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前屈15度什么意思我颈椎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

颈椎牵引的技巧 2008年第20卷第8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当前位置:&&&&&&&&&&&&&&&颈椎牵引的技巧
颈椎牵引的技巧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作者:王菲
336*280 ads
摘要: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各种症状和体征。 根据病损部位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牵引适用于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对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失稳、颈椎小关节错缝和颈椎滑脱亦......
专题推荐:
【关键词】&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各种症状和体征。
  根据病损部位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牵引适用于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对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失稳、颈椎小关节错缝和颈椎滑脱亦可应用。对重度的脊髓型、重度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椎体大型骨赘或骨桥形成者,应慎用或不用。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段。牵引的目的主要是调节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平衡,解除颈部肌痉挛,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牵开嵌顿的的小关节滑囊;缓解因椎间隙和椎间孔变窄、椎间盘突出或小关节功能紊乱所造成的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受压,增加有效血流量;缓冲椎间盘组织周缘的压力,使突出物回纳复位等,从而改变症状。但是,牵引过程中如果牵引带放置部位不当,颈椎不能保持中立位,会造成牵引重力不均匀,牵引时间过长、重量过大等,不仅不能缓解肌肉痉挛和减轻椎间孔内的压力,反而会使颈椎周围的神经、软组织损伤,充血水肿,甚至会危及病人生命。因此,颈椎牵引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掌握要领,才能达到安全治疗的目的。
  颈椎牵引通常采用枕颌带牵引法。牵引的姿势分坐式和卧式两种,坐式简便易行,易于调整牵引重量、角度。卧位牵引适合于需要持续牵引时间长或合并有急性损伤的患者。
  颈椎牵引的力量可受体位、头颈部的重量、应用的牵引方法、牵引时摩擦力的大小和牵引装置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认为,椎间盘急慢性损伤后,颈椎稳定性下降,对部分颈椎病患者(神经根型、颈型颈椎病)采用轻度前屈位、4~6kg的牵引方法,更符合颈椎的生物力学原理。牵引重量最多不宜超过10kg。对于年老体弱、、椎间盘退变、脊髓型或日后需要治疗者牵引力保持4kg以下,以免造成颈椎拉伸移位过大而加重颈椎不稳。
  牵引时间是颈椎牵引中又一重要因素,牵引时间与牵引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牵引力较大时则牵引时间稍短,反之,则稍长一些。但并非牵引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因为颈椎牵引时椎体分离达最大限度的时间发生在给定牵引力的最初几分钟内。一般牵引时间15~20分钟效果最佳。重症患者可行持续牵引,每日牵引6~8小时。
  医学专家研究认为,治疗初期,宜选用较小的后伸角度。渐增加至15度为止。后伸15度牵引方向,力线正好沿中上段颈椎的轴线,该位置的牵引对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及调节颈椎内外力学平衡最为合适。有少数颈椎病患者在施行牵引时出现一些,如有人在开始牵引时,出现颈背部不适、疼痛和疲劳感,可采取轻重量牵引,逐步掌握好牵引力,多能避免。椎动脉型或交感神经型的患者在牵引治疗的最初几天,有的出现头胀、头昏等症状,多系牵引角度不当所致,可适当调整牵引角度,上述症状多可缓解。对重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牵引时出现下肢症状加重者,如果经过调整牵引重量和角度后仍无改善,应终止牵引。
  对于牵引的重量、时间和次数,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体质强弱、颈部肌肉发育情况、疾病的证型以及患者对牵引的反应等情况而定,切不可千篇一律地对待,可在反复实践过程和经验中摸索适合的牵引重量、时间和次数。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2医院创伤骨科,河北
【】【】【】【】【】
热文点击榜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您的位置:
> 颈椎几个部位触诊中的注意事项
颈椎几个部位触诊中的注意事项
摘要:触诊体位:颈项部触诊不同医生及不同部位常用不同的体位,一般我常用坐位,并使受检查的颈椎略前屈15度左右。这个启发来源于颈椎牵引,在15度前屈时能够适当增加一些突起的部位更明显而又不影响整体结构。
  1.棘突:棘突触诊正常从C2开始,因为C2棘突比较大,容易触得比较清楚而且定位准确。然后再顺序向下触摸,C3&C5棘突比较小,不容易触摸清楚。C6&C7棘突和T1棘突比较大,容易触摸清楚。C2&C4棘突均衡生产书中显示是呈分叉状,当患有棘上韧带炎或棘时,在这个突上有明显的浅压痛。如果是脱位或其他问题时有深压痛。触摸时要注意检查棘突是否偏斜,压痛点是在棘突的中央区还是在两侧,并由轻到重测定压痛点是位于浅层还是位于深部,一般浅压痛多为项韧带、棘间韧带或皮下筋膜的问题。这里还有一点问题就是怎么鉴别是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或者说第六颈椎,因为这三节在低头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是一样大的。我的习惯做法是拇指先定按一节,然后再让患者活动颈椎,如果是上一节或者是所按节的活动,那么可以确定它不是胸椎,不活动的下一节是胸椎,那么上一节就是第七颈椎。
  2.棘突间:低头35度左右时容易触到,经常见于棘间韧带损伤,可能是扭伤或。颈、胸椎棘间有压痛性硬结呈索状物常见于项韧带钙化。
  3.棘突旁:与腰椎不太同,这里如果受压是肌肉而不是神经根,所以定位意义远不如腰椎,但有时可以发现阳性反应物及软组织痉挛,常见于肌肉筋膜损伤、慢性炎症等;局部压痛同时向同侧上肢有放射痛,可见于颈椎病或关节突部位软组织损伤。
  4.横突及横突间:这两个比较有意义。触诊时由锁骨上窝沿胸锁乳突肌外缘触压横突尖前侧及后侧,同时触压横突间,由于横突前结节到横突后结节之间有很多肌肉附着,又是脊神经后支的支配区,所以触诊时两者结合分析有明显的定位意义。如为关节突移位(棘突肯定伴随移位),则压痛点多在横突尖及横突尖及横突间后侧,临床表现可以看到脊神经后支支配区颈项疼痛;如果为椎体后外缘增生,椎间盘侧后突出,则以前侧压痛明显,多发生于C6、C7,并多向肩臂腋部并向手部放射。
  5.前斜角肌:这块肌肉有点神秘,触诊时患者头向健侧并稍侧屈,深吸气后闭气,以食指、中指在其锁骨上沿胸锁乳突肌外缘向内上方按压,可以触到前斜角肌的下端,轻轻触压来了解该肌的硬度及是否有压痛。如果由颈肋及颈椎病等引起的前斜角肌综合征,可以出现放射性压痛;颈心综合征者左前斜角肌多有明显压痛,并向腋部及胸前放射。这块肌肉起于C3`--C6横突前结节,斜行向下止于第一肋骨上缘的斜角肌结节,臂丛神经与锁骨下动脉在其后方,肉虽然不大,但受C3`--C8共6个神经的支配,临床上C2&C7任何一节颈椎有病,都可以使斜角肌受累。所以这个地方常常是治疗的要点。
  6.锁骨上窝:在锁骨上方及肩关节内侧凹陷处,它的下面下臂丛神经受压可以出现疼痛,临床如有前斜角肌压痛,一般这里几乎都有压痛,但这里的压痛不一定有前斜角肌压痛。
  7.枕神经点:枕大神经在乳突与枢椎棘突的连线中点凹陷处,枕小神经则在乳突后下方的胸锁乳突肌后缘处。高位颈椎病特别是寰枢病变最早出现枕神经压痛。有人研究证明,枕神经受挤压是颈椎病引起头痛的主要病理学基础,主要发病原因是寰枢椎周边肌肉或筋膜的病损,或者是寰枢椎的移位引起。所这里常是头晕头痛的重点入手治疗区。
  8.椎动脉点:在乳突尖和枢椎棘突连线中外三分之一处的下方及胸锁乳突肌后缘的后方,在枕神经之外。这点深处是寰椎与枢椎之间的一小段椎动脉,前面是寰枢关节,后面是软组织,所以经常能被触压到。椎动脉型颈椎病及椎动脉综合征,在这里多有压痛或异常感觉。手法推拿如果在这里用力过猛,可以诱发眩晕,所以这个地方不适合过重按压。
  9.乳突后缘:压痛时最常见于胸锁乳突肌和颈最长肌肌腱的劳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骨钙素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手机版更便捷
颈椎牵引的讲究
  1、牵引方式:器械牵引,如电动机械牵引、枕颌吊带牵引、气囊牵引;手法牵引。手法牵引虽有灵活多变的优点,但牵引力不持续、时间段。  2、牵引体位:坐位、仰卧位。一般取坐位,牵引体位对颈椎病疗效无明显影响。  3、牵引角度:对于牵引角度的研究一直较多,但不外乎前屈、中立、后伸得争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不论何种牵引角度都是为了使牵引的最大应力集中于病变部位,更有效地发挥牵引的作用。一般多数病人采用颈前屈15-20度成角牵引疗效高于垂直牵引,而且对于不同类型颈椎病调整不同角度以提高疗效。如交感型颈椎病,取头后仰15度牵引;早期脊髓型颈椎病,宜取中立位。  4、牵引重量:临床上对牵引重量一直众说纷纭。牵引重量应从小重量配合短时间开始,根据患者的适应性及症状,逐步达到最佳牵引力,才能避免不必要损伤。无论重量大小都应视患者耐受力、牵引时与牵引后的感觉而定,以安全有效为原则。  5、牵引时间:一般有间隙牵引和持续牵引两种。20-30分钟。  6、牵引作用:限制颈椎活动,促进组织水肿和炎症消退;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压迫;解除肌痉挛恢复脊柱平衡;恢复颈曲,解除滑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序列和相互关系;伸展扭曲的椎动脉,改善椎动脉血供;使黄韧带皱褶变平,改善脊髓受压症状。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播放(4379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播放(27237)
│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陕西省中医医院
│龙岩市第二医院
阅读(3592)
│丰城市人民医院
阅读(5089)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阅读(2643)
│广东省中医院
阅读(2123)
│威海市立医院
阅读(2638)
│江苏省中医院
阅读(2542)
│北京协和医院
阅读(1080)
│长治市中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846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沪)-经营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748号
所有权归属:新疆有来健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沪ICP备号-4 Copyright (C)2018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
核心提示:颈椎牵引是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中首选方法。除颈椎部的转移性肿瘤、颈椎骨结核和颈椎严重脱位外,颈椎牵引几乎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颈椎病。
  颈椎牵引一般在坐位进行。牵引时,通常用颌颈牵引带在下颌及枕部施加牵引力,使颈椎稍前屈致颈椎轴线与躯干轴线相交约成25度左右。牵引时,要求患者颈肩部及躯干充分放松。若是椎动脉受压型的病人,上述夹角角度宜小一些,使下颌部受牵引的力更多一些。要注意牵引带不宜太靠近耳朵,以免影响颈内动脉的血供。由于颈椎病因人而异,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异,故在刚开始作牵引的几次中,应指导患者试将座椅前移或后退,以便调节牵引角度,从而找到一比较适宜的角度,这时的患者无论在牵引时或牵引结束均无不适感。
  颈椎牵引应每日1~3次,每1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治疗数个疗程,直至基本消除。若坐位牵引疗效不够理想,或症状较重,或体弱的病人,也可改为仰卧位牵引,病人可取平卧或斜卧。这时颈肩部肌肉更放松,加上水平位牵引不需对抗头的自重,牵引的重量相应可减轻到1~3千克不等。颈肩部的皮肤、肌肉肌腱等在加热条件下更易被牵伸,故在颈椎牵引的同时,配合颈肩部的热疗,疗效可能更佳。
  颈椎病的发病常常与颈肌的损伤、疲劳密切相关。颈部肌肉会因神经或血管的受压而产生保护性痉挛收缩,较长时间肌肉的痉挛收缩增加了致痛物质的释放,增加了颈部的疼痛。物理治疗能够改善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因而,可在牵引前或牵引治疗的同时进行物理治疗。常用的方法有高频电疗法,如微波治疗和短波治疗等,具有较深的电热作用。手法也可用于颈椎病的治疗,但应注意刚柔结合,不宜粗暴,尤其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或上颈段颈椎病时,在未弄清神经、血管受压的确切位置前,不能随便施旋转扳手法,否则可能会加重症状。
  研究发现,从事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中患颈椎病比例较高。国外也有报道,在装卸工人中有较高的颈椎病发病率。总之,应避免较长时间的低头或仰头工作,注意经常性调节头部与工作面的关系,预防颈旁各神经软组织的急、慢性劳损。平时收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长,尤其不可仰卧位高枕屈颈看电视;睡眠时的枕头高度应适当,最好是一个拳头的高度,硬度应适中。
  (作者每周四上午、周五下午有专家门诊
  锻炼颈肌6法
  研究表明,颈椎病的发作与颈椎和颈椎旁的一些组织的退行性变化有关。经治疗颈椎病的症状基本缓解或消失,这仅是完成了一半的康复治疗任务,另一半是除继续牵引巩固疗效外,还应加强颈前、后肌群的肌力锻炼,以及纠正错误的姿势。颈肌锻炼时患者取坐位或立位
  1.双手轮流摩擦颈项部各50次
  2.头主动屈、伸到最大角度各20次
  3.头主动向左、右两侧侧屈各20次
  4.双肩下沉,下颌内收,颈部向后努力顶20次。然后双手抱住后枕部,颈部向后努力顶,对抗双手向前的拉力,持续5秒钟后休息2分钟,共重复3~5次
  5.双手托住下颌向上推,头主动屈曲对抗此推力,持续5秒钟后休息2分钟,共重复3~5次
  6.双手交替在对侧颈肩部轻轻拍击各30下。
  在完成上述颈肌锻炼中,动作应缓慢有序,呼吸自然。若有颈部疼痛出现和头晕,则应立即减少头颈转动角度,甚至暂停颈肌锻炼。颈肌锻炼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锻炼结束后应该颈肌有疲劳感。锻炼量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
(责任编辑:叶惠玲)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肩周炎、风...[]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颈椎病自我治疗?颈椎运动过量?运动方式选取不当?运动处方在绝大多数病症的康复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的自我治疗依靠运动锻炼效果更好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女人除了怕不孕之后更怕的是一身妇科疾病缠身,怀孕的就那……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宝宝哭的原因有哪些?有些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莫名地哭泣,…… []
轻度脂肪肝一般多坚持一定量运动,少食动物内脏等过油食物…… []
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根据部位分为颈椎牵引和腰椎牵引。对于颈椎病患者进行牵引,通常采用坐位牵引,但病情较重或不能坐位牵引时可用卧式牵引。牵引效果主要由牵引的角度、时间和重量等因素决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颈椎椎间盘膨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