还是以动圈为主。动铁就适合小编制轻音乐。
如果是纯粹的杂食啥歌都想听。最好上大尺寸的头戴。无论任何方面入耳和平头都无法与头戴耳机媲美。音乐整体气势就差距巨大。就是所谓的动态和瞬态上差的不是一丁半点。我也就在头戴耳机上体验过推背感
弄个好一点的解码一体机或者都是独立的前端。最好支持纯硬解DSD的不是那种采用ES9018那种假硬解的解码器。再上的素质好一点耳放。再买个弄个好的头戴基本可以不用再买耳机了。耳机DIY的也行耳机主要是靠单元单元好什么都好。腔体线材什么的都是改变风格的调音工具而已,单元不好一切白扯。最少是50毫米以上的大单元。
区别就是一个方便换线,一个要拆耳机
方便换线和升级线材
苏宁易购耳机什么牌子好,官方授权,正品行货保证,买正品,就上苏宁易购网上商城!苏宁易购耳机什么牌子好,正品保障,支持货到付款,7*24小时1对1贴心服务!
哦,那一般便宜的耳机都没必要换线了,直接扔掉就好了
个人感觉三四百的耳机搞换线没必要 好一点的线就要150以上 买这价位耳机的人一般不会再花这么多了
恩恩确实!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4711浏览次数
求大神500元入耳耳机推荐一款?
求大神500元入耳耳机推荐一款?哪一款性价比高?哪款音质好?
要音质好的,可以到实体店测试一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森海塞尔耳机CX880,声音表现得很理想,价位在660元,你可以看一下。低音强的耳塞倒是没什么推荐,推荐JBL+J55头戴吧,低频那是真的好,强劲有弹性。&入耳推荐稍贵一点的akg+k374耳机,声音清晰丰满,中高频音质好,低频深沉有弹性,听流行,dj舞曲等等非常不错的耳机。&入耳耳机的低频一般都比头戴的感觉要明显,特别是这一款耳机低频有量有质,听了这一款再听便宜的森海cx215简直无地自容。低频效果肯定比akg便携头戴丰满而且弹性好,听k374的声音是一种享受,比魔声面条强多了!&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入耳式通话索尼耳机新品MDR-EX150AP及MDR-EX250AP。新品面向智能移动设备用户群体,在其小巧机身内部,配备高质量驱动单元,带来更为优质的音乐聆听体验。新款入耳式耳机采用轻盈机身设计,入门款MDR-EX150AP采用精致的外观与四种清新色彩。进阶款MDR-EX250AP精致的外观提供四种优雅色彩。机身内9mm/12mm高品质驱动单元,配合机身内9mm/12mm高品质驱动单元,以及全新混合硅胶耳塞套,让用户轻松获得贴心舒适的使用聆听体验。&音质方面,作为入门款产品的MDR-EX150AP,搭载高灵敏度9mm驱动单元。得益于400kJ/m?高磁力磁铁,新品可强化音乐内的中频人声,完美再现清亮中、高音与低沉低音,从而展现其清澈与细腻之处。同时,MDR-EX150AP具备全新的腔体结构,通过缩小通气孔尺寸,有效降低漏音比较明显的中高音频,从而在通话时获得更为清晰通透的人声,以及更为真实的人声音乐聆听体验。
其他回答(共2条)
其实你也不用太偏向铁三角和森海之类的了~这个价位的耳机我一共用过3副&在这个入门级的耳机里面差别都不算太大,在耳机煲好了以后效果都还算中规中矩吧。&僵尸PR300&&漫步者H260&&拜亚DTX50我用的这三款都还可以~~不过个人比较倾向拜亚DTX50&&其次是漫步者,值得一说的是漫步者H260在煲好之后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高中低频&都比较均衡,低频出色但不张扬,下潜深度很稳重。僵尸的话,流行音乐很不错,表现稳定。&拜亚在煲好之后低频方面有相当出色,再加上拜亚的响应频率范围是入门级里面最广的,细节表现很到位,低频更有一种震撼但不失真的感觉。&
Sennheiser&森海塞尔&CX200&STREET&II&入耳式耳塞大概300块,不错
家居风水热门问题
相关套图推荐别听“大神”扯玄学 选耳机知道这几点就足够了
每当我们要拿到一款耳机,要写评测时,总是最头痛的。它不像手机,拍出的照片可以看,屏幕的色彩可以比,续航可以测,性能可以跑。
耳机的音质,我们听到的,别人听不到,说出来的都是主观的感受,人云亦云。今天我们换种方式,尽量简单用地给大家科普一下耳机知识,教你如果选择一款好耳机。
综合来看,你听一首歌,决定它好听不好听,能多大程度上还原现场的感觉,取决于这三个方面:音源、前端、后端。
现场录的音乐体积很大,需要进行压缩,常见的MP3压缩的比较狠,音源就变成了有损。Wav、ape、Flac都是无损格式。但是这些音源的体积也不小,一首歌都上百MB,非常占用空间。
另外,无损音频比较难搞到,你可以买CD,可以去各种无损音乐论坛找歌,有些播发器里也支持一些歌的无损下载。但是,想要把你曲库都变成无损音质就很难了,有些小众的歌你实在不好找,而且费时费力。
现在比较流行流媒体,比如国外的Spotify、Apple Music、网易云等。用户每个月付点钱,所有的音乐都能在线听。网易云音乐上下载的就是MP3,但是可以选择编码率,编码率越大,细节保留的也就越多(CD编码率1411kbps)。
苹果的Apple Music用的是256 kbps的AAC格式,它也是一种压缩格式,但是无大碍。
我个人比较没有追求,觉得听高编码率MP3就够了,实际上,很多时候你听不出无损音源的区别。如果能听出,也得是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中。
国外有一个有趣的网站,里面有不同的歌,每首都有3种不同的格式,你按照音质进行打分,如果你的得分较高,那么你适合听无损。如果你压根听不出来,奉劝一句:咱就别折腾了。
现场的声音被采集后变成数字信号(计算机能识别),然后变成模拟信号(耳机能识别),这就需要数模转换芯片(DAC)。
和独立显卡一样,独立的DAC效果一般要更理想,转换成模拟信号后,为了能驱动更大的耳机,需要将信号进行增强,这里就需要另外一个芯片:运算放大芯片。
那些高端的播放器,就有独立的DAC和运放芯片,比如七彩虹C4、HIFIMAN MegaMini、Ipod classic都属于这种产品。它们一般有个屏幕,里面可以放很多歌,续航也不错。
还有一个前端叫做耳机放大器(耳放),它没有屏幕,被戏称为砖头。比如便携式的索尼PHA-2A,它可以连接手机和耳机,增加手机的推力,来驱动那些大单元耳机。
现在的手机集成度已经很高了,有的手机拥有2个DAC芯片,3个运放芯片,但堆料不意味着音效就好,对芯片的调节也是关键。比如对不同频段的放大,对细节的保留,对于人声的处理等等。和相机镜头的调教一样,调节的不到位,再好的芯片也是白搭。
前端的价格一般都比较高,上探到2000元非常正常,个人不太建议选择传统的前端,特别是那些体积大的,需要插很多线的前端,真的看着就烦。在移动听音的年代,一部手机足矣,轻便、便携,你不用出门额外带个“砖头”。
对于预算有限的小白而言,开始并不需要一个好的前端。一个不错的后端:耳机,能最直观地提升听音体验。
那么耳机怎么选呢?首先你要确定好耳机的类别,按照佩戴方式不同,有大概这么几种:平头式、入耳式、贴耳式、包裹型、挂耳式耳机。按功能分还有蓝牙耳机和降噪耳机等。按照发声类型来分还有动圈、动铁、圈铁。
平头耳机的佩戴应该是最舒适的,轻便小巧,不夹耳朵,不塞耳道,也是最常见的耳机类型。但是它最大缺点就是漏音,外面的声音会比较大,带着它出街,耳机里的音乐都会成为背景乐。
入耳式耳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塞进耳朵里,也有人称之为塞子。它一般会配一个硅胶或者海绵的耳罩,声音直接作用于耳道,密闭性就好了很多。但是由于人的耳道不同,无论是怎样人体工程力学的耳机,都不可能完美适配所有人,戴久了可能会掉,或者觉得耳孔发胀。
专业歌手带的耳返一般都是入耳式,但是那些耳机的模子都是根据明星的耳道定做的,在舒适度和密闭性上都能做的最好。
另一种就是头戴式耳机,分为贴耳式和耳罩式。贴耳式的要更轻,价格通常也更便宜,耳罩式的耳机能形成很好的声场,声音不是直接入耳,而是经过耳廓,声音更加自然饱满。但耳罩式耳机一般比较闷热,也不够便携,而且不容易推动。
蓝牙耳机主打便携,没有线缆的不方便,而运动耳机的佩戴稳定性非常优秀,在跑跳中都不会掉落。消噪耳机可以抵消外部的噪音,音量不用开很大就能听清楚,可以保护听力,在飞机等交通工具上格外好用。
选耳机前一定要考虑自己的使用场景,比如你出去逛街,带一个2000块的平头,听感依然和20块的地摊货差不多。如果你经常在地铁公交上听歌,或者学外语,那么一个带降噪功能的耳机就是首选。喜欢边跑边听?一个耳挂式的蓝牙耳机更适合你,还能防汗水雨水。
耳机的发声靠振膜的震动,它是一个机械部件,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煲耳机。煲耳机是个长期的过程,你平时听歌也是在煲耳机,除非你觉得耳机声音特别涩,声音紧,高频有毛刺感,可以刻意煲一下,一般顺其自然就好。
耳机的调校一般都是纯手工的,腔体的结构、材质,线材的用料、粗细,振膜的大小、涂层等等都会改变音乐的效果。各个耳机厂商一般都有自己的调音师来控制耳机的表现,根据地域文化的差异和技术的积累,不同品牌的耳机往往会有一种风格的传承,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美国Grado、Beats的品牌偏重于流行,欧洲的森海塞尔、B&O偏重古典,日本的特三角在人声方面表现出色。
音质差,只会出现在便宜耳机的身上,昂贵的耳机,区别体现在风格的不同。这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问题了,所以在选择好耳机类型后,可以考虑不同的品牌,根据自己听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耳机。
选好了耳机,后面就可以进入听音的过程了,听音尽量选择你熟悉的音乐,在对歌曲更熟悉的条件下,容易听出更多的细节。判断一款耳机的标准很多,有很多专业的名词,我们挑几个有代表性的歌曲,并配合手上的一些耳机,希望能把这些词解释清楚。
注意,我们这里做的不是横向对比,只是指出歌里面要听的点,你可以按照我们的指标,测一下自己的耳机能听出多少细节。
我们使用的前端是锤子M1,开启了内置HiFi,测试的几款耳机:
飞利浦SHP元)
锤子S-100(99元)
AKG N28(貌似600元)
1MORE四单元圈铁耳机(1299元)
魅族Flow三单元圈铁(599元)
简单来说就是能把细小的声响听出来,在乐器杂乱时,依然能把不同的乐器分辨出来。
《Fletcher's Song In Club》是电影《爆裂鼓手》中,在酒吧里非常温情的一段爵士。现场是四重奏,钢琴是主旋律,轻柔飘散,显得漫不经心。旁边的大提琴在稳着节奏,一名乐手在架子鼓后面,左手摇着沙锤,右手有节奏地敲着铜钹,还有一个人在敲着低音鼓。
SHP9500表现最好,大提琴的声音足够清晰,你能明显听出琴弦的撩动。锤子的S-100压根就听不出来,1:04秒时大提琴有一个明显变奏,S-100只听出了这一个音符。AKG好不到哪去,大提琴的声音犹如蚊子叫。1 MORE能听出来,但变成了低频的背景噪音。魅族的Flow变成了嗡嗡的震动声。
有的耳机振膜尺寸太大,单靠手机的推力无法驱动,如果你不追求HiFi(高保真),选择一个容易推的耳机就比较重要。
推力对瞬态的影响至关重要,瞬态这东西怎么讲,你可以理解为声音的力道。比如雷声、鼓声,瞬态足的情况下,这些声音不会失真,干净利落,高频也上的去,你听歌手飙高音的时候不会有嘶声力竭的感觉。
一般来讲,拿手机听小耳塞都没问题,但遇到那种大振膜的头戴,虽然能推动,但发挥不了它的全部潜力。如果把手机开到80%的音量,依然觉得欠点意思,就是典型的推不动了。
来自Steve Miller Band的《Rock 'N Me》,一首70年代的老歌,没有什么电子音效,非常美国味的摇滚。
有动铁单元的两款耳塞在瞬态上表现的更抢耳,18秒有连续的5连击,听着相当干脆利落,28秒以后鼓声的节奏就平稳了,但两款耳塞依然力道十足,整首歌都是收放自如的感觉。
另外还可以看耳机包装上的参数,阻抗低,灵敏度越高,耳机一般就越容易推。但这也不是绝对,数值只能参考,比如AKG N28,32欧姆阻抗,115dB的灵敏度,看着是轻量级选手,但声音听着还是发紧。
3. 频响范围
声音有不同的频率,人耳能听到的频率在20Hz-20kHz之间
低频声音低沉。什么鼓啊,大提琴等属于低频
中频蕴含的范围最广,人声、钢琴、吉他等都是中频
高频有三角铁,小提琴高音,短笛等
所以以后听别人说,这个耳机低频量感足,你也知道它在说的是哪一部分了。
一般的人,不太可能听到30Hz以下的声音,但好的耳机能将人耳听不出的频率通过升频转换的方式,模拟低频,转化成能辨别的声音,这就是低频下潜。
测试曲面是Jai Wolf的《Indian Summer》,这首歌是典型的电子音乐,充满了合成器合成的音效。富有节奏感的旋律让它成为很多影片中的背景音乐,我们这里主要测的是低音下潜能力。
22秒有一个很强的低音,然后随着鼓点不停下沉,从45秒之后,一直有一个位于低频上的背景噪音,好的耳机应该能很好地反应出这种低频的震动,让你心口发闷,有种在电影院体验低音炮的感觉,一直到1分05秒才结束,
1 MORE,没有很强烈的感觉,从22秒的强低音就没有震撼到我。Flow的表现超越了SHP9500,不用仔细听就能听到,还能在45秒后,听到额外的低频声线上的震动。
简单来说就是你能够感觉到的演奏范围
声场是对于范围的判断,你能听出录音是在多大的录音棚,还是在室外,还是一个酒馆。当然,要感受耳机的所谓“声场”需要你的一点想象力,毕竟它们的发声单元实际上离你是很近的。
这里还涉及了“定位”,就是耳机能展现不同方向的声音,也就是所谓的环绕立体声,一个直升机飞过,你得感觉它是从前方来,经过你头部,从后脑勺远去,能听出这个过程,那耳机的定位就相当厉害。
《Love Of My Life(Live At The Bowl)》,被认为是皇后乐队最经典的现场之一,演唱于1982年,22年后才被数字拷贝。
除了主唱和一把吉他外,这首歌没有任何伴奏,有一半的时间龅牙叔都在指挥场下的观众合唱,真的是温柔到骨子里的摇滚乐。
SHP9500听上去确实是在一个万人体育场,观众的掌声、欢呼声、口哨声、合唱声此起彼伏,感觉你处在人群的中央,与主唱保持着距离。1 MORE听着主唱离自己很近,吉他也不够悠扬,主唱的声音在人群中并不突出。
Flow里主唱的声音最为清晰,1:18秒,“you stole my love”的love有一个很高的上扬,紧接着一个低音,瞬间觉得顶棚的空间很开阔,但是群众的声音听不出排山倒海的感觉。锤子和AKG在一个水平上,声音是平的,整个声场都在一个二维平面上,鼓掌的声音也好像没吃饱饭一样。
就空间的广阔程度上,SHP9500这种头戴式耳机更具优势,毕竟声音不是直接灌进耳朵里的。另外它是开放式的耳机,发声单元与外界相通,包围感没有那么强,声音不会显得很拥挤。
实际上,由于构造上的先天优势,一款几百块钱的头戴,可能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不输上千元的耳塞。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点,比如耳机的冷暖、层次、余音,还有一些大神在讨论的什么“顺滑度”“弹性”、“轮廓”,反正我是听出来。基本上,能掌握以上4点就够了,其它的东西,听听就好,说多了那都是玄学。
哪怕上面的几点,你会发现用的最多的词也是“感觉上”,一首歌,我觉得飞利浦表现好,同事可能觉得魅族的更好。而那些所谓“高人”,也就是给你点到为止,听不出来是你的悟性不够,还需要去修身养性。
高端的耳机难道不好么?肯定好,但是我认为没必要,就好像热爱摄影的人,一味买器材,玩花样不一定能拍出好的照片,更重要的是一双欣赏美,和发现美的眼睛。当年烧耳机的器材党,到最后可能还会“退烧”,从最开始的新鲜感、虚荣心、被洗脑,到最后返璞归真,回归到了最根本的东西,就是音乐本身。
你听一首歌,不是为了听歌手的口水音、电流的底噪、鼓面的震动的余音。一首歌就是一首歌,你沉浸的可能是往昔的回忆,可能是演唱会的气氛,可能是边听歌边咂摸着啤酒的慵懒心情,亦或是让你摇头晃脑的精神刺激。
寻找喜欢的耳机,听好听的音乐,这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久而久之,会丰富一个人的内心,让他变得与众不同。Listen to the music, is a good thing to do。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音质好的耳机推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