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脾虚和肾阴虚,重点先补脾的中药.我想知道补脾的中药会不会也

请大家谈谈罗大伦补脾阴虚的方子&&
15:05:22& 浏览次数:49231次& 回复次数:11次
本帖最后由 水吉辰光 于
13:53 编辑
罗大伦的书中有个补脾阴虚的方子,山药、莲子、薏苡仁各9克,生地、麦冬、沙参各6克,冰糖一块。
自从上了幼儿园以来,我孩子一直是感冒、偶咳、积食不断,从小口水狂多,现在有时候都有口水,睡露睛,我一直觉得他脾虚,可是他却便秘,不像我容易拉肚子。看了罗大伦的书,才知道还有脾阴虚一说。
这方子刚试了两天,看到点效果,但还是有点担心,不知道麦冬、生地用起来是否安全。书中说一般用一周至两周。
请高手谈谈对这个方子的看法吧,谢谢!
口水多?不像是阴虚啊
我不是高手,但我也在用罗大的这个方子。在自我判断宝宝是脾阴虚后,我请教了一位中医,请问他宝宝是用罗大的方,还是用小建中汤(也是网上很火的一个方)。这位中医让我用罗大的方,这让我很有信心。因为这位中医一直坚持能食疗就不用药,罗大的方大都是医食同源的。宝宝用了6天,效果不错~我家用了6天了,打算停一下。
本帖最后由 水吉辰光 于
13:59 编辑
vivian.luo 发表于
口水多?不像是阴虚啊
是小时候口水多,不是现在。我怀疑他脾阴虚是因为,大概从去年12月开始,他总是嘴唇变红,尤其上嘴唇上方经常红,有时还干、出血。舌质很红,有时候甚至觉得有点紫,晚上睡觉容易醒,睡不沉。自从上幼儿园,动不动就感冒、积食。但是他便秘的时候多,不像我是脾阳虚容易拉肚子。用了这个方子一天,他嘴唇上方的红色就退了,流了两个礼拜的鼻涕也停了,用这方子的第二天偶咳也止了。
可悲惨的是,第三天,他又积食了,又开始咳嗽。我都想撞墙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他能健健康康的,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本帖最后由 水吉辰光 于
14:09 编辑
纯纯雪 发表于
我不是高手,但我也在用罗大的这个方子。在自我判断宝宝是脾阴虚后,我请教了一位中医,请问他宝宝是用罗大 ...
谢谢反馈。请问,你们家孩子脾阴虚是什么症状呢?
虽说罗大伦的方子是食疗方,沙参不太熟,据说可以熬汤用;我比较担心的是麦冬,记得圆运动的书里把麦冬和半夏一起用,说因为麦冬滋湿极败脾胃,不知道山药、莲子和薏仁在一起的祛湿效果能不能跟麦冬抗衡,反正我们吃了两天,我觉得孩子的胃口不是很好,不知道是麦冬的关系还是本来就有点积食的关系,我们老积食,总吃药也不是个办法啊;还有生地,据说生地性寒,常服也容易伤中,导致腹泻。
刚吃这个方子的两天,我还是挺开心的,因为流了两个礼拜的清鼻涕停了,咳了两个月的咳嗽也停了,把我高兴的。我本来是打算按书上服个一到两周的,可才三天,他又积食咳嗽了。我真是吐血啊,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我家也容易积食,症状是:舌质红,眼袋肿胀,下眼袋发红,睡眠不好,大便坚硬。我家宝是在正常情况下喝这个方子的。
圆运动提到的麦冬和半夏我也看过,我不是很懂,感觉中医各有各的配伍方式,罗大应该有自己的考虑吧。
宝宝积食咳嗽,我的直觉是和药方没关系,可能和这几日的饮食有关系。方子吃了两天问题都解决了,因为饮食没有注意并节制,孩子的脾胃都没有那么快的恢复,所以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孩子的饮食一定要注意控制,这是我的体会。没能给到你更多的帮助,抱歉啊~
纯纯雪 发表于
我家也容易积食,症状是:舌质红,眼袋肿胀,下眼袋发红,睡眠不好,大便坚硬。我家宝是在正常情况下喝这个 ...
对了,我们还有一点脾虚的症状是手心热。
好了吗,我的孩子也是这样
建议多吃点百香果
请问沙参是用南沙参还是北沙参? 还是无所谓两者都可?
我家昨天开始用这个方子,我家是3岁10个月,我给减量了(山药、莲子、薏苡仁各5克,生地、麦冬、沙参各3克)。
我家孩子的情况是:手脚心热,入睡盗汗、便秘、舌头红,舌苔薄+淡黄、下眼睑发红。胃口差,易感冒,有鼻炎,最近夜咳。
xiaotuzi2007 发表于
我家昨天开始用这个方子,我家是3岁10个月,我给减量了(山药、莲子、薏苡仁各5克,生地、麦冬、沙参各3克 ...
效果怎么样
发表回应...
最新话题...
发表于: 19:07
最新话题...
发表于: 14:41
发表于: 14:49
发表于: 20:24
发表于: 14:22
发表于: 11:43
发表于: 02:58
发表于: 11:33
最新话题...
发表于: 13:43
发表于: 22:05
发表于: 18:02
发表于: 04:21
发表于: 16:30
发表于: 13:32
发表于: 16:12
发表于: 13:35
发表于: 14:42
发表于: 10:44
Copyright&
51y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03号
Powered by:精子射出来有点跟果冻状。第一次射出来感觉好多,后面几次就少了,颜色有点灰白过会偏黄正常吗...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大爱妃妃)
(医书老师)
第三方登录:你也能发这样的图文
/&&&&脾气虚,湿缠身;要去湿,先补脾
扫码分享到微信
脾气虚,湿缠身;要去湿,先补脾
立春过后,整个环境的湿气增加,人容易疲劳困乏
湿重的典型症状
身体总觉得疲劳---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
头发面部爱出油;
大便粘稠不易冲掉;
小肚子肥大;
有了这些症状都说明你身体湿重。
湿的产生有三个因素
一是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二是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广东沿海湿重,广东人要经常煲去湿汤。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
"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因此,要祛除身体湿气,必先调补好"脾"!中医将大便溏稀不成形,满脸油腻,嗜睡,困乏无力等等这种状态称为湿气重。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是健康的克星,很多疾病的诱因和帮凶。
湿气的典型特征就是黏浊,所以大便糖稀,难以冲掉正是湿气重最显著的特征。湿气分为湿热和寒湿。遇热为湿热,遇冷为湿寒。所以湿气一年四季都存在我们身体里面,不分季节,危害极大。湿气重并非仅仅引起大便不成形这么简单,可怕的还在后面。中医认为,"湿气"会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生活中的很多疾病都跟湿邪有关。
湿气还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容貌,表现在皮肤上会出现长斑长痘,暗黄无光;表现在体型上就是水肿肥胖,大腹便便;表现在精神气色上就会出现无精打采,困乏无力。为什么湿气会引起多疾病呢?让我们先来看看湿气的典型症状:如果你去医院,很可能也查不出什么疾病。但你并不放心,因为你身体可能还会有下面这些症状中的好几条:①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干结②头晕没精神,③特别疲劳,④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⑤浮肿,⑥眼袋下垂,⑦腰酸关节疼痛,⑧胸口闷,⑨黑眼圈,⑩睡觉打呼噜,(11)痰多,咳嗽,(12)阴部潮湿,(13)阴囊潮湿,(14)对房事不感兴趣,(15)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16)白带有异味,瘙痒,(17)口臭,口苦等等。湿气的症状还有很多,但是从上面6条可以看出,体内湿气重的症状正是一个人脾虚,气虚,胃弱,肾虚,肺弱,肠胃排泄都出了问题而表现出的症状。身体的多个重要器官受到湿气的入侵,自然百病缠身。
而祛湿,就是要解决人体的多个问题,但普通的红豆薏米粉,是根本无法达到效果的,所以即便喝一辈子都不能解决问题。
如有以上任意一种症状,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体内有湿气。关于"脾 脏"
"脾为后天之本",中医从阴阳五行上来看,脾在中央属土,地球上的万物都生于土地,脾在人体中就像广阔的大地一样,能够承载万物,五脏六腑均以脾土为基础而生长。
脾从食物中提取人体所需"精微"。"精微"是人体气血化生的物质基础,脾气的健旺可以使人体肌肉强健、正气充足,增强抗病能力。
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脏腑形体四肢百骸得养;正气充盛、抗病力强、腠理固密,能抵御外邪入侵。反之,正气亏衰、抗病力弱、腠理疏松,不耐邪犯而患诸疾。
因此,中医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如 何 健 脾
脾好不好主要看两方面:
"食欲"和"饭后的消化"
人如果到了应该吃饭的时间却没有食欲,根本不饿或者饭后两小时以后还是很饱,这肯定是脾运化的功能有问题了,因为饭后两小时以后食物已经经过了胃的初步腐熟,下一步该脾去干活"加工"了。
所以脾的功能性问题就需要靠艾灸脾俞和足三里去调理了。 -饮 食 健 脾:脾最忌讳的是"胀和冷",喜甜;我们吃饭时绝不要海吃海喝,更不能喝冰镇啤酒。喜甜,并不是大甜特甜的巧克力,适可而止,甜过了,反过来又伤脾。
平时多喝山药薏米粥、吃红枣等食疗方法很好。粳米、锅巴、番薯等其它五谷杂粮都是养脾的好东西。运 动 健 脾:我们看这面脾经的位置,知道脾经穿腹而过,那么我们要做到早晚2次推腹,每次10分钟;这样不仅能加速肠胃蠕动通便,更是健脾养脾的好方法。
盘腿而坐,敲打按摩腿部内侧的脾经,如果在按摩过程中,发现有硬结或者疼痛点,就多敲多按,直到无结无痛位置,这也是健脾养脾的好办法。艾 灸 健 脾:脾运湿但恶湿,如果脾被湿所困,脾就不得不虚了;这时通过艾灸的阳热之气,驱寒逐湿对健脾养脾非常有用。艾灸取穴,脾俞、血海、阴陵泉,承山穴,三阴交;因为脾与胃相表里,那么中脘穴、足三里也应该灸灸;又因为命门之阳,为脾胃之母,脾之所以能健运,要得到肾阳之温养。艾灸时间:每天1次,每次每穴20分钟。脾俞穴: 腹胀、黄疸、呕吐、泄泻中脘穴:胃脘痛、肠鸣、失眠、哮喘、食不化、产后血晕血海穴:健脾养血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阴陵泉穴:健脾理气 益肾调经承山穴:祛湿大穴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敲 带 脉 健 脾: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敲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每天随时随地的用空心拳头轻轻敲打带脉及屁股300下以上。对于调理便秘也是极好的。带脉穴,属足少阳胆经,是足少阳、带脉经之会。带,腰部的环带区域也。脉,经脉中的气血也。带脉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环腰带而行。本穴物质为京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由地部环腰而行,气血所过路径如人之腰带,故名。?腿内侧为脾经。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
一键制作你自己的美篇
美篇小程序来啦,在微信就能创作你的图文故事!
&nbsp178728
测一测你前世是什么身份?
&nbsp2459168
2017,珍惜生命中每一天的精彩&nbsp123960
总有一些雪,先落进诗里,再落进人间&nbsp32906
天边,那凄美的故事……&nbsp2221073
旗袍魅惑,花样年华!&nbsp802718
我一点也不忙,但没时间陪您吃饭…&nbsp7693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大伦小孩补脾的方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