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电离常数的浓度增大为什么电离程度反而会减小??这岂不违背了勒夏特列原理吗???求详解。。

当前位置: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加水稀释至100mL,测得其pH<5 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K(g)+NaCl(l) ⑥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A.①②③B.②⑥C.①③④⑤D.②⑤⑥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①加热促进铁离子的水解,且生成的盐酸为挥发性酸,则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是因形成原电池加快铁的腐蚀,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故选;③氯气溶于水,存在化学平衡,食盐水抑制氯气的溶解,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④醋酸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1mL&pH=3的醋酸加水稀释至100mL,测得其pH<5,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⑤K为气体,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⑥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加压应正向移动,颜色变浅,而颜色加深可知浓度增大,是不能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主要考查你对&&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对于反应来说,加压,增大、增大,增大的倍数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减压,均减小,减小的倍数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压、减压后v一t关系图像如下图:&(3)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对于,加热时颜色变深,降温时颜色变浅。该反应升温、降温时,v—t天系图像如下图:(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v一t图像为稀有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1.恒温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2.恒温恒压时 充入稀有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成分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3.当充入与反应无关的其他气体时,分析方法与充入稀有气体相同。化学平衡图像:1.速率一时间因此类图像定性揭示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变化的观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等。&2.含量一时间一温度(压强)图常见的形式有下图所示的几种(C%指某产物百分含量,B%指某反应物百分含量),这些图像的折点表示达到平衡的时间,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确定T(p)的高低(大小),水平线高低反映平衡移动的方向。3.恒压(温)线该类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发(c)或反应物的转化率(α),横坐标为温度(T)或压强 (p),常见类型如下图:小结:1.图像分析应注意“三看” (1)看两轴:认清两轴所表示的含义。 (2)看起点:从图像纵轴上的起点,一般可判断谁为反应物,谁为生成物以及平衡前反应进行的方向。 (3)看拐点:一般图像在拐点后平行于横轴则表示反应达平衡,如横轴为时间,由拐点可判断反应速率。 2.图像分析中,对于温度、浓度、压强三个因素,一般采用“定二议一”的方式进行分析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1.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必然增大。 2.反应物用量的改变 (1)若反应物只有一种时,如aA(g)bB(g)+ cc(g),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 A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2)若反应物不止一种时,如aA(g)+bB(g)cC(g)+dD(g): a.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A的转化率减小,B的转化率增大。 b.若按原比例同倍数的增加反应物A和B的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反应物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计量数有关:&c.若不同倍增加A、B的量,相当于增加了一种物质,同a。 3.催化剂不改变转化率。 4.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各反应物转化率相等。浓度、压强影响化学平衡的几种特殊情况: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基本无影响。 2.南于压强的变化对非气态物质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气体分子数无变化的反应,如,压强的变化对其平衡无影响。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是等同的,故平衡不移动。 4.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应视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如某平衡体系中,,,当浓度同时增大一倍时,即让,此时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5.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改变其中一种气体物质的浓度时,必然同时引起压强改变,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时,心仍从浓度的影响去考虑:如,平衡后,向容器中再通入反应物,使 c(NO2)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如向容器中再通入生成物 N2O4,则使c(N2O4)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由于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压强都增大,故对最终平衡状态的影响是一致的,如两种情况下,重新达到平衡后,NO2的百分含量都比原平衡时要小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575121683189947112712246910248452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在1831年首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个划时代的发现给全人类的能源使用带来了突"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论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勒夏特列原理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在1831年首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个划时代的发现给全人类的能源使用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给能源形式带来了革命似的新思路。电磁感应造福人类的几个世纪以来,为地球的能源和人类的生活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我从事电力事业多年以来,始终对电磁感应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对其特点做了很多思考与研究,下面我针对自己的一些想法发表我的一孔之见,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责。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2/view-7015886.htm  毫无疑问,世界上的所有物质与非物质,所有力,所有能量,都存在于某种动态平衡中,比如,密封的一杯水,宏观上体现为水不会减少,但这并不代表水没有蒸发,而是水分子逃离水面的速率与水分子从空气中回到水面的速率达到了动态平衡。打开杯盖,就代表平衡被打破,水上方的空间增大,而水杯内的空间依旧狭小。水分子更容易逃离水面,水的熵值变大 ,是个熵增的过程。而水分子有自发扩散到更大的空间的趋势,并不容易再回到水中,因此汽化的速率大于液化的速率,宏观体现为水的消失。   以此为基础,醋酸的电离,也是一个平衡过程。   CH3COOH《--》CH3COO-+H+。分子电离成离子的过程中,同时也有离子结合成分子。开始时CH3COOH浓度很大,离子浓度很小,导致电离方向速率较大,结合成分子的速率较小。随着电离的进行,CHCOOH浓度逐渐减小,离子浓度不断增大 ,导致电离方向逐渐减慢,结合成分子的方向速率加快。当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达到相等的时候,即达到了动态平衡。假如在已经达到电离平衡的时候,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水,就会导致CH3COOH的浓度与离子的浓度均减小,这个时侯,所有的物质和平衡状态都会有自发阻止自身的平衡被打破的过程,因此,为了防止离子浓度减小,CH3COOH会继续努力电离出更多的离子,使平衡正向移动,企图阻止离子浓度变小的过程。这时,伟大的勒夏特列指出,虽然平衡的打破会导致化学平衡向生成离子的方向移动,但是该移动的程度永远也大不过初始打破该平衡的外界因素对该平衡的影响。换句话说,初始打破该平衡的因素,是加水,导致离子浓度减小。为了阻止该平衡被打破,平衡体系会自发向离子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但是无论怎样移动,都不会抵消加水造成的影响,也就是离子浓度最终还是会减小。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在自然界中,不只是化学平衡,所有的物理与化学过程都处在动态平衡中,也都受勒夏特列原理的统一掌控。我们要讨论的电磁感应现象便是其中的典例。   在电磁感应中想要保持恒定不变的量,就是通过磁场中某一截面的磁通量。   在方向向下的磁场中,将一根导体棒放在水平放置的U型光滑轨道上,并对其施加一向右的初速度,导体棒与右侧导轨形成的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将会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增反减同”,很容易判断出回路中将会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又根据左手定则,导体棒在向下的磁场中将会受到向左的安培力作用,使其减速。假如任意改变磁场方向或运动方向,我们也会同样得到安培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并使其减速的结论。由此,我们可见,为了阻止磁通量的值被改变,会产生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方向一定与原磁场的变化方向相反,进而企图阻止原磁通量的变化。与此同时,产生的安培力也会通过阻止导体棒运动的方式来阻止磁通量的变化,也就是阻止平衡的打破,与勒夏特列原理十分吻合。然而,这还不算天衣无缝,进一步对受力的分析,会产生更加吻合的结论。   当导体棒刚刚开始运动时,速度为v,安培力F=BIL,而I=, U=, 因此安培力 F=, 由于安培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因此导体棒会做减速运动,使v变小,导致安培力变小,因此导体棒所受合外力变小,进而加速度变小。虽然加速度变小,但是加速度方向并没有改变,速度方向也并未改变,因此表现为做加速度变小的减速运动,   可见,导体棒的运动受到了安培力的阻止,而做减速运动,虽然加速度随着速度的减小而减小,但是最终速度还是会减为零。在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回路的磁通量一直在变小,因此运动一直受到阻止,假如没有感应电流和安培力的存在,那么导体棒将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磁通量一直减小下去,直至脱离导轨。   因此,无论是感应电流,还是安培力,都在企图阻止平衡的磁通量被打破。到最后,速度减为零,安培力也变为零,导体棒静止不动,而不会原路返回。换句话说,虽然安培力与感应电流在阻止磁通量的减小,但是磁通量最终还是减小了。因此,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安培力与感应电流可以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却永远无法阻止磁通量的变化。   又如,两根倾斜的光滑平行直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并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无限大磁场区域,磁感线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并指向斜下方。平行导轨无限长,将一导体棒从导轨顶端自由释放,   那么由于导轨与导体棒所组成的回路磁通量变化,必定会产生阻止导体棒下滑的安培力,也就是安培力平行于导轨方向向上,但是安培力却永远大不过重力在下滑方向的分力,因为安培力是从0开始增大的(由于初始的v=0),因此初始时线圈在重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使v增大,导致安培力变大,F合= mgsinθ-F安,是一个沿导轨向下的合力,因此加速度向下,但是随着速度增大,安培力变大,合外力变小,导致线圈做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直到最后,安培力增大到与mgsinθ相等的时候,速度达到最大,合外力为零,因此开始匀速下滑,且永远不会回到原位置,也就是磁通量还是发生了变化。但是,假如没有安培力的阻碍作用,线圈就会一直加速,而不被阻止。因此,安培力在试图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却永远无法阻止磁通量的变化。   综上所述,化学领域动态平衡中的勒夏特列原理,在物理领域的电磁感应中完全适用,而且在判断安培力的方向时其应用特别方便,如果用楞次定律与安培定则来判断线圈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无疑比较困难,因为磁铁产生的磁感线方向与线圈的受力方向不垂直,是倾斜的,要多次取各个方向的分量分别分析。但是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就可以轻松解决:由于磁铁在靠近线圈,使磁通量变化,线圈就一定会受到一个阻止磁铁靠近的安培力。因此,线圈一定会有向右下方远离磁铁的趋势,因此安培力既有向右的分量,又有向下的分量,轻松解决了该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1被浏览269分享邀请回答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醋酸的电离方程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