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领无尝江苏省无偿献血荣誉证铜证有没有别的物质奖励

欢迎光临建类文库,如需获取更多资料请使用搜索功能。
无偿献血须知
无偿献血须知 献血前1、应学习献血知识,了解献血常识,消除紧张心理。 献血需带有效身份证件。 2、献血的前一天和献血当天,不饮酒,禁食油腻食物(高脂肪、高蛋白)以免造“脂肪 血”而引起伤病员的输血反应和痛苦。切勿空腹献血,可进些清淡饮食,如面包、馒头、稀 饭等。 3、洗净两肘窝处,换上干净内衣。 4、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心情愉快,献血中献血当天应适当休息,在 2-3 天内不要做强烈运动,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针眼外应 保持清洁。另外可适当补充点营养,吃些蛋、奶、瘦肉、豆制品、蔬菜等食物,但不要暴饮 暴食。 按规定要求进行登记填写体检表。 量体重、测血压、医师进行物理检查。抽少量血 样进行化验检查。 体检合格者,刷洗好双臂。手臂不清洁易造成采血穿刺部位感染和血液污染,请务必认 真刷洗。 消毒后,请勿接触消毒部位。 交验体检合格登记表及采血标签,进行采血。采血穿刺 前请握紧拳头,当采血针进入静脉后,拳头作握紧、放松动作,直到采血完毕。采血完毕, 按住止血棉球至少 5 分钟,请不要捻动棉球,以防皮下血肿。 献血后到茶点室休息,领取 无偿献血证和纪念章。献血后要保护好穿刺部位: 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全愈合。 至少在 24 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 也不要被不洁物品污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搓揉。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当天请不要高空作 业、高温作业、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多补充水分,补充营养不要过量,可以 进食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奶制品、新鲜鱼虾肉蛋等。请不要进食过量。避免饮酒,保证 充足睡眠。 如果存在献血前没有如实告知的可能影响血液安全的高危行为, 或者献血后感觉 明显不适或异常,应及时联系工作人员。不能献血1、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者。 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患者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 3、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高危人群,如吸毒史者、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4、麻风病及性传播疾病患者,如梅毒、淋病等。 5、该献血者的血液曾使受血者发生与输血相关的传染病者。 6、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的过敏患者,如经常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 纯性荨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7、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8、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9、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以及肺功能不全等。 10、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如较严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胰腺炎等。11、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急慢性肾炎、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以及急慢性肾功 能不全等。 12、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13、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肢 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等。 14、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 癔病及严重神经衰弱等。 15、寄生虫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肺吸虫病 及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6、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7、做过切除胃、肾、脾、肺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8、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病,如黄癣、广泛性湿 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9、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视神经炎及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等。 20、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 21、克-雅(Creutzfeldt-Jakob)病患者及有家族病史者,或接受可能是来源于克-雅病原 体感染的组织或组织衍生物(如硬脑膜、角膜、人垂体生长激素等)治疗者。 22、某些职业病患者,如放射性疾病、尘肺及有害气体、有毒物质所致的急、慢性中毒 等。 23、眼镜度数超过 600 度者不建议献血,防止发生视网膜脱落情况。暂时不能献血1、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后未满半个月;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及扁桃体手术未满三个月; 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 2、妇女月经期前后三天,妊娠期及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个月者,肺炎病愈 未满三个月者。 4、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病愈未满二 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5、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6、口服抑制或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类药物〕停药后不满 五天者。 7、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8、被血液或组织液污染的器材致伤或污染伤口以及施行纹身术后未满一年者。 9、与传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自接触之日起至该病最长潜伏期 10、健康人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不需要推迟献血;但接受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者一年后才可以献血。 11、接受狂犬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可献血;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疫苗最后一 次免疫接种一年后才可以献血。献血者可获得一定奖励 中国政府对无偿献血者给予以下三种奖励 无偿献血奉献奖:分为金、银、铜奖,分别奖励自愿无偿献血达四十次、三十次、二十 次的无偿献血者。(献全血 200ml 按 1 次计算,400ml 按 2 次计算;机采血小板每 1 个治 疗单位按 1 次,2 个治疗单位按 2 次计算。) 无偿献血促进奖: 用以奖励为无偿献血事业捐赠款项人民币 50 万元以上或捐赠采血车、 采血设备价值人民币 50 万元以上的单位;捐款 30 万元以上或捐赠采血设备价值人民币 30 万元以上的个人; 长年为无偿献血事业提供公益性服务和宣传的单位及个人; 以其它形式为 推动我国无偿献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及部门。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奖励临床供血达到 100%由无偿献血者提供的省(自治区、 直辖市及副省级市)。献血证明用途1、医疗用血后的血费报销。无偿献血证是奉献爱心的证明,是健康的储蓄(一个献血 证相当于 1200 元人民币,献血 1000 毫升以下时,自己可以三倍报销医疗用血;献血 1000 毫升以上时,本人可无限量用血。父母、子女和配偶可以报销献血等量的医疗用血费用。 2、用血紧张时优先用血的凭证。 3、到外地就医时用血享受当地用血待遇的凭证。分享到:
PPT制作技巧无偿献血该不该给 物质奖励?
昨天,深圳血液中心献血大厅的工作人员给献血者盖上棉被。深圳商报记者 李博 摄  深圳商报记者 彭蓓
  本月初,市法制办公布《深圳经济特区无偿献血条例(修订稿)》立法听证结果,是否应给无偿献血者实质性奖励引发争议。有听证代表认为,无偿献血应与积分入户或免费获得等实质性优惠政策挂钩。但也有听证代表认为,实质性奖励可能诱导献血者隐瞒不安全行为史,危害血液安全。
  赞成者:奖励可以鼓励献血者
  1995年,深圳出台国内第一部无偿献血法—《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无偿献血及血液管理条例》,大大推动深圳无偿献血事业发展,使深圳无偿献血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出台,以及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部已经使用了18年的条例已逐渐与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修订条例变得十分必要。
  11月26日,市法制办举行《深圳经济特区无偿献血条例(修订稿)》(以下简称“修订稿”)立法听证会,就修订稿中公众较为关心、实践中存在不同意见的问题进行听证。
  有无必要对无偿献血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深圳有无必要在国家表彰的基础上提高表彰条件?对无偿献血表彰的方式有何其他建议?这些内容成为听证会讨论内容之一。
  记者查阅修订稿发现,其对于表彰的规定写明:“市政府对无偿献血事业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无偿献血的宣传组织情况应当作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评比条件之一。”
  “对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无偿献血者,由市政府给予表彰:在特区累计无偿献血200次或累计捐献全血30次者,授予深圳市人民政府无偿献血突出贡献金奖;在特区累计无偿献血100次或累计捐献全血20次者,授予深圳市人民政府无偿献血突出贡献银奖;在特区累计无偿献血50次或累计捐献全血10次者,授予深圳市人民政府无偿献血突出贡献铜奖。”
  可以看出,上述条款侧重于对无偿献血者给予精神奖励。因此,听证会上有听证代表觉得奖励应具有实质性。参与听证会的代表中,5位是无偿献血者,其中2人表示,无偿献血者应享受“积分入户”等实质性的优惠政策,而不仅仅给予精神奖励。有献血者代表建议:“如果能给无偿献血者一些,让我们和家人有实际受益,无偿献血群体将会更加壮大。”
  反对者:奖励危害血液安全
  无偿献血代表提到的无偿献血与积分入户,源自深圳市现行的《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指出,近5年内在深圳市参加无偿献血,每次献血可获得2分的积分入户加分,最高不超过10分。通过无偿献血获得加分,需要由本人提供深圳市血液中心出具的献血证明,经验证后得分。
  这项旨在鼓励公众参与社会服务的政策,却被一些人“钻空子”。这成了一些听证会代表反对将积分入户加分写入修订稿的原因。
  市血液中心副主任朱为刚告诉记者,一些人为了凑够入户积分,找他人冒名顶替自己献血。市血液中心已发现三四起这样的案例。更有中介通过伪造深圳市血液中心的献血证明企图蒙混过关。
  市血液中心及时向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反馈上述违规行为。
  “不论是深圳市原有的献血条例,还是在修订稿中,都没有将积分入户奖励写入。就是为避免这样的激励危害血液安全。”朱为刚解释,为何要提倡无偿献血,为何我国以前推行过的有偿献血行不通,这都有历史教训,都是为了保障血液安全。
  市血液中心医师李慧文告诉记者,目前国家规定对血液制品的强制检测有7项,分别是:血型、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和梅毒。“这些检测是为了确保血液制品中不含有艾滋病病毒、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以免传染给输血者。”李文慧说。
  但是,仅仅依靠检测还无法完全确保血液安全。这是因为在现有的医学技术水平下,仍然无法完全解决“窗口期”问题。以艾滋病病毒为例,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感染者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有11天的时间,在这11天内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的,被称为“窗口期”。
  其他传染病同样存在无法检测的窗口期,且各种病毒感染的窗口期还不相同。有的窗口期时间长,有的窗口期时间短,仅依赖血液检测远远不够。所以,在献血前,采血的工作人员会要求献血者填写一份《健康情况征询表》,回答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是否有过高危行为,如男男性行为、共用针头吸毒、性伴侣为艾滋病感染者或性工作者”等。
  国际:不提倡有偿奖励献血者
  “这些问题的设置,就是为了尽可能将不健康的献血者排除在外。如果给予积分入户、健康保险等实质性的激励,就会诱导一些人为了获得奖励而隐瞒自己患有传染病,或者有过高危行为的事实,从而危害到血液安全。”李文慧指出,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就发生过因为卖血,导致输血者感染梅毒的事情。我国在推行无偿献血之前,也出现过因为卖血,一些艾滋病感染者虽然明明知道自己患病,但仍然去献血换取报酬的事件,对血液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历史教训让人们了解了有偿献血的危害,这也是为何国际上不提倡对献血者进行有偿奖励的原因。对于献血者的奖励,国际上通行的办法是精神激励和表彰。”市血液中心献血服务科主任蓝欲晓说,如果有人因为积分入户而献血,却不管自己是否符合献血的要求,这会带来潜在的血液安全问题,不符合安全血液的根本理念。给予实质性奖励,不利于无偿献血事业的长远发展,不应该将其写入修订稿。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偿献血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