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时是否能直接用光影魔术手去掉时间移动游码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131)|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质量和密度系统复习',
blogAbstract:'一、知识积累整合
(1)质量: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理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t=103kg,1kg=103g,1g=103mg。
(3)估测物体的质量:一头大象约5t;一名中学生约50kg;一枚一元硬币约6g;一张邮票约50mg。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8,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关于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等于物体质量B.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C.测量前,可以通过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D.天平移动位置后,应重新调节平衡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A、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等于物体质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应用镊子夹取砝码,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测量前,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不能通过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天平每移动一次水平位置,都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为您推荐:
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1)在使用天平前,应调节天平平衡,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天平每移动一次水平位置,都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3)应用镊子夹取砝码,不能直接用手接取砝码;(4)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
本题考点: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考点点评:
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用手拿砝码;(2)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3)游码没有移到“零”点.在正确的操作过程中,若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他应向左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指针又出现如图乙所示情况,他应减砝码或向左移游码.
科目:初中物理
小芳同学在测量一块合金块的密度时,使用的测量工具有天平、量筒和足量的水.(1)小芳同学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在左侧零位,这时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偏向左侧,则她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侧调节,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逐渐添加砝码,但她最后觉得需要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这时移动游码的作用其实相当于在右盘里加砝码.(2)她用调节好的天平,根据图a所示的情景测出了合金的质量为172.4g.(3)接着她又在量筒中放入60cm3的水,再用细线将合金拴好放入量筒中,如图b所示,则合金的密度是8.62×103kg/m3.(4)小芳同学还想练习测量盐水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按实验合理步骤重新排列:(写字母)DBCAFE.A、将烧杯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内,记下盐水的体积为VB、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C、将盛有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其质量为m1D、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E、根据ρ=算出盐水的密度F、把盐水倒进量筒后的剩余盐水连同烧杯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其质量为m2.
科目:初中物理
Ⅰ、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1);(2).用天平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按的顺序.在调换砝码时,如果添加了最小砝码还大,而取出最小砝码又偏少,此时应采取方法使天平平衡.Ⅱ、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A、取出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3)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盛盐水,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30.2g.b、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所示,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并填入表中.c、把玻璃杯和剩下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将玻璃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填入下表中.d、计算出盐水的质量和密度,填入下表中.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左适当移动,使天平平衡.(2)如图2所示,某同学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的操作中有两个明显的错误,请你帮他指出来(不要求改正):错误一:游码没有移到0刻线;错误二:用手拿砝码.
分析:(1)天平调平时,遵循右偏左调、左偏右调的原则;(2)在测量过程中,首先通过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然后移动游码的方法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解答:解:(1)由图1知,指针偏右,所以无论调节哪端的平衡螺母,都要向左调节;(2)由图2知,在测量过程中用手加减砝码了,且游码未移到零刻度线处.故答案为:(1)左;(2)游码没有移到0刻线;用手拿砝码.点评:此题考查了天平的天平及测量,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移动平衡螺母;测量时注意左物右码,用镊子加减砝码.
科目:初中物理
(2005?呼和浩特)在“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小组正确测出石块的质量为48g.如图所示,请你观察所用的量筒,回答石块的体积为20cm3.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2.4&g/cm3.甲图是某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乙图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的情景,请你写出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或实验不规范之处.答:甲图:正在称物体时又调节了横梁螺母.乙图:没有整理实验器材.
科目:初中物理
(2009?崂山区模拟)创造能力:给你一支平底试管,一个装有足量水的水槽,一个5g的小砝码,一把刻度尺.请你设计一个可以测量小块固体质量的装置.要求:(1)在方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2)要求此装置的分度值为1g,说明你刻刻度的道理和具体做法;(3)写出测量过程.道&&&&理:m=物g=总-G管g=水gsh-G管g=ρ水sh-m管具体做法:将空试管放入水中,将试管上液面位置刻为0,将5g的砝码放入试管中,液面处刻上5g,取出试管,用刻度尺将0g到5g之间均分5份,分别刻上1g、2g、3g、4g即可.测量过程:将待测物体放入平底试管中,从试管上的刻度直接读出数据即可..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0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小组正确测出石块的质量为48g.如图所示,请你观察所用的量筒,回答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甲图是某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乙图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的情景,请你写出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或实验不规范之处.答:甲图:______.乙图: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填空题
在“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小组正确测出石块的质量为48g.如图所示,请你观察所用的量筒,回答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 g/cm3.甲图是某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乙图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的情景,请你写出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或实验不规范之处.答:甲图:________.乙图: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当前位置: >>
2013新编人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1- -2- -3- 2013 新编人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 m)、 纳米(nm)、 1km=1 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 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 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 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 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 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这就 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2.速度: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单位:-4-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 m/s 或 m?s ,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 -1 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 km/h 或 km?h , 换算关系:1m/s=3.6km/h。 计算公式: v= s t t――时间――秒(s);或小时(h) v――速度――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 v= s s ,变形可得:s=vt,t= 。 t v-1其中:s――路程――米(m);或千米(km)四、测量平均速度 s 1.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v= 。 t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的产生: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明:物体在振动时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 V 固 >V 液>V 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340m/s; (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回声: 人耳能辨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 0.1S 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 17m. 4.百米赛跑: 终点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白烟时计时, 若再听见枪声计时, 则会少记 0.294S (约 为 0.3S)。 5.人类怎样听到声音: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 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非神经性耳聋――鼓膜或听小骨损坏――可以治愈 6.耳聋 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不易治愈。 7.骨传导及实例: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导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这样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骨传导实例: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听 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5- 8.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二、声音的特性 1.频率: 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 HZ。 2.超声波和次声波: 高于 20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 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大象可以用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一些机器 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 3.人耳听觉范围: 20HZ---20000HZ 4.音调: (1)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3)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4)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5)一般来说,女士的音调高于男士的音调;小孩的音调高于成人的音调。 “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她是唱女高音的”、“脆如银铃”都是描述音调的。 5.响度: (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震耳欲聋”、“高声呼叫”、“低声细语”、“声如洪钟”、“引吭高歌”、“请勿 高声喧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曲高和寡”都是描述响度的。 6.音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悦耳 动听”描述的是音色。 作用:用来辨别发声的物体是什么,辨别物体是否损坏。三、声的利用 1.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 (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3)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4)医生用 B 超为孕妇作常规检查; (5)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 (6)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7)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和鱼群位置。 2.声音传递能量的实例:-6- (1)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 (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出去人体内的结石。 3.超声波的应用: (1)声呐;(定向性好,传播距离远。) (2)B 超;(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3)超声波测速器。(易于获得较为集中的声能。)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 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分贝: 人们以分贝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 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dB。 3.噪声的控制: (1) 防止噪声的产生 (2) 阻断噪声的传播 或 或 消声 吸声 隔声 或 在声源处减弱; 或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或 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制作原理: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 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0 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 100 摄氏度。 4.温度计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 (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或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熔化的条件: 到达熔点,继续吸热。-7- 3.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4.凝固条件: 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汽化现象: 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3.汽化的两种方式: 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4.沸腾和蒸发的异同 沸腾 不 同 相 同 5.影响蒸发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6.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7.液化现象: 雾的形成;露的形成;夏天冰糕冒白气。 剧烈程度 发生部位 发生条件 剧烈 液体的表面和内部 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 都是汽化现象 都需要吸热 蒸发 缓慢 液体的表面 任何温度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升华现象: 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3.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4.凝华现象: 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 5.吸热与放热: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8-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第四章 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 2.光源分类: 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光的直线传播: 在同种均匀物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4.光线: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 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这样的 直线叫做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5.光的直线传播实例: (1)小孔成像; (2)影子的形成; (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4)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5)排队看齐; (6)射击瞄准 (7)立竿见影。 6.小孔成像特点: (1)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当物体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时,光屏离小孔越远,像越大。(光屏离小孔越近,像越 小); 当光屏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时,物体离小孔越远,像越小。 (物体离小孔越近,像越大) 7.影子的形成: 因为光沿着直线传播,且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所以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物 体的另一侧会有一个光照不到的区域,这就是影子。 8.判断月食: 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中间。 9.判断日食: 太阳、月亮、地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月亮在中间。 10.光速: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3.0×10 m/s。 11.光年:8-9- 常用于天文学中,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它等于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 光年 12 =9.46×10 Km。二、光的反射 1.法线: 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 2.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3.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4.反射定律: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反射的分类: 反射有两种,一是镜面反射,一是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6.光路可逆性: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三、平面镜成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 在桌上竖立一块玻璃当做平面镜, 平面镜前面放一支点燃 的蜡烛,平面镜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移动蜡烛,直到从前面看上去也像点燃的 一样, 这就是烛焰的像。 通过观察可知, 像与烛焰的大小相等; 像与烛焰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实物到镜面的距离。 2.面镜分类 平面镜 面镜 球面镜 凸面镜 3.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球面镜的应用 凹面镜:太阳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凸面镜: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5.平面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 与镜面垂直。 凹面镜- 10 -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经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虚像。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想象叫做光的折射。 2. 光的折射现象: 潭清疑水浅、海市蜃楼。 3.光的折射规律: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4)光从速度较快的介质斜射入速度较慢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 入射角); (5)光从速度较慢的介质斜射入速度较快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 入射角) 特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冰、玻璃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 入射角) 特例:光从水、冰、玻璃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 入射角)五、光的色散 1.色散: 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依次得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彩带 2.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3.颜料的三原色: 品红、黄、青。 4.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无色透明物体的颜色能让所有的光都透过。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白色不透明的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黑色 不透明的物体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5.光谱: 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6.天空呈蓝色的原因: 大气对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散射较多。 7.傍晚太阳发红的原因: 傍晚的阳光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蓝光、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剩下红光、橙光射入 我们的眼睛。 8.雾灯选择黄色的原因:- 11 - 人眼对黄色光敏感度较高,且黄光不易被空气散射,有较强的穿透作用,能让更远的人 看到。 9.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夜视仪; (2)红外线遥感。 10.紫外线的应用: (1)杀菌; (2)防伪; (3)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 D。 11.紫外线的危害: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凸透镜: 远视镜(老花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叫做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到凸透镜上,其折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 3.凹透镜: 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叫做凹透镜。 4.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到凹透镜上,其折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在虚焦点上。 5.主轴: 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6.光心: 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光 心。 7.焦点: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实焦点,简称焦点。 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其折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在一点, 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 虚焦点。 8.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9.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 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凸透 镜的焦距。- 12 - 二、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两侧。 5.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与焦距 的关系 u>2f 时, u=2f 时, f<u<2f, u=f 时 u<f 时 成 像 性 质 应 用 像距与焦距 的关系 f &v&2f v =2f 投影仪 放大镜 v&2f倒立、缩小的实象。 倒立、等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象。 不成像 正立、放大的虚象。照相机(1) 一倍焦距是成实物与虚像、倒正、物像异同侧的分界点。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 体成实像(倒立,物像同侧);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正立、物像异侧); (2) 二倍焦距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 二倍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 (3)实像都是倒立的(物、像同侧),虚像都是正立的(物、像异侧); (没有缩小的虚像,也没有等大的虚像) (4)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四、眼睛和眼镜 67.眼睛: 1.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2.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 刚好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3.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 刚好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4.近视眼矫正:佩戴凹透镜。 5.远视眼矫正:佩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成像原理(虚像):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像, 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 目 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13 - 2.望远镜成像原理: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道理就像照相机的镜头成像一样; 目镜 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3.视角: 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近时,视角大,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大;离眼睛远时,视角小, 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小;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 m 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 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质量的单位: 千克 (kg) , 常用单位: 吨 (t) 、 克 (g) 、 毫克 (mg) 。 1t=1000kg 1kg=00mg 3.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当天平平衡后,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 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 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 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 5.托盘天平的结构:底座、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 6.使用步骤: 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 ②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然后调节 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 ③称量――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游码能够 分辨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 二、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 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2、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 同物质的不同特性, 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 质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ρ =m/V ρ ――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 )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 ) 密度的常用单位 1g/cm ,1g/cm 单位大,1g/cm =1.0×103 kg/m 。水的密度为 1.0×10 3 3 3 kg/m ,读作 1.0×10 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10 千克。 3、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ρ =m/V。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V=m/ρ 。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m=ρ V。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4 3 3 3 3 3 3 3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1L=1dm 1mL=1cm3 3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 =m/V 就能够算出物 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 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即: 热胀冷缩,水在 4℃以下是热缩冷胀),密度变小。 2、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七章 力 一、力 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 或者物 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 有的力物体 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 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 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 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 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 体。 二、弹力 1.弹性和塑性:(1)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 种性质叫做弹性; (2)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 性质叫做塑性。 2.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 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 15 - 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 伸长与所受到 的拉力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 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 估计被测力的大小, 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 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三、重力 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 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也叫重量。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式中,G 是重力,单位牛顿(N);m 是质量,单位千克(kg)。g=9.8N/kg。 (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 重力最小。 3.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 心在物体以外。 5.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这就是万有 引力。 第八章 运动和力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的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 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 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 16 - 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 受到惯性 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 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 危害,但并 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 惯性,而且 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 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 了什么现象。 二、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 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 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同物、等大、反向、共线。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 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平衡力(二力平衡) 相同点 不同点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没有时间关系 相互作用力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动状态,3.二力平衡的应用 (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 4.力和运动的关系 不受外力 静止状态 受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不变 (合力为零) 匀速直线运动- 17 - 受力情况 动状态 速度大小改变 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合力不为零) 运动状态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拐弯)运三、摩擦力 1.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产生 一种阻碍相 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分类 (1)静摩擦力: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滑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滚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4.静摩擦力 (1)大小:0fQFmax(最大静摩擦力)(2)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滑动摩擦力 (1)决定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4)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 衡知识,可 知弹簧测力计对木 块的拉力大小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6.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的主要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主要方法:①减少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用滚动代替滑动; ④使接触 面分离(加润滑油、用气垫的方法)。 第九章 压强 一、压强 1.压强: (1)压力: 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 等于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4)公式:p=F/S。式中 p 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 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 表示 受力面积,- 18 - 单位是平方米。 2 2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 Pa。1Pa=lN/m ,其物理意义是:lm 的面积上 受到的压力 是 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发发生挤压而 产生的。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 gh。式中,p 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 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 千克每立方 3 米(kg/m ) ;h 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是三峡船闸。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 的。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并且大气压强很大。 3.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方法:在长约 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 插在水银槽 中。放开于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 差约为 76cm。 3 3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 水银=ρ 水银 gh=13.6×10 kg/m ×9.8N/kg×0.76m=1.013× 5 10 Pa。 5 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3Xl0 Pa=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 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 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 3.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天气等。在海拔 3000m 以内,大约每升高 10m,大气压减 小 100Pa。 4.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 计)。 5.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等。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都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19 -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 机场跑道上滑 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 机翼上下方所 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 浮力 一、浮力 1.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其的压力差,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3.称重法测量浮力:浮力=物体重力-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即 F 浮=G-F′ 4.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跟液体的密 度有关。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二、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的浮力, 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 公式: F 浮=G 排。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F 浮=G 排=m 液 g=ρ 液 gV 排。 (2)阿基米德原理既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2.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⑴阿基米德原理阐明了浮力的三要素:浮力作用点在浸在液体(或气体)的物体上,其 方向是竖直 向上,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受到的重力,即 F 浮=G 排液。 ⑵“浸在”既包括物体全部体积都没入液体里,也包括物体的一部分体积在液体里面而 另一部分体 积露出液面的情况; “浸没”指全部体积都在液体里,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和部分体积 浸在液体中 都适用。 ⑶“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和物体的体积 V 物,它们在数值上不一定相等。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时,V 排=V 物 ,此时,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浮力最大。 如果物体只有一部分体积浸在液体里,则 V 排<V 物 ,这时 V 物=V 排+V 露。 ⑷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 浮=ρ 液 gV 排-。即 F 浮的大小只跟ρ 液、V 排有关,而与物体自 身的重力、 体积、密度、形状无关。 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⑸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F 浮=ρ 气 gV 排,浸在大气里的物体,V 排=V 物。例如:热 气球受到大气 的浮力会上升。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 部,上浮的 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 (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 20 - 一部分浸入 (3)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F 浮与 G 物的关系 ρ 液与ρ 物的关系 漂浮 F 浮=G 物 ρ 液ρ 物 上浮 F 浮G 物 ρ 液ρ 物 悬浮 F 浮=G 物 ρ 液=ρ 物 下沉 F 浮G 物 ρ 液ρ 物 2.应用 (1)轮船 ①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从而来增大它 所受的浮 力,故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m 排=m 船+m 满载时的货物 (2)潜水艇 原理:潜水艇体积一定,靠水舱充水或排水来改变自身重力,使重力小于、大于或等于 浮力来实现 上浮、下潜或悬浮的。 (3)气球和气艇 原理: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氨气、热空气), 通过改变气囊里的气体质量来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大小。 3.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①称量法:F 浮=G-F 拉; ②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 ③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G 排=m 排 g=ρ 液 gV 排; ④平衡法:F 浮=G 物(悬浮或漂 浮)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一、功 1、功 (1)力学中的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这 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两因素缺一不可。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有力无距离;②有距离无力;③有力有距离,但是力垂直距 离。 2、功的计算 (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W=Fs。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 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1J=1N?m;F 表示力,单位是牛顿 (N);s 表示 距离,单位是米(m)。 (3)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即明确公式中的 F。 ②公式中的“s”是在力 F 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 ③F、s 的单位分别是 N、m,得出的功的单位才是 J。 二、功率 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 (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叫做功率,用符号“P”表示。 3 单位是瓦特(W)常用单位还有 kW。1kW=10 W。 (2)公式:P=W/t。式中 P 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 表示功,单位是焦耳;t 表示时间,- 21 - 单位是秒。 三、动能和势能 1、能量(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单位:焦耳 (J) 2、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功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 速度越大, 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体的质量; 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 被举得越 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4、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 具有的弹性 势能就越大。 四、机械能及其转化 1、 机械能(1)定义: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量。 (2) 单位:J。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2)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香菇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是机械能的总和 不变,或者 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3)在分析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例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在哪一个过程中,再分析 物体质量、 (4)运动速度、高度、弹性形 变程度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能的变化和转化情况。 3、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1)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自然界的流水和风都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让水流冲 击水轮转 动,用来汲水、磨粉;船靠风力鼓起帆来推动航行。到 19 世纪,人类开始利用水能发 电。 (2)修筑拦河坝来提高上游的水位,一定量的水,上、下水位差越大,水的重力势能越 大,能发出 (3)的电就越多。风能也可以 (4)用来发电,风吹动风车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 4.人造地球卫星 (1)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运行,所以存在动能和势能。 (2)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因此机械能守恒。 (3)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 地点运动- 22 - 时,它的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杠杆 1.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④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⑤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 则我们说杠 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 保持水平并 静止,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此时杠杆自重的力臂为 0;给 杠杆两端挂 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方便直接从 杠杆上读出 力臂的大小;实验中要多次试验的目的是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3.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滑轮 1.定滑轮 (1)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2)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 (1)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支点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绳子与动滑 轮相切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2)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的距离。 3.滑轮组 (1)连接:两种方式,绳子可以先从定滑轮绕起,也可以先从动滑轮绕起。 (2)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 (3)省力情况:由实际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决定。绳子段数: “动奇定偶” 。 G ? G? 拉力 F ? 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其中 n 是绳子的段数,h 是物体移动的 高度。 4.轮轴和斜面 (1)轮轴: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的杠杆,是一种省力机械。轮和轴的中心是支点,作用 在轴上的力是阻力 F2,作用在轮上的 力是动力 F1,轴半径 r,轮半径 R,则有 F1R=F2r,因为 R&r,所以 F1&F2。 (2)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斜面的坡度越小,省力越多。- 23 -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W 有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也就是人们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时必须做的功。在提升物体时,W 有用=Gh。 2、额外功――W 额外 (1)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2)额外功的主要来源: ①提升物体时, 克服机械自重、 容器重、 绳重等所做的功。 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3、总功――W 总: (1)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中实际所做的功叫总功, 它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即:W 总= W 有用+ W 额外。 (2)若人对机械的动力为 F,则:W 总=F?s 4、机械效率――η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η = W 有用/ W 总。 (3)机械效率总是小于 1。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改进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②经常保养,使机械处 于良好的状态。 (3)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①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 ②它们之间的物理意义不同,也没有直接的联系,功率大的机械效率不一定大,机械效 率高的机 械,功率也不一定大。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 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10 ①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 r0(r0=10 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 0,对外不显 力; ②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 r0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 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 r0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 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 10 r0 时,分子 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24 - 第二节 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 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 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 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 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 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不能说“含” 、 “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 是错的。 )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 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 ① 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 收的热量; ③ 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 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 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 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 J/(kg?℃)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25 -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 c 水=4.2×10 J/(kg?℃),物理意义为: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 3 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 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 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 :吸收热量多,比热 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温度升高时用: Q 吸=cm (t-t0) c=3Q吸 m(t-t0)=m=Q吸 c(t-t0) t0=tm=t Q吸 cmQ吸 + t0 cm Q放 m(t0-t) Q放 +t cm m=c②温度降低时用: Q放= cm ( t0 - t )c=Q放 c(t0-t) Q放 cm△ t=t0=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t=t0Qc=mQ△t△tQc mQ――热量――焦耳(J) ;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m――质 量――千克(kg) ;t――末温――摄氏度(℃) ;t0――初温――摄氏度(℃)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 10℃”还是“升高(降低) (了)10℃” ,前者的“10℃” 是末温(t) ,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 由公式 Q=cm△t 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 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一节:内能的利用 内能的利用方式 利用内能来加热:实质是热传递。 利用内能来做功:实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二节:热机 1、 热机: 定义: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2、 内燃机: 内燃机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26 -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 循环曲轴转 2 周,活塞上下往复 2 次,做功 1 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 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①汽油机工作过程:②柴油机工作过程:- 27 - 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①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 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 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③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 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④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 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4、热值 燃料燃烧,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定义: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 q 表示。 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 、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 3 方米(J/m ) 。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 完全燃烧等无关。 公式: 、 ①Q=qmm=Q qq=Q mQ――放出的热量――焦耳(J) ;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 ;m――燃料质量――千克(kg) 。 ②Q=qVV=3Q qq=Q V3 Q――放出的热量――焦耳(J) ;q――热值――焦耳每立方米(J/m ) ;V――燃料体积――立方米(m ) 。 7 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 3.0×10 J/kg,它表示:1kg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3.0 7 ×10 J。 7 3 3 煤气的热值是 3.9×10 J/m ,它表示:1m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3.9- 28 - ×10 J。 第三节:热机效率 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 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 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 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有效利用燃料的一些方法:把煤磨成粉末状、用空气吹进炉膛(提高燃烧的完全程度) ; 以较强的气流,将煤粉在炉膛里吹起来燃烧(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 。 热机的效率: 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 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 公式: η ?7Q有用 Q总Q有用 Q 总=ηQ 有用= Q 总η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 1。 热机能量损失的主要途径:废气内内、散热损失、机器损失。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① 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② 机件间保持良 好的润滑,减小摩擦。③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 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常见热机的效率:蒸汽机 6%~15%、汽油机 20%~30%、柴油机 30%~45% 内燃机的效率比蒸汽机高,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 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 1、电荷: 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 。这样的物体叫 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 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 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 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背景: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 29 - 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 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 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 18 通常用符号 e 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 e 的整数倍。6.25×10 个电子所带电荷等于 1C。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 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 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 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 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 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 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接触带电后的两个物体将带上同种电荷) (3)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4、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 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 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5、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 , 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 不能自由移动。 (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金属导体容易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容易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子。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 也可变为导体。 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1、电流 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电子的移 动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 的负极流向正极。- 30 - 3、 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干电池、 蓄电池供电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发电时,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① 必须有电源; ② 电路必须闭合(通路) 。 (只有两个条件都 满足时,才能有持续电流。 )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 4、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 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 负极连在一起, 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 可能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用电器两端直接用 导线连接起来的情况也属于短路 (此时电流将直接通过导线而不会通过用电器, 用电器不会 工作) 。 5、电路图: 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 符号 + 意义 交叉不相连的导线 交叉相连接的导线 (负极) (正极) 电池 电池组 开关 × ○ 小灯泡 M ○ A ○ V ○ 符号 意义 电铃 电动机 电流表 电压表 电阻 滑动变阻器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 1、 串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了就组成了串联电路。 特点: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②各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 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 其它用电器也不能工作; ③只需一个开关就能控制整个电路。 2、 并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并联电路。 电流在分支前和合并后所经过的路径叫做干路;分流后到合并前所经过的路径叫做支 路。 特点:①电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 ②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为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③干路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各支路开关控制所在各支路的用电器。 第四节 电流的强弱- 31 - 1、 电流: 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符号 I 表示。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简称安,符号 A。 3 3 6 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 A),1A=10 mA 1mA=10 μ A 1A=10 μ A 电流等于 1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公式: I ?Q tt =Q有用 IQ = I t其中 I 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 ;Q 表示电荷,单位为库伦(C) ;t 表示通电的时间, 单位为秒(s) 。 2、 电流表: 测量电流的仪表叫电流表。符号为○ A ,其内阻很小,可看做零,电流表相当于导线。 电流表的示数: 量程 0~0.6A 0~3A 使用接线柱* “-”和“0.6” “-”和“3” 表盘上刻度位置 下一行 上一行 大格代表值 0.2A 1A 小格代表值 0.02A 0.1A在 0~3A 量程读出的示数是指针指向相同位置时,在 0~0.6A 量程上读 出的示数的 5 倍。 * 部分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分别是“+” 、 “0.6”和“3” 。这时“0.6”和 “3”是负接线柱,电流要从“+”流入,再从“0.6”或“3”流出。 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 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如果电流表与用电器并联, 不但测不出流经此用电器的电流, 如果电路中没有别 的用电器还会因为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使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流表。 ② “+” “-” 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必须使电流从 “+” 接线柱流进电流表, 从 “-” 接线柱流出来。 否则电流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 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量程。 若不能预先估计待测电流的大小时, 应选用最大 量程进行试触。 若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将使指针转出刻度范围把指针打弯或把电流表烧 坏。在试触过程中若指针偏转超过最大值则应断开开关检查;如果指针偏转幅度太小(小于 0.6A) ,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应选用小量程档。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否则将烧坏电流表。 使用电表前,如果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 第五节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并联电路的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一节 电压 1、 电压: 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的符号是 U,单位为伏特(伏,V) 。比伏特大的有千伏(kV) ,比伏特小的有毫伏(mV) , 3 3 6 1 kV=10 V,1 V=10 mV,1 kV=10 mV- 32 - 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2、 电压表: 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符号为○ V ,其内阻很大,接入电路上相当于开路。 电压表的示数: 量程 0~3V 0~15V 使用接线柱* “-”和“3” “-”和“15” 表盘上刻度位置 下一行 上一行 大格代表值 1V 5V 小格代表值 0.1V 0.5V在 0~15V 量程读出的示数是指针指向相同位置时,在 0~3V 量程上读出 的示数的 5 倍。 * 部分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是“+” 、 “3”和“15” 。这时“3”和“15” 是负接线柱,电流要从“+”流入,再从“3”和“15”流出。 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 ① 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并联。 如果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会因为电压表内阻很大,此段电路开路而无法测此用 电器两段的电压。如果被测用电器在支路上,这时电压表测的是其他支路两端的电压;如果 被测用电器在干路上,则整个电路便成开路了,这时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 ② “+” “-” 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必须使电流从 “+” 接线柱流进电压表, 从 “-” 接线柱流出来。 否则电压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 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若不能预先估计待测电压的大小时, 应选用最大 量程进行试触。 若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将使指针转出刻度范围把指针打弯或把电压表烧 坏。若指针偏转超过最大值则应断开开关检查;如果指针偏转幅度太小(小于 3V) ,会影响 读数的准确性,应选用小量程档。 ④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可以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此时测得的是电源的电压值。 使用电表前,如果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 常见的电压:家庭电路电压――220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36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每节铅蓄电池电压――2V 3、电池组电压特点: ①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电压之和; ②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相等。 第二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值。 第三节 电阻 1、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符号是 R,单位是欧姆,简称为欧,符号是Ω ,比欧姆 3 3 6 大的单位还有兆欧(MΩ )和千欧(kΩ ) 。1MΩ =10 kΩ ,1 kΩ =10 Ω ,1MΩ =10 Ω- 33 - 常见导体的电阻率从小到大排列,分别是:银、铜、铝、钨、铁、锰铜合金、镍铬合金 等。 在电子技术中,要经常用到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也叫做定值电阻,简 称电阻,在电路图中用 表示。 2、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 (电阻率ρ ) 、 长度 (L) 和横截面积(S) ,还与温度有关。与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 素无关。 而且:①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也一般不同; ②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③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只有极 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例如玻璃) 2、 由电阻公式 R=ρL 2 可知:①将粗细均匀的导体均匀拉长 n 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 n 倍; S②将粗细均匀的导体折成等长的 n 段并在一起使用,则电阻变为原来的1n2倍。第四节 变阻器 1、 滑动变阻器: 电路符号: 变阻器应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有 时还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铭牌:例如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A”的字样,表明该滑动变 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50Ω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A。 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注意事项(见右图) : ①接线时必须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 ②如果选择“全上” ( 如图中的 A、B 两个接线柱) ,则滑动 变阻器的阻值接近于 0,相当于接入一段导线; ③如果选择“全下” (如图中的 C、D 两个接线柱) ,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是最大 值且不能改变,相当于接入一段定值电阻。 上述②③两种错误的接法都会使滑动变阻器失去作用。 ④当所选择的下方接线柱(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在哪一边,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的有效电阻就在哪一边。 (例如:A 和 B 相当于同一个接线柱。即选用 AC、BC 或 AD、BD 是 等效的。 选用 C 接线柱时, 滑片 P 向左移动,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将减小; 选用 D 接线柱时, 滑片 P 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将增大。 ) (滑片距离下侧已经接线的接线柱越远,连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 2、 电阻箱: 电阻箱是一种能够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的变阻器。 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Δ )的示数乘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 就是接入电路的阻值。 3、 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的比较: 相同点: 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能起到改变电阻, 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作用。- 34 - 不同点:①滑动变阻器有 4 种接法,电阻箱只有 1 种接法; ②电阻箱能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阻值,而滑动变阻器不能读数; ③滑动变阻器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而电阻箱不能连续改变连入电路 的电阻。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 家欧姆) 公式: I =U RU R= IU=IR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 ;I――电流――安培(A) U 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 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I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 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 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 串联电路 电流特 点 电压特 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I ? I1 ? I 2 ? ? ? I n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 路两端电压之和 U ? U1 ? U 2 ? ? ? U n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 之和 I ? I1 ? I 2 ? ? ? I n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 都等于电源电压 U ? U1 ? U 2 ? ? ? U n 并联电阻中总电阻的倒数, 等于各并联电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 之和 R ? R1 ? R2 ? ? ? Rn ; 电阻特 点 若有 n 个相同的电阻 R0 串联,则总电总1 1 1 1 ? ? ? ?? R R R R 1 2 n ; 路的倒数之和若只有两个电阻 R1 和 R2 并联, 则总电阻 R =阻为 R ? nR0 ; 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 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 联分电阻都大。R1R2 ; R1+R2R? R0 n ;若有 n 个相同的电阻 R0 并联,则总电阻 为把几个电阻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横截面积, 所以并联总电阻比每一个并联分 电阻都小。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分配特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 35 - 点 电路作 用比U1 R1 = U2 R2I1 R2 = I2 R1分流分压*电路(串联、并联)中某个电阻阻值增大,则总电阻随着增大;某个电阻阻值减小, 则总电阻随着减小。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R=U I【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 R= 算出 小灯泡的电阻。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 R= ,计算出每次的电阻 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表格】 次数 1 2 3 【注意事项】 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一节 电能 1、电功: 定义: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功的符号是 W 6 单位:焦耳(焦,J) 。电功的常用单位是度,即千瓦时(kW?h) 。1kW?h=3.6×10 J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公式:①W=UIt ②W=I Rt2U IU I电压 U/V电流 I/A电阻 R/Ω平均值 R/ΩU=W It W RtI=W U t I = W Rtt =W U I R= W I2 t t = W I2RI2=- 36 - ③W=U2 t RU2= W U= Q W P= tWR tU = W Q = U W t= PWR tU2 t R = WWR t = 2 U④W=UQ ⑤ W=Pt公式中的物理量: W――电能――焦耳(J) U――电压――伏特(V) I――电流――安培(A) t――时间――秒(s) R――电阻――欧姆(Ω ) Q――电荷量――库伦(C) P――功率――瓦特(W) 3、 电能表: 测量电功的仪表是电能表(也叫电度表) 。下图是一种电能表的表盘。 表盘上的数字表示已经消耗的电能,单位是千瓦时,计数器的最后 一位是小数,即 1234.5 kW?h。用电能表月底的读数减去月初的读数, 就表示这个月所消耗的电能。 “220 V”表示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 220V,应该在 220V 的电路 中使用。 “10(20 A) ”表示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 10A,额定最大电流为 20 A。 “50 Hz”表示这个电能表在 50 Hz 的交流电中使用; “600 revs/kW?h”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 1 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 上的表盘转过 600 转。 根据转盘转数计算电能或根据电能计算转盘转数时,可以列比例式: 消耗电耗 1kW ? h ? 电表转数 600revs/kW ?h 4、 串并联电路电功特点: ① 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所做的总功等于各用电器电功之和; ②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③ 并联电路中, 各用电器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 即W1 R1 = ; W2 R2W1 R2 = (各支路通电时间都相同) 。 W2 R1第二节 电功率 1、 电功率: 定义:电流在 1 秒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意义: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符号:P 3 单位:瓦特(瓦,W) ,常用单位为千瓦(kW) ,1kW=10 W- 37 - 电功率的定义式:P=W tW=PtW t= P第一种单位:P――电功率――瓦特(W) ;W――电功――焦耳(J) ;t――通电时 间――秒(s) 。 第二种单位:P――电功率――千瓦(kW) ;W――电功――千瓦时(kW?h) ;t―― 通电时间――小时(h) 。 电功率的计算式:P=UIP U= I I2= P RP I= U I = P R R= P I2P= I2R P= U2 RU2= PRU = PRU2 R = PP――电功率――瓦特(W) ; U――电压――伏特(V) ; I――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 。 2、串并联电路电功率特点: ④ 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电功率之和; ⑤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⑥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即P1 R1 = ; P 2 R2 P1 R2 = 。 P 2 R13、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额定功率。 额定电流: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 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三种情况: ①U 实&U 额 P 实&P 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如果是灯泡,则表现为灯光发暗, 灯丝发红) ; ②U 实&U 额 P 实&P 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有可能烧坏。 (如果是灯泡,则表现 为灯光极亮、刺眼、发白或迅速烧断灯丝) ; ③U 实=U 额 P 实=P 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电灯泡上的“PZ220 25”表示额定电压是 220V,额定功率是 25W。 灯泡的亮度是由其所消耗的实际电功率决定的,与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无关。 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灯泡,灯丝越粗,功率越大。 将这两个灯泡串联,额定功率大的,实际功率小;将这两个灯泡并联,额定功率大的, 实际功率大。 串并联电路 P 实与 R 大小的关系 项目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P 实与 R 的关系? P实 ? I 2 R ?? I ? I1 ? I 2 ? ? I n ?- 38 -? U2 ? ?? R U ? U 1 ? U 2 ? ?U n ? ? P实 ? 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的用电器消耗 的电功率越大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小的用电器消耗 的电功率越大P实 ? U 实 I ? ?? I ? I1 ? I 2 ? ? I n ?实际电压大的 P 实越大, 因此实际电 压大的灯泡较亮 灯泡发光 亮度? ?? U ? U1 ? U 2 ? ?U n ?通过电流大的 P 实越大,因此通过电 流大的灯泡较亮P实 ? U 实 I? P实 ? I 2 R ?? I ? I1 ? I 2 ? ? I n ?电阻大的 P 实越大, 因此电阻大的灯 泡较亮 串接上滑动变阻器的小灯泡,变阻 器阻值增大时分压也大,小灯泡实 际电压减小,小灯泡发光较暗? U2 ? ?? R U ? U 1 ? U 2 ? ?U n ? ? P实 ?电阻小的 P 实越大,因此电阻小的灯 泡较亮 并接上滑动变阻器的电灯, 由于并联 电路中各部分互不干扰, 所以通过小 灯泡所在支路的电流不变, 小灯泡发 光情况不变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伏安法测小灯泡的功率 【实验原理】 P ? UI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 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 P=UI 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③调节滑动变阻断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 1.2 倍,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 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 P=UI 计算出小灯泡此时的实际功率。 ④调节滑动变阻断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下电压 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 P=UI 计算出小灯泡此时的实际功率。 【实验表格】 次数 1 2 3 【注意事项】 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④不需要计算电功率的平均值。- 39 -电压 U/V电流 I/A电功率 P/W发光情况 第四节 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电能转化为内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 定义式:Q=I Rt 导出式:①Q=UIt2I2=U=Q Rt Q It2I = I=Q RtR= t =Q I2 tt =Q I2RQ U t QR U = tQ U I U2 t R = Q QR t = 2 UU2 ② Q= t R③Q=PtQR U= t Q P= t Q t= PQ――热量――焦耳(J) ; I――电流――安培(A) ; R――电阻――欧姆(Ω ) ; t――通电时间――秒(s) ; P――电功率――瓦特(W) ; U――电压――伏特(V) 。有关焦耳定律的注意事项:对于纯电阻电路,电流做功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Q =W),这时以下公式均成立 Q=Uit Q=U2 t RQ=Pt;对于非纯电阻电路,电能除了转化为2内能,还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求 Q 时只能用 Q=I Rt。 利用电热的例子: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电热孵化器等。 防止电热的例子: 电视机外壳的散热窗; 计算机内的散热风扇、 电动机外壳的散热片等。 串并联电路电功特点: ① 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部分电热之和; ②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热量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③ 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热量与其电阻成反比,即 同)。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一节:家庭电路: 家庭电路的组成: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开关、电灯、插座、 导线等组成。Q1 R1 = ; Q 2 R2Q1 R2 = (各支路通电时间都相 Q2 R1- 40 - 家庭电路中各部分电路及作用: 1、进户线:进户线有两条,一条是端线,也叫火线,一条是零线。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 是 220V。火线与地面间的电压为 220V。正常情况下,零线之间和地线之间的电压为 0V。 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时空气质量指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