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抵触心理,做一个职场中不成熟的表现职场人

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生活认真对待(职场篇) - 壹心理
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生活认真对待(职场篇)
发表于 14:30:09
自从开了微信公众号“人生补习班”,收到很多的提问,很多人求建议。我真心是不会给别人建议,每次有人提问都只能回复自己的经历,就有人建议说你应该把这些普遍性的问题写一写,这次先写职场中的。我工作快十年了,做了7年多的全职打杂了,在这段时间做了大概20多种兼职。我对工作的要求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心情愉快,发展好。”我对工作的态度就是如果我力不从心或者不愉快,我就努力学习,半年以后,如果还做不好,我就换工作。▌1、想清楚你工作的目的大家工作的目的不太一样,有人是为了打发时间,有人是为了实现价值,有人是为了赚钱,有人是为了拥有更多的权利。先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如何实现这很重要。这本质上是逻辑思维的过程,《走出思维的误区》大众的批判性思维入门书,它不像很多学术读物那样充满了拖沓冗长的概念和定义,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一套实用性极强的批判性提问技巧。如果你以旁观者的角度分析已经发生的事,会发现大多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是缺乏思考,如何正确提问,理性分辨以及有条理地论证是一个人能“活明白”的基础。▌2、无论你的职位是什么,你被如何称赞,你在公司的价值决定你领的钱我在做全职打杂的时候,专栏里有个人嘲笑我说“一个打杂的写职场专栏,太可笑了,别在这儿误人子弟了!”我就有点含糊,就问领导我是不是不够优秀,领导可能误会我想涨薪水。领导说“你的后台权限能看见整个公司的工资表,奖金表,你看看跟你收入相当的人是什么收入水平,然后看看他们给公司带来的业绩,一般员工的收入是他业绩的3%左右,然后想想人家每天的工作时长,你的工作时长,你自己好好想想。就算我给你印副总裁的名片,在你调整工作内容之前,我也只能给你现在的工资水平。”我看到自己相当于营销副总的收入,工作时长却只有他的一半,直到离职,我都没有再跟领导讨论过这件事。▌3、让你的领导知道你在做什么在《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中,亲密关系中的重要技巧就是个人袒露,我们除了跟家人相处,每天至少有8小时是个领导相处的,领导是我们不同程度上的“亲密关系”,而且是与我们收入息息相关的“亲密关系”对于领导的袒露也想当的重要。我在打杂的时候,经常会收到领导的随机要求,我经常会拒绝,却从不会让领导反感,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当的“个人袒露”,举个例子,领导跟我说“你打个电话,约一下李董,问他每天有没有空一起喝茶。”我会说“还是您自己打吧!我刚刚问了他,上次新媒体碰头会的答复,再打怕他误会。”领导不但没有因为我的拒绝而生气,反而知道我做了什么。示弱也是沟通中的一个重要技巧,我牵头负责公司新媒体方面的拓展,就借口最近工作遇到瓶颈,想找领导帮忙而简单介绍了最近的工作和进程。领导知道我做了这么多工作,这么多努力,不但动用了自己的私人人脉帮我,还给几个协同部门的领导发邮件问他们工作进展,大大提高了协同部门对这个项目的重视。《沟通的艺术》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个部分。“看入人里”主要探讨了与沟通者有关的因素,说明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并分析了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聚焦于沟通者之外信息的传送与接收,分析了语言的运用和非语言线索的特征,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则主要讨论了关系的演变过程,侧重于亲密关系的区辨,提出了增进沟通氛围、处理人际冲突的各种沟通方法。▌4、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拥有一份大有前途的工作,可又怀揣其他的梦想,这时的你究竟该如何选择?当事业遇到瓶颈、希望寻求突破,可又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改变心存疑虑时,在这样布满自我危机的十字路口,你又该何去何从?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修订第5版)》和《做出好决定:理性掌控工作与生活》都把目标作为一个章节单独提出来重点论述,我们的目标会通过无数小决定来实现出来。通过行为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实现梦想和意志力没什么关系,所有的目标都是通过行动来实现的。与其自己空想,不如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行动起来把它实现一下。▌5、开会前,先确定好讨论的目的,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做决定的人沟通的关键是“说在点,听在心”,开会前,先确定好讨论的目的,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做决定的人,如何打动做决定的人。《沟通圣经: 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修订第5版)》《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如何增加你的有效社交》都是帮助我们在商务场合解决问题的。▌6、发邮件是为了团队合作也是为了保护自己除了口头沟通,发邮件也是职场并不可少的沟通方式,我之前很讨厌发邮件,后来遇到过一次职场的烦心事。前几年给杂志写专栏,稿费还不能转账,只能邮局汇款,有个脑残大姐看到稿费单举报我做兼职。收到行政邮件以后我回复“能不能只处罚我一个人,董事长、出品人、主编他们出书稿费一共也没多少!”邮件后还附注了三位领导的新书,让同事们帮忙推荐,然后抄送给全公司,这事就不了了之了,行政找了别的借口把脑残大姐解聘了。董事长、出品人、主编的新书都在推广期,他们因为此事回复邮件跟我讨论了文章写作、图书宣传等问题,还指点了我专栏写作的问题。不要参与公司的争斗,但是在遇到陷害的时候,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漂亮的回击。▌培养自学能力在职场,决定你值多少钱的四种能力:沟通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包含金钱管理、时间管理、知识管理。在职场充电,我建议看书和参加培训,养成习惯,《12个工作的基本》、《人月神话》这种讲工作技能,工作理解的书都可以提高职场竞争力。▌远见力在公司的发展中两种人不可少,解决问题的人和预防问题发生的人,这两种人都需要精准预测的逻辑,莎士比亚说:世间事,也有涨潮时节,及时把握,终可功成名就。对于预测逻辑,我推荐《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这本书的作者是未来学家丹尼尔·伯勒斯(Daniel Burrus)和商业作家约翰·戴维·曼(John David Mann),从七个方面介绍了通过周期性和线性,预测未来的方法。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幸福的愿望,而是没有幸福的能力。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得过且过,把当前的困窘,不是我们的本愿。罗曼·罗兰说“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与其等以后后悔不如现在就行动起来。两个人在树林中遇到了熊,一个人蹲下系鞋带,另外一个人说“系鞋带也跑不过熊呀!”系鞋带的说“不用跑过熊,跑过你就行了。”我当年在办公室看书写书评,看电影写影评的时候也有人说过这是浪费时间。可是现在我辞职换了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他们因为杂志倒闭不得不重新跟年轻人一起竞争。看到那句“有些行业还能坚持,个人却已经破产了。”真是庆幸自己当你的努力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英国MA心理学硕士 美国心理学学士
有了清晰的方向,远方将不再是梦想。
150.00元/50分钟
好评率100%
鼹鼠的土豆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400-600-9288
MBA职场:职场人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来源:suzhouhuazhang的博客&& 16:01&&&&点击量:
【讯】其实,不比学术,不是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就能出成果的,闭门造车,最终自食苦果。下面总结了10点职场人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标志一、只会踏踏实实地做具体的工作
踏踏实实地做具体工作,这没有错。但只会这样那错就大了,因为这永远只是新手的方式,仅靠这个,永远也成不了高手。甘心一辈子本本分分只当个菜鸟,到头来,肯定连菜鸟也做不成,现在的职场,逆水行舟,原地不动,早晚被浪打翻。
标志二、不会踏踏实实地工作
年轻人喜欢幻想,本身也没错。但若是一天到晚光幻想,那就麻烦了。脱离了现实,好高骛远,白日做梦,眼高手低……漫步云端的感觉是不错,但梦醒时分,从云上跌落粉身碎骨的时候,就追悔莫及了。
标志三、瞧不起上司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清高,别人不如自己的地方很容易放在眼里,并嗤之以鼻,尤其是对领导。让不如自己的人来领导自己,实在不公平。但是,领导之所以是领导,就有原因,不管合理不合理都存在了。也许他学识不行,也许能力不行,但他赢可能就赢在关系上了,可能就赢在心机上了,好的也好,坏的也罢,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
标志四、崇拜上司
相比起刚才的这种行为,对上司盲目崇拜,则更显得幼稚。对上司的话全盘接受,无条件服从,缺乏了起码的分析能力,最终会让你在职场中迷失自我。
标志五、容易被激发、被感动、被忽悠
有些人比较感性。对于领导一些比较有煽动性东西,难以抵制,很容易用头脑发热。但无论如何,事后一定要冷静思索思索,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考虑考虑问题,切莫一时意气用事。
标志六、甘当云梯默默无闻
甘当云梯,默默无闻,这本是一种很高尚的情怀。在如今更是难得。但难得归难得,天不佑此类人,生活不助此类人,时代更是难容此类人。对这种人,只能说,老兄,别那么单纯了。
标志七、习惯忍让
喜欢争斗的人让人厌恶,但现在的职场上,也只是这种人才得势。人善被人欺,习惯忍让,别人会觉得你好欺负,这已经成为现在职场上的一种思维定势了。谁也打不破它。
标志八、锋芒毕露
有人则相反,不忍不让,锋芒毕露。这也不好,这样会树敌太多,而且太容易让人看透,很容易中了别人的招儿。适当的时候露露锋芒,展示一下自己的立场就可以了,大多数的情况,还是应该韬光养晦的。
标志九、排斥关系
近几年来,新兴起一门学问,叫做关系学。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大到关系职场中的方方面面。可有人就是排斥它,认为靠自己的打拚就已经足够了。其实,职场不比学术,不是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就能出成果的,闭门造车,最终自食苦果。
标志十、知无不言言无不真
对别人什么都说,而且什么话都说真的,这很诚实,但太不成熟了。职场上混,就跟下棋一样,尽可能地对方的心理,而不是尽可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心理。道理很浅显。
版权声明:
1、本文内容来自suzhouhuazhang的博客, 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观点。
2、文中图片搜索自网络。如原作者如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
更多职场资讯推荐:
MBA职场: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管理者?
精彩推荐:
欲了解更多职场资讯请点击:
友情提示:欢迎广大考生加入2017管理类联考备考专家群
,2017MBA备考精英群
,2017管理类联考备考总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MBA中国网微信公众号
热门MBA项目:
400-600-9288职场江湖:不做职场情绪人 逆反心理要不得
在职场上,有一种东西很要命。它不是剧毒的七步断肠散让你立刻毙命,而是一种慢性毒药,在不知不觉中吞噬了你的前途。它就是――逆反情绪。这种情绪多发生在新员工度过了适应期,感觉自己翅膀稍稍硬起来之后。为什么他的任务比我的轻?为什么别人都走了非要我加班?你又不是我的上司你凭什么命令我?即便是上司,你凭什么对我大嚷大叫?类似问题只要在你脑海中一闪念,那么你就已经处于“逆反”之中了。想想看,你是否有过类似的想
在职场上,有一种东西很要命。它不是剧毒的七步断肠散让你立刻毙命,而是一种慢性毒药,在不知不觉中吞噬了你的前途。它就是――逆反情绪。这种情绪多发生在新员工度过了适应期,感觉自己翅膀稍稍硬起来之后。
为什么他的任务比我的轻?为什么别人都走了非要我加班?你又不是我的上司你凭什么命令我?即便是上司,你凭什么对我大嚷大叫?类似问题只要在你脑海中一闪念,那么你就已经处于“逆反”之中了。想想看,你是否有过类似的想法?由于没有直接发作,可能一时半会儿没人察觉,但时间久了,你就危险了。
如果你有过类似的想法,那么我要对你说:请平静下来!如果你不能平静,你迟早会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对方,日久了对方肯定也会感觉到。中国有句古话叫“相由心生”,你的情绪肯定会写在你的脸上。人与人之间的“气场”很微妙,如果你这头不热乎,对方一定能感觉到。
如果对方是你的同事,他可能会想:“这小子怎么这么不配合啊,不好处,以后有事不找他了!”如果对方是你的客户,他可能会想:“怎么我给你钱,你还这么大架子,会不会做生意啊?”如果对方是你的上司,他可能会想:“这小子怎么总是拗拗的?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如果你把这种心态带到工作中来,那就证明你还没有成熟。事情总是要做的,“逆反心理”让你在情绪上“抵触”自己要做的事,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
可是有些人就是绕不过这个弯儿,他们或者觉得事情不公平,心理不平衡;或者觉得某人让他很不爽;或者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大白痴。于是,即便你非要我做这件事,我也要梗着脖子,让你知道我很不满意!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愿意与他人配合的人,在职场上的路会越走越宽;凡是逆反心理极强,喜欢与人作对的人,他们的路会越走越窄。在你穿上“逆反”的外衣保护自己时,你自己也正在逐渐地边缘化……
如果你想在职场有所建树,那么,敞开心扉吧!真诚地与人沟通,认真地做事,真心地祝福你周围的人取得成绩。当你的力量与团队扭成一股绳时,你才会觉得如鱼得水。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作者:中国医药联盟 && 编辑:jobservice]
在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毕业生们为了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费尽心力。而简历,由于担负着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第一次沟通的重担,甚至具有“能否有第一次见面机会”的决定权。
以前,学医基本就会当医生,当医生基本就是一辈子,现在,有了更多选择?私立医院还是公立医院?当医生还是从事医疗相关行业,或者直接彻底转行?作为改行了的医生,你们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当初,经历过怎样的彷徨?现在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把你们的经验分享一下,给正在十字路口选择的人提供一点经验吧。优质内容可以获得加分哦。另外,大家发
热门招聘单位
微信找工作
医学精品课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抵触心理产生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