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度从零度越来越大从180越来越小如何辨别中国东西经度度?

&&& &&& &&&
你认为这篇评论:
<EM id=ucount
分享到 && {SCRIPT>
var cache_url = cache_url || {};
(function(u){ if(cache_url[u]){ } cache_url[u] = a.getScript(u); })(\'http://img3.douban.com/js/lib/packed_sharebutton0.js\');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查看4家网店价格(15.90元起)
作者: Dava Sobel副标题: 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isbn: 书名: 经度页数: 174译者: 肖明波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 20.0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07 besuch的其他评论 ? ? ? ? ? ?
15:00:26 tiantian  这么长该不会是自己敲的吧……
20:51:37 magnus  靠,偶本来想转的,被你先转了,也是在读书上看到的这篇文章,感觉不错~      “……终于,我们看到了与科普书籍中诸如“苹果砸到牛顿脑袋”不同的故事,这些科学家还从国家利益和金钱中获得灵感。科学不仅不那么“纯洁”,而且是近代以来社会达尔文主义努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句亮点,哈哈哈~
08:58:08 losvo  书里面的内容还是蛮丰富的,很多小细节也可注意。挺有意思的一本书。 13:58:22   来自: peterq (China real-estate bubble) 经度的评论 &&   非常好的故事,西方科学成就的每一小组成部分都是很多科学家和冒险家数十年心血的结晶,无数的小部分组成了西法现代科技,帮助西方征服了非洲和亚洲。      哈里森解决经度问题成功有几个原因:   1、英国政府的激励机制;最初的2万英镑大奖吸引了哈里森制作了H1,经管局发放500英镑的补贴,使哈里森制作了H2;经管局不断地补贴,使哈里森投入20年时间制作H3,很快又制作了H4;最后为了拿到奖金,哈里森要公布设计图纸和教会经管局指派的表匠。   2、英国通过航海获取了很多殖民地和巨大的财富,对经度测量的需求非常强大。   3、哈里森自小看书自学成才,环境和个人条件适合。      讲讲同时代的清朝,哈里森成长的阶段是康熙王朝,哈里森制作H1的阶段是雍正王朝,精密计时普及的阶段是乾隆王朝。      1、康熙对科学的态度。梁启超、邵力子等人认为,康熙在位时对西方科技很感兴趣并且还掌握了很多,但他却严禁自己之外的人学习,因为他担心先进的西方科技一旦传开,将会极大的动摇以骑射起家的满清的统治,据传教士张诚的日记,康熙不准传教士在有汉人和蒙人的衙门里翻译任何科学文献。而此举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衰落。梁启超说,康熙的科学是用来打击他人的一个工具,“就算他不是有心窒塞民智,也不能不算他失策”。(康熙―百度百科)       《康熙王朝》中的歌词“我真想再活500年”让我们感觉豪气,实际情况是很多观众被卖了还帮人数钞票,“康熙再活500年”就是“再蒙你们500年”。很多人认为“康熙盛世”就是中国科学衰落之时,我认同这个观点。      2、康熙和彼得大帝是没法比的,他没有建立科研机构,没有派人出国考察,不鼓励臣民科学探索。所以到了雍正、乾隆他们对西方科技根本没有兴趣,追求的只是西洋玩物。有技艺的传教士成为满足他享乐欲望的御用工具,做钟处成了玩具作坊。在他的影响下王公大臣无不追求西洋奇物。这股西洋风不过是享乐奢侈风。作为一个落后的少数民族,满清统治者心中始终横着对汉人的猜疑和防范。随着西方东渐的潮水不断上涨,他们心中的畏忌也不断加深。把中国和世界隔绝开来。防止汉人和海外勾结危及统治。以禁教令和禁海令为标志。满清的海外政策发生逆转。步步后退,日益封闭。更不用派出去看看世界了。       《雍正王朝》更强调的是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非常适合国人观赏。       中国这几十年即使发展很快,也没有看到解决很多国际性难题(感觉汉芯和龙芯都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炫耀目的)。如果还有人拿科学技术作为炫耀的资本,打击别人的武器,那么即使现在经度问题也解决不了。       私下认为目前上海的磁悬浮建设(买自德国)纯属于炫耀,根本没有帮助中国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你认为这篇评论:
<EM id=ucount
分享到 && {SCRIPT>
var cache_url = cache_url || {};
(function(u){ if(cache_url[u]){ } cache_url[u] = a.getScript(u); })(\'http://img3.douban.com/js/lib/packed_sharebutton0.js\');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查看4家网店价格(15.90元起)
作者: Dava Sobel副标题: 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isbn: 书名: 经度页数: 174译者: 肖明波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 20.0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07 peterq的其他评论 ? ? ? ? ? ?
15:18:56 无机客  中国所谓的一些制造业基地其实是人力资源贱卖基地。      重要设备和技术都是采购于国外。 10:42:40   来自: 小葡萄 (Order) 经度的评论 &&   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这是中国人的优点,也是缺点;   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这是西方人的优点,也是缺点。   
你认为这篇评论:
分享到 && {SCRIPT>
var cache_url = cache_url || {};
(function(u){ if(cache_url[u]){ } cache_url[u] = a.getScript(u); })(\'http://img3.douban.com/js/lib/packed_sharebutton0.js\');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查看4家网店价格(15.90元起)
作者: Dava Sobel副标题: 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isbn: 书名: 经度页数: 174译者: 肖明波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 20.0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07 小葡萄的其他评论 ? ? ? ? ? ?
09:12:29   来自: vivi (不准欺负外星人) 经度的评论 &&    Dava Sobel的另一部作品叫《经度》。    还真是从来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纬度是容易测算的,跟温度、太阳高度有关;然而经度却是难以计算的。       原来,经度就是时间。    我们设定本初子午线为零度经线。然而,其他地方呢?       18世纪最棘手的科学难题,连牛顿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只好设立了“经度奖金”,激励民间和政府研究出精确的时计出来。       最终,一个木匠出身的约翰哈里森赢得了最终的肯定。    从H-1到H-4,哈里森和他的儿子,经历了无尽的磨炼。如今,H-4被庄严地陈列在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展览柜内,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像受了催眠一样呆呆地站在那些大个的航海钟前面。他们会跟着H-1和H-2那节拍器般摇摆的摆式平衡器,左右转动着脑袋,他们会随着有规律的滴答声呼气吸气,偶尔还会因为从H-2底部伸出的单叶风扇突然开始转动,而吓得喘不过气来。然而H-4却会让他们全身发冷地停住。它原本想要表明这是一系列有序的思想和努力的结果,但是给出的结论却让人感觉完全不合乎逻辑。而且,它还处于静止状态,跟前面看到的那些急速转动着的时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的机芯隐藏在封闭的银表盒里面,而它的表针也凝固不动了。甚至连秒针也一动不动。如果管理员同意,H-4还是可以走时的,但是他们不愿意这样干,因为H-4现在享有崇高的地位,像一个神圣的遗迹或一件无价的艺术珍品,要好好留存给后人,让它走时也许会毁坏它。       这本书关于一个不朽的天才。    然而,天才不是轻而易举的。    他跟他的对手长达几十年的拉锯,最终才获得承认。       我们现在要知道时间实在太简单了,GPS自动调整我们的手机、手表。    然而,读完这个故事,才知道一切多么艰难。       不过,除了航海之外,我们知道这么精确的时间有什么用呢?    精确的时间只是鞭策我们无目的地快速前进的工具。
你认为这篇评论:
<EM id=ucount
分享到 && {SCRIPT>
var cache_url = cache_url || {};
(function(u){ if(cache_url[u]){ } cache_url[u] = a.getScript(u); })(\'http://img3.douban.com/js/lib/packed_sharebutton0.js\');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查看4家网店价格(15.90元起)
作者: Dava Sobel副标题: 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isbn: 书名: 经度页数: 174译者: 肖明波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 20.0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07 vivi的其他评论 ? ? ? ? ? ?
10:37:26 落寞   不懂,所以对这本书很感兴趣了。 21:07:40   来自: Bergstrom 经度的评论 &&   在大学的时候就想看这本书了,但对一个穷学生来说,那个时候买书还是要按计划来.曾经在书店犹豫不决,最终不多预算还是买了其他的.      不想之后竟再也找不到了,后来也因为工作等原因,已经不是之前那个长逛书店的书虫了.      几年之后,再次与此书相遇.花了一天读完后,感觉不应如此.我是带着去读一本科普书的心态来阅读的.但读完全书,我仍然没有搞明白最关键一点,就是如何在外海的船上通过机械设备来确定当地的时间.是通过机械的方法吗?就像指南车不是通过地球磁场来确定方向而是通过机械原理来保持指向南方.如果是的话,那确定船只所在地的时间和确定船只离岸地的时间的2个机械设备的差别在那里呢?      要解决所处时代最大难题就需要有独创新的方法,但我没有看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质方法.更多的是主人公精益求精般的完善他的时钟.      我仍然不解.   
你认为这篇评论:
分享到 && {SCRIPT>
var cache_url = cache_url || {};
(function(u){ if(cache_url[u]){ } cache_url[u] = a.getScript(u); })(\'http://img3.douban.com/js/lib/packed_sharebutton0.js\');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查看4家网店价格(15.90元起)
作者: Dava Sobel副标题: 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isbn: 书名: 经度页数: 174译者: 肖明波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 20.0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07 Bergstrom的其他评论 ? ? ? ? ? ?
22:19:45   来自: 吴燕 经度的评论 &&   大师卓别林曾经说过:“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这似乎暗示了时间的力量,更令人想入非非地以为,谁掌握了时间谁就可以掌握未来。然而对于18世纪最伟大的钟表匠约翰?哈里森来说却并非如此,他擒住了时间,将它装进他的时钟,但是当他这么做的时候,却已然为自己开启了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这不能不说是时间和他开的玩笑,尽管这个故事本身并不像玩笑一般轻松。      这是《经度》,一本很精彩的书,讲的是“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很巧的是,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阅读并思考着有关于经度测量的问题。我为这个问题已经花了几个月时间,并因此而越发深信经度问题的解决实在是天才之举。      久居都市的人也许很难想像“丢失”了经度的海上航行,但那正是18世纪的航海者及其前辈们所面临的最现实的困境。航行在无边无际的海上,却无法知晓自己是否已经偏离了方向,因此而付出的代价不仅是超出预计的行期,还有疾病与死亡。但是这并不会阻止人们走向海洋的脚步,反而催生了英国国会著名的1714 年“经度法案”:设立一笔巨额奖金,以征求一种“切实可用的”经度测定方法。      经度即时间,这决定了人们在解决经度问题时的两条主要线索:读准天上的钟,这是天文学家们的希望所系;拨准地上的钟,这来自钟表匠的灵感。那时的上帝刚刚被人类推上了史上最牛钟表匠的宝座,天上的星星就是上帝他老人家设计制造的走时精准的完美时钟,人们渴望漫天星斗能够透露关于经度的信息,于是便有了巴黎天文台与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相继创建。当天文学家们与天上的星星玩着捉迷藏的游戏,钟表匠们则给出了最充满魅力的梦幻方案――“船长只需简单地比对一下自己的怀表和另一台指示始发港正确时间的恒定时钟,就可以在舒服的船舱内测定经度了。”虽然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它要求时钟必须有很高的精度并且在波涛汹涌的海上航行时走时不能出偏差,但他们并不会因此而轻易放弃。      哈里森就是这些自信的钟表匠中的一员,当然,他拥有的不只是自信,还有才华。他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但是他对弄懂事情来龙去脉的浓厚兴趣使他成为他那个时代最优秀的钟表匠。1727年,34岁的哈里森“将精力转向克服航海钟里存在的特殊困难”,他并不否认促使他这样做的正是“获得经度奖金的愿景”,不过,当他真的制造出一台符合获奖条件的时计之后,精益求精的哈里森脑袋里想的却是怎样改善他的时计从而使它更加完美。于是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他一直醉心于他的航海钟的改进,终于在1759年完成了他的不朽杰作――第四台时计H-4。“人们很快就意识到,这块表简直就是优雅和精确的化身”,但是哈里森并没能得到他应得的那份奖金,并且因为负责颁发经度奖金的委员们更相信天文学的解决方案而给哈里森的获奖设置了种种阻碍,他不得不“独身一人对抗着科学根底深厚的航海特权阶级”。国王乔治三世的直接干预使哈里森终于在1773年得到他应得的奖金,此时的哈里森已经是一位80岁的老人。      无情流逝的时间从不肯为谁停留,即使这个人曾经完美地将时间收进他的“宝盒”。不过,经度的故事并不止印证了时间的无情。科学、天才、野心、阴谋……,所有这一切皆随经线的延伸而纠缠在一起,尽管那只是一些假想的线,但那些故事却曾经真实地发生过,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经度: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美)达娃?索贝尔著, 肖明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定价:20元。          日?上海闵行
你认为这篇评论:
分享到 && {SCRIPT>
var cache_url = cache_url || {};
(function(u){ if(cache_url[u]){ } cache_url[u] = a.getScript(u); })(\'http://img3.douban.com/js/lib/packed_sharebutton0.js\');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查看4家网店价格(15.90元起)
作者: Dava Sobel副标题: 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isbn: 书名: 经度页数: 174译者: 肖明波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 20.0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07 吴燕的其他评论 ? ? ? ? ? ?
23:12:30   来自: wizard (我见青山多弱智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经度的评论 &&   对于经度的测量,以前从来没有了解过,这也是买这本书的原因,但是读过之后很失望,原来并没有什么复杂的知识,本质的问题,只不过是如何制造一块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钟表而已。这真的能成为那个时代最困难的问题吗?最起码,化圆为方的问题要比这个更难吧。      作者并没有仔细的介绍如何制造一块精密的钟表,这是一个遗憾,不过更糟糕的地方在于,对于最重要的问题――如何通过精密的钟表而确定经度――作者仅仅在开篇一语带过,后面再也没有提及,这带来了很多疑问。      在第一章中,作者指出,测定经度的办法,就是在船上带两块钟表,一台始终指示陆地上的标准时间,另一台可以在当地日当正午时调至12点,那么,计算当地与陆地上标准时间之间的时差,即可算出当地经度。   道理很简单,看这里的时候很容易理解然后继续,然而接下来如果细心一点的话,就会产生疑问,如果想在正午之外的其它时刻计算经度,该怎么办?   书中描述了另一种流行的计算经度的方法――月距法,是通过测量太阳、月亮及其它恒星之间的距离,通过查表的方法算出在陆地参照点达到这一距离时的标准时间,再算出当地时间与这一标准时间之差,即可算出经度。      在书中,作者将这两种方法描述成了死对头,但是稍微想一下即可看出,本质上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它们都需要观测某种天象,然后根据这种天象,建立陆地标准时间与本地时间之间的联系,通过时间差来算出经度。   在这两种方法中,一个精确的钟表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而作者又完全没有介绍,这本书的主人公――钟表匠哈里森究竟是如何根据精确的时间来计算经度的,这真的是很遗憾的疏漏。如果仅仅依据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唯一能够想到的完美测量经度的办法,就是月距法和一块精密钟表的结合。可是按照作者所写,这明明是一对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      按作者的说法,月距法的支持者并不否认这块精确的钟表对月距法的帮助,但他们一直在试图阻止钟表匠哈里森单独获得关于经度测量的大奖,另一方面,当哈里森的两块钟表远洋海外接受测试的时候,月距法还不成熟,没有足够精确的数据表以供计算,那么,到底哈里森是怎样在正午之外的时刻去测量经度的呢?作者留下了这样一个恼人的问题,愿知者教我。
你认为这篇评论:
<EM id=ucount
分享到 && {SCRIPT>
var cache_url = cache_url || {};
(function(u){ if(cache_url[u]){ } cache_url[u] = a.getScript(u); })(\'http://img3.douban.com/js/lib/packed_sharebutton0.js\');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查看4家网店价格(15.90元起)
作者: Dava Sobel副标题: 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isbn: 书名: 经度页数: 174译者: 肖明波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 20.0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07 wizard的其他评论 ? ? ? ? ? ?
14:43:54 杨猫猫陛下  我有些同意
00:25:35 C2J  化圆为方是数学问题通过理论数学进行证伪,而经度是物理问题,是通过不断地在制造上取得进步。
02:21:03 S克留  求度就是一方程,而一定可靠的r器能蜃罘奖憧旖莸靥峁┻@方程的最后一待定系怠      那么,本灾圃旆定可靠的r器展_就再正常不^了。      而且作者不止一次f^,本皇I著,只是一本科普x物而已。      即便如此,也是需要一定知R涞摹      我本岩侵魇俏目粕胂胨柚RH到高一地理足矣,遂很是不解。      看到最后,我lF,侵魍耆]有看懂@本呐率亲置嬉馑肌      一。哈里斯4出海航y的r候,人已e累了很成熟的月球^y,R斯基林的月球表也已出版l行,克船L出海r是月球表和r器都著的。不知你何得出“月距法不成熟”的Y。明明是rr器技g不成熟。真是黑白倒。      二、R斯基林一派_l的月距法算繁,而且需要每年都更新月球表才可以,且仍f受制于天庖蛩亍T戮喾ê陀r器法,一是基于肉眼不嘤^y的笨k法,一是用少祷涂傻贸鼍_Y果的方法。高下本已昭然,而侵s在樵戮喾ㄞq解。哭笑不得之余,我X得侵饕词侵R洳颍词情x能力不颍]看仔。      三,“到底哈里森是怎样在正午之外的时刻去测量经度的呢?”@是知R涞}。正午rg只是用硇逝船所在地rg的一基庶c,而非只有在正午才能_定度。
10:03:44 wizard  一.月距法不成熟是原书所说,我对此原本一无所知,不会自己杜撰的。   二.船是在不断移动的,其经度一旦变化,“当地时间”就也随之变化。因而如果仅能在正午时分校准当地时间的话,那么你在其它时间所测出的经度,永远都只是你正午时分所在位置的经度。举一个最直接的例子,你在正午时从某地出发,两块表(出发地时间和当地时间)读数是一样的,船行十二小时后,你想测经度,怎么测?两块表读数依然一样,难道还是出发地的经度?          发表评论最好针对文章而不是针对人,所以关于楼上您其它不逊之词,我就不回应了。
18:19:33 S克留  你的文章里漏洞百出,o你指出,反倒被扣上“不d”的帽子,呵呵。      碛羞@么大的自尊心,何不花些rg提高一下知R浜烷x能力呢?      “在这两种方法中,一个精确的钟表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以R斯基林槭椎脑戮嗯山^Σ皇沁@么看的。他在接^^y月球的接力棒后,就一直致力于完全依靠υ虑虻y量泶_定精度。后硭试S克船L⒐4和月球表同r上船,o奈。      “我唯一能够想到的完美测量经度的办法,就是月距法和一块精密钟表的结合。可是按照作者所写,这明明是一对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   ――你能想到的“完美”是以F代的、旁^者的角度砜吹模诋r,由于利益的使,煞N方法背后的代表人物就是如此莶闪W髡咦裾帐有何不Γ      “到底哈里森是怎样在正午之外的时刻去测量经度的呢?”   ――@疑是你知R浜烷x理解最好的wF。本婚_始就f了,在]有月距法,又]有r器的年代,那r的航海家是有_P的。且可以保C剿俚y量在一定精度之取R较蚝秃剿偈强梢源致怨浪憬度的。但你有]有想^,@拥姆椒楹霈F巨大'差呢?如果你具淞己玫母咧形锢碇R,你知道“累'差”@一概念。因槊刻y量船速的'差,在月rg里累起浅s@人。而月距法也好,r器法也好,其度的根本意xf白了,就是M可能多的提供校庶c。月距法每月固定的有13天o法使用,且受制于天r,致使它提供的校盗俊㈩l率、可靠性上,hh不及r器法。而r器可以在每天正午可靠地提供一校庶c,其'差的累周期也不^是24小r。@拥恼'差在r碚f,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Q句f,在正午之外的度也是估算的。而全天候的Ш蕉ㄎ皇窃ol明以后的事情了。而@一l,在今天碚f,也不^常R而已。      我里文章的漏洞入手,指出你的YY所在,s被你理解椤安贿d”,呵呵,侵魉刮娜绱税。 14:48:46   来自: 咚咚嘎咚 经度的评论 &&   《经度》真是一本好看的书   以至于头天晚上我在饭馆弄丢了以后第二天清早又去书店再买一本   为什么好看?   故事曲折动人,翻译罕见用心   其实就是一本我们理想的入门级的“科普读物”   说的是科学、技术和历史   但没有专业背景一点都不妨碍阅读   有很明确的情节和人物   像看传奇小说一样过瘾   书里说的就是大航海时代以后欧洲人发现纬度很容易计算,但经度搞不定   搞不定的后果就是船乱开,一切乱套,白白折了好多人命和财富   于是最牛最有钱的英国就设了专门的机构经度局要攻坚这个科技难题   而且最高悬赏两万镑来征求实用合理的解决办法   ――维基百科上说,彼时的两万镑相当于2007年的600万镑(也就是8000多万人民币)――英国真是有钱!   解决办法由二:一是靠天文,天上日月星辰都有其运行规则,参考地球自转就能计算海船所在方位和时间(亦即经度)   二,既然经度就是时区分隔线,计算甲地的基准时间再看乙地的当地时间,其差值就能算出经度   第二种办法用钟表来看就能一目了然   问题是那个时候的钟表制作水平还不够,温度湿度都会影响零件的性能,海船上的颠簸更是不得了   但一个英国乡下的木匠约翰?哈里森   就像星宿下凡一样让人想不通地是个宇宙无敌霹雳级的大天才   他本来跟他老子一样,应该踏踏实实做好木工   但喜欢读书和音乐,让他终归农转非,成了英国民族英雄   音乐上他一直有把刷子,会拉琴,会调音   读书方面倒不是走莎士比亚系统那条路,据说他写的最后一本书里的第一个句子一个标点没有,长达25页,总之文风一贯轮ǘ一顾挡幻靼祝   但在机械方面,他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开派大宗师一样神奇了   20岁时这个小木匠就能自己无师自通地造一台全木制的摆钟,至今还能走   之后他就开始了自己毕生的“经度钟”的制作   他一共发明且制作了四台,每一台都相当完美,远超同时代的其他钟表,完全能够应付远洋需要   但这个完美主义者始终觉得还可以改进   于是四十年都在精益求精   吃了好多苦头最后才在临死前两三年拿到一等奖奖金(而且还不是很爽快的一笔发的,而是别别扭扭打了折扣)   问题就在于他没经营好“关系”   “上头的领导”都是干天文口的   信不过哈里森的奇技淫巧   而且他们自己也觊觎那多到吓死人的奖金   所以处处刁难下套   搞得老哈里森和他的助手儿子非常难受   其实纵观全书   “关系”是仅次于科技发明的要紧线索   科技明星哈里森跌宕起伏的一生跟“关系”这个玄而又玄可怖诡诈的东西紧密联系   少时玩音乐,给教堂设备调音   才有了启蒙恩师――一个牧师借他一套“带他走上了科学之路”的理科讲义   小有名气之后,又是拜访了当时最大牌的钟表匠才得到引荐,从而一跃成为经度局之红人   但和后来的领导(皇家天文台台长)关系处得不好   老了以后反倒受了好多委屈和特别不费厄泼赖的待遇   最后到了快80岁才拼死到国王那里告了御状   好在国王英明,向着老木匠   有了这层硬后台,最后事情算是有了好了结   ――当然,比起来自古以来的我们的伟大祖国   哈里森已经有很多幸运了   总之,有了这个科学巨人的成果   经度问题终告解决      在那个“科技时代”,百年间伽利略牛顿哈雷这样的大师和一群群江湖术士都粉墨登场,提供了一个个或强或弱或有道理或无厘头的解决方案,每个方案的背后都包含了不同的好玩故事   可惜《经度》的作者索贝尔着墨不多,而且毕竟太多的历史湮灭了   比如说到后哈里森时代   经度计时器的量产化时代里   最成功的两位钟表匠阿诺德和厄恩肖,作者只有了三两页的篇幅介绍他们的竞争和敌对:前者善于经营个性嚣张,手艺精巧且花样百出,还娶了阔太太当贤内助一起培养独子做品牌传承者兼企业家;后者更近似于“技术天才生活白痴”类的发明家典型,生活困窘,一度潦倒到被债主扔进大牢,但在科研上更胜一筹。后来两人同时取得了一个关键性的技术突破,为了专利权争得鸡飞狗跳――作者推测的事实真相是厄恩肖独立完成了新发明,阿诺德在听说简单的思路后也研发出了同样的设备,并抢先一步到专利局备案,引发一连串的后续事件,甚至搞到英国钟表业和科技界为此分裂成两派攻讦和考证,直到今天   一两千字的行文背后足可以想象这段故事的离奇动人   拍成电影完全可以同时蕴含《美丽心灵》和《魔道争锋》的核心元素      书的信息量很大,但写得明白晓畅,个别地方会出现一些无伤大雅的重复(感觉可能是作者从不同的参考文献上看到了同一信息,然后都写进了书里)   哈里森的故事结束得也略微有点仓促(比如说可以简单总结回顾一下哈里森的一生,或许做个简单年表)――整本书要是有一个经度研究的纪年大事记可能也很好   然后就必须表扬译者肖明波了,据说并非专业译家   但翻译的水平颇高   尤其擅做考据和补注,对读者非常有帮助   还和包括作者在内的诸多专家学者交流,更保证了译文的“信”和“达”   这样的译者在曾经的中文翻译书里不难找   但在现在真是凤毛麟角
你认为这篇评论:
<EM id=ucount
分享到 && {SCRIPT>
var cache_url = cache_url || {};
(function(u){ if(cache_url[u]){ } cache_url[u] = a.getScript(u); })(\'http://img3.douban.com/js/lib/packed_sharebutton0.js\');
1人推荐 推荐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查看4家网店价格(15.90元起)
作者: Dava Sobel副标题: 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isbn: 书名: 经度页数: 174译者: 肖明波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 20.0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07 咚咚嘎咚的其他评论 ? ? ? ? ? ?
01:21:10 书海回头客  谢谢您的厚爱和支持。在翻译方面,我确实如自己的头像所示,只是“细毛鸭子初下河”,请多多指教和帮助!
09:07:05 flamingo  嗯,你的评论很有用!严重勾起了我读它的欲望! 20:03:09   来自: 罗豫 经度的评论 &&   【读品】罗豫/文      现代人每天精打细算分割着的时间和空间,实在是文化历史的产物。倘使生活在数千年前的中国,世界地图将是方形而非现在的球形投影,我们所处的位置也将在正中间而非右上角。正是近代欧洲的大变革,尤其是英国在海上的扩张,将整个地球纳入了以格林尼治为原点的时空坐标中。这一度量衡上的革命,也为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添加了一块关键的砝码。      今天,我们很难厘清从格林尼治到鸦片战争之间的因果链环,然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格林尼治,只为亲脚跨过分割东西两个半球的本初(零度)子午线。这个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裆下”景点,俨然已确乎是地球时间天经地义的起点。但在科学史上,经度问题好比竖起来切西瓜,第一刀下在哪儿成了政治问题。      地球是圆的,自西向东旋转;从赤道上看,大多数星体都差不多处在正上方――自然界自己给出了纬度的定义,却把经度问题留给了人类。美国科学专栏作家达娃?索贝尔在《经度》一书中带我们走进十八世纪的英国,讲述本初子午线背后的故事。      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远洋船只只能靠纬度导航。无法判断自己的确切位置不仅给航行带来很多困难,还使得大多数船只只能局限在几条确定的航线上。海盗、各国的商船、军舰在这些航线上相互抢劫,船长们也因为需长时间观察太阳猜测自己的位置而落下眼疾,成为我们在电影中所见的独眼龙模样。      为此,英国政府专门设立了一笔奖金,任何能将经度测量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将基于测量精度获得相应级别的奖金。大科学家牛顿、伽利略都尝试过解决这一问题,最激烈的角逐却落在了两派人身上:一边是众多学识渊博、有权有势的天文学家;另一边是从未受过教育的木匠约翰?哈里森和他的儿子威廉。      天文学家们相信,宇宙是上帝制造的精密钟表,只要用月亮位置的数据进行复杂转换,就可以计算出经度。约翰?哈里森则坚信更简单的思路,只要航海家带着足够准时的钟表,再通过太阳或星辰的位置确定海上的当地时间,就可以用时差来确定经度差。两方几乎同时展开自己的工作。哈里森每次刚制造出一个计时器就有了更高的目标,陆续制造四代航海钟表几乎耗尽了他的一辈子。而死对头皇家天文官内维尔?马斯基林,一面忙于简化“月距法”的计算方法,一面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影响给哈里森父子制造障碍。这在身份上,是御用和草根的较量;态度上,是狭隘妒忌和精益求精的较量。这都使得那段历史在索贝尔笔下表现出极强的故事性,如小说般引人入胜。      然而这场较量中还有一个更具启示性的因素。哈里森花费数十年时间终于制造出体积小、走时精确的H-4计时器,但专门对谁该获得奖金进行评估的经度局却百般刁难,一会儿要求对计时器进行反复测量,一会儿让哈里森交出设计图,一会儿又让他不参考图纸和成品再制造两台。其后固然有马斯基林的推波助澜,但仍无法掩盖这项发明引发的利益问题:哈里森年事已高,而制造过程中的“秘密”只有他一人知晓。制造这样一个比怀表大不了多少的玩意儿又耗去哈里森数十年。若真将奖金授予哈里森,英国的航海状况未必会在短期内改善。即便会,也要以大笔金钱流入这个乡下木匠的口袋为代价。相形之下,马斯基林的方法虽然粗糙麻烦,却能编成表格印刷出版,任何一个水手都能买到并学会。      科学和手艺在此短兵相接。彼时并无知识产权的概念,马斯基林是皇家天文官,为国家航船编写表格当是义不容辞。靠手艺吃饭的哈里森却不得不在经度局的压力下交出图纸,而这些图纸很快落到马斯基林手中,被他印刷出版。哈里森一辈子制造钟表以外的时间都陷在和经度局的纠缠中,后来真正将他的作品简化、批量生产并大发其财的,也另有他人。      如果不是这本《经度》,我们这些离了手表就无法生存的现代人,恐怕一辈子也不会听到“哈里森”这样一个名字。好在两百多年后,不善言辞的哈里森留下的四个作品依然在博物馆里熠熠生辉,马斯基林却留下恶名。相信读过《经度》的读者,将来有机会去格林尼治,不会再热衷于拍“凌辱”本初子午线的照片了。
你认为这篇评论:
<EM id=ucount
<EM id=ucount
分享到 && {SCRIPT>
var cache_url = cache_url || {};
(function(u){ if(cache_url[u]){ } cache_url[u] = a.getScript(u); })(\'http://img3.douban.com/js/lib/packed_sharebutton0.js\');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查看4家网店价格(15.90元起)
作者: Dava Sobel副标题: 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isbn: 书名: 经度页数: 174译者: 肖明波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 20.0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07 罗豫的其他评论 ? ? ? ? ? ?
11:24:57   来自: windrose 经度的评论 &&   对《经度》这本书感兴趣,始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次,在电视里碰到BBC制作的一个系列片,讲的是寻找经度的故事,但只看到其中的一集。故事没看完,胃口却被吊了起来。在网上查了一下,知道有这么一本书,也在当当和卓越的书目中发现海南出版社曾经出过一个中文版,于是它在收藏夹/暂存架里面待了很久,但一直都显示缺货,直到最近出了个新版。      这个新的中文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由肖明波翻译。我没有读过海南版,两者的翻译质量无从比较。但是,上海版有原书作者达娃?索贝尔为中文版写的序言,其中特别提到了翻译过程中译者向她的主动求教。这一点说起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放在今天翻译质量普遍下降的大背景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翻译者的工作态度。译者在后记中也简要记述了他的翻译过程和参考资料,他在书中添加的注释也给不熟悉背景资料的读者带来很大的方便。尽管如此,我还是发现了译本的两个硬伤。一个是第51页,在注释中把位于南大西洋的圣赫乐拿岛(St. Helena)发配到了南太平洋。另一个是在63页,把所有的日晷都误作了日冕。      书本身的内容就不多说了。讲一个波澜起伏的故事,介绍相关的科学知识,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我个人觉得不足的是,对于哈里森发明的航海钟内部原理的介绍还是薄弱了一些,大概是作者对钟表制作不够内行,同时也为了适合大多数读者的口味。
你认为这篇评论:
<EM id=ucount
分享到 && {SCRIPT>
var cache_url = cache_url || {};
(function(u){ if(cache_url[u]){ } cache_url[u] = a.getScript(u); })(\'http://img3.douban.com/js/lib/packed_sharebutton0.js\');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查看4家网店价格(15.90元起)
作者: Dava Sobel副标题: 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isbn: 书名: 经度页数: 174译者: 肖明波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 20.0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07 windrose的其他评论 ? ? ? ? ? ?
14:17:00 一只猪头爱看书不求甚解  翻译真的很用心。所有的译者注,连从什么地方引用都标出来。莫名感动。
01:20:51 书海回头客  非常感谢两位对我翻译态度的认可! 20:00:24   来自: 小岛小屿 经度:寻找地球刻度的人的评论 &&      自小我就得出了一个“常识”,海盗船长多是独眼龙,又丑又凶,令人厌恶。但是很奇怪,男孩们却对海盗情有独钟,他们用布蒙住自己的一只眼睛,插上一面画有骷髅头的小旗就开始横行霸道,虽然是在陆地上,他们也要装出眺望海平面的样子对即将出现在视野里的倒霉蛋进行一番征服。海盗的首领是通过比谁有胆弄瞎自己的一只眼睛为标准吗?这个血腥的问题我一直不曾问出口,不过后来我在越来越多的书里发现,在中世纪的欧洲许多靠航行为生的人都丧失了一半的视力,那是因为太阳灼伤了他们的眼。   为了给船定位,许多船员每日长时间地盯着太阳,测量与海平面的夹角以便寻找纬度。他们只能测出纬度,却没有方法测出经度,因为纬度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任何一个水手都知道零纬度即赤道,但经度却是变动的,任何一地都可以作为零经度(确定零经度更多的是政治事件)。经度的测量与时间有关,两地时间每差一小时,经度就相差15度。这一规律早早被发现,却无法在现实中运用――今天两只廉价手表就能轻而易举地实现――在当时用摆钟来计时的年代是完全不可能的。颠簸的行船、温度的变化都可能使钟表失灵,最好的钟表一天也可能有15分钟的误差,在长达数月的航行中这简直是致命的误差。   欧洲人曾为寻找地球的经度花了200多年的时间。   戴瓦?索贝尔《经度――寻找地球刻度的人》曾获得过无数赞誉,甚至大文豪索尔?贝娄、卡尔维诺都十分欣赏这本书(说实话,这本书的确比《赫索格》和《命运交叉的城堡》更精彩)。喜欢读书和观察天文的索贝尔在这本书中将她的两个爱好发挥到了极致,她不光记录了一段科学发现史,而且因为对那些科学精英的性情的传神刻画,而使得这一著作绝不逊于大多数的文学名著。因为书中故事的强烈戏剧性,它还摇身一变变为故事片上了银幕。   被改编成电影的部分是书中海钟派与天钟派之争。虽然用时间确定经度的理论早就达成共识,但18世纪上半叶之前,大家认为制造精确的计时工具简直是天方夜谭,就连牛顿也把制造高精度海钟当作不可能实现的反面教材的第一名。当时绝大多数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航海专家都把确定经度的希望寄托在天钟上――通过观察星空的变化绘制出经度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两派相安无事地自我发展着,但是随着对经度越来越迫切的渴望,海钟派和天钟派的斗牛开始了。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几乎再也没有人可以如哥伦布一般“沿着同一纬度航行”发现新大陆博得头彩了。相反的是,几条已知的、固定的航线上等待商船队的是海盗、海战,对于荷兰、英国这些国库漂在海面上的国家,探寻新的航线变成了天大的事。英国为此成立了经度局,并出巨资2万英磅寻求切实可行的经度方案。一时间,应者如云。数以千计的经度方案简直是人类狂想和贪念的大集合。游方术士推荐了一种“感应散”,只要从受伤的狗身上取下一节绷带,每天在事先约定的时间将绷带浸在溶有“感应散”的溶液中,不管这只狗身在何处,它都会痛得汪汪大叫。通过这一方式即可获得两地间的时间差,只是在漫长的航行中,不能让狗的伤口愈合。另外,还有方案建议多个国家一起在海上建立等距分布的舰队,只要在一时间鸣炮、点燃焰火,所经过的船只不就知道确切的时间了吗?经度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用于应付这些贪得无厌的家伙,民间也把寻找经度的人作为“努力做不可能做成的事情”的代名词。   但是直到有一天,尊敬的英国皇家第二任天文学家哈雷接见了一个来自乡下的木匠约翰?哈里森,他带来的无摩擦海钟打动了这位科学家,他立即出资支持哈里森的海钟行动,经度局也第一次正而八经地开了一次讨论会。接下来的十多二十年间,哈里森一共拿出了三台不断改进的海钟,钟的重量和体积也越来越适合摆在船长室里。但是,一根筋的哈里森一直不满意自己的作品,他还要改进改进再改进,一定要无懈可击才好。可就在这时,天钟派迎头赶上了,时间的拖延使这位斗牛士贻误了夺取经度大奖的先机。   天钟派的掌门人是当时的第三任皇家天文学家布拉得雷,虽然他在年轻的时候跟随先师哈雷博士支持过哈里森,但当他坐上了头一把交椅,马上变成了天钟派的坚固堡垒。他自己为了得到经度大奖也投入到对月亮的观测当中,并利用德国人迈耶绘制的星空图创造了颇为准确的月距法。从此他开始打压哈里森和他的儿子制造出来的哈氏四号海钟。哈氏四号在试航中得到了航海家的认可,但却被经度局认定测试不够精确。哈氏四号是块大怀表,而且精美绝伦。哈里森满腹委屈,但他也只能接受现实,回家继续制作他的哈氏五号。当他80岁的时候,终于在国王查理三世的帮助下拿到了全部的奖金。海钟派最终战胜了天钟派。   哈里森83岁去逝,他的一生最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哈雷博士。哈雷博士真是个十分讨人喜欢的人,谁也不理解活泼的他如何与性格孤僻的牛顿结下的深厚友谊。在经度问题上,一开始他和牛顿都相信经度刻在天穹上,他们得知第一任皇家天文学家弗拉姆斯蒂德花了四十年绘制出一幅星空图,于是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把那些图偷了出来,并盗版出版。哈雷还在序言里指责弗拉姆斯蒂德自私。老弗拉姆斯蒂德勃然大怒,把出版的400本书收回了300本,并付之一炬,并说这是对哈雷和牛顿做了一件最仁慈的事。牛顿到死都认为只有天体才能指引人们找到经度,但哈雷看到哈里森的作品之后迅速改变初衷,他没有将哈里森推到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老爷们面前,而是把他推荐给了英国最著名的钟表师,使他的机械原理能得到最大的完善。   哈里森要感谢的第二个人是上帝,因为是上帝使他足够高寿以等到经度奖的最后判决。不过,当哈氏四号试航成功后,船长曾送给哈里森父子一个天钟派制造的八分仪,这个东西和哈氏的钟表们一起现存于英国海洋博物馆,长久以来它被认为是哈里森当时的预兆,船长把将被征服的牛的耳朵和尾巴奖给了哈里森。   大海比陆地更让人敬畏,但是,我现在能想出的致敬的话只有一句:   风吹日晒,海盗最帅!   
你认为这篇评论:
<EM id=ucount
分享到 && {SCRIPT>
var cache_url = cache_url || {};
(function(u){ if(cache_url[u]){ } cache_url[u] = a.getScript(u); })(\'http://img3.douban.com/js/lib/packed_sharebutton0.js\');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查看1家网店价格(10.80元起)
&经度:寻找地球刻度的人
作者: (美)索贝尔, 汤江波isbn: 书名: 经度:寻找地球刻度的人页数: 257译者: 汤江波定价: 16.0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装帧: 平装出版年:
小岛小屿的其他评论 ? ? ? ? ? ?
16:17:19 笑忘书  艾柯的&昨日之岛&也是写的这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纬度查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