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无土栽培蔬菜设备所用的器皿有哪些

家庭怎样进行无土栽培?
我的图书馆
家庭怎样进行无土栽培?
家庭怎样进行无土栽培?  家庭无土栽培,可使用塑料盆、素烧盆等普通盆进行栽培。栽植时先将各种基质按一比例混合或单独装入塑料盆内,再将长出3~5片叶子幼苗栽植在盆中央。栽前先把带土的根系放在清水中,轻轻地把根泥洗净,再把根部放入比正常浓度营养液稀5~10倍的溶液中浸泡约10分钟,让其充分吸收养分。栽好后上面再盖一层石英沙或小石子,使植株固定,并立即从容器四周浇入0.5倍的营养液,直到盆底排水孔有营养液流出为止。以后每隔1~3天浇1次水,7~10天浇1次稀营养液,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后再浇正常浓度的营养液。浇营养液的次数及多少,要根拒花卉种类、植株大小、不同生育阶段、季节以及放置地点等而定。一般室内盆花生长期间大苗约每7~15天浇一次营养液,小苗约每15~20天浇一次;花卉休眠期约每个月浇一次水即可。每次浇营养液的数量,一般花盆内径为20厘米左右的阳性花卉,每次约浇100毫升,阴性花卉用量应酌减。如果使用的是长效花肥,其用量要参考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对于初学者来说,浇营养液时要注意适量,宁可少些,不可过多。若适用过多,常易造成焦叶等危害。无土养花,除应注意掌握浇营养液的时间和用量外,还要根据不同种类花卉对水分的需要量及时浇水,以保持基质经常湿润,才能使花卉健壮生长。为了避免营养液流失,最好选用不漏水的容器。较适合家庭使用的容器有两部分组成,上面为一个装有基质的花盆(底部多孔),将花苗载入其中,上面为一个不漏水的装营养液的容器。使用这种容器栽植时,植株根系伸入营养液前,需适当浇些水,约每5~7天浇少量稀营养液,待根系伸入营养后即转入正常管理。根据花卉生长习性,定期加营养液和水,一般每月彻底更换1次营养液,并洗净盛营养液的容器。平时容器内装营养液的数量约为容器深度的2/3为好。若装的过多,不留空隙,使根系全部泡在营养液中,空气不足,常易因缺氧而引起烂根。  用无土栽培的花卉,平时的养护管理工作与土培法基本相同,也需要根据种花卉的习性,给予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无土栽培选用什么基质好?  无土栽培基质的作用是代替土壤将花卉植株固定在容器内,并能将营养液和水保持住供花卉生长发育需要。因此宜选用具有保水性能好,同时又具良好的排水性能以及不含有害物质、清洁卫生并具有一定强度的物质。目前国内外家庭养花常用的无土栽培基质主要有砂、砾石、蛭石、珍珠岩、玻璃纤维、泡沫塑料、岩棉等。  (1)蛭石。为云母类矿物,质地轻而多孔隙,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及一定的持水力,并含有可供花卉吸收利用的镁、钾等元素。  (2)珍珠岩。为含硅质矿物,性质稳定、坚固、质地轻、清洁无菌,具有良好的排水和通气性,但保水、保肥性稍差,宜将它与蛭石1:1混合使用。  (3)泡沫塑料。质地很轻,同时在单位体积内可容纳大量水分。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常与砂等混合使用。  (4)玻璃纤维。清洁卫生,吸水性强,能贮存大量空气,长期使用不腐烂,并能支持植物的根使之不倒伏。无土栽培的基质长期使用,特别是连作,常易引起病菌滋生,危害花苗,因此每次栽培后都要注意进行消毒处理。可用1%浓度的漂白粉液浇在基质上浸泡约3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干净,以消除氯,其杀菌效果良好。经过消毒后的基质可重新使用。如何配制盆栽花卉营养液  豆粕浸泡液将豆粕与水按1:10的比例进行浸泡,密封发酵7至10天后,兑水50倍即可喷洒使用。使用时,必须去除浸泡液表层的油脂。  草木灰浸泡液草木灰是柴草燃烧后形成的灰烬,属于质地疏松的速效性钾肥,一般含有5%至15%的有效钾。将草木灰与水按1:100的比例浸泡24小时后使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草木灰呈碱性,不能与酸性肥料、农药混合。  畜禽粪浸泡液用猪粪、羊粪或鸡粪等1份加水10份,置缸内浸泡24小时,滤出上层清澈的原液,兑水20倍后使用。  无机肥稀释液可采用0.2%的尿素、3%至5%过磷酸钙、0.5%的磷酸二氢钾等浸泡后,浇施于花盆内。配制营养液最好选用雨水、雪水或软水。如采用自来水,必须将其放置1至2天,待氯气挥发后使用。常用花卉营养液的配制及使用  一、硝酸钾0.7克/升、硼酸0.0006克/升、硝酸钙0.7克/升、硫酸锰0.0006克/升、过磷酸钙0.8克/升、硫酸锌0.0006克/升、硫酸镁0.28克/升、硫酸铜0.0006克/升、硫酸铁0.12克/升、钼酸铵0.0006克/升。使用时,将各种元素混合在一起,加水1公斤,即成为营养液。在配制时,可根据不同花卉的不同要求,对元素的种类和用量予以增减。  二、尿素5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钙1克、硫酸镁0.5克、硫酸锌0.003克、硫酸铜0.001克、硫酸锰0.003克、硼酸粉0.002克;加水10升,溶解后即制成营养液。使用时,盆花生长期每周浇一次,每次用量可根据植株大小酌定。例如花盆内径20厘米的喜阳性花卉,每次约浇100毫升,而阴性花卉用量酌减。冬季或休眠期,每半月或1月浇一次。平时水分补充仍用普通水。  用法:在盆花生长期每周浇1次,每次用量根据植株大小而定,如系阳性花卉,每次约浇100毫升,而阴性花卉酌减。冬季或休眠期,每月1次。平时浇水仍用自来水。配制营养液的注意事项:  (1)配制营养液用玻璃、搪瓷、陶瓷等容器,切忌用金属容器。  (2)在配制时,应先用50摄氏度的少量温水分别溶化各种元素后,再倒入水中,边倒边搅拌,充分混合。  (3)使用自来水配制营养液时,应加入少量的腐殖酸化合物来处理水中的氯化物和硫化物。农村用河水或湖水直接配制。  调整营养液和酸碱度:  如果所用水的PH值是中性或微酸性,配成后营养液PH值与水源相近,就不需要调整。但若用的自来水用PH试纸测定为碱性时,应用磷酸来中和。如强酸性时,则滴加氢氧化钠中和,使之呈中性或微酸性。如何配制水培营养液  家庭静止水培花卉(或简称水培花卉)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一、选择与水生植物有近亲缘关系,即保留有水生遗传基因的植物,用作静止水培花卉。  二、选用与水培花卉大小、式样相匹配的不渗漏、无底孔的栽培容器。  三、采用离子平衡吸收(合适配比),有花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全元素矿质营养的低电导度营养液。  推荐配方如下:  (一)大量元素:硝酸钙0.27克,硝酸钾0.13克,磷酸二氢钾0.08克,硫酸镁0.13克。  (二)微量元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0毫克,硫酸亚铁5.0毫克,硫酸锰1.4毫克,硼酸2.0毫克,硫酸锌0.07毫克,硫酸铜0.04毫克,钼酸钠0.09毫克。  (三)纯净水:1升(1000毫升)。  酸碱度pH值为5.5至6.5,电导度EC&0.5毫西门子/厘米。将选择好的花卉栽培在器皿里,注入水培营养液莳养,即成为一株别具风韵的静止水培花卉。配制营养液,最好使用纯净水,当然,一般亦可使用饮用自来水来配制营养液。它们都经严格处理,清洁卫生,符合无菌(少菌)栽培的要求。但必须充分注意到纯净水中杂质、病菌更少,且基本不含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而自来水随着水源中成分的变化,含有不稳定成分的营养元素。故用纯净水配制成的营养液成分稳定、一致,用自来水配制成的营养液,其中成分不稳定。自来水消毒时使用液氯,若自来水中氯过量,对花卉植物是有害的。可在水龙头上安装一个净水器。将自来水放出,储存在较大口径的水桶里搁置几天,用木棒搅动几次,进行除氯。如急需换水用水,可以在10公斤自来水里加入3粒至5粒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搅拌均匀,也能起到除氯的效果。  大多数观叶花卉都喜欢微酸性的土壤环境,它们的不耐碱性在水培时也是不可改变的。静止营养液栽培必须将溶液的酸碱度调整到5.5至6.5的范围,可有利于花卉对微量元素的吸收,生理代谢不受干扰,生长正常,叶色碧绿。配制营养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配制营养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配制营养液时应注意避免难溶性物质沉淀的产生。合格的平衡营养液配方配制成的营养液应是不会产生难溶性物质沉淀的,但任何一种营养液配方都必然潜伏着产生难溶性物质沉淀的可能性。因为营养液必然含有钙、镁、铁、锰等阳离子和磷酸根、硫酸根等阴离子,若配制过程掌握得好就不会产生沉淀,掌握不好就有可能产生沉淀。配制时应运用难溶性电解质浓度积法则来指导,以免产生沉淀。为此,在配制浓缩贮备液或者工作营养液时,混合与溶解肥料严格注意顺序。要把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分开,即硝酸钙不能与硫酸盐类如硫酸镁、磷酸盐类如磷酸二氢钾等混合,以免产生硫酸钙或磷酸钙沉淀。如配制浓缩的贮备液的,一般将它们分成A、B、C三种,称为A母液、B母液、C母液。A母液以钙盐为中心,凡不与钙作用而产生沉淀的盐都可放在一起。B母液以磷酸盐为中心,凡不与磷酸根形成沉淀的都可放在一起。C母液是由铁和微量元素合在一起配制而成的;因其用量小,可以配成浓缩倍数很高的母液。母液的浓缩倍数,应以不致过饱和而析出为准,其倍数以配成整数为好,方便操作。若母液需贮存较长时间,应将其酸化,以防沉淀产生。母液应贮存于黑暗容器中。在以浓缩贮备液配制成工作营养液时,一定要将A、B、C三种贮备液稀释后才加入,而且加入的速度要慢,在加入一种贮备液之后须循环一段时间后再加另一种贮备液。如果直接称取肥料直接溶解加入种植系统而配制工作营养液的,要在种植系统中先放入大约7-8成清水后和才加入溶解了的肥料,而且每加入一类肥料之前都要先稀释,加入后要循环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另一类肥料,以免产生沉淀。此外,在称量肥料和配制过程中,应注意名实相符,防止称错肥料,并反复核对确定无误后才配制,同时应详细填写记录。
馆藏&33304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本文标签:&&&&
花卉盆景网分享花卉养殖方法与盆景艺术,各类花卉的种植和养护方法,各类花卉种植基础知识,室内花卉盆景,微型花卉盆景的的制作方法以及花卉盆景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的维护管理。
Powered By Z-Blog
Copyright hhpj.net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号-6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庭无土栽培技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