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卫镇中心小学哪些村可以读卫前初中 javascript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332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文件(1)
下载积分:698
内容提示: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文件(1)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2|
上传日期: 10:30:1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98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文件(1)
关注微信公众号观海卫卫前中学外地孩子可以进吗?_百度知道
观海卫卫前中学外地孩子可以进吗?
观海卫卫前中学外地孩子可以进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大概是这样的,因为外来大功人员属于流动人口,没有计入你打工那个城市的统计里面,所以当地的学校什么的是要受限制的。
采纳率:8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慈溪市观海卫镇卫前小学_7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7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顾玲吉
春景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到沂河》,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到沂河》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
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
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
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 热烈。
?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
??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
——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节
教学内容:《春雨蒙蒙地下》
教学重点: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气象知识导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
?设问:
??(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
??(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
??(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
2.欣赏歌曲范唱。
??设问: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
??(2)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
4.师生接唱。
??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教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
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
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
??(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
??(2)歌词词义讨论。
??设问: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借景抒情)?
??(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
二、音乐知识:切分音?
1.正常的强弱节奏:
????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
??改写成节奏,并唱一唱:
?
三、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节
《春到沂河》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1. 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
2.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学会十六分音符。
教学重难点:
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
一. 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二. 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
设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1.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更为形象生动。
2.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3.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4.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四.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欢乐的村寨
教学目标
1.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打起手鼓唱起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3.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
“ ”,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拟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北京喜讯到边寨》、《巴塘连北京》
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基本要求
1.猜谜导入:(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
谜语:考考你的小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演奏的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2.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
设问:
(1)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
(2)“边寨”是什么地方?
3.熟悉各主题音调。
播放各主题音调(在课前要制作好各主题的音带片段。放某一主题,让学生在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是第几主题,并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课本上右下角的练习。
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仔细聆听乐曲,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各主题的序号。教师可从学生的举手示意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听赏水平,及时地加以指导。
5.师生讨论。
设问: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达各主题的舞蹈场景吗?完成课本右上角的练习。
(从引子开始一段一段地议论,可根据课时的安排有的可详,有的可略,边议边再听各段音乐的片段)。
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教师巡视,分别作指导(根据教材分析群舞、女群舞、独舞、男青年舞、男女对舞等)。
(2)聆听全面,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的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景。
7.小结:我国西南边疆的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当首都北京有特大喜讯传入边寨时,他们就用歌舞欢庆喜讯,表达他们的欢乐情景。
表演《巴塘连北京》
1.地理地貌知识导入:
青藏高原海拨几千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每当一地的工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
2.范唱:有条件的最好结合影视片。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视听结合,效果更佳。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指挥图式划拍,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注意唱好连线(连音线、圆滑线)及乐句的完整性。
(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教师巡视,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
(4)完整地唱好全曲。注意强弱节拍感。
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
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6.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
7.表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服饰、哈达等)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演,表达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
教学反思:
表演《迷人的火塘》
1.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
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时光。这是侗家的风格。
设问:你还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
2.欣赏《迷人的火塘》范唱:
先听音带的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3.解决重点:切分节奏。
(1)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7、8小节)。
板书这两小节,教师分别范唱歌词与曲调。
设问:“”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与学过的“”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师生讨论,复习“”节奏。
教师归纳并讲授新知识,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它是与“”属特殊的节奏型,也称切分节奏,该音称切分音。
“”是“”的缩短,而“ ”与“”是同一种形式,而“ ”是“”的变化,所以是同出于“”的切分音的形式。
4.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即第1—4小节),并能流畅地唱好。
6.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分别巡视指导。
7.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教师的指挥下合成,由于是复调声部,如果两个声部对自己的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只要能相互倾听,一般来说是能唱好的。
8.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
9.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
10.表演歌曲。
(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试做伴奏并作出评价。确定合适的打击乐器后为营造歌曲的情景作烘托。
(2)作情景表演。
按教材图示围成两圈,内圈学生挥动红绸作火塘的火苗,外圈的学生手拉手边唱边转动歌舞。
11.小结:欢乐的侗家村寨。
欣赏课《打起手鼓唱起歌》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由韩伟作词,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作曲的富有浓郁的新疆民歌特色的歌曲。全曲由主歌、副歌两个部分构成,旋律优美而富于弹性。歌曲的第二部分紧凑的节奏以及独特的衬腔富于情趣,情绪欢快、热烈,抒发着人们对家乡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唱此曲时,应按《大纲》要求,指导学生把握歌曲风格、情绪和音乐形象。从演唱技巧看,应培养学生在圆润、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气息的控制,使声音更富有弹性。
  3、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新疆地区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绪。
  (2)进一步训练学生控制气息和强弱的能力,训练声音的弹性,使之更好地演唱该曲。
  4、重点、难点
  (1)把握歌曲情绪,用圆润、自然的声音,充满感情地演唱全曲。
  (2)衬腔的音维,强弱变化时气息的控制。
  5、课时安排:一课时
  6、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光盘、钢琴等。
 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在《青春舞曲》歌声中进教室(新疆民歌)
  (2)欣赏欢快的新疆歌舞片段(多媒体显示)
  创设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导言:刚才我们通过欣赏歌曲和歌舞。感受到了这组新疆民歌带给我什么的欢快热烈情绪。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又会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情绪?(多媒体显示课题及词、曲作者简介)。
   3、演示与讨论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多媒体显示讨论题:a、这首歌曲表现什么内容和情绪?b、这首歌具有哪个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
  (2)简短讨论。
  (3)多媒体播放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多媒体显示讨论题C、这首歌的曲式结构;d、歌者的演唱有何特点?)。
  (4)简短讨论。师归纳、讲授。
  设想:通过演示和讨论以及教师的讲授,使学生了解该曲的情绪、内容和演唱特点,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歌唱者的表情、气息控制及强弱变化的处理,对该曲有较深的印象。
  4、发声练习:
  (1)急吸急呼的练习;
  (2)渐强渐弱的练习;
  (3)把歌曲的衬腔部分作为练声曲进行发声练习。音域1-C1--&f1(移调练习)。
  (4)师提出要求:
  a、打开喉咙;b、汪意渐强渐弱的变化;C、听琴慢练把音唱准;d、加强气息支持力,使声音富有弹性。
  设想:在这个环节中把歌曲的难点作为练声曲进行练习,可以一举多得,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既掌握了一定的技巧,解决了难点,同时也使教学过程更为紧凑。
  5、学唱新歌:
  (1)轻声随琴直接唱歌词(师辅导纠错);
  (2)伴随多媒体显示的新疆风光和歌曲旋律歌唱。(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用心感受歌曲情绪)
  (3)集体齐声清唱。(检查音准)
  (4)个别抽唱。(检查掌握情况)
  设想:此环节拟采用多种不同方式进行,以避免以往在学唱新歌这一环节中存在的枯燥重复现象。在学唱过程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每一遍都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力求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提高。
  6、欣赏与歌曲处理:
  (1)多媒体播放通俗歌手田震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和合唱队演唱的由此曲改编的合唱曲。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艺术处理;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演唱方法或演唱形式进行表演。
  设想:(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由不同歌者用不同唱法和不同演形式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的不同魁力,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2)通过学生自己对歌曲的处理、表演,加深她们对曲子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此曲的独特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创作和表现音乐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7、全体用自然、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充满激情地演唱一遍。
  8、小结、下课。
  学生在欢快、轻松的音乐中走出教室。
第三课飞翔的梦
教学目标:
1.飞翔是创造想像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通过《飞跃彩虹》、《飞翔的女武神》、《小白船》、《真善美的小世界》等作品学习,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
3.学习反复记号,通过找歌曲中的反复记号,说一说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教学内容:
1、聆听:《飞越彩虹》 《飞翔的女武神》
2、表演:《小白船》、《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材分析:
《小白船》是一首朝鲜童谣。歌曲优美而抒情,描述了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在天空银河里的月亮上有小白船,桂花树,小白兔……表现了小朋友在仰望宁静的夜空时所产生的美好想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曲采用三拍子节奏,生动地表现了“船儿”在河中摇曳的形象。全曲为大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前后两个乐段均为16小节构成的规整乐段。第一乐段的后两句是前两句稍有变化的重复乐段。整个曲调流畅、优美,节奏平稳、舒展,给人以轻舟荡漾、恬静舒适的感觉。第二乐段采用了二部合唱,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和谐悦耳,充满想像,进一步地抒发了人们在这美好的意境中所激起的内在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音乐和歌唱表演让学生展开飞翔的翅膀
教学难点:唱好两首歌曲,用声音表达“飞翔”的主题
第一课时
聆听《飞跃彩虹》《飞翔的女武神》  表演《小白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小白船》
  1.以天文知识导入。
  设问:有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
  2.揭题: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像。
  3.歌曲范唱。
  设问:这是几拍子的歌曲?歌曲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4.板书节奏谱先徒手操作拍手、拍腿,然后加上打击乐器(其中学生大部分仍是徒手)。
  5.学唱第一乐段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前16小节)。学生分两组,一组三角铁及拍手,另一组串铃及拍腿,为教师范唱伴奏。
  (2)学生学唱第一乐段曲调,教师用打击乐为学生伴奏。
  6.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高声部与低声部曲调。
  (2)高、低声部的学生各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
  (3)高、低声部分别汇报自学成果。
  (4)请两位高声部的学生与教师重唱(教师唱低声部)。
  (5)在教师指导下二声部合成(注意二声部的谐和)。
  (6)配上打击乐伴奏。
  7.完整地、优美地、流畅地唱好全曲。
  8.练习吹奏曲调(可以是竖笛,也可以口风琴、口琴。这取决于班级的实际情况)。
9.朗诵歌词并讨论歌词的意境,以激发学生的想像。
  10.学唱歌词。
  (1)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自己的声部的歌。(第一个声部在练习时,另一声部默唱或轻唱自己的声部与之配合。)
  (2)二声部合成,并配上打击乐。
  (3)有感情地富有想像地唱好歌曲。
11.表演《小白船》:唱唱、奏奏、跳跳。(以多种形式表演《小白船》,尽情地抒发师生的想像。主要让学生参与表演,形式由他们讨论。例如:全体歌唱→吹奏与打击乐→二重唱与伴舞→舞蹈→表演唱……)
聆听《飞越彩虹》
1. 感受歌曲动人的旋律,能用亲切的语调、清晰的吐字、饱满的气息演唱此歌曲。
2. 为歌曲划分乐段,并用不同的色彩表现出来。
3、欣赏《飞翔的女 武神》 ,感受不同体裁与形式的特点。
4. 拓展课堂知识。
  三、下课
歌唱表演《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材分析:
《真善美的小世界》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歌曲,是赞美迪士尼乐园的一首经典歌曲,深受世界各国小朋友的喜爱。歌曲描述了在充满友谊和阳光的乐园里,孩子们正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音乐中动听、明亮的声响,活泼跳跃的节奏表达的歌颂赞美的情绪歌曲为大调式,结构为三段体,即ABA。A段四乐句均从弱拍起唱,跌宕起伏,充满生气。B段从强音开始,用了较多的附点音符,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平稳。学生在听唱的音响感受中,体验了A段活泼跳跃的情绪,体验了对真善美的小世界发自内心赞美的情绪。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音乐的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识谱视唱、用适合歌曲情绪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等,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引导。
教学目标:
1、认识反复记号“D.C.”及其用法。
2、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3、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编创伴奏、编排动作,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编创伴奏、编排动作,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我知道大家最爱看动画片了,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跟动画片有关的视频,他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大家看了就知道了。
(播放关于迪士尼乐园的视频片段)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没有看到你们熟悉的动画人物?
生:(略)
师:对,这几个动画形象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从小就非常喜欢它们,包括老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
(出示图片)
师:如果我们亲自到迪士尼乐园就会看到这些熟悉的动画人物。那你们知道迪士尼乐园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生:(略)
师: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是一个快乐的,有趣的,令人向往的世界,那里创造了神话、童话,同样也创造了快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入这个美丽的世界。让我们带着欢快、幸福的情绪来欣赏这首歌曲。
三、聆听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1、初听歌曲。
师:(1)听完歌曲后告诉老师你的感受?
(2)节拍特点
(播放歌曲)
2、复听歌曲
师:让我们第二次来感受这首歌曲,感受时来思考几个问题。
(1)在歌谱中你发现了哪些你没见过的记号?
(讲解乐理知识:弱起,乐段的划分以及反复记号D.C.
Fine)
(2)这首歌曲在演唱中情绪有变化吗?在哪些地方出现了变化?
(第一部分比较欢快、活泼,用富有弹性、跳跃的声音来演唱,第二部分比较抒情,用连贯、圆滑的声音来演唱。第三部分同第一部分)
3、小声地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歌曲。
4、放出声音演唱歌曲。
师:这遍要求声音宏亮,在演唱的同时为这首歌曲编创伴奏,并一边编排动作,这些动作要表现出三个乐段不同的情绪。
5、学生集体边演唱边伴奏。
6、多种形式的表演歌曲。(演唱、伴奏、表演)
四、小结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这是我们大家都向往的儿童世界,愿这个五光十色的小世界里,到处充满友谊的阳光,人们共同享受生活的欢乐和美好。我们在生活当中也要用真、善、美的方式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迪士尼的歌曲都表现了人性的真、善、美,你能再找几首像这样的歌曲吗?让我们在课后一起来交流交流。
第四课 《您好!大自然》
  单元目标: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活泼,。通过对作品的在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3.同一首《铃儿响叮当》,由于不同的版本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人们从不同层面感受少年儿童在大自然冬季中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
  4.继续学吹竖笛,。
  三、教学内容:
  聆听:《溪边景色》、《铃儿响叮当》
  表演:《田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第一声部,聆听《溪边景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溪边景色》,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引导学生从活泼动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大自然美丽的山山水水,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拍和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根据拍号改变旋律;复习巩固8个唱名的音高音位。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难点:
  难点突破:通过按拍号为旋律划分小节,边拍强弱规律边视唱,来感受不同拍号的节拍感觉。
  教具准备:钢琴、音响。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溪边景色》。
  1.第一遍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读歌词,听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3.完成课后练习。
  4.听录音轻声哼唱。
  二、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1.谈话导入: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大利的少年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2.聆听歌曲范唱: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过去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曲调。
  ⑴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问:这两个曲调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在高声部哪里是“上行”的走
  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⑵学生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⑶教师指挥,学习前8小节。
  ⑷后8个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⑸教师指导学生学唱后两个乐句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⑹完整地唱全曲,注意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4.学唱歌曲
  ⑴用la来哼唱歌曲
  ⑵朗诵歌词,想象一下,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⑷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二、 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分组讨论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精彩,再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大家共同评价与表扬,
  ⑴画春天
  ⑵奏春天,用打击乐伴奏
  ⑶玩春天
  四、小结学习: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您好!大自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第二声部,竖笛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让学生初步体验各声部表现的丰富、和谐和音响效果和“鱼咬尾”式的旋律发展手法。
  2.通过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引导学生从活泼动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大自然美丽的山山水水,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拍和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根据拍号改变旋律;复习巩固8个唱名的音高音位。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难点:
  学习二声部,让学生初步体验各声部表现的丰富、和谐和音响效果和“鱼咬尾”式的旋律发展手法。
  教具准备:钢琴、音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田野在召唤》第一声部。
  1.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读歌词,唱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二、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第二声部。
  1.谈话导入:两个声部的乐曲能表现丰富、和谐的音响效果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2.聆听歌曲范唱: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过去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曲调。
  ⑴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问:这两个曲调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在高声部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⑵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⑶教师指挥,用前8小节二声部合成
  ⑷后8个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⑸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学唱二声部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⑹完整地唱全曲,注意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4、学唱歌曲
  ⑴用la来哼唱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部和谐
  ⑵低声部仍然用la来哼唱,高声部朗诵歌词问:想象一下,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⑶二声部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⑷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三、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分组讨论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精彩,再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大家共同评价与表扬。
  四、小结学习: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您好!大自然。让我们一起为大自然唱个歌吧!
第三节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具准备:歌谱(旋律谱)、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示范,生跟唱。 4/4 5 - - - | 5 - - - |……
  板书:较小起伏的旋律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连贯、流畅的声音。]
  师: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来模仿。“WU”。
  4/4 5 - - - | 5 - - - |……
  板书:起伏较大的旋律线。(粗线条)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有力的声音,并意识到歌唱中的气息运用。]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
  4/4 5 5 5 5 | 5 5 5 5 | ……
  [设计意图:初步体验合唱的美感。]
  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
  2/4
  (1)5 - | 5 - | 5 - | 5 - | ……
  WU ……
  (2)3 3 3 | 3 3 3 | 3 3 3 | 3 3 3 | ……
  叮叮 当, 叮叮 当 ,……
  (3)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
  三、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师竹笛演奏)老师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第一段: 竹笛低音区 《铃儿响叮当》B部分 缓慢
  第二段: 竹笛高音区 《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 欢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旋律,尤其是A部分低声部旋律,用身体动作来体验A、B部分的音乐情绪的不同。]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出示课题。(多媒体)
  生答:……2拍子,欢快……
  [设计意图:完整的感受音乐形象,从音乐要素上分析歌曲。]
  3.师出示旋律谱。
  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
  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
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
  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
  [设计意图:进一步分析歌曲,解决歌曲的难点。]
  5.生竖笛视奏A部分,双声部合奏。并视唱A部分。
  [设计意图:建立和声的概念,并完成。]
  6.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A——B——A`
  7.师: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大家非常的熟悉,还用老师教吗?
  (跟琴视唱。)
  8.讲解弱起。(B部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并知道弱起在歌曲中的作用。]
  9.跟琴有感情的完整视唱。
  10.跟琴试唱歌词。
  11.师吉他弹唱范唱全曲。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节课作铺垫。]
  12生有感情的跟琴完整演唱,歌词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
  五、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设计意图:课程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终结,鼓励学生课后开展研究性自主学习,培养兴趣,增长知识。]
  聆听合唱曲,为歌曲配伴奏并即兴舞蹈表演
  配乐讲故事(机动)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
2.学习现代京剧选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3.聆听《京调》,表演《我是中国人》,进一步体验;教学重点:通过本单元的聆听与表演培养学生对民族音;教学难点:体会“京韵”;
一、聆听《要学那台山顶上一青松》;二
、聆听《京调》;1.从之前的学习,基本感受了京剧的唱腔,现在请听;2.初听第一主题
课题 京韵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学习现代京剧选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3.聆听《京调》,表演《我是中国人》,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教学重点:通过本单元的聆听与表演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难点:体会“京韵”
一、聆听《要学那台山顶上一青松》
二、聆听《京调》
1.从之前的学习,基本感受了京剧的唱腔,现在请听这段笛子吹出的曲调是什么风格的音乐?
2.初听第一主题的笛子主奏曲调与第二主题笛子的曲调。
(1)设问:哪一主题的曲调舒展悠长,哪一主题的曲调活泼、紧凑?
(2)听辨教师弹奏这两个主题的某一主题,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是第一还是第二主题。
(3)哼唱:视谱哼唱这两个主题的曲调。
3.欣赏全曲。
设问:全曲分为几部分?如果第一主题用A表示,第二主题用B表示,那么全曲的结构图式是怎样的?(ABABA)
4.复听全曲,完成教材下方的作业。
二、表演《我是中国人》
1.“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是每个中国公民应有的品格。京歌《我是中国人》表现了当代中国人自尊、自豪的形象。
2.聆听范唱。
全体学生跟随着范唱用手指点着“板”
3.分句跟唱。
(1)点着“板”跟唱曲调。
(2)点着“板”跟唱歌词,注意唱好最后的一个字“人”的拖腔,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4.跟着范唱,完整地唱好全歌。
5.以自豪的情感跟着伴奏带唱好京歌《我是中国人》。
6.分组编排表演唱《我是中国人》。
7.召开戏曲演唱会。
二、编创与活动
自制京剧脸谱
1.介绍京剧人物“行当”:生、旦、净、丑及其脸谱(见教材分析后的小知识)。
2.准备一部分脸谱的图案供学生自制时作参考。
3.学生在课前也可收集一部分京剧的各种行当的脸谱图。
4.学生分组自制京剧脸谱。
5.展示会。
学生各自戴上自制的脸谱在锣鼓(经)点的伴奏下走着步子,在教室内走圆 场。
6.把课上学会的京剧选段或京歌回家唱给爸爸妈妈或周围邻居听。参与社区的文娱表演活动 。
三、京剧小知识 〔行当〕
生:男性正面形象。中老年男性称“老生”,又可分为“文生”与“武生”; 年轻男性称
“小生”;小孩子称“娃娃生”。
旦:女性正面形象。其中,端庄娴静的形象,唱功为主的称“青衣”;活泼、 泼辣的形象,以念、做为主、以唱为辅的称“花旦”;以武技擅长的称“武旦”;老年女性称“老旦”。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
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也有“文”、“武”之分; 能言善语、幽默诙谐的中老年妇女称“丑旦”。
〔脸谱〕
红脸:表示忠勇正直,如关羽。
白脸:表示奸诈狠毒,如曹操。
黑脸:表示刚正不阿,如包拯。
蓝脸和绿脸:中性,表示草莽英雄。
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一类者。
第六课 百花园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编花篮》等四首音乐作品及进行《花之歌》音乐会活动,犹如置身于百花园中,享受百花给人们的温馨与快乐。
2、表演民歌《采花》、《编花篮》,感受四川、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编创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
3、聆听《花之歌》,听辨乐器音色,感受音乐的抒情性,并即兴舞蹈。聆听《对花》,感受音乐的赞诵性,学习“牡丹”的崇高品格。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与表演体会“百花”的温馨
教学难点:歌曲《采花》“”的切分节奏
课时:三课时
教学内容:1、聆听《对花》
2、完成曲调创作(填空)活动
教学重点:完成曲调创作(填空)活动
教学难点:完成曲调创作(填空)活动
教学过程:
一、聆听《对花》
1.由植物中花的知识导入。
设问:谁见过牡丹花?能介绍一下它的形态吗?(花大而美丽,有深红、粉红或白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在百花园中是最鲜艳的一种。)
2.初听男声独唱《对花》。介绍《对花》的背景及含义。
3.欣赏《对花》。(边听、边阅读教材上的歌词,边从歌声中体验歌曲的意境并展开想像)。??
设问:你从歌声中获得什么启示?(高贵品格)
二、完成曲调创作(填空)活动
1.从所给的开始4小节曲调及最后的结束小节,可以断定是小调或羽调式(不给学生讲调式)。
2.要求创作第二乐句、第三乐句2小节及第四乐句。启发学生用已学重复、模仿等手法进行创作。但千万不要把学生框住,要让他们放开创作。
??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1、聆听《花之歌》
2、表演《编花篮》
教学重点:学唱河南小调《编花篮》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味道
教学过程:
一、聆听《花之歌》
1.歌曲因有文字的表述,歌唱以花为主题;器乐曲以花为标题是作者的意图与想像。
2.欣赏《花之歌》。
设问:你能闻到花香吗?是什么香味?
3.细细品味乐曲的旋律。
(1)听着音乐读教材上的谱例。将三个主题先后出现的顺序记录下来。
(2)听辨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举卡片示意,并进行分组听辨比赛。
(课前准备卡片,卡片的正面画上乐器图,反面写该乐器名称。准备好木管、铜管、弦乐等各种乐器的卡片一套,给一组的学生听辨选择。)
(3)分组选择音乐段落,设计舞蹈动作。
4.聆听《花之歌》并翩翩起舞。
5.将收集到的以花为题材的资料,
??
在下节课我们开一次班级音乐会。
二、表演《编花篮》
??
1、设问:在座的同学有没有老家是河南籍的?能说一两句河南的地方语言吗??聆听范唱(如教师能用方言范唱效果更好。)
2、设问:两段歌词各唱出什么内容?
3、(第一段是“编”……第二段是“摘”……)
4、.听琴弹奏曲调,找出最有特点的几个音。
5、.学生划拍自学曲调。注意装饰音、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6、找出曲调中最有特点的小节。涂一涂,唱一唱。
7、试唱全曲,教师指导并纠正,注意要唱好风格。
8、学生自学唱歌,与周围同学交流。
9、自我推荐表演,师生互评。
10、小结:百花园真美。回家收集以花为题材的歌曲或乐曲,并进行学唱。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1、表演《采花》
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表演《采花》
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采花》
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
2.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3.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
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
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
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
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
9.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
二、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
(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
(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个节目参与。
(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花之歌。
(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
2.音乐会演出开始。
??主持人主持并报幕。
3.教师小结。?
三、课后小结
第七课爱满人间
欣赏《爱的奉献》
教学目标:
  1.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2.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3.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
  教学难点: 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欣赏与实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和授新
  &1&举反例导入]
  1. 听赏&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 首先我们来听赏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用心去感受。
  (播放音响) (1) 谈谈听赏后的感想。
  (2) 你联想到了什么?
  2. 交流听赏感受 (让学生畅所欲言)
  3. 老师激励评价
  师: 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音乐感受力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乐曲的动物丹顶鹤濒临灭绝的边缘,大学生因救援而献出年轻的生命,由此我们联想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人类需要真情。
  &2&连接转入
  师: 是的,人类需要真情,有爱就有一切。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从图片中感受真情的需要)
  1. 听赏&爱的奉献&
  2. 交流听赏感受
  (1) 你认为歌词的精华部分是什么?
  (2) 从图片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 奉献的源起。
  (4) 情感的归纳
  &3&老师承转
  师: 为了减少战争,出现了许多国际组织来促进国与人类的和平。奥委会便是一个这样的组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赏二十四届奥运会的主题曲英文版&手拉手&.用行动来呼唤和平与真情。
  1. 老师富有表情的范唱。
  2. 随琴视唱一遍。 (难点节奏讲解)
  3. 齐唱与课堂形式
  &三&课堂小结
  师: 人间处处有真情,人间处处有真爱。让我们在爱的祝福和期盼中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 (同学们齐唱&让世界充满爱&)
歌曲《爱的人间》
一、教学内容:
1.歌曲《爱的人间》。
2.露一手:学生用哑语传递爱心。
二、教学目标:
1.感情投入地演唱歌曲《爱的人间》,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
2.在丰富的音乐表演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通过听、唱、动等音乐活动来表达对身边亲友、师长、残疾人的理解和关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踊跃参与音乐交流活动。
四、教材分析:
这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10周年之际,“为了六千万”大型慈善公益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张海迪在晚会上演唱了谷建芬的这首新作。歌曲采用三段体结构:
A(8小节)+B(9小节)+A’(12小节)
第一段情绪温馨而甜蜜,第二段情绪激动,充满感激之情,第三段,给人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最后4小节的补充终止,仿佛是在细细回味美好世界的甜蜜滋味。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老师播放视频:流行歌曲《你是我的眼》。
(2)提问:刚才我们看到是谁在唱歌,歌词美吗?
(3)找了解的学生介绍台湾歌手萧煌奇。
2.导入新课
(1)老师再次播放视频:我县聋哑学校的孩子演出的舞蹈节目。
看完后,让学生说说感受。
(2)师总结: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盲人、聋哑人,他们是残疾人,但他们还能乐观勇敢地面对生活,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爱,他们在爱的人间长大,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今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爱的人间》。
(3)播放歌曲《爱的人间》。
(4)以歌曲伴奏音乐为背景,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5)哼唱旋律,提出注意附点,切分音乐奏。
(6)熟悉之后,完整地唱歌词。
还有我的坚强。这一句节奏、音准反复练习。
3.引导学生分析:
(1)歌曲可分成几段,每段情绪有何差别。
(2)找出歌词中的排比句:四个“总有”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补充终止起到什么作用?
(3)用怎样的速度、力度和演唱形式能更好地表现这首歌的意境?(第一段……第二段…… ……)
(4)分组讨论、设计演唱方案。
(5)评价学生表演。
(6)老师启发学生的情感:
这首歌是作曲家谷建芬专为盲童写的一首歌,张海迪在慈善公益晚会上演唱了这首歌。我们连云港也有一位张海迪式的人物——谢芳丽(讲述关于她的身残志不残的事迹),再次让学生感受残疾人超越残障、超越自我的精神。|
(7)再次感情投入地演唱歌曲视频(背景:抗震、抗洪画面)
4.师:从小到大我们曾得到多少人的关爱,现在也让我们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吧。
(1)观看视频:哑语手势《爱的人间》表演。
(2)学习手语。(借助手语向他们传递爱的信息)
5.拓展延伸:音乐大篷车。
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慰问演出节目单:
(1)讲关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身边知道的残疾人故事,如残奥会运动员等)
(2)残疾歌手演唱的歌曲(如郑智化《星星点灯》)。
(3)准备好节目,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我们将选出优秀的节目去参加演出。
6.师生再见,下课。
慈溪市观海卫镇卫前小学网站管理系统&&&联系QQ:&&&Email:&&Copyright (C)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慈溪观海卫碧桂园房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