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图在导航反应慢过程中反应慢,特别是路口转向处!手机8核处理器,4+64的内存!

路途必需的伙伴 Android地图类软件横评|地图|导航|高德_手机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路途必需的伙伴 Android地图类软件横评
  作者:王孜
  手机上的地图和导航有什么区别呢?这是笔者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如果时间可以倒退半年,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导航软件可以实现离线导航,而地图软件是必须依靠数据网络才可以完成导航工作。不过,随着地图软件实现了免费离线导航功能以后,地图与导航就几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本年度的“最应用”软件横评活动当中,我们只保留了地图类软件评比的最根本原因。
  一台车,两个人,三款软件
  市面上,大家所熟悉的地图类软件无非百度与高德两家。诚然,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几乎平分了该类软件的市场份额,而在部分功能上面也近乎相似。只不过,如果我们只针对这两款软件展开工作的话,那就是所谓的对比而不是横评了,因此评测组人员将近来势头正猛的腾讯路宝也一概纳入其内。有意思的是,这也正巧凑齐了BAT(百度:百度地图;阿里:高德地图;腾讯:腾讯路宝)这三家的产品。
  远离城市,前往山沟
  去年进行地图和导航软件横评的时候,评测组同事先后两次通过不同的线路规划到访天津。而在今年我们将一改“城区+高速”的路线,将目的地定在位于北京西部的门头沟山区。事实上,我们之所以将目的地定在偏僻的山区,一是可以测试各个地图软件对于非热门地区的路途导航能力,再者我们是想衡量它们的地图覆盖范围到底如何。好了,闲话不多说了,让我们细细道来。
  横评测试机型介绍
  测试地图类的软件,我们必然要选用屏幕够大,色彩够丰富,电池够禁用的手机来进行。在这里,我们要感谢金立公司所提供的评测机――ELIFE
S5.1。该机是“吉尼斯世界纪录最薄智能手机”,机身厚度仅5.15毫米。
  测试机型:金立ELIFE S5.1
金立ELIFE S5.1
4.8英寸(720x1280像素)Super
AMOLED炫丽屏
139.8x67.4x5.15mm
高通 骁龙Snapdragon MSMGHz
1GB RAM+16GB ROM
Android 4.3
前置500万像素+后置800万像素
TD-LTE,TD-SCDMA,GSM单卡双模
  本期Android地图类横评所涉及到的软件,笔者已经在上文中提到了,通过首字母排列的顺序,分别为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与腾讯路宝。
  三款横评软件简介
  “出门就查百度地图”是百度地图手机版的经典广告语,无论是公交车车身的涂鸦,还是地铁站内的海报,我们随处可见百度地图的大力宣传。与此同时,PC版百度地图的使用率也是占了将近80%的比例,那手机端的百度地图又有如何的表现呢?
  百度地图
  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地图、导航和LBS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高德旗下的地图软件有着相当高的人气。再配以林志玲与郭德纲的真人导航语音包,高德地图的知名度正在进一步地深入人心。
  高德地图
  比起前两位的资深背景,于今年年初才刚刚发布的腾讯路宝则更像是处世未深的应届毕业生。不过,腾讯路宝主打的“不仅仅是导航,更是你的驾驶伴侣”理念仿佛真要在这个领域有较大的作为。而硬件路宝盒子则是一款可以插在车内OBD接口的智驾产品。(详情请猛戳:为爱车请个贴心管家
腾讯路宝盒子实测)
  腾讯路宝
  相信通过笔者简单地介绍,大家应该对这三款软件有了大致的了解。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在界面设计、路径规划、特色功能与人性化操作等诸多方面对它们进行横向对比。评比分值体现为:强(7-9),中(4-6),弱(1-3)等3个级别。
  地图资源包对比
  前文中笔者谈到,现在的地图软件都已经可以实现离线导航了,所以对于离线地图包资源方面的评比,我们是要放在首位的。这里包括了地图数据包、离线资源包以及路口实景图等三个方面。
  百度地图(分数评定:8分)
  提前备好离线数据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在导航过程避免流量的消耗,以及在信号不稳定的路段也不会丢失导航信息。百度地图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得很到位。只不过,其将离线数据与路口放大图归为一类供用户下载,显得有些太过笼统。
  百度地图
  百度地图
  高德地图(分数评定:9分)
  高德地图在数据资源的划分方面是做得最好的,城市地图数据、离线地图数据与路口实景图被规划得很详细,方便新用户的上手。另外,高德方面独有的导航语音也是被单独划分出一个界面供用户下载。
  高德地图
  高德地图
  腾讯路宝(分数评定:7分)
  如果说百度地图将地图资源规划得有些笼统的话,那腾讯路宝就干脆把所有的资源整合到了一个界面,一目了然。值得一提的是,腾讯路宝有一个特色功能,那就是“电子眼实景图”,离线地图资源已经包括了这个部分,其具体表现稍后我会为大家介绍。
  腾讯路宝
  小结:
  显而易见,高德地图的地图数据包管理方面是最为直观也最为科学的。与此同时,通过数据包容量大小这个方面来看,高德地图也是做得很具体的。而独有的语音包环节更是让高德地图出类拔萃。
  主界面设计对比
  地图软件的UI设计与其他种类的软件一样,主界面构架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或许甚至会导致新用户是否继续用下去。而作为地图这样特殊种类的软件来说,主界面的UI设计更加重要。
  百度地图(分数评定:7分)
  顶栏与底栏菜单并未对齐上下两边界面的设计,着实会让强迫症患者抓耳挠腮。另外,用户只能点击左下角的定位按钮才能获悉当前的东南西北方位,这对于一款地图软件来说是绝对不应该的。不过,“热力图”的展现形式倒是新颖。该功能利用获取的手机基站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并通过不同的颜色区分,来实现展示该地区人的密度。
  百度地图
  高德地图(分数评定:9分)
  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高德地图主界面设计是比较理想的,使得整个地图区域看起来更饱满更完整。在按钮布局方面,百度与高德两者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左上角的默认指南针设计的确要略胜百度方面一筹。
  高德地图
  腾讯路宝(分数评定:5分)
  腾讯路宝的界面比起两位大哥要显得寒酸太多,完全迥异的设计风格,让人一眼就能辨识出来,这也是一个“特色”吧。另外,在地图框内,除了定位与地图比例缩放按钮外,我们就再也找不到任何的功能按钮了,有些简化得太多了。
  腾讯路宝
  小结:
  单从主界面设计方面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腾讯路宝与百高两位走着完全不相同的路线,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针对这个环节来较真儿。但若单从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就主界面来对比的话,显然是高德地图方面要更加出色一些。
  搜索环节对比
  这次我们即将要前往的目的地是北京市门头沟区的斋堂水库风景区,所以我们在三款软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搜索关键字“斋堂水库”了。事实上,搜索某某地点并不是我们要测试的类目,我们想要衡量的则是在搜索后,三款软件的表现。
  百度地图(分数评定:9分)
  当百度地图反馈出目的地概况后,我们点击“详情”可以立即看到该景点更为详尽的信息。这里包括目的地的简介,也有到访过用户的评论,甚至是现场直播。不过在笔者测试时,“现场直播”里是没有内容的,相信这应该和这个旅游淡季有关。
  百度地图
  高德地图(分数评定:8分)
  同样地,在高德地图的“详情”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关目的地更为详细的信息。只不过,高德给出的详情仅有该方位的简介,并没有用户评论,所以在参考价值方面逊色于百度地图。
  高德地图
  腾讯路宝(分数评定:3分)
  大家从下方的截图就不难看出,腾讯路宝似乎并不想在有关目的地相关的详情信息方面做些什么。其只是简单地列出目的地的方位、里程以及有关联系电话。当然,类似搜索目的地周边的常规功能还是有的。
  腾讯路宝
  小结:
  毫无疑问,百度地图在目的地相关信息的处理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其不仅仅可以准确地列出用户需求的目标,更是能够尽可能多地将有关信息反馈给用户。笔者依稀记得,在去年的地图软件横评当中,百度地图方面也是在这个环节大比分的胜出,看来这真的是高德方面需要借鉴的地方了。
  线路规划环节
  虽然本类软件被划分为“地图”,但实际上它也依然担负着路线导航的重任,而影响导航体验好坏的最直接因素就是先前的线路规划。因此,在正式导航之前,我们有必要就线路规划的环节进行对比。
  百度地图(分数评定:9分)
  在选定好最终目的地后,百度地图为使用者提供了3种路线的选择,分别为躲避拥堵、高速优先以及少走高速等。躲避拥堵是在导航途中根据前方实时路况即时更改较为畅通道路的一种线路,当然,用户需要时刻挂着网络才可以实现。至于其他两种方式就很好理解了,笔者就不再多说了。
  百度地图
  高德地图(分数评定:8分)
  事实上,“躲避拥堵”是高德方面的首创,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说明。在线路规划方面高德地图也给出了三个选择,不过“不走高速”与“避免收费”这两种方式好像没什么太大区别吧?
  高德地图
  腾讯路宝(分数评定:8分)
  在路线规划环节,腾讯路宝依然很简化地只给出两套出行方案,相信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省油”模式已经已经够了,其实所谓的“省油”就是前面所说的“躲避拥堵”。而至于另外一套方案,就是常规路线方案了。“模拟导航”很好理解,就是用户能够在手机中看到预演的导航过程,而轻导航指的是非打扰模式的导航,再简单来说,就是只有线路指引,而没有语音提示。
  腾讯路宝
  小结:
  笔者认为,对于喜欢结合路况来导航的用户完全只选择“躲避拥堵”的方案即可,而想要节省流量导航的用户便可以选择其他的出行方式。当然,当我们的手机没有网络的时候,“躲避拥堵”的方案也就不会出现了。总的来说,三款软件在路线规划方面的能力都还不错,如果按照细节来划分的话,显然百度地图会更优秀一些。同时,腾讯路宝的“模拟导航”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功能体验。
  导航途中对比
  经历了那么多轮的横评对比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最为关键的“导航途中”环节了。诚然,这也正是三款软件各显其能的时候了。究竟结果如何,还是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吧。
  百度地图(分数评定:7分)
  百度地图的导航界面相当清爽,按钮布局也非常合理。当即将通过违章探头的时候,左下方会有探头图标用来提示用户。不过其顶栏的指引区域有些过大,影响整体的视觉感受,而路口实景图做得实在有些粗糙,与导航界面的风格很不搭。当然了,百度地图的夜间导航模式还是相当吸引人的。
  百度地图
  百度地图
  高德地图(分数评定:8分)
  评测组同事一致认为,高德地图的导航界面是做得最出色的,上下区域的整体配色与高亮的字符显示,让整套界面看起来浑然一体,而高德方面的路口放大图勾画细腻,相当讨喜。另外,高德地图方面同样拥有夜间导航模式,非常人性化。只不过,在整套导航界面内,我们无法看到车辆行驶的当前时速,不得不说,这个小小的细节的确是个遗憾。
  高德地图
  高德地图
  腾讯路宝(分数评定:6分)
  首先要说的是,腾讯路宝并无夜间模式,这对于经常在夜色下行车导航的用户来说,实属不便。另外,腾讯路宝也没有给出像百高两家地图产品中右下方的实时路况竖状图,显得不够人性化。不过呢,还原较为真实的路口放大图则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同时,腾讯路宝的导航界面布局还是非常合理的,该有的都有了。
  腾讯路宝
  小结:
  可以说,高德地图在导航途中所展现出来的实力有目共睹,唯一可惜的地方便是缺少实时时速的设计,虽然我们在驾车途中可以观看仪表盘来获悉时速,但如果能够将这个细节完善到软件当中,势必会更有利于用户的导航体验。百度地图的表现中规中矩,但导航页面的整体风格还有待协调。至于腾讯路宝方面,其实它还是有特色之处值得前两位大哥学习的,至于是什么,让我们在下一章节道来。
  导航特色功能对比
  这三款地图软件都能够很好地为使用者进行导航工作,同时,它们各自都在自家的导航工作方面拿出了看家本领,更直白点来说,就是特色功能。在这一章节中,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在导航途中所展现的亮点功能。
  百度地图(分数评定:8分)
  当我们在使用百度地图进行导航的时候,点击画面里右下角的菜单页面,可以找到一项名为“沿途搜索”的功能。顾名思义,该功能所实现的就是当用户使用路径导航时,可以实时的进行附近搜索。可以看到,百度地图可以实现沿途搜索的项目有很多。
  百度地图
  高德地图(分数评定:7分)
  同样地,高德地图也有着“沿途搜索”功能。只不过,无论是从搜索的项目数量还是整体布局来看,与百度地图还是有些差距。
  高德地图
  腾讯路宝(分数评定:9分)
  在各个环节一直“唱反调”的腾讯路宝并没有提供流行的“沿途搜索”,但它的特色在于可以显示电子眼实景图,这是百度高德两者都不具备的最实用功能。与此同时,腾讯路宝的电子狗可以播报不同探头所要拍摄的违法行为,例如公交车道监控。
  腾讯路宝
  小结:
  可以说,腾讯路宝的实景电子眼图与精准的探头监测系统是在导航途中最实用的特色功能,远比“沿途搜索”要实际得多。当然,从完善软件功能的角度来说,“沿途搜索”的确是一个非常用心且相当有创意的设计,只不过能够用到这个功能的机会并不多。
  极限地点测试对比
  笔者此行之所以选在偏远的山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测试处于极限地点时三款软件的表现。要知道,自驾游已经是一种趋势,经常往郊外以及山沟里跑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我相信这个环节的对比肯定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百度地图(分数评定:3分)
  当评测组在测试这个环节时,就连我们自己都已经不知道是处于什么方位了,但这正是我们恰恰所希望的。在这个没有网络信号,没有GPS信号的地方,百度地图已经无法给出我们当前所处的位置,甚至连道路的显示也都没有了。
  百度地图
  高德地图(分数评定:9分)
  从截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处于同一地点时,高德地图仍然可以较为精准的定位,且在地图中有道路的显示,甚至连海拔的高度都可以完美地展现出。不得不说,高德地图的专业数据真的很让人放心。
  高德地图
  腾讯路宝(分数评定:3分)
  从准备极限测试开始,我们就没有对“腾讯路宝”抱任何的希望。话是这么说,但笔者绝没有贬低腾讯路宝的意思,毕竟我们深知该软件主打的并非专业的道路数据。所以,腾讯路宝那空空如也的地图显示也就不难预料到了。
  腾讯路宝
  小结:
  显而易见,主打专业地图数据的高德地图在极限地点测试这个环节中完胜。事实上,我们在测试这个环节的时候,车辆已经位于某某峡谷内一条人迹罕至的破道上。这里不是国道,不是省道,不是县道,更不是乡道,但高德地图依然可以将大概的路径标识出来,还是相当赞的。
  导航结束对比
  当我们经历了目的地搜索、路径规划选择与开始导航等环节之后,是时候来看看当每款软件在导航工作结束之后的表现了。也许有的人会说,导航结束不就是结束出了吗,还有什么可对比的呢?其实不然,在这个环节仍然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瞧瞧。
  百度地图(分数评定:8分)
  总距离、总用时、平均速度与最高时速等是百度地图结束导航之后我们看到的最直观的元素。而起点与终点的地图梗概更是让用户一目了然。同时,“历史足迹”可以记录用户使用百度地图之后所到过的任何地点,相当贴心。
  百度地图
  高德地图(分数评定:8分)
  由于一次误操作,致使我们在使用高德地图导航时的那次全程引导意外结束了,但为了测试这个环节,我们随机选择了比较近的地方进行导航。从截图中可以看到,高德地图在行程总结方面做得中规中矩,没有亮点也没有什么不足。但右上角“查看返程”按钮还是相当贴心的一个设计。另外,高德近来主打的“敢用敢赔”政策更是对每一位使用导航用户的关心与体贴。
  高德地图
  腾讯路宝(分数评定:9分)
  致力于用车体验的腾讯路宝给出的答案是最具体的,驾车者可以从它的导航结束页中看到当次所有的驾驶行为,例如急加速、急转弯、急刹车与超速等。如果配合硬件路宝盒子的使用,我们还可以得知当次行程所耗费的油耗等信息。
  腾讯路宝
  小结:
  评测组同事一致认为,腾讯路宝在本小节的表现最为抢眼。该软件所测算出来的数据远比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直观,也更加贴近用户的真实驾车体验。百度地图的“历史足迹”和高德地图的“敢用敢赔”的确也是各自的特色所在,这也是腾讯路宝方面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生活周边信息对比
  前文诸多章节当中,笔者针对三款地图软件在终点查询、路径规划、导航途中与导航结果等方面为大家做了详细的对比。事实上,地图类软件所面向的人群不单单是驾车一族,有些时候它们对生活周边信息的精准查询,也是非驾车用户在日常使用当中的好帮手。
  百度地图(分数评定:9分)
  百度地图“附近”功能中所涵盖的信息量相当丰富,几乎囊括了人们日常使用的方方面面,例如找美食、订酒店、看电影,甚至是叫车。百度地图在这方面的特色功能有很多,就拿“排号”来说。该功能可以让用户对想要去的餐厅进行在线排位选号,免去了抵达目标餐厅之后还要排大长队的烦恼。
  百度地图
  百度地图
  高德地图(分数评定:8分)
  专注于导航领域的高德地图同样也具备搜索周边的能力,而它所包含的内容也同样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人性化的一点在于,高德方面可以通过时间节点来进行快速的周边查找,例如中午、下午、傍晚甚至夜晚。不同时间段将会有不同的备选方案供用户选择。当然,对于找个餐厅订个酒店什么的,高德地图还是可以相当轻松地应付的。
  高德地图
  高德地图
  腾讯路宝(分数评定:3分)
  腾讯路宝关于周边的搜索并没有独立出一个功能按钮,而是与目的地的搜索共享“搜索”这一个按钮。关于周边的查找,腾讯路宝给出可选的设施还是很多的,只不过大家看到的都是常用的关键字而已,用户点击任何一项都会直接跳转到最终目的地的搜索页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周边。
  腾讯路宝
  腾讯路宝
  小结:
  腾讯路宝在这个环节的表现显然没有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那么的专业,想要在生活周边方面有些作为的话,还是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虽然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在本环节的表现不相上下,但针对“附件”的版面设计、信息量的丰富程度以及贴心功能的设计等方面,还是百度地图稍微占据一些优势。
  花絮与总结
  不得不说,地图类软件横评工作是相当的“苦逼”:车子自己开,油钱自己出,饭钱自己掏。只不过,一直坚信着“痛苦并快乐着”理念的我们还是再一次将本次最为艰难的横评项目圆满地完成。要知道,地图类横评内容是最为耗时间,最为耗体力的。
  没有手机信号,没有GPS信号
  当然,我们能够将公正公平第三方的评测内容带给每一位对同类软件有选择疑惑的朋友,还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与骄傲的事情,这也正是“最应用”横评活动的宗旨。
  下山之时天色已黑
  山中夜路其实挺刺激的
  回归正题,虽然在本年度的地图类软件横评当中,我们只筛选了三款来进行,但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和腾讯路宝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它们分别是BAT三家公司旗下的重要产品线。所以,分别选用三家公司旗下的同类软件进行横评,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回归城市恰逢晚高峰,一路爆堵(不是爆肚)
  如果非要将这三款软件分别进行定义的话,笔者认为:百度地图偏向于生活周边的服务;高德地图是把精准的驾车导航工作进行到底;而腾讯路宝方面则是将用车方面的用户体验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三款软件都有各自的特点,至于每个用户的最终选择就要看大家更偏重于哪一方面的用途了。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我们真需要64位手机吗?答案在此手机,64位,32位,ARM,A57,A53,驱动之家
内容导航:
周末给朋友攒了台电脑,6000块钱的主机让笔者为这个只聊QQ和玩网页游戏的壕友感到拙计。更让我泪奔的是,他非要装XP系统,还号称XP有情怀用的惯。稍微懂点的朋友都了解,Windows XP好用的只有32位版本,64位兼容性不是一般的差基本可以无视。也就是说,它只能识别不到4+GB内存,对于壕友这16GB内存主机简直是暴殄天物,这一来一回相当于白扔了12GB内存。
开导了半天装了64位Win7之后,笔者也突然意识到,不是所有人都了解硬件,真的有必要科普一些常识了。
土豪的世界真心挺难懂的
从硬件配置结构来看,现在的智能手机和PC并无二致,同样是处理器、内存、内置存储(硬盘)、显卡(集成GPU)、电源(电池)这些主要硬件,所以相关知识也是共通的。
随着Android 5.0系统的逐渐普及,有关64位处理器和64位系统的各种问题成为热门,性能到底提升多少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其实有关64位架构的种种问题,早在PC刚刚普及64位CPU的时候就已经解答过了,但鉴于手机和PC存在不小的差异,有一些问题还是要单提出来分析的。
到底64位处理器配合64位系统有没有质的提升?相比之前32位时代又有哪些进步呢?落实到实际表现又如何呢?想知道?那就继续往下看吧。
手机64位处理器是什么鬼?
到底什么是64位处理器呢?具体到处理器内部,64位就是逻辑算数单元、寄存器和总线宽度都是64位(也就是8个字节),相比32位而言能够处理更长的指令(32位是最长指令为2的32次方,而64位可处理的最长指令的2的64次方)。
那么也就是说,如果32位处理器和64位处理器同时运行一个32位(4个字节)的指令时,两者理论速度是没有差别的,因为大家都可以完整的运行这一长度的指令,但如果它们同时运行64位(8个字节)指令,32位处理器就会因为无法识别64位长度需要拆分后再运行,而且还会有很大可能无法识别,而64位处理器就完全没问题。
这种感觉就像小学生和大学生做题,只做1+1的话是看不出两者的区别的,但随便来一个微积分相关的题目就高下立判了。
在运行指令时,还要涉及到一个名为指令集这个东西。所谓指令集就是存储在CPU内部,对CPU运算进行指导和优化的硬程序。拥有这些指令集,CPU就可以更高效地运行。
ARM ARMv8架构就拥有A32、A64和T32三个主要指令集。
目前手机芯片主流的ARMv8架构
ARMv8中的指令集包含AArch64、AArch32两种主要执行状态,其中AArch64是专门用于64位处理的,AArch32则是用来支持32位ARM指令集的,所以说ARMv8指令集是一套兼容性很强的指令集,向上支持64位,向下还能照顾32位。
不过在ARMv8指令集下,64位系统运行32位应用还是容易出现兼容性问题(主要是含lib库开发的应用,纯Java开发的不存在不兼容的问题)。
Cortex-A57内部结构
Cortex-A53内部结构
当然就目前来看,基于32位指令开发的应用仍是压倒性优势,所以指望64位处理器能有明显的进步还得过一段时间才行。理论上64位处理器搭配64位系统运行64位软件,执行效率将成倍提升,这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很多八核芯片都采用big.LITTLE架构
除了能够处理更长的指令之外,64位处理器还能够使用64位整型数据寻址,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支持更大的运行内存,理论最大值可达16EB(GB),我们可以理解成是内存无上限。
而32位系统大家都熟悉,理论最大支持4GB内存。这样的差距就非常之明显了,即便是短期内主流手机运行内存不会突破4GB,但相信哪个厂商都不想面对这个已知的天花板。
A53相较A7性能全面提升
A57相较A15升级不小
之于现在的手机产品,搭载Android 5.0系统的手机对于64位处理器的支持是最好的,因为它能够很好的支持ARMv8和64位平台,这是Android 4.4所做不到的,也是5.0版本的重要升级项,倘若开发者针对64位处理器对应用进行优化的话,应用运行速度会更快,效率会更高。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64位处理器的优势很明显,支持更长的指令和更大的内存是它最直观的表现。当64位处理器运行在64位系统下时,可以发挥它100%的性能体验,在此状态下运行基于64位指令开发的软件时,效率是最高的。
即便是运行32位指令开发的软件,64位处理器也会因为有专门的32位指令集,所以并不会有不兼容的现象,但执行效率肯定没有前者高。
内容导航:
性能测试正式开始!
理论阐述完毕,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实际测试来证明我们所掌握的理论到底正确。我们选取搭载64位骁龙615处理器并且其他配置也相近的A手机(Android 5.0)和B手机(Android 4.4)
进行对比,目前就是看64位系统和32位系统到底存在什么差异。
64位处理器+64位系统的A手机安兔兔跑分为31993分
参与测试的软件是最新版安兔兔评测v5.7,在64位处理器+64位系统的A手机上,安兔兔评测是可以开启64位模式的,这种3个64位(64位CPU+64位系统+64位软件)合一的状态是我们认为最理想的,此模式下最终跑分数据为31993分。
同配置的B手机因为系统为32位系统,所以相差7000+分
下面再看看64位处理器+32位系统B手机的性能表现,B手机的安兔兔最终跑分数据为24665分。对比很明显,两款同配置不同系统平台的手机跑分竟相差7000+分。
CPU各项得分都是A手机更高一些
如果你觉得总分并不能说明CPU性能存在绝对差距,那么我们就分项来看。从两款手机跑分详情可以看出,搭载64位系统的A手机在多任务、Android运行环境、CPU整数、CPU浮点以及RAM运行、RAM速度方面均比32位系统的B手机数据高,这也证明64位架构系统为64位处理器提供更好的发挥空间。
A手机的安兔兔在32位模式下跑分更高
在跑分测试时,笔者也特意使用A手机把安兔兔切换至32位进行测试,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因为在此模式下该机竟然跑出了34049分的成绩,比之前64位模式下跑分还高。
64位模式(左)和32位模式(右)跑分对比
分项对比后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所在,在32位模式下,A手机的多任务、CPU整数处理能力还是弱于64位模式的,相比而言性能提升最大的就是RAM运算和RAM速度,这其实也是有理可循的。在对64位整型数据操作的需求不大时,64位没必要的数据长度反而会占用更多的内存,拖累RAM运算和速度也属正常。
32位处理器相关测试
对于当下手机市场而言,搭载32位处理器的手机依然不在少数,随着Android 5.0的普及化,32位处理器搭载64位系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那么到底会不会出现因为系统不兼容而性能倒退的情况呢?
跑分相差3661分
测试方法并不复杂,找到一个骁龙801处理器的Android 4.4手机(32位处理器+32位系统),使用最新版安兔兔v5.7进行测试,最终成绩为44627分。将手机升级至Android 5.0之后,再次进行跑分测试,安兔兔跑分为48222分。
32位系统和64位系统下的跑分数据
从各项分数分析,升级到64位系统之后,多任务、Android运行环境、CPU整数、CPU浮点以及RAM速度都有提升。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32位处理器运行在64位系统上并不会出现性能下降
的结论。也就是说,使用骁龙801处理器手机的用户放心升级就可以,至少短期内不会遇到瓶颈。
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最终的到的结论虽然有些部分出乎意料,但总体还是在情理之中。64位处理器+64位系统的组合是表现最出色的,不论是32位模式还是64位模式的跑分都远超64位处理器+32位系统的分数。
而在32位处理器测试中,搭载64位系统同样是能够提高跑分的,虽然有可能是安兔兔软件自身的算法问题,但至少可以证明64位系统并没有让32位处理器的手机性能降低,使用骁龙801处理器的手机放心升级Android 5.0就是了。
从长远考虑,64位处理器又绝对是未来的趋势,不论是从硬件层面还是软件层面考虑,64位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性,即便32位向64位过度是个痛苦的过程,但科技绝对不会停滞不前。早前8位CPU升级至16位,16位更新到32位,每一次升级都包含争议,但现在回首望去的确也是历史的必然。
对于消费者实际选机来说,喜欢频繁换机的朋友其实完全没必要在意手机处理器到底是多少位的,喜欢就买即可,因为短期内还没有达到非换64位不可的地步。而对于哪些不经常换机的朋友,购买64位处理器手机其实为未来布局,不至于几年后因为兼容性等问题被淘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导航反应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