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mx3已经赖世雄的音标过时了了吗 强势大招重回巅峰

魅族MX3 详细评测 篇三:省电模式分析、Cloud3.0以及其他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魅族MX3 详细评测 篇三:省电模式分析、Cloud3.0以及其他
&&&&&&&&最近实在是有些忙,所以说好的MX3评测现在才来,之前预计发三篇,但一篇手机的评测发三篇确实有些罗嗦了,所以后面的就都这篇解决好了,文字量可能比较大,可能只有准备买MX3的人和审核的小编会全看完吧...(没看完就喷是软文的请自行捡肥皂)←戳←戳
&&&&& & 因为压缩到了两篇,所以拍照、信号、发热,以及欧胜WM5102音频芯片这三方面就不详细分析了(其实都有蛮多可说的),在开头简单的说一下好了。
&&&&&&&&拍照的操作还算不错,但很多操作需要自己探索,比如双击屏幕弹出HDR开关和明暗度调整,长按屏幕对焦并拍照,这些都是看其他人的评测之后才发现的..实时滤镜基本没用,远不如拍一张正常的再用instagram修改。flyme3.0.2更新之后增加了美颜功能,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而使用的索尼imx179感光元件从硬件性能上其实比市面上大多1300万像素的imx135略好一些。
7种滤镜效果(第一张为不加滤镜)
勉强算样张吧,找了张光线不是很理想的。
放大到100%后:
&&&&& & 信号方面相比MX2进步很多很多,当然这不是指MX3的信号有多好,只是MX2的衬托的。算是手机里的正常水平,不需要太担心,只是有的时候会突然没信号,然后等几秒钟恢复为满格(貌似不是个例),听筒跟MX2大小差不多,比较容易被耳朵挡住(出现过多次听不见对方说话,以为是信号不好,结果是听筒被自己的耳朵挡住了)。发热方面属于良好偏上,一开始由于用惯了苹果设备,所以感觉MX3好热好热,直到我用搭载骁龙800的骚尼Z1玩了10分钟游戏之后....(可能用骁龙800的手机根本就不需要支持手套操作的触摸技术吧)。
&&&&& & 音频芯片用的是欧胜WM5102,其实比较一般,而且发布会上的参数并不准确,三星S4用的也是这货,其实并不能算是什么特点。 Exynos5410下的魅族MX3 省电模式分析 &&&&&&&&第一篇测评发出来之后,有不少网友对三星的这块Exynos5410比较感兴趣,那就先来分析一下这块U,然后再来分析一下MX3的省电模式的设定情况。由于大多数都是查询资料和自我测试得出,所以可能有些许不准确的地方,还往大神们指正。
&&&&&&&&魅族从最早的M8开始,到最新发布的MX3,一直使用的都是三星提供的CPU芯片,本次MX3所使用的就是三星目前最新的Exynos5系列的5410,这与三星自家的Galaxy S4相同。在分析MX3的省电模式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Exynos5410的一些特性。
&&&&&&&&虽然Exynos5410不能像高通Snapdragon800和Tegra4那样,安兔兔跑分动辄3W+,双四核设计,在功耗上可能占据一些优势,而GPU方面,使用的是SGX544 MP3三核处理器。
&&&&&&&&所谓的双四核,实际上就是采用了ARM公司提供的big.LITTLE解决方案,采用一块四核A7架构CPU+一块四核A15架构CPU的设计,试图在性能和续航上两面俱到,目前A7架构最火热的无非就是MTK的6589T,红米用的就是这货,性能上虽不如A9强劲,但在功耗上就要小很多了。而A15架构性能虽然强劲,但由于耗电量较大,最早只能给Chromebook这种大家伙用,big.LITTLE就是将它俩黏在一起,需要大量运算时使用A15,少量计算就让A7搞定。
&&&&&&&&而对于Exynos5410来说,目前还不支持异步处理,只能最多同时使用四个核心,整体的一个运行状态是这样的:
&&&&&&&&运算量少时,四个A7运行;运算增加,关掉一个A7,将数据传递给一个A15核心,此时一个A15和三个A17运行;以此类推,直到运算达到最大,四个A7核心全部关闭,四个A15全部开启。
&&&&&&&&而由于无论是散热还是电量都很难支撑四核A15长时间满载运行,所以一段时间后会强行降频,直到温度下降后再重新提升频率。(骁龙800的Krait400是介于A9和A15之间,而Tegra4则是4块A15和一块A9的搭配)
&&&&&&&&下图为Exynos5410的管芯图
---在尽量简单的解释完Exynos5410的特性之后,就要进入本次的正题了。既然Exynos5410自身就有针对功耗而做的设定,为什么魅族还要提供一个省电模式呢?
当MX3开启省电模式之后,使用跑分工具满负荷运行,然后使用Android Tuner检测CPU频率:
再使用CPU-Z来检测一下CPU型号:
&&&&&&&&我们发现当CPU满载时,4个核心频率都是600MHz,而CPU-Z检测的为Cortex-A7。
&&&&&&&&之后我们关闭省电模式,使用CPU-Z检测为Cortex-A15。
&&&&&&&&之后我们将CPU频率定在600MHz,发现在关闭省电模式的情况下,依然检测为A7,又将频率定到800MHz,发现检测为A15。
&&&&&&&&所以我猜测,当频率小于等于600MHz时,四核均使用A7核心,当频率大于600MHz时,开始启用A15核心。
&&&&&&&&而在省电模式下,也就是600MHz的四核A7模式时,MX3的性能又如何呢?能不能满足日常使用呢?先上个跑分图~
&&&&&&&&四核A7+SGX544的组合,这不就是红米用的MTK6589T么,只不过是CPU频率受到了限制,而3核GPU上就要强6589T很多了,而红米跑分大概是1W6左右,性能算是相当。
&&&&&&&&跑分过后,说说省电模式的详细体验。在性能已经过剩的手机硬件方面,其实绝大多数应用根本不需要那么高的性能,像是浏览网页、微博、微信、QQ,对性能的要求很低,而果粉和软饭一直诟病的不流畅问题,究其根本,并非硬件不够,完全是优化的问题,所以现在基本只有在玩游戏的时候才需要更高的性能。
&&&&&&&&其实我之前在测试省电模式之后,就忘记关掉了,就这么一直开着省电模式用了好几天...而这期间并没有感觉到卡顿,只是流畅度差了一些,但日常应用完全足够,就算是玩游戏和看视频都没有问题,只是游戏读取时间会长一些,因为CPU降频的状态下,GPU并没有受到限制,而游戏和硬解视频靠的就是GPU来运算。
&&&&&&&&省电模式的最终目的还是省电,在使用省电模式的情况下,能够明显的感觉到续航的增强,增强的幅度接近翻倍。在外出需要尽量长时间的续航时,果断的切换到省电模式吧,你完全不用担心会因为运行速度慢而误事。
&&&&&&&&最后的一些唠骚算是作为省点模式分析的总结吧:
&&&&&&&&MX3的省电模式,其实就是低端的四核A7搭配高端GPU,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是对CPU有强烈需求的应用,日常使用、游戏、视频等都能应付,甚至会感觉到另外的四核A15都没有必要。其实在如今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各个芯片制造商们依然在各自比拼着参数,而对于我们日常应用来说,根本就不需要如此高的配置,无非就是想显示一下我厂的“发烧”程度,搞成了个“军备竞赛”。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迎合市场需要,各个手机厂商“被迫”使用各种高功耗的高配置,把原本用来做系统优化的时间,都放在怎么能再把电池容量搞大一些来提高续航上了,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手机屏幕大小上..&&&&&&&&第三方强势注入后的Cloud3.0
&&&&&&&&此次在MX3发布会的最后阶段,魅族公布了与众多第三方服务商进行合作,其中包括支付宝、拉卡拉、新浪、多米音乐、乐视、豌豆荚等等。PS:虽然在Keynote里有着大大的“腾讯”,但是真心没发现跟腾讯有什么合作,不过我发现在联系人里有个微信分类,里面可以直接选择好友跳转到微信进行聊天。
&&&&&&&&可以看出,魅族的策略是在各个领域尽可能的寻找专注于此的公司进行合作。组成了功能众多的Cloud3.0,具体的合作内容有以下几点:&&&&&&&&1、应用中心:整合豌豆荚市场 &&&&&&&&2、整合新浪微博(之前说过了) &&&&&&&&3、音乐:与多米音乐,完成在线音乐 &&&&&&&&4、视频:与乐视网,完成在线视频 &&&&&&&&5、情景支付:收到运营商短信快捷充值 &&&&&&&&6、2014 Q1将到来的云相册,与360合作
PS:与拉卡拉的合作,可能就是插上拉卡拉不用装App就能使用,还不知道会不会有更新鲜的东西,难道MX4的时候能直接刷卡?可能性微乎其微..
&&&&&&&&初步看起来,合作的内容确实不少,不过这份合作名单最大的问题就是,所有功能通过单独安装App都可实现,主要做的就是“整合”,当然如果整合的好,效果也是很不错的。下面就分别说一下这些功能的体验。&&&&&&&&应用中心:整合豌豆荚市场
&&&&&&&&其实这个功能,就是将豌豆荚中的App整合进魅族的应用中心,好处就是原本应用中心应用匮乏的问题解决了,而与单独安装豌豆荚相比,不用root就可以后台安装应用。而如果该应用是来自豌豆荚的,会在应用信息的最后进行备注,以便进行区分。
& & 再来说说魅族应用中心的整体感受,从主界面布局等等来看,应该算是目前所有应用市场里最漂亮的几个之一,简洁的扁平风格,还是比较高大洋的。
&&&&&&&&在众多Android市场中,魅族的应用中心是除google市场以外,最重视收费应用的市场,相较于国内绝大多数根本就没有收费内容的市场来说,魅族给人的感觉非常有个性和原则,这可能使J.Wong个人风格的展现吧。
&&&&&&&&而在收费内容中,主要分为收费主题和收费应用,其中收费应用支持试用,试用之前一直是Windows Phone商店的特色,感觉这种形式比较适合国内用户,经过体验之后再判断是否购买,只是试用可能会让破解更加容易,算是双刃剑吧~
&&&&&&&&音乐:与多米音乐,完成在线音乐
&&&&&&&&在线音乐整合,在iOS和WP平台都有来自官方的在线音乐的收听和购买功能,而在相对混乱的安卓平台,一直都没有整合进系统音乐应用的Rom出现,而在最近,随着魅族和多米合作以及小米和百度合作,国内的手机厂商们开始逐渐重视起在线音乐的整合。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对于多米音乐并不是很熟悉,多米在国内在线音乐中的占有比率应该并不是很高,在得知合作的消息后,比较担心在线曲库丰富度、音乐质量、更新速度等等问题。
&&&&&&&&从界面来看,音乐应用与Flyme3.0的整体风格一致,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漂亮,默认页面为在线内容,左划进入本地页面,右划打开在线音乐菜单,对于大屏来说,滑动确实要比点击更加方便。
&&&&&&&&在线音乐非会员可以在线收听128Kbps的音乐,并且不支持音乐下载。为了详细体验多米音乐与Flyme3.0的整合情况,专门买了一个月的会员,收费是一个月10块、半年50、一年90,价格还算正常,比较无语的是,这种会员竟然是“普通会员”,那没购买的叫什么会员?难道还有更高级的会员?
&&&&&&&&而在购买会员的时候,发现并不能直接使用支付宝进行购买,需要先充值进Flyme账号,再使用Flyme账户进行购买,有些小麻烦。
&&&&&&&&花了10块巨款,终于成了“普通”会员~而成为会员在会员未到期之前,好像都无法再进行续费,再也找不到购买会员的入口了....另外,由于购买会员使用的是flyme的账号,所以在多米音乐自家的app中,如果想要享受会员待遇,依然还要花钱..
&&&&&&&&在成为会员后,可以享受在线音乐320Kbps、下载无损的待遇,并且都是“强制”执行的。绝大多数音乐都有320Kbps,比较热门的会有无损flac,体验都蛮不错,加载速度在3g和wifi情况下都很快,但是由于是强制高质量,所以在使用3g在线收听的时候就会很令人纠结,在线收听的话,每首320kbps都要8MB以上,而且听完就没,很亏的感觉,想要下载下来听吧,flac要30MB+更加肉疼,希望以后可以增加一些选项。
&&&&&&&&吐槽了半天,其实都是一些小毛病,完善起来应该只是时间的问题。其他方面,魅族与多米的合作几乎完美,在购买会员之后的体验非常赞,&滑动&+&smart bar&的组合让操控非常顺手,有不再想用其他音乐应用的感觉,其实这也是两家公司整合的目的所在——提高用户黏性,具体就不展开讨论了,入了MX3的网友,如果你比较喜欢听音乐,那么一定要尝试一下会员~(魅族真心应该开个7天会员试用的活动才对) &&&&&&&&视频:与乐视网,完成在线视频
&&&&&&&&虽然我比较讨厌乐视,但是乐视的在线视频实力毋庸置疑,而这次的合作结果也比较不错,操作界面、清晰度、片源丰富度上,算是免费中最好的了,乐视自家的手机端App一直不太好用,网页端广告比优酷还长,会员价格又贵的离谱(相比优酷等其他视频平台),尤其是超级电视捆绑490块钱的年费让我对它的好感大减。对乐视的吐槽就到这里...PS:Flyme3.0中的乐视并没有会员功能。
&&&&&&&&视频播放页面,双击切换比例,有专门针对MX3 15:9比率的模式(多余部分切掉),左右滑动快进快退、左侧上划调声音,右侧上划调亮度,基本操作方式跟MX Player相同了(MX Player跟魅族没啥关系哦~),要是能把MX Player的锁定键也借鉴过来就完美了了~除此之外,还支持跳过片头、选择清晰度、节目选择等。
&&&&&&&&下面就直接上图好了~ &&&&&&&&情景支付:收到运营商短信快捷充值
&&&&&&&&这功能目前来看,最大的影响就是Flyme3.0自带了支付宝安全支付插件,现在充话费的渠道太多了。可能以后会跟更多的商家进行合作吧。
&&&&&&&&iCloud3.0总结:
&&&&&&&&这次的魅族与第三方厂商的合作,最明显的就是音乐和视频方面,虽然还有很多方面的不足,但是就目前来讲,应该是最好的在线音/视频合作结果了,体验上比分别用第三方App要好不少,长期使用之后很容易养成习惯。而与豌豆荚市场的整合,让MX3在安装应用方面方便了不少,不再需要安装一大堆应用市场了,也算是不错的结果。
&&&&&&&&全文总结:
&&&&&&&&懒得写了...上图给你们看吧~
&&&&&&&&最近苦逼的3dmax课要让做手机建模,MX3真心是最好做的手机了.. 最后声明:那车不是我的~~~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35)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 PX 无线降噪耳机
ThinkPad 翼480 笔记本电脑
SPEICK海外旗舰店年货大礼包
【轻众测】Prevail陪维尔 成人纸尿裤 2包
【轻众测】INMIX音米 防蓝光眼镜
【轻众测】开米 涤王、餐具净、蔬果净套装
威路特 M8全面屏 流媒体智能后视镜
赞137评论267
赞53评论68
赞48评论104
赞633评论494
赞587评论138
赞532评论359
赞439评论349
赞670评论57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魅族mx3设置-应用控制里面没有设置权限的选项,已经是最高的系统了3.5.2_百度知道
魅族mx3设置-应用控制里面没有设置权限的选项,已经是最高的系统了3.5.2
底下设置权限的什么都没有,不知道什么情况,
我有更好的答案
html?id=209&amp://www?id=209&selectedType=mx3" title="http://www.meizu.com/services/downs.2.meizu.com/services/downs.html.5;selectedType=mx3" target="_blank">MX3 Flyme 3您好,请重新下载完整版固件<a href="http
就是在官网上下的,更新之后还是没有
刷机时有清除数据吗?不清楚数据是不行的
我昨天新买的手机也有这个问题(联通定制版的3.5.2 rom),刷了MX3 Flyme OS 3.5.2 稳定固件(国内版),问题解决了
新版bug吧,试着重启下吧,实在不行就等更新固件吧
#*#*6961*#*#然后就用权限设置了再开发者选项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各位久等了。从今天开始,楼主会连载MX3拆解。因为内容比较多,一篇发上来会显得太长,读起来也累,所以计划分成大约5部分单独发帖(好吧,其实是因为&楼主懒,一天做不完)。今天首先上一道开胃菜。正如标题所说,此篇定位为温柔向,因此拆解不包含血腥暴力的部分,基本上扒开屏蔽罩就算结束。主要目的是让&各位更好的了解MX3的结构,因为虽然之前大网站也都有拆解,但是要么点到为止,要么不知所云,要么拆了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啥。如果拆机的人自己都没有目&的,那么又如何把拆机的结果展现给读者呢?所以楼主当然不会停留在那一步。拆只是开始,拆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搞清楚几个问题:这个东西怎么样、这个东西为什么会这样、这个东西还可以怎样。当然今天这篇主要关于第一个问题,其他的后面会慢慢写。开始的开始,首先感谢MZ给了楼主一台可供拆解的机器(虽然是没有NFC的16GB版本)。——————————————&我是分割线&——————————————好拆是MZ一贯的传统。当然这不意味着MZ的机器结构简单或者松松垮垮,实际上很多机器要拆开也是要费一番功夫的,所谓好拆是指拆MZ的手机不需要稀奇古怪的工具,例如iPhone的五角星螺丝刀之类的。要彻底拆开一台MX3,你只需要一把十字螺丝刀。评论遗像正面。别看楼主这里放了两把螺丝刀外加一把镊子,其实只是装饰作用,真正用到的只有一把而已。评论遗像背面。这是一台可以工作的MX3,不过马上它就要归西了。评论在动手之前,其实也有一些东西值得说一说。后盖匹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MZ手机一个做的不好的地方,从M9开始使用整体后盖以来,接缝、边缘不整齐、用久了以后会咯吱咯吱都是大家很熟悉的问题,尤其是M9。虽然后来的MX、MX2一直都有改进,但是始终对这个问题还是有着一些疏漏,到了MX3,MZ才总算搞定了后盖配合问题。何解?首先,MZ大幅增加了后盖卡口的数量,而且对卡口的形状做了优化,MX上拆装几次后盖卡口就报废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其次是后盖内部和中壳结合的部分做了好几个定位器,这个结构可以缓解用旧了以后的后盖与中壳之间容易滑动的问题。最后就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在外壳内侧上左右三条边的弧顶内部,有三个稍稍凸起的平面,这三个平面会将后盖与中壳的接触从一个不受控的面变成一条受控的线。这样一来,一方面摩擦的点变小了,更难产生噪音,另一方面也很好的利用外壳的轻微形变补偿了制造工艺上的误差,整个后盖因此可以处于紧绷的状态,即便使用一段时间后也不会松动。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这类细节往往是很容易忽视的,即便研究了许多许多别人的产品,也不一定能注意到。比如翻翻旧账,为什么当年M8的电池盖那么难打开?原因很简单,MZ的设计有问题。后盖的内部没有制作几条微凸的棱筋,导致电池和后盖产生了相当大的摩擦面,自然就难以打开了。不信,你去看看老NOKIA,只要电池盖会和电池产生接触,那么在电池盖内部你一定能发现三道筋的结构——那绝不是单纯的用来做加强减重的。评论刚刚拆到哪儿了?噢对,后盖。OK继续。后盖也没啥需要多说的了,下面就开始动刀子咯。一共11颗十字螺丝,全部拧下来就没事了。其中两颗上贴了黑色的易碎防拆贴纸,如果破损MZ应该就会拒绝提供保修,不过楼主当然是不管那么多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螺丝的长度并不一致,好像有两种规格,具体记不得了,所以如果你想还原,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按照楼主照片里的做法,把螺丝拆下来以后放成与螺丝孔一样的形状,这样以后装回去的时候可以非常方便。不过楼主反正也不打算装回去了,这里就当摆个造型吧。评论只要卸下螺丝,轻轻一掰,中壳就可以拆下来,没有暗扣、没有卡口、没有双面胶。MX没有中壳,MX2有一个非常精致的金属中壳,MX3则取了两者之间:它有一个全塑料的中壳。评论塑料的感觉当然没有金属好,不信对比一下?评论之所以从金属改用塑料,节省成本是很大的原因之一。我们可以看到,在MX2上,金属的中壳,唯一的作用只是作为一个外壳,仅此而已,天线和其他的都是独立的组件。由于事实上MZ的手机配置在逐年走高,价格却在逐年下滑,一定程度的精简成本也是不可避免的,减在看得到的地方也总比看不到的地方好,而且如果是减在这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上那就最好了。另一个原因估计就是重量。这样一个金属壳,如果做成5寸的大小,重量估计不会少于20g,这对于一台大屏手机而言也不算是一个小重量,减轻一点自然是好的。因此,这次的中壳内部,MZ设计上了所有的天线,以及扬声器。一个部件解决了以前三个的问题。评论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种在塑料件里直接制作天线的技术,中兴曾经在nubia&Z5的发布会上大肆宣传过,其名为LDS,也就是激光直接结构成型的缩写,可以在塑料件上直接制作金属天线,当时说的神乎其神高端无比。但是大家要明白,实际上这个工艺MZ从MX就开始用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不值得吹嘘。当然,MX3也是。现在很多的制造商喜欢把一些业内名词拿出来吓人,说的好像只有自己用了,欺负的只是消费者不懂,然后感觉听起来很高端而已,其实大多数都是整个行业都用了几百年的玩意儿了,根本没啥稀奇。对于这些东西,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还是有必要的。说到这里差点忘了,在MX3上,机身边框不再是单纯的边框,MZ也仿照苹果的做法,把边框的一部分设计成了天线。那么MX3会不会出现当年IP4那样的死亡之握呢?边框天线又是怎么实现的?后面的拆解中会带大家来看一看。还是把中壳研究完吧。只剩下扬声器了。评论相信用过的人都能感觉得到,MX3的外放素质要好过MX2不少。一方面,MZ宣传中的SmartPA功不可没,但是由于机身体积增大而带来的更大规模的共鸣腔,以及更好的喇叭也贡献不少。MX3的喇叭,中央区域贴了一层黑色的东西,看起来像是用来增加振膜刚性的,这样可以在大功率输出下保证自己不被空气压瘪。坏处么,自然是增大振动质量,影响喇叭的频响表现了,不过对于手机而言,音量比音质更重要,什么顺性、机械Q、频响曲线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放弃的。OK,中壳到这里就没啥油水可以挖了,放一边。咱们下面研究的对象是大家感兴趣的一个热点:电池。之前有朋友问,MX3的电池好换么?是怎么和主板连接的?这就是答案:评论没错。只要拆下中壳,电池就可以彻底取出,不需要多动一颗螺丝。电池和手机的连接,靠的是图中的这根软排线上的触点,用指甲就可以抠下来。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楼主这台16GB的MX3是没有NFC的,因此和有NFC的机器相比,会少一根NFC通信排线,如果你拆的是32G以上,那就要多拽一根线出来。等等,你是说NFC的功能全都做在了电池里?没错,根据楼主拆机的结果,在主板上没有找到和NFC有关的芯片,因此MX3只能把NFC部分芯片全部制作在电池内部,对外只引出通信排线。再等等,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去淘宝买一个电池,MX3&16GB版就支持NFC了?估计不行,因为……16GB版本的NFC排线连接器没有安装——就在上面那张图的右下角,那个小小的空焊位,应该就是用于连接NFC数据线的。那么如果把插座补上,会不会就能用了?抱歉,这个楼主就不知道了,有能力和有资源的同学可以自己试试看,祝你好运。但是,拔下排线是无法拆下电池的,因为电池被双面胶牢牢的粘在了机身框架结构上。从左边的一个小卡口下手,可以想办法把电池整个撬下来,这并不难,但是这样一来,电池也就报废了。评论看到了么?电池的封装已经被扯开了,这样电池内部的密封会遭到破坏,也就不能再用下去了。偷偷说一声,密封破损的电池会泄露出一股很特殊的味道,居然很香!但是楼主不知道闻多了会不会损害健康,建议各位也不要去闻。看到这里各位是不是有坑爹上当的感觉,MX3的电池明明可以做成随意更换的啊,根本没什么难度啊,MZ你的节操哪里去了什么的。但实际上,MZ选择内置不可更换的电池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个楼主在后续的他帖子里会专门解释,这里就不说太多了。好,电池上印着一些字,都写着什么呢?评论制造商是SONY,通过了RU认证,尺寸是4.9x51x66毫米,除此以外就没什么太多的可辨识信息了。这也正常,工业电芯上往往不会标详细参数,毕竟也不需要给厂家看。再拆一点呢?评论再拆一点就能看到保护板了。这个东西是保证锂电池安全工作的核心部件,要知道锂电池是很娇嫩的东西,充电电流不能大、放电电流不能大、充电电压太高会出事、放电放的太低也会出事。出事会怎样呢?最轻的是容量损失内阻增大,其次是内部产生气体封装鼓胀,最差的就直接爆炸了。保护板就是用来避免这些情况发生的,如果电池的电流超过规定值或者电压超过规定值,保护板都会负责切断电芯和外部电路以保证电池的安全。前些天某著名1999手机发生了一起电池在衣兜内自行燃烧的事情,对方制造商对于事态的回复是:“电池系在衣袋内与金属物体接触导致触点短路而发生燃烧,和手机无关,不用担心噢亲”。但是看过这里的解析以后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个回复其实是在给自己脸上摸黑。一个拥有正常保护功能的锂电池,会在触点被短路的一瞬间切断电芯,并且进入锁死状态,绝不会因此发生爆炸。把责任推到金属物接触上,等于是承认了自己电池要么没有装保护板,要么保护板无效,怎么看也不是能让人放心的事情,要知道没有了保护板,电芯和炸弹就差不了多少了。回到MX3来。毫无疑问MX3的保护板做工是很好的,不仅用了4层板,而且还用了刚挠结合的工艺。和上面绿色的普通保护板一比,高下立现。不过和MX2比比,好像还是差了不少东西?没错,MX2的保护板功能更加丰富一些,它的内部除了MX3也有的温度检测以外,还有一个库仑计,可以精确统计电池放出和充入的电量(注意是电量,单位是Whr)。从理论上说这会让MX2的电量统计比MX3精确的多,但是其实实际上MX3在电量检测方面要远好于MX2,这也许是MZ把库仑计从电池上迁移到了主板里的结果?楼主没有仔细分析,反正要知道MX3可以安心的把电池用到最后1%就行了。本来电池差不多也就这样了,不过手贱的楼主还是把正面的黑胶也撕掉了,这才意外发现下面还有不少字:评论好像不需要说啥,就这样吧。有不少朋友要楼主把电池撕开看看里面,楼主没那个胆,这里就不做了……其实撕开以后里面也就是黑乎乎的一团,由很多薄薄的纸片卷成方块,啥也看不出来。终于要进入本体了!本着从外围到核心的顺序,我们从小板开始。评论别看这片小板连口香糖大小都不到,它却使用了5颗螺丝固定。牢固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MX3上这片小板还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任务,那就是和下方的边框天线连接。为了实现边框天线,MZ的设计师在边框上做了两个打断,这样下方的边框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倒着的π,懂天线的朋友马上就明白了,这就形成了一对儿倒F天线。但是这并不是MX3的全部天线,如果是这样,那么断点处只要摸一摸,信号就没了,MX3也就会出现类似IP4那样的天线门事件。因此实际上MZ在这里的设计很巧妙,这一对倒F天线只是整个天线系统里的一部分,在后盖下方,还用LDS工艺生成了天线的另一部分,信号的流通方向见下图:评论天线设计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楼主也不懂,因此对于整个天线系统的设计也没法说更多。但是有一些基础的东西还是可以看出来的。现代手机由于需要兼顾多个频段,对于MX3而言是6个频段,因此需要用很复杂的多谐振天线设计,让天线的不同部分对不同的频率谐振,因此形状会很奇怪。在MX3上,后盖上用LDS形成了两个“半天线”,然后依靠触点和螺丝,导入由边框形成的另外两个“半天线”,从而形成一组完整的GSM/WCDMA天线。这样的设计,由于边框并不是全部,因此即便缝隙被人体碰到,天线的特性也不至于迅速衰减到无法使用,所以可以比较好的兼顾自由场和正常操作环境。这种复杂天线设计,在手机上楼主是第一次看到。不仅是2G/3G天线,在另外一组天线(楼主不确定是GPS还是WIFI)上也有体现,同样是在中壳上实现一半,在边框上实现另一半。因此边框上的缝隙,就远不像MX/MX2上那样仅仅是避免屏蔽天线而造,缝隙实际上成了天线的一部分。评论小板的反面则是很多人感兴趣的Home键。应大家的要求,楼主把它彻底拆开了:评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到1毫米的Home键里有四层结构,分别是反光板、导光板、荧光板和遮光板。一个扁平封装的白色LED负责从侧面把光射入导光板,而导光板则把光在一个圆圈范围内从平面散射成垂直,照亮荧光板,最终实现那个漂亮的小白圈。小板上值得解析的也就这些。对了,最后需要说明的是,MZ在MX3上放弃了MX和MX2上采用的17针双层USB口设计,改为了标准的5针。因此MX3不再支持SPDIF输出,也不再支持USB&Host功能,甚至连MHL功能也取消了,只剩下了标准的USB&OTG支持。官方对此的解释是,Miracast比MHL更方便,但SPDIF没了始终还是有些遗憾。由于没有其他的板子,接下来就是主板咯。评论首先拆掉3.5mm插座。这一代的3.5mm插座设计非常良心,拆的时候让楼主少折腾了不少,一个螺丝,直接就可以取下,不像以前总是连着一大堆排线,一不小心还会扯断。插座和PCB的连接方式略显奇葩,这种靠侧边连接的方式在手机里是极少见的。拧下螺丝,松开排线,拆主板就不再有任何障碍。评论评论另外一个很多朋友感兴趣的问题是,MX3说有三个麦克风降噪,但是为什么机壳上只有两个孔呢?拆下主板以后才发现,其实第三个麦克风在听筒的旁边。评论在这里放一个麦克风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MX和MX2上的麦克风,都是为了让对方听你说话更清楚,而MX3上的这第三个麦克风则可以让自己听别人听的更清晰,所谓他好我也好。比较奇葩的设计是,在MX3上第三方APP如果需要获取麦克风声音,MZ会打开听筒边上的这颗,初看似乎有些反直觉,怎么会用这颗?但是某天当楼主在街上走,发现MM用微信发语音消息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冲着屏幕或者对着听筒喊的时候,楼主突然对MZ的工程师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听筒左边是一些小附件,如图所示。评论摄像头大了很多,也从CameraCube回归了传统结构,效果自然是也要好得多,当然,不是顶级,不过也够用了。光学上的东西道理很简单,体积越大效果越好,大家认准这条准没错。位于主板右边的是振动电机。评论和之前的几代手机不同,这一代MX3上MZ似乎把许多许多东西的设计都简化了,以前很多用粘死的、焊死的、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固定上去的结构,在MX3上都变得清晰异常,震动电机就是个鲜明的例子,只需要拧下三颗螺丝,就可以轻松取下,这在以前的手机上根本做不到,事实上一直到现在楼主都不知道MX2的振动电机要怎么拆。可能是由于机器增大,所以MX3上MZ换成了双头电机,这样可以获取更大的震动力度。另外一个改变就是音量键从窝仔片换成了微动开关,这就是MX3的音量键手感远好于前作的原因。不过电源键依然还是窝仔片,估计是MZ觉得电源键现在意义不大了吧。至此,中壳上唯一剩下的东西就是这块红色的导热垫了。评论曾几何时,手机也开始需要对散热结构做仔细设计,也需要用导热垫来快速导出热量,细思恐极啊……这世界到底怎么了。来一张干干净净的骨架(楼主连双面胶都搓掉了),这一篇里没你啥事了。至于骨架的结构,MZ已经宣传过多次,这里就不继续说了,关于这个骨架在散热设计方面的细节和分析,会放在后面的帖子里。评论差点忘了,还有最好的800万摄像头呢……评论好像和MX2也差不多,而且似乎MX2的还好看一点?也许是这样,但是MX3的摄像头内部要强大得多。IMX179+f/2.0镜头+29层镀膜的蓝玻璃滤镜,最终效果说明一切。想想那么好看的照片就出自这样小小的摄像头,还是很让人感叹科技的进步的。至于摄像头内部,先卖个关子。由于本帖定位温柔向,所以面对正面贴满石墨导热贴纸和屏蔽罩的主板,一时半会也不忍心下手,那就先从反面开始看好了。评论与MX和MX2不同,在MX3上MZ回归了M9式的方块电路板,这也和机身的增大有关。依然是黑色的PCB,依然是超高密度激光打孔的任意层互联的10层板,厚度却只有区区0.6毫米。这样的PCB规格,除了MZ在业界只有苹果愿意使用,其他厂家是舍不得的。经常有很多朋友希望从拆机图里去看做工,那么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标准可以用来判断一个手机主板的做工好坏?严格说,好坏其实并不好判断,但是我们可以去判断哪些设计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才能实现。首先,黑色的板子会带来成本增加,因为黑色不利于目视检查,这在PCB生产过程中是一道重要的工序。但是黑色的板子好看,高端大气上档次,从M9开始,MZ一直喜欢用。其次是零件。越小越好、越薄越好,因为越小越薄,对于工艺的需求就越高,零件也往往需要定制。可以看到,MX3的主板最小的零件是0201规格的,这其实在目前手机中并不算是一个很小的规格,业界目前最喜欢用小尺寸零件的是苹果,会使用大量01005规格的零件。01005有多小?0201规格的零件,长度只有1毫米,宽度只有0.6毫米,大概只有四分之一颗芝麻大小,01005则只有0201的一半,尺寸为0.6x0.4毫米——真的小成一粒灰尘了。如此细小的零件对PCB、贴片机和回流焊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不是一般厂家舍得用或者可以用的。等等,MZ不是没有用01005么?是的,MX3虽然没用01005,但是MX3的PCB对于贴装的要求却依然远远高于普通的0201,原因在于第三个因素:贴装密度。首先看看著名的1999牌手机的主板:评论虽然图中最小的零件也是0201的,但是两个零件之间的距离大约等于零件本身的宽度,也就是大约0.6毫米。那么MX3呢?评论高下立见。虽然是0201,但是贴片之间几乎没有缝隙,这说明MX3虽然没有使用01005规格的零件,但是工艺需求却是01005级别的。那为啥不直接用01005呢?楼主也不知道……估计是因为板子还挺大的,放得下吧……再来看看正面呢?评论这大块的屏蔽罩就像是衣服一样诱惑着楼主,让人忍不住想拆……好吧,那就拆吧!也不管温柔向了,直接用螺丝刀撬开屏蔽罩,真相大白。评论既然撬开了,下一步自然就是解析芯片。为了方便观看,楼主把型号都画到了图里,各位直接看即可。评论评论主要的芯片,楼主都标出来了,功能也是。具体的解析,楼主打算放在后面再做,在这篇里着重来关注两个东西。首先是WIFI芯片。有朋友指出,MX3的WIFI比MX2差,是不是MX3的WIFI芯片缩水了?答案是不仅没有,还升级了。MX2的WIFI芯片是博通的BCM4330,MX3是BCM4334,和MX2相比增加了2x2&MIMO支持,带宽从72Mbps提升到150Mbps。至于信号问题,大家可以给工程师一点时间,相信他们是会继续优化的。第二个则是Sensor&Hub。说实话,这个东西楼主在MX3发布会时看到,还以为只是个软件设计,一直到后来李楠在微博上各种夸Sensor&Hub先进,尤其是到苹果发布M7协处理器以后,楼主才知道这东西原来真是一个硬件芯片,而且Galaxy&S4就已经实现了……这充分说明了做得好的不如吹的响的,吹得响的不如先张嘴的。那么Sensor&Hub到底是哪个芯片?各位看第二张芯片解析图,在中央麦克风左边的那片小小的芯片,型号为32UC3L0128A的,就是Sensor&Hub的本尊。实际上,这是一颗来自ATMEL的32bit&AVR单片机,做过嵌入式开发的应该都很熟悉。通过这颗芯片,MZ可以用一个低功耗的方式,获取并分析所有传感器得到的数据,让系统可以更好的判断自己所处的状态,甚至在休眠的时候也可以不断获取传感器信息,还不怎么耗电。为啥别人的Home不能唤醒系统,而MX3可以?就是因为有Sensor&Hub存在。当然,MX2的Home有独立控制器,虽然实现了同样的功能,但是和MX3还是没法比的。你可能觉得不屑,这不就是一小单片机么?没错,实际上苹果的M7,本质上也只是一个来自NXP的Cortex&M3单片机,在性能和功能上和这枚32bit&AVR是一个层次的。用什么硬件实现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要想到这么做。这点上,MZ和三星无疑走的比苹果早,虽然大家都想到一起去了。从本质上来说,这都是为了在硬件过剩的时代,想到如何能更好提升使用体验的方法,相对于简单粗暴的对硬件、拼跑分而言,这样的研发对于消费者而言的明面吸引力要低得多,但是却是真正对大家有好处的设计,作为一个成熟理性的消费者,选择这样的想法才是正确的。毕竟,跑分3万6又能干啥呢?评论好了,这就是今天要带给大家的全部内容。最后上一张全家福。至此,我们温柔向拆解就拆完了,剩下的呢,自然就是暴力向拆解了,下一期楼主会把所有能拆的都给拆光,不要错过!
看来mz把广告费全花网上了~
ie福音,可以排排下mx3排拉图了。
&发表于&18:42&沙发。。
对我而言,不能方便换电池的机器很难引起购买欲
清晰,魅族手机的工艺还是不错的。
魅作坊的产品,一个字:garbage!
&发表于&19:10&对我而言,不能方便换电池的机器很难引起购买欲
我的手机电池通常够用一天半,我的手机很少需要2块电池。
后盖可以打开不能换电池!可以换电池就好。
转帖魅族论坛吧?好像不是楼主原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ttpclient过时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