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填填报高考志愿技巧靠谱吗

高考填志愿依赖APP靠谱吗? 高科技可以帮助你什么(1)_要闻
高考填志愿依赖APP靠谱吗? 高科技可以帮助你什么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邱亭
  高考志愿填报的“大数据”只能代表往年的录取数据,不能保证对当年的志愿填报进行精确的预测。同时,由于数据的来源不一,在统计口径、质量等方面会存在偏差,从而影响考生和家长的选择,甚至影响考试的前途。
  6月22日,甘肃、四川等率先启动高考分数查询,接下来的几天2017年各地高考成绩将陆续放榜。高考成绩出来后,填报志愿就成为所有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问题。说起来,填报志愿真是“成败在此一举”,其难度和重要性不亚于高考的“一考定终身”,要知道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因志愿填报偏高或偏低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
  要想进入心仪大学,不仅要考得好,还要志愿报得好。如何才能更好地填报志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理念也被引入到了高考志愿填报中。市面上出现了不少的志愿填报网站、APP或是服务机构,“高考志愿不用愁,高科技软件来帮你”的宣传在网上随处可见,这些“高科技”“大数据”和“专家”真的靠谱吗?
  高科技、大数据 可以帮你获取哪些信息
  在大多数人看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针对高考志愿的网站、APP反映了一部分市场需求,也确实能给提供一些信息。
  中大教育升学规划研究中心专家黄振威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最近几年急速进行的高考改革对中学系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学校限于师资、制度等多方面因素,无法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专业的志愿填报辅导。有些软件和APP汇集大量高校录取分数线、最低分、录取平均分、省线等资料,经过统计学规律得出的算法比较科学,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以作为高考填报志愿时的参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他看来,家长和考生需要从这些所谓的“高科技”和“大数据”中获取的主要信息有两方面。首先是详细的招生政策。近几年,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招生政策出现了重大变化。例如,浙江省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采取的是“专业+学校”的投档方式。原先考生填报时每个大批次有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限选6个专业,并具有专业调剂的选项;而到今年,考生则不按照批次和院校填报志愿,而是一共获得80个志愿填报专业,取消专业服从志愿的调剂制度,同时投档比例全部变成1∶1。这些变化意味着考生可以充分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方向,退档和专业调剂的风险将大大降低。针对这些变化,考生和家长需要深入了解政策信息,从而更加有效地选择专业及院校。
  其次是高校与专业信息。黄振威说,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增强考生与高校的双向选择度。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提前明确目标院校和专业的相关信息是成功录取的重要前提。高校与专业信息应当包括学校性质、学校特色、优势及专业学科、学校环境、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考生和家长不应该停留在过去的习惯性思维,在高考结束后才仓促选择学校和专业,而应该未雨绸缪,及早明确自己的报考方向,明确自己的志愿填报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以便增加成功率和专业匹配度。
  “面对复杂的高考招生制度和庞大的高校、专业信息,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有助于考生和家长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和参考。”黄振威说。
  高科技并非万能 不要过分依赖它
  但他同时强调,高考志愿填报的“大数据”只能代表往年的录取数据,不能保证对当年的志愿填报进行精确的预测。同时,由于数据的来源不一,在统计口径、质量等方面会存在偏差,从而影响考生和家长的选择,甚至影响考试的前途。因此,考生和家长可以将大数据作为一个参考手段,但也要看到高科技并非万能,别过分迷信和依赖。
  一般情况下,每年的高考录取情况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大多数的考生和家长会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评估自己填报目标高校和专业的成功率。北京市北理工附中的一位考生及家长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他们坚信历年的高考大数据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高考招生形势,从中总结出规律,所以愿意花钱购买与大数据相关的科技服务。
  对此,黄振威表示,历年录取情况确实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这种参考价值并不稳定,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被打破,例如早些年计算机行业的兴起直接激发了考生和家长报考相关专业的意愿,从而提升了那些年相关高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另一方面,政策调整同样会导致高考招生录取出现较大的变化。例如,2017年浙江省的高考志愿填报采取了“专业+学校”的模式,往年大数据的参考价值会大大降低,因此今年浙江省的高考录取情况与往年相比将会有非常大的变化。
  计算机能解决的是共性平台的问题,而填报志愿是个体行为,每个考生面临的情况都不同,这过程中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大数据和计算机平台都是难以解决的。各个高校的录取规则千差万别,有的重点看分数,有的却也看重社会经历,这些细微的差别数据库里都是没有的。
  黄振威建议,填报志愿时,不妨将专家经验和新技术平台结合起来,互补长短。
[责任编辑:邱亭] 1
光明网版权所有填报高考志愿别忘了“兴趣” 报考神器不可信
  眼下,高考第一阶段志愿填报正在进行。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志愿填报“神器”不可轻信
  “大量志愿填报APP陆续上线,到底能不能帮助考生做出正确选择?”这是一些考生和家长心头待解的问号。
  兴化考生小张手机里有三四个高考志愿填报APP,记者打开其中一个叫“高考帮”的客户端,进入“选大学”选项,可在关注的目标大学中输入生源地、学科性质、分数,测算被录取的几率。小张在一个叫“高考志愿报考指南”APP中,输入自己的考分,系统自动推荐“可冲刺”“稳妥”“保底”各学校,其中“保底”学校概率为99%,“稳妥”的概率在75%。记者注意到,“保底”和“稳妥”的学校之间并没有明显梯度,比如该软件在“保底”学校中自动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等,而在稳妥中却选择“北京交通大学”,所依据的仅仅是前3年的省控线。
  “这些APP是把过往数据放上网,然后比较你的考分高低,算出一个概率,完全公式化的东西,并没有考虑学校走势、招生人数的增减及报考的热度变化。” 招生专家表示,类似“报考神器”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太当回事。南大招办主任赵鸣建议,“考生要冷静思考自己想学什么专业,今后准备往哪个方向发展,再选择学校。”
  除了志愿填报APP,不少家长还热衷于志愿填报服务套餐,“宁可花点钱,不能让孩子浪费了分数”。记者上网搜索后发现,类似辅导班不一而足,便宜的咨询费一小时100多元,贵的要1000多元。有志愿填报咨询机构在淘宝上出售智能志愿填报卡,每张300元,声称实时高精度帮考生定位完美志愿。扬州一家咨询机构提供的“一对一”咨询名额100个,每个5800元,竟然声称“一抢而空”。而多所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不能轻信这些天花乱坠的说法。
  家长“代劳”不关心孩子兴趣
  南京财经大学国贸学院的顾高菲老师前两天在昆山招生咨询,她感到很困惑的是,很多家长都是拿着分数条,希望她能手把手地把志愿填好:“老师,你看这个分数怎么填,第一志愿填什么,第二志愿填什么?”“这个分数报你们学校有把握吗?”
  顾高菲问了很多家长,几乎没有家长知道孩子兴趣是什么。“他们也不关心孩子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个别跟过来的孩子也说不出自己的专业喜好。”
  家长的误区和盲点还有:简单拿去年的分数作比对,以为跟去年分数线差不多就可以填报,但其实今年文理均分比去年上涨10多分,看分数不如看排名位次;大多数家长都不知道专业填报有级差,比方说第一专业落选了,计算机程序设定就是将其成绩减2分等待录取第二志愿专业。“院校志愿是平行志愿,但专业填报并不是平行的。很多家长把最想报的专业罗列在一起,而没有拉开梯度,最终结果是浪费志愿甚至被退档。”顾高菲举例说,有的家长第一志愿报会计,第二志愿报金融,金融的录取分并不比会计低,等于浪费第二志愿,后面不断减分排队,最后滑到最不喜欢的专业,如果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还可能会被退档。
  “志愿填报关系学生进入大学后所学专业和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选院校最好还是以兴趣为导向。” 顾高菲说。
  选择机会多了也需防“踏空”
  今年高考可以填报5个平行志愿,比往年增加两个。“平行志愿从3个变5个,意味着考生志愿满足率会更高。而对于高校来说,一次性招满的可能性也增加,征求平行志愿的学校会比往年减少。所以考生机会多了也要提防志愿填报不当而踏空。”南京工业大学学生事务部部长郭万牛说。
  省教育考试院高招处副处长李拥军解释说,文科类、理科类投档原则是“依据文理,满足等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即将省控线上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符合相关要求的考生,分成文科类、理科类,按照总分从高到低,逐个检索每个考生所填报的A、B、C、D、E院校志愿。只要被检索的五所院校中一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校投档,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的专业。所以,考生最想上的院校与最有希望的院校在填报时要注意防止错位,以免与“最想”失之交臂。
  “志愿填报不能太任性。”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学工处处长毛曦,近期接受不少考生家长咨询,发现有些考生家长过于执着某些专业。“这是不可取的。” 毛曦举了去年康达学院遇到的一个例子――考生小张高考分数为310分,选测科目等级为BC,所有专业志愿都是临床医学且不服从调剂,可其分数比该专业录取的最低分312低了2分,本来这个分数可以进临床医学外的所有专业,但因为填了“不服从”,最后只能退档。
            
掌上高考官方微信
掌上高考APP
主讲:程中一
主讲:袁朝乐
扩展阅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排名 学校名称      人气   相关推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排名 专业名称    层次  人气  开设院校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高考志愿填报系统_谁用谁知道:苹果手机10大不靠谱瞬间_沪江英语
网页版学习工具
提示:使用键盘键 ← →切换
1. When you feel like Apple is constantly
you into buying the extra iCloud storage...1. 当你感觉像是苹果不断威胁你购买额外的云端服务存储空间的时候&&
声明:本双语文章的中文翻译系沪江英语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中文翻译仅代表译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2. When after taking 55 pictures you realize that PERFECT Insta moment is not going to happen...2. 当照了55张照片后,你意识到完美的拍摄瞬间不会出现的时候&&
3.&When you're scrolling through your favorite site and don't even realize you hit the pop-up ad for some game you NEVER even heard of...3. 当你在浏览你最喜爱的网站却没有意识到你点击了弹出的某个从未听说过的游戏广告的时候&&
4. Or when your
decides to entirely change the meaning of what you were trying to convey in your text...4. 或者当你手机的自动更正功能判定要完全修改你在短信中正试图传达的意思的时候&&
5. When you forget your charger at home and have to rely on the generosity of one of your co-workers to help get your iPhone through the rest of the day...5. 当你把充电器忘在家里,必须依靠你同事的慷慨来帮苹果手机熬过这一天剩下的时间的时候&&
6. When you saw this horrible
coming long in advance, but held out hope you'd get another six months of use out of it...6. 当你预见到这个极讨厌的、必然出现的情况出现,但仍对再用6个月抱有希望的时候&&
7. When your heart sinks 'cause your iPhone isn't charging...7. 当你因苹果手机充不了电而感到沮丧的时候&&
8. When you realize the cheapest accessory is also the only one that never breaks...8. 当你意识到最便宜的配件也是唯一一件从不会坏的配件是这个的时候&&
9. When you're trying to send a text and all of a sudden your signal drops for no reason...9. 当你正试图发一条短信,却突然无缘无故地没有信号的时候&&
10. When you don't realize you have your camera on front-facing mode and are
by what you see...10. 当你没有意识到相机开启了前置拍摄模式,而你被自己看到的样子所困扰的时候&&
&Is that what I really look like?!&&我看起来真的是那样的吗?!&
人为减慢手机运行速度只为赚钱?高考志愿填报APP靠谱吗 ?专家:不要过度依赖
原标题:高考志愿填报APP靠谱吗 专家:可以参考,不要过度依赖
输入高考成绩,APP就会显示出推荐报考的学校。自高考结束以来,各类高考志愿填报APP充斥在学生和家长中间,让人眼花缭乱。专家认为,这些软件可以参考,但考生切不可过度依赖。
太原王女士的女儿今年高考,文科生,估分550分左右,这样的成绩不知道能上个什么学校?“以前看到别人家填报志愿,都是拿着学校发的报考指南,根据当年的分数线,一个一个学校比较着看,现在简单了。”王女士介绍,女儿同学们都在用着各种报志愿的APP,输入分数,就会跳出一堆往年录取分数差不多的高校。
笔者在手机应用商城中输入“高考志愿填报”,随即出现了高考志愿君、优志愿、完美志愿、乐学高考志愿等数十款与高考填报志愿相关的APP。笔者下载了一款有37万次安装的某APP。在选择了山西、文科、550分后,看到的结果是适合的大学有185所,冲13所、守13所、保139所,然而点击后发现只能显示部分学校,如果想进一步查看所有推荐学校必须开通VIP,缴费98元。另外,这款APP还有查同分位录取去向、查询全国院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预测分数线和名次线等功能。
太原市成成中学教师贾晓鹏表示,填报志愿所依赖的信息不只是高考分数,还涉及学生兴趣爱好等多重因素,与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和当年填报的人数也密切相关,每年都会有一些学校的录取线暴涨或暴跌,APP数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可过度依赖。(陈美文)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未来高考志愿靠谱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